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最干净(预装应用少,且非基础应用都可以卸载)的什么手机预装软件少品牌

  手机预装软件背后利益链揭秘电信运营商定制机成为重灾区  业内人士透露,预装软件背后的产业链正在快速壮大,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  时下,各品牌各款智能手机层出不穷,而其背后的预装软件市场的火爆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不到一个月,手机流量就比平时多两倍。”李先生告诉记者,在买了一款HTC手机后,流量急剧上升,自己看到账单也是大吃一惊,到营业厅查问才知,原来都是预装软件“惹的祸”。  被装上各种软件似乎成为了新手机的常态,而这些软件悄悄在后台运行,随之而来的泄露用户隐私、消耗电费流量、强行推送信息等在严重损害用户利益的同时,亦将手机隐形软件的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推至风口浪尖。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市面上包括苹果、三星、HTC、OPPO、华为等多款手机均存在多项预装软件,而背后巨额的利益驱使让这一灰色产业链日益壮大,且长久难以取缔。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这条产业链里,多家上市公司也牵扯其中,例如高鸿股份、联想等。
  日前,工信部发布今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检测发现问题应用软件超80款。可见,尽快整顿手机预装软件,已迫在眉睫。  弊端显现问题频发  多家上市公司中枪  李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手机流量用的并不多,仅是偶然上上QQ,浏览网页。而自从换了一款新手机,近一个月就发现流量费用激增。  在得知自己的流量费大幅上升后,李先生两次致电咨询,并到营业厅仔细核查,方才获知,自己的流量使用多来自于手机本身的软件。李先生这款手机为HTC T328W,是一款运营商定制机。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买这款手机才不足千元,而近一个月的流量费用已花费几百元。  “偷跑”流量这一原本不应存在的现象已成为目前手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的10款手机中,发现“偷跑”流量非常明显,竟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都出现这一现象。  在记者调查中,安卓、苹果iOS系统的手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OPPO、HTC等手机问题比较严重。运营商定制机无论在预装软件的数量还是“偷跑”流量上都表现更甚。  李先生惊奇地发现,在这些软件的设置中,自己的手机通讯录、短信都是自动默认被允许查看的。“这些消息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上传,直接导致我的泄露隐私。同时,预装软件严重占用内存,本来4个G,有1G-2 G都被软件占据,删不掉,影响手机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安卓系统近年来在手机市场的大范围应用,使其成为手机预装软件的重灾区,其行货手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预装。而大部分内置应用用户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删除或关闭,应用软件悄悄在后台运行,大量消耗用户流量,个别软件甚至窃取并上传用户隐私信息,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手机预装软件这条产业链条牵涉企业众多,多家上市公司也躺着中枪。  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曝光过大唐电信旗下的高鸿股份,称其专业为手机销售商提供“刷机”。生产的大唐神器可在手机中植入木马吸费,同时泄露用户个人隐私。不过对此,在记者采访中,高鸿股份方面并未做出正面回应。  手机厂商整改  “浮于表面”?  “预装手机软件是为了抢占市场入口,这是一个尽快占领市场的捷径。”一家手机厂商负责人与广告主身份的记者攀谈时透露:“安装的软件可以让用户、手机厂商和广告商信息互通,直接上传用户部分信息,让广告主可以实施分析用户使用习惯,针对性植入广告、推送产品。”。  手机预装在市场风行已非一时,且不断激发用户与手机厂商的矛盾,亦引起监管部门重视。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就因预装软件对三星、OPPO等手机厂商进行起诉。  在回应中,OPPO方面称,将对预装软件进行同步优化,尽快落实优化改善方案。今后新上市的产品,除基础软件外,其他应用软件均可卸载。三星中国更是承诺,将提供新版本的手机预装应用,该版本除基本应用以外的预装应用都将可以卸载,可卸载数量超过预装总数的一半。  