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 carbon 2016 屏幕小红点能拍吗

电脑好不好要拆开来看,ThinkPad X1 Carbon拆解体验
电脑好不好要拆开来看,ThinkPad X1 Carbon拆解体验
无敌是寂寞的,但高手从来不会止步于现有的成绩。正如Thinkpad多年来在商务笔记本领域的深耕,虽然早就坐稳了老大的位置,却不断的挑战着设计方案、制造工艺的极限。而走到第四代的Thinkpad X1 Carbon,无疑是一款精雕细琢的集大成之作。
大家好!我是Neo,其实作为周围朋友一直乐于咨询的数码爱好者和Geek,我始终把Thinkpad作为一款非常百搭的产品作为推荐。并在多个场合和平台表达过,Thinkpad为很多工作人士的首选,因为“放心”!而结合了久负盛名的X系列的轻便和T系列的顶级高清屏的ThinkPad X1 Carbon一出世,就几乎是站在顶峰。然而即便如此,每一代的进化,都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考虑到本就很高的起点,能做到这些,着实不易。
二、Thinkpad之道:外观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款定价14999元的ThinkPad X1 Carbon (20FBA009CD),来看看这一代的表现如何。
▲ ThinkPad X1 Carbon乍下看中规中矩的外观,其实隐藏者不少设计者的心思。首先整机非常的轻,作为一款14寸的笔记本,重量不到1.2 kg,并且不像MacBook等用力过猛的产品,还考虑到了非常完备的扩展性能。
▲ 同时厚度也控制的很好。
▲ 左侧接口包括电源,用于连接扩展坞的OneLink+接口,Mini DisplayPort接口和一个USB 3.0接口。
▲ 右侧接口则有耳麦,两个USB3.0接口,HDMI接口,以及一个Kensington锁孔。可以看到这里两个USB接口特意留了比较大的空间,以应对一些异形U盘。而锁孔作为商务场合其实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在大型展会做展示,还是在高端会议演讲时,拥有标准锁孔的笔记本会让人放心很多。
▲ 前部没有设计任何接口,保证了整体性,并且底座做了收拢设计,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都非常不错。
▲ 背部除了两个非常粗壮扎实的铰链,还有同样设计有趣的散热出风口和一个隐藏卡槽。
▲这个出风口在电脑关闭时可以直接出风。
▲而屏幕打开时,同样可以由屏幕的夹缝中出风,要用一个出风口设计如此完美的覆盖Thinkpad标志性的180°开合的区间,风道设计实力可见一斑。
▲ microSD卡和SIM卡由于一般不需频繁插拔,所以特别设计在带盖的卡槽中。
▲ 对于扩展接口不满意的用户,自然随时可以选购对应的Thinkpad配件,特别是Onelink+扩展坞,带有3个显示器接口和6个USB接口,加上本机的3个USB接口,基本可以满足所有应用场合了。
▲ 正面顶盖的设计非常简洁,甚至“Lenovo”的logo都若影若现,很难发现。
▲而“Thinkpad”中i上的小红点,还是保留了开机点亮的效果。即保证了提示功能,又不失低调内敛。
▲ 不仔细看非常难察觉的品牌标志,低调也是一种自信吧。
▲ 底面采用了工程师风味十足的一体底盖+分区设计。偌大确并非标准区块的散热进气风口,想必是精心规划内部散热组件和风道后的产物。四角的4个防滑胶垫,顶部的两个显然考量了铰链打开后的下沉角度和曲度,而底部的圆形胶垫就比较中规中矩,无需多言了。
▲铰链下的胶垫位置和做工令人满意。
▲ 左右立体式的双扬声器,被巧妙的设计在了底壳斜面的开始处,及保证了无论屏幕处于何种状态都完整的出音效果,也不容易产生共振等物理问题。我就不提多少所谓的娱乐本一关屏幕就没声音了。。
▲ 而遍布整个底盖的都是标准螺丝,对Thinkpad来说,易维护性始终是比营销噱头更为重要的。
▲ 打开屏幕,扎实的铰链边上,还不忘设计橡胶触点,小地方也不会疏忽和糊弄。
▲ 升级后的指纹识别对比以往的一线式版本,更加好用。
▲ 拉丝设计的开关键,应该是金属键帽,做工和手感一流,小心的位置选择也保证了不会误触。
三、Thinkpad之道:键盘
▲ 而由打字机公司起家的IBM,一直以来对键盘手感的严苛要求也一直延续到了这代ThinkPad X1 Carbon身上,加上标志性的小红点和对应的实体按键;顶部一排实体媒体键。几代产品的积淀后,设计师终于对这款可能是最好用的笔记本键盘,给出了足够成熟的答卷。
