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卡不止显女装大佬是什么意思思

与外国人怎么沟通啊?要注意什么啊与外国人沟通首先就是个文化问题我用聊天工具加那些人聊天,基本上也没什么特别能说的东西,一方面又怕说错什么,自己也不想说低俗的东西,可还是很多次说了几句别人就不说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我一般就说大家的时间拉,或者问对方在工作?(不答)或者做什么的?(不答)要怎么沟通合文化的情况而不失礼呢?我指的是西方人,东方的多少还是了解些的.
黎约未央10116
对方也不了解怎么和你(对他们来说你也是外国人)交流!所以首先了解你是和哪国人在交流.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不一样,首先要尊重对方的国家.先说说对方的国家,再聊聊自己的国家怎么怎么样.会有共同语言的,你主动点,对方也就没什么拘谨了!也许对方比你还苦恼呢!其实就和人际交往一样,没有固定模式,顺其自然就很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与美国人交往注意事项
- 涉外礼仪 】
  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与人打交道要注意什么呢,又有什么禁忌呢?如何更好的相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与美国人交往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栏目!
  【美国人生活习惯】
  身体语言Use body langua
  与美国人交往了一段日子后,你会注意到美国人讲话还是很讲究的,他们讲究身体语言,特别是眼光的接触,和身体间的距离。
  我们常见美国人握手和亲吻。美国的风俗习惯,第一次和男性和女性见面时,仅仅是握手,亲吻是好朋友之间的身体语言。亲吻的方式是:同性之间,脸接触对方的脸,然后空中亲吻;异性之间,可以亲吻对方的脸颊。父母亲吻孩子,吻孩子的额头和小脸蛋。微笑、眼光的接触,这在和美国人打交道时很重要。微笑的眼光和问好的语言在公共场所意思是一样的。美国人看你不正视他的眼光会以为你躲躲闪闪不诚恳,认为你不可信赖。所以当你和美国人对话的时候,要保持眼光接触。另外,和美国人讲话的时候要保持彼此的身体间的距离,半米的尺度比较好。如果你和美国人聊天的时候他一直往前进,可能你离开他太远了些;如果他一直往后退,你可能靠得他太近了。
  满面春风皆朋友We are all friends
  朋友(Friend)的概念在美国和在中国不一样。认识的人,熟人,甚至初次见面的人,美国人都可以称之为朋友。美国假日多,各种组织性的聚会也多。很多人在一起相聚甚欢,说不定他们认识才几分钟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的朋友概念是和美国的小兄弟、小姐妹、要好朋友(Buddy,
Close friend)的概念相似。
  【美国人聊天禁忌】
  一、年龄。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对年过三十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这个崇尚年轻的文化中,想到变老是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如果有可能的话,都不想沾它的边儿。所以,许多美国人竭力想维持外貌的年轻,他们最不愿别人问及的问题就是:&你多大了?&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与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但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在美国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这个&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骤变,尴尬不堪,从此再也没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
  二、体重。美国人很关注体重,且极少透露他们的体重,即使他们很瘦,身材很好。所以,你不问为妙。如果你非得要讲,说&噢,你看起来掉磅了&比&噢,你看起来像是重了几磅&要稳妥。然而,如果你想说实话但又想不伤人,Simon建议你用词要小心,或许可以说:&嘿,你看起来棒极了,很健康。&千万要记住,那不是脂肪,而是肌肉。
  三、收入。绝对不要问别人挣多少钱,这没什么可说的。但你可以问他们的工作头衔和以什么为生计。这个信息可以让你对他们一年挣多少钱有所了解。
  四、心事。这是个很微妙的问题。有时你会碰到迫不及待向你倾诉心声的人。但有些人时刻确保自己的私事不为外人知晓。总的原则是,不要太急于跟人谈论个人私事,不要让人觉得你在刺探他们的生活。所以,不要对别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情况提太多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在美国,&自杀&这个话题是不受欢迎的,不论何时何地还是少谈为妙。
  美国人忌讳冲人伸舌头。如果是小孩子,伸伸舌头被当做是很可爱的表现,但是如果是成人,美国人认为这是污辱人的动作。
  美国人对握手时,对方目视其他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现。
  跟美国人交往,特别忌讳赠送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让别人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在餐桌上,美国人一般忌食肥肉和各种动物的内脏,也不喜欢吃蒸和红烧的菜肴。
  美国人很喜欢用香水,原因就是:在美国,体臭在社交上是不被接受的。因此,美国人认为使用除臭剂或止汗剂是必须的。女士通常会再抹点香水以增加清香,男士则拍一些刮胡水或是男性古龙水在脸上。
  在美国文化里还有一项禁忌就是口臭。美国人不喜欢闻别人午餐后留在口中的味道&&尤其是洋葱或大蒜味。他们怎么解决这问题呢?漱口、吃薄荷糖,甚至饭后刷牙。其实我们国人都不怎么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口气不好的人跟你说话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反过来也一样,清新的口气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啊。
  我们在路上、电梯内或走廊里,常常与迎面走来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这时美国人的习惯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视线移开,或把脸扭向一边,佯装不见。只有对不顺眼和不屑一顾的人才这样做。美国人清晨漫步街道时,若碰到擦身而过的人,会习惯地说一声&Good
morning&。当然,在行人较多的街道上,不必对所有擦肩而过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在美国,若是在别人面前脱鞋或赤脚,会被视为不知礼节的野蛮人。只有在卧室里,或是热恋的男女之间,才能脱下鞋子。女性若在男性面前脱鞋子,那就表示&你爱怎样就怎样&;男性脱下鞋子,就会被人当做丛林中赤足的土人一样。无论男女在别人面前拉下袜子、拉扯袜带都是不礼貌的行为。鞋带松了,也应走到没人的地方系好。
  在狭窄的场所,如在电影院,从别人身前走过时,必须道一声&Excuse(me)&。这时候,美国人习惯的姿势是背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而欧洲人的习惯有所不同,欧洲人必须面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
  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始终保持斯文的举止,这是欧美人士共同遵守的礼节。在美国人的宴会上,很少看到烂醉如泥的人。即使喝多了,也要坚持到宴会结束,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可倒头不起。如果当场酩酊大醉,惹是生非,会招来众人的鄙视。
  中国人的习惯是,几个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买车票、门票等。但如果对美国人这样做,不仅不会得到他们的感谢,反而会使美国人觉得欠了人情账,心里很难受。美国人一起外出,总是各付各的,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
  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但是美国人却把过谦视为虚伪的代名词。如果一个能讲流利的人自谦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撒了谎,是个口是心非、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同美国人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有一说一,有十说十。不必谦虚客气,否则事与愿违。
  忌&13&、&3&、&星期五&和&老&字,因为美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年老往往有&落伍&之意,所以怕老、讳老、不服老是其独特的人生观。因此对上年纪的人不要恭维其年龄;忌用蝙蝠作图案的商品、包装品,认为这是凶神的象征;忌对妇女送香水、化妆品或衣物,但可送头巾;忌询问其财产、收入;忌谈论信仰、党派;忌打听女性婚否与年龄;忌穿睡衣迎接客人;忌一般情况下送厚礼。在美国人面前抽烟,需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美国人的社交禁忌】
  1. 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
  Negro是英语&黑人&的意思,尤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所以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如此。说到黑人,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
  2. 不能随便说&I am sorry&
  &I am sorry&和&Excuse me&都是&抱歉&、&对不起&的意思,但&I
amsorry&语气较重,表示承认自己有过失或错误。如果为了客气而轻易出口,常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追究实际不属于你的责任。到时只有&哑巴吃黄连&,因为
一句&对不起&已承认自己有错,又如何改口呢?
  3. 谦虚并非美德
  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但是美国人却把过谦视为虚伪的代名词。如果一个能操流利英语的人自谦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撒了谎,是个口是心非、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同美国人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不必谦虚客气,否则反而事与愿违。
  4.美国人对别人问自己的收入多寡是非常忌讳的。
  要知道一个美国家庭的收入多寡,看这个家庭住在什么生活区,小孩进的什么学校就可以知道大概。美国食品便宜,汽车便宜,住房绝对昂贵。普通美国家庭的收入绝大多数消费在住房和学费上面。美国每个城市都有富人区,蓝领区和平民区。每个区又有上中下之分。美国的中小学是免费、私立学校是收钱的。不同的私立学校收费标准不同。美国人赚钱不是以积蓄为目的,他们赚什么样水准的钱就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里。
  5.美国人对别人问自己的年龄也是非常忌讳的。
  不要问美国人的年龄。就是问了,一般美国人也不会老实地告诉你。参加美国人的生日聚会,四十岁的徐娘会说庆祝二八华诞。除非他们在申请工作要填表格,那个时候他们也不一定会填真实的年龄,而且法律也保护工人可以不填确切年龄。要知道正确的美国人的年龄,看美国人的驾驶执照或最准,护照和驾驶执照需要他们的出生证才拿得到。可是你要知道别人的年龄呢?
