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师培训,UI 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有什么区别

您当前位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价格说明:
包装说明:
发布时间:
有效期至:长期
关键字:网站建设,小程序开发,网页设计
所在地区:河南郑州
联系人: 高经理&&&&
交易谨防上当受骗!请看-->
企业名称:郑州空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商铺:
联系地址:河南郑州-
在这个技术的世界,UX和UI这两个词条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很流行,无论大小,都在寻找招聘UX/UI设计师。这两个缩写词条使得整个技术工业为之疯狂,因为它们是先进的前沿技术。那这两个词条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首先,UI是指用户界面,UX是指用户体验。有一点很重要,这两个词条不可互换,因为它们要求的技能集是不同的。让我们来看看UX设计师和UI设计师之间的区别。
客观的 vs 感性的
UI设计关注任何物理界面,如你的智能手机、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设计你在外面看到所有东西都是UI设计师的工作。这些里面包括导航按钮和其他输入控制。另一方面,UX设计则关注与提供给用于某种体验。他们解决界面所带来的感性体验。任何时刻用户在和界面交互时的体验就是UX设计师的工作。他们是产品的骨干。
交互体验 vs 视觉设计
UX设计师关注人类行为并试图更好理解人类想要使用的是什么。他们基本上处理的是创造性的部分,他们能够回答人们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但是他们无法这些放到一起来解决那些问题。这些是UI开发人员所做的。他们能够东西看起来美观,拥有创造视觉设计的技能,并且能够把它们转换成HTML代码。
概念的 vs 技术的
能够同时懂得产品设计的技术部分和概念部分的人才很难得。大部分人要么关注代码,要么关注用户需求。从而有了UX和UI设计师的区别。UX设计师在视觉方面并不在行,他们在行的是对产品背后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软件根本目的的关注。而技术方面则是UI设计师的事。他们关注用户如何通过界面交互的精细细节。
结构化vs功能化
当软件交付给用户之后,UX设计师要对软件功能负责,此外,还要对用户互动式的体验负责任。软件功能需要实现用户的个人需求,并且还要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场景。与其相反的是,UI设计师仅仅生产可视化组件,和基于品牌指导和可视化层的前端代码,而这些东西需要UX架构在一起。
生理性的技能 vs 创造性的技能
这不仅仅是如何创建一个网站。这事关如何赢得用户。所以当设计网站时创造性包含了把网站背后的概念集成在一起的生理性技能时候,你就是一个赢家。UI设计师通过完成终产品来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技能。另一方面UX设计师研究软件的细枝末节并提供用户问题的解决方案。
商业设计师 vs 设计思想家
用户体验设计师也是商业本身的终设计师。他扮演了设计师思想家这个重要角色,通过这个角色他将自身感觉与用户需求相匹配以产生一个可行的商业策略。他用以人为本的方法来应对问题。因为UI设计师执行了终计划并实现,所以实际上他就是商业设计师。
外部的 vs 内部的
一方面UI设计师关注于软件的外部设计以及人们与软件交互时的所见。他通过在用户中产生视觉上的吸引来使软件获得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他兼具创造性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UI设计师还有之后的角色。一旦视觉设计被用户认可后,UI设计师就要关注内部的一些东西并提供用户体验。
体验 vs 约定
真正吸引客户的方法是满足他的标准。这意味着UX的设计者必须提供客户想要的实现。他需要依赖个人的经验和沉浸式的研究满足客户的要求。他需要与UI设计师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图片和感知用户产品的初体验。
交互设计 vs 解决方案设计
良好用户体验有利于产品的成功和可信。UX也被称为解决方案设计,因为它是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中的无形部分。UI开发者专注于交互设计,因为当UX设计师关注情境时,他们更关注内容以及如何将内容在界面上呈现才有利于用户获取信息。
系统 vs 品牌定位
UX设计师必须彻底地了解要设计的系统以及用户想通过系统达成的目标。另一面,UI开发者的职责被认为是使系统符合品牌的颜色、字体和标识,使界面和品牌保持一致性。
然而,终UX和UI要一起体现到界面上,因为为了给用户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参与感,前面所提到的属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良好的交互体验支撑,再好的视觉效果也是浮云,它们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成功。有些人只追求其中之一,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了。你需要同时掌握这两门技能集以及创造力,才能设计出好的界面。
还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吗?好好想想吧!
