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 人员密集场所的地方怎么做网络无线测试

人员密集场所四个能力验收流程详解(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员密集场所四个能力验收流程详解(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型发布会现场的 Wi-Fi 应该如何搭建?
老罗的锤子rom发布会才开始几分钟,就爆出现场网络瘫痪,@互联网的那点事在微博说百人以上的发布会现场热点怎么也得有几十个才够用。一个发布会的wifi应该如何搭建,真的是几十个的话现场如何组织呢?
WiFi网络的部署要远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不是说放上几十个AP带宽就自动增加几十倍,恰恰相反,简单放几十个AP带宽会由于AP之间的竞争而迅速使带宽下降为几乎不可用。实际上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本书了,此处只有挂一漏万,简明扼要地讲个大概。对于大型活动做WiFi的规划,要按照这几步来做:情况调查:首先从主办方取得场地大小和人数、分布,包括场地地图。对于网络的规模和部署有个大概的估计。一般来讲要为每个人规划至少1个客户端设备,以往经验值可以按0.5个客户端来规划,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普及,未来估计要往1.5~2个客户端靠拢了。手机和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有可能同时在上网。带宽估计:发布会要保证参与者能正常使用比较轻量级的互联网应用,最基本每个设备要分配500kbps的可用带宽。在这个基础上要考虑大型活动的特点。如果是新闻发布会,那么会有很多人上传视频,带宽分配需要重新考虑,每个人至少有一个设备应保证1Mbps带宽。如果是小组讨论会,那么带宽需求就会小得多。下图是一些典型应用通常需要的带宽。根据如上两点可以算出每个区域的带宽需求,下一步就是AP规划。虽然11g号称54Mbps带宽,实际可用的最多只有25Mbps,也就是说最多能保证50个设备同时浏览网页(在这个情况下由于客户端相互竞争,用户体验已经非常糟糕了,一般打个对折)。11n对于大部分手机只能保证35Mbps,对于笔记本电脑等支持MIMO的可以保证到70Mbps甚至更高。按照这个原则相应地在图上标出每个AP应该覆盖的区域。为了保证通信质量,为了保证比较好的体验,实际上应该控制每个AP接入的设备不超过刚才计算出的数目的一半。下一步就是分配信道。由于国内只能用2.4GHz的频段,这个频段虽然号称有11个信道(有的国家有13个),实际上只有1,6,11三个互相不重叠的信道可以用。把这三个信道尽可能互不重叠地在上图中覆盖起来(见上图)。有时候如果无法做到不重叠地覆盖,那么还要考虑用扇区天线把覆盖区域细分成几个扇区。信道分配完成后就要实地部署无线网络了(实际上在上述理论工作之前就应该做实地勘探,考虑墙壁和各种反射物的影响,此处为了简化略去)。部署时应该考虑用高增益天线,但是降低每个AP的发射功率,让其覆盖区域基本与规划的区域吻合。注意这里功率不是越大越好,应该让每个AP只覆盖规划好的区域,别越俎代庖。部署时可能需要用一些现场测量工具对于部署的效果进行评价,防止由于多径干扰出现死角。下图就是用11g部署和11n网络部署后整片区域的差异。红色区域表示覆盖不理想的情况,可以看出11n网络对于多径干扰抑制非常好。再过几年尽量就不要考虑兼容问题,部署时不要开启11g模式了。目前看起来还是需要通过11g接入点自身功率和天线调整,甚至增加额外接入点来弥补。有线网络规划部署:每个11g的AP应该接入至少百兆上行口,11n的AP应该接入千兆上行口。最后出口也要保证足够上下行带宽,上行传现场资料,下行供大家无聊或者需要查相关资料用,也要按上面第二步计算的总结果的按一定比例保留(取决于活动性质)。若是国内还要考虑多个运营商的出口。SSID的分配:实际上除了少数情况用户实现已经分配好座位,大部分情况没有办法把用户固定在某个AP上,所以更常见的做法是所有AP设置同一个SSID。这里实际上涉及到瘦AP和AP控制器的管理问题,由于各家方案都不相同,就不细数了。用户认证和带宽控制:为了防止恶意蹭网,最好能对用户做基本的认证,比如凭入场券领取账号名和密码。同时对于每个账号要限制带宽使用,这也会涉及到用户认证和带宽管理,通常需要额外的服务器来处理。拒绝弱信号客户端接入:谢谢和,通过和他们互动我觉得这点也非常重要,所以单独补充一下。