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ditplus修改文件编码新建网页为什么显示该文件包含当前代码会丢失的字符

您的位置: &
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正式启动(续)
优质期刊推荐心血管临床数据库(CDR):探索中国临床数据管理之路
互联技术与大数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在医疗领域,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在临床决策、质量监控、疾病预防、远程治疗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提高医疗效率、改善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中国心血管临床数据管理现况当前,中国心血管疾病被公认为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 2015 年 8 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有 2.9 亿人,发病人数仍在持续增加。令人痛心的是,该报告还指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约有 350 万人死于各类心血管病。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患者获救时间越早,获益也越大。然而,虽然中国的基础数据量如此庞大,中国心血管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但就临床科研的成果、临床数据的应用而言,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为了减少此种差距,有效手段是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地采集、管理、使用和共享:1.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严重依赖手工,且数据格式不标准,而各心血管医疗机构又普遍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及信息挖掘系统,造成了只有「临床数据」而缺乏「适合进行科研的高质量数据」的尴尬局面,大样本库并没有对临床科研和质量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数据支撑。2. 目前不少医院科室工作流程系统之间的数据并没有集成和串联起来,各个临床系统仍需要医护人员手工输入数据,数据被重复备份,并分散于院内各个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因此导致数据缺乏一致性,同时增加修改数据源的困难;手工数据管理导致了数据的高错误率和大量重复手工劳动的出现,并缺乏数据挖掘的专业人才和方法论,导致临床科研效率低下,造成了对科研经费和人力的极大浪费。3. 由于在医院内以及区域性的医院之间尚未建立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共享平台,各心血管医疗机构间的科研协作还未发挥充分,从而制约了中国心血管科研和心血管质量管理迈上更高的台阶,无法将相应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广大的患者群体。不同医院、区域之间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基准的差异,使中国心血管临床研究数据注册服务平台的建设需求凸显,挑战十分严峻。「中国国家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平台」(CNCDR)-深度挖掘大数据为了更安全、合理、高效地利用心血管有关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心血管专业医护团队和广大患者群体,由中国心血管病学会倡导并推动建设了「中国国家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平台」(China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ata Repository,CNCDR)。该数据平台的建立旨在在中国积极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帮助中国的心血管医生和心血管诊疗机构用最有效、最快速的办法来提升诊疗水平以及科研水平,使实惠的医疗保健服务能惠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临床数据管理平台首先选择在中国临床数据资源最丰富的心血管病领域进行,从而推动建立国家级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助力国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和行业学会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心血管临床数据库,与中国心血管所涉临床科室的护士、医生、医院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医院管理层通力合作,让心血管大数据技术实实在在的服务于医护人员,使之惠及中国更广大的的病患群体。通过和医院临床系统的数据集成,加上手工数据补录,以及各个医院 CDR 系统的直连,达到数据串联和共享,这不仅可以持续提升中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科研效率与水平,还可以持续提升病患健康管理和诊疗质量水平,并从整体上控制或降低医疗费用。「中国国家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平台」将为医学进步、医疗行业格局、心血管质控及临床研究等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1. 完整的工作流数据集成,减少数据重复录入的必要以及降低数据错误率 2. 不断完善心血管医疗服务体系 3.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使医疗服务惠及全民 4. 助力心血管诊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5. 绩效管理和标杆分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6. 为临床提供大量证据,推动循证医学的发展 7. 为基于循证的临床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持「中国国家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平台」建设进展飞利浦医疗应用其多年在全球心血管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临床深度积累,借鉴美国国家心血管数据库服务体系 (NCDR) 中适用于中国本土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成功经验,将飞利浦的医疗 IT 技术与中国心血管疾病数据管理的实际需求和国内行业标准结合,为中国医疗的信息化提供了以心血管临床数据库(CDR)为核心的心血管 IT 全线解决方案。目前,飞利浦心血管 IT 全线解决方案已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国内顶尖三甲医院完成了部署。为建立更加完整的「中国国家心血管临床数据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操作层面,由医院提供虚拟环境来部署服务器,即可利用现有工作站浏览 CDR 网页客户端,安全便捷。同时,临床医护人员也可手工补入缺失数据,双重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管理员可根据大数据样本分析数据用于科研及质控。更多前沿科技,请访问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冠心病相关文章
卒中相关文章
心力衰竭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前位置:&&&&&&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发布 -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时间: &&字体:
  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经连续7年编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患病率持续上升&&
  报告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估计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每年我国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估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人,每10秒心血管病死亡1人。&&