  6、打招呼切勿大嗓门
  中国人遇见熟人的时候大声地打招呼来表示自己的热情,而美国的公众场合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人们说话很轻,除非紧急情况发生,一般不会开口大喊。见到熟人也是走近了才打招呼。
  7、对话时要保持目光接触
  和美国人对话的时候,要保持眼光接触。游离的目光或目视其他地方都会给美国人留下不可信任和傲慢的印象。因此,在和美国人打交道时保持微笑、眼光的接触很重要。如果对面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你微笑,你也向他微笑,他会向你说&你好&,这只是一种礼貌,并不表示他会停下来和你交谈。
  8、不能随便和他们开玩笑
  一些中国学生有时会说一两句善意的谎言或者开个玩笑,大家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然而在美国,你和他说谎或者开玩笑说他不诚实,这些言语都会使美国人不悦,因为美国是一个很讲信誉的民族,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建立在个人的信誉基础上的,不能忍受别人没有信誉。
  9、同性别的行为不能过于亲密
  在美国,同性不能一起跳舞,这是公认的之一。同样在街上走路,同性之间的勾肩搭背,也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因此同性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身体接触。
  10、不要随便抚摸小孩
  中国人看到喜爱的小朋友喜欢用手摸摸脸蛋或拉拉小手,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但美国人认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即使是他们家的狗狗也不喜欢别人随便摸摸或随便给喂吃的东西,这些都会引起美国人的不满。
  11、拜访之&礼&
  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掉帽子和外套,摘下戴着的墨镜;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做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
  12、女性需要注意的细节
  美国人对出入公共场合时化浓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化妆、补妆的女性有一定的想法,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女性缺乏教养,身份也值得怀疑。
而且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系列的衣服,因为美国人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所以忌讳黑色。
  【美国人用餐注意事项】
  在多人用餐时,西方人的习惯是将餐桌上所置的各盘食物轮流传递,用钗或勺取入自己盘中食用。若自己的食物吃尽而欲取的食物又远在别人面前时,不可不可擅自拿取,应请该人将该盘传递过来再取食。
  用餐时,若餐桌是长方形,则餐桌面向门的一端是男主人的座位,另一端是女主人的座位。自己应在男女主人入座后再行就座。
  在进餐中,若出现打喷嚏或咳嗽的情况,需及使用餐巾将嘴鼻遮住,转身而为,不可影响他人;若想要回话或说话而口中食物未尽时,需咽毕再开口;若欲如厕,不可说&I
want to toilet/washroom&之类的话,只需说&Excuse me&即可。
  喝汤时,应将汤匙自汤碗内壁靠近己身的一边向对边延伸,然后将汤舀起送入口中。
  和他人一起就餐,若你愿意做东,应事先告知他人,因为西方人的习惯AA制,切不可抢着付钱,否则会让人看。另外,西方人没有中国人有&受人一升,报以一斗&的感激心态,你请外国人吃饭,不要期望他会回请你。
  在用餐完毕前,若刀钗暂停使用,应以刀口朝内,钗背朝上的方式放置,以示仍需使用,否则他人或服务员会误认为你已经用餐完毕,而将你的餐具收走。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a/2629381.html
下页更精彩:1
酒桌上的座次讲究可能多一些。一般来讲接待客人分主客两方。总如果是一间房间的雅座,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请客的主人。
送礼之习俗各地不一,有人每到一处都携带礼物,有人应邀吃饭才赠送礼物,有的是应特殊情形才赠送礼物,如生日、结婚或结婚纪念、生子或满周岁、毕业等。不管习俗或是经济状况如何,我们对馈赠礼物之细节也应略懂一二。
刀、叉等银器类皆称为Cut-lery。刀、叉又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而汤匙除了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之外,还有调味料用汤匙。
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尽,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
想了解更多关于涉外礼仪网的资讯,请访问:
涉外礼仪栏目编辑推荐
涉外礼仪最新更新
涉外礼仪首页头条推荐与外国人交谈通常有哪些用语?急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一个贵州的高中生,近期要来一批外国的高中生和我们交流,并且还要带领他们去玩,一般会用到什么用语?
  Go outing 郊游  Go outing with your friends and put your work or troubles aside for a while. This way you can vent the pressure that has collected inside your body.  情景对话1:  一群朋友一起去郊外放松游玩.  Ann: It's ten more miles to the destination.  离目的地还有十里多.  Ben: Oh, dear! But it looks ten thousand more. My legs don't seem to be mine now.  什么!看上去简直是万里长征.我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  Mike: Come on, Ben! Can you see the blue sky and green mountains? And the fresh air! What is to be afraid of if you can enjoy what you can't get at work?  得了,本.看见这蓝天、这青山了吗?还有这么清新的空气!要是能享受到这些上班时享受不到的东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Ben: Mike, I decide to forget about my work and face up to this challenging trip.  迈克,我决心不去想工作了,迎接这次旅行的挑战.  Ann: That's right, Ben. I'm glad you are man enough. The scenery is so beautiful, and it's really worth our effort.  这就对了,本,像个男子汉.风景多好啊,再累都值.  Ben: I think so.  确实是.  Mike: Everything here is new and refreshing and seems to be mixed into one. You can hardly tell who's who and which is which.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清新、和谐,彼此交融.  Ann: That's why I love outing. It makes you feel so close to the nature. Besides, you'll easily get energetic again.  这就是我喜欢户外远足的原因.它使你感觉是和自然那么亲近,让你觉得一下子精神焕发.  Ben: Quite right.  你说得对.  Notes:  1 Mike, I decide to forget about my work and face up to this challenging trip.  face up to =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honestly and bravely 诚实而又勇敢地承认和解决,对付  例句:  You must face up to the fact that no one is young forever.  2 ...and it's really worth our effort.  worth = of value equal to 值,等于.的价值  例句:  Four days' car hire costs $80, which is well worth it for the places you're able to drive to.  情景对话 2:  同事们约好一起去野餐.  Lynn: Ok. Here we are.  好,我们到了.  Allen: This is really a nice spot for picnics. I'm starving. Let's eat right away.  这真是野餐的好地方.我饿极了,我们现在就吃饭吧.  Lynn: First things first. You get the food out of the basket, and I'll build a fire over there.  最重要的事情要先办.你把食物从篮子里拿出来,我到那儿去生个火.  Allen: Good. Here is the tablecloth. I'll spread it out on the grass.  好的.这是桌布,我把它铺在草地上.  Lynn: What food did you bring?  你都带什么吃的了?  Allen: These are hamburgers and hot dogs, and those are drinks, and chocolate cake. The peanut butter and sauce are in another PE bag.  这些是汉堡包和热狗,那些是饮料和巧克力蛋糕,花生黄油和调味汁在另一个塑料袋里.  Lynn: Some premoist towelette too. Boy, you're really thoughtful.  还有几条湿纸巾.你想得真周到.  Allen: What shall we broil first?  我们先烤什么?  Lynn: Hamburgers. Don't burn it.  汉堡包.别烤焦了.  Allen: I'll try not to...it's ready now. Have one.  我尽量吧.好了,来一个.  Lynn: Thank you. My god, it tastes good. You're quite a cook.  谢谢.天哪,味道真好.你的手艺真不错.  Allen: Why, thank you. Let's have a coke, and then go fishing somewhere by the river.  谢谢.我们喝杯可乐,然后到河边钓鱼去.  Lynn: That's a marvelous idea.  好主意.  Notes:  1 I'm starving. Let's eat right away.  right away = now 立刻  例句:  Let's get the car started right away.  2 First things first. 最重要的事情先办.  例句:  Don't worry, your car can be repaired, but first things first, are you sure that you're not hurt?  3 Boy, you're really thoughtful.  boy在口语中用来表示惊奇,兴奋.  例句:  Boy, that was good!  Look here, boy, this simply won't do.  常用句型:  May I suggest a camping in the suburb?  Shall we have time for an outing?  We can make a weekend picnic there.  We'd better rent a camper.  Shall we sing and dance round the campfire?  I bet you've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views before.  Boy, you're really thoughtful.  It's not bad to go camping during this season.  最重要的一句:  Can you speak Chinese?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浅歌的空间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如何和老外相处好如何和老外相处好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一直与外国人生活在一起。我的朋友主要是美国人,还有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朋友。我也常常听他们讲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他们在中国闹的笑话。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理解,不适应的事情。这里与大家分享与外国人交往时应注意的礼节和事宜。
