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路由器 性价比高hd 8t 性价比怎么样

历经三载,终成大气--------小米路由器HD 评测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历经三载,终成大气--------小米路由器HD 评测
非常感谢张大妈给我这个机会体验到全新的小米路由器HD,之前也申请过全新小米路由,可惜未能如愿。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小米路由器,3年前小米路由发布的时候,就非常心仪,也适逢我乔迁新居,需要购买一个千兆路由。无奈小米的路由器实在抢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R6300V2。这几年用下来倒也非常实用,刷了梅林固件后非常方便实用了,颜值也比较在线,所以后续的小米路由我也就只是关注,而没有购买了。这次终于能够有机会测试到小米的全新路由产品,实在开心之极。放一张R6300的照片,下面的对比也是基于此路由对比的。虽然这个路由已经发布4-5年了,但是不愧为当年的旗舰产品,性能依然强大,而且可以刷入梅林固件后,功能更加丰富了,实在是非常不错的好路由。---------------------------------------------------------------------------------------------------------下面开始正式评测张大妈的好跑(pao)友,顺丰承运,保护周到,还用好大一卷泡沫袋包裹的。然鹅,包装的右前脚还是磕瘪了点,强迫症标示不开心。&撕开包装膜,漏出小米路由器HD包装的真容。实话说,挺让我吃惊的。按照以往对小米外包装的感受,感觉这个和小米以往的风格不太一样。实话说,我比较喜欢小米那种牛皮纸面,简约的外包装。这种彩印覆膜的包装我觉得太浮华了点。实际上这样的包装工艺制作上也是比较复杂的。又是覆膜又是UV的。包装的背面,和大部分电子产品类似,简单的介绍和说明。揭开包装,小米路由HD就躺在盒子了,我照了下盖子,这个盒子就是天地盖的礼盒形式。但是做的比较细心,可以看到盖子里面有层薄薄的海绵,对产品有更好的保障。附件倒是非常的简单,一个电源,一个说明书。最近接触小米的产品不多,小米是更换包材供应商了?里面怎么是个塑料的模具固定件。虽然这样的做工更精细,但是不太环保啊,不太符合小米的一贯包装宗旨。而且好歹配个网线啊,要是家里没有网线的不是苦逼了?唯一的一个附件,也要差评。外壳是很光滑的塑料,收集指纹和容易磨花。另外这个插座的方向,一个电源就占一个86的面板了。横过来会更好啊。输出功率比较高12V 3A,毕竟要带动硬盘,电压和电流都有要求。路由器也被保护膜包裹着。这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后面可以看到原委。整个小米路由HD是一个磨砂铝合金的外壳,非常的简约,没有多余的设计,顶部是一个镀铬的小米logo.底部是4个脚垫。侧面两边都是铝合金(实际上后来发现是塑料)的散热格栅。如果没有4根天线,看起来非常像个电视盒子或者miniPC。个人对这个路由器的造型还算比较中意。毕竟这个设计和材质想无天线设计就比较困难了。路由器的正面有一个指示灯,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类似小米手环的灯的设计,铝合金注塑的透光设计。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我实在是非常讨厌灯光污染的。另外从这个方向可以看到,整个路由器4条长边的弧度非常大,制作也非常精良。这里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到正面有点花印子,没错,就是手印,手拿了下的结果。也说明了为什么我说保护膜有必要的。侧面的散热格栅也在非常精细,制作精良。但是路由器的侧面边线还是有点疙手的,倒角太少。底部印刷了小米路由HD的型号和4个橡胶脚垫,作为防滑耐磨的缓冲。底部没有一般路由常用的散热格栅,应该是经过测试,左右的散热+铝合金外壳足够满足散热的需求了。天线采取的是固定式的,不是那种SAM头的可拆卸天线。应该是小米对天线有专门的设计和优化,为了避免客户盲目更换影响效果做的固定设计吧,后面的信号测试也反应这4根天线的覆盖非常的不错。虽然我不太喜欢有天线的设计,最近几次路由器的测试也表明天线有没有其实和信号关系不大,无天线也可以做到非常好的信号覆盖。