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市场仍最大,人才培养战略势在必行

  摘 要: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2016年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8篇
  摘 要: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中国论文网 /9/view-7341886.htm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付卫东(1973-),男,湖北浠水人,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重大课题“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支持研究”(编号:2014-ZD18),主持人:李忠;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工业化国家企业教育法律研究”(编号:THJX15-001),主持人:李忠;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点项目“企业鼓励内部员工(裂解式)创新创业机制与对策研究”(编号:15ZLZLF0380),主持人:李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08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因此,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战略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了19.8%,超过美国的19.6%,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1]。但是,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附加值低的“生产-加工-组装”环节,并且产品质量突出,工业基础弱,产业链集成、协同和优化能力不足。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正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制造模式、制造手段、技术体系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为此,2015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制造业定位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并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因为职业教育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探讨“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以及“中国制造2025”实施关键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对于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   就国外的形势而言,21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机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出路,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同年12月发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通过积极的工业政策,鼓励制造业重返美国,意在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达到振兴美国工业,进而保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13年3月,奥巴马政府发布了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MNMI)计划,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2]。美国“再工业化”旨在全面振兴国家制造业体系,大幅增加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以求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硬实力,实现世界“经济重心”的回归,并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导地位。2010年,《欧盟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恢复工业的应有地位,使工业与服务业共同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支柱。为了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化”,《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提出实施“绿色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未来工厂伙伴行动”、“欧洲绿色汽车行动”等一系列的计划,并宣布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欧盟还通过排放权交易、能源税、绿色政府采购等方式,重点推动制造业产品和过程实现“低碳化”[3]。英国政府2008年发布《制造业:新挑战,新机遇》战略报告,2009年又公布了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提出占据全球高端产业价值链、抢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先机等战略构想。为了支持制造业进步,英国政府对科研的支持经费增加值2010/11年度的近40亿英镑,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2011年,英国发布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对制造业进行重新定位,提出重振英国制造业的五大策略,并配以七大行动计划[5]。德国2013年4月推出了“工业4.0实施建议”,通过打造智能工厂,将生产设备、生产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全部连接起来,形成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统(CPS),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制造模式[6]。201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应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洞化的《应对日元升值综合经济策略》,强化日本工业产业竞争力。2013年,安倍政府提出“产业投资成果”的计划,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支持带动民间投资,重振日本制造业[7]。可见,在国际制造业竞争加剧、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弱化、新一轮工业革命酝酿爆发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就国内的形势来说,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愈加严峻的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其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日益减少,要求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联合国对我国分年龄的人口预测,我国人口总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中国人口为14.062亿,而在此以前,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5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8亿。根据上述人口预测的结果,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高于总人口的增长率,而此后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意味着人口年龄不再朝着生产性方向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为741万,“十二五”期间将下降到312万,其后则转为净减少,预计在2017年前后停止增长[8]。其二,持续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当前,中国总体处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左边的上升阶段,能源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2008年中国能源强度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6倍、德国的5.8倍[9]。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37.5亿吨标准煤,用占世界21.3%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占世界11.6%的GDP。本世纪前十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0.8,近两年降到0.5,如果今后继续降低,假设GDP增幅在7.5%左右,2020年全国能耗也将达到近48亿吨标准煤,同时原油进口比例达到69%。当前,我国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SO2、氨氮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均居世界首位,雾霾、水污染、土壤贵金属超标已经成为公害[10]。其三,制造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以及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11]。不仅如此,我国研发投入与国际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设有相关科技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到1/3,R&D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低于2%。中国制造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足1%,21世纪初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工业研发强度就分别达到8.5%、10.1%、7.7%、7.4%、7.2%和7.3%。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相对较低,仅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1/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较少,影响制造业自我发展和结构升级[12]。
  (二)“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如下:1.坚持“一条主线”,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2.为了“两大应对”,即主要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3.实施“三步走”战略,即: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2025年至2035年,达到制造业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年,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5.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6.秉承“六大特性”:前瞻性、先导性、基础性、差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7.布局“七大优势行业”:航天装备、通讯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钢铁冶金装备、石油化工和家用电器;8.实施“八大战略支撑”,主要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9.安排“九大重点任务”,即: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10.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   (三)“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特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指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计划,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可以在应对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其一,创新是主要核心。“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作为国家战略来积极推进,强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其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将更快速地带动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面向制造业全面嵌入,将颠覆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将实现对生产要素高度灵活的配置,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一切都将有力地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其三,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为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在智能测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仍以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制造业任务尤为迫切。“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利用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保证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从而实现研发、生产、制造工艺及工业控制等环节全方位信息覆盖,确保各个生产制造环节都能处于最优状态,从而引导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其四,人才是根本保证。