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潍坊路162号三和小区平房有没有网线

祁连路三和小区旁班玛、玛多干休所(北山市场对面),2室1厅1卫73㎡房…
1、繁华地段 交通便利2、南北通透 优质房源 居家首选3、附近有医院、…
坐北朝南,面向信江河,位于中山路
三和小区位于潍坊路,交通便利,整体小院适合居住,带部分九成新家具。
新三中学区房,送小棚,小区停车免费。配家具家电,拎包入住。
房子位于本钢工学院旁边,附近公交有28路和38路去哪里坐车都方便,家里…
南北通透,阳光充足,大客厅
致力打造一翔品牌房源、郑重承诺房源绝无虚假小区位于半岛本人郑重承诺:所…
本房源链家认证编号为:101 100 276 823(复制房源编号时去…
房源真实有效
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
是四小学区房简装装修
出售:田家庵三和乡香樟苑小区一期3室2厅1卫100㎡23万
交通方便、旁边早市、南北通透、阳光好!中间房
本人郑重承诺:,杜绝虚假![温馨提示]如果您觉得满意以上房源,或是想考…
:东胜三和大酒店后天娇苑小区2室2厅2卫120㎡50万
交通方便、旁边早市、南北通透、阳光好!中间房
靠近火车站,公交车总站,交通方便。楼下就是火车站商圈。紧邻铁二校,四中…
房源特色:  布局优势:房子户型方正,采光极佳,南北通透  装修优势:…
小区地理位置好,火车站附近,交通方便,生活配套齐全,47小学对面 (商…
房源真实有效
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
小区干净、安静、优雅!交通、购物非常方便!莆田一中近在咫尺!酒店、商场…
房源真实有效
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
房源真实有效
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
有空调,暖气,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随时可以看房平房带院住起来非常…
自家用房,非中介!!小区环境绿化很好,设施齐全,小区南方为北京东路,视…
有直达的公交车,房子很大朝阳,绿化也很不错
房源真实有效
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
房子是装修过的,拎包即可入住,采光好,无浪费设计,停车方便。
小区环境非常好,交通方便,有4路,28路,12路,18路公交车立新菜市…
楼高七层,本房子在四楼。公摊小。精装修。
房屋三室二厅二卫,座落于2.5环地处羊西线与一品天下交界处的“三和花园…
出售:兴城三和荣郡小区2室1厅1卫95㎡33万
推荐指数:(稀缺户型)
房屋介绍:本人实地验过房 ,82…
108平房子24平车库和11平储藏室。本房子属于第二层,第一层是车库和…
小区干净、安静、优雅!交通、购物非常方便!莆田一中近在咫尺!酒店、商场…
出售:可拎包入住,家具都是新的,没用过几回,非常适合温馨的小家庭入住,…
房源真实有效小区位于登高西路,三和小区,读附小七中学区房房型:3室2厅…
此房位于集贤南路邮政局旁三和居小区,周边银行,医院配套设施周全,交通十…
万达广场商区,学区房,成熟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交通生活娱乐方便。。
有直达的公交车,房子很大朝阳,绿化也很不错规划公示专题--东营城乡网
东营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
  为科学控制和引导城市各项建设,合理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城市土地,
2008年以来,东营市城乡 规划局组织编制了东营市中心城部分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地块包括东城区域、西城区域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是沿广利河两岸用地区域、西城旧城改造区域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84.23平方公里。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位置以及空间环境实施控制性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城市规划行业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鲁建发〔2002〕12号)等有关规定,现对25个地块控规方案的主要内容予以公示,公示期至日(共30日),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
                                单位:东营市城乡规划局
                                地址:东城府前街98号
                                联系电话:26167
                                邮箱:
                                邮编:257091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东营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目录
 西五路以东、西一路以西、北二路以北、潍坊路以南,总用地约1145.21公顷。区域功能定位:西城北部主要的居住区域、石油大学科研研发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322.0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83.66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75.30公顷,油田生产设施用地7.21公顷,城市交通用地204.09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两横七纵”的主干网道路结构。片区规划道路总计48条,其中保留道路5条,新增41条,部分区域结合绿化带和水系规划自行车道。
主要指标控制
≥90米区域:在济南路和西四路交叉口、淄博路和西四路交叉口、济南路和西二路交叉口。高层区:35米—50米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四路与北二路交叉口、嵩山路与北二路交叉口、西二路与北二路交叉口、太行山路与北二路交叉口、西一路与北二路交叉口、科研研发中心区。
容积率控制
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小于3公顷的独立地段不大于3.0。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
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工业用地:不规划新增工业用地,都为现状保留工业用地。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小学2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幼儿园11所。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处,小区级6处。
3.体育设施用地: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和公共绿地规划设置小区级体育活动设施12处。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改造胜利油田保健医院,规划保留东营同济医院,规划社区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
5.市政设施用地:新规划太行山路西侧变电站、西二路东侧换热站及2所变电站。
  本片区规划控制用地为西五路以东、西四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北二路以南围合区域,规划控制面积468.54ha。以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医疗、交通功能为辅的城市综合片区。片区内用地主要包括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设施、城市交通和绿化与广场5大类用地
  西五路以东、西四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北二路以南,用地面积468.54公顷
区域功能定位
  以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医疗、交通功能为辅的城市综合片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占总规划用地比例为36.8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总规划用地比例为12.76%,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总规划用地13.19%,绿化与广场用地占总用地17.25%。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多层建筑主要为现状保留建筑以及新规划社区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在济南路与北一路之间区域,沿刘家村、辛店旧村改造,建筑高度控制在24-60米;济南路与西四路交叉口、石油管理局建筑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
2、容积率控制:住宅建筑容积率主要控制在1.2-1.5之间,高层、小高层、多层混合住宅区控制在2.0;商业服务业容积率控制在2.0-3.0;沿济南路与西四路交叉口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的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4.5及以上。
&&道路交通规划
