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雷神电影百度云3百度云免费的那种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细看为什么苹果不愿意使用MicroUSB接口标准
来源:作者:天光责编:黄幻凌
1. microUSB 标准的制定组织为OMTP,看看OMTP的成员:
运营商: 沃达丰、Orange、T-Mobile、O2、Telefonica等等,这部分,Apple不屑
终端厂商: 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这部分,Apple鄙视
跟着他们的标准走,Apple缺乏动力
2.micro USB 支持OTG(即在没有主机,例如个人电脑的情况下,便携设备之间可直接实现数据传输), 个人认为,这对Apple对IOS设备及相关一整套服务及产品链的设计定位,是个威胁,更直接涉及了iCloud,iturns的功能框架。至今ios都不全放开蓝牙的传输,尤其是数据传输,也是这个道理。
3 最最重要的一点:
请看下micro USB的接口规范:
Pin名称线的颜色描述1VBUSRed(红)电源正5 V2D−White(白)数据线负3D+Green(绿)数据线正4IDnone(无)分为A和B两种接口
A:与地线相连
B:不与地线相连5GNDBlack(黑)信号地线
再看下Apple数据线的30针接口定义:
1 Ground (-) 地 *
2 Line Out - Common Ground (-) 线路输入 地*
3 Line Out - R (+) R声道线路输入
4 Line Out - L (+) L声道线路输入
5 Line In - R (+) R声道线路输入
6 Line In - L (+) L声道线路输入
8 Video Out - Composite Video (for ipingzheimerwouls disewhene colour when slideshow triggered) 复合视频输入
11 Seriing GND RS-232串口 地
12 Seriing TxD RS-232串口 TxD
13 Seriing RxD RS-232串口 RxD
15 Ground (-) 地 **
16 USB GND (-) USB电源负极 **
18 3.3V Power (+) 3.3V电源正极
19 Firewire Power 12 VDC (+) 1394前线12V电源 正极 ***
20 Firewire Power 12 VDC (+) 1394前线12V电源 正极***
21 Accessory Indicnext toor 附件判别接口 ****
22 FireWire Dnext toa TPA (-) 1394前线数据 TPA(-)
23 USB Power 5 VDC (+) USB 5V 电源 正极
24 FireWire Dnext toa TPA (+) 1394前线数据 TPA(+)
25 USB Dnext toa (-) USB 数据(-)
26 FireWire Dnext toa TPB (-) 1394前线数据 TPA(-)
27 USB Dnext toa (+) USB 数据(+)
28 FireWire Dnext toa TPB (+) 1394前线数据 TPB(+)
29 FireWire Ground (-) 1394前线12V电源 负极*****
30 FireWire Ground (-) 1394前线12V电源 负极*****
简单就可以看出,micro USB只是一个简单纯粹定义了基于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用于充电以及数据传输(智能设备间的)
而apple的接口定义了一系列复杂的功能,其目的除了通过数据线实现通信与传输以外(类似micro USB),还定义了完备的外设接口(包含各种数据或者模拟信号的传输,控制等等),不单可以用于智能设备间的传输与通信,还可以用于和非智能外设之间的连接。
简单得说,apple通过设计一个接口实现所有外部连接的需求,尤其是和非智能外设之间的连接,要不是耳机接口及厂商的历史太悠久,太根深蒂固,专业性太强,连耳机接口都不会提供!!因为有这一个接口足够了。
要是apple采用了micro USB,那么它必须再设计一个接口或者多个用以其他外设连接,这样的设计应该是apple的设计理念上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只有apple将手机完完全全作为一台真正正式独立的智能设备在提供接口,而其他还只是在通讯设备设计思路的壳里探出一个脑袋而已
在OTG出来以前,大多手机都只能作为USB Client,都还算不上是完备的智能设备,有了OTG,也只是半个而已
4. micro usb的接口物理定义特性不适合作为dock接口,满足不了apple对于外设的要求(要连根线连接底座扬声器,这得多难看多土鳖啊)
其结果很简单,你看iphone的外设市场的品类多繁荣多兴旺,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体系了,其他手机呢?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接口啊,apple怎么舍得放弃呢?