三星电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预装软件,三星也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并切实去解决。不过一些刷机渠道的恶意预装,一定程度上影响三星品牌的声誉,三星接下来将在渠道上把控更为严格。”  事实上,不仅是OPPO、三星,在中国市场,大部分品牌的智能手机均存在这一现象。小米公司旗下产品小米4手机亦被业内人士直指其预装了恶意软件,并且存在多项安全漏洞。  目前,华为、索尼、苹果等多家知名厂商都对该现象作出整改承诺,向消费者提供了预装应用软件的可卸载途径。国内互联网厂商360也推出了“卸载手机内置软件”的功能,可检查出部分手机预装软件,并卸掉多余软件,但该功能仍旧无法删除大部分预装软件。  但业内人士认为:“仅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手机厂商只是承诺预装软件有可卸载途径,都没有表现出彻底将预装软件清除的决心,整顿让预装软件现象有所改善,却往往不能持久,更多的是‘浮于表面’。”  利益链背后  暗藏三大毒瘤  “每个软件装机成本从0.5元到10元不等,中间方案商会把装机方案提供给手机厂商或者代理商,厂商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在渠道商环节,中间公司又再进行刷机预装,流氓APP和广告且收费更高,渠道商可获得每部手机几元的利润。”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刷机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些代理商,在手机预装软件中分享到的收益最高可达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正是这高额利润,驱使预装软件背后庞大的产业利益链条快速壮大。“链条第一环是手机厂家,部分手机生产厂家与有需求的互联网、游戏厂商建立合作,将软件预装在新手机中,或者与运营商联合推出促销机。”一位游戏运营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品牌每部手机费用不同,高端品牌一般价格更高些。”  除此而外,在手机出厂后,在手机运营经销商和代理商手中也会被安装形形色色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而甚至有专门一批公司成立,专门通过提供刷机包实现软件的预装,这些公司大多以“科技公司”的名义存在,并提供“专业刷机”服务。记者调查中发现,网络上,各类刷机广告比比即是,特别在品牌手机销售的主页。  利益链条的另一端是有大量需求的广告主,游戏运营商及移动电商。  在这条产业链中,利益是催生并且催使其快速壮大的主因。“一款软件或应用被安装进新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这些软件直接获取用户信息上传至云端。这些应用开发商会向手机厂商、代理商支付多至几元/台的费用,应用在获得收益后,还会按提前与手机厂商、代理商达成的协议分成。而如若用户强行删除这些软件,大多将按照手机厂商的霸王条款,不再享受保修。在这些环节中,用户往往很被动,应有的权利被抹杀了。”一位曾是知名品牌手机的代理商告诉记者。  监管触碰不到的  灰色地带  实际上,对于预装软件,监管部门早就采取了措施。然而随着手机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火爆,带动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新的手机品牌不断涌现,手机预装现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造成监管难度大。  早在2012年6月份,工信部就曾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漏的软件。2013年,央视更是直接曝光了安卓手机普遍存在过度预装软件,且软件用户使用率和满意度良莠不齐,大量软件的植入给用户带来困扰。当年11月份,工信部再度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获得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新增预置应用软件,手机厂商预装软件需通过相关部门审核。  此后,监管部门还曾多次表示狙击决心,但似乎效果不佳。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在对40余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发现问题应用软件80款。工信部报告显示,上述80款不良手机应用软件中,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  事实上,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发展至今不仅仍然存在,且更为庞大了。部分手机生产厂商不惜触及工信部禁令的红线,直接或间接的在手机产品内植入大量手机应用软件,甚至为了保护高级合作者的利益,想尽办法确保软件不被删除。