  包括主干路5条(北一路、北二路、西四路、云门山路和西五路),次干路3条(淄博路、济南路和聊城路),支路10条,支路道路网密度3.4km/km2。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改建、扩建现状油田一小、油田四小,辛店中心小学远期搬迁至西五路以西,在刘家新建一所小学,并在现状实验学校基础上改建成实验学校小学部;中学保留现状油田六中,现状东营市二中改建成东营区实验学校中学部。
2.文化设施用地: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沿胜利广场两侧城
市公共性休闲空间布局,另结合现状儿童公园南侧胜利油田图书馆改造文化设施1处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保留东营区人民医院,改建扩建胜利油田机关医院。结合规划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现状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布局1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4.市政设施用地:原有110kV东营变扩容变电站1处,改造胜中社区热力锅炉房,规划小型垃圾收集站4处。
规划地块位于西城中部,西四路以东、西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地段,东西长约2200米,南北宽约1750米,总用地约382公顷。
东营市的商业中心、医疗中心,西城区主要的办公、金融服务、居住区域,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区。
  西四路以东、西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用地约382公顷。
区域功能定位
  东营市的商业中心、医疗中心,西城区主要的办公、金融服务、居住区域,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44.38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15.26公顷,工业用地0.65公顷,仓储用地2.54公顷,道路广场用地83.93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16公顷,绿地25.19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8.88公顷。
主要指标控制
&&高度控制分为以下等级:
大于等于90米区域、80-90米区域、
60-80米区域、
35-60米区域。
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小于3公顷的独立地段不大于3.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一般控制在1.0—4.5之间,行政办公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7—1.2之间,文化设施容积率一般控制在1.4—1.7之间,教育用地容积率在0.4—0.5之间。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3.5之间,商务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2—6.5之间。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五纵四横、支路贯通”的道路结构,规划道路总计24条,其中保留道路15条,新增道路9条。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小学3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1所,幼儿园6所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处。
3.体育设施用地: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和公共绿地规划设置小区级体育活动设施15处。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改造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保留胜利卫生防疫站和东营市口腔医院,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置社区医疗服务中心6处
5.市政设施用地:保留西三路泵站1处,保留现状热力站一处。
&规划片区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区,西起西二路,东至广利河,南起黄河路,北至淄博路,总面积为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74万人。东营市东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商贸流通和体育休闲为特色的以商贸、办公、居住为主体的城市综合功能片区。其主导功能市级商贸园区、市级体育健身中心;次要职能为生活居住。
规划范围:西起西二路,东至广利河,南起黄河路,北至淄博路,总面积为275公顷。
区域功能定位:以商贸流通和体育休闲为特色,以商贸、办公、居住为主体的城市综合功能片区。其主导功能市级商贸园区、市级体育健身中心;次要职能为生活居住。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82.15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5.1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8.96公顷,城市交通用地55.73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44.79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89公顷,其他非城市建设用地以现状保留为主,水域和其他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5.47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路网的基本框架为:“三纵三横”。“三纵”为西二路、峨眉山路、太行山路;“三横”为济南路、北一路、黄河路。
规划的道路网密度:主干路1.16km/km2 ,次干路0.97km/km2,支路3.5km/km2。
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用地:规划24班初中一处,18班小学一处,幼儿园6处。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包括东营区人民广播电视局和文化活动等用地,保留市级体育活动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保留现状汽车站人民医院。
4、市政设施用地:保留现状加油站2处,规划消防指挥中心1个,规划110
kV青广变电站,保留现有4处电话模块局,规划换热站7处,燃气调压站6处。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24米以下的高度,主要位于西二路东侧的现状居住区及太行山路两侧的东营商贸园区;24--60米的高度,分布在峨眉山路两侧以盛世龙城小区为主;60米以上的高度一般沿西二路和黄河路布置;8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分布在西二路及北一路和黄河路的交叉口;大于90米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黄河路和西二路的交叉口。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一般控制在1.0—4.5之间,行政办公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7—1.2之间,文化设施容积率一般控制在1.4—1.7之间,教育用地容积率在0.4—0.5之间。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3.5之间,商务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2—6.5之间。
  规划地块位于西城东部,西一路以东、西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广利河以北的三角地带。总用地约464.42公顷。
  以现代化的科研教育、商贸金融为核心,以高标准的产业孵化示范区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改造区为主体,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综合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25.58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9.62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1.15公顷,工业用地1.63公顷,城市交通用地70.71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35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79.24公顷,其他建设用地为10.35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主要道路8条,其中保留道路7条,打通济南路;新规划支路14条。道路网密度4.77公里/平方公里。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小学3所,初中1所,幼儿园4所。
2.文化设施用地
  在淄博路西二路交叉口东北地块规划1处市级文化活动中心,在东区六路以东、北一路以南规划1处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保留石油大学卫生院,社区级医疗卫生设施结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4.市政设施用地
