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ht rt5 n9200w半自动生化仪测血糖操作视频

热点:&&&&
纪立农:糖尿病诊断光测血糖远远不够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今天的访谈,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改变诊疗观念铸就美好明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作客访谈间的三位嘉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陈文祥研究员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生化室张传宝主任
  主持人:首先我们请纪立农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糖尿病这样一个主题有什么意义?
  纪立农:“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这个主题是从国际上的口号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我们要意识到糖尿病对人类身体健康、经济造成巨大威胁的一个疾病,如果我们现在不控制糖尿病的话,很快我们就要面临着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威胁,无论对健康、生命都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今年可以提出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全球的糖尿病形势都比较严峻。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全球和中国现在糖尿病的发病数字、控制情况?
  纪立农:各位网友可能在以前并不知道。根据我们国家最近流行病学的调查,目前我们国家在糖尿病的患病率是9.7%。每10个成年人中差不多有1个人是糖尿病。按照中国的人口结构推算,大概有九千多万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亚洲、中东、非洲这些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都是非常高的。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近有五亿的糖尿病患者。这是我们最近估算出来的预测。
  主持人:所以说这个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我也看了一些数据,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中国现在有9200万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是最为严重的。在过去的糖尿病日里面,林作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卫生部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纪立农:根据我们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中有60%是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所以,在糖尿病日做宣传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让人们认识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早期的症状是什么。促进一些没有被发现的糖尿病人能够被早期诊断。另外,我们还强调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意义。把一些灵活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注意对他们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具体的项目?在控制糖尿病方面,在全国范围内?
  纪立农:项目很多,举个例子,在去年我们已经启动的一个大项目,我和在座的陈文祥主任和张传宝主任一起发起的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项目提高我们国家糖尿病的口头水平。
  主持人:通过这个项目将来会对我们国家的糖尿病现状有一些什么改变?
  纪立农:一会儿我们还会详细的谈到糖化血红蛋白不但是一个衡量糖尿病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是一个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工具。所以,如果这样一个指标能够广泛的被采用,在今后无论是从控制糖尿病还是发现糖尿病、诊断糖尿病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陈总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糖化血红蛋白项目从检验角度来说最终回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陈文祥:刚才纪主任提到糖化血红蛋白过去一直是控制糖尿病很重要一个指标,在国外有的国家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从提高检验的角度来讲。既希望能够提高检验的标准化的水平,更好的服务于诊断方面、控制方面的前景。
  主持人:纪总刚才介绍了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陈总更多的从检验方面来希望达到一个更好的检验结果。说到糖尿病的检测项目,糖尿病患者去医院做检查,最熟悉的就是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对于我们患者来说相对比较陌生,纪总能不能介绍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如何来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
  纪立农:我们先说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的蛋白,这种蛋白是帮助红细胞携带氧气。红细胞把肺里呼吸进来的氧气供给全身的器官,氧气是我们生命所必须的。当葡萄糖进入到红细胞里之后,和血红蛋白发生化学反映,形成一种化合物叫做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研究发现,这种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是和血糖的水平是相关的。血糖水平越高,被糖化的血红蛋白的水平就越高。检验的医师们可以通过检测出来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来反映血糖水平。它能够反映在过去三个月里面平均的水平。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说明你在检查之前的三个月里面血糖都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水平,或者稍微高一点,说明你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一般来讲,我们现在用的标准方法测量到的血红蛋白占整个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4到6,正常值的范围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4%到6%。
  主持人:这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在哪?
  陈文祥:优势在糖尿病控制方面,这是公认的一个金标准。在诊断方面,这两年有些专家在讨论它作为一个诊断指标,我们国家将来有可能会采用这个指标。在这方面的优势有几个方面:首先,反映比较长时间的平行的血糖。第二,比较好的生物变异因素。空腹血糖影响因素很多。所谓的生物学变异,生物学变异空腹血糖是1%。糖化血红蛋白是2%。第三,影响检测结果的分一前因素比较小,所谓空腹血糖,之前一定要空腹。第二,抽血要用一个血糖管,这个尽量的早点的检测,这个血放时间长了结果可能不准。所有这些标准对于空腹血糖来讲都是很清楚的弱点。但是这些问题对糖化血红蛋白来说都不是问题。不要求禁食,血放一两个小时,甚至保存好放几天问题也不大。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的有的知道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这两个指标比起来有什么优势?