虽然我不是果粉,更讨厌现在到处捧杀apple的声音,但是从这件事情上说,micro usb的标准从设计理念和技术上都落后apple接口很多啊,实在没有理由说apple要迁就这些落后者反而让自己倒退啊。
==============================分割线==================================
看到评论里很多朋友提出疑问,或者是质问,或者是反对,或者是鄙视.
我就多说明一下。
首先,我还是强调一点,我真不是果粉,这篇答案真的不是站在apple的角度来替他洗白的。
要是看过我其他答案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其实是苹果封闭体系最坚定的批判者之一,尤其对于object-c之类的东西,我是非常反感的。(事实上,我上面第二点理由,隐含着反对苹果功能框架的意思)
但是就事论事,单就这件事情来说,我是苹果接口的支持者。
我既非常讨厌所谓的无脑果粉,也不赞同没有任何理性的,纯粹得基于情绪和厌恶的反对苹果的一切。凡事有理性,有根据,然后才有判断比较好。
对于评论中很多朋友,我真的想说,你们真是没有被mini&USB,micro&USB坑过爹啊,像我这样被坑过,甚至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这篇答案与其说是赞同苹果接口,不如说是鄙视mini&USB和micro&USB的吐槽。如果有一个android设备的生产商愿意付专利费采用苹果的接口,我想说,那东西将真不是一般的NB啊。
下面我仔细来说说,mini&USB和micro&USB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上究竟落后在什么地方(另外插一句,就技术和框架的先进性来说,真和通用与否,专用与否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通用的落后于专用的,这很正常,例子也很多。)
在说我具体的道理之前,我先问几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
1.&如果手机的micro&USB那么NB,为啥没有micro&USB接口的U盘出现?&市场容量不是理由,要知道,智能手机现在的保有量,至少和PC是一个数量级的
2.&如果手机的micro&USB那么NB,为什么鲜有micro&USB的外设出现?要知道,就数量来说,micro&USB的手机比iphone要多。
3.&如果手机的micro&USB那么NB,我们还要SD(或者micro&SD)接口干啥?
4.&如果手机micro&USB那么NB,为啥很多手机还要单配Micro&HDMI等其他接口?
5.&如果手机Micro&USB那么NB,为啥工业级终端还需要通过CF,SD,或者专用接口来扩展接口能力?
6.&如果手机micro&USB那么NB,为啥很多pad都还要在尺寸和厚度上费尽心思,以提供标准USB接口?
USB从设计和诞生之初,即使一个围绕着以PC为核心的接口框架和标准。
在这个框架中,一切的核心围绕PC,手机,包括其他外设,都是属于附属设备,没有PC,没有一切。
后来,大家发现,USB的接口尺寸太大,用于连接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型数码设备时,不太合适,因此出现了mini&USB和micro&USB
后来,发现,具有OS,具有独立的智能运算和控制能力的设备已经不是PC的专利了,(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这些智能设备之间本身就有相互通信和传输的需求。怎么办?
于是在这个明显已经不合时宜的USB框架中,增加了OTG,这是什么?这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权宜之计啊。
大家也许会问,既然现在的智能手机几乎都可以当作一台PC了,为什么不能让手机当这个USB&Master?
答案是,勉强可以。但是USB本来就是一种针对PC为Master目标而设计的PC外设的总线连接规范,放到手机上,有很多麻烦,困难和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时钟控制,供电模式以及其HUB机制上。如果硬要这么做,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由于我曾经接触的很多工业级应用和需求中,对手机连接很多特殊的外部设备(例如1,2维条码读头,RFID感应,电子秤等等),传感器等有很多要求,也有大量的定制案例,和大量的设备制造商打过交道,鉴于流行与标准还有成本因素,USB接口规范是首选,但是综合多年的血泪史,我只能说,这他妈的手机USB真的是坑爹坑死人,最终绝大多数需求都转求通过SD接口,CF接口,蓝牙,甚至是老式的PCMCIA接口去实现。
我只想说,USB真的不是一个适合手持智能设备外接外设的规范。
再其次,USB只是一个低速的接口规范(其相应获得的好处是,可以同时连接多达上百个设备),是一个非对等的传输通信接口(有主从关系),对于PC来说,这无关紧要。因为,PC可以有1394,HDMI,DVI等接口进行补充,对于手机来说,这明显是个不合时宜的东西。
截至到现在为止,绝大部分智能手机采用的都只是不支持OTG的micro&USB,少量智能手机采用了支持OTG的micro&USB,只有凤毛麟角的手机(一般是专用的工业级机器)和部分PAD提供的USB&Master(注意,这是标准的USB接口而不是micro&USB接口),为什么?难道这些厂商看着苹果的配件市场繁荣不眼红吗?难道是USB标准推广不够广泛,支持和使用的人太少么?呵呵
一个只具备Micro&USB&Slave接口的智能手机,没有PC的话,除了充电,它啥都不能,啥都不是,能干嘛呢?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市面上智能手机都是如此,为什么呢?难道是三星,摩托,HTC,SONY他们都太笨了,看不到这里的价值和市场?