外国人认为时间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时间的看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一定要守时,不能迟到。如果要迟到或缺席,一定要提前打电话说明事由。
二、提前预约、有计划
外国人做事很有计划,今年就把明年的机票定好了。这星期已把下星期的事提前安排妥当。因此如果我们邀请他们来家里或要他们做事,一定要提前预约。不能临时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事。有一位外教告诉我,他曾经在中国某著名大学授课,经常系里中午突然通知他下午要开会。他说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午才告诉他下午要开会。系里说中午才决定的。可是他早就安排好了下午的日程,经常搞得他不知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预约,贸然就去外国人家拜访,会让外国人难堪。因为他们不愿没有准备地迎接客人。
外国人答应的事,一般都会认真履行.除非有特殊情况。所以跟外国人交往,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去做,他们很重视自己的信誉。反过来,如果我们答应的事而不去做,外国人就会认为这样的人不可信。一旦认为不可信,他们就不会与这样的人交往。他们对法律、制度很敏感、很认真。因为在他们的国家是以法律和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与外国人经商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合约的内容。一旦签约,就要尽全力遵守。如果不遵守规定,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客户。外商若认为你是个守信、值得交往的人。即使你的报价比别人高,他们也会一直忠诚的与你合作。他们认为信誉高于眼前的利益,长久地合作关系更为重要。
初次与外国人打交道,他们都会很信任对方。如果发现被对方欺骗,信任的关系就结束了。他们常说,第一次被人骗也就罢了,再一次被人骗自己就是傻子。有一次在新天地,一个学生请假说要去西藏,后来老师们发现他还在学校后花园打篮球。个个都非常吃惊,怎么可以这样撒谎呢?在对外商业活动中,诚实是极为重要的品质。与一个外国客户建立关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要反复考察,认定是否可以长期交往。因此要十分珍惜这样的商业伙伴关系,不要因为一点不诚实的行为,毁掉了合作的机会和长期的利益。
五、说话、做事要认真
外国人对别人讲的话很认真。例如,不随便讲客套话,“来我们家玩吧”,他们马上就问“今天晚上去你家吗?”很久以前我的美国朋友告诉我说,中国人问他们“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就想:什么意思?为什么关心我吃饭了没有?你要请我吃饭吗?外国人对原则和规定很认真。有了规定就一定要执行。不像中国人讲人情。比如,学校规定旷课三次学生就被开除,不参加毕业考试就没有毕业证书等。无论平常师生关系多么亲密,到时候一定照章办事。不是他不爱你,不喜欢你,而是规定就是规定。开除完后,仍然是朋友,这一点中国人可能很难接受。
六、注意细节
注意细节也是认真态度的表现。中国人有时做事不注意细节,把外国人气的发昏。比如,安装橱柜的师傅来了,上面的橱柜没有吊平,是斜的。外国人说:“没有平,”师傅说:“平了。”老外用尺子一量,差了两公分,“两公分啊!”而中国人说,“只有两公分呀!”
有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的老总,让一个中国人给他做调查。因为他们想买一栋写字楼。说,“请你调查这栋写字楼里有多少家公司。”调查人回来说:“大约100家。”之后这个老总不放心,又亲自去调查,发现是150家。他对调查人的工作如此粗略大大吃惊,心想:100家和150家相差多远呀!就这样一件小事都办不好,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呢!
还有一家外企人事主管曾经告诉我,说有很多人寄简历给她的公司。想应聘的人一大堆。许多人的简历连看都不用看就会被淘汰。一看他(她)用的什么纸,就知道此人做事多么不认真。也就别指望有工作机会了。没有见面之前,简历就代表我们自己的形象。连自己的简历和形象都不认真。也不可能指望公司会给我们什么责任和工作的机会了。
七、直接沟通
外国人对你有意见会直接告诉你。他们非常直接、直爽,甚至有时不顾人的情面。如果你对外国人有意见,也要直接告诉他(她)。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或跟别人讲。他们会觉得非常伤害。有一次,一些学生对某老师的课有一些意见。他们不是直接跟老师谈,反而联名写信要告诉校方领导。这位老师感觉非常受辱,完全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是完全的不尊重。
八、对自己的事负责
外国人从小到大受的教育与中国人很不同,他们很独立,对自己的事负责。比如,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除非他告诉你他要请你,否则他就会自己买自己的食物,自己付自己的帐。有时中国觉得很奇怪,两人走在大街上,他怎么就自己给自己买瓶水,也不给你买。反而认为这人是不是很自私。其实这跟自私没有关系。在他眼里,他对自己的事负责,你对你的事负责。
九、饮食习惯
外国人一般不吃内脏和血。他们喜欢鸡肉、牛肉,以及饼和面食之类的。味道接近西餐的味,如糖醋鸡块、宫暴鸡丁、柠檬鸡块、铁板牛柳、西兰花、荷兰豆、生菜、拔丝苹果。有些外国人喜欢吃辣的。喜欢中国的川菜。外国人不会挑鱼刺。
外国人在餐厅吃饭喜欢安静,吵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不要嘴里有食物还在讲话。千万不要当众剔牙。公众场合不要吸烟。
有些讲究的外国人,喜欢用公筷、公勺。不喜欢大家的筷子和勺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因为有不卫生,互相传染疾病之嫌。
十、外国人忌讳的事情
·打听别人的薪水和收入
工资薪水是别人极隐私的事,决不要打听别人的收入、挣多少钱之类的事。如果想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可以问:美国中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是怎么样的?千万不要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外国人对自己的体重极为敏感,中国人常常说:你长胖了,你回国吃的很好之类的问候话。在他们听起来特别难受,心想:我又长肥了,我的肚子太大了,我真难看。
不要随便打听他们的年龄,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告诉你。如果他让你猜,千万别往年龄大的方面猜。人人都想自己年轻,不想自己那么老。
·说话保持距离
与外国人讲话,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要靠得太近。因为距离表明你跟他的关系,只有夫妻,或男女朋友,才能靠那么近。
·拥抱亲吻
外国人大都喜欢拥抱,甚至亲吻。这只是一般的礼节,就像中国人握手一样。这不代表他(她)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千万不要误会。
·摸孩子的头
中国人特别喜欢小孩子,喜欢摸小孩子的头和脸,表示亲近、亲热、喜欢。外国人正好相反,他们不喜欢别人摸他们孩子的头和脸,也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是否给孩子穿的衣服够不够。中国人表示关心,而他们却想:这是我的孩子,你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对我的孩子不负责任?许多刚来中国的外国人不理解中国真正的意图,其实这只是文化的差异。
·不要盯着外国人看
许多中国很少看见外国人,常常围着他们,瞪着眼看。外国人刚来中国极不适应,甚至觉得太无礼了。为什么瞪着眼看着我们,难道我们是怪物吗?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不结婚
婚姻是别人的私事。中国人喜欢关心别人的婚姻状况,特别是那些没有结婚的人。在外国人心里,那是自己的私事,请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私事。他(她)结不结婚与你没关系。
十一、公共道德
·不随地吐痰
若要吐痰,请吐在卫生纸里,包起来,扔在垃圾桶里。
·不乱扔垃圾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乱扔垃圾会被罚上千元新币,甚至没收房产。清洁干净是文明程度的象征。
·马桶要冲干净
用完马桶一定要冲洗干净。
在外国人眼里,插队行为是对所有排队人的不尊重。人人都应排队,并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十二、不要按中国人的思维来判断,要多沟通
有时外国人做事我们不明白、不理解,但不要轻易下结论,或者感觉自己被冒犯了。由于我们的文化不同,他(她)做的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意思,而按照他们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意思。因此不要匆忙下结论。他(她)讲这种话、做这样的事就是这个意思,双方引起误会。应该多提问,多交流。明白他们的真正意思,也要帮助他们明白中国人的感觉。有时,外国人会无意伤害中国人,中国人也会无意伤害他们。彼此应该多交流,多站在他们的文化或立场来想事情,很多时候就能化解误会,反而学习欣赏彼此的不同,建立真正的友谊。
与外国人同事如何相处
不同国家的人,思考逻辑与工作习惯多少不同,必须互相适应与尊重,积极沟通以避免误解。针对比较显著而需要相互适应的地方,可以归纳出几个原则:
建立清楚互信的沟通模式
语言隔阂,常常造成外籍同事与中国同事之间,在没有适当的翻译者或居间协调者在场时,沟通能免则免。其实彼此都应该把握机会,加强语言进修,主管也可以鼓励语言交换。另外,可以先减少全员集合的大会,拆开成项目合作的两三人小型会议分头进行,从小而美的组织开始,逐渐增加充分交流的机会。
避免语言隔阂产生误解,凡事执行前最好多多再确认。如果细节说不清楚,就以书面来往。与外国同事共事,即使有翻译人员在,也尽量直接沟通,遇到误会就当场给予解释,避免通过第三者传话,这样也能从直接互动中了解双方的个性。
中国人讲话比较模糊,主管在言谈间也较多左右摇摆的空间。与外国部属讨论任务,最好是说了就要做,不一定会做的事情就不要说。对于外籍同事的提案或外籍主管的决策,在成本风险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应该充分信任接纳,敞开心胸学习新的工作模式。
尊重不同时间观与工作节奏感
“工作即生活”是中国职场文化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默契。但是许多老外重视私人时间,不习惯周末工作或义务加班。听说在德国,有些主管还怕员工自动加班,万一没付加班费,员工可以依法告公司。这一点倒是不必强迫老外入境随俗,授权后尊重对方的工作节奏感。
有些外国人,会抱怨中国客户不守时,或是内部开会时间一改再改。这时候,可以多带他们去见识传统的婚丧喜庆,稍微体会一下我们文化中比较微妙难以明说的时间观。
马屁文化放轻松
中国职场上,上司与下属间职级的阶级意识十分明显。在吃饭与同欢场合,中国同事会不停奔波席间鞠躬敬酒,而老外则坐着纳闷,吃顿饭何以要把身心搞得如此“不舒适”?