  保留现状 110kv变电站辛四变和石油大学变电站,规划110KV变电站基东变,规划加油加气站共1处,保留石油大学锅炉房,规划西城垃圾中转站。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60-80米区:位于北一路与太行山路交叉口周边。37-60米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路至西一路中段、北一路沿线地带和东区六路广利河交汇处地块。24-37米区:主要沿广利河和西二路东侧分布。10-24米区:构成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建筑高度10米以下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路至西一路广利河沿线。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4-1.6;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5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5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工业用地:不规划新增工业用地,为保留现状注水站用地。
 规划片区位于东营市西城西部,具体范围为:东至西四路、南至五干排、西至西五路、北至北一路。规划面积约为746.59公顷。
规划区以东营市西城为依托,是促进城市西部地区功能结构完善的重要区域,将建成一个具有“黄河水城”特色、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滨水居住休闲区和仓储物流区。
  东至西四路、南至五干排、西至西五路、北至北一路,面积约为746.59公顷。
区域功能定位
  以东营市西城为依托,是促进城市西部地区功能结构完善的重要区域,将建成一个具有“黄河水城”特色、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滨水居住休闲区和仓储物流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占地296.32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地32.86公顷,商业设施用地占地39.99公顷,工业用地占地21.86公顷,仓储用地占地57.07公顷,城市交通用地占地146.24公顷,市政设施用地占地2.79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占地93.3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片区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新增道路27条,其中城市主干路1条,次干路9条,支路17条。道路网密度6.15千米/平方千米。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菏泽路以北,以高层住宅为主,高度控制为100米;菏泽路以南,以多层小高层为主,主要高度控制为36米,最高高度为100米。西四路、北一路布置城市级公建,规划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连成整体。结合《供应处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菏泽路以北居住以高层与小高层为主;菏泽路以南主要是沿西四路高、内部低布局的布局形式,小高层住宅沿西四路布置,沿西四路由南向北逐步增高,形成区域整体的天际线。
2、容积率控制:菏泽路北部居住用地地块以2.2为主;菏泽路以南,居住用地地块以1.0-1.6为主,公建为2.0-4.0。学校、邻里中心、低层住宅为1.0;多层居住为1.0-1.2;多层、小高层为1.2-1.4;小高层为1.4-1.6;多层公建为2.0;高层为3.0或4.0。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班初中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两处,规划小学两处,规划改造桐凤小区小学,规划幼儿园共10处。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用地,规划两处居住区服务中心,规划邻里中心四处,邻里中心内均设2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两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内均设50平方米的小诊疗所
4.市政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110kv变电站用地,两处邮政支局,三处雨水泵站,两处污水泵站,保留现状消防支队。
 规划地块位于西城核心区南部,西四路以东、西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地段,东西长约2630米,南北宽约1010米,总用地约253.3公顷。
本片区功能定位为西城南部油田居民生活集聚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导,配套相应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其他功能为补充的居住片区。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高层区(建筑高度40-100米):主要分布在北一路西二路、北一路西四路、黄河路西四路、黄河路西二路等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空间制高点位于北一路西二路交叉口南侧,建筑高度70-100米。中高层区(建筑高度24-40米):分布在西三路与北一路、黄河路交叉口周边,以及燕山路两侧现状改造地块,主要沿燕山路和北一路分布。多层区(建筑高度10-24米):构成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低层区(建筑高度10米以下):主要以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为主。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2以下;
(一)规划范围:西四路以东、西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总用地约253.3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西城南部居民生活集聚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导,配套相应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其他功能为补充的居住片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39.45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5.75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21.00公顷,城市交通用地47.75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95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16.10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规划道路总计22条。其中保留道路19条,新增道路3条;主干道5条、次干道2条,支路15条。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中学1处,初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7所。
2.文化设施用地:主要为现状保留文化设施。
3.体育设施用地:保留现状西城体育中心,其他社区级体育设施结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保留供应、泵公司、燕青小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3处,其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结合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5.市政设施用地:保留现状科技新村内电力运行院落,保留现状加油加气站1处,规划加油加气站1处,保留现状燃气管理站,保留现状锅炉房3处,远期改造为换热站。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市中心城的西城区,西起西四路,东至西三路,南起枣庄路,北至黄河路。总用地面积为3.84平方公里。以居住和油田原油集输为主的综合片区。
(一)规划范围
  西起西四路,东至西三路,南起枣庄路,北至黄河路,用地面积为384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以居住和油田原油集输为主的综合片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占地81.33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地12.83公顷,商业设施用地占地10.62公顷,工业用地占地8.52公顷,仓储用地占地55.3公顷,道路用地占地45.58公顷,市政设施用地占地9.28公顷,绿地占地127.02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规划道路总计16条,其中主干道4条、次干道4条,支路8条。主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40-5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8-40米,支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2-20米。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低层区:小于12米,多层区: 12-24米,中高层区:24-50米,高层区:大于50米。
