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手机充电器接口接口

一种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接口,特别是一种能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
背景技术串口、耳机是手机中常用的配置,而充电功能更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的手机厂家对此的策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让串口、耳机、充电器分别独立对应手机上设置的接口,独立工作。市场上也有这样的接口,将与串口、耳机、充电器对应的接口统一成一个接口,但是这个接口做的很大,给接口的管脚功能也分的很细,使该接口的结构很复杂,也增加了很多部件。从用户层面上讲,这些做法使手机的接口看上去很复杂,往往使用户拿着接口线不知往哪个接口插。从设计层面上讲,由于接口部件的增多,产生以下三个缺点1、众多的接口部件占用了宝贵的印刷电路板(PCB)空间,不利于产品小型化;2、接口的增多,势必增加机壳的复杂度,增加制造成本;3、接口部分都是以金属材料为引脚,不利于静电放电(ESD)保护。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者一般都希望把其中的几个功能用一个体积较小的接口来实现。目前在手机中通常使用的接口是四孔的接口插座(AUDIO_JACK)。市场上已经有用这种接口实现三者接口复用的手机。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做法是将接口A的1脚作为地线,2脚为充电器D的正极,3脚是耳机C的麦克风和串口B的Rx(串口的接收信号线)复用,4脚是耳机C的听筒和串口B的Tx(串口的发射信号线)复用,所以1、2完成充电器功能,1、3、4既是耳机又是串口。这种做法的难点是如何区分耳机和串口,并正确发挥它们的作用,且不会造成相互影响。
很遗憾,这种简单相连的复用,需要用软件来指定才能完成功能的区分(其实是用户在手机软件上选择)。为了避免串口信号与耳机的相互干扰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平时干脆关闭串口,只保证耳机工作。需要用串口时,需要用户从手机的菜单中开启串口功能。如果是手机调试状态,则直接开启串口。
这样的做法至少存在如下四个问题软件代码复杂,可靠性低。通过设置开机模式的方式,使得软件要根据不同的开机方式,设置不同的环境参数。使得软件庞杂,可靠性降低。
实时性低。由于通过中断、查询等方式确定到底使用何种功能,这使得软件要判断多种可能性。而且当串口工作时,它的脉冲串会不停地造成耳机中断,这对实时操作系统不利。
操作烦琐,不利于用户使用。在用户使用串口功能前,必须手动开启串口功能,这对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存在操作难度。
不能同时使用通话和串口的功能,这是这种复用方式固有的、且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串口上的Rx信号会在接口的3脚产生低电平,这个电平与耳机的HOOKKEY按键(接挂机按键)产生的效果一样,所以会使系统误认为HOOKKEY按下。所以当来电话时,电话会自动接通,但又马上挂机,当拨电话时,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在使用通话功能时,强行停止串口功能。这个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克服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解决现有三合一接口需要用软件来切换串口和耳机且无法同时使用的技术问题,操作方便、实时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包括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和四孔插座的接口,其中,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分别连接至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串口模块、耳机模块与接口之间设置有由通道选择控制模块连接控制的通道模块。
三极管Q1及电阻R1,R2,电容C6组成通道选择控制模块;模拟开关U1作为通道模块。
利用三极管Q1对接口模块取样后输出电平的不同来控制模拟开关U1的通道模块。
该模拟开关U1可以采用双路单刀双掷双向模拟开关,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不同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耳机、串口和充电器三者功能的自动识别,并且使四孔插座处于相应的功能接口状态。整个过程除了需要在串口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屏蔽耳机中断外,其余都不用软件的干预,就能自动实现三者的在同一接口中的和平共处。具有的优点是1、不需要设置不同的开机模式。硬件保证了串口和耳机互不影响。
2、实时性好。不需要用软件来识别所插接口的类型,接口功能的转换由硬件实现,比用软件切换的方式快,且可靠。
3、不需用户干预。插三个不同的设备可以分别产生对应的中断。
图1是现有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根据串口线、耳机线和充电器线的不同电气结构,设计了一种可以从硬件上解决复用问题的接口,用简单的四孔的接口实现三者的复用。为了方便描述,下表(表1)给出了一种的四孔插头接口功能定义,并由此定义,给出了相应的框图,及其实现实例。