但是目前好像普遍又是有天线的设计趋势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满足小白的心理因素的原因,可能大家感觉天线多信号好吧。这4根天线的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每个天线上都有MIWIFI的标示。某个角度看过去,非常像我们常见的信号标志。背面其实没有什么太多值得介绍的,电源开关,恢复键什么的,大部分路由器都有。WAN接口用了蓝色的做为区分。USB也是蓝色的USB3.0接口。但是为什么只有4个接口,只能插3个网线。简直的反人类的设计啊,最普遍的4+1接口都不给吗?这里也可以看到背后接口和外壳的接缝,网上的拆机图也是这里拆解的。只能取舍下了,插了NAS,海美迪盒子,SONOS的网线,电视的网线就没有插了。点开后看到前面的灯了吗?不错很不明显,这样不打扰人最好。好了,下面是喜闻乐见的拆机图了,其实我本来对拆机是拒绝的,但是我写计划的时候,对硬盘的能不能更换提出过疑问的,所以还是拆了吧。在网上找了下拆机图,结论是从这里下手。螺丝刀备好。撕开4个橡胶脚垫,就可以看到底部的螺丝了,注意有个螺丝上有防拆标贴。自己买的路由器还是慎重啊。嘿嘿。从侧门撬开通风格栅,注意这个非常难撬,我撬坏了一根塑料撬棍,后来用的金属的撬开点,再用一张废卡插进去撬开。最好是有金属的带勾的撬棍比较好用。不过没事别拆机,这个路由器非常不好拆。&撬开才发现这个格栅是塑料的。格栅很厚,所以非常不好撬开。铝合金外壳受点小伤是不可避免的。我还垫过纸巾的。从撬开的这头抽出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电路板了,芯片什么的被金属屏蔽盖盖住了。背面是个金属罩子,硬盘就在这里面。揭开天线这的贴纸,有两个螺丝,把螺丝取下来,然后取下天线的接线,就可以把天线什么的分离了。同时把电路板上的4个螺丝取下来。电路板非常漂亮,还有固定天线连接线的卡扣和走线路线图。现在电路板和硬盘盒就分离了,注意中间有个排线,这个是不能分离的。硬盘盒的背面和侧面各有4颗螺丝,统统取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硬盘的真面貌了,一个希捷监控硬盘。(好不好不评价&),标准的SATA接口,实践证明,硬盘是可以更换的,至少硬件上是如此。至于认不认那就等待其他人去测试了。再啰嗦一句,这个路由器真不好拆,没事不要拆,不要换硬盘了,1T用完了再说吧。&电路板上覆盖着一个大大的散热风扇。很遗憾不是螺丝固定的,是粘上去的。所以我不拆了,拆了也是一堆屏蔽罩。风扇做的很漂亮,事实也很静音。这个散热器这里有个小卡扣,我先以为是固定散热器的,结果发现是个LED的导光件,也就是面板的指示灯。到这里,硬件外观包装的评测就介绍完毕了,整个路由器的造型还是非常时尚简约的,虽然是有天线的设计,但是实际上这个有天线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看的,整体也比较协调。整个路由器的外壳是铝合金磨砂的材料,手感非常好,但是也有个问题,就是比较容易沾染油污汗渍,手摸上去就会留下花印子,不知道是工艺的原因还是材质的原因。 &芯片参数什么的现在也开不了屏蔽罩。直接看参数吧。路由器非常不好拆卸,建议大家不要拆卸了,太麻烦了。硬盘是可以更换的,土豪们可以拿个8T的试试,就是顶配版了。&-------------------------------------------------------------------------------------------------------下面开始软件方面的评测了我以前没有用过小米路由,所以马上去下一个咯。还好我用过小米的手机,有账号,登录好账号后,连接到wifi,就可以开始设置了。还是很方便的。这个地方需要赞扬下,小米路由器可以很方便的把以前其他小米路由的配置转移过来。我没有过小米路由,就设置为全新路由器了。在这里输入拨号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上网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路由器就可以拨号上网了,设置下WiFi的密码,还有路由器的管理密码配置完成好,果然弹出熟悉的广告。&登入互联网后,APP会提示跟小米账号绑定起来,这个绑定的好处是以后在外网可以方便的连接管理路由器。进入路由的首界面了,非常的简洁,首页就是连接列表和速率。