在来看看apple接口的框架
这是一个从根本开始,真正以手机本身为核心设计的接口规范,支持USB,进行PC连接只是他的功能之一。没有PC的情况下,它依然可以承担大量的功能,是一个真正为手机设计的接口规范和框架。
至于提到palm接口的@xmonkey 兄,这个。。。palm真的算得上是从良和追求先进才改成了USB。palm当年的接口是RS232 9针接口的变形,但是您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他的管脚定义。。。
apple的30脚定义中,物理定义是独特的,但是逻辑上支持的都是现成大流的主要协议,例如各种视频协议,1392等等。
OMTP真的想改良,抛弃PC作为核心的时代的顽固保守的老思想老理念吧,专门为手机设计一种新的接口和传输协议,还是比较靠谱的做法。
至于lightning,真还没有研究过,研究过了再补充吧。
以下是部分评论:
pansz,自由软件开发者
前面有人说如果改成 microUSB 就得单独加一个 hdmi,错了,注意两点:
如果用户需要同时接 usb 跟 hdmi,一个口就不行了,必须有两个口才能实现。
三星 Galaxy Nexus (谷歌三儿子)可以通过 microUSB 口输出 HDMI,只要你有相关的转接线,我们这里经常用三儿子 HDMI 输出。这说明 microUSB 口一样能实现 HDMI 输出,甚至我们可以推测用 USB 复合实现其他输出也并非不可能。
从这两点来说,基本可以证明,苹果本身就是刻意的创造不兼容,没什么特别好探究的理由。
当然这个新接口的优势还是有的:那就是正反都可以插!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对USB有正反面感到无比的愤怒,反正我是一个,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我其实比较拥护这个接口,甚至希望 USB 有朝一日也发明出正反通用的新的接口形状(当然还是要兼容USB)。
姚侃,统计分析师
Apple最早设计30PIN的时候应该纯粹是处于模拟输出的需要,结果iPod的红火导致了Dock外设的普及。如果Apple盲从其他任何标准,那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次改用Lightning全数字接口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整个Dock的设计都得改变,只凭那么小的插头肯定无法撑起iOS设备的重量。
莫莫,程序猿
【天光】&只是对硬件了解,可惜了,你根本不懂得数据的本质,USB之所以NB是因为他是传输数据的,所有的数据都行,&适配程序来做就可以了,本质上只要软件商愿意,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只是软件商需要利益最大化,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做来要更多的利益,当然这个是必须的,同样,micro&USB只是一个设计上的问题,工业设计不是单一考虑到好看,可用性,易用性,坚固等等都需要考虑,或许以后会出现更漂亮的micro&USB接口,因为他要的只是&电源&数据传输线&&你愿意怎么设计都可以,&USB3.0的标准出来了,同样适用与micro&USB&苹果只是一个封闭的自己的生态系统,&如果天下都是苹果的那他说什么好便是好的,如果所有硬件开发商都愿意适配,那micro&USB&无所不能,还可以更小,
1.&&USB&根本不是【天光】&说的USB从设计和诞生之初,即使一个围绕着以PC为核心的接口框架和标准。
2.&&USB只是一个数据传输的标准.
3.&还有,所有的应用,显示等等只是数据的应用结果罢了.数据怎么用就是开放者的事情.