通过AP测量到的客户端信号强度给客户端分配合适的AP,如果某个AP能接收到客户端信号,但是强度太弱不足以支持某个门限速率,就拒绝客户端从这个AP的接入,防止这个猪一样的队友占有过多带宽(他传1bit时间你能传54bit!),用最低速率把整个AP性能拉低。至此一个较简单的WiFi网络才部署完毕。你给的链接找不到原文,我只能根据新闻说有3000人到场,猜测主办方低估了参会者带宽需求,原因无非是AP数目不足(应该100个左右,至少50个)AP规划不合理(太多包碰撞)或者AP崩溃(每个AP接入用户太多)或者AP控制器崩溃(无法同时响应这么多AP接入/断开请求)或者认证服务器崩溃(无法同时认证这么多用户)或者出口带宽太窄(按我的估计需要至少300MB上行,300MB下行)管理混乱(没有控制每个客户端设备流量)。实际上这个发布会远不是最有挑战的无线接入,真正有挑战的是这个:超级碗的主办方需要对付73208个用户,安排了700多个个接入点,能够同时支持30000个连接(比例低一点儿,这么热烈的比赛,用户花在看手机上的时间应该比新闻发布会少得多)。超级碗的主办方需要对付73208个用户,安排了700多个个接入点,能够同时支持30000个连接(比例低一点儿,这么热烈的比赛,用户花在看手机上的时间应该比新闻发布会少得多)。美国人的课堂也很可怕,清一水的苹果笔记本,还不包括他们包包里的平板和手机!!!!!(存疑,说是WWDC大会的照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CIsco的这个报告(PDF格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CIsco的这个报告(PDF格式),
其实,无线网的最大问题,就是干扰, 老师已经说得比较完善了。他只漏了一条就是开启Band Steering / Band Select功能,将大部分同时具有802.11a/g或者802.11a/g/n的用户从2.4Ghz的频段移动到5Ghz去,这一点可以可以大大降低无线信道的拥塞程度,从而极大地改善情况。除了干扰之外,还有几个显著的问题。1. 蹭网:如果设计不好,这几乎是最容易干扰无线网性能的一个行为。道理很简单:你的发布会上只有二百人在用你的无线网看你的演示,而还有六百人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在蹭你的无线网刷微博看土豆连VPN下BT……,除了大家一起死还能干什么呢?技术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加入基本的密码认证,每个报名参加者发一个密码(甚至可以是公用账号),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蹭网的问题。然后就是切断因特网连接或者对因特网限制访问特定站点或者限速,这样对于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来说,即使蹭到了网也没有多大意义,这可以把你的无线网最大程度地解放出来。2. 组播:类似这样一个人做发布会,数百人围观的事情,最好的是用组播应用向外发布,如果使用单播方式很容易造成网络拥塞,不仅无线网受不了,服务器、防火墙的连接数也很容易满员。3. 关闭低速率的信标信号:你并不知道,在你的发布会上,距离你一二百米之外的几十个猥琐男正在用他早上跟你的工作人员陶瓷陶来的用户名和密码连在你的无线网上疯狂BT苍老师的最新作品!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接入点发射功率都不低,2.4Ghz覆盖范围大,发布会现场往往又是空旷的结构,缺乏钢筋混凝土这种有效的信号阻挡,所以即使距离较远的地方也能以较低的速率进行覆盖,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一二百米之外的人,多半不是来看发布会的,而是来蹭网的,速率低怕什么呢?我有多线程断点续传啊,蚁多咬死象,这个问题也不能不重视。解决办法是关闭低速率的信标信号,比如802.11g的只发送54Mbps和48Mbps两种,其他的一律不再发送。什么?再远点的人怎么办?再远的您往跟前跟前就合就合吧!4. 关闭漫游功能:一定要小心这一点,这是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我拿着手机连上了你的无线网,发现效果不满意,于是把手机放回口袋。打开笔记本,重新用笔记本连,这里信号差连不上,我再换一个地方试试。哇,连上了,可是我怎么看不见罗锤子的脸呢,不行我得到那个地方去……如果你不幸开启了无线漫游功能,那恭喜你,你的无线网控制器和接入点都在这手机和笔记本不停的漫游中消耗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计算能力。而由于这种场合接入点设置密集,甚至有可能发生“站着不动,不停地在两个接入点之间漫游”这种事情,结果自然是网络的性能很差。