整个APP的逻辑是非常好的,底部5个菜单分管不同的项目。功能也非常丰富,下面我挑重点的说。面板指示灯可以控制开关,这个不错,照顾好我这样强迫症的情绪。现在的插件非常的少,就两个没有什么用的功能,目前也没有开发版的固件,无法SSH,不能安装其他的插件库。工具箱里有很多预装在路由器的功能,先介绍手机相册备份的功能。这个功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现在一般人的手机里最大的存储项目就是照片,每次清理前还要记得用数据线备份出来,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随时备份到路由器里了。速度没有具体的显示,就感受来说,速度不错,我4G多照片,几个小时备份完毕了。另外也可以随时在储存栏查看,取回。这个功能和群晖的DS PHOTO比较类似。看哈DS PHOTO的界面,这个是有进度显示的,小米的只有整体进度。现在要介绍的是小米路由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迅雷下载,可以绑定迅雷的账号,绑定后可以取回迅雷离线里的文件,还可以远程下载,速度非常不错,我是50M的光纤,可以做到满速下载。我也测试过推荐的资源下载,但是两次都是下载失败,也没有继续测试了,我个人喜好迅雷远程下载。小米路由绑定迅雷账号后,默认的就激活了迅雷远程,不用什么激活码进去激活添加了。这个非常的方便,一般的NAS都需要自己安装迅雷远程,取得激活码,去网页端绑定激活。所以这个非常适合小白用户的使用,如果你对NAS不怎么了解也没有需求,就想简单的备份,下载,储存,那么小米路由非常值得推荐和值得入手。下载的视频,可以直接用APP观看,管理。当然我更喜欢用nPlayer添加成视频服务器后观看。用海美迪盒子看也非常方便,网上邻居很方便就找到小米路由HD了,找到下载文件夹,很方便。这下手机电视都能非常方便的观看下载到的电影。到这里APP的设定和几个比较实用的功能就介绍完了,总体上来讲小米路由的APP做的非常的不错,功能比较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和需求。设定也非常的简单,还有转移小米系列的路由器的设定功能,这个对以前是小米路由的用户来说是很贴心的设计,非常好的延续性。不足就是插件太少,也没有开放第三方的插件库,而且也没有开放SSH,不能取得更高的权限来安装需要的插件。也不知道后续会不会开放SSH。这个也导致我最需求的ss科学上网不能实现,虽然目前有不用SSH就可以安装的方法,但是那个没有图形化界面,我觉得体验不好。---------------------------------------------------------------------------------------------------------信号强度我也简单的测试了下,两个路由在同一个位置,电脑也是,但是家里是小户型,所以信号对我来说一般都是杠杆的。在这个图上看,小米路由HD的信号比6300略有优势。正好最近发现个新软件,可以根据户型图,测试下信号的分别强度。颜色越暖说明信号越强,软件也会根据信号的分布计算出AP的摆放点,图上可以看到2.4g信号,小米路由HD非常强,基本全房都是橙色。而且AP的位置也计算的是对的。6300这个2.4G下,就完全输给小米路由HD了。而且AP位置也计算错误了。5G信号下,6300的信号还是很不错的,比小米路由HD略强大,位置也判断正确。总体来说我这个小户型,这个位置摆放一个路由器,基本上全屋都可以覆盖到了,而且信号不错。通过路由,拷贝NAS里的文件到硬盘,速度比较接近,但是6300的更稳定些,基本平稳在20M,小米路由HD略有波动。15-22之间波动。-------------------------------------------------------------------------------------------------------到这里这次的评测就结束了,例行总结下吧。优点:1:外观大气美观,制作精良,铝合金的外壳和侧面格栅加风扇散热,保证路由的稳定。2:APP逻辑清晰,简单好用,功能也算丰富,提速限速什么的都挺方便。3:因为是内置硬盘的路由,所以基本上算是一个小的NAS了,实际上部分功能也算是NAS的功能,整体上已经可以做到一个轻NAS的功能了,备份,下载,储存,管理等。4:信号非常不错,传输速度也很不错。缺点:1:外壳非常容易沾染油污和指纹。只有4个网线接口,电源开关好像是没有用的,按下没有明显进程。