USB3.0的出现是因为用户需求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数据了.3年左右,usb3.0可能会出现在手持设备上.
4.还有苹果支持USB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个原因,因为多数用户必须用到USB&如果USB不能用,便可能放弃苹果,苹果不是神仙,他也是跟着用户走的,不然他低声下气在他机器上适配个X
xmonkey,Android开发者
因为MFi Program很成功。
有大量第三方厂商为iPhone/iPad/iPod开发基于30pin接口的配件,并交给Apple授权费。
如果抛弃这个很成功的ecosystem,使用标准usb接口,对Apple来说损失很大,得不偿失。
saighost,iOS 应用开发 和node.js爱好者
遥想当年的诺基亚也是自己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全能接口,耳机充电传输都是同一个,多少针的不记得了,但除了设立技术壁垒、绑定用户和授权费,怎么没听说讨论一下是为了什么改进呢?而且很多人抱怨耳机不通用,充电的时候不能听音乐等。再看你家里有没有几个当年的诺基亚充电器扔在那?记的后来促使大家接口统一用micro USB 就是为了充电器和数据线能通用啊!行业老大就可以不执行行业标准,这个看微软的6也可以证实。
所以苹果 可以 坚持不兼容当前流行的标准,是因为人家现在有这个地位啊!
目前有很多外设厂商,通过推出apple产品的外设来赚钱,而apple自己的外设太贵,所以,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非官方的外设。
apple借推出iphone5之机,用接口来夺回更多的外设市场,就等于夺回大额利润。或者不让你做,或者高价授权给你做,总之apple要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环境,尽量将利润控制在自己手上,商业公司都会这样做的。
我想,这个才是最最主要的目的。否则,多少针脚这些都是可以说得通的。就这么一件简单事情,不用想那么多。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新闻客户端 &
Type-C接口看似很火却不普及,为什么?
【PConline 杂谈】话说这Type-C接口从2014年发布至今,也有一定年头了,为啥还没能得到大规模普及?可能不只是小编,童鞋们心里对此也很疑惑吧。不要紧,咱们今天就谈谈这个其实并不陌生的接口,试着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它的普及这么难。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Type-C,其实它就长这样。讲道理来说,Type-C应该是论属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的一个分支接口类型,我们所熟知的USB接口(手机上是Micro USB)其实应该叫Type-A类型接口。那有没有Type-B呢,嗯....有的,只是这玩意一般用于一部分打印机等特别设备上,正常人较少能接触到,所以小编也就不再赘述。集齐了Type-A、B、C三种类型接口,我们不难发现,Type-C在这三者之中是最小巧滴,将设备两端的接口统一化,并且支持传输速率最快、正反盲插操作、所支持设备充电协议更快等。
就连我们亲爱的苹果大大,也在最新版本的Mac book中采用Type-C接口。按道理来说,苹果都采用的技术,应该早就已经会被各大厂商所普及了呀。可是事实却是如此么?