下属与客户开会中途,老板闯入,中国人通常会暂时打断谈话,赶紧站起来迎接招呼老板;而外国人会继续与客户交谈。他们认为没先约时间就跑来的人,无论是谁,理当等待。
这种权力关系间的应对文化,可以事先对外国同事解释;若主管的行事风格是开放型,也可以免除这些繁文缛节,以平等的伙伴关系一视同仁。
带外国同事一同拜访客户,增加非正式互动,可以帮助外国同事进入状况,多认识中国市场的文化特殊性与现实面。以发名片的动作为例:中国人通常双手奉上名片,对外国人把名片往桌上一放的国际礼节感到吃惊。外国人眼中较为失礼的情境,则是拿到名片当场眯着眼睛看半天,或漫无意义散发名片,却不跟对方聊上一句。
平等对待不同种族的外籍同事
不同国家的人应该多混合交流。不要放任形成诸如德国帮、美国派、日本组这样壁垒分明的局势。尊重多元文化风俗,例如回教徒要定时礼膜的时间就尽量准假。多关怀异乡客,例如护送语言不通也不熟悉环境的外国同事坐出租车;或协助处理急病等意外状况。
两种文化背景的人的磨合过程,如同一块圆形的两半:中间不应是硬生生对峙的直线分割,而是S型的动态曲线,如太极般圆融。
美国生活如何与外国人交往
1. 见面介绍、交谈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如果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如果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 上门做客
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4. 赴宴礼仪
如果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
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款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如果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5. 赠送礼物
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开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别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莫名其妙。
6. 服装穿着
美国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大多数时候喜欢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着装讲究整洁。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
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意请柬上有关服装规定。如果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最好问清楚。
7. 行路乘车
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别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陌生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和老外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如果你想知道一位女士的年龄, 可不可以直接问她呢?a 想问就问吗!有什么了不起。
b 不可以! 在西方社会里, 随便问女士年龄是不礼貌的。
c 要看情况而言。
1 答案: c
在西方社会里, 不是只要是女士, 年龄都不可以随便问。 其实, 你如果看对方是个小不点,或是十几二十岁, 问问年龄是没有关系的。 在老美看来,十几岁, 二十出头可是风华正茂的人生黄金时期,所以大胆地问。给大家说个有趣小故事。 在美国, 亚洲女孩子通常会比美国女孩自看上去小很多。我们中国女孩儿十三四岁可能还在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 同龄的美国女孩儿们就已经发育得相当丰满了,并 骄傲地自诩为“成熟性感女人”。 十七八岁她们更是看上去向二十来岁, 亭亭玉立。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已是大学生的我, 总会被 美国人当成中学生来看待。我在这里有一个中国朋友, 芳龄二十九。因为人长得漂亮, 所以在中国餐馆打工的时候, 总是会有小男生想约她出去(估计是刚入大学门槛的学生)。有个美国小男生们总是追着她问她的年龄, 她总是回答说:“你们美国人不是从不问女士年龄的吗?”那个男生于是说:“你又不老, 为什么怕别人知道你的年龄?不然, 你告诉我你属什么的吧?”一般在美国的中国餐馆, 每一张饭桌上都会摆上一张属相表, 列出所有的属相和相应的出生年份。我的那个朋友不知如何应答,于是无可奈何地告诉他她属龙。那老兄查看了一下属相表,大发感慨:“天哪!真没想到你这么老了!”Woops!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男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赶忙道歉。但是祸已经闯了, 谁叫我们亚洲人从来长得就是娃娃脸呢!
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来说, 年龄还是挺忌讳的话题。西方女人打扮从来都是老来少,人的年龄越大, 穿得月花哨。 此外,他们也相当懂得保养, 因此她们通常会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小不少。 还有, 有些美国人非常重视生活质量, 她们中有些人会打雌性激素或是去做整容, 那样一来, 要想猜她们的年龄就更不容易了。既然她们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 那我们又何必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对她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呢?
因此,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 c, 能不能问女士年龄要视对方情况而定。
2 我特别想知道我认识的一个老外一个月挣多少钱, 能不能问啊?
a 想问就问
b 绝对不行
c 视情况而定
2 我想99%的可能性是你和这个老外不是直系亲属, 因此答案是 b, 不行, 说什么都不行。我给大家解释解释。 外国人和国人对待金钱的态度非常不同,因此在这些方面, 请国人慎之又慎。每次一回国, 街坊邻里一见到我, 都会非常热情地向我打听“在美国收入不错吧?!”我听出了弦外之音, 于是说:“还行吧,凑和。” 这种答案也叫答案?太不够诚恳了。 于是他们又会接着问:“那这‘凑和’是怎么一个概念呢?我于是说 :“‘凑合’就是不好不坏”。我知道那个邻居生气了。她肯定在想“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挣几个美金吗!”妈妈回家批评了我, 说我自以为很了不起, 连长辈的话都不好好回答。我冤枉啊! 这钱的事, 说少了,被别人怀疑真实程度; 说多了, 被别人嫉妒; 说实话,我又会心里琢磨, 我挣多少,关你什么事儿?说假话, 那这谈话根本就没有意义。扯远了。老外之间, 尤其是朋友之间, 同事之间, 谈的都是些模糊的概念。他们绝对不会告诉你一个准确数字的。 拿饺子(我的美国男友)来说吧!他正在写一本书。与出版商已经签了合同,明年年中左右出版。饺子的朋友对他的稿费情况也很关心, 但是问话却很有技巧。 他们会问:“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s quite lucrative, huh?& (出版行业挺赚钱的, 是不是?)。饺子答: “Not bad! However, publishers usually take the lion share.& (还行吧!但是, 出版商赚走了绝大部分利润)。饺子的朋友继续 : “Really? That bad? (真的吗? 有那么糟糕吗?) 饺子答: “Yeah, usually writers only get 10% of the whole revenue, and the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take the rest of the 90.& (是啊! 一般写书的只能拿到10% 而出版商和分销商却能拿到90%)。他们关于收入的话题就此打住了。饺子的朋友只知道饺子每卖出一本十块钱的书能赚到一块前, 但是其他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总之, 美国人在谈及个人资产, 收入时是决不会谈及细节的。 因此, 我们充满好奇心得国人还是在旁敲侧击之后, 急流勇退吧!