2:目前不能SSH,以后能不能SSH也没明确,不适合折腾。插件实在少的可怜,完全没有一个智能路由器的扩展性。3:硬盘的更换不是非常的方便,这个应该是故意为之,但是个人觉得愿意花1200多买一个路由器的用户,一般都不会满足普通的功能,肯定是需要更多玩机的方式的。------------------------------------------------------------------------------------------------------总体来说,我还是非常推荐小米路由HD的,相对于其他的竞品,价格没有贵多少,但是可玩性和功能都比较丰富,性能也足够强大,信号优良。非常适合对路由性能有一定需求而且对NAS的功能有一定需要的用户。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45)
惠普战66-高色域版 笔记本电脑
AUDEZE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iSINE 20
安佳Anchor 常温酸奶 轻醇巴氏杀菌热处理风味发酵乳//2套
诺基亚手机 Nokia 7 4+64G版本
ANMRUI安美瑞 X8空气净化器
曼富图 Element 反折式大号碳纤维旅行三脚架
360 手机冬季新品
赞115评论114
赞114评论112
赞179评论65
赞829评论444
赞1808评论1321
赞486评论293
赞295评论323
赞246评论8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小米路由器Pro版本与HD1T/8T版本对比_智能路由器论坛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查看: 5016|回复: 1
本帖最后由 小妞给爷笑笑 于
12:08 编辑
timdg.jpg (35.91 KB, 下载次数: 0)
12:08 上传
timsg.jpg (127.92 KB, 下载次数: 0)
12:08 上传
小米器 Pro小米路由器 HD尺寸/重量/颜色颜色:星空灰
重量:932.2g
颜色:曜岩黑
1T版重量:1522.2g
8T版重量:1887.2g
硬件配置处理器MT7621A MIPS双核880MHz
ROM256M SLC Nand Flash
内存512MB DDR3
硬盘存储无
2.4G WiFi4*4(最高速率800Mbps)
5G WiFi4*4(最高速率1733Mbps)
天线4根外置双频全向天线
散热鳍片式大面积铝挤散热器处理器IPQ8064 双核1.4GHz主处理器+双核733MHz网络协处理器
ROM256M SLC Nand Flash
内存512MB DDR3
硬盘存储3.5英寸(1TB/64MB缓存或8TB/256MB缓存)/SATA3.0接口
2.4G WiFi4*4(最高速率800Mbps)
5G WiFi4*4(最高速率1733Mbps)
天线4根外置双频全向天线
散热特殊设计的散热风道系统+智能低转速静音风扇整机接口1个USB 3.0接口(DC output:5V/1A)
3个10/100/1000M自适应LAN口(Auto MDI/MDIX)
1个10/100/1000M自适应WAN口(Auto MDI/MDIX)
1个红/蓝/黄三色LED指示灯
1个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按键
1个电源输入接口1个USB 3.0接口(DC output:5V/1A)
3个10/100/1000M自适应LAN口(Auto MDI/MDIX)
1个10/100/1000M自适应WAN口(Auto MDI/MDIX)
1个红/蓝/黄三色LED指示灯
1个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按键1个系统休眠/唤醒按键1个电源输入接口无线参数支持802.11ac,支持MU-MIMO技术
同步双频2.4GHz和5GHz
支持波束成形技术
无线信道2.4GHz Channel: 1,2,3,4,5,6,7,8,9,10,11,12,13
5GHz Channel: 149,153,157,161,165
5GHz DFS Channel:36,40,44,48,52,56,60,64
调制方式 11b:DSSS:DBPSK(1Mbps),DQPSK(2Mbps),CCK(5.5/11Mbps)
11a/g:OFDM:BPSK(6/9Mbps),QPSK(12/18Mbps),16QAM(24/36Mbps),64QAM(48/54Mbps)