相关供求:
免责声明:
本页面展示的[用户体验设计和UI设计的10个不同点]均由用户自行提供和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合法性、等均由【郑州空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行负责,首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郑州空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
技术支持: |自学用户体验设计-11设计师为什么要做需求分析
UI设计者 – 一个免费自学UI设计APP
自学用户体验设计-11设计师为什么要做需求分析
发表于: &·
·& 227 views &·&
自学用户体验设计-11设计师主动做需求分析
做产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同时考虑商业价值和用户需求。因为只有让用户满意,愿意使用产品,产品才能从中获得商业价值。商业价值提升了,企业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提升用户体验上。因此商业和用户两个因素,缺一不 可。
当然,再好的需求也要有开发人员的配合,要保证在时 间允许的前提下项目可实现才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商业、用户、技术三个角度来平衡考虑需求。缺少了任何 一个角度都是十分危险的,项目都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交互设计师应该如何和产品经理合作,才能保证同时考虑到商业、用户和技术这3个层次,使得项目可以顺利开展下 去呢?
现在各公司比较常见的做法是:
产品经理考虑产品方向、功能、上线时间等,并撰写需求文档,然后将其交给设计师;
设计师理解需求后,主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把需求转化为界面。实际上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即设计师没有参与前期的需求分析,如何能保证通过一份需求文档或筒单的沟通就完全领会产品经理的思想呢?另外,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师并不能在文档中直接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比如产品定位、目标用户的情况、用户使用时的痛点、 期望等信息。一连串的功能列表往往让设计师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不要让产品人员做交互设计。因为产品经理一般都要背负各种产品绩效指标,压力非常大。这种情况下难以避免地要站在商业/项目角度考虑问题,很难再去心平气和地考虑用户的需求。这样就难以做到商业价值与用户需求的平衡,产品最终还是倾向于商业一方。况且术业有专攻。产品经理重大方向、商业目标、功能 业务等;交互设计师重逻辑、细节、情感、创意、界面等。 若两方面都涉猎,恐怕哪边都做不好。
所以,产品经理独自完成需求文档,再传递给设计师进行设计;或是产品经理自己画原型都不是最好的办法。产品经理应该在初始阶段和设计师一起合作,通过融合各自的专业方法,共同完成需求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商业价值和用户需求,同时也保证最后的设计产出不会过度偏离产品方向。
本文链接: http://www./zixueyonghutiyansheji-11shejishiweishenmeyaozuoxuqiufenxi/
同学自发组织群
Copyright&2016&&& 京ICP备号 |UI、UE介绍以及用户界面设计师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区别_达内UI培训
400-111-8989
UI、UE介绍以及用户界面设计师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区别
在这个技术的世界,UE和UI很流行,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招聘UE/师。这两个缩写词条使得整个技术工业为之疯狂,因为它们是最先进的前沿技术。那这两个词条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首先,UI是指用户界面,UE是指用户体验。让我们来看看UE设计师和UI设计师之间的区别。
客观的 vs 感性的
UI设计关注任何物理界面,如你的智能手机、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设计你在外面看到所有东西都是UI设计师的工作。这些里面包括导航按钮和其他输入控制。另一方面,UE设计则关注与提供给用于某种体验。他们解决界面所带来的感性体验。任何时刻用户在和界面交互时的体验就是UE设计师的工作。他们是产品的骨干。
交互体验 vs 视觉设计
UE关注人类行为并试图更好理解人类想要使用的是什么。他们处理创造性的部分,他们能够回答人们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去做。UI设计师则把这些放到一起来解决问题。利用视觉设计使之看起来美观,并能把它们转换成HTML代码。
概念的 vs 技术的
能够同时懂得产品设计的技术部分和概念部分的人才很难得。而UE设计师主要是对产品背后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软件根本目的的关注。而技术方面则是UI设计师,他们负责视觉和技术,他们关注用户如何通过界面交互的精细细节。
结构化vs功能化
当软件交付给用户之后,UE负责软件功能和用户互动式的体验。软件功能要实现用户的个人需求,还要考虑到用户场景。与其相反的是,UI设计师生产可视化组件、基于品牌指导和可视化层的前端代码,这些是和UE架构在一起的。
生理性的技能 vs 创造性的技能
不仅是如何创建网站,更要赢得用户。所以当设计网站时创造性包含了把网站背后的概念集成在一起的生理性技能时候,你就是一个赢家。UI设计师通过完成最终产品来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技能。另一方面UE设计师研究软件的细枝末节并提供用户问题的解决方案。
商业设计师 vs 设计思想家
用户体验设计师也是商业本身的最终设计师。他扮演了设计师思想家这个最重要角色,通过这个角色他将自身感觉与用户需求相匹配以产生一个可行的商业策略。他用以人为本的方法来应对问题。因为UI设计师执行了最终计划并实现,所以实际上他就是商业设计师。
