谁能开发出一款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滴滴合并起来的这种软件,会的带价格过来!

&&|&&责编:刘菲菲
&&&&9月份传出的滴滴投资饿了么的消息遭遇滴滴和饿了么“冷处理”之后再次被推倒台前。最近饿了么CEO张旭豪向媒体公开表示饿了么获得滴滴投资的消息。滴滴与饿了么&&&&11月12日,有爆料称据接近滴滴出行的人士透露,饿了么获滴滴出行的战略入股,双方投资交易已经完成,最快将于下周公布。&&&&按照上述爆料信息公布的内容,饿了么和滴滴将就配送业务全面合作,合力搭建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加四个轮子的汽车的“2+4”同城配送体系。目前合作已在北京试运营,12月将全面上线。饿了么研发人员近日频繁出入滴滴办公地,为合作进行最后的技术和产品对接。&&&&滴滴对饿了么进行战略投资的消息早在今年9月份就一度在业内广为流传。当时的消息是,上述合作信息是由滴滴和饿了么的共同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曝出的,而此次合作意在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当时滴滴饿了么双方都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的回复。&&&&有意思的是,滴滴的竞争对手Uber已在国外推出了自己的外卖业务。但美团点评合并之后,此前拿过点评投资的饿了么是否会由于这次合并改变独立的身份一直众说纷纭。&&&&在确认得到滴滴投资的同时,张旭豪向媒体否认饿了么和美团合并的可能性。事实上,12号早些时候,饿了么还对外发布声明否认网络上出现大量所谓饿了么将与某友商合并的谣言。在上述声明中,饿了么强调其未来将保持独立发展不变,并且会继续做大做强。
4334956996145071260839009160010648滴滴快的、美团大众、去哪儿携程……互联网公司之间频频合并,背后隐藏着什么商业逻辑?_李东楼_新芽NewSeed
互联网资深观察者和新媒体营销实践者。洞察热点事件,麻辣分析点评。(公众号:li_donglou,微信号:lidonglou)
滴滴快的、美团大众、去哪儿携程……互联网公司之间频频合并,背后隐藏着什么商业逻辑?
·  新芽NewSeed   
摘要携程和去哪儿网宣布合并之后,这已经是今年内第四起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前两名公司之间的合并了。此前是58赶集、滴滴快的、美团大众,为什么在今年这种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并会频发,这其中隐藏着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携程和宣布合并之后,这已经是今年内第四起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前两名公司之间的合并了。(详见钛媒体报道《携程和真的"在一起"了,百度成了》)在此之前是58同城和,滴滴和快的,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等。那么,为什么在今年这种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并会频发,这其中隐藏着的真实商业逻辑是什么?钛媒体作者东楼不妨来试着解读一下:
  1、 一切都为资本利益最大化
  首先,行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一定是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在今年的四起合并案当中,无一例外的是全部都是资本方在背后推动。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这其中很少有情怀,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或融资多轮的互联网公司,尽管公司的创始人独立发展的意愿强烈,但是在资本面前无可奈何。在具体到这次携程收购的案例当中,百度作为控股股东,持股51%,而庄辰超作为公司CEO,仅仅有7%,就算是去哪儿整个的管理层加起来也就持股14.5%,在这种情况下,话语权完全在资本方一边。
  并且,合并双方的体量相当,市值或估值都在几十亿美金以上,这些合并案每一个都让人感到“震惊”,操作如何大体量的公司之间的合并,必将会为两个公司层面带来巨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的裁员,促使两家曾经的“死对头”公司能够有如此大的动力走到谈判桌上的一定是资本利益。资本为何要推动合并,原因很简单。合并一方面能够达到对行业的绝对垄断,便于推高估值或市值,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予一些投资人退出的机会,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合并都是最代表资本利益的选择。
  2、竞争太激烈,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
  其次,垂直领域的第一第二名之所以会走向合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太过激烈以致于双方损耗都很大。并且,这些竞争中的互联网公司,无论上市与否,偏偏都是不赚钱的,一味的烧钱已经让这些公司力不从心,有限的现金流正在一点点的消耗殆尽,这是如果想要继续玩下去,就需要继续募集更多的资金,而经历了多轮融资和上市之后,这些垂直领域的“大家伙”们体型已经非常庞大,市场上很难再找到接盘侠。