表1、4孔插头接口定义
*表中R12表示插头1pin和2pin之间的电阻值。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手机主板对应的插座部分用PIN脚1和2可以单独组成充电器功能;而耳机和串口必须共用PIN脚1、3和4。为防止耳机和串口之间的相互干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通道模块作开关切换,使串口和耳机可以单独使用输入输出线,避免相互干扰,然后再使用一个控制通道选择的模块,来控制通道模块切换到相应的通道。
图2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串口模块20、耳机模块30、充电模块40和四孔插座的接口10,其中,串口模块20、耳机模块30、充电模块40分别连接至接口模块10。在串口模块20、耳机模块30与接口10之间设置有由通道选择控制模块60连接控制的通道模块50。
下面给出一个较佳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法,请同时参阅图3。
本实用新型使用由三极管Q1及电阻R1,R2,电容C6组成通道选择控制模块50;用一个双路单刀双掷双向模拟开关U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飞兆半导体公司的FSA2257)来做通道模块60,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不同的路径。利用三极管Q1对接口模块10取样后输出电平的不同来控制模拟开关U1的通道模块60。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实施例中,当接口空置时,耳机中断信号(EARJACK_DET)利用耳机模块内部上拉电阻维持高电平。如果不能通过这种方式维持高电平,则可以利用3脚与5脚,4脚与6脚能分开的接口插座,在6脚上上拉一个电阻来实现。
整个工作流程介绍如下一、当接口插座空置时三极管Q1截至,模拟开关U1的控制端为低,通路打在耳机通道上。EARJACK_DET被上拉,保持高电平。
二、当接口插座插耳机时因为耳机的2脚为开路,所以Q1依然截至,模拟开关依然打在耳机通道。由于插耳机后,接口插座的4脚与1脚之间为耳机的SPEAKER,耳机SPEAKER的典型阻值为32ohm,这个电阻与中断口的几十Kohm的上拉电阻分压,使接口插座的4脚拉低,产生耳机中断。
三、当接口插座插串口时因为串口线的2脚为地,2脚电位拉低,使Q1的导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模拟开关打到串口通路。当串口工作时,此时4脚上不断产生的脉冲串,并不会使EARJACK_DET变低,所以不会造成耳机中断。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在此引入串口中断。
四、当接口插座插充电器时此时2脚的电平很高,为了防止三极管被意外击穿,所以加上了一个二极管D1。由于充电器插头其它管脚都是开路,所以整个电路仍维持空置时的状态。同时,充电管理芯片能检测到2脚的充电电平,正确执行充电程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用来作判断的信号量可以取自接口插座的其它管脚。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通道选择控制模块和通道模块的电路都是一般的应用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选择其它的电路形式来满足我们的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包括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和四孔插座的接口,其中,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分别连接至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串口模块、耳机模块与接口之间设置有由通道选择控制模块连接控制的通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1及电阻R1,R2,电容C6组成通道选择控制模块;模拟开关U1作为通道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其特征在于该通道模块是利用三极管Q1对接口模块取样后输出电平的不同来控制模拟开关U1的通道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模拟开关U1是采用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不同的路径的双路单刀双掷双向模拟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接口,特别是一种能实现耳机、串口、充电功能三合一的手机接口。它包括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和四孔插座的接口,其中,串口模块、耳机模块、充电模块分别连接至接口模块,在串口模块、耳机模块与接口之间设置有由通道选择控制模块连接控制的通道模块。藉由上述结构主要解决现有三合一接口需要用软件来切换串口和耳机且无法同时使用的技术问题,操作方便、实时性好。
文档编号H04Q7/32GK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应武 申请人: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转】实战USB接口手机充电 看3.0/2.0谁更快 - wi100sh - 博客园