对了,左下角的Fn键和Ctrl键是可以配置互换位置的,兼顾了两派用户的需求。
▲ 而随着LED背光的成熟,ThinkPad X1 Carbon自然也是兼容并包的收入囊中,配备了两级亮度。
▲ 黑暗中淡淡的白光不会显得过于刺眼,也没有杂色影响思路。
可以说ThinkPad X1 Carbon的键盘,仍然是目前所有笔记本键盘中最好的,并且没有之一。
1、本身Thinkpad标志性的出色回馈感,就是MacBook为代表的众多绵软无力的笔记本无法比肩的。
2、两级亮度的LED背光和独有的小红点指点杆,又为这款键盘增加了不少实用性和设计感。
3、顶部快捷操作区的设计,经过几次迭代后最终定型的实体功能按键,方便高效也不容易误触。
4、最后Fn和Ctrl可配置对换,也让不适应传统Thinkpad键位布局的朋友无需担心。
四、Thinkpad之道:屏幕
在开始做任何实质性的性能测试之前,ThinkPad X1 Carbon的这款分辨率高达的超高清IPS屏幕出色的显示效果,就首先打动了我。
先放一组屏射的样片
这块2K超高清显示屏除了分辨率足够大以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流的色彩表现,可以说和顶级的MacBook Retina屏幕,以及iMac 5K屏幕处于同一水准,完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显示屏不成问题。
▲ 果然根据AIDA的检测信息,屏幕来自顶级面板供应商LG。
当然,在实际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原生的分辨率还是有字太小的问题,好在ThinkPad X1 Carbon自带的Windows 10对高分屏的支持已经相当成熟了,只要按需选择放大倍数,就可以解决字太小的问题,并且又不影响观看高清视频、图片。
▲原生分辨率网页浏览,确实有点字太小。
▲ 放大到150%,显示效果已经好多了。
▲ 我最终选择了放大到200%,浏览网页就非常轻松了。
通过这款IPS的高色准2K屏幕,ThinkPad X1 Carbon补足了以往Thinkpad系列一项流传已久的短板:糟糕的TN屏幕。使得整机一下子提气不少,也可以轻松作为主力电脑甚至唯一的电脑,完成精细修图和视频编辑、剪辑的工作。总体而言,屏幕这部分本身出色的硬件素质,辅以Windows 10大大提升的高清屏幕支持,可以打一个很高的分数。
五、Thinkpad之道:性能
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作为一篇笔记本的评测文章,为何把性能评测部分放到这么靠后的位置?其实在Neo看来,这正是Thinkpad一直以来坚持的产品哲学:首先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而性能方面则是选择最适中的高性能配件。
相信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竞争尤其激烈的元价位的主流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系列由于本身就是不太顾虑成本问题,所以对于性能配件(CPU、显卡、内存、硬盘等)的选择,更多的是侧重用户日常的需求。而归根结底无非一个字:“快”。
▲可以看到核心配件选择了i7-6500U这款顶级的低压CPU,加上自带的HD 520核显,板载8G双通道DDR3低压内存。光看这些配置就知道可以保证日常使用的性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重度游戏用户?那本就不是ThinkPad X1 Carbon的定位。对于高发热、高功耗的设备,作为商务向超极本的ThinkPad X1 Carbon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
▲ 硬盘选择的是来自三星的OEM SSD:PM871,容量512 GB,也可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存储空间需求了。毕竟现在网盘和移动硬盘都非常方便。