“中国制造2025”坚持将人才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同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关键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未来10-25年,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新一轮调整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关键时期。加快以人力资本提升、自主创新等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职业教育发展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关键。   (一)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全面规划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为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大批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必不可少。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政府成立统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部门。由于“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教育、劳动保障、经济等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等密切合作,联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保证其规模、结构、质量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相适应,建议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制定并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并进一步统筹协调教育、就业、培训、经济、行业等工作,在社会用人制度、行业企业指导和参与制度等方面,破解制约“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其二,政府成立“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机构,由制造业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有关部委专家组成,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质量评估和监测等方面开展研究、调查、咨询和评估,进而制定并落实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政策。其三,政府通过建立以制造业企业为依托的工作机制。政府要主动转变职能,下放权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七大行业”、“十大领域”等方面的专业布局、课程教材设计、教学实习、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并积极通过财政、税收、保险、产权等制度创新,激励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办学过程,积极鼓励“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学徒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其四,政府要积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经费保障制度。“中国制造2025”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成本远高于普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需要强大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充足的资源。政府要对配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专项财政投入,并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投资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购置设备、负担专业实践课教师工资和学徒制培训津贴等。其五,建立支持制造业企业参与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激励机制。建议设立中央和地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数据库,分门别类地收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培训设备资源等,减少信息不对称,便于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一些积极投入建设教育资源的制造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在国家规定的2.5%范围之外,超过部分也应该同样享受减免税收政策。
  (二)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大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具有现代“匠人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指学徒与接收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在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获得岗位特定技能,实训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学徒期间取得合理报酬,结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资格的一种培训制度[13]。这种模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德国的“双元制”是世界公认的工学结合的典范,瑞士甚至实行“三元制”,丹麦实行工学交替,英国知名企业的学徒制大受欢迎,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的学徒培训也搞得有声有色,印度和南非通过立法发展学徒培训。据统计,2009年,欧盟有24个成员国在中等教育层面开展了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有14个成员国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广泛意义的现代学徒制;在中等教育层次,欧盟共有学徒370万人,另有570万学生在学校主导的工学结合项目中也参加了企业培训,这两类学生约占全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85.2%,占全部中等教育学生的40.5%[14]。现代学徒制是一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和增强技能供需匹配度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技艺精湛、忠诚负责的具有现代“匠人”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经验,现代学徒制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呢?具体包括:其一,成立“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服务中心。我们可以在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下设现代学徒制服务中心,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架起企业和个人沟通的桥梁,无论是有用工需求的制造业企业,还是想成为学徒的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获得所需的信息和帮助。其二,给予“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急需的现代学徒制相关专业进行重点资助,其拨款金额应远高于其他专业。同时,政府对参加“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主要是学费补助),对招收学徒的制造业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还应规定,制造业企业对参加“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的学徒支付一定比例的薪资津贴、福利与保险,政府也要负担一定比例,来鼓励制造业企业、学徒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其三,制订“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培训标准。政府有关部门要会同制造业行业协会,制订不同等级的“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培训标准,如不同等级的学徒在岗或离岗培训中所受专门人员指导的学时数、需要完成的总学分、学徒在学习和思维上的能力要求以及学徒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标准等。其四,实施“用户选择”和“灵活教学”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方式。“用户选择”即学徒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地点、方式、内容、教师和考核方法,政府的经费随受训者的人头拨到用户选择的制造业企业,如果受训者对企业服务不满意,可以转到其他制造业企业,其经费也随之转移到新的机构。“灵活教学”即实行弹性学习制,现代学徒制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连续一次性完成,也可以分阶段分步学习,既可以全日制,也可以半日制或利用业余时间逐步完成学业。其五,将“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同国家资格框架制度相结合。根据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典型经验,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将职业院校的正式教育和现代学徒制的非正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谋求二者等值。学徒参加“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培训之后,可以获得全国认可的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不同学制的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等价,为学徒提供更多的发展路径,来提高学徒参与“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其六,启动“中国制造2025”高层次现代学徒制培训基金项目。由于“中国制造2025”涉及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单纯依靠职业院校参与“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难以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根据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实施硕士层次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我们要启动“中国制造2025”高层次现代学徒制培训基金项目,通过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积极参与高层次现代学徒制培训,这些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高新制造业企业进行硕士层次现代学徒制培训,学习期间可以拿到相应的工资报酬,结束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高级学徒证书。   (三)积极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培养大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本科院校纷纷改为“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大学”或“应用科技大学”,例如德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和英国的科技大学等,目的是为了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欧盟应用技术大学和学术型大学的比值为80:20。据统计,我国有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有7000多万,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15]。从行业需要预测来看,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集中了60%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但目前这两类人才的培养量仅占总量的14.37%[16]。因此,为了培养大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就政府而言,政府要加强对具有行业背景尤其是制造业背景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首先,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例如,实施分类拨款制度,应用技术大学生均拨款标准应高于一般普通高校,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专业经费也应适当高于其他专业。其次,政府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实行“绿色通道”政策,一方面出台招聘在先进制造业一线的高级技工到应用科技大学从教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千人计划”,招聘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领军人物到应用科技大学任教。最后,政府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质量评估力度,对于积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的应用技术大学给予特殊经费扶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具有制造业背景的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