3 老外的婚姻状况是不是隐私呢? 我可不可以问他们有没有结婚呢?
a 是隐私, 所以不能问。
b 不算是隐私, 也不用问, 看看他们手上戴戒指的位置就知道了。
这道题的答案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答案是 b, 老外的婚姻状况一般来说不算是隐私, 但也有例外 (我会具体解释)。在生活中, 一般看看他们手上戴戒指的位置就知道了。 我父母那一辈, 结婚时根本没有钻戒这么一回事儿。“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的观念也是这些年才在中国的年轻人里根植的。我一直也搞不清楚, 为什么这么一颗小小的的石头, 一个非洲血与泪历史与现实的浓缩,竟 被赋予了如此之高的商业价值。也许拥有它, 的确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但是它与爱情和婚姻的紧密结合始终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次与一位即将作新郎的美国朋友聊天, 他抱怨说, 他的未婚妻对钻石的价值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如果达不到一定标准,婚礼可以暂缓。她的理由是 “如果你爱我, 你会为我破费的。”换句话说, 她的逻辑就是“他们的爱情”与“钻石的克拉数”是成正比的。“爱得不深, 钻石不重”, “爱得越深,钻石越重”。尽管那个女孩子也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也知道所有有关婚礼,钻戒的费用她都需与她的的令一半在婚后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慢慢付清,而且她还必须为这份家中价值最高的财产上高额保险,她仍然执着地坚持着“钻石爱情恒久远的”信念。
在美国, 每当哪位名人爆料说自己已经订婚, 立刻充斥大小八卦杂志报刊封面的一定是那位“被爱情雨露滋润着的”姑娘,兴奋地伸出左手, (左撇子是右手),微笑着在记者面前, 在闪光灯下炫耀这那颗价值连城的大钻戒, 无论这是她的第几次婚姻。现在, 甚至钻石戒指都已经不够流行了。真正够气派的是穿上一身镶满钻石的白色婚纱, 就像前不久快60岁的美国地产业大亨Donald Trump 迎娶他33岁的模特儿新娘Melania Knauss 那样。那是一个如此华丽的婚礼, 带着万众的瞩目, 带着多少人羡慕的眼光, 他们步入了教堂。但是, 在没有闪光灯照射的日子里,在她卸下她脸上的浓妆之后, 在他们平心相对时, 那会是一种“愿患难与共”的真情流露吗? 他们的爱情会如那颗大钻戒所承诺的那样“恒久远”, “永留传” 吗?钻石永远代表的只是“同甘”。“共苦”则是生命中平平淡淡的相依相伴,风雨无阻,不离不弃。只能“同甘”而不能“共苦”的爱情不会是永恒的, 而只能代表”同甘”而不能代表“共苦”的钻戒也绝不应是“永恒爱情“的信物。女孩儿们, 不要再为自己的虚荣找借口了。你不需要用一颗钻戒去定义, 衡量你的爱情。
在西方,如果女性将钻戒戴在无名指上,这就表明她已经是为人妇或是即将为人妇了(她已经订婚了)。在美国, 如果你告诉一个对对你有兴趣的男生你有男朋友了, 他或许不一定死心, 但是你一旦戴上代表神圣婚姻的戒指,就不会有人主动招惹你了。当我还在这里会计行工作的时候,我经常出差,为避免吸引不必要的眼神和注意力, 我会带上一枚价值5美元的“钻戒”, 这样的话,无论走到哪里,就不会有陌生男士上前主动与我搭讪了。我在这里的许多女性朋友,都会像我一样这么做。当然,也有一些未婚女孩儿会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但是那些戒指通常只是些 joke rings (玩笑戒指),什么骷髅头啊,蝙幅侠之类, 或是简单的, 亮晶晶的银圈。这样的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并不代表什么。你如果特别好奇,又不敢肯定,到不妨可以问一下。对于已婚 男性来说,他们的戒指就简单多了,只是一个环,套在无名指上。这个环有可能是金的,有可能是银的。总之,男士们一般并不太在乎戒指的造型。戒指只是一个象征,一个声明 “我已经是家有贤妻的人了,美女对我而言是 ‘只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还是雾里看花吧!”
之前提到过在一种情况下,婚姻状况可以算是隐私, 那就是在求职与招聘的过程中。美国是一个特别讲求“众生平等”的国家。在这个国度里,有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但是美国法律规定,任何个人 不应因其个人的宗教信仰,性别,种族,性取向,婚姻状况等因素遭受歧视。任何人都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大多数国家的女性一样,美国的已婚女性在职场上处于劣势。在美国,大多数女性结婚生育后, 就会做一个全职妈妈和家庭主妇。自然, 这些女性在重返职场的过程中,不能像其他未婚女性那样,可以自主的处理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她们通常不会加班,更不愿随时按照公司的意愿出差。因此,出于公司利益的需要,大部分公司更愿意招聘未婚的女性,因为她们身上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但这恰恰违反了美国平等机会法。 美国有许多这样的案例,被告的公司一旦打官司输了,便要承担很高的经济赔偿。宗教信仰,性取向,种族,婚姻状况都是招聘过程中非常敏感的话题, 因此,大部分公司不愿淌这潭浑水。在报名申请表上,或面试过程中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如果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问到有没有结婚这个问题,你可以巧妙的反问:“May I ask how this question is related to the position I am applying for?& (“我可不可以问一下这个问题和我申请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4 在美国,同性朋友之间可不可以称赞对方的容貌呢?
a 这也是个问题吗?!莫名其妙!当然可以。
b 男女都不可以!
c 男生不可以,女生可以。
4 答案: c
我引述一段小笨霖英语学习网上曾用过的例子:
“在美国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一个男生绝对不能说另一个男生 cute(帅,可爱 ),不然肯定会被误会成 gay(同性恋),因为老美对这种事是很敏感的。话说我的美国友人 Melissa,最近她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美国小伙子 Mike。这个 Mike 长的是高大挺拔,英俊潇洒。我猜 Melissa 应该是对 Mike 是蛮有兴趣的,可是两人一直没有火花。有一次趁大伙聚会时,我想点点 Melissa,要她好好把握机会,所以我就说,&I think Mike is very cute.(我觉得mike长得很好看)& 没想到此话一出,真是语惊四座,每个人都看着我,以为笨霖我这次有个重大的消息要跟大家宣布。似乎是我决定 come out(让真相大白) 并且宣布 Mike 是我的梦中情人似的。唉,其实我是帮 Melissa 说的,没想到居然会引起这么大的误会。后来 Melissa 也告诉我,&You are not supposed to say a guy is cute unless you are gay.& (除非你是同性恋,不然你是不该说一个男生长得好的。)”
我有时候喜欢拿着男明星的照片问饺子看他觉得他们帅不帅,信不信由你,他从来都没有回答过。他是如此敷衍我的:“I don't know. I don't think any guy is handsome. I am not gay. (我不知道。我不觉得任何男孩儿帅,我又不是同性恋)。唉!没办法!美国人有时就是这么不可理喻的。但是,不是开玩笑,如果你是个男孩子,千万别夸老外男性朋友长得好,或是打扮得好,除非你是同性恋。但是, 我想对于那些在中国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外来说,这恐怕已经不会再造成什么误会了。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宠辱不惊地在中国男生的赞美声中度日了。
至於女生,这就不是个问题了。而且,作为女孩子,你还可以更加夸张地赞美你的老外女性朋友。如果你觉得她今天打扮得很漂亮,你可以说“You look soooooooooo beautiful today(你今天看上去真美丽。你可以尤其拉长一下那个&so&字的发音,表示出她今天美得不一般。保证在不会产生误解的情况下让她们心花怒放一下)。你不仅可以赞美她的容貌,还可以赞美她的新发型,她的皮包,她的首饰,她的鞋子,总之抓住小的细节不放过而大加赞美会让她感觉到你的热情和友谊。不要觉得这太夸张了,美国女人是这样的。她们总是喜欢在见了面之后,大呼小叫赞美一下对方。我将这种现象称为“courteous phony(礼貌的虚伪)”是“phony courtesy (虚伪的礼貌),其实和中国人的客套差不多。
不好意思,男同胞们,你们就将就着点老外“事儿多”的特点吧。如果你很欣赏某个外国男生,那就称赞他外貌以外的其他方面吧,比如待人好(He treats people very well),友善(friendly),工作努力(hardworking or diligent),或是有事业心(ambitious)等等。
因此这道题的答案是c,男孩子之间不可以随便称赞对方的外型,而女孩子可以。
5 在美国,异性朋友之间可不可以称赞对方的容貌呢?
a 可以,这回没有同性恋嫌疑了。
b 视情况而定
大家记住,在西方,如果你在生活中面对面夸一个异性男孩或是异性女孩儿长得漂亮,那么这里就带有调情(flirt)意味,通常表示出你对他/她很有好感,想要进一步追求。这和国人的习惯有些不同。因此在这样几种情况下,单独相处时夸奖异性外貌是不合适的:
1 这位异性朋友已经是名花有主或是名草有主的时候,尤其是他/她的另一半就是你的好友。西方人“朋友妻,不可欺”的概念也是蛮深的。他们在和自己朋友的美丽另一半交往中还是比较注意分寸的。
2 你对这个异性朋友没有爱慕的感觉,希望关系只停留在朋友上。不希望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讲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关于常用的夸奖异性的词语有哪些,省得老外下次夸你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他/她对你已经是有点儿意思了:
下面这些就是调情色彩非常浓的语言:
You are pretty/beautiful (形容美丽的基本词语)。
You are hot (老美最喜欢用的形容性感的词语,有点炙手可热的感觉) / sexy(性感)。
You are cute (这个词已经超出了“cute”这个英文单词“可爱”的原意,现在和 pretty,或是beautiful意思相差无几)。
You are gorgeous(这是形容他人美丽的最高境界的用词,美得惊艳,沉鱼落雁)。
You look stunning。(stun的本义是“把人敲晕了”,你想想,能把人敲晕了得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You look breath-taking (所谓的令人窒息的美)。
You look drop-dead gorgeous (“gorgeous ”已经是达到惊艳的水平了,“drop dead gorgeous”让这种美更上一层楼,美得能让你一见她就倒地一命呜呼。让我们来体味一下这是怎样一种美吧!)