随笔 - 1437, 文章 - 1, 评论 - 12, 引用 - 0
原文网址:/a85/_all.shtml
【IT168&应用】当下,越来越多的电脑都已普及USB 3.0接口,新买的上,新装的台式机后,你都能发现这个跟过去2.0时代不一样的蓝汪汪的USB接口。那么,同样是给充电,USB 3.0和传统的USB 2.0相比,以及不同之间、台式机与的USB之间、I/O面板与扩展USB接口,这些USB3.0与2.0接口在充电速度上都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本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实战USB接口充电 看3.0/2.0谁更快
▲USB2.0与USB3.0
  既然说到使用USB接口为手机充电,那就先要看看USB3.0与USB2.0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首先USB3.0由原来的4针插头改为了9针,其次在传输速度上也要比之前的USB2.0快了近十倍。随着主板芯片组的不断升级,原生USB3.0已经成为主板以及笔记本的主流接口,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周边设备也都纷纷采用了全新的USB3.0接口。
▲台式机主板上的USB接口
▲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
  我们平时除了使用USB接口来传输数据以外,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经常使用USB接口为外接设备充电,如手机等很多设备。不过在使用USB接口进行充电时,总是会听到一些质疑,就是传说&USB3.0要比USB2.0充电快&这使得小编非常好奇。所以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做一个有趣的试验,看看到底是USB2.0接口充电快还是全新的USB3.0充电快,除此之外,小编还针对不同主板芯片组之间以及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主板I/O面板与主板扩展USB接口的充电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试验马上开始,请大家拭目以待。
USB3.0与2.0结构对比
  在测试之前,还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USB2.0与USB3.0有什么不同,看看USB3.0对于2.0有那些升级的地方。首先通过一些据说数据来对USB接口进行一下初步的了解。USB2.0采用的是4针接口,内部结果与USB3.0有很大的差别,具体细节请看下图:
▲USB2.0结构图
▲USB3.0结构图
  看了上面的结构图大家对平时我们使用的USB2.0以及USB3.0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结构上有变化以外很多方面也有了全新的改革。
USB接口参数对比
接口带宽(Mbit/s)速度(MB/s)接线最大长度(m)输出电流与电压
5000Mbit/s
  看了上面的数据,就可以更直观的对比USB不同版本间的区别。除了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输出电流的不同。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更大的电流就会使得被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缩短,也就是说可以更快的充满电。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充电快以外,还有一项应用在这里多说几句,听后大家会觉得更为直观。
▲双USB接头线缆
  就是在使用移动的时候,以前使用USB2.0接口的时候,移动一般都会使用双USB接头,甚至外接,使用两个USB接口或者增加外接来连接移动,这点就充分证明了,USB2.0的输出电流较小,不能满足的正常工作时的电力需要,而在使用USB3.0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需要一个接头就完全能够满足其使用。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等不及了,下面小编就开始对USB2.0与3.0谁充电更快做一次实际测试。
充电硬件环境介绍
  在测试之前,小编先介绍一下作为本次测试的硬件环境,以及作为充电设备所使用的手机,之所以使用手机来进行测试,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充电最频繁的就算是手机了。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分别使用了两种芯片组的台式机主板U以及笔记本电脑的USB2.0与3.0接口分别来进行充电测试。通过最后的测试结果来看看最后那一种接口才是最快的,以及笔记本与台式机的3.0充电是否有区别。
▲戴尔新灵越14R笔记本&
充电测试笔记本平台基本配置
windows 7 64位
&intel 酷睿 i5 3210M
主板芯片组
&intel HM77
&DDR3 1600 6GB
&HDD 500GB
&▲USB充电测试平台&
充电测试台式机平台基本配置
windows 7 64位
&intel 酷睿&17 3770K
主板芯片组
&intel B75/Z77(P8B75-V、TZ77XE4)
&DDR3 1600 4GB