看似很牛,其实问题也不少。
我们在来说说Type-C几大的缺点:
从去年至今,已经先后有少部分产品(手机产品居多),采用的Type-C接口,比如:一加手机2、乐视手机、诺基亚N1等,它们虽说采用的是Type-C接口,但是都是只支持USB2.0传输协议,哪怕是到现在,苹果所发布的新款Mac book上面的Type-C,也仅能够支持到USB3.1 Gen1,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是完整的USB3.1(阉割产品)。
又是USB2.0,又是3.0,现在又冒出来个3.1 Gen1,你们是不是都糊涂了。前面说的USB3.0之类的,是指的传输协议。而接口类型与传输协议的关系,就好比送水速度与水管类型的关系性。水管是方是圆并不重要,但越粗的管子里面你爱流多快随你意,而较大的水流速度却不能使用细水管,否则会蹦管是个同样道理。
而Type-C是支持从USB2.0至USB3.1 Gen2(3.1全速版)通用,能够自动向下兼容,最大支持20V/5A的充电适配,范围很广。看似很方便,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有关的负面消息曾经也是广受热议:Type-C会影响手机信号,存在有安全漏洞等等。虽然在后面确实证实在USB3.0模式下,会对手机WIFI信号产生干扰,其他类型并不会(我说的是2.0,新款手机基本都是3.1还没听说有问题);存在与苹果的Lighting有相同的安全问题等。可是老百姓们已经对这个小小接口有了不小的负面印象。
再举个例子:你敢把Mac book的充电器,插在类似魅族pro5这类Type-C接口的设备上充电么?前者是笔记本适配器(充电器),后者是手机,换成一个正常人或者小白用户来说都不会这样做,虽然它们的接口是一样的,哪怕小编我告诉你这样其实是可以的,关键是你知道么?(no zuo,no die~)
Type-C作为一种致力于将所有数码设备接口统一化而生的接口类型,却没有很清晰的告诉我们这群老百姓,它真是只要能插上,就能够通用,这个最关键性的问题。导致现在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对它模凌两可,它真的是干嘛的,更别提什么以后所有数码设备的通用性这类的大话题了。
快充技术?老接口照样能实现
再者说,单纯从手机上使用Type-C的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能使手机充电更快,传输文件更快。电池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很多数码产业的快充需求是日益增长。话是这样说的没错,但今年的三星就告诉我们,这玩意“市场还没准备好”。在今年三星的新旗舰机型S7/S7edge上,依旧使用老款的Micro USB接口。三星敢这么做,小编我也只能说“大公司任性、技术硬没办法”这类的话。很简单,Tpye-C充电快,人家三星自己的快充技术同样能在老接口上实现,就拿之前发布的三星NOTE5来说,它能在1个小时20分钟就充满3220mAh电量。
你说数据传输新型接口更牛逼,咳咳,你说的没错,可是老接口上的速度你真的是不够用咩?经常性的从电脑上拷文件已经可以说是过去式了。使用次数和使用成本之间,选哪个已是不言而喻。小编再斗胆问一句,各位现如今有多少人手头上拥有的设备是支持Type-C,哪怕是Type-C的数据线也应该没多少根吧?一下子更换新设备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成本是非常大的,也并不会有人一下子更换那么多的。(土豪请无视我!)加上互联网的发展,配合国内上网速度提高(虽然还是特么坑爹),咱们都已经养成习惯,需要什么上网下,比用电脑传已方便太多了。
命运多舛的Type-C:我怎么就这么衰~
Type-C虽然跟苹果的lighting接口长得很相似,但是它两的命运却大相径庭。苹果凭借iPhone、iPad、iPod等多种产品线的推广,在有强大的出货量支持下,秉持“老子牛X,出了你爱买不买”的精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普及Lighting接口。可是Type-C呢,它的开放程度很广,却没有哪个大头真的敢给它撑腰,全力支持其发展,这也是造成普及难的一大问题之一。
说辣么多,归根究底还不是刺激不了消费欲望!
小编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新型接口没有把普及意义跟咱说清楚,讲明白,不能跟咱说我用了它会如何如何爽!那么以现在固定式理念,是无法真正在短时间内普及的。是的没错,今年很多新款手机上面都是采用Type-C,将来的很多其他类型的设备也将支持Type-C。只是一个关键点咱们都忽略了,那就是咱们老百姓现在的消费理念是日益成熟,除了极客、爱好者等之类人,大部分的人所使用的数码设备基本都是性能过剩,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更换,仅凭一个接口就想刺激大众消费基本是不可能滴。只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标准化的完善,Type-C的普及是迟早的事罢了。(这是一句废话!)
话就说这么多了,各位亲还有不清楚的么?如果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或者想法,与小编完全不同,你认为你的想法更专业!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小编我的,那么都OK,童鞋们请发邮件至,我会即使处理各位的问题,并在下期文章当中,将最有看头的Idea与大家分享,就先这样啦。Bye~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手机接口大一统 你真的了解USB Type-C吗?|USB|接口|Type-C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手机接口大一统 你真的了解USB Type-C吗?