  专家点评:“自2005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流行趋势一直呈上升态势,城乡情况类似。今后10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王文教授说,上世纪60年代,美国也曾经出现过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情况,通过采取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等针对全人群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自80年代后期,美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2012年,原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2012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年)》。“我们期待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拐点早日出现。”&&&
  “与美国不同,我国脑卒中发生率远远高于冠心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农村地区改变不太明显,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
  ■2.66亿人患高血压&&
  报告数据:按以往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推算,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为2.66亿,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有2.5亿;20岁~39岁、40岁~59岁和≥60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3.2%、11.5%和20.4%;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预计有1.2亿,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仅为12.5%。&&
  专家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表示,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如果高血压发病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态势将很难遏制。&&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王文强调,在高血压防控中,尤其应关注正常高值高血压。目前,我国约有3亿人为正常高值高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者较正常血压者发生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别高3.2倍、1.74倍。再过10年,正常高值高血压人群中将有一半成为高血压患者。另外,近年来,少年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以年均0.58%的速度增加,这一群体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人均寿命提高一岁。有效防控高血压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潜力可挖掘的空间。”陈伟伟说。&&
  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大量研究显示,即使是早期慢性肾病患者,也能观察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王海燕教授提出,在防治策略上应当将慢性心、脑、肾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加以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开展防治工作。&&
  ■不良生活方式加速风险发生&&
  报告数据:目前,估计我国15岁以上烟民有3.5亿人,被动吸烟者5.4亿人。2002年~2010年期间,40岁~59岁年龄组人群现在吸烟率出现了上升趋势。我国近10年的二手烟暴露水平基本没有变化。&&
  我国18岁~55岁居民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职业活动和家务劳动,除休闲时的体力活动略有增加外,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均呈下降趋势。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为28.2%,20岁~49岁青壮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呈现出谷类食物摄入量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的趋势;食盐摄入量平均为每日12克,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6克的标准;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
  专家点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指出,我国应继续加强高血压、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控制血压和戒烟是减少我国男性人群心血管发病的最有效途径。&&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最根本途径。”陈伟伟指出,公众从接受健康教育到信息形成、采取行动的过程往往知易行难,这就要求在注重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开发更多健康管理的适宜工具和自我管理技术,帮助公众更好地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出院人次和费用增加&&
  报告数据:2011年,我国心脑血管出院总人数为1289.6万人次,占同期总住院人次的12%。其中,心脏病670.9万人次,脑血管病618.7万人次。1980年~2011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出院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4%,快于同期所有病种出院人均年平均增长速度(6%)。&&
  2011年,我国急性心梗住院总费用为49.9亿元,颅内出血141.6亿元,脑梗塞223亿元,相应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6793元、11802元和7325元。年增长速度分别为7%、5.4%和1.6%。&&
  专家点评:王文指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心血管患者出院人次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这反映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群体在不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出院人数持续增加的同时,医务人员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这意味着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日益加重。在费用方面,由于住院人次增加,住院总费用也在不断增长。但次均费用的增长,低于国家GDP的年均增长速度,次均费用增长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陈可冀表示,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2005年~2015年,心血管疾病、卒中和糖尿病将给中国造成约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摘自:.cn/htmlpage/37/379994.htm?docid=379994&cat=0D&sKeyWord=null
图片附件:
文件附件:&
链&&&&&&&&接:&
相关文档:&
&&公众互动
&&联系我们
&健康咨询电话:12320
&行政值班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ditplus生成bak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