11n:MIMO-OFDM:BPSK,QPSK,16QAM,64QAM. 速率集:MCS0~MCS31
11ac:MIMO-OFDM:BPSK,QPSK,16QAM,64QAM,256QAM. 速率集:MCS0~MCS9(支持4条流)
接收灵敏度11Mbps:≤-90dBm,54 Mbps:≤-72dBm,HT20 MCS7:≤-69dBm,HT40 MCS7:≤-66dBm, VHT20 MCS8:≤-65dBm, VHT40 MCS9:≤-60dBm,VHT80 MCS9:≤-58 dBm支持802.11ac,支持MU-MIMO技术
同步双频2.4GHz和5GHz
支持波束成形技术
无线信道2.4GHz Channel: 1,2,3,4,5,6,7,8,9,10,11,12,13
5GHz Channel: 149,153,157,161,165
5GHz DFS Channel:36,40,44,48,52,56,60,64
调制方式 11b:DSSS:DBPSK(1Mbps),DQPSK(2Mbps),CCK(5.5/11Mbps)
11a/g:OFDM:BPSK(6/9Mbps),QPSK(12/18Mbps),16QAM(24/36Mbps),64QAM(48/54Mbps)
11n:MIMO-OFDM:BPSK,QPSK,16QAM,64QAM. 速率集:MCS0~MCS31
11ac:MIMO-OFDM:BPSK,QPSK,16QAM,64QAM,256QAM. 速率集:MCS0~MCS9(支持4条流)
接收灵敏度11Mbps:≤-90dBm,54 Mbps:≤-72dBm,HT20 MCS7:≤-69dBm,HT40 MCS7:≤-66dBm, VHT20 MCS8:≤-65dBm, VHT40 MCS9:≤-60dBm,VHT80 MCS9:≤-58 dBm参数操作系统基于OpenWRT深度定制的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统MiWiFi ROM 支持Web、Android、iOS、Windows、OS X系统的路由器管理软件
支持语言简体中文
高级管理面向高级用户/开发者提供路由器root权限并提供原生toolchain和SDK
网络安全WPA-PSK/WPA2-PSK加密,SSID隐藏,WiFi防蹭网(黑白名单),无线终端上线提醒,家长控制,恶意网址防火墙,路由器硬盘访问权限管理
高级功能智能限速,微信WiFi(好友WiFi),手机相册备份,多媒体助手(SAMBA,DLNA,MiTV助手), DDNS,端口转发,定时开关,健康模式,一键WiFi加速,故障诊断
开放平台支持迅雷、搜狗等插件,提供第三方开发者插件开发工具
管理应用支持Web、Windows、Android、MacOS、iOS操作系统基于OpenWRT深度定制的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统MiWiFi ROM 支持Web、Android、iOS、Windows、OS X系统的路由器管理软件
支持语言简体中文
高级管理面向高级用户/开发者提供路由器root权限并提供原生toolchain和SDK
网络安全WPA-PSK/WPA2-PSK加密,SSID隐藏,WiFi防蹭网(黑白名单),无线终端上线提醒,家长控制,恶意网址防火墙,路由器硬盘访问权限管理
高级功能智能限速,微信WiFi(好友WiFi),手机相册备份,多媒体助手(SAMBA,DLNA,MiTV助手), DDNS,端口转发,定时开关,健康模式,一键WiFi加速,故障诊断
开放平台支持迅雷、搜狗等插件,提供第三方开发者插件开发工具
管理应用支持Web、Windows、Android、MacOS、iOS产品配件说明书*1
电源(12V/1.5A)*1说明书*1
三包卡*1电源(12V/3A)*1【8T版电源12V/3.5A】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温度0-40℃
工作湿度10%-90%RH(不凝结)
存储温度-40-70℃
存储湿度5%-90%RH(不凝结)
整机功耗18W
工作噪音0dB
待机噪音0dB工作环境温度0-40℃
工作湿度10%-90%RH(不凝结)
存储温度-40-70℃
存储湿度5%-90%RH(不凝结)
整机功耗36W【8TB版本为42W】工作噪音22dB (最大噪音28dB)待机噪音0dB
分析的很有道理& & 感谢楼主的分享!