你是可以单独告诉你的朋友,或是当着他的另一半的面告诉他们你觉得他//她的那一位很漂亮的,然后赶紧加上一句“You are a lucky man (你是个很幸运的男人)。 通常老外是不会对一个女人说你很幸运拥有他,否则作为一个女孩子来说,多没面子呀!
总而言之,只要你不是单独夸赞你的异性外国朋友的容貌就可以了。
那么你对你朋友的另一半,或是普通的异性朋友应该说些什么才能既表达了赞美又显得分寸得当?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用些比较中性的词语。
你可以这么说:
You look nice (你看起来不错,至于是长得好还是穿得好, 你自己琢磨去吧)。
综上所述,老外在称赞异性的时候通常“不怀好意”,因此国人在与老外交往过程中应该先搞清楚状况,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对方有兴趣再夸奖别人,省得严重误导人家外国小姑娘或是小伙子。
6 我看到一个外国小娃娃好可爱啊,可不可以上前抱一下呢?
c 男女有别,亲疏远近有别。
在国内住久了的老外恐怕已经习惯了国人对小洋娃娃们的厚爱,但是在国外,或是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老外而言,在彼此并不很了解的情况下逗他们的孩子是不合适的。男性们尤其不要这样做。
在美国时间待长了才明白原本在中国很纯洁的事物到了西方社会就全变味儿了。 “恋童癖”这种名堂恐怕也只有在老外的世界里才折腾地出来。老兄,人家可是小朋友啊!
在美国,“恋童癖”是一项很严重的罪名。前些天被宣判无罪的著名美国歌手Michael Jackson就是因为这个罪名被告上法庭的。美国人,尤其是有了孩子的美国家长一提 “恋童癖”几个字就脸色大变,生怕自家的孩子落入色魔的手掌。在某些美国社区里,如果家长们知道自己周围住着有性侵犯前科的人,他们会发动一切社区力量,群起而攻之,让那个变态的人过不上好日子。
饺子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前些天被警局抓去了,原因是他在网上和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有着暧昧的关系。(原来那个“13岁的小女孩”是由网络便衣警察假扮而成专门来抓网络变态大坏蛋的)。
美国有一个网站,详尽地列出了所有有性侵犯前科的人的照片,名字及所在地址。人们可以在网上输入自己家的地址看看周围有没有或是住了哪些“恋童癖”已提高警惕心。前不久,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Oprah就悬赏10万美元鼓励人们提供“恋童癖”通辑犯的线索。两天不到,就有几个隐匿的人落入法网。
说了这么多,我的目的在于让大家了解到在老外思想里有根弦,觉得社会中存在一些变态的人总是在想打自己孩子的歪主意。他们对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男人接近他们的孩子会有些敏感。当然, 我并不排除也有不少大大咧冽的家长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既然他们有可能有这种想法,我们又何必冒险呢。看看就好了,赞美几句也不错。
一般而言,在这个方面,老外对女性的警惕性就低不少。此外,如果大家都是好朋友,那么不分男女,抱抱人家小朋友也就无所谓了。
与老外交往的自信
病例分析:想不想追外国女人 “你追过外国女人吗?”“没有。”“你想追吗?”“不想。”
这是我前不久对中国男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如果说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完全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国男人不想追外国女人?于是,我又在国内、重点在国外对中国男人进行第二轮调查。
“你认为中国男人想不想把外国女人追到手?”“想。”
这个问题从心理学上讲,是一个简单的投射测验。所谓投射技术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这个问题表面上他们的回答是关于别人的,而实际上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当我直接问中国男人想不想把外国女人追到手时,他们回答不想,而我间接地问他们是否认为其他中国男人想把外国女人追到手时,他们回答想。那么,他们自己到底想不想,真相就不言自明了。
为什么中国男人内心想追外国女人而口头上又说不想呢?为了探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又进行了第三轮调查。
“你想把外国女人追到手吗?”“不想。”“你为什么不想?”
根据投射技术的分析,所有有关“你为什么不想?”的回答都是一个心理防御的表现。所以,接下来我们首先视察一下中国男人这些五花八门的心理防御工事。
正面防御:外国女人不如中国女人
“你听说过那个上帝造人的故事吗?上帝先用泥土捏成人形,然后放在火里烤。黑人是烤焦了,白人是没烤熟,只有我们黄种人,烤得刚刚好。你看,白人女子的面部轮廓分明,身材凹凸有致。我承认远看确实不错,很性感。走近一看,身上一身小黄毛,皮肤又粗糙。哪像我们中国女人皮肤那么细腻、光滑,摸上去的感觉差异就像麻袋和丝绸。还有,大部分白人女子的30岁不到,身材就成功地从可口可乐瓶子升级为可口可乐罐子。”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还为我提供了一个相关的强有力的证据。他的一位中国朋友曾经在伦敦有过一个英国女朋友,他告诉他说,他与英国女朋友在床上的融合度远远低于他与他以前的中国女朋友。
到底是正面防御工事,“中国女人优秀论”说起来冠冕堂皇、振振有词,看起来也有根有据。然而,据媒体报道,近几年有相当数量的来自俄罗斯的性工作者,他们在中国不但价格是本土同行的好几倍,在很多地方还供不应求。这会儿怎么没人顾及中国女人皮肤白嫩、细腻,吻合度又高?
侧翼防御(左侧):中国人没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底是革命导师说出来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外国美女是很多,可是她们只爱有钱的男人。”
到底是中国人嫌贫爱富还是外国人更加爱富嫌贫?有一次我和几个中国男女留学生、几个外国男女学生聊天,话题不知道怎么转到给在场的一位中国女留学生找对象的事上来了。我正准备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问那位女留学生的要求,比如对方的身高、年龄、学历等等。可是我还没有开口,一位女老外很来劲地说:“我认识很多帅哥。你快告诉我,你喜欢哪支球队?喜欢哪个歌星?喜欢看哪一类电影?”
我大吃一惊,老外介绍对象首先关注的竟然是这些问题。后来我仔细研究他们的征婚启事,发现上面自我介绍的都是那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等软件。再看中国男人的征婚启事,上面罗列的都是他们的“成就”,经济收入、学历以及有几居室的房子等等硬件。
追外国女人还有一个好处,她们讲究独立,约会的时候,不会让你一个人付账。也用不着给她们买这买那表示你的忠心,就是她们自己买东西缺个一两块钱找你要时,别忘了叫她还。
侧翼防御(右侧):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
一家我常去的超市,半老徐娘的收银员总是老三句:Morning! Honey.(早上好!亲爱的。) Your change.Sweetheart.(找你的钱。亲爱的。)Bye.Darling(再见。亲爱的。)我还没 有开始觉得美,一个中国人警告我:“你别看外国人表面上对你笑脸相迎,其实骨子里是瞧不起中国人的,那个笑是虚伪的。”为了让我见识什么是他说的“虚伪的笑”,一次一位老外找我们有事,谈话中,那位仁兄竟然突然停下来用中文对我说,“你看他的脸,这就是典型的虚伪的笑!”
外国人到底是不是瞧不起中国人?这个问题我分三个方面回答:
据说,英国有一所名牌大学校长是中国人。有一天,新来的中国学生向他反映当地的银行不给他们办信用卡。校长勃然大怒,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咱中国人吗?立即派人调查。调查回来之后,中国校长没话可说了。原来,有个别中国留学生先还付最低偿还额,等到毕业透支额度达到最高限度2000英镑时,溜之大吉。英国银行也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到中国来讨债,后来干脆就惹不起还躲不起?在海外,听说这样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并不是少数。
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差异:如果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大街上对一个中国人大骂“你中国人狗娘养的”,周围陌生的中国人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上去揍那个美国人一顿。如果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大街上对一个美国人骂“你美国人狗娘养的”,周围陌生的美国人没有什么反应。我的一位大学女教师的朋友亲身经历为上述发现作了最好的注脚。她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的一个海外英语培训项目,“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非常友好,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我才知道她们骨子里是瞧不起中国人的。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中间有一个人在国内是律师,他的英语不太好。有一次我无意听到我们一个老师对她的同事说,还是律师呢,语言能力这么差!”