2、容积率控制:现状宏达加油站和文化设施、九年制学校、小学、托幼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5-0.8;片区内的居住用地、市场等用地控制在0.8-1.8;沿城市主干路和主要景观节点规划的高层、小高层居住用地、商务办公、商贸用地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在1.8-3.0。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保留集输幼儿园,新建3处幼儿园。规划九年制义务学校一所,扩建集输小学,保留集输公司职工培训中心。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在菏泽路南片区内规划休闲娱乐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在菏泽路北、规划道路西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一处。
4.市政设施用地:保留胜中热力公司、兴河变电站、现河注水队;保留南一路与西四路交叉口现状雨水泵站,预留市政设施用地一处。
 首站东片区西起西三路,东至西二路,南起南一路,北至黄河路,总用地面积为3.57平方公里。以居住为主,油田办公、科研教育为辅的综合社区。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扩建胜利油田五十九中、新增南李屋九年制中学,新增南王屋小学
,保留现河幼儿园、采油研究院幼儿园、南李新村幼儿园,增加南王屋幼儿园、南李村幼儿园、兴河新区幼儿园、泵公司幼儿园。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社区体育活动中心1处。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保留现河卫生院和中建八局人民医院。
4.市政设施用地:规划市政供给设施、环卫设施和消防站设施用地各1处。
(一)规划范围:西起西三路,东至西二路,南起南一路,北至黄河路,总用地面积为357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以居住为主,油田办公、科研教育为辅的综合社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64.05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0.04公顷,商业设施用地42.58公顷,道路广场用地56.76公顷,市政设施用地1.35公顷,绿地用地51.72公顷。 地开发强度,确定片区高度分4个层次。低层区:小于12米,多层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规划道路总计11条,其中主干道4条、次干道4条,支路2条。主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40-5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控制20-40米,支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5-20米。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为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片区空间特色的塑造,结合片区用地性质和土区: 12-24米,中高层区:24-50米,高层区:大于50米。
2、容积率控制:现状南李屋已完成的旧村改造用地和文化设施、中小学、托幼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5-0.8;片区内的居住用地和办公、教育科研、医疗卫生设施、市场、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1.8;沿城市主干路和主要景观节点规划的高层、小高层居住用地和商务办公、商贸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8-3.0。
 耿井片区位于东营市中心城的西城区,西起西二路,东至西一路,南起南二路、北至黄河路。总用地约1092.89公顷。以居住用地为主,且规划实施较好,城市路网框架基本明晰,片区依托内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片区功能,提升片区城市形象。片区的功能定位为:交通便捷顺畅、居住舒适、生活休闲、富有现代城市生态特色的城市综合居住区。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公共职能带、行政办公、商务及部分住宅建筑,控制高度为50-100米;商务办公、商业金融及部分住宅建筑,控制高度为33-50米;住宅、部分办公及商业服务建筑,控制高度为18-33米;现状保留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为12-18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高度为3-9米。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
(一)规划范围
  西起西二路,东至西一路,南起南二路、北至黄河路,总用地约1092.89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交通便捷顺畅、居住舒适、生活休闲、富有现代城市生态特色的城市综合居住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244.1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2.15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80.29公顷,物流仓储用地76.06公顷,城市交通用地157.26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396.54公顷,水域用地为66.49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2条,其中保留道路13条,新增道路9条。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高中1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规划6-15班幼托7所。
2.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地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各一处。
3.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市级体育中心,保留电厂小区内部体育健身场地,同时结合用地设置老年活动中心。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扩建东营鸿港医院,保留电厂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结合社区中心设置耿北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耿东社区卫生服务站。
5.市政设施用地
  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规划一处垃圾转运站;保留西一路东侧两处现状加油站,在太行山路与金乡路交叉口西北新规划一处加油站。
 规划区域位于东营市西城南部,西三路以西、西四路以东、枣庄路以南、南二路以北。总用地面积350公顷。
用地布局规划
  工业用地面积127.18公顷,居住用地面积28.15公顷,仓储用地面积6.32公顷,商业设施用地面积35.62公顷,商务设施用地面积12.8公顷,研发设计用地面积6.96公顷,教育用地面积9.9公顷,公共绿地用地面积31.92公顷。
  西三路以西、西四路以东、枣庄路以南、南二路以北,总用地面积350公顷。
区域功能定位:东营市西城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以工业、仓储、居住和商业为主。通过规划用地调整与完善,不断加强其现状功能。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小于18米区域: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构成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18米至35米区域:主要沿西四路和西三路布置;35米至60米区域:主要布置在区域东南部。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此区域未规划高层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工业用地:规划该区域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2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小区路四级构成,规划新增道路8条,其中主干道1条、次干道1条、支路2条、小区路4条。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
  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处, 10班幼儿园一处。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老年活动中心和体育馆等设施。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总机械厂卫生院。
4.市政设施用地
  规划消防站一处。