强烈推荐,装机必备软件!专为智能电视和安卓电视盒子打造的TV APP应用商店!追求极简体验,完美适配遥控器!海量精选TV应用,快下载体验吧!
电视运行慢,看视频卡、玩游戏卡、用浏览器还是卡,卡的人想砸电视怎么办?别担心,当贝助手来帮您!当贝助手,第一款专为电视打造的功能全面的当贝电视管家!
倡导极简高效的电视主题桌面,极致的自主操作和用户体验。并提供智能排序、自动清理、快捷管理等一系列贴心功能,帮助用户让智能电视变得真正简单好用。
没有你搜不到的影片!集点播直播一体,智能电视必备软件,覆盖全网的99%视频资源,电影电视、综艺动漫、教育体育等,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当贝短视频满足用户各类视频需求,帮助您轻松发现喜欢的人和喜欢的视频,用简单的短视频,给您新鲜好看!20大分类,精彩看不完!
这是一款专为居家健身打造的健身类app。专业的家庭健身教练,带给您卓越的健身训练计划。让您把家庭变成健身房,足不出户享受明星教练课程!
( 浙ICP备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丨 浙公网安备 45号
浙网文(6号 |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 (请将#替换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小米路由器HD评测:成大器者,必如此
比起是谁第一次推出”智能路由器“这概念来说,以木盒限量和DIY组装为噱头的第一代小米路由器,无疑更为让人印象深刻。在经过三年时间后,小米路由器HD有着更高的性能、更好的散热以及更强的性能,是否真的”大器已成“?
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在评测小米路由器HD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两个终极问题,那就是”我是谁“以及”我要去哪里“。
要是就只看产品名称,得说大部分人都搞不清小米路由器家族中的哪一款才是最新或更强,反而会有很多问号冒出来。比如小米路由器mini与青春版有啥不同?小米路由器3与小米路由器3c之间的差别在哪?为啥小米路由器1和2都内置硬盘,小米路由器3反而没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米路由器HD与小米路由器Pro为啥差价这么大?
在这就不吐槽小米的命名规则,其实要分清出很简单,那就是直接看本质。根据定位、定价以及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小米路由器(硬盘版)、小米路由器(标准版)以及小米路由器(基础版)这三个产品线。
最新推出的小米路由器HD则是属于小米路由器(硬盘版)产品线,也是小米路由器2的正统续作,这从其产品型号就可确定。(小米路由器2型号为R2D,小米路由器HD则是R3D)
可别觉得小米路由器HD与小米路由器Pro就只是颜色不同,其实两者在内里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看作是两个产品线的产品。
作为定位最高的小米路由器HD,其搭载1.4GHz的高通双核IPQ8064处理器,并内置有1T/8T硬盘。小米路由器Pro则采用880MHz的联发科双核MT7621A处理器,并且不支持自行安装硬盘。正是在硬件层面上的差异,使得两者在性能与定价不同,也使得其在产品定位上不同。
小米路由器HD属于小米路由器(硬盘版)产品线,是小米路由器2的正统续作。而小米路由器Pro则是小米路由器(标准版)产品线,是小米路由器3的升级版本。
在搞清楚”我是谁“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我要去哪里“。
小米对于小米路由器的定位一直很清晰,那就是成为”智能家庭中心“,这一个理念也一直贯彻在整个产品线中。在小米的设想中,小米路由器是将小米生态链,尤其是智能家居这方面的产品串联在一起,继而与小米手机形成互动互补,从而持续吸纳用户并保持使用粘性。
只是在如何表达这一个设想时,小米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以及摇摆。所以在第一代小米路由器时,其会以手动组装来吸引发烧友;在第二代却采用整体白色的简洁设计,将路由器从角落里拎出来,而融于生活中;却在第三代时取消硬盘,改以低价普及的形式出现。