▲ 速度实测,都属于SATA3接口的SSD中比较中上游的水平,综合得分1011分也非常不错。速度更快的SSD当然也有,但是发热和售价也就水涨船高了,而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不是经常拷贝大文件,又未必能明显感受到跑分上的提升,所以对于SSD的选择也是比较严谨的。当然,用户也可以联系联想客服或者自行更换标准M.2接口的任何其他型号的SSD。
▲ 这款CPU集成的HD 520核显,通过GPU-Z检测的参数如上。可以说应对商务办公和轻量级的游戏是绰绰有余了。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些典型测试。
▲ 本地4K视频播放,轻松流程无压力,CPU占用率也不高。
▲ 在线高清视频,同样妥妥的。
▲游戏测试方面,Neo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NBA 2K16,作为一款大型3D游戏,HD 520显然无法轻松应对了,刚好也借机测试一下ThinkPad X1 Carbon的散热性能。
▲ 设置为720P,中低特效。
▲ 画面质量自然是和顶级显卡无法同日而语,不过流畅度还是不错,可以保持30~40帧浮动,属于可玩。作为一款核显商务笔记本,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属于很不错了。
温度测试使用了"Fluke 568红外线测温仪",红光对准的就是测温点。
▲ 左上角温度:36℃
▲ 中间上方温度:41.3℃
▲ 上方偏右出风口位置:39.2℃
▲ 中间偏左:32.3℃
▲ 中心位置:36.4℃
▲ 中间偏右:31.4℃
▲ 左侧掌托:29.4℃
▲ 触摸板位置:28.8℃
▲ 右侧掌托:28.5℃
可见上面平均选取的9个测温点显示,设计师把主要的发热点都放在了整机底座的上方,也就是远离用户操作区的范围。而用户皮肤最容易接触的掌托和触摸板部分则贴心的作为了温度最低的区域,以保证使用感。而整个游戏测试过程中,风扇的确发出了明显的声音,但远远没有达到一些设计不佳的游戏本那种摩托车发动机般的轰鸣声。
▲鉴于有不少朋友可能会参考鲁大师的跑分,所以不能免俗的过一遍。
克制的性能配件选择和认真到位的散热设计,保证了上述这个不错的使用体验。而足够的办公性能和多媒体观影性能,加上过得去的轻量游戏性能,也让ThinkPad X1 Carbon可以胜任作为唯一的一台兼顾工作和娱乐的电脑。
六、Thinkpad之道:盲点
真正好的产品,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同样追求卓越。而ThinkPad X1 Carbon显然是秉承着这种对自己有些苛刻的理念,选取航天级别的碳纤维材质来满足-20~60℃的工作范围,防泼溅键盘,十项军规要求,等等看不见的,无法跑分测试的地方,却是ThinkPad X1 Carbon设计师认真打磨之处。区区几个字,背后是无数次的盐雾、高低温、跌落测试的反复设计修改和迭代,而这些设计投入,最终换回了真正令人放心的产品。
也难怪Thinkpad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访谈中笑称:我们曾以为,客户会因为笔记本电脑很贵而细心使用,但看到各种破损的返修机后,我们才明白,正因为价格高,我们更应该提供让客户省心的产品。客户只需专注通过Thinkpad生产力工具产生价值,而不应该花费心思在如何保护电脑上。
最终,设计团队做到了,并且做得非常出色。所以真的无法说市场上不少价格更低的笔记本,真的就是“性价比”更高。只不过可能不少用户对数据可靠性的需求,还没有达到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高度。但我们很庆幸,市场上还有如此压榨自己,追求极限的产品团队;还有如此愿意投资到研发跑分看不见的安全配置上的公司。
其实评测到这里,已经把ThinkPad X1 Carbon作为产品使用的角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都涉及了。但是为了更好的为极果的网友们呈现ThinkPad X1 Carbon背后的设计故事,Neo准备做一个目前全网还没有的,比较完整的拆解说明,请感兴趣的朋友们往下看。
▲ ThinkPad X1 Carbon的拆解相对简单,只要一把标准的十字螺丝刀把底部的螺丝转松,小心取下底盖即可。注意由于防丢设计,螺丝是无法轻易取下的哦,这也着实为笔记本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方便。