  文章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说起“Type-C”,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最近拿它大做文章的厂商着实不少,但要具体说清楚Type-C是什么,估计不少人只能说出“可以正反插”“USB的一种”之类的大概。其实,Type-C的门道不止如此,即便同样是Type-C接口的产品核心也可能是不同的,加之网络流传的各种误解, 关于Type-C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Type-C。
什么是Type-C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 示输出等功能。Type-C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制定,在2014年获得苹果、谷歌、、微软等厂商支持后开始普及。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提一提USB接口。USB接口目前共有三种介面,分别为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 及Type-C。标准的Type-A是电脑、电子配件中最广泛的介面标准,鼠标、U盘、数据线上大的一方都是此接口,体积也最大;Type-B标准则主要 应用3.5寸移动硬盘、打印机、显示器等设备,体积比Type-A要小。而为了移动电子设备的便携性,还诞生了Mini USB和升级版的Micro USB标准,前一种被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上,后一种Micro USB则是我们目前手机最常见的接口。
  另外,USB至今推出过1.0/1.1/2.0/3.0/3.1五个版本,Type-C介面标准就是随着3.1版本一同发布,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只要是 Type-C接口就一定是USB 3.1版本。实际上Type-C对USB版本并无要求,甚至可以在老版本的USB 2.0上使用,比如已经用上Type-C接口的诺基亚N1平板电脑、一加手机2、乐视手机用的都是老版本的USB 2.0版本,刚刚发布的ZUK Z1采用的也只是USB 3.0版本。即便是苹果宣传使用USB 3.1 Type-C的12寸MacBook也不是完整的USB 3.1,核心原因在于其使用的Intel Core M平台并不原生支持USB 3.1。在AnandTech关于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提到,苹果所使用的接口是USB 3.1 Gen1,速率比标准减半(和USB 3.0一样为5Gbps),未来的全速版本是USB 3.1 Gen2。所以,苹果的USB 3.1 Gen1其实就是USB 3.0版本的Type-C,只不过改个名字好听点。
Type-C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最为人所知的无方向性,通俗说就是可以正反插,估计这也是苹果放弃之前使用的Thunderbolt 2接口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优势是Type-C非常浅薄,约8.3x2.5mm的大小放在移动设备上并不突兀,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之上更是节省空间了三分之二的空间。
  第三个优势在于其完整支持USB 3.1的全部功能,比如提供高达100W的供电、最高10Gbps的传输速率、传输影音信号等。特别的是,Type-C的功率传输是双向的,这意味着它拥 有两种发送功率方式,即用户不仅可以用笔记本为移动设备充电,也可以利用其它设备或移动电源为笔记本充电。
  另外,有传闻说苹果会在iPhone 6s上用Type-C取代Lightning接口,结合Type-C支持音频信号传输的特性,早前苹果要取消耳机接口的信息并非空穴来风。所以得益于Type-C,今后的手机上很有可能只有一个接口。
  Type-C的安全隐患
  经过上面的描述,Type-C基本可以用“完美的接口”来形容了,但其实它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现在老生常谈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面对BadUSB漏洞时。
  BadUSB漏洞在2014年的Black Hat大会上由德国两名研究人员公布,其可避开数据读取区,将恶意代码存放在USB设备控制器的固件存储区,让用户在没发现它之前就将恶意代码感染给电子 设备。最可怕的是,即便我们发现自己的设备上被感染了BadUSB,但依靠普通杀毒软件或格式化操作都无法清除该代码,而且安全专家表示想要修复 BadUSB漏洞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Type-C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其更容易遭到大范围的攻击,发现者之一的Karsten Nohl就曾对Type-C表达过深深的忧虑,“即便以最新的标准来看,我们现在对BadUSB漏洞是毫无办法的”,因为不论苹果还是谷歌,只要使用 USB接口,就必须遵循USB标准,这就埋下了一定隐患。
  在生态层面修复任何一个漏洞,是一项相当艰难的任务,没有哪一家厂商敢妄言颠覆USB设备的工作原理。当然,过去苹果发布Lightning接口的时候,也传出有安全隐患和被黑客破解的新闻,但如今并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安全事件。