  而这时寻求双方进行合并,一来可以减少互相之间的损耗,避免持续损耗下去,最终是两败俱伤的惨烈局面,让第三方公司渔翁得利。二来可以互相抱团取暖,也能让投资者再次看到希望,便于之后的市值飙升或再融资。最典型的就是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家公司连年对攻,消耗过大,就连融资都是前后脚,你融资7亿美金,我就融资8亿美金,双方之间尽管有一二名之分,但是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而在百度豪言100亿人民币扶持百度糯米之后,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感觉到深深的威胁,而这是选择合并无疑是一种抱团取暖减少损耗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巨头的攻击,确保现在的市场份额不被第三方蚕食,并且还能联手做高估值。
  3、互联网的7:2:1法则再次生效
  还有,在互联网业界流传着一个721法则。即一个超级公司会占据市场的70%的份额,老二会占据20%左右的份额,剩余的10%由几家小公司分食。这个法则已经在搜索市场、社交市场等领域被、百度等公司验证了一次。而目前主导合并的双方公司管理层面方面和资本的意愿来看,无不是希望新公司能够垄断垂直领域的70%以上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行业的主导权和定价权,最终实现扭亏为盈。
  很多人应该也注意到,近来的合并案多发生在两家O2O平台之间,这个看似偶然但却有一个根本的逻辑。那就是作为连接用户与商家的O2O平台,商家不会白白的贡献自己的利润给平台,用户因为也有更多元的选择也没有忠诚度,这是平台没有定价权,产生不了利润空间。而只有在取得垄断的市场地位时,才有可能在用户和商户两端获得收入。因此,从目前的几起合并来看,几乎全部都是达到了这一目的。比如这次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两者的在线机票预订份额就将达到70%以上,又比如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合并,在团购领域几乎能够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又比如58同城和的合并,在分类信息领域也将达到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等等。
  4、BAT主导互联网行业
  最后,合并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多?如果你在业内多年且是个有心人的话,其实你应该能够感受到,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2015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移动互联网浪潮已经行至岸边,渐渐恢复风平浪静。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一个深度整合的事情,而随着一家家垂直领域的前两名合并,也预示着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行业的霸主无疑是、、百度等三家,其他互联网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在这三家公司的阴影之下。
  而如果你再稍加留意的话,在今年的合并案当中,除了资本那只无形的手之外,我们还能看到这背后都站着BAT互联网巨头的身影。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背后有腾讯和百度的身影,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合并背后则有阿里和腾讯的身影,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背后同样还是和腾讯的身影,而这次携程与的合并,背后则又有百度的推动。这再次明证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是BAT三巨头的天下,垂直领域难以再出现像BAT这样的三巨头,而且其发展方向还深刻的受到BAT三巨头的战略影响。而这次百度选择用放弃去哪儿45%股权换取携程25%的持股,也正是受到目前百度大力发展O2O的战略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从最早PC时代的四大门户称雄,到SP时代的群魔乱舞,再到年间的网络游戏爆发,再到如今移动互联网浪潮当中BAT三足鼎立。回顾互联网发展的这二十年,实在是精彩纷呈。而2015年作为互联网合并大年,国内有四个垂直领域的小巨头诞生,令人难忘,必将载入互联网发展的史册。美团滴滴持币待购 将寒冬期变收割季
作者:cnsn 发布时间: 10:11:12 来源:cnsn
  在投资并购层面一向低调的美团近期突然爆出两个大手笔。
  昨天,校园 O2O 服务平台 &宅米& 透露说,已经获得了由美团领投的、近 3500 万美金的B 轮融资。宅米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升级、产品迭代;同时,还将与美团外卖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而在不到1个月前,美团刚刚对外宣布,确定全资收购在线旅游平台酷讯旅游,金额在数千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
  小西以为,这两个资本动作信号意义非常明显,值得关注。因为这一方面说明,美团现在的确不差钱,其实也间接击破了关于美团资金危机的传言;另一方面则标志着,寒冬期中平台企业的收割期可能已经提前来临了。
  无独有偶,另一家估值过百亿美金的平台企业滴滴近日也传出类似消息。
  创业企业考拉班车在911这天宣布卖给了滴滴。考拉班车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9月11日是考拉班车最后一天运营日,从下周一开始,将由滴滴巴士为大家继续服务。对于这样的结果,考拉创始人张敏表示,资本市场是影响他们最大的因素,简单说就是,新一轮融资失败。
  如此看来,美团、滴滴等平台借势崛起,宅米、考拉等创业企业顺势靠港避风,事实似乎的确如预测中一样陆续发生,那么,传说中资本寒冬催生新巨头的故事即将再次上演了吗?