到小米路由器HD时,其重新回归到第一代的设定,也就是专业、发烧与高性能。这也是其以”三年探索“而”大器以成“自称的原因。
专业而高性能的保证
可相比之下,我更为喜欢小米路由器2的设计。
确实小米路由器2的机身材质是一点都不高贵的工业塑料,可其通体白色以及堆叠式的机身线条,加上那两根代表着身份的天线,使得其能够很好的融于家居设计而不突兀,甚至让人愿意多看两眼。
虽说是没前辈来的好看,可小米路由器HD的整体机身所采用的金属材质,使得其有着更强的质感表现,也暗示着“专业”的味道。且这金属材质配合两侧加大的多的散热孔,能够让7*24小时连续工作的内置硬盘更好的散热。在这样的设定下,其运行时的温度以及风扇噪音,都会有所降低。
作为路由器,最为重要的指标自然就是信号。虽说有多少根天线并不直接等于信号强度的好坏,可小米路由器HD所配备的四根4*4全向天线,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更广的覆盖范围。并且其还支持最新的802.11ac wave2无线协议以及MU-MIMO技术,后者尤其值得一谈。
MU-MIMO全称为“Mult-Useer Multple-Input Multple-Output”,这一串英文要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肯定让人听不同,其作用倒是十分直接。此前的老路由器们,在接入多个设备后,即便是这些设备不上网,都会有网络变卡的情况。在MU-MIMO技术的加持下,小米路由器HD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使得多个设备接入后都能够保持高效的网络速度。
虽说该技术要双向支持,也就是接入的设备同样得支持该技术。但其实高通的骁龙801处理器开始就已经支持,而目前最新推出的智能手机里几乎都是标配。小米路由器HD要足够的专业与发烧,加入该技术支持自然是理所应当。且为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该功能可以选择关闭。
在接口方面,小米路由器HD依然配备有1个千兆WAN口与3个千兆LAN口,与前辈保持同样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其总算是将那唯一一个USB口更升级到USB 3.0标准。这样的升级自然是使得数据传输更为高效,也使得其有着更多的扩展与玩法的可能。
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USB 3.0进行传输时会对2.4GHz频段干扰,从而影响信号。所以小米路由器HD默认将其设定为USB 2.0工作状态,需要自行开启。
要说“发烧”与“高性能”,小米路由器HD所采用的这颗高通IPQ8064处理器可值得拎出来一说。
这是一颗在2013年就发布的产品,这也是一颗采用28nm制程工艺的处理器。其采用两个Krait 300 CPU核心,主频最高为1.4GHz。并集成两个网络加速器引擎,最高频率为730MHz,可处理最高5Gbps的数据吞吐量。此外还支持802.11ac、LTE等,并原生支持USB 3.0。
要是按照现在智能手机的标准来看,这颗处理器其实就是个“古老”的骁龙600所衍生的,性能那是一点都不够看。可放在路由器这硬件配置迭代平稳的产品里,其性能表现依然属于领先地位。并且小米路由器HD的内存相较上一代翻倍,达到512MB。
两大件的同时升级,自然是在性能上更有优势。
要说让我这三代小米路由器使用者吐槽的,那就是其依然采用外置电源的设计,并且那体积一点都没变。虽说路由器不需要经常移动,虽说是为保证散热而采用外置的形式,虽说是内置硬盘需要的功率支持。但要说小米要是用上USB Type-C接口,那自然是更为切合“发烧”嘛。(是的,人都是贪心的)
依然易用,更强覆盖
用过的路由器不少,叫自己是“智能”的更是满大街跑,我却尤为偏爱小米路由器。
这原因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易用方便。其所采用的图像化界面设计,使得视觉上的效果足够美观而现代,并且相当程度上简化操作逻辑与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让设置操作变得直观与方便。且小米还在网页端、PC端以及手机端设计对应的手机App或管理界面,使得整体体验保持着一致的高水准。
可别忘记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们,其与小米路由器的无缝对接,在现在也是一大吸引力。