  纪立农:我们现在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还是用空腹血糖,它不是指餐后血糖,是指有了糖尿病的人控制血糖的指标,我们在诊断中用的是口服75克葡萄糖,过两小时之后再抽血测量到的,叫糖耐量实验中的两小时血糖。如果一个人用目前血糖的情况去判断他有没有糖尿病,他需要测空腹血糖、需要喝糖水,再过两小时之后再去抽,他要抽两次血,要喝糖水,至少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而糖化血红蛋白只抽一次血。血糖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今天我抽了血糖可能是糖尿病,明天我再做一个血糖可能就不是糖尿病。因为他有自然的波动。而糖化血红蛋白的自然波动非常小。在判断一个人糖代谢状况的时候是非常可靠、一致的。
  主持人:它的诊断性会更高一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抽一次血就可以了。
  陈文祥:更稳定,受一些即兴的因素影响比较小。
  主持人: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指标?
  纪立农:这就是张主任和陈主任的关系。今年我们刚刚修订完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在指南里面我们仍然没有出现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在国际上,比如说在美国已经正式推荐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出来的文件,也是建议在一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比较高、标准化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开展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他们建议,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他们建议的真正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6.5%。正常水平是4到6。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不能够推荐呢?主要是在我们国家标准化的程度不够,根据张主任、陈主任做的调查显示,因为我们国家采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检测方法有的没有参加过标准化的项目。所以,做出来的糖化血红蛋白变异很大。比如说在我们医院做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6.5,在其他医院做的可能是6.0,一个人在我们医院是糖尿病,在另外一个医院就不是糖尿病。病人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在很多的基层医院没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所以,如果我们把他推荐为一个诊断指标,无论是在诊断的准确性上还是在可执行性上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为什么我们在一起来做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项目。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标准化,在更多的地方开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这个基础打好了,我们才有信心去推荐糖化血红蛋白的诊断。
  主持人:刚才几位谈到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还没有实施,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在这方面糖化血红蛋白能不能预测糖尿病并发症?
  纪立农:糖化血红蛋白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但是从临床治疗来看,采用目前所有的手段,如果能够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这些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会有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的副作用也不会太多。比如说治疗的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低血糖,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发生的风险和治疗所带来的益处和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之间有一个平衡。所以目前还是不能够完全推荐把糖化血红蛋白完全降低在6以内,正常值以内。因为主要担心我们目前手段有限,在控制过程中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主持人:这也是糖化血红蛋白在长期控制糖尿病情况下的优势。其他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不是就没有这种优势?
  纪立农:主要是在国际上做了几个大的临床实验。这些临床实验是把血糖控制在什么程度就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失明、肾功能不全、截至,这些临床实验发现,如果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严重并发症风险就会严重减少。从我们角度来讲是有询证医学的证据。
  主持人:刚才几位老师谈到了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检测方面的、预测和诊断方面的优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指标有没有一些缺点?比如说他也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张传宝:糖化血红蛋白刚才讲到了很多优点,因为方法的不同,它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变异血红蛋白,怀孕的时候,因为胎儿,就会慢慢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的甲纤化,严重肾病的时候,也会影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领先化,喝酒的时候也会有影响。还有一个是红细胞寿命的改变,红细胞寿命应该是120天,我们反映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的水平,红细胞寿命缩短的时候也会影响测定。比如说贫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严重的黄疸、高脂血症,这些因素对血糖有影响,但是也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一个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都是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有影响。糖化血红蛋白与年龄层相关,年龄大的时候,切点就会高一点,临床的医生也有一些体会。因使用方法不同,检测的结果也不一样。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切点是什么状态?
  张传宝:就是一个参考区间,比如说我们要控制在7以下,对于老人7%可能是一个正常的水平。
  陈文祥:张老师基本上把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因素全放进去了。如果跟血糖去比较,刚才的优势也说了很多,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应用的局限性,凡是影响红细胞寿命,肯定会影响这个结果。另外,有一些血红蛋白的变异体可能对这个造成影响,要看你使用什么方法。要跟血糖去比的话,大概是这两点。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讲,发生率并不是那么高。除了技术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价钱比较贵。一些基层的卫生单位还不具备这个检测能力。把优势和劣势做一个比较。
  纪立农:就诊断而言,现在临床收费作为糖化血红蛋白,它的成本大概在三四十块钱左右。根据不同的方法。其他的成本只要几块钱。但是你考虑到整个检查过程中所有投入的时间和劳务,比如说你需要抽两次血,化验室的人需要做两次检测,需要用两套设备,需要付出两次的劳动。患者需要去一次医院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成本如果都放进去的话,差不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成本比较高,但是如果你把人工成本都放进去的话,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消耗、间接成本加起来就差不多。
  主持人:前面我们讲到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接下来问一下陈主任,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我们国家的医院里面普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陈文祥:在一些大医院现在还比较普遍了。可能在一些基层医院可能还有没有开展的医疗机构,具体数字我不掌握,但是我感觉在北京的各个医院都在做。
  纪立农:特别是在三级医院和一部分的二级医院,但是在一级医院就不多了。
  主持人:主要是什么原因?这些医院的检验水平问题还是设备贵?
