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青少年过度青少年沉迷网络案例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5年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摘要】:围绕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这一主题,文章探究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冀在网络时代对如何开展青少年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C913.5【正文快照】:
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全球化,信息文明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据《中国脊年报》报道,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其中育少年占8既以上。人们在网上工作、学习、查询、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怡;[J];哲学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盛旭;[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陆秀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刘大椿,张星昭;[J];教学与研究;2003年07期
吴宗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9期
李正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周伟业;[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华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翟振明;[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邬焜;;[A];科学·认知·意识——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悦;[D];同济大学;2006年
赵剑;[D];西南大学;2007年
胡小安;[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江;[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黄凤玲;[D];湖南大学;2003年
肖成池;[D];湖南大学;2005年
郗春梅;[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王卉;[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王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凤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杜炎斌;[D];四川大学;2006年
雷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阙丽群;[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湘德,钱振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秀云;卢红霞;陈先军;;[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陈瑜;;[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1期
陶丽;洪景琳;;[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姜天海;;[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于番;;[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3期
周诗昀;;[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J];班主任;2011年08期
丁娟;;[J];大众心理学;2008年03期
;[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7年03期
房伟清;;[J];青少年日记;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门广茹;刘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张国华;雷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金碧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罗小霞;漆昌柱;;[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雷雳;柳铭心;陈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杜震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尹娟娟;雷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叶海辉;靳占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李雪斌;;[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陶宇;;[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专题联合采写组
王微;[N];电脑报;2005年
戴玉达;[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钟晓军;[N];光明日报;2005年
刘莹;[N];吉林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李梁 余力 □实习生 许桐珲;[N];南方周末;2005年
李庆辉;[N];中山日报;2005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08年
王丰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赵洋;[N];金融时报;2008年
廖庆升;[N];通信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祖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何小忠;[D];苏州大学;2005年
黄刚;[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代祺;[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吴玉荣;[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章淼;[D];清华大学;2004年
汪明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康廷虎;[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聂衍刚;[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唐点权;[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焦信敏;[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尹娟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崔涌;[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唐志红;[D];中南大学;2008年
郝雪;[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朱婉丽;[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刘文军;[D];郑州大学;2005年
王博群;[D];吉林大学;2008年
李寒梅;[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岳春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管理和预防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网络的用途也更多了。与此同时,网络游戏也悄然进入了众多青少年的视野,一系列的危害也由此产生。    据调查,截至2012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5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6.4%,较2011年增加2.0个百分点。2013年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4.66亿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为70.5%。2014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以上小学生占64.21%,初中生为84.30%,高中生则高达88.37%。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玩网络游戏的主力军。    为何网络游戏会让青少年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违法犯罪,这归咎于网络游戏是开发商为了赢利而凝聚了大批专业人才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一是它的画面效果很逼真,情节引人入胜,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并渐渐将其引入到一个虚幻的世界,使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二是因其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玩家对在游戏中所做的任何事情大多不需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后果。三是很多大型的网络游戏都是没有结局的游戏,不断地玩下去也总会有新的级别被设计出来,青少年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向无底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网络游戏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它就像毒品一样,使青少年陷入无力自拔,产生着巨大的危害。以下列举几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一是玩网络游戏容易成瘾,很难戒除。青少年的自制力很差,游戏的兴趣具有持久性,再加上他们正处在爱玩逆反的青春期,很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二是玩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少青少年成了“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难以自拔,不仅危害视力,甚至引起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威胁到他们身体健康。三是导致思维迟钝,沉溺于虚拟世界。人长时间地玩网络游戏,容易使人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早飞到了游戏中间。四是过度沉溺网络游戏可引发社会恶性事件。因为玩网络游戏需要经济作后盾,而网游又往往不被学校和家长认可。一旦经济没有了来源,必然会让“网虫”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从借钱逐步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偷抢乃至犯罪都是随处可见的。    鉴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如此严重。本人认为预防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对网络游戏市场的管理,政府部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行为,建设绿色上网场所,创造条件让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二是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内容。可动用社会力量、街道、社区及有关社会爱心团体共同行动起来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排查和监管,特别是对学校外围的网络游戏场所的管理,可设立督查员,督查网络游戏场所的经营状况及服务对象。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让他们了解网络在信息社会中的巨大正面效应,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四是完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上健康网站,控制上网时间,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子女身心健康。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孩子变成什么样,父母应考虑到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而非教训孩子。家长要每时每刻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五是加大对社会力量创办戒网学校的支持力度。目前,戒网特殊教育还是各类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严重不足,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戒网公益性培训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兴办戒网特殊教育和培训学校。要创新对网瘾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单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相信孩子有才,帮助孩子成才,促成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要积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在不体罚、不责骂的前提下,多鼓励和培养孩子们重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自信、自立、自强,身心健康的社会有用之人。    文/王快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 15:51:22) ( 17:43:51) ( 00:08:35) ( 15:45:24)孩子特别爱上网怎么办?_  一些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成为令人_宝宝树
孩子特别爱上网怎么办?