给一个专业的密集场景WIFI部署场景的撕逼贴生活远比戏剧精彩,以前小黑羊也虚拟过一些朋友圈撕逼的段子,可是,当我即兴发布了一篇《世锦赛,谁搞了鸟巢的WiFi》以后,史上最精彩的大论战拉开了帷幕,那才叫一个惨烈……首先是一大波信锐粉的围攻&&黑羊,投票必须要有信锐,这才是最专业的无线厂商!我用了他们家的Wi-Fi,和华三,锐捷,华为做了测试,其他几家功能太单一、满足不了现在的商业需求。——莫、名我查了,央采网无线出货排名前三的是华三,锐捷,信锐。所以投票怎么没有信锐呢?——人人且这自信从哪里来的,莫非是信锐的代理商?莫非发表一条好评折扣能多批一个点?还有另一位,你真的知道央采是啥玩法?这种体育场馆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1000个ap加定向,这很多厂家也能做,景区很复杂,像张家界什么的。别一直数通啥的,显得你不专业。——Sundray-leisure信锐的一位年轻人冲了出来,拿景区WIFI作为挑战,小黑羊确实不太专业,不过总觉得景区是个苦活,考验体力,数通大厂可能不太感兴趣。评论里有个朋友说“信锐才是最专业的无线厂商.....华三华为锐捷 功能太单一,不满足现在商业需求”。 呵呵 。 据我了解,信锐无线控制器是深信服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在软件上加了无线管理功能!虽然有专门的无线控制器,基本是从深信服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改过来的。控制器软件上加了各种微信认证,营销推广功能,这就叫比其他家无线专业?? AC集成那么多功能,势必会影响无线整体转发性能,性能受限良好的无线体验效果怎么保证? ps.那些微信认证短信认证功能,现在专业做认证平台,客流分析系统的都能更加专业的实现,而不会影响无线性能。 Cisco Aruba H3C这么多年的专业无线技术积累,也不是一个行为管理设备改过来当无线控制器用就能超越的吧。——Boss Q立刻有不平人士出来反驳了,攻击性很强--再来一发,@sundray-leisure。你真的以为体育场馆这种超高密接入环境只是简单的1000个AP加定向天线就能解决的? 君不见华为此次覆盖用的是比较高端的,支持 o3×3 MIMO(三条空间流),最高速率1.75 Gbit/s的AP。 请问,那什么信锐有同等性能的设备吗?你们OEM的那家工厂估计也还没研发出来吧。这种环境下没有高性能AP的支持,效果也不好好到哪去。 呵呵
景区无线覆盖很复杂??是挺复杂的呢,复杂在 这个AP怎么搬到山顶上!这个AP供电问题怎么解决!景区覆盖是个体力活,你们要多吃2碗大米饭,才有力气扛设备上山呦,加油!fighting!——Boss Q连发两帖,这篇关于吃两碗大米饭的观点把我笑岔气了。@boss q你怎么知道没有,要有的话怎么办?我们只是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你却直接否定他人的努力,这样就不好了嘛,对不对,朋友,景区我们做了,在复杂的山上做的,你没有看见,并不代表他不存在,我吃饭的事就不劳您费心了!——Sundray-leisure信锐的小伙子也是血气方刚,爬山很辛苦的说。@sundray-leisure 你确定你们有已经商用了的 支持3x3 MIMO 的11AC 室外Ap??该不会是贴牌的吧,哦,对了,经过WI-FI联盟认证了没?没经过认证的话那就不要说了。——Boss Q不平人士针锋相对。不过仅仅停留在产品PK上总是不好的,小黑羊觉得对于这种项目,工程和网优很重要。小编明明写的是国际大赛事的场馆场景,所选三个厂家都是极有发言权的,那个吵吵什么什么信锐捷的,请拿出实际案例来。后起之秀还是先懂得沉淀吧,免得丢人丢到家了。——马乐园这个把信锐和锐捷拼成“信锐捷”的同学,明显是来自三家之一总感觉这评论里面是大家帮信锐做广告了,虽然是新兴品牌,但值得大家这么认真的讨论,信锐也算是做到了。不管怎么样,做好产品才是最重要,纠结哪家产品强其实没什么卵用,服务好客户比啥都强,客户认可才行。我是做电话售前的,抱怨知名品牌不给力的有,对知名品牌认可度高的也有,现在WiFi市场厮杀激烈,再过几年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拭目以待吧。