  纪立农:一方面是设备比较贵,因为是一个专用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仪器大概需要几十万。试剂成本也偏贵,如果一个医院没有很多的病人,检测量比较少,收入成本、盈利方面就会出问题。还有一些比较便宜的手段,一些试剂可以在大的生化仪上进行检查,检查血糖、血脂,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根据张主任做的全国性的实验室的纸评,发现这个准确性差一点。
  主持人:前面我们谈到了中国糖化血红蛋白的教育计划,这个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计划就是检测的标准化在全国的普及。在标准化的普及方面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工作?比如说国外做得比较好的?
  张传宝:其实国际标准化,美国的ASP已经开始做了。他有一套比较好的成熟的经验。我们在国内一些大型的专用糖化血红蛋白仪的来源,都是一些美国的大企业。相对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项目标准化是做得比较好、比较完善的一个项目。纪主任刚才提到做得比较好的项目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一些国产的试剂没有通过认证就在使用,他没有一个数源的概念。一个是实验室做的结果可比性比较差。国内的标准化方面是IFCC的倡导方法在做。IFCC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化的程序在里面。比如说对糖化血红蛋白这个物质进行了第一,有一套纯物质的标准物质。有一套比较高级的生化测量方法,有一套实验室网络。我们这几年主要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主要是全球的标准化。现在国际市场有这个趋势,以后IFCC作为标准化的一个途径,我们国内报道的结果就是NGFP的结果,以后可能就是NGFP和IFCC的结果一起报,这两个结果是可以换算的。标准化还有几个地方,就是日本和瑞士的,也在做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化。就规模来说,还是NGFP和IFCC的面积大。
  陈文祥:所谓的标准化,因为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做的糖化血红蛋白像其他几个项目一样,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实验室使同一个方法。这是现代临床检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不同的方法有可能给出不同的结果,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你可以使不同的方法,但是要所有的方法给出来的结果就是准的。这一准了就得有横向的可比性。这个实验和那个实验是有可比性的,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对临床控制和诊断糖尿病就非常重要。通过这个工作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要看哪个是准的,这个准的就是所谓的参考值。美国的NGFP有一套参考方法,后来又发展出了IFCC,日本、瑞士有他的标准方法。目前还是美国的IFCC糖化血红蛋白标准计划。后来,IFCC是国际临床检验的组织,组织了糖化血红蛋白在化学方面的定义,建立了从分析和剂量角度的分析结果,当然这个和NGFP的结果不太一致,目前的建议是两个结果都用。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恐怕NGFP结果用的还是更普遍的。将来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会逐渐的向IFCC靠。现在我们做的努力是我们建立了一个IFCC的参考化,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发展方向。尝试着开展一些标准化的概念。
  纪立农:说到这里有一个插曲。日本有一个标准化系统,他有自己的标准库、标准系统。他的系统测出来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比NGSP差0.4。但是因为他们检验的系统和临床医生沟通不够,所以临床医生一直用那个系统。他们以为他们用的系统和国际上是一样的。所以以前我们看日本发表出来的文章,说日本的血糖控制都很好。因为他比标准值低。直到去年,日本糖尿病的学界才意识到他们的系统比国际上差0.4。如果他说日本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的控制水平是7%的话,实际上应该是7.4%。所以他现在要求他们发表论文的时候都要把现在测量到的值再加上0.4。这就反映出来不同的系统可能会造成不同的误解。我去过一个北方的城市,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9%到12%。我们的正常值是4到6。他说我这个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是11。我说11我就没有概念了,如果按照我们的系统,11是控制得非常不好。你要是9到12的话,是在你的正常范围内。这个病我就不好看了。这会造成很多的误解,也会给病人的治疗带来耽误。现在我们国家卫生部民检中心,首先要在中国标准化,每个县市、每个地方测出来的值都具有可比性,还和世界上接轨,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工作开展得怎么样了?比如说现在开展到哪一步了?具体取得哪些成绩了?