▲ 拆开后内部的布局非常规整,底部大面积的电池模组,侧面精巧的接口电路,而主要的性能配件都集中在了顶部,这也和之前我们做的压力温度测试显示的数据相符。
▲ 再来看看底盖,高发热区域的铜皮,遍布整个底盖的蜂巢式加固纹路,满满的Thinkpad味道。
▲ 前文提到的防丢螺丝,每一颗都有垫片设计。生产和装配的麻烦,换回了客户维修、保养和升级时不用担心螺丝遗失。
▲ 52Wh的内置电池,一轮高强度测试,文档编辑,网页浏览和看少量在线视频,可以维持6小时左右,纯文字办公应该可以使用一天。充电也很快,不到2小时可以充满。
▲ 各种精巧的细节,内部走线的卡口,底部加固的防滚骨架。不拆不知道,ThinkPad X1 Carbon的各种可能看似“无用”的设计,都是让用户更为放心的底气。
▲非常非常扎实的转轴设计和用料,也保证了如此轻薄的14寸笔记本,在快速打字时,屏幕不会如一些低价产品那样经常恼人的震动。
▲ 可自行更换的网卡。
▲ 同样标准可轻松更换的M.2 2280接口SSD。
▲ 要做到薄而性能强劲,这种焊接在主板上,再通过大热管和风扇快速散热的方案,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设计师也没有让人失望,做工严谨,用料扎实。
▲ 通过风扇,从底部进风,笔记本后部出风。并且前文已经分析了,无论屏幕开合到那个角度,都不会挡住风道。
▲ 这个角度看出风口更加一目了然了。
以上我们试着通过ThinkPad X1 Carbon最终的产品形态,解读了设计师的各种精妙设计。ThinkPad X1 Carbon从使用感受,到细节设计都无愧于经典的Thinkpad系列中站在顶峰的一款产品。而键盘、屏幕、性能都属于目前商务笔记和超极本中的顶级。后面的拆解环节,Neo试着用最深入的方式,为朋友们呈现ThinkPad X1 Carbon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仍然一丝不苟。
甚至,Neo认为,前面提到的屏幕、CPU、SSD这些配件,别的厂商想买也可以买到,但正是Thinkpad多年积累的各项专利,加上在这些非跑分环节上仍然坚持扎实的用料,精细的做工,才是真正让ThinkPad X1 Carbon与其他笔记本电脑拉开差距的地方。当然了,万事无完美,ThinkPad X1 Carbon出色的设计、做工和用料,也自然导致成本的提升和售价的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预算充足,或者电脑本身承载的数据价值连城,自不必说;而如果只是简单的日常使用,是否要为那份安心和高端产品使用的畅快感,从而更加专注的把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创造更多的价值,多付出一部分钱?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目前入门款ThinkPad X1 Carbon的定价已经到了7999元的价位,属于主流超极本的价格区间,又保留了设计和做工上的所有优点,不失为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每次关上笔记本,起身拿起的那一瞬间,Neo都不由的再次感叹笔记本居然可以做得如此轻薄兼顾。所以无论如何,还是非常开心在有点沉闷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还有一款ThinkPad X1 Carbon这样不断追求极致的精品。而他背后承载的Thinkpad精神就和那颗微微发光的小红点一样,将会继续在笔记本行业发扬光大。
编 辑:孔垂帅
余承东: 华为超越苹果三星 需四到五年时间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如何评价 ThinkPad X1 Carbon 2016_百度知道&&[&&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责编:李诺