大家都歇了吧。——老牛这段骂战以一个信锐人的总结而收场。别急,更精彩的评论登场了,这位,据说是某司无线“X分”技术的缔造者之一。看了这么多评论,手痒痒,我也来撕撕。鸟巢如此高密度的场景,我的观点是不是单一的能力决定是否能做好。考验厂商综合能力。怎么讲:1,解决方案层:硬件的抗干扰和软件的多用户调度。厂商排名:思科和Ruckus第一梯队,华三,锐捷第二梯队,华为wlan积累少不好评价但近来进步不小。为啥?思科自家M芯片可控,硬件和射频的能力可控。狗家智能天线的干扰控制能力,目前没看见谁家赶上了,锐捷和华三追的不错。Aruba软件算法优秀,但射频能力没考验过,不好评价。信锐,迈普,都是新玩家,都是从qca家最成熟的9344玩起来的,没遇到过什么坑,也就无所谓有教训和积累了,这么多做wifi的厂商,硬件和射频没3-5年积累和试错,再说怎么牛逼我也就呵呵了。待续……。——韋華接上篇…2,工程和网优能力。华为锐捷华三最好,国外厂商再次,新玩家最后,又为啥?前三家都是年出货20w+且被中国移动虐过的厂商。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经的“测试和施工”。所以,华三锐捷华为,80分的产品可以用出75分。国外厂商,90分的产品,被国内工程师甚至是代理商,65分的水平。其他厂商,没这种经历,就不好评价了。硬要和景区,银行里,酒店里,商场里的扯一块,那我又要呵呵了。那怎么评价这个能力?你们有一条条测完过移动的集采测试项吗?你们家有专职网优队伍么!3,态度和资源能力。这种项目,华为,锐捷,华三我猜一定都是研发直接参与保障,现场优化,甚至现场写版本。其他家同学,你们确信有人有能么?以前听过一个段子,某项目,客户都要厂商赔钱了,某外厂最后从美国派来2tac工程师。所以,总结下,黑羊给的这三个选项我还挺赞同,这符合当前国内现状。不过对于华为是否能扛住现场的高度并发表示有点担忧。anyway,华为有机会和胆量去尝试这个场景就应该鼓励!——韋華连发两帖,引起多人点赞,这位专业人士一看就是被运营商的集采虐过,也深谙国内外厂商的优劣势,除了对锐捷有点过度褒奖意外,其他都比较客观。但是既然谈到运营商测试,怎能不提傲天动联?AuteWiFi观点: 1-设备本身没啥大不了,大华为的供了设备做不了总包集成,为啥?(继续看…) 2-容纳8万人的窝,1000以上AP是应该的,数量没啥大不了 3-大华为自己都搞不定,信锐就别嚷嚷了…没深刻领悟,央采卖些高价盒子就行了,别BB 4-谁真正得偿所望,搞了鸟巢一把?是对天线技术有领悟的人,别当帝都没真专家只拿评审费,这次结果是对的,估计天线工程总费用比大华为的设备金额高多了!(大华为都不BB,都认了怂,其他卖盒子的也就都靠边吧)——老聂果然,傲天的人立刻出来冒泡了,但是@黑羊,傲天按其市场份额理应放进来讨论,但它又是个严重的运营商偏科生。今天讨论主题是高密度场景,严格上说傲天不算是这个场景和行业的玩家,加之和现在的状态和投入,不便评价。不然,智达康,三元达也得一起评论了。黑羊可以结合上次的wlan厂商魔力象限那篇,专起一篇客观展开讨论下各厂商的特点和地位。——韋華这位大神把傲天归为偏科生,顺便踩了ZCOM和三元达,其实小黑羊觉得这两年傲天转战企业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作为一个曾经售后我深刻认识什么叫无线的坑!有时候就是个无底洞!所以除了自身的算法优化之外,针对不同场景的不同解决方案尤其重要!例如大场馆就需要高密度接入,宿舍网就是高密度难覆盖!无线性能要求还高!移动医护就需要全病区无漫游,零丢包!地铁里就需要高速运动时还要能高带宽运行,想解决这些就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面锐捷的确做的很不错,能相提并论的也就h3c差不多,华为对企业网理解还浅很多时候还拿运营商那一套来面对企业网客户!还有重要的前期专业勘测和后期的实施优化!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人人且估计是锐捷的曾经的售后发表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副只服华三,不鸟华为的架势。好了,这部分关于技术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另个不同声音。看到你们这些技术党我也是醉哈哈了。你们有考虑过无线覆盖的成本嘛?1000多个点,500~1000一个点,加上带宽,施工,没有百八十万做的下来?这个钱谁出?你们以为鸟巢会出?异想天开。谁想做谁出!