  独角兽=寒冬里的大金主
  在寒冬期存活下去不容易,而要借机实现巨头的崛起更需要有超前的积累。在资本层面,美团和滴滴都创了不少记录。
  以美团为例,他在过去一年半中,已经获得累计超过10亿美金的融资。这其中,包括2014年年中的3亿美元C轮融资,以及2015年初的7亿美元融资。按照王兴的风格,美团在这两笔融资的使用上肯定会非常理性。
  在7月份的采访中,美团曾表示,目前在资金上的储备远超以往,并保持了足够健康的现金流。这让美团可以在一般的业务关系之外,可以选择投资的方式。美团战略投资副总裁陈少晖在采访中就公开表示,美团在今年将投资10-15个项目。即便以一个项目2000万美金来计算的话,10个项目也需要2亿美金的投入。由此可见,美团现金储备的确不容低估。
  关于美团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融资,最近一周网上的确集中出现了一些打压美团的文章,但有投资圈的朋友指出,如果读者还记得2011年美团王兴在发布会上晒银行账户那一幕、以及美团在千团大战成功胜出的历史的话,就应该对这些文章&脱敏&了。
  而之所以美团近期遭到&集中攻击&,从常规原因推测来看,乃是因为目前美团还处于投资静默期,不能对外明确表态,而相关竞对故意借机出招而已。根据他的了解,&美团融资没啥问题,只是现在还不能说&。
  具体最新一轮的融资额,最近也已有消息源爆出,美团这轮融资已进展到后期,明确投资意向的国内外投资机构有20多家,总体融资额15亿~20亿美元之间。如果消息属实,美团的现金储备很可能超过25亿美金,手中可用来收割的筹码将大大增加。
  对于滴滴而言,同样是资金补给源源不断。
  先是在7月,滴滴快的宣布完成20亿美元的融资,新投资方包括资本国际私募基金、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等,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现有股东也都追加了投资。当时滴滴快的总裁柳青表示,对于邀请更多有价值的战略投资者持开放态度。
  然后在9月初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程维又再次确认集团已完成30亿美元的融资,为此前公布20亿美元之上追加的结果。
  如此几轮美金砸下来,滴滴的业务量和估值一路飙升,据说公司拥有近4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可谓风头正劲。
  有投资圈人士分析说,资本寒冬期里,资金总量会缩小,但更关键的是,较大规模资金的走向会更集中到更&靠谱&的公司平台上去。无论美团,还是滴滴显然都是这一类受追捧的平台性企业。
  哪些小伙伴更容易获宠?