 强化居住作为主导功能,相当部分的工业和仓储用地将要功能转型,由此产生的开发用地主要用于发展居住功能,并配套相关社区服务设施及公共绿地。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内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小区内部主路、滨水路五级构成,其中主干路四条,次干路四条,支路六条,新增道路九条。区内道路面积48.07公顷,总长20.559公里,路网密度6.66公路/平方公里。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规划片区内平均高度为22米,最高高度上限为50米,规划片区章丘路以北、枣庄路以南地块内高度上限为50米,章丘路以南、邹城路以北地块高度多以24米为主,个别地块高度上限为50米、邹城路以北、南二路以北地块高度上限为40米。
2、容积率控制:
  规划片区内平均容积率为1.02,最高容积率为1.5,规划片区内已建、在建、已批未建(有方案)居住小区容积率多为1.0-1.3,规划新建小区容积率为1.3-1.5。
(一)规划范围:
  西二路以西,西三路以东,南二路以北,枣庄路以南,总用地308.54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强化居住作为主导功能,相当部分的工业和仓储用地将要功能转型,由此产生的开发用地主要用于发展居住功能,并配套相关社区服务设施及公共绿地。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42.57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9.63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7.16公顷,城市交通用地52.14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67公顷,绿地用地面积为63.04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5.73公顷,露天采矿用地10.49公顷。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新建四所幼儿园,一所六年制小学,一所初级中学。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
  相关文化体育设施结合大型开放绿地空间进行布置,中小学配套体育设施将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对社会开放。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于嘉祥路与西二路交界处西北方向的社区服务中心用地配置一定规模的社区医疗设施。
4.市政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两处加油加气站,新建一处;保留现状万泉变电站;规划供燃气和排水设施用地各一处。
 规划地块位于中心区中部,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的区域。总用地约539.85公顷。
(一)规划范围:
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总用地约539.85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东营市特色休闲娱乐街区,生态型办公区和宜居舒适的现代社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220.18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27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21.77公顷,工业用地23.46公顷,城市交通用地105.13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13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99.67公顷,水域用地为30.23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8条,其中保留道路16条,新增道路12条,主干道5条、次干道4条,支路19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北一路北侧沿线和蒙山路莱阳路西侧规划湖面的景观节点地块,建筑高度50-100米;沿庐山路和北一路北侧,建筑高度24-50米;片区主导区域建筑高度12-24米;片区西北的测井工业片区,建筑高度12米以下。
2、容积率控制
  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工业用地:不规划新增工业用地,为现状胜利油田测井公司用地。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小学6所,初中2所,幼儿园8所。
2.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各一处。
3.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区级体育中心,规划两处体育健身场地,并结合设置老年活动中心。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地区级医疗中心,两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敬老院设置老年护理院。
5.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规划一处区级福利院,一处敬老院结合老年护理院设置,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与社区体育健身场地结合设置。
6.市政设施用地:
  规划110kv变电站1处,邮政支局1处,保留现状庐山路配气站,保留现状胜东社区热力公司。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中心区,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总用地约599.3公顷。规划区域东西宽约3850米,南北长约1860米。
以汽车总站为依托,以居住为主体,兼具行政办公、休闲娱乐、油田管理、科研功能的综合型社区。
(一)规划范围
  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总用地约599.3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以新区行政办公为主体,以居住为依托,兼具休闲娱乐、油田管理、科研、对外交通功能的综合型片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82.4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9.47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81.14公顷,城市交通用地134.98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63公顷,采矿用地0.28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138.40公顷,特殊用地为1.00公顷。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行政办公、商务及部分住宅建筑,控制高度60-100米;商务办公、商业金融及部分住宅建筑,控制高度35-60米;,住宅、部分办公及商业服务建筑,控制高度24-35米;现状保留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高度为10-24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控制高度3-10米。
2、容积率控制
  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3.0以下。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道路17条,其中快速路2条、主干道2条、次干道6条,支路8条,黄河路、庐山路预留轨道交通空间,远期建设BRT公交系统。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新增一处小学,三处幼儿园,保留金色摇篮海培幼儿园,辛兴第一幼儿园迁至新泰路北侧,原58中改为小学,规划新增中学和小学各一处。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规划一处社区级体育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在贺兰山路北一路东南侧设置一所社区级医疗中心,在庐山路新泰路东南侧规划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市政设施用地:保留沂山路新泰路西南侧110kv变电站,规划供热站1处,规划消防站1处,规划供水站1处。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市东城西北片,杭州路以东、东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地块。总用地488.79公顷。
根据东营市总体规划,规划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兼顾市级行政、科研、信息、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片区。
&(一)规划范围:
  杭州路以东、东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北一路以北,总用地488.79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以居住功能为主,兼顾市级行政、科研、信息、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片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56.5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45.32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58.07公顷,城市交通用地面积为90.39公顷,市政设施用地面积为3.29公顷,宗教用地面积为0.16公顷,绿地广场用地面积为85.68公顷,空地及闲置用地面积8.07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区内规划主干路五条,次干路三条,支路十四条。区内道路面积83.67公顷,总长33.50公里,路网密度4.00千米/平方公里。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规划区内平均高度为26.38米,最高高度上限为50米,重点考虑城镇整体空间形态塑造和自然景观保护等城市设计要求,原则上划分为15米、24米、40米和50米4个高度分区,以及部分特殊规定。
2、容积率控制:
  规划编制区内平均容积率为0.96,最高容积率为1.5,规划编制区内已建、在建、已批未建居住小区容积率多为1.0-1.3,规划新建小区容积率为1.0-1.3。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四所幼儿园,规划新建两所六年制小学,保留胜东一小,新建一所初级中学。
2.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规划新建两处文化娱乐用地。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两处非独占用地的医疗卫生站点,与社区服务设施共同设置。
4.市政设施用地:
  保留现状供电设施用地一处,保留辅助路与东一路交界处东北角供燃气用地。
 规划地块位于西城东部,西一路以东、西二路以西、北二路以南、广利河以北的三角地带。总用地约464公顷。规划区东西长约2880米,南北宽约2400米,沿广利河界面3800米。
(一)规划范围:
  东二路以东、郑州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北二路以南,总用地面积约111.71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城市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三)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61.81公顷,公共建筑用地15.50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4.37公顷,公用工程设施用地1.78公顷,绿地18.25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内规划道路总计28条,其中主干道3条(北一路、北二路、东二路)、次干道2条(郑州路、汾河路),支路3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规划区内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规划高度控制在15-40米。
2、容积率控制:
  区域内居住的容积率控制在1.0-1.4,办公及商业的容积率控制在1.0-1.5。
(六)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用地:保留南部瑞达幼儿园,规划一处9班幼儿园,小学规划在原址扩建,规模为36班,规划90班中学一所。
2.商业设施用地:按照居住社区标准,配建社区商业设施,规划用地为4.65公顷。
3.文化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汾河路以北地块,中部地段形成居住小区中心,按照标准配置文化娱乐设施,保留文化活动中心一处。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结合各个社区中心,集中规划布置社区医疗中心,按照指标标准配建。
5.市政设施:保留西侧消防站,东侧新规划消防站一处。
  规划地块位于东一路以西、规划杭州路以东、北一路以南、黄河路以北,规划面积约为350.61公顷。
规划区以东营市东城、西城为依托,是促进城市功能结构完善与对接的重要区域,是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教育和休闲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0条,其中主干道5条(黄河路、北一路、杭州路、东一路、华山路)、次干道8条(苏州路、大渡河路、沙河路、泸州路、小清河路、规划一路、规划三路、规划二路)、支路7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东湖和西湖用地周边,控制小于12米;沿华山路和大渡河路,控制12米至36米;区域东南部控制36米至60米;沿北一路和东一路控制60米至80米。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4-1.6;高层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
(一)规划范围:
东一路以西、规划的杭州路以东、北一路以南、黄河路以北,规划面积约350.61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以东营市东城、西城为依托,是促进城市功能结构完善与对接的重要区域,是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教育和休闲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42.54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6.88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5.47公顷,城市交通用地54.35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48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46.06公顷。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规划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两处,幼儿园四处。
2.文化设施用地:位于大渡河路与苏州路交叉口处。
3.体育设施用地:位于大渡河以南,华山路以西。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邻里级公共设施4处,社区医疗卫生于邻里中心集中布置。
5.社会福利设施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结合邻里中心布置。
6.市政设施用地:面积小于0.2公顷的市政设施用地不单独占地,在地块开发中与其它设施统一考虑。规划110kv变电站一处,保留公共加油加气站两处,规划雨污合建泵站两处。
  规划地块位于东城西南部,杭州路以东、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广利河以北。总用地约1005.96公顷。
(一)规划范围:杭州路以东、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广利河以北,总用地约1005.96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以市级教育、商贸展示、市政服务及休闲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复合型城市综合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86.93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37.80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82.42公顷,工业用地17.12公顷,城市交通用地150.19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4.25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278.06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8条,其中保留道路16条,新增道路12条;主干道7条、次干道5条,支路10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黄河路与东二路交口附近区域,建筑高度控制36-80米;沿广利河北侧和东二路西侧及华山路西侧,建筑高度控制24-36米;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高度控制12-24米;沿广利河北侧部分区域,建筑高度控制12米以下。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以下;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6以下;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工业用地:不规划新增工业用地。
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小学2所初中2所,幼儿园6所。
2.文化设施用地:在惠州路西侧、南一路南集中规划一处居住区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其余结合社区公建设置基层社区文化设施。
3.体育设施用地: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处体育用地。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处社区级卫生服务中心,结合万和商贸城及西部组团商业用地各设置一处社区级卫生服务站;
5.市政设施用地:规划保留现状2处加油加气站,在现状垃圾收集场南侧预留锅炉房用地,规划一处雨水泵站,规划调整垃圾收集场为公园绿地,保留并预留污水处理厂扩建用地,规划一处110KV变电站,规划一处消防站。
规划区域位于东营市东城中心区,东二路以东、胜利路水系以西、黄河路以南、潍河路以北,南北长约3325米,东西宽约2880米,总用地面积906公顷。
(一)规划范围