结果就有人愿意出这个钱了,(顺便说一下信锐,如果你们信锐愿意出这个钱,我想现在出现在小黑文章里的主角就是你们了,如果你们不知道有些事儿,只能说你们太次了,哈哈)——梁山这到底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熟知潜规则的大咖?不过这都没关系,真正的高潮到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当事人出现了。这里太热闹了!作为当事人,在下实在忍不住了,有黑项目的,有黑产品,还有黑人的!鸟巢项目5月份招标,8月份就要用,近10万人的高密接入覆盖,被某些人说的轻轻松松就搞定!整个项目光投入网规就两个多月,招标前允许厂家提前进场,思科也来了,他们也出了网规方案,最后华为方案中标,也是N多次的技术答疑!7-18的鸟巢足球赛也有人来了,相信也有人体验了,一片骂声!这也在我预料之中,7月16号刚上线的1000AP,完全没时间优化,怎么能效果好!?以为是点两下就能优化好啊,也是N多次的测试,优化,再测试,再优化!光顶棚调角度就花了两个星期讨论方案,一个个天线调了一个星期才搞完!说这里交付很简单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最后的效果大家自己来体验,不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至少很少有近10万人的场馆做到这个接入效果!开幕式当天入场5万多人,没怎么宣传,接入人数已快到一万了!有讨论WLAN交付的可以@我,欢迎交流!——MY GODEN 当事人描述了这个项目的不易,技术的问题不说,这工期实在是太紧了,那些说项目容易的人,应该闭嘴了。还有很多评论,说TP-LINK的、网月的、极路由的,就不发粗来了。谨以下图祝福市场上的每一个WiFi厂商,都能不断创新,超越自己
本人有多场发布会经验,补充楼主的问题,现场还有可能会出现WIFI的攻击行为,Auth
flood 该属于认证洪水,会导致WLC大部分的时间进行认证导致WLC资源的浪费,导致用户部分无法正常使用.
flood /Deauthentication flood 该攻击会导致用户在正常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断开连接,该过程一般用于捕获握手包用于破确出WIFI密码使用,但如果大量的DEAUTH 包就会导致网络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出现,导致用户无法连接上或一连接就断开连接.
我们可以使用隐藏SSID进行解决规划上我们必需使用无线管理软件进行结合图纸,得出最好理的覆盖情况与AP信道情况,然后进行手工功率,和手工信道,绝对不能自动化,不然场上一干扰就全变成信道1啦,功率就全部调到最低了.2.4G在发布会上尽量确保吧,因为2.4的再合理,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无线设备使用2.4的太多了..
为什么你们没人提5G? 现在的终端都支持双频的。。。5G的可用频段超多(如果忽视ZF的5.8限制),可以满足多AP的频段管理而不互相冲突。。。
有没有人用过这个东西
麻烦没做过wifi密集部署的网友不要添乱,大规模密集部署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干扰问题。WDS干啥的?WDS是为了避免布线而扩大无线覆盖范围,是要牺牲传输带宽的。
1,高成本高性能的方案是 瘦AP(纯接入点,不带其他功能)+ WLC 无线控制器的方案。所有AP同一个SSID,自动划分信道,统一认证和分配地址。用户再多就光加AP就可以。很贵。2,只用TP-LINK级别的设备也可以,设置WDS或者无线中继。
考虑2点,1 场地结构;2 连接的用户终端数;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 是有方向性,障碍物影响也比较大;设置AP为漫游模式,做下限速;像星巴克一台AP可以供几十人同时在线浏览网页及办公等....
才发现这个post回复还挺热的,小弟是原厂攻城师,前不久自己出来接活做了个 2000+ 人次的会场,
甲方对效果挺满意的,选的这个方案也差不多和
一样都是国外品牌,也是有在NBA体育场錧饱经考验的,所以品质上还是有够放心的,但价格嘛跟思科比起来还是差蛮多的。建议老罗下次开发布会过来找我,有需要交流的也欢迎私信交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LTE 的信道带宽共享,那人员密集地区怎么解决网速问题?