  陈文祥:因过去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问题,以前我们关注得不够。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也支持做这件事情。不光是糖化血红蛋白,还有标准化的问题,比较系统的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检验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卫生问题。我们就开始做。标准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先建立一个参考,建立一个准确的方法,大家都根据这个准确的方法去做。现在我们方法已经建立了,还有就是这个方法起的作用可以从几个环节来划分。一个就是,我们中心有一个全国的实验的计划,把这个方法的计划传递到全国的实验室。还有一个是按照剂量学的概念还有一个物质叫标准物质。我们临床检验比较熟悉的就是定值的样品,但是这个定值,参考方法是定值,测得很准。这个东西就会很有用。一个临床实验室拿一个方法,我不知道这个方法准不准,你测一下。如果两个方法不一样,分不清哪个准不准,也去测一下。有条件你可以直接按照我的参考方法去。但是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实验诊断剂或者是标准物,这是比较方便的途径。目前实验室这种机制,我们早就有。操作方法建立起来就开始用到实验室诊断计划。标准物质方面,今天我们国家质检总局的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进行正审,其中项目之一是我们做的五个糖化血红蛋白,这个在临床上我相信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个以外,国外的经验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开始标准化。一个是厂家层面,你做出来的东西,你校正这个机器的时候考虑一个因素。在厂家的成面,在NGSP方面厂家的认证层面很重要。我相信一些主要品牌的。还有一些临床实验室的,他买了一些仪器,他声称的准确性也不错,但是在你的实验室做的结果不一定 准确,我们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在实验室里面,我们规范的开展检验工作,还有一些科学、合理、治疗控制的手段这是很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技术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考虑中。我还不太了解技术上有什么大的临床研究的结果。我相信这件事情起码在我们的临床研究里是做了。一定要打造标准化。
  纪立农:我和张主任我们一块写的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有关如何质量控制。如何用标准化的方法提供检验报告。刚才陈主任说,即使你用同样的机器在两个实验室,如果不采用规范的检测方法,标准处理、仪器的维护,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诊疗界的专家们在这个书里面把这个问题怎么做到一个标准化的检测,在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里面,我们在全国各地开展宣传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来自于实验室的检验里面,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我们也做不好。有些网友对标准品不太熟悉,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去菜市口黄金市场买金子,他说一克金子,在王府井也是买一克金子,这两个地方买的是不是一样的金子?他必须有一个标准点,他那一克都是标准一克,都要用这种标准点来较量之后,你在王府井和菜市口买的一克才是一样的。
  主持人:和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糖化血红蛋白宣传和普及远远不够。国外对于这个指标应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纪立农:我昨天刚看了一个报告,美国从2004年到2010年有一个六年的糖尿病教育计划,他做了六年之后做去做调查,问一些糖尿病的病人,你听没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只有60%的人听说过。在美国这样一个医疗比较发达的国家,经过六年的宣传教育,也只有60%的糖尿病影人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按照理想的,应该所有的糖尿病人都应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至少要检查两次,有的病人需要检查四次,检查多了也没有意义了。可能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是反映过去三个月的变化,所以一年检查四次是最多的。我们也是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的病人不知道糖化血红蛋白对他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血糖控制的指标。在我们医院,我们给病人做糖尿病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告诉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是你手中的武器。你要用糖化血红蛋白来看看这个医院、这个大夫给你糖尿病控制得好是不好。如果控制得不好,你自己可以做什么。现在很多病人用糖化血红蛋白来衡量自己血糖控制的好坏。很多医生也用糖化血红蛋白。所以我们现在教育的计划就是让医生和病人更好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对血糖控制评价的重要性。让医生多用、病人多用。宣传标准化的检测方法来提供更准确客观的检测指标。
  主持人:我们推广计划,比如说糖化血红蛋白最后推广得非常承重,它最终的目标是要代替其他的检测,还是共同存在?
  纪立农:我想还是共同存在,因为目的不一样。比如说打胰岛素,他打的胰岛素多和少,需要看血糖来调整胰岛素。打胰岛素的病人几乎隔几天要调整一次胰岛素量,这个时候看血糖,如果太低了就要减少胰岛素量,如果高了,就要增加胰岛素的量。这个过程是要靠血糖来完成的。医疗一段时间完成以后,他到底对胰岛素合适不合适,用量到底合适不合适,要用糖化血红蛋白来衡量的。他们之间是互补的。
  陈文祥:仅从诊断角度来讲,恐怕糖化也很难完全取代过去的方法。因为糖化确实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还是检测不准,最终还是要以血糖或者是糖耐量实验来做。
  主持人:除了检验标准化的问题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面影响我们国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发展?一个是价钱比较高,现在有没有进医保?
  纪立农:进医保了。
  陈文祥:价钱比较高就看怎么理解,从单人次来讲价格水平高。
  纪立农:价格可能和规模是相关的,如果用的比较多了,成本可能会下降。产品如果大量的生产、大量的使用,成本就会下来。
  主持人:对患者和医生的教育,这个计划实施的情况?