&SSD 120GB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笔记本以及台式机测试平台上,只安装了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硬件驱动程序。测试计时是采用的国家授时中心的标准时间进行计时。
▲联想K800智能手机
▲联想K800智能容量1900毫安
  测试使用的手机是联想的K800型号,容量是1900毫安。测试是在手机完全没有电量,自动关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分别使用两款芯片组不同的台式机主板的USB3.0与2.0接口,以及笔记本电脑的USB3.0与2.0接口,并且截图进行对比。下面我们就本次的充电测试。
台式机与笔记本USB充电测试一
  首先我们使用第一款台式机主板的USB3.0以及2.0来进行充电测试(主板是intel B75芯片组),由于各个品牌的手机充电电路的设计不同,所以在充电方面所得到的数据也不同。就拿大家比较关心的Iphone来说吧,它在充电方面的设计就很独特,当手机充电到百分之九十的时候,手机会自动降低充电电流,这样测试的结果就不是很准确了。所以今天我们使用的联想K800手机,在进行充电测试是也没有按照充满来进行测试,在台式机与笔记本两种测试平台上,笔者均采用了,从电量1%开始计时充电的方式,以两个小时为限,按照最终的充电结果来对比的方式。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2.0充电开始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2.0充电结束时间截图
  上面是笔者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的USB2.0接口为手机充电的截图,充电时间是两个小时,电量大约充至40%。接下来笔者在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的USB3.0进行充电,时间也是两个小时,看看最后的结果USB3.0与2.0之间是不是在充电上有明显的差别。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充电开始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充电结束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与2.0分别对手机充电两个小时后的电量对比
▲使用intel B75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与2.0充电柱状对比图
&  上面的就是使用intel B75芯片组主板的USB接口充电的结果,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相同的时间内,使用USB3.0确实要比使用USB2.0的充电电量高,根据柱状图的显示,相同时间内两者差距接近50%。下面小编就使用另一款主板来进行USB3.0及2.0接口来进行充电试验,选用的主板是intel Z77芯片组,看看结果是否与intel B75芯片组的结果相同。
台式机与笔记本USB充电测试二
  看过了intel B75芯片组主板的充电结果,接下来小编就使用intel Z77芯片组的主板来进行相同的测试,看看不同芯片组的主板在使用USB接口充电时会不会有差距。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2.0充电开始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2.0充电结束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充电开始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充电结束时间截图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3.0与2.0分别对手机充电两个小时后的电量对比
▲使用intel Z77芯片组台式机主板USB2.0/3.0充电对比柱状图
  看过了不同台式机芯片组之间的USB接口充电对比,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测试进展到现在,不同芯片组之间的USB接口充电差异并不是很大,不同的两款主板芯片组通过充电测试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
  可能大家会问,小编使用的是正常的主板I/O面板的USB接口,有没有考虑到主板扩展的USB3.0接口是否与I/O面板上的USB3.0在充电方面是不是一样的,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小编也使用主板扩展的USB3.0接口进行了一下充电试验。
▲主板扩展USB3.0接口
▲使用主板USB3.0扩展接口充电截图
▲使用主板USB3.0扩展接口充电截图
▲主板扩展USB3.0接口充电对比柱状图
  上到上面的充电对比截图,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在同等硬件环境下,同样的充电时间长度下,使用USB3.0与USB2.0对同一款手机进行充电时,很明显的可以看到USB3.0的充电效果要好于USB2.0。同时使用主板I/O面板上的USB接口与主板扩展的USB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测试结果也几乎接近。不过测试还没有完成,我们还不能最后下结论,接下来我们在来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3.0与2.0接口来进行充电试验,看看得到结果又会是怎样的?