在不菲的利润和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生产厂商和代理商游走在法律边缘,软件商更是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市场占有率牟取利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环节的法律和监管仍旧缺失,而工信部对APP的备案制度需尽快完善。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手机供应链利润越发微薄,通过硬件赚钱已越来越难,在巨额利益趋势下,手机预装应用市场已经发展畸形,成为手机制造商、代理商、电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手机厂商品牌信誉度正在下降,急需工信部等部门专门针对手机预装软件制定规范细则,加强整顿力度和监管。长此以往,手机品牌厂商会在这条产业链中迷失自己、丧失诚信。证券日报记者贾丽手机预装软件背后利益链揭秘: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手机预装软件背后利益链揭秘 电信运营商定制机成为重灾区
业内人士透露,预装软件背后的产业链正在快速壮大,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
时下,各品牌各款智能手机层出不穷,而其背后的预装软件市场的火爆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不到一个月,手机流量就比平时多两倍。”李先生告诉记者,在买了一款HTC手机后,流量急剧上升,自己看到账单也是大吃一惊,到营业厅查问才知,原来都是预装软件“惹的祸”。
被装上各种软件似乎成为了新手机的常态,而这些软件悄悄在后台运行,随之而来的泄露用户隐私、消耗电费流量、强行推送信息等在严重损害用户利益的同时,亦将手机隐形软件的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推至风口浪尖。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市面上包括苹果、三星、HTC、OPPO、华为等多款手机均存在多项预装软件,而背后巨额的利益驱使让这一灰色产业链日益壮大,且长久难以取缔。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这条产业链里,多家上市公司也牵扯其中,例如高鸿股份、联想等。
日前,工信部发布今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检测发现问题应用软件超80款。可见,尽快整顿手机预装软件,已迫在眉睫。
弊端显现问题频发
多家上市公司中枪
李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手机流量用的并不多,仅是偶然上上QQ,浏览网页。而自从换了一款新手机,近一个月就发现流量费用激增。
在得知自己的流量费大幅上升后,李先生两次致电咨询,并到营业厅仔细核查,方才获知,自己的流量使用多来自于手机本身的软件。李先生这款手机为HTC T328W,是一款运营商定制机。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买这款手机才不足千元,而近一个月的流量费用已花费几百元。
“偷跑”流量这一原本不应存在的现象已成为目前手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的10款手机中,发现“偷跑”流量非常明显,竟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都出现这一现象。
在记者调查中,安卓、苹果iOS系统的手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OPPO、HTC等手机问题比较严重。运营商定制机无论在预装软件的数量还是“偷跑”流量上都表现更甚。
李先生惊奇地发现,在这些软件的设置中,自己的手机通讯录、短信都是自动默认被允许查看的。“这些消息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上传,直接导致我的泄露隐私。同时,预装软件严重占用内存,本来4个G,有1G-2 G都被软件占据,删不掉,影响手机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安卓系统近年来在手机市场的大范围应用,使其成为手机预装软件的重灾区,其行货手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预装。而大部分内置应用用户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删除或关闭,应用软件悄悄在后台运行,大量消耗用户流量,个别软件甚至窃取并上传用户隐私信息,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手机预装软件这条产业链条牵涉企业众多,多家上市公司也躺着中枪。
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曝光过大唐电信旗下的高鸿股份,称其专业为手机销售商提供“刷机”。生产的大唐神器可在手机中植入木马吸费,同时泄露用户个人隐私。不过对此,在记者采访中,高鸿股份方面并未做出正面回应。
手机厂商整改
“浮于表面”?