外部的 vs 内部的
一方面UI设计师关注于软件的外部设计以及人们与软件交互时的所见。他通过在用户中产生视觉上的吸引来使软件获得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他兼具创造性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UI设计师还有之后的角色。一旦视觉设计被用户认可后,UI设计师就要关注内部的一些东西并提供用户体验。
体验 vs 约定
真正吸引客户的方法是满足他的标准。这意味着UE的设计者必须提供客户想要的实现。他需要依赖个人的经验和沉浸式的研究满足客户的要求。他需要与UI设计师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图片和感知用户产品的初体验。
vs 解决方案设计
良好用户体验有利于产品的成功和可信。UE也被称为解决方案设计,因为它是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中的无形部分。UI开发者专注于交互设计,因为当UE设计师关注情境时,他们更关注内容以及如何将内容在界面上呈现才有利于用户获取信息。
系统 vs 品牌定位
UE设计师必须彻底地了解要设计的系统以及用户想通过系统达成的目标。另一面,UI开发者的职责被认为是使系统符合品牌的颜色、字体和标识,使界面和品牌保持一致性。
然而,最终UE和UI要一起体现到界面上,因为为了给用户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参与感,前面所提到的属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良好的交互体验支撑,再好的视觉效果也是浮云,它们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成功。有些人只追求其中之一,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了。你需要同时掌握这两门技能集以及创造力,才能设计出最好的界面。
所谓版式设计,表面上看,它是一种设计的视觉传达;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所以版式设计这块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基础功力。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文字在平面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字的设计可以变化各异,根据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表达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并通过这种多变的形象来直观的传递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
漂亮的设计通常取决于一些小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一个设计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细节的把握直接影响你的设计专业感,甚至会影响设计成本。
构图法则经管名目繁多,但中心要旨是多样统一的规律。它是一切艺术的基本规律的美学法则。“多样统一”亦称“寓变化于整齐。”古今中外,构图千变万化,有多少卓越艺术家的传世作品就有多上不同构图,但它们的特点只有一个:“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选择城市和中心
达内北京亦庄大学生实训基地
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
达内北京会计中心消失的界面:对用户体验设计师未来竞争力的思考 - 简书
消失的界面:对用户体验设计师未来竞争力的思考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UI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消灭UI』,而这周在Medium上看到的文章《》也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这一两年来各种智能助理类产品层出不穷,它们不再使用传统的UI作为主要交互形式,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对话界面和用户交流,甚至完全不具备独立的Native App形态,而是基于像微信这样的第三方平台。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像科幻电影《Her》里面那样的世界不再遥不可及,而在那个世界里,人机之间甚至连简单的消息对话界面也不复存在,而是如同两个人在直接交流。
电影《Her》海报
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打引号是因为我觉得现阶段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设计能力还担当不起这个头衔,但希望未来能当得起),我曾在看完《Her》后一段时间内感到一丝恐慌情绪,看上去在这类新兴的不再具备传统UI的产品形态面前,设计师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虽然仍然有一些发挥的空间,但用户不会再在意已经没有多少UI元素的产品『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当然目前五花八门的卡片们还是给了UI设计很多发挥空间的),『好用不好用』的问题也难以通过传统的界面交互改进来解决,其体验核心在于能否准确地识别和预判出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与诉求并给出理想反馈,而设计师会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能管的啊』。当娴熟的软件技能、丰富的界面设计模式、酷炫的动效、精准的像素眼都变得无关紧要时,未来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发展方向与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是什么呢?