东二路以东、胜利大街水系以西、黄河路以南、潍河路以北,总用地面积906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东营市东城核心区,功能以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居住、教育、文化和医疗为主。
(三)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274.58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24.05公顷,
行政办公用地80.86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网道路结构。“三横”即黄河路、府前大街和南一路;“三纵”即东二路、东三路、胜利大街。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市政府片区、南一路与东三路交叉口等重要景观节点地段,建筑高度控制50-100米;府前大街两侧及曹州路以西地段,建筑高度控制24-50米;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为12-24米;沿街商业建筑高度12米以下。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4-1.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
共规划幼儿园8处,其中保留幼儿园6处;规划保留实验小学、海河小学、实验中学及明月学校三处中小学,保留市一中。
2.文化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三处文化设施用地,主要位于沂河路两侧;保留东营市游泳馆用地;在小区中心、水系边及市民广场内设置为市民服务的健身设施。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东营市人民医院市级医疗中心;保留市卫生防疫站、武警医院、东营市妇幼保健院、东营合德医院;完善各居住片区的社区医疗服务点。
4.市政设施用地
保留南一路南、东二路东沙营变电站,保留府前大街邮政支局1处,保留现状三处供热站、两处换热站。
 该片区规划范围为西起西一路,东至天目山路,南起北二路、北至潍坊路。总用地约605.98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1条,其中保留道路3条,新增道路18条;主干道5条、次干道5条,支路11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栖霞路以北,烟台路以南,崂山路以东,钟山路以西规划湖面的景观节点处地块为中层区,控制高度24-50米;多层区建筑高度12-24米,构成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居住区以多层为主,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医疗卫生、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一)规划范围
  西起西一路,东至天目山路,南起北二路、北至潍坊路,总用地约605.98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以水城特色居住为核心,以城市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为主体,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黄河水城特色居住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96.6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1.69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24.74公顷,城市交通用地98.32公顷,市政设施用地6.87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124.34公顷,特殊用地1.54公顷,城市发展备用地121.10公顷,水域用地为60.78公顷。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高中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所,幼儿园3所。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设置地区级和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各一处。
3.体育设施用地:规划两处社区级体育活动中心,同时结合用地设置老年活动中心。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设置一处区级医疗中心;同时结合社区中心设置两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4.市政设施用地:保留现状工农一村内供热站,保留现状庐山路西侧变电站,新规划两处加油加气站。
 规划地块位于东城北部,西起东青高速公路,东至博新路,南起北二路、北至潍坊路。总用地约1154.54公顷。 东城北部扩展发展区域、城市的医疗卫生次中心及北部居住片区,城市的景观风貌体现区、城市的控制发展区。
(一)规划范围
  东青高速公路以东,博新路以西,北二路以北、潍坊路以南,总用地面积约1154.54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东城北部扩展发展区域、城市的医疗卫生次中心及北部居住片区,城市的景观风貌体现区,城市的控制发展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93.5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4.09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1.71公顷,城市交通用地148.13公顷,市政设施用地1.25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295.35公顷,城市发展备用地126.09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6条,其中主干道7条、次干道7条,支路12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北二路与东二路交叉口,东至郑州路,西至兰州路为中高层区,建筑高度24-50米;多层区建筑高度12-24米,构成片区主导建筑高度区域。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居住区以多层为主,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医疗卫生、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5以下;教育科研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工业用地:不规划新增工业用地,都为现状保留工业用地。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
  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1所,幼儿园3所。
2.文化设施用地
  胜利医院东侧,保留文化活动中心一处,在每个社区服务中心,规划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设施用地。
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保留胜利医院,结合各个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
4.市政设施用地
  保留现状东营河以北,胜利医院以东的水泵房,保留现状东营河以北,胜利医院以东的八分场配气站,保留现状华瑞小区以东的锅炉房一处,保留现状胜利医院西北部的锅炉房一处,保留现状井下丰收村内的锅炉房一处,占地0.4公顷。保留现状东二路的加油站一处,并新增两处加油站。
 规划地块位于中心城中部,东营新区南侧,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南一路以北的区域。总用地约915.85公顷。
(一)规划范围
西一路以东、天目山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南一路以北,总用地约915.85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黄河水城文化会展中心,现代商务金融中心,黄河水城特色居住区,河海旅游区的重要旅游服务片区,城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128.66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6.18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5.01公顷,城市交通用地30.43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7.09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227.93公顷,水域用地为444.38公顷,露天采矿用地(油田生产)1.04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道路总计14条,其中保留道路7条,新增道路7条;主干道1条、支路6条。道路网密度3.10公里/平方公里。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黄河路以南、香山路以西(黄河文化博览园用地)以及广利河湖心岛为超高层区,建筑高度100米以上;沿黄河路南侧、庐山路与香山路两侧沿线地带为高层区,建筑高度50-100米;中高层区主要沿天目山路西侧分布,建筑高度24-50米;多层区作为建筑景观过渡空间,建筑高度12-24米;低层区主要分布在广利河沿岸,建筑高度12米以下。
2、容积率控制
居住用地:
规划新建多层(含低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