“预装手机软件是为了抢占市场入口,这是一个尽快占领市场的捷径。” 一家手机厂商负责人与广告主身份的记者攀谈时透露:“安装的软件可以让用户、手机厂商和广告商信息互通,直接上传用户部分信息,让广告主可以实施分析用户使用习惯,针对性植入广告、推送产品。”。
手机预装在市场风行已非一时,且不断激发用户与手机厂商的矛盾,亦引起监管部门重视。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就因预装软件对三星、OPPO等手机厂商进行起诉。
在回应中,OPPO方面称,将对预装软件进行同步优化,尽快落实优化改善方案。今后新上市的产品,除基础软件外,其他应用软件均可卸载。三星中国更是承诺,将提供新版本的手机预装应用,该版本除基本应用以外的预装应用都将可以卸载,可卸载数量超过预装总数的一半。
三星电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预装软件,三星也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并切实去解决。不过一些刷机渠道的恶意预装,一定程度上影响三星品牌的声誉,三星接下来将在渠道上把控更为严格。”
事实上,不仅是OPPO、三星,在中国市场,大部分品牌的智能手机均存在这一现象。小米公司旗下产品小米4手机亦被业内人士直指其预装了恶意软件,并且存在多项安全漏洞。
目前,华为、索尼、苹果等多家知名厂商都对该现象作出整改承诺,向消费者提供了预装应用软件的可卸载途径。国内互联网厂商360也推出了“卸载手机内置软件”的功能,可检查出部分手机预装软件,并卸掉多余软件,但该功能仍旧无法删除大部分预装软件。
但业内人士认为:“仅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手机厂商只是承诺预装软件有可卸载途径,都没有表现出彻底将预装软件清除的决心,整顿让预装软件现象有所改善,却往往不能持久,更多的是‘浮于表面’。”
利益链背后
暗藏三大毒瘤
“每个软件装机成本从0.5元到10元不等,中间方案商会把装机方案提供给手机厂商或者代理商,厂商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在渠道商环节,中间公司又再进行刷机预装,流氓APP和广告且收费更高,渠道商可获得每部手机几元的利润。”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刷机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些代理商,在手机预装软件中分享到的收益最高可达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正是这高额利润,驱使预装软件背后庞大的产业利益链条快速壮大。“链条第一环是手机厂家,部分手机生产厂家与有需求的互联网、游戏厂商建立合作,将软件预装在新手机中,或者与运营商联合推出促销机。”一位游戏运营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品牌每部手机费用不同,高端品牌一般价格更高些。”
除此而外,在手机出厂后,在手机运营经销商和代理商手中也会被安装形形色色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而甚至有专门一批公司成立,专门通过提供刷机包实现软件的预装,这些公司大多以“科技公司”的名义存在,并提供“专业刷机”服务。记者调查中发现,网络上,各类刷机广告比比即是,特别在品牌手机销售的主页。
利益链条的另一端是有大量需求的广告主,游戏运营商及移动电商。
在这条产业链中,利益是催生并且催使其快速壮大的主因。“一款软件或应用被安装进新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这些软件直接获取用户信息上传至云端。这些应用开发商会向手机厂商、代理商支付多至几元/台的费用,应用在获得收益后,还会按提前与手机厂商、代理商达成的协议分成。而如若用户强行删除这些软件,大多将按照手机厂商的霸王条款,不再享受保修。在这些环节中,用户往往很被动,应有的权利被抹杀了。”一位曾是知名品牌手机的代理商告诉记者。
监管触碰不到的
实际上,对于预装软件,监管部门早就采取了措施。然而随着手机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火爆,带动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新的手机品牌不断涌现,手机预装现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造成监管难度大。
早在2012年6月份,工信部就曾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漏的软件。2013年,央视更是直接曝光了安卓手机普遍存在过度预装软件,且软件用户使用率和满意度良莠不齐,大量软件的植入给用户带来困扰。当年11月份,工信部再度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获得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新增预置应用软件,手机厂商预装软件需通过相关部门审核。
此后,监管部门还曾多次表示狙击决心,但似乎效果不佳。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在对40余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发现问题应用软件80款。工信部报告显示,上述80款不良手机应用软件中,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
事实上,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发展至今不仅仍然存在,且更为庞大了。部分手机生产厂商不惜触及工信部禁令的红线,直接或间接的在手机产品内植入大量手机应用软件,甚至为了保护高级合作者的利益,想尽办法确保软件不被删除。在不菲的利润和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生产厂商和代理商游走在法律边缘,软件商更是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市场占有率牟取利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环节的法律和监管仍旧缺失,而工信部对APP的备案制度需尽快完善。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手机供应链利润越发微薄,通过硬件赚钱已越来越难,在巨额利益趋势下,手机预装应用市场已经发展畸形,成为手机制造商、代理商、电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手机厂商品牌信誉度正在下降,急需工信部等部门专门针对手机预装软件制定规范细则,加强整顿力度和监管。长此以往,手机品牌厂商会在这条产业链中迷失自己、丧失诚信。记者 贾 丽