我当即问我的这位女教师的朋友:“我们俩一起外出办过三次事,每次你都迟到。我现在告诉你,‘你还是大学教授,怎么这么不守约’?你会觉得我瞧不起你吗?”她不吭声,我接着说,“我现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你,我内心深处瞧不起你。”她“蹭”的一声跳起来,“你有什么资格瞧不起我?!”
大家看,第一,中国人喜欢把老外针对某一个中国人的事看成是针对全体中国人;第二,同样的批评议论要是老外说的,中国人会把它看成是瞧不起中国人的证据。
我不否认,确实有一些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但是除了极少数极端分子之外,他们只能把这种瞧不起藏在内心深处见不得人的地方。在全世界,敢于公开歧视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自己。“拾荒者不得入内”的牌子可能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围棋手常昊一次输棋,一家报纸说关键时候手软是上海小男人的特性。公开地对某一地域的人进行攻击,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美国,常昊可以让这家报社支付一笔不菲的赔偿金,弄不好那篇文章的作者蹲好几年大狱。
后防:中国男人身材太矮
“坦率地说,洋妞确实有些特殊魅力,可惜他们个子太高。我这个人跟所有个子比我高的女人在一起都有压力,对我来说,不是外国人中国人的问题,而是个子高矮的问题。唉 ,谁叫咱中国人长得矮。”
真的是身材问题吗?最近一次调查表明,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米,女性为1.6米。我本人也就1.7米多一点,以前称为“二等残废”,在新生代面前,残废的等级可能要荣升为三等了。可就我这个中国的三等身材到号称全球身高之最的荷兰,却惊讶地发现,我遇到的大部分荷兰女人个子并不比我高。
进一步说,平均身高是一个统计指标,身高平均值为1.7米表明有大约1/2的中国男性等于或者高于这一身高。而且,调查还显示,这20年来,我国城市男、女生增长了6.2厘米和4.8厘米,农村男、女生的身高分别增长7.5厘米和6.1厘米。换一句话说,中国的新生代与外国的同龄人比在身高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劣势了。
同样的道理,外国女人身高低于1.7米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平均身材的中国男人来说,找到一个比自己矮的外国女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迂回防御:文化差异太大
“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什么菜?中国菜?错。正确答案是,妈妈烧的菜。中国菜老外偶尔吃一两顿还行,时间一长,还是不受西餐胃的欢迎,最后吃都吃不到一块,还谈什么共同生活?要说,最让中国人受不了的是老外的消费观念,个个都是有100花1000的主。中国人哪受得了?”
不知道谁说过,男女之间,始于相识,止于相知。说的是男女之间的吸引力部分来源于彼此的不了解所带来的神秘感,等到两人知根知底,男女之间的爱情慢慢地变成了兄妹式的感情。说白了,要是没有文化差异,白人女人对中国男人还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诊断结论:中国男人患集体精神阳萎症
视察完防御工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了:无论这些防御工事看上去多么牢不可破,都无法掩盖中国男人内心深处对外国女人渴望的事实。值得研究的只是,想就想吧,还不愿承 认,想方设法掩盖。根据心理分析理论,这说明,外国女人触到了中国男人的痛处,而且是最隐秘、最柔弱的痛处。
那么这个痛处是什么?
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性能力。的确,性能力对男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话“你这个人连男人也做不了”、“他不是男人”都暗示这个人性能力有问题。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据说一个嫁给美国人的中国女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下结论说,“十个美国男人在床上,有八九个表现上佳,只有一两个马马虎虎;而十个中国男人,只有一两个马马虎虎,八九个不行,一个上佳的都没有。”
首先,我高度怀疑这个帖子的真伪。逻辑很简单,存在一个既了解十个白人又了解十个黑人的美国女性倒是很有可能,但是很难让人相信存在一个既了解十个中国男人又了解十个美国白人男性的中国女性。其次,最近台湾有人别出心裁地搞起了量“身”定做避孕套网上销售,你猜怎么着?特大号的多半内销。再次,在人类的性活动上,从来就是“大小不是距离,长短不是问题”。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白人的研究成果。
退一万步,上面的说法确实是中国女人的亲身感受,那也主要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实际上,在中国充斥着大量的有关白人的刻板印象。比如,白人都是外向的;身材健壮、体格发达;他们男女关系很随便;每个人都有情人;第一次见面就上床。生活节奏飞快;父母不爱孩子,孩子也不爱父母。极度不安全,到处充斥着杀人、抢劫、强奸等等。其实,凡是在海外生活过的中国人都知道,上面这些说法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这些错误的刻板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好莱坞电影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西方媒体中来的。同样的道理,白人男性性能力强于中国男性也是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心理暗示有时作用非常大。近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远处的一行字看不清楚,可是当别人告诉你那些字之后,站在原处你再看,一下子都“看”清楚了。因此,如果上面的说法果真出自一个中国女人之口,与其说是美国男人性能力强导致的,倒不如说是由于那位中国女性相信美国男人性能力强导致的。
面对女人,男人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实际上,自信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性能力。查尔斯虽然贵为英国王子,都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却始终在美丽高贵的戴安娜面前找不到自信,这才去找又老又丑的卡米拉。可见自信心对男人何等重要。中国男人为什么想追外国女人还费尽心机说不想?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在她们面前没有自信。说简单一点,两个字:不敢。
那么中国男人为什么面对白人女子没有自信呢?
答案很简单,近百年来的落后挨打、割地赔钱造成的。如果我们冷静地看一看,不得不承认当今世界是白人的世界。不得不尴尬地发现,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占世界1/4人 口的大国对当代文明的贡献几乎是零!
今天的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只有两样东西是老祖宗给传下来的:说中国话、吃中国饭。除此之外,几乎无一不是白人发明的。从头到脚,你的发型、戴的眼镜、穿的衣服、皮鞋;出门坐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家里用电灯、电话、电视、电脑;平常玩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我绝对没有性别歧视,但是在当今的整个世界,男人起主导作用这是基本事实。可是反过来,一个国家落后,肯定是那个国家的男人不行。也正因为此,中国女人压力要比男人小得多。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中国阴盛阳衰的深层原因。
中国男人的身体绝对没有萎缩,萎缩的只是自信心。这个论断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承认,面对来自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女人时,尽管同样是白人,感觉自信多了。“我上回碰到一个罗马尼亚的女孩。她说,几年前,她的表姐从美国来看她,给她带了一罐可口可乐。她告诉我‘那是我第一次喝可口可乐,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好喝的饮料’。这句话我怎么觉得这么耳熟?想了好几天终于想起来了,《一个都不能少》里说过。从此我再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
因此,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说英语以及是否金发碧眼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绘制出让中国男人害怕的女人地图:第一集团军大体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德国、荷兰及北欧的女人由于个子总的偏高,金发碧眼的美女较多,因此形成害怕的第二集团;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成为第三集团;东欧、俄罗斯等为第四集团。
下部:治疗方案
我首先警告大家:如果一种疾病,它的名字中有“精神”两个字,那这个病一两天是治不好的;如果一种病,它的名字中有“集体”两个字,那这种病一两年是治不好的。如果既有“精神”又有“集体”,那少说也要一二十年。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几乎所有的名牌产品的网站都有日文版,我到过的所有欧洲景点都有日文的解说、日文的导游图,连过去种族歧视的南非都将日本人划分成白人,但是所有既去过日本也来过中国的白人朋友告诉我,中国人对他们是近距离直接围观,日本人是远距离间接观望。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日本到底国小民寡,最终为黄种 人赢得全世界的尊敬还要靠中国、中国人。
有如此重任在身,我们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在这也不是不治之症,我为中国男人集体精神阳痿开的药方是马桶疗法+观念疗法+信仰疗法的组合治疗方案,只要坚持服用,就一定能彻底治愈。
第一步,马桶疗法
对于单个的中国男人来说,他首先把集体这两个字扔掉了,尽管还是用那个药方,治疗起来就快得多。
中国人为什么害怕老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和老外接触,出国旅游总的来说还是太少。反过来,老外为什么不怕我们?一来家里可能已经有无数的黄种人,熟视无睹。一来老外到处旅游,见多识广。同样,如果你隔壁就住着老外,你还会稀罕他吗?