图片来自Medium上的文章:《Will UI Designers Be Unemployed Soon?》
1.对完整用户体验设计流程的深入理解与运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里将用户体验相关要素分成了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五个层面,但实际上,一些所谓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们的工作与思考却只停留在最表层的一两个。战略层对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缺乏深入理解、范围层对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沟通错漏百出不会控制Feature堆积、结构层面对复杂一点的信息架构逻辑流程就头晕脑疼,这三个层面全部任由产品经理掌控,而自己只去闷头执行打磨框架与表现层的设计(没错,就是初入行的我的真实写照)。我的母校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会在大三的时候开设一门叫《用户体验与创新设计》的课程,几年前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对体验设计完全小白的我一度非常困惑,为什么要花上绝大多数的精力去研究商业模式画布、做用户画像,而真正用在线框图绘制、高保真原型这个阶段上的时间寥寥无几。直到近年才明白对商业与用户目标的理解究竟有多重要,事实上,产品设计的工作就可以定义为在商业、用户与技术的冲突中找到满足多方需求的平衡,『平衡』本身也是产品设计最大的难点之一。用户界面设计只是用户体验设计在消费者电子设备上的一个小分支,而真正的用户体验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比屏幕上的小世界广泛得多的地方去。2.ToC界面体验的背后在ToB与ToC产品之间,我想很多人都更乐意选择去做ToC的产品界面设计,直面消费者、自己就是目标用户、产品成功上线后成就感大、方便和外人吹嘘而非要先花一大段去解释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但对一些产品来说,ToC的界面体验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触及用户愿意使用和留存的核心体验痛点,界面交互精美却不冷不热逐渐死亡的APP实在太多了,一个打车APP界面视觉交互再好,不能快速打到车又有多少人愿意使用呢?ToB的产品虽然不能直面消费者,界面看上去平淡无奇,有些一出生就注定不可能有大的使用量级,但却能推动最末端的消费者体验提升,虽然这不能通过界面的形式让消费者用户直观地在第一时间感受得到。对于淘宝天猫,很多消费者用户的使用痛点并不会是界面太丑、找东西不方便这些,而是诸如假货监管不力、物流太慢、找客服太麻烦、反馈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一类,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哦,不关设计师的事啊,设计师解决不了啊,请去找运营』,但事实上,公司内部很多ToB产品就是致力于这方面的体验提升的,其直接用户以公司小二、业务方、商家等为主,有着较为复杂的功能与信息架构,我目前也专注于负责这类产品的交互设计,虽然不能一下让消费者觉得『哦,这个界面变了,你们在解决问题了』,但长期下来却能从更根本的角度去提升核心的产品使用体验。如果只看ToC的用户界面,有时候会觉得非常简单(Uber的界面又有多少元素呢),看上去对于这类产品的公司,设计师用处不大,但是冰山水面下的世界呢?3.关注技术,保持好奇,学习无止境设计师该不该懂技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觉得设计师也许可以不用关注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但至少应该关注一下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而这将从底层带动交互设计的变革,从桌面到手机、再到可穿戴、车载、虚拟现实、脑机交互,设计的平台一直在发展变化。很多设计趋势的变化原因有一部分来自于技术与设备变得更加高级,你能想像在初期的Android设备上使用大量动效的后果吗?Windows Vista的界面在当初可谓惊艳,但却不被市场买账,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很多设备的性能并不足以流畅地带动这个系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使用体验。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很难指望靠已有的知识活一辈子,唯有一直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保持不断学习接收新知识的动力,才能在未来风起云涌的变革中次次顺利转型、全身而退。4.走出舒适区,接受职位融合的趋势随着界面本身视觉吸引力的弱化甚至消失,让步于更重要的内容呈现与交互体验,UI设计本身的技术含量降低,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产品经理的界限逐渐模糊、岗位逐渐融合会是大势所趋,实际上现在国内外很多公司里都已经出现了合并后的产物——产品设计师。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也激励我们主动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虽然一开始的过程非常痛苦(深有体会=_.=)。而交互设计师很多其实也在兼任UX Writer(Google的UX团队里有这个岗位,大概相当于写界面文案的?),而对于对话式的产品形态,如果文案写得体贴而有吸引力,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效果将很明显,看完《Her》后我也曾和人开玩笑说如果那个世界在我有生之年到来,大家就转行去写文案配音吧。当技术革命的大潮来临,产品界面变得弱化甚至消失之后,真正合格的视觉/交互/体验设计师并不会出局,只是具体的头衔和职责范围会发生变化与融合。视觉设计的领域远比UI广泛,插画、品牌、平面、GUI等都属于视觉设计的范畴;交互设计也是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千百年的概念,『交互设计并非一定就是指创建网站或应用程序,也不一定就是指多媒体设计或GUI设计,甚至连其主要关注点都不一定就是先进的科技』(《交互设计沉思录》);体验设计的范围则更加广阔,除了产品设计本身也包括环境和服务的设计,涉及到一整套的线上线下流程。需要担心的,恐怕是那些速成模仿入行、缺乏却一直不愿主动补上系统的设计基础与理论体系、对服务设计与用户研究方法毫无深入了解、面对设计趋势人云亦云却不理解背后深层次原因,只会套规范画图标拼界面的『视觉』设计师、只会画线框图订规范做动效的『交互』设计师以及觉得懂一点『视觉』懂一点『交互』完全不懂线下、服务与环境设计流程/重要性就自称为『体验』设计师的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