现有的技术条件有以下几种思路:1 提高单载波容量,包括扩大单个物理扇区的载频宽度,比如载波聚合技术CA,可以将理论单载波无线带宽从20MHz扩展到20*2,3,4 or more,这样在保持基站密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成倍增加小区的吞吐率;采用更大的MIMO体系,当然这需要更好的无线环境和终端的支持;采用提高小区内特别是小区边缘的信噪比SINR的各种技术,比如eICIC或者Comp,提高小区边缘用户速率对小区整体吞吐量增加正贡献很大。以上这几种方法其实在很多极速测试中都使用过,很多大学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测出号称多快多快的无线技术,都是这个套路,但距离广泛部署需要时间;2 提高基站密度,包括大量使用低功率基站设备,比如Pico或者Femto。将基站设备的发射功率降低同时将基站的安装高度降低,可以在单位面积内部署更多的基站,当然前提是干扰水平不能等比上升,这种方法会优先得到使用,对于运营商的要求相对较高,毕竟站址数增加意味着部署和管理难度上升;3 异构网络建设,在保障客户连续的使用体验情况下,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联合建设各种无线接入手段和网络,比如和wifi的搭配,如果解决连续认证和计费机制(已经解决),客观上也可以在LTE网络负荷巨大的前提下,分流一部分用户去低负荷网络;也许还有。LTE的网络建设目标还是"连续覆盖",带宽的持续性有时候比速度更重要,运营商的网络建设目标除了盈利,也有提供全程全网通讯业务保障的义务。所以,速率不是衡量电信网络的唯一指标。
无线的频率带宽是一定的,不管是2G\3G还是LTE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一条路上跑车,车少了跑的畅快,车多了减速,再多堵车;针对密集用户区域,可以通过增加频率带宽或增加基站密度来提升容量;根据现在的一些技术资料,结合现有的用户模型,LTE-FDD基站在20M带宽下单小区附着用户可以达到1000个,1个基站=3个小区,所以1个基站支持附着大约3000个用户。说堵车的问题,如果用户数太多,就像过年大量的汽车要上高速,那只能堵着,但是大家按顺序还能上去顺利回家但就是要等。这和无线网络的资源调配还是有区别的,无线用户过多,如果大家都不停的在原地一直要求连接(手机自身会发起),大家就会一直挤着,谁都上不去,最终导致基站性能下降。这时候,要么别挤了,要么换个人少的地儿。
目前针对高密度高负荷地区采取的主要方法:1.建站2.建站不行就进行扩容,扩容主要包括增加频点,当然设备为了支持更大的容量需要BBU进行扩容。PS:现在建站很难,对于高负荷区域基本采取的是扩容。支持最多的答案中王浩给的一个基站理论支持3000用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不同厂家设备性能相差大。ICIC与COMP主要是降干扰,ICIC某种程度来说是降低容量。喜胖回答的传输目前不是容量的瓶颈。
通过一些技术如comp,ca等降低干扰,扩展频带资源,以便更多的用户能接入
到了LTE阶段 码道 频率 时间这三者都被分的差不多了,相对于网速而言,LTE实际上重在提高系统容量,其中两个关键技术就是正交平分复用OFDM和多天线MIMO技术,这两种技术被用于重新开发利用频率和空间资源。现在的混合组网中TDD被用于人口密集区,就是因为TDD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是可以动态分配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主要用于下载,所以可以给下行多分配时隙而给上行少一点从而保证带宽和网速。
是否可以理解为lte模式为大前提。那么,说具体扩容的技术就没必要一一枚举了对吧,至少从ue端,目前厂商支持的具体技术比较新款式的芯片功能都基本支持。从网络端说开,每个站支持的业务容量没记错的话是800还900M,也就是说在这个宏站下一时间内最大能处理这么多,那么人多业务大的话怎么办呢,我想看到这,看官们都明白了吧。当然光有基站还不行,得有机房啊,得把数据传输起来啊,那么这个传输的路由和环路也是有容量上限啦。最后补充一点,每个厂家生产的基站设备路由器等设备容量也有些差别。
不知道我解释的方向是否离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