台式机与笔记本USB充电测试三及总结
  看完了台式机不同主板芯片组的USB3.0与2.0以及主板I/O面板上的USB接口与主板扩展的USB接口充电测试,下面我们就再进行一下笔记本的USB3.0与2.0接口的充电测试。现在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以及非常高了,无论你是在星巴克消磨时间,还是在KFC吃午餐,随处可以看到使用笔记本的朋友。所以使用笔记本的USB接口为手机充电更是非常的方便及实用。今天小编就投其所好,为大家测试一下,看看笔记本的USB3.0与2.0接口在为手机充电的时候,会不会与使用台式机的USB接口充电有什么差异。前面已经介绍了本次测试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的型号与基本配置,下面我们就通过测试截图来更直观的对比一下。
▲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3.0开始充电截图
▲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3.0充电截图
  上面看到的就是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3.0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截图,从图上来看,经过两个小时的充电之后,所达到的电量大概与台式机差不多,基本是在60%左右。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通过笔记本电脑的USB2.0接口来充电,看看之间有没有差距。
▲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2.0开始充电截图
▲使用笔记本电脑的USB2.0充电结束截图
▲使用笔记本电脑USB接口充电对比截图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充电对比柱状图
▲不同芯片组主板与笔记本电脑USB接口充电对比柱状图
  看到截图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与之前我们使用台式机的USB接口进行测试的结果基本相同,在同样的时间内(两个小时),同样是关机充电,笔记本电脑上的USB3.0与USB2.0接口充电测试结果与台式机充电是相同的。
  编辑总结:依据上述试验结果证明,在相同时间内(两个小时为限)使用USB接口为手机充电,USB 2.0充至40%&,3.0充至60%&&& 那么USB 2.0充满理论时间为300分钟 USB 3.0理论是200分钟。综上,充电速度,应该是3.0比2.0快50%。同时在测试中小编也针对文章开始所提到的,不同主板芯片组之间以及台式机与笔记本、主板I/O面板与主板扩展USB接口之间的充电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到的结论是,同样是USB3.0,因为电流输出相同,差别不大。手机充电遇问题怎么解决?手把手教你如何清理充电接口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4-19 10:19:06
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速度相当快,在短短一两年智能手机已经取代了传统手机,成为时下的街机,那么手机充电遇问题怎么解决?如果你遇到手机充电时接触不良,一会儿能充,一会又不能,或者直接充不进电,那很有可能是手机的充电接口太脏导致的,具体解决方法我们那来看看吧
手机充电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充电接口坏了,或者需要软件升级了等等,但也有可能只是你的充电接口太脏了!
外媒iMore编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果你遇到手机充电时接触不良,一会儿能充,一会又不能,或者直接充不进电,那很有可能是手机的充电接口太脏导致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来清理充电接口?很多人会想到拿到维修中心花钱清理&&你不一定有时间;或者用压缩空气&&苹果曾经警告用户不要用压缩空气清理接口,容易导致灰尘堆积,反而更加难清理。
所幸,这位编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准备工作:
1、手电筒,用于观察接口中灰尘的情况;
2、牙签棒(或者其他替代品,注意不要太硬);
3、化妆棉 Or(医用)棉花;
清理步骤:
1、关掉你的手机;
2、用牙签在化妆棉上轻轻卷起一层棉花,注意不要太多;
3、拿起手机,把步骤2中自制的棉棒伸进充电接口;
4、轻轻转动棉棒,保证各个位置都清理到位,包括接口底部及两侧;
5、如果发现棉棒上还有灰尘,反复步骤4。
清理干净之后再充电试试,如果依然有问题,那最起码排除了接口太脏这个因素,你可能真的要去维修中心了。
以上就是清理充电接口的步骤,大家现在会了吗?有遇到这类情况的朋友不妨来参考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捷配欢迎您!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手机USB接口的4个真相
身上的USB接口主要的任务就是充电,连接PC传输数据,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功能吗?没错,它还能连接USB小风扇、小台灯等外设。但是,你以为所有手机在实现这些功能时的体验和效果都是一样的吗?
  少年,你天真了!
& & & & 充电速度和接口关系不大
  手机充电靠的就是USB接口,但现阶段Android手机USB无非是 USB和Type-C两种形态,为啥不同品牌手机的充电速度差异很大呢?
& & & & &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手机USB接口和充电速度的关系还真不大。比如,时下流行的高通QC、联发科PEP等快速充电技术,靠的是处理器SoC集成的管理芯片,能以5V电压普通充电,还是以9V或12V快速充电,都是这些芯片说了算,再通过判断两根线之间的来判断给多大电流。
  当然,也有非一般的情况。比如OPPO的VOOC闪充,采用的是低电压大电流的快充策略,而OPPO手机采用的Micro USB天生无法承载太大的电流。所以,OPPO就不得不采用改进型的Micro USB接口,在标准Micro USB基础上增加了2个针脚,用于识别和传输更大的电流。
& & & & 我们都知道一加手机3的DASH源自于VOOC,但由于一加手机3改用了USB&Type-C接口,而Type-C天生就能承载更大的电流和电压,所以完全无需对接口进行物理改造。
  在Type-C将一统手机接口江湖的未来,想通过接口判断快充技术的类型和速度?答案只能是:没戏!