如果说住在家里的国人由于客观原因和老外接触机会少还情有可原,借助强大的IT技术,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却保持着和祖国无法想象的紧密联系。登录的新闻网站总是国内的,聊天软件24小时和国内亲友联线,移动硬盘里装载的是国内热播的电视剧。不要说追外国女人的勇气,很多人连和外国女人说话都不敢。
怎么办?有个小伙子一直暗恋一个姑娘,只是姑娘太漂亮小伙子连和他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后来小伙子终于想出个招,遇到姑娘时不停地对自己说,“漂亮女人也是,也和别人一样要上厕所”。
老外也是人。他们岂止也要上厕所?一位德国人告诉我,小时候没有自己的房间,一直跟爷爷奶奶睡一张床;一个英国人告诉我,小时候经常吃不上菜,只能啃白面包;一个法国人告诉我,小时候房子里面没有卫生间;都是苦出身。你和老外交往得越多,你就会越觉得老外和中国人其实没有区别。
总之一句话,如果你能做到和女老外每天共用一个马桶,用不了多久,你就开始具备追求女老外的勇气了。
第二步,观念疗法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绝非老生常谈,当你决定去追一个外国女人时,前面提到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都可能成为问题。
中国男人首先要改变的观念恐怕是学习如何尊重女性。中国男人有个误解,以为我们喊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以为有些地区男人下厨的比例高点就以为中国男人是全世界尊重女人的典范。瑞典、英国、冰岛已经有过女首相,美国也极有可能不久会迎来他们的第一位女总统。你再到上海这个全体中国人民以为充满着“小”男人、并贴上女性城市标签的市政府里去数数,看看有多少女官员?
尊重女性,并不只是嘴上说说Lady first这么简单,也不只是拉拉门、推推椅子这么容易。电影《泰坦尼克号》看过吗?女士优先意味着逃命的时候也是女人第一,不管她是自己家的女人,还是人家的女人。我们新疆克拉玛依火灾,中国人的逃命的顺序是“让领导同志先走”,Leader first。
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女人至少在一开始都被外国男人弄得受宠若惊,那个网上广泛流传的帖子如果确有其事,我更相信那是由于外国男人比中国男人更尊重女人造成的。如果您碰巧认识一位嫁给老外的中国女人,你可以问她,那种被呵护的感觉,到底是中国男人给予的多,还是外国男人给予的多?
中国男人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要“爱你在心口难开”。有一个中国学生成功地打入洋人内部,和两男两女洋人共用一个马桶。这4个老外几乎每周都在屋子里开派对,每次来的都是女多男少。合住的这两女看上去就很美,来家里的那无数个女洋鬼子也不赖,可以说,中国小伙儿见着哪个都忍不住流口水。然而没多久,同屋都在偷偷议论,说这个中国人原来是个同性恋!后来这话终于传到中国小伙的耳中。中国小伙忍不住质问他们,那些女的我恨不得来一个灭一个,你们为什么说我是同性恋?
“来一个灭一个?那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对任何女孩表示出兴趣?相反,你的床上倒是经常有中国男人和你睡在一起。”地球上的中国人都知道,睡在他床上的中国男人是怎么回事,只是不知道会因此带来这样大的误会。在法国,任何人租房子,法国政府都会给房贴,中国的留学生没有男女朋友租房子的时候也要去借一个,因为同样的房子,一男一女去租,给的补贴最多。
我们在老外的电影里总是看到,老外一天到晚把我爱你挂在嘴上,那不是肉麻,是因为老外是直肠子,你不说出来对方就不知道。所以追外国女人,千万不要玩中国的委婉那一套。
人看见老虎会逃跑。中国人说,因为你害怕所以你逃跑。而一个西方心理学家却说,因为你逃跑所以你害怕。同样,中国女人的逻辑是,我爱你我才和你做爱。而西方女人的逻辑是,我和你做爱了,我才意识到我爱上你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称性活动为制造爱(making love)。
《三个婚礼一个葬礼》中的女主角说她有30多个男朋友,尽管我自己的调查结果大约是十个到二十个(不包括一夜情),但都说明外国女人大多经验丰富,从看你第一眼开始,她们就知道,你的最终目标是让她上你的床。所以不要躲躲闪闪。
第三步,信仰疗法
好了。现在你追也追了,也想尽了各种方法,而且还死皮赖脸地在被多次拒绝之后锲而不舍,可是最终你还是失败了。
这一点也不意外,不过这不是中国男人的错。因为“龙嫁龙,凤娶凤,老鼠最喜欢的是打洞”,黄种人娶黄种人、黑人嫁黑人,白人喜欢白人依然、也将继续是人类择偶的最基本原则。
一个男人讨厌你,你可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如果一个女人不喜欢你,你却有一个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追求她!
女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其实男人也一样):一个男人追求过她,尽管被她拒绝,她却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就算她曾经讨厌过的男人,追求之后至少也变成不讨厌了。还会经常地回忆,每次回忆都会带着淡淡的温馨。同样,如果你曾经锲而不舍地追求过一个外国女子,尽管最终被她拒绝,那么,她今后一生中只要和她丈夫吵架,她就会跟自己说,“其实那个中国男人也不赖。”在这种情况下,她跟自己的女儿灌输怎样的中国男人的形象、怎样的中国人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设想一下,如果在海外的每一个中国男人都追求过至少一个外国女人,那将有多少外国女子的回忆中会出现中国男人?又将有多少外国女人的女儿开始喜欢中国男人?!
退一步说,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拒绝真的是一件丢人的事吗?!一个中国男人被一个外国女人拒绝真的是一件丢人的事吗?!!
行文到此,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在这篇文中我根本不是要介绍什么追女孩的秘诀(我也没有),讨论的是中国人的自信。近几年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与西方人打交道时的自信心并没有随之提高,经常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过分注意外国人的批评与赞扬。大到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小到老百姓的日常交往,都能 找到中国人自卑的影子。
2002年夏天一个周末的下午,法国南部旅游城市蒙培里埃的火车站广场上坐着一群中国人,周围堆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不是难民,相反是法国外交部邀请来的中国青年“精英”学者。精英这个字不是我加的,是法国外交部称呼这个项目的名称。法国人直言不讳地说,花钱请他们去法国,目的是在年轻的中国精英阶层中培养未来的亲法势力。
这批中国的精英之所以不得不坐在炎炎烈日下,是因为负责接待的法国人把他们给忘了。夏季的周末,法国所有的办公室里都没有人;夏季的蒙培里埃,所有的旅馆都得预订。直到凌晨1点,在火车站广场滞留了整整8个小时之后,这批倒霉的精英兵分三路出击才找到一家糟糕的小旅馆。
这绝对不是法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只不过是法国人工作中的一个普通失误,就像法国人对法国人,就像中国人对中国人。不同的只是不像中国人对外国人。
中国的各级政府至今坚持“外事无小事”,你无法想象一批中国政府邀请的外国学者会滞留在中国的火车站上,哪怕他们是中国的大年三十的深夜到达。就算太阳从西边出来,接待的中国人忘了他们,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早就打电话到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也早就将他们安排在高级的宾馆里。
在《外国人都不喜欢中国的什么?》那篇文章中,我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外国人不喜欢的中国因素。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你们可能不知道,外国人根本不喜欢中国人把他们当回事!!!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中有许多穷人,也有许多人是在自己国家混不下去才来中国的。
他们还痛恨其他老外利用这种特权捞好处。有些老外知道中国的警察不管他,骑车带人逆向行驶闯红灯,仅仅“因为我是老外”。
所以,我再重复一遍,老外不喜欢中国人把他们当回事。你这马屁完全是拍在马腿上。
我恳求大家,从此之后,不要对老外过分热情,行吗?我更企盼,在海关工作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再对自己的同胞凶神恶煞,可以吗?请您从明天早晨开始,试着说一句:“欢迎您回国!”我敢跟您打赌,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定会让许多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我结束这篇长得有点可怕的文章之前,我有两点声明:第一,我亲爱的女同胞们,请你们不要用我前面的几个问题来测试您的男人,请记住“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检验的”。第二,在这篇文章中我挑战了全体中国男人,尽管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我还是做好了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准备。如果您认为骂我一顿能够让您从懦夫一跃成勇士,那您就痛快地骂吧!本人切身体会,因为我就在加拿大留学!!!!
留学生圈子化 与老外交往可尽快融入
现在的中国来美留学生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一切似乎都可以用钱安排得妥妥的。“留学”从曾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洋插队”变成了荒于嬉、毁于随的“洋旅游”。他们的开拓欲望降低了,他们的留学目标迷失了。
想当年,我们那一代人来美留学,每一步都要自己去闯。当年我初到美国,临时借住在一个美国老退伍残疾军人家的房子里。老人一个人住,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相处融洽,但他也在我们面前显示自己的独立和自豪,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他常常给我们讲从军的故事,讲他儿子在外地打拼如何有出息。他也常常责骂我们,或是因为我们做中餐可能在炉盘上掉了一点油,或是因为马桶冲得不干净。其实我们觉得打扫得很干净了,但依然难以达到他的卫生标准。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差异中,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适应,如何去做得更好,与他的交谈也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美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级大佬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