  获得巨额融资的平台企业们将把目光瞥向那些苦于过冬的创业企业们时,他们想的肯定不是做&慈善&,而是在精挑细选那些适合收编过来的小伙伴。
  2015年初,美团老大王兴曾在内部会议上给全年定调,建设开放平台,搞生态是主旋律。现在美团的投资或并购,基本也是围绕着这个战略目标展开的。
  以刚刚投资的宅米为例,宅米创始人孙高峰表示,投资之后双方将在优势的线下执行方面形成强强联合,并与美团外卖开展战略合作,为学生群体提供及时完善的外卖和零售服务。显然,宅米在校园里&最后一米&的渗透能力会帮助美团继续深耕校园市场,成为美团O2O服务平台中的一个很要的支点。
  从宅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美团对于那些有突出地面服务能力的公司可能会有所偏爱。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实在太大、人口又足够密集。只靠美团自有BD做地面推进,耗时会更长。而在另一方面,美团有足够的自有流量,尤其是移动端占到其所有流量的近95%,这种能力让美团有底气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入口,进而给生态系统带来充沛的活跃用户;美团在技术、产品层面的研发上一向投入巨大,从云端技术到行业应用层面,都已经达到对外输出的段位。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在物流、地推、上门服务等线下环节,商圈、社区等特定人群领域有独特优势的创业公司或许已经成为美团盯住的主要方向。
  如果以酷讯为例,则可以体现出美团另一个关注方向&&技术。酷讯被收购之后,就有分析说,美团更看重酷讯的技术团队。据了解酷讯曾以快速转让火车票而闻名业内,并一直号称以先进的数据挖掘和智能推荐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旅行产品价格和信息。以美团自有的用户流量,加上酷讯带过来的技术产品,美团酒店旅游事业群的产业链布局将更为完整。
  滴滴的变化更大。尤其在近日,从&滴滴打车&升级为&滴滴出行&之后,目标也已经升级&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
  对考拉班车的兼并,主要是基于争夺班车市场份额的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内,那些业务方向上与滴滴重合、在区域市场上又能与滴滴达成互补的类&考拉&企业,应该还有一些机会等待收编。但这个时间窗口应该不会太久,而且滴滴可能会非常挑剔。毕竟,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拓展,当与滴滴相比时,能真正拿出一些&独家之秘&的出行类企业可能并不多见。
  此外,滴滴打车在掌握了足够多的用户和出行这一入口之后,如何进行&数据变现&将是滴滴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哪些小伙伴想好了,赶紧提前赶到必经之路上等着,或许就能以最舒适的姿势度过这个资本寒冬。
  综上所述,如果说过去的数次危机在国际上成就了像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领袖级企业,在国内成就了BAT这些平台巨头的话;眼下这次危机很可能把美团、滴滴推向一个更高的地位。而那些既不能独自生存下去、不幸又未被美团等平台金主&收割&的创业企业们,或将无法迎来下一个春天。
【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中国软件资讯网】【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CNIT观察】
品牌展示区
中国软件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公网安备32号现场就餐的市民挤爆大门,场面极为混乱。
老人以拿钱给儿子为由,要儿子回家详谈养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两家合并,如果只用一个App,不用两边来回切换倒是挺方便的。”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河南省新密市职业高中教师刘雅静说。
  10月8日,继滴滴快的、58赶集整合之后,O2O服务领域再度上演巨头合并大戏。曾在“千团大战”中胜出的国内最大团购公司美团和最大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在多轮相杀竞争和合并传闻之后,宣布联姻。两家公司正式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将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实行联席CEO架构,同时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
  “联席架构只是过渡状态,未来肯定会进行整合。”互联网专家洪波认为,两家公司只有整合才能实现垄断,和之前滴滴快的、58赶集一样,最终会有一方出局。“哪一边出局,还得走着瞧。”
  从互殴到合并
  国庆长假结束第一天,刘雅静的微信朋友圈就被美团与大众点评“在一起”的消息刷了屏。
  “我的第一反应是,搜搜他们两家是不是推出新的App,是否优惠更多。”在刘雅静看来,“更便捷、更实惠”是O2O服务领域巨头合并带给用户的直接体验。而作为一名普通用户,刘雅静并不知道,在“便捷和实惠”背后,是“昨天双方浴血奋战”换得“今天他们握手言和”。