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5;
小高层(7-11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6-1.8;
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2以下。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2以下;
商务办公地块容积率控制在3.0以下;
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
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4.5以下。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学校1所,规划幼儿园3所。
2.文化设施用地:保留现状会展中心,在庐山路以东、广利河以南布置一处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在香山路东特色居住区中部规划一处社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3.体育设施用地:在香山路东特色居住区中部规划一处社区级体育中心。
4.市政设施用地:规划邮电支局1处,规划会展中心动力中心,保留耿井水厂并预留发展用地,庐山路排水泵站。
 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西起东青高速公路,东至登州路,北起广利河,南至五干渠,规划用地面积20.51平方公里。
在“生态宜居 o 欢乐水城”规划目标指导下,打造东营市文化体育中心区、黄河水城核心滨水休闲娱乐旅游区、黄河三角洲最具滨水特色的生态住区。
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505.52公顷,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82.81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64.41公顷,仓储用地12.77公顷,城市交通用地276.79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2.24公顷,绿化与广场用地503.65公顷。
  东青高速公路以东,登州路以西,广利河以南,五干渠以北,用地面积20.51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定位
  在“生态宜居 o 欢乐水城”规划目标指导下,打造东营市文化体育中心区、黄河水城核心滨水休闲娱乐旅游区、黄河三角洲最具滨水特色的生态住区。
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规划道路总计20条,其中保留道路3条,新增道路17条。道路网密度4.98公里/平方公里。
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
制高区:建筑高度80-120米。高层区:建筑高度50-80米。中高层区:建筑高度24-50米。多层区:建筑高度12-24米,构成片区主要建筑景观过渡区域。低层区:建筑高度12米以下。主要分布于片区南侧和西侧。
2、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规划新建低层(多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0-1.2;多层、小高层(7-11层)混合居住地块1.2-1.5;小高层和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5-1.8;高层居住地块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8-2.0;商住混合用地2.2-3.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容积率控制在1.0以下;商业地块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商务办公及商业娱乐混合地块容积率控制在3.5-4.5。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根据相关市政设计规范控制。
(六)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小学6所,初中2所,幼儿园8所。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设置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宫中心,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文化活动中心8处。
3.体育设施用地:规划一处市级体育中心,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社区体育活动中心8处。
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一处地区级医疗中心,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社区医疗用地8处。
5.社会福利设施用地: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老年活动中心用地8处。
6.市政设施用地:规划保留现状变电站两处,规划新建污水泵站两处,规划雨水泵站四处,保留华泰化工及天信纺织热电站,改造为集中锅炉房。登州路以西规划锅炉房一处,规划消防站两处,规划垃圾转运站一个,小型垃圾转运站25处,区域垃圾中转站一处。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八路以东、溢洪河以南、广利河以北,规划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其中控规范围17.03平方公里,湿地范围12.95平方公里。
(一)规划范围
  东八路以东、溢洪河以南、广利河以北,规划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
(二)区域功能定位
  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集聚、产业链完整、国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成为东营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用地布局规划
  工业用地549.87公顷,城市交通用地201.8公顷,公共绿地95.5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1.96公顷,居住用地45.59公顷,办公用地2.84公顷,物流仓储用地27.34公顷。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道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构成。其中快速路为黄河路,主干路5条(东八路、规划四路、大渡河路、府前大街、南一路),次干路12条。
(五)主要指标控制
1、高度控制
该片区高度控制按照不同用地性质进行分类。
工业用地:建筑高度不大于30米;
居住用地: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
科研设计用地:建筑高度不大于80米。
2、容积率控制
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小于0.8;居住用地:容积率1.0-1.2;科研设计用地:容积率不大于3.0。
(六)服务设施规划
1、市政设施用地
保留原220KV永安变电站,新建110KV变电站,规划雨水泵站3处。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八路以东、广利河以北、输水渠以西、规划十路以南。规划总面积467.87公顷,建设用地252.6公顷。
(一)规划范围
  规划地块位于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八路以东、广利河以北、输水渠以西、规划十路以南。规划总面积467.87公顷,建设用地252.6公顷。
(二)区域功能定位
  集商贸、信息、公铁联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结算、会展、市政服务为一体的,有效支撑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发展,完善东营市物流产业格局,并辐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具有相关配套设施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区控制用地467.87公顷,建设用地共计252.6公顷。公共设施用地7.46公顷,占1.59%;仓储用地161.04公顷,占34.42%;市政公共施用地3.64公顷,占0.78%;道路广场用地82.98公顷,占17.74%;水域及其它用地54.24公顷,占11.59%。
(四)道路交通规划
  片区道路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构成。
  快速路:东八路、规划四路、南一路、南二路街。道路红线50米。
  主干路:铁南路、规划一路、汽贸路、钢材路、规划六路、临水街。道路红线40米。
  次干路:规划二路、商务街。规划二路道路红线30米,商务街道路红线32米。
  支路:经一路-经四路。道路红线24米。
(五)主要指标控制
  仓储用地:容积率:不小于0.5;建筑高度不大于30米;
  商务办公用地:容积率:1.5-2.0.建筑高度不大于50米。
All Rights
主办: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支持单位:东营市城乡规划协会
联系电话:
e-mai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东南路潍坊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