  从现在的趋势看,Type-C取代Type-A/B介面是必然的结果,其拥有的纤薄性、便携性、拓展性特点都助其在与众多接口的竞争中胜出,虽然目前还存在着安全方面的疑虑,但总归利大于弊,问题也总有解决的一天。
  而接口标准的统一,不仅使生活中的繁琐减少,而且在环保方面也能做出很多贡献。或许未来某一天,购买手机不再标配充电器和数据线将成为可能。
  扫一扫,每日推送最潮最酷数码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数码官方微信(也可微信中搜:sinadigi或新浪数码)。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大家都在用USB Type-C接口 苹果iPhone呢 - 推酷
大家都在用USB Type-C接口 苹果iPhone呢
曾经有一个难题摆在全世界人的面前,我们对它束手无策,默默地,默默地忍受了多年。终于,在 2013 年底,USB Type-C 接口来到我们面前,改变了我们插 USB 线缆的方式。
新接口到来之前的 USB 端口不支持正反插,因此我们插 USB 线的时候常常需要摸索 2、3 次才能成功连接,在黑暗中尤其如此。
好在随着 USB Type-C 接口的到来,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在 2013 年听到关于 Type-C 消息的时候,我们原以为距离它被应用在产品上,距离它普及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诺基亚 N1 发布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以为远在天边的美事,已经近在眼前。
诺基亚可以算是在 Type-C 中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去年11月份,诺基亚正式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安卓平板电脑,诺基亚 N1。这款平板电脑亮点有三,第一点是,它是诺基亚旗下第一款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第二点是,它拥有类似苹果 iPad 的外观。第三点就是它采用了 Type-C 接口,虽说它采用的是 Type-C 型 Mirco-USB 2.0 数据接口,但也是世界上首款支持这一新型接口的设备,吹响了 Type-C 接口的号角。也正是从这以后,大家也逐渐对 Type-C 多多少少有所关注。不过,真正让 Type-C 接口被广泛讨论的是苹果 Macbook 的使用。(仿佛看到诺基亚默默的在墙角心塞,其实也没什么,佛教起于印度,结果还不是在中国发扬光大)智能手表也是一样,Apple Watch 的到来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了智能手表这种新事物。
今年三月份,苹果发布了新款 Macbook 笔记本,它其中一个妙招就是采用了 Type-C 接口。全新 12 寸 MacBook 除了耳机插口外只设有一个 USB Type-C 接口,这使得这个接口格外令人关注。
在 USB Type-C 接口到来之前,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名词—— Thunderbolt(雷电接口)。雷电接口是苹果与 Intel 公司深度合作推出的一种技术,它融合了传统的 PCIe 数据传输技术和 DisplayPort 显示技术。在 Type-C 之前,苹果一直在大力推广这个接口,苹果的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系列笔记本电脑、iMac 一体式电脑、Mac Mini 轻便主机以及苹果的 Thunderbolt 显示器都配备了一个或者多个雷电接口。
苹果青睐雷电接口的原因是它带宽更大,传输速度更快。经过改造后的新版 Thunderbolt 2 接口,可以实现双向 20Gbps 的理论传输速度,远高于 USB 3.1 的 10Gbps 理论传输速度。
然而,Type-C 来临之后,甚至在此之前,我们就越来越少的提及曾经的雷电接口。Type-C成为了我们的新欢。
全新 Macbook 机身更薄,这与 Type-C 接口的使用离不开。USB Type-C 尺寸纤细(2.5mm),比雷电接口更有优势。
和雷电接口相比,Type-C 接口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甚至高达 100W 的功率,用户可以通过 Typc-C 接口无需任何适配器直接为另外一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充电。
Type-C 接口的扩展能力超强,这个接口不仅可以当电源接口、USB 接口甚至是显示屏、VGA、HDMI 接口,拥有着将所有接口功能集于一身功能的本事。
抛开技术不说,我们单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Type-C 接口成本更低,更具性价比,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诺基亚 N1 平板电脑的引领和苹果Macbook的发扬光大之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采用 Type-C 接口的手机,这种接口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新标准。处理器巨头英特尔未发布的更新型 Skylake 处理器会支持 USB Type-C 的接口,这意味着未来的笔记本也会大举使用 Type C 端口。