小红点设计回归&ThinkPad&X1&&&&X1&Carbon都是ThinkPad商务高端系列中的一款主打轻薄的产品,在这个领域,越是轻薄的产品其研发成本就越大,即便是薄那么1毫米,轻那么100克都是用高成本来堆积的,目前而言能在领域做得好的也就那么几家、几个产品,X1&Carbon便是其中之一。一袭黑袍曾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ThinkPad都具备诱人的魅力,而ThinkPad&X1&Carbon&2015属于第三代X1系列产品,这一代产品可以说是回归本质。目前,这款官网售价8299元起,感兴趣的消费者可考虑入手。ThinkPad&X1&Carbon&2015&&&&ThinkPad&X1&Carbon&2015属于第三代X1系列产品,这一代产品可以说是回归本质,尽显轻薄本的商务风范,小红点与经典三键的回归也足以证明ThinkPad在变革道路上重新走回了自己该走的路,依旧轻薄机身,依旧品质做工,依旧高端定位,十足的低调实力派。&ThinkPad&X1&Carbon&2015&&&&ThinkPad&X1&Carbon&2015搭载Intel&酷睿i5&5200U处理器,面对日常商务办公,轻松无压力。此外,其配备了14英寸LED背光屏幕,带来清晰视觉体验,轻松满足用户影音娱乐需求。加之该机能做到180°的开合,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观察屏幕的特定角度需求。CPU系列英特尔&酷睿i5&5代系列CPU型号Intel&酷睿i5&5200UCPU主频2.2GHz最高睿频2700MHz内存容量4GB(4GB×1)内存类型DDR3L(低电压版)1600MHz硬盘容量128GB硬盘描述SSD固态硬盘屏幕尺寸14英寸显示比例16:9屏幕分辨率ThinkPad&X1&Carbon&2015[参考价格]&8299元起[经销商]&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498856199648007589981018894999104999x1 carbon 2016使用情况?
大家的x1 carbon 2016用的怎样?达到你的期望值了吗?心里长草,想卖掉重重的rMBP13 2015, 入手x1 carbon。
谢邀。同楼上。在加拿大订的x1c一个月不发货之后果断取消,新的t460s下周到。
屏幕已经碎了。
使用2个多月了。总体基本满意,基本的接口都有。商务用途足够了。
首先说优点,轻薄基本达到要求,小红点+实体左右键一贯好用(因为这个才买的thinkpad,用习惯了),键盘手感还好(略有下降)。
缺点:基于win10的显示驱动可能有问题,更新驱动后闪屏现象基本能接受,D面翘边的问题严重(在网上看到有多例了,为此我差点退货,后来想想算了,暴露联想的品控存在重大问题,而在论坛上联想的销售在上市前期只大力宣传优点,对于用户D面翘边回应一句找售后,我觉得很不负责任)。指纹识别偶尔有问题,基本能接受。3.5mm耳机接孔接耳机时需用用较大力气。
显卡驱动是个问题
我上周刚收到,使用了一个礼拜。总体感觉还可以。但是有持续的电流声,半夜夜深人静用的时候很烦人。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现象。。。
谢邀。X1 Carbon 2016由于D面翘边问题已经退货了,没有实际使用过。目前在等T460s。
1.AB面摔掉了一个角,D面鼓起一个包,等了两个月进口备件,花了1000多大洋,修复了AB面。D面未能修复。2.显卡经常停止运行,更新了显卡驱动,应用商店打不开了。3.Win10没有自带Office。4.续航不如rMBP, rMBP运行Win的话也很耗电(虚拟机)。建议T460S
我和你完全一样的情况,有点受不了苹果系统,虽然rmbp质量没得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X1 carbon 2016 品控也有差,看图。_thinkpa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X1 carbon 2016 品控也有差,看图。收藏
入手的港版,后面左下角有个螺丝感觉拧的不紧,导致按下会响,可是又拧不动。还有就是屏幕盖子和机身,贴合的不好。右边会多处那么一点点A B面,并且左边贴合缝隙大。
帮忙看看右掌托位置翘边吗?缝隙这方面,其实是有范围标准的,一般“匀称”的缝隙是比较合理的,便于后期拆卸、维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1 carbon 2016 屏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