  和学术型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均面临重大转型。就培养的体系来说,应用技术大学不仅仅包括本科层次,还包括研究生层次,可以授予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科技大学硕士阶段不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重点面向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重大需求,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为主的人才,博士阶段强化博士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应用型较强且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推进工程博士教育的发展。就培养模式而言,应用技术大学要积极探索按学科大类(按系或院)招生,把四年培养期分为两段,前两年注重基础课程,坚持通识教育和必要的工程训练相结合,到三四年级根据制造业发展需要和本人兴趣爱好进行分流,实施专业教育。就专业模式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坚持主辅修制,也就是实施理工结合、工管结合、文理渗透的教育,培养既懂经济和现代管理,又有国际贸易知识且熟练掌握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型工程人才;培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产业研究经历,既具备机床、自动化等工业背景,又懂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同时,应用技术大学可以实施“三明治”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将学生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到工厂或企业一线参加工程实践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第三阶段回校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完成在工程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就课程体系而言,应用技术大学要因校制宜,根据当前制造业发展呈现高度综合化和复合化的态势,狭窄的专业划分、专深的学科教学已不适应科技创新和解决复杂制造业问题对人才的宽厚知识和全面综合素质的急迫需要。鉴于此,可以采取三种模式:筑波模式、MIT模式和牛津模式。筑波模式是大学不再机械地遵循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设立学部、学科,而是仅设学群、学系,以学科综合化形式进行教学。MIT模式是为了适应学科综合化的需要,消除狭隘专业和工程训练带来的弊端,要求学生必须跨学科选课学习,除了开设自然必修课外,还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必修课,且让理工科和法科的学生同时学习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合同法、经济和社会学等课程。牛津模式是将两种以上科目结合在一个课程中形成复合课程,如工程科学和经济学、哲学和数学、哲学和物理学等,还有三科课程有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冶金学、经济学和管理[17]。   (四)适时启动高端制造业人才引进计划,培养一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为了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严峻挑战,美国制造业协会提出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使美国制造商拥有符合21世纪经济需求的劳动力,认为美国制造业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必须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精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知识,掌握制造商所需要的技能。为此,2011年,奥巴马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18]。同样,“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人才。因此,国家要实施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或“青年千人计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每年为引进若干名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人才,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就业创业。高校要关心高端制造业海外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在公租房分配、子女入托上学、户口迁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这些高端制造业海外引进人才一方面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种子教师”,和应用技术大学或具有制造业背景的“985工程”高校密切合作,为我国培养一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五)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德国的“双元制”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也是其制造业称霸世界的秘密武器。日本的“产学合作”,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最有效的手段。韩国实施的“产学合作计划”和我国台湾地区实施的“建教合作”,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校企合作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促进校企合作呢?具体包括:其一,加强与“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法规建设。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我们要抓紧时间制定《“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尽快明确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校企合作开展的有关培训、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等各方面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有力保障。其二,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制造业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的运作方之一,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中最关键的筹码。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让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的培养,制造业企业向学校提出“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与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定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人才规格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评估标准和培养方案,参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等,使制造业企业更加关注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的积极推动者,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他们积极同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并设定顶岗实习的工种、岗位、所需知识点,共同制订教学基本要求,确定指导教师、实习内容、考核标准等。同时,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探索、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由制造业企业全程监控对学生的评价,将企业特别是岗位师傅对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认可度列入评价内容,同时将鉴定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评价,激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的积极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会给校企合作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带来障碍,这就需要中介组织的积极协调。“中国制造2025”中介组织的作用是,聘请国内一流的制造业领域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向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提供有关校企合作的咨询和建议;收集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及应用技术大学需求信息,定期通过网站或其他媒介发布有关信息;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为校企的合作牵线搭桥;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指导。
  (六)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撑   “中国制造2025”坚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方式融合,在制造业领域实现资源、信息、物品、设备和人的互联互通,实现制造业智能制造。为此,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呢?具体包括:其一,加强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中国制造2025”涉及诸多高新领域,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需要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而目前我国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助工具等严重缺乏,所以要加快建设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普及,大力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用于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业务流程与设备操作。在应用系统方面,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建设实习实训、专业设置等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充分结合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建设,建成职业院校的综合数字化环境,支持实践教学、教务管理、校园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其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一个地方或区域是难以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需要全国齐心协力、协同攻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基础能力尤为薄弱,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其三,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面向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教学辅助系统,开发为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等信息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四,探索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激励机制。在信息化环境下,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整合以及创新,为了培养这类人才,必须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信息素养。我们可以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2][6][11]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58.   [3][4]姚海林.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浪潮:解读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8):165-186.   [5][7][18]芮明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选择[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88.   [8]蔡?P.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探寻中国未来的增长源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章玉贵.求解“市场换技术”制造业困局[M].证券时报,.   [10][12]大国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3][15][16]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66,232.   [14]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遭遇学校热企业冷尴尬[N].中国青年报,.   [17]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0.   责任编辑 殷新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 战略 大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