  一些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  案例:“网络成瘾”,已成为一道世界性的医学新难题,它是否是一种“精神疾病”?标准是什么?如何治疗?一直颇多争论。在此情况下,我们该怎样对待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如何引导他们走出网络的迷途、实现健康上网?  对网络游戏,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现在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网络,但对孩子上网,家长和孩子的态度大不同。  有位老师曾以为女儿染上网瘾,并且“瘾很大”,因为女儿上高中后迷上上网,成绩一落千丈,父亲认为都是网络的错,与孩子多次争执,后来孩子索性不去上学,整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里上网,气愤的父亲卖掉电脑、剪断网线,孩子竟离家出走。家长后来才知道,孩子喜欢上一个已婚男,天天上网跟他聊天,出走是为了找他,谜底其实并不关乎网络,而是青春期骚动,在网络中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孩子后来生活一切正常,与已婚男子也早断了联系。  “天使”与“魔鬼”,这是对网络游戏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一堂研究生课上,一位30多岁男生坚定地表示,网游是“魔鬼毒药”,孩子沾上就会上瘾,只与机器交流,对亲人却无话可说,并不思进取,所以他对7岁儿子严格封锁一切网游,决不让其接触。此话却遭到一名20多岁女生的激烈反驳:她从10 岁玩网游,一玩就是数小时,发现其中有许多的东西,父亲还与她一起玩,十几年来她不仅没上瘾,还考上研究生,充分说明“人们对网络游戏有太多的误解”。  一位父亲痛苦地表示,孩子网瘾很深不能自拔,经常找借口骗钱、旷课去网吧,不让上网就打人、砸东西,甚至闹自杀,父母被折磨得恨不得从没养过这个孩子。  毋庸置疑,网络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已成为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的不良使用也在一些人身上引发问题,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效果堪称“双刃剑”。  网瘾:  6%的美国网民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告诉记者,他从业二十多年,并没遇到一个真正“成瘾”的病例,确实曾有不少来咨询的家长对孩子沉迷上网而非常苦恼,但通常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就没事了。他说:“我宁愿把痴迷于网络,看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于执着的行为表现。”  有“网络成瘾”这个“病”吗?该院医生杨曦曾参加过有关网瘾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她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网络成瘾”,认为与药品成瘾的“物质成瘾”不同,它是一种“行为成瘾”,此后十多年它一直伴随着争论,目前部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认为这不是“精神疾病”,只要加以引导即可,而部分精神病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与行为障碍,需要治疗。  由于是新生事物,认识它需要过程。杨曦介绍,关于网瘾的相关调查并不多,而且结果差异较大。美国调查认为6%美国网民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港台地区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均超过10%,某大学的研究生曾对深圳4000多中学生网民调查,认为其中网络成瘾人数接近12%。  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对网络成瘾的标准达成统一认识。什么样的表现才是网络成瘾?争论主要集中在“使用网络时间长短”上;另外,如果是一种“病”,就一定要有某些病理上的变化,如有人研究发现,网瘾孩子的脑神经递质发生了改变,但,是先有了脑神经递质的变化才产生网瘾,还是有网瘾后发生的变化?目前仍无结论。  不过,刘铁榜认为,人类行为都有个度,“不足”或“过了”,都可能导致问题,就像进食障碍有或贪食,使用网络也是如此。如果是网络成瘾,一定有其最核心的表现。  首先,很有上网的渴求与冲动,每天所想都与网络有关,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仍感到不满足;其次,一旦没上网,就觉得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再上网就可缓解这些不舒服的感觉;第三,上网成为生活唯一内容,以至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不与人交往、大部分时间用在网上,与现实脱节,有的甚至逃学。此外,作为一种“病”,它让本人或周围的人感到痛苦,想要摆脱。  刘铁榜倾向于将网瘾认为是“病理性上网行为”,如同生活中有病理性赌博、病理性购物等“冲动控制障碍”,当事人往往难以控制某种冲动,在某个行为完成前紧张不安,行为实施后则感到轻松愉快,再后会感到后悔,但这后悔并不能阻止他再次实施这行为,网瘾与此类似。不过他指出:“不能将网瘾扩大化,好像成了一种社会病。绝大多数人上网是正常的,是为了娱乐、知识、工作工具、建立联系、交友等,只不过有人为之误了主业。出现网瘾的人只是极少数,他们需要医学上的帮助。”  家长怎么办?  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往往较内向为什么有些青少年会在网络流连,甚至全身心拥抱网络?专家们从内在个性与外界环境两方面作了分析。  在个性上,流连网络的青少年有共同特质,较内向、对别人的情绪较敏感、察觉能力高,但适应能力较差、对事消极、渴望外界认可又怕被拒绝。此外就是情绪不太稳定、易焦虑。  在环境上,家庭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少网瘾青少年来自,心理上安全感较弱。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也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如家长的过度关注、过度控制,穿什么衣服、鞋子、怎么走路都干涉,这样的孩子到了初高中阶段相对缺乏主见、易发脾气、感到自卑等;教养方式以批评指责为主,孩子在现实中也易感到自卑、少自信,导致与人交往出现不顺畅的情况。  