  10月8日,在美团和大众点评确认合并不久,两家公司创始人王兴和张涛先后发出内部邮件,传递出一致声音:过去5年,相爱相杀,为了更大格局选择合作。
  尽管O2O领域不乏竞争对手一夜合体的情况,但两巨头的合并还是颇为坎坷。相较滴滴快的的价格战、58赶集的口水战,美团和大众点评除了围绕区域市场城市第一的争议、App封杀外,6月两家公司甚至将战事由线上打到线下,发生地推人员互殴事件。
  “王兴和张涛私下通过短信交流,互殴事件才摆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合并前,在被媒体追问“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可能性”时,王兴并没做过回应。而在互殴事件发生不久,张涛明确表示,滴滴快的能够合并,是因为两家公司商业模式重合度高,对市场理解也比较一致,但大众点评所在领域,主要的几家公司对行业看法和怎么做,互相间还有很大差异和分歧,甚至强调“未来可能会越来越明显”。这一说法,一度被解读为大众点评无意合并。
  然而,短短数月,形势峰回路转。昔日因“恶战”累计烧钱上百亿,如今,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成立新公司。前者估值在100亿美元以上,后者估值为4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新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O2O公司。
  幕后推手或是红杉资本
  “美团融资艰难是导致合并的最重要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促成该变局的推手是资本。
  随着一亩田、1号店、顺丰嘿店等O2O创业公司陷入危机,O2O领域似乎进入寒冬。据互联网公司数据库IT桔子统计,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O2O项目高达846家。2015年上半年,通过融资的企业锐减至225家,C轮更是寥寥无几。
  大众点评最新一轮融资中,意向投资方万达、小米和淡马锡不在其列,融资金额迄今没有披露。9月,有消息传出,美团在华尔街融资失败,引发舆论哗然,不过该公司随后“否认”。
  团购平台以低价商品吸引消费者,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为吸引流量,双方曾相继推出各种额度补贴和红包,难以摆脱“烧钱”大战。
  2010年成立至今的美团,已经公开确认了4轮融资,股东包括红杉、 阿里巴巴、北极光、华登国际、泛大西洋资本等。创业已12年的大众点评,进行了至少6轮以上融资,尤其是2014年腾讯一举拿下20%股权。
  “钱烧得太快了,每个月两家公司累计烧掉好几个亿。”上述业内人士说,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都面临融资困境,资本方不投的重要原因是:烧钱太快、盈利未期。
  无论两家公司是否遭遇融资困境,资本投资的简单逻辑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双方公告显示,美团和大众点评背后有红杉资本的身影。有报道指出,红杉在选择一个市场时,至少会选择两家创业公司,期待经过厮杀,形成一家独大格局,从中获利。倘若不能,红杉的战术是,促进双方合作,而不是让他们长期消耗。乐蜂网并入唯品会就是红杉资本主导的鲜活案例。
  未来谁主导
  尽管各方寄希望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成为中国互联网格局变换的最大变量,但双方合作的具体路径和业务方向,依然扑朔迷离。
  两公司声明显示,新公司实施联席架构,王兴和张涛分别担任联席CEO和董事长。人员架构上两家公司保持不变,依然保留各自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
  对于业界颇为关心的换股比例,并没有透露。
  不过,有消息称,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是5:5。“如果真是这个比例,王兴的头一定是被踢了。”曾在郑州做过美团区域地推主管的牛冠波说,美团在郑州的体量和业务量都超过大众点评,“拱手让人,我都不甘心,何况是在职员工。”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团购市场美团份额为51.9%,依然是市场第一,但份额开始出现增长疲态,较之前有所下降。另外两家则有所上升,大众点评为29.5%,百度糯米为13.6%。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贵士移动(Quest Mobile)数据显示,在线团购、外卖、票务等多个细分市场,美团都有非常明显的用户规模优势。
  大众点评的主业不清晰,一直被诟病,而其高频点抓手,是商铺点评,但这个高频点仍然无法与互联网三巨头抗衡。
  “双方合作是好事。”洪波认为,合并首先需要磨合,不是所有合并都会像希望的那么成功,但合并确实可以在某个阶段达成某些目标。往后,哪一方会成为主导,哪一方会套现出局,“那要看谁能挺到最后。”
  不过,回到普通用户视野,刘雅静意识到,“以后红包可能会越来越少。”毕竟,免费的午餐不可能一直有。(《民生周刊》记者:王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民生周刊》杂志是由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 美团 薪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