要说软实力,小米路由器比起同行们无疑是要高出一截,可要说完美还太早。
或许是第一次使用高通平台的缘故,所以小米路由器HD目前仅有四个插件可安装,难以表现其硬件上的优势。更要吐槽的是,从第一代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小米却依然没有构建插件商店。与第三方的合作以及开发者的互动,也让人看不到动作。
这神兵利器,也得有人挥舞才行。
作为小米路由器的忠实用户,其在软件层面上的友好以及便捷,那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所以我对小米路由器HD的期望,是运行能更稳定以及信号能更强。其实前者在换用3.5英寸硬盘以及系统有独立空间后,已经基本完善。后者则是路由器的立身之本,特别是在我家这奇怪的网线口,更是个硬骨头。
上图是实测环境的户型图,其总面积为210平方米左右。想要完全覆盖,对于一个路由器来说就是个不小的挑战。且由于网线口位于书房内,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就决定了位于右侧的房间信号将会较弱。
在使用小米路由器2时,其实际表现也如实的表现窘况,要是到主卧时,信号更是直接断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然是把小米路由器HD与其直接比较。
分别在不同房间的相同位置,对两个路由器的不同频段进行测试。能够很直观的看出,无论是哪一个频段还是哪一个位置,小米路由器HD的信号强度都比小米路由器2要来的强,优势最大甚至达到23%。
即便一直是路由器覆盖盲区的主卧,小米路由器HD的2.4GHz频段总算是能搜索并链接。虽说实测信号强度较弱,可比起此前的直接断线,这回总算是能刷个微博用。在如此奇葩的位置限制下,小米路由器HD基本能hold住200平方使用,想要完美覆盖得用上电力猫。
由于无线传输速度与网卡的性能以及所处环境有直接关系,每个使用者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这里就对较稳定易复现的有线传输做测试。
从路由端复制大文件到本地时,小米路由器HD均为110MB/s以上,基本是将千兆口给满速跑。从本地复制大文件到路由端时,其速度则是在65MB/s。这样的成绩对于大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已经是足够满意。
另外要提及的是,在从本地复制大文件到路由端时,小米路由器HD的处理器负载达到80%以上,其实限制该速度的瓶颈在于处理器。
我们还对其USB接口做相应的速度测试。将小米路由器HD的USB接口设置为USB 3.0工作模式下,传输文件到桌面时的速度达到110MB/s。传输文件到小米路由器HD时,则是在40MB/s以上。这样的速度比起小米路由器2的USB 2.0,可要翻了好几倍。需要注意的1是,在开启USB&&3.0工作模式后,需要将小米路由器HD重启才能够正常工作哦。
小米路由器HD值得选择么?
将这个终极问题放到最后,可不是为了悬念,是因为真的难回答。原因说起来却简单,那就是定价。小米路由器HD比起上一代可谓是翻倍,达到1299元。如此高的价格门槛,即便是作为忠实用户的我也有所犹豫,更不用说是吸引新用户们。
可与别家同价位的高端路由器们横向比较,那是一点都不逊色。无论是高性能的处理器,还是有先进的MU-MIMO技术加持,亦或者是在散热、接口、信号强度等方面的加强,都可谓是旗鼓相当。更不用说小米路由器HD比起这些”纯“路由器们,还有内置硬盘以及使用体验方面的可玩性以及优势呢。
但另一方面,作为将路由器、数据中心以及智能家居结合在一起的功能复合型产品,小米还需要花时间让市场以及消费者去认知。且其在硬件配置上的高性能,还需要在软件层面去表现出优势。
所以最终的结论,那就是小米路由器HD物有所值。特别是对于小米路由器1或2的使用者来说,其在全方面的加强是最佳的升级选择。如果是第一次尝鲜,那么定价更友好的小米路由器Pro或小米路由器2会是更好的选择。(只是前者无内置硬盘,后者涨价到千元.....)
&文章仅代表作者:Mr.von 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知客官方团队
ZAEKE|知客、让数码更懂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路由器hd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