[责任编辑:低端手机福音 7月1日后系统内置软件可卸载
原标题:低端手机福音 7月1日后系统内置软件可卸载运营商世界网 李军工 /文即使是一部全新的手机,当我们开机时也会发现手机中已经内置了一定数量的第三方软件,这几乎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唯一的区别在于内置应用数量的多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入门级别的手机来说,本身手机的性能就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数量庞大的内置应用,势必会影响到手机的流畅运行。不过,在日之后,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根据工信部去年底下发的通知显示,在日后,无论是手机品牌自身应用还是第三方应用,都必须可以卸载。工信部有如下几项规定:1、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违法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2、生产企业应约束销售渠道,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在移动智能终端中安装应用软件,并提示用户终端在销售渠道等环节被装入应用软件的可能性、风险和应对措施。3、移动智能终端的基本功能软件是指保障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和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基本组件、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基本通信应用、应用软件下载通道等。终端中预置的实现同一功能的基本功能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4、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所提供的除基本功能软件之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由用户方便卸载,且在不影响移动智能终端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附属于该软件的资源文件、配置文件和用户数据文件等也应能够被方便卸载。从上述摘自工信部通知的条例来看,工信部对于手机预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除了可以卸载预装应用之外,对于应用的后台运行、信息收集等行为也进行了限制。这一规定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对于软件公司来说,没有手机的“保驾护航”,部分应用的装机量以及活跃用户势必会有一定的减少。责任编辑:
(来源:,如对本网转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卓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 Hiapk2013
这里有最无节操的小编和最鲜辣的资讯!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怎样看待 360 提示可以卸载手机预装软件商店引发的事件? - 知乎786被浏览57838分享邀请回答9142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957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32 个回答被折叠()哪个手机品牌预装的“垃圾”应用最多?-沉默小小孩儿的回答-悟空问答
扫一扫,体验手机版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三星预装多,切都没啥用,除了三星还有谁?
1115个回答
哪个手机品牌预装的“垃圾”应用最多?
  手机预装软件一直为消费者诟病,上海消保委近日的测试结果显示,欧珀(OPPO)X9007和三星SM-N9008S两款手机中预装的软件都超过了40款,且大量软件不可卸载。上海消保委近日提起公益诉讼,将两家公司告上法庭,中消协明确表态支持起诉。据介绍,这是国内首例被受理的消费维权公益诉讼。  OPPO、三星手机预装软件分别达71个、44个  上海消保委表示,目前手机已从单一通信功能发展到集通信、社交、学习、娱乐、电子商务、健康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这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与手机相关的消费投诉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12年,上海消保委受理的手机类消费投诉为4188件,2013年为5680件,同比上涨35.6%;2014年达到了7066件,同比上涨24.4%;手机类投诉已经连续3年占到商品类投诉的第一位。  今年年初,上海消保委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手机成像不佳、内存缩水、软件异常等热点问题,委托专业机构对手机多项性能开展了比较试验。比较试验发现,受试手机除系统软件外,均不同程度地预装了各类软件,最多的达到71个,少的也有近30个。有的手机无法卸载任何预装软件,有的手机虽可卸载部分,但仍有大量预装软件不能卸载。抽样测试结果显示,手机预装应用软件在消费者无操作的情况下,仍然会发生流量消耗。  