  为啥Type-C没能带来USB3.0
  问题来了,USB Type-C从诞生伊始可就是打着“USB3.1”的旗号,为啥配备这个接口的手机,USB传输速度却还是以为主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还得先简单聊聊USB Type-C。USB Type-C只是一种物理接口的形态,无论是USB3.0、USB3.1还是雷电3等特殊功能都是它的“可选项”。在Android手机领域,99%的手机都选择了默认的USB2.0,只有极少数机型采用了USB3.0。
  原因很无奈,USB3.0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对手机信号(包括4G网络和Wi-Fi)、无线键盘鼠标(包括2.4G、5G、蓝牙)产生干扰,而这个问题历经多年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点从三星对USB3.0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
& & & &GALAXY Note 3曾以USB3.0作为主打,但很多用户都反映称在连接电脑传输文件时,手机的4G信号会突然中断并自动转入3G/2G模式。于是,USB3.0对信号干扰的问题便引起了业内的重视,而三星也在后续新品中放弃了对USB3.0的支持。
  对了,时下支持USB3.0的Android手机,在默认状态下也是屏蔽了此项功能,而是以USB2.0速度进行数据传输。如果你想切换到USB3.0,则会弹出一个可能影响信号质量的提示。所以,对于Android手机为啥用上了Type-C却没有提供USB3.0的速度,大家也就别过于纠结啦。
  为何Type-C能当耳机孔用?
  如今以乐视和MOTO为代表的不少Android手机都取消了3.5mm耳机孔,听歌和充电都得依靠全新的Type-C。难道,这是一项很高端的技术吗?
  少年,不要惊讶!作为手机USB接口的老祖宗,早在 USB接口时代,用它来连接耳机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十余年前的摩托罗拉L7,HTC Touch Diamond就都是将 USB作为耳机接口的代表。
& & & & 原因很简单,包括USB Type-C在内,Type-A(标准USB接口)和Type-B(Mini USB、Micro USB)类型的USB接口全都支持音频信号的传输。从Android 5.0开始,谷歌便在系统中集成了标准USB 驱动库,可以通过USB传输音频信号。因此,理论上只要系统版本在Android 5.0以上,且配备了Type-C接口的手机,都可以直接使用Type-C接口的耳机。
  反向充电真的很高端?
  如今很多配备大的手机都在主打支持反向充电的功能,就是号称可以扮演充电宝的角色给其他手机充电。这个功能很高端吗?
  实际上,所有支持OTG的手机,最大特色就是利用OTG线连接另外一部手机时,可以为其充电。所以,这种反向充电的能力,基本上所有手机都支持。只是很多手机自身电池都不够用,再扮演充电宝的角色会有些力不从心而已。
& & & & 那么,为啥支持OTG的手机都能反向充电呢?
  提起OTG,应该是Android手机的一项特色功能,通过它可以实现外接键盘、鼠标、U盘,以及包括USB风扇、USB小台灯一类的周边外设。
  对OTG功能而言,手机USB接口是否配备一个5V的升压模块至关重要。早期很多中低端手机会阉割掉这个升压模块,所以在物理上就不可能实现对OTG的支持。
& & & & 带分叉头的OTG线,一边可连接手机,另一头则可连接充电器
  此外,还有些产品虽然配备了升压模块,但却在系统层面删除了与OTG有关的代码,属于软件屏蔽了OTG。如果你的手机不幸属于上面的类型,则可以借助DC5V的OTG线(在与手机相连的同时获取额外的电力,模拟5V升压模块)和修改Android系统根目录下的system/etc/vold.fstab代码的方式曲线获得OTG功能。
技术资料出处:捷配电子市场网
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因本网站内容较多,未能及时联系上的作者,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已有(0)篇评论
发表技术资料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字符数不能超过255
暂且没有评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大批新型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等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电子测量仪器分类及型号命
[][][][][][][][][][]
IC热门型号
IC现货型号
推荐电子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充电接口坏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