此外,社会上网吧众多,管理有待加强;社会对网游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社区文化氛围欠缺,针对青少年的社区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学校在单纯应试教育下重成绩、不重培养兴趣爱好,也缺少正确使用网络的课程引导。  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网络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避风港,他们在网游中得到很高的级别,在聊天中展现平时不可能发挥的才能,并自由地让鼠标决定一切,得到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心理需求。通过躲进个人的世界、用一根网线与外界联系,导致自己慢慢从现实世界中退出,并在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认可、对自己与环境的控制,并重建信心。当然同时也在麻痹自己。  强制不让上网,会增加孩子逆反心理不合理使用网络有哪些表现?专家们列举了一些。如上网不是用于工作、学习等正常目的,而是盲目地打游戏、聊天或浏览不健康网站,且上网时间超过正常限度;上网给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如把大量时间投入网络,用于交往、学习、工作的时间减少,以前有兴趣的事情也不做了,总感到困倦、无精打采、效率下降,但与外界仍保持一定联系,受影响的程度还没有疾病那么大;虽认识到自己的状态影响到做其他的事情,也想减少上网时间,但控制力不够、管不住自己等。  杨曦指出,不合理使用正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高危临界点。“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说孩子不上班不上学、天天在家玩网络游戏,如果精力全在于此、对周围不闻不问、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时间,成瘾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此时一定要加以引导,以避免到成瘾的阶段。”  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代”,此时对网络过多地沉溺,会荒废学业、阻碍发展,但不能期待孩子自己回归,必须适当加以引导,家长对此更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分析孩子为什么沉溺网络?是过分害怕失败,还是过于内向,或被他人排斥不被承认?要记住,如果孩子在现实中得到认可,就不会在网络中寻找被欣赏的感受。”刘铁榜指出。  让孩子完全不碰电脑是非常不可取的。由于网络已经使用广泛,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是生活方式,强制性不让上网,或者贬低网络的做法,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引导孩子把网络用到正确的方向才是关键所在。  堵不如疏。应客观地看到,孩子上网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如体现出的探索精神、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等,家长可在现实中(如在大自然、图书馆)加以引导,以满足孩子这些特点,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孩子自控力有限,家长可采取一些自动断电等控制上网的措施。  由于孩子的个性改变较为困难,所以从家庭方面着手则更具建设性。首先不合理的教养方式要改变,父母其实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并非父母理所当然都是对的。平常要给孩子表扬,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性,不要过度溺爱或控制,使孩子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获得自信、有主见。  要为孩子开发多种兴趣。一旦看到有过度使用网络的苗头,家长可通过运动等其他方式,让其回归到社会交往之中,学校也可开设一些兴趣爱好班,并用一些课程对上网加以引导。此外,网络公司应有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不妨分级管理一些游戏。总之,要动员社会多方力量,采取限龄、限时等多种手段措施,为保障青少年健康上网而不懈努力。  孩子出现严重网瘾要看医生网瘾给家庭带来无尽苦痛,怎样对待有网瘾的孩子?刘铁榜指出,关起来、暴力残酷对待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控制自己,受到焦虑、绝望等精神折磨,时间长了也就放弃摆脱它。”  他认为,那些网瘾孩子其实也是“受害者”,如果把他们看成是有问题的“坏孩子”,家长的心态就难以摆正,此时说再多的道理,甚至打骂都不会有效果,当成“受害者”,就会宽容孩子、帮助孩子。“家长和社会要认识到,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是容易出现的,因为孩子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易受干扰与诱惑,知道这些,就会拥有良好的心态,而不必过于紧张。另一方面,孩子也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悟的能力,会修正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爱他的人的期待。”  如果发现可能有了较严重的网瘾,刘铁榜建议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干预治疗。
孩子特别爱上网怎么办?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何危害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何危害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如果是游戏的话(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四)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沉迷网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