根据比较试验结果,欧珀X9007和三星SM-N9008S手机不可卸载软件数量位列前两位。欧珀手机总共预装了71个软件,其中不可卸载软件数量达47个,是所有受试手机中最多的。三星手机为44个,且所有预装软件均不可卸载。  消协起诉两家公司获立案  上海消保委表示,消费者购买手机后即享有对手机及手机虚拟空间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预装应用软件占用了手机的内存,无法正常卸载导致手机可使用空间减少。因此,手机厂商应当对预装软件的类型、功能、所占内存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允许消费者自主卸载应用软件。  鉴于手机厂商的行为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消保委认为,有必要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纠正此类不合理的做法,因此将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起诉到上海市第一中院,请求法院判令两公司在其所销售智能手机外包装或说明书中明示手机内预装软件的名称、类型、功能、所占内存,同时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为其所销售智能手机内预装应用软件提供可直接卸载的途径。据介绍,目前该案已经获法院立案,这是国内首次被受理的消费维权公益诉讼。  上海消保委表示,希望此次公益诉讼能够起到示范效应,彻底破除智能手机行业捆绑销售应用软件又不告知消费者的潜规则,推动手机应用软件公平竞争。
中消协表态支持公益诉讼  针对此事,中消协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消协支持上海消保委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就损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也为一切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点赞”。  中消协新闻发言人表示,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能更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整体利益,对依法加强社会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就损害广大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是中消协以及省级消协组织的法定职责。  据介绍,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中消协和全国消协组织,在各界支持下积极收集相关案件,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此次上海消保委针对三星、欧珀手机预装软件无法卸载提起的公益诉讼,以及此前浙江省消保委针对实名制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必须全额补票所提起的公益诉讼(迄今未获受理),都是全国消协组织落实消费维权公益诉讼职责的一部分,也为消协组织开展公益诉讼做出了有益探索。消费维权公益诉讼针对的是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诉讼对象大多涉及垄断行业和强势企业,可能遇到各种压力、困扰。下一步,中消协和各地消协将继续强化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各项职责,促进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的落实,坚定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进步。  中消协新闻发言人还表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消费维权公益诉讼的推进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立的包括消费维权公益诉讼等一系列新的保护消费者制度,一定会发挥作用,消费者权益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真的很好奇,怎么没看到你们说360呢?亲自经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把360系统的完整版刷机包【087】解包,然后我发现了很可怕的一件事。他的预装居然接近600M【具体没算看图】用过360系统的都知道,刷入完整系统之后桌面会有接近30个推广应用,这真的很可怕,稍微懂点刷机的都知道,这种应用完全属于推广了,虽然可以卸载,但是你愿意1G内存就可以放下的刷机包却非要占用1.6G吗?而且还一件事就比较奇葩了,360的刷机包居然是放在了百度云盘上,这是多么的讽刺?都知道百度云限速特别严重,也就是你只能进行ota在线升级,当然不排除出问题的情况【360曾经有一次系统升级大批量手机无法开机】360系统升级也是异常缓慢,总是一拖再拖,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原来发的一个文章贴。作为一个360手机的用户,我真的很难以忍受。360手机确实性价比挺高,但是除了性价比也没什么了。
三星预装了很多应用,之所以有人说是垃圾应用,因为实在不好用,或者用得人很少,但不能卸载,还要定期更新,这是很痛苦的。以前360手机预装很少,但是,只要一个品牌渐渐向市场低头,其预装也会增加起来,最终其肯定会有预装,但大多是可以删除的。还有一类产品,比如中国移动的定制机,会有很多APP并不好用,且不可删除,也是十分痛苦的,还有阿里云手机,也有很多应用。这也可以理解腾讯为什么没做手机,因为腾讯通过产品体验和分发,让产品达到很大的用户基数,让用户自然而然的去下载使用其APP,这才是手机应用推广的王道吧。
1030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预装软件少的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