  纪立农:在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第一期计划我们准备做三年。在这三年基础上总结经验,再根据在三年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再设计下一个三年的计划。这可能是很多年的计划。在这个计划里面,我们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现在我们也在计划对病人进行教育。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对病人的教育材料放在我们计划中的一个网站,就是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网站,网站上有很多的教育材料,病人可以去访问、阅读的。现在我们也在编写给病人用的教育手册,在病人人群里面进行分发,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医生了解了、医生重视了,医生和病人沟通的时候这个信息才能传递,现在关键的是医生。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参考值,我们国家现在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值是多少?
  纪立农:我刚才提到的4到6,这4到6是最早在美国做大型糖尿病控制项目里面用的方法的正常值。那个研究发现,当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时候,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下降了。以后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的计划,NGSP的计划都用于4到6机器测的正常值的范围作为整个标准化的范围。比如说临床医生一看到糖化血红蛋白是8的时候,就和临床实验的数据对起来,因为临床实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时候,病床内风险下降。大夫如果看到糖化血红蛋白是8的时候,他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目标是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内。这是NGSP的正常指标,是4到6。现在基本上在NGSP认证的仪器,给出的正常值都是在4到6。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
  主持人:我们国家目前用的是什么?
  纪立农:目前用的大部分比较好的仪器给出的都是按照NGSP给出的正常值范围,4到6。如果超过6就属于不正常。我们控制目标现在在低于7%,或者是更靠近正常指标范围内。IFCC是另外一套体系,这两个体系之间是可以互相换算的。
  主持人:刚才主持人提了一个参考区间的问题。你都不可思议,中国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真正意义上的参考区间目前没有。我们检修正在做这项工作。当然现在也在做别的项目,在我们国家的参考实验项目里面,一定要把糖化血红蛋白项目加上去。在这个参考区间是重要的控制指标,他的人群分布情况到底是什么样,有一个前提,就是用标准化的方法。在这里面处理数据才是可追踪的、可以纵向观察。这里面还有一点,糖尿病诊断也好、控制也好,我们不是参考区间,转氨酶是40到几十,那是参考区间,糖尿病诊断和控制使用的是切点,这和参考区间没有什么关系,这都是靠临床医生做的实验,和临床上并发症的发生。纪主任提到美国使的诊断切点是6.5,糖尿病控制的切点是7.0。这和参考区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尽管如此,参考区间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们国家也是在这个标准化的基础上在做。
  记者:各位专家刚才讲到糖化血红蛋白的间可能比普通血糖的检测对于病情的控制更准确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怎么去防治?我控制这个数值在6以下,控制这个和普通血糖的控制是一样的吗?
  纪立农: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我们用来评价一个治疗方案最好的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比如说一个病人来找我看病,我测量他的糖化血红蛋白是8%,说明他的血糖控制很差,我就会给他调整治疗,改了药物,我是在三个月之后再测糖化血红蛋白,看看我这个治疗方案对他的血糖有没有很好的影响,如果他的糖化血红蛋白降到7%以内甚至更低,说明我这个治疗的方案是起效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胰岛素治疗,可能需要根据血糖来调整治疗的量。他们两个是正相关,有公式算得非常准确,你知道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能够算出来你的平均血糖的水平。相当于三个月的平均血糖值。
  记者:各位专家认为在哪个医院测更准确一点?
  张传宝:北京三甲以上的医院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最后,纪主任能不能给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推荐一下现在临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频率、时间是什么样的?
  纪立农:糖化血红蛋白对于一个糖尿病控制稳定的病人可以每半年检测一次,对于变化比较大、需要不断调整方案来控制血糖的患者,需要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一年检查四次。糖化血红蛋白目前中国糖尿病指南上建议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至少到7%。如果是一些新发生的糖尿病病人,比较年轻,他的治疗方案中没有导致低血糖的,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到6%,应该尽量接近正常。但是在一些老年人,已经有了心脏病,或者其他的并发症,岁数比较大,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可以在7%或者稍微高一点。不同的病人要和医生商量,有不同的控制目标。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以及三位专家的光临指导。(责任编辑:王乐羊)
10-11-15·
10-09-02·
10-06-01·
10-05-10·
10-04-19·
10-04-12·
10-03-24·
10-03-09·
08-12-17·
08-11-12·
搜狐健康精品访谈
肺火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肺火…[]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健康品牌栏目
健康大视野
当我们很少女的时候,对未知的成人世界都有过二百五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桶装水更安全,但实际上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污染隐患…[]
从小就对当兵的很是迷恋,嫁了以后才知道,能随军的军嫂毕竟是少数…[]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