除了诺基亚、苹果和英特尔之外,谷歌这家科技巨头也已经宣布 Android M 支持 Type -C 接口。Android M 操作系统支持全新 USB Type-C 端口,这是对行业接下来安卓终端的发展树立标杆,所以安卓全系标配 USB Type-C 接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事实上,不用等到下半年,现在就已经有数家国内厂商推出配备新接口的智能手机。只不过,新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依靠国内小厂商是无法完成的,最终还是需要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来推动。
谷歌Android M操作系统的正式版将于今年 10 月份发布,新系统发布后,我们相信后半年,我们会看到许多采用 USB Type-C 接口的安卓手机发布,其中有一款可能就是万众期待的 Galaxy Note 5。三星向来喜欢拥抱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再加上苹果 Macbook 已经配备,甚至新一代 iPhone 都有采用新接口的可能,三星没有理由会放过。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新一代 iPhone 会采用 Type-C 接口吗?在 Macbook 之前,我们会认为这可能只会在安卓、Windows平台上成为主流,成为它们的标准,与苹果产品关系不大。然而,新 Macbook 却出人意料的采用了这个原以为只是其他平台的标准。Macbook 开拓了苹果产品的 Type-C 之路后,新一代 iPhone 6s 或者 iPhone 7 采用这种标准的接口可能性其实不低。
下面我们来谈谈标准这个问题。虽然苹果一直在标准之外,总是与其他的厂商不同。无论是之前的 Dock 接口还是现在的 Lightning 接口,都异于非苹果设备的 Micro-USB 接口。但是我们要知道,苹果游离在标准之外并不是为了装高冷装个性,而是为了更加方便用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市场上的标准能够提供令苹果满意的用户体验,苹果便不再需要额外创造自己的标准。比如苹果也已经和其他厂商一样开始采用 1080p 屏幕,把大屏幕手机的尺寸定位为更广泛被接受的 5.5 英寸。
Type-C 接口能满足苹果的要求,能够达到苹果想要创造的用户体验,苹果便有理由为iPhone采用这一接口。
那有什么理由不用 Lightning 呢?据了解,从多年前的 iPod 开始苹果的移动设备就一直在使用自己的专用接口。以前是采用 30pin 接口,后来改成了正反随便插、体积小巧的Lightning 接口。两代接口共同的特性是兼容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既可以转接USB又能转换为 DVI、VGA 和 HDMI,还能连接各种音频设备。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以前 USB 规范对其他数据协议的兼容性不好,满足不了苹果设备的需求,因此苹果自创了自己的标准。
但是 USB 3.1 Type-C 事实上已经完全能够替代 Lightning,与后者相比前者有大得多的带宽、更强的供电能力和不相上下的多协议兼容性,接口更小且同样可以正反随便插。苹果 Macbook、iPhone 等产品采用统一的全新的接口,这样也能够简化苹果花园中的接口标准,实现统一。
另外, Lightning 接口的数据线在被插入端是在接口的上侧或者下侧。这样设计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线在这一段是裸露的,没有屏蔽。并且数据线和屏蔽线距离太近,这种设计对做工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不小心会短路。USB Type-C,如果设备和主机连接起来,那么整个屏蔽线会在外面把数据线套住,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并且也不容易短路,做工要求也不高,制造成本也更低。
据传,新一代 iPhone 还将更加纤薄,Type-C 大小约为 8.3mm&2.5mm的外形更加适应人们对于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在机身厚度方面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还有一点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迫于欧盟国家的压力,苹果也将不得不放弃 Lightning 接口,转而采用即将普及的 USB Type-C 端口。
据报道,根据欧盟统一智能手机充电接口的新法规,在 2017 年以后在欧盟成员国内使用的充电器端口统一配置为 MicroUSB 端口。安卓手机早已统一采用 Micro USB 接口,只有苹果还在采用自家的 Lightning 数据线,很显然,这条法规主要是针对苹果。根据新法规,如果iPhone欲在欧盟国家市场销售,它就需要采用统一的 Micro USB 接口,其中 USB Type-C 是最好的选择。
有网友表示,USB Type-C 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比如充电时,充电线接头可以正反面直接插入手机,当然也可以不分正反的插入手机,最重要的恐怕是充电时间缩短 2-4 倍,当然也可给别的设备充电。
面对新的 Type-C 接口标准,你更多的是欢迎,还是反对?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你的观点。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神2黑暗世界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