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不到电信扣一百三多电信流量费突然增多,时间有重复收费是否正确

浙江网络问政&直通民情
&&&&来源:&&&&
原标题:网络问政 直通民情
随着网络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浙江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各地网络问政的兴起,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党委、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有了重要平台,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
“本县有几家商城还在执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镇政府何时能把路修补一下?”、“现在村里建房有具体规划吗?”……在象山,当地群众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少人会登陆一个名为“象山港论坛”的网站,进入“民情热线”专栏,提出问题或意见,很快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
这是我省各地推行网络问政的一个缩影。
网络汇聚民声。在这个虚拟世界背后,政府职能部门像一个个民情观察员,从百姓生活冷暖、民生事项,到热点事件、重大决策,无不尽收眼底,网络已成为政府和百姓沟通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成为百姓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渠道。
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正转变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并被赋予开放、互动、公平的内涵。
一则帖子,牵出无尽责任
“丹山路南大河桥头,有两棵大樟树长在马路中间,给来往行人带来很大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能不能尽快去处理一下?”前段时间,有位网民在象山港论坛上发了这则帖子。
网民发帖的当天,象山县网络民情会办中心副主任欧宏伟就去现场查看,发现道路中间确有两棵树,大的一棵直径约40厘米。前段时间因道路改造,原本狭窄的南大河桥头和道路变成了通畅大道,而一直在当地的两棵树却并没有被移走,以致影响通行。
这两棵树为什么会留在原地?为答复网友的提问,欧宏伟来到县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所询问,原来这两棵树是附近一家企业早年所种,原来种在企业围墙之内,因道路拓宽、企业围墙内移,这两棵树就“移”到了路中间。对方回应:“这两棵树的产权归企业,我们没办法移。”
县交通局相关人员还告诉欧宏伟,虽然道路由他们负责施工,但项目完工后,道路管理就移交给了县住建局,按照职权划分,他们现在也没法管这两棵树了。
大树若不妨碍交通,留在当地也无碍,这在很多地方也有先例,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而且群众有呼声必须回应。第二天,网络民情会办中心工作人员又来到现场调查,当地群众反映说,这树处在道路入口处,严重影响交通,晚上光线比较暗,车辆很容易和树发生碰撞。
既然道路归住建局管理,工作人员第二天又找到县住建局总工程师余永顺。“我们认为,香樟树这么大,轻易砍掉会破坏生态;如果要保留,住建局没有专用设备,因为经验不足,移植也不一定能保证活下来。”欧宏伟无奈地说。
随后,余永顺出主意说,县园林管理处有移树的设备和经验,每年园林绿化也需要采购香樟树,何不找他们协商把树移走,既让财政省钱,也解决百姓需求?
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这两棵树的“东家”是否同意移植?网络民情会办中心的工作人员又来到企业商谈。“幸亏企业负责人通情达理,说土地已被征用,这两棵树的产权也就放弃了。”欧宏伟说,企业还现场出具了相关文书。
工作人员最后来到县园林管理处,说明情况后,对方很快安排了移植方案。3天后,这两棵曾让居民和政府部门焦虑的大树,终于被成功移植。
一个平台,倒逼管理创新
大事小事,开心事、烦心事,都可以找政府部门聊聊。只要打开丽水网,进入一个名为“网络问政直通车”的论坛,能发现当地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丽水市74个职能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则在平台上“蹲点”守候,及时解答、回复。
这些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行网络问政,在政府部门和普通百姓之间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和互动。而来自民间的参与、表达和监督,也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形成“倒逼效应”,使政府管理和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具效率。
说起丽水市“网络问政直通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伟华有不少感慨。2013年这一平台刚推出时,是想打造一个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快速沟通渠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在推行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这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抓手。
如今,丽水市“网络问政直通车”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群众发的每一个帖子,都必须责任到人;民意上网后,限时20分钟一对一向相关部门网络发言人传达;各单位网络舆情的处置情况,纳入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市政府年度效能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毫无疑问,这套机制的推行,使政府各部门感到较大的压力。但网络空间的开放和互动,恰恰对政府部门日常工作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面对群众,工作唯有尽心尽力,才能得到点赞。”胡伟华说。
网络问政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倒逼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从“间接对话”到“面对面交流”,从“被动解决”到“主动问政于民”,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杭州萧山区开通的“网络问政平台”,其中一条制度引人注目:涉及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受理,5个工作日内办结,规定时间内没办理将“亮红灯”;群众反映较多、涉及多个部门的帖子,网络问政平台派出专人实地前期了解;对各单位办理答复的帖子,根据民意采纳和反应落实等情况,派专人进行追踪,对办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公开曝光。
显然,这种倒逼效应,和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初衷不谋而合。
一张网络,打造高效政府
一张更大的政务网络,在浙江编织而成。
去年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开通。这张网络涵盖全省101个市、县(区)政府,31个开发区服务平台和43个省级部门服务窗口,逐步实现省市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导航、统一认证、统一支付、统一评价等7方面“统一”,为群众办事提供极大便利。
令人关注的是,这家网站还引入“淘宝”评价机制。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满意可以点赞,不满意可以给差评,所有评价都在网上公开,每笔审批业务都在群众监督之下。
这一“点赞”模式,意味着政府机关真正成了“店小二”,服务好不好,不再通过体制“内循环”式的评价决定,而由被服务的群众说了算。这种评价机制,真正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民关系”造成颠覆:政府和百姓之间,逐渐向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转变。
记者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发现一则“差评”。一位网民在评价省建设厅的服务时说:“我检查了两遍,申请材料上签名、盖章都完整,还说我缺这少那,主管部门能不能看看仔细再下结论?”省建设厅工作人员立即回复:“你好!已电话联系当地主管部门经办人员,让他加强业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资料不完整要一次性告知。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网络问政,一个直接的效应是让政府机关时刻处在百姓监督之下,服务意识大为增强。“所有不满意的评价,我们都会跟对方进行电话沟通,然后给出回复。”省建设厅政务中心副主任吴昕说。
随着网络问政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从围观者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台州推行的“全媒体问政”,将网络、电台、电视台等集中起来,利用这个大平台收集民意、倾听民声、问计于民,政府治理渐趋“扁平化”,也极大地激发了公民的责任意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网络问政逐步深化,正成为各级党政机构科学执政的途径,也成为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有效手段。今后应使网络问政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既促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也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目前浙江正在打造阳光、法治、服务型政府,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互联网。通过网络,百姓找到了一个和政府部门有效沟通的渠道,政府部门也能了解群众所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还提供了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服务型政府,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从而实现科学行政。
(责编:李政杰、韩月)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中国式网络问政利弊
11月7日将近凌晨,郑渊洁发了一条寻人微博,缘起是15年前他收到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章懿哲的来信,作为童话大王的他总共收到了十余万封这样的读者来信,然后他随机地抽出了这封信,只是做一个测试:微博是否真的无所不能。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在半小时左右,这个人就被找到了。郑渊洁原来猜测的是,“预计能用一个月找到就不错了”。虽然这样的奇迹也有偶然性因素,但无疑在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个世界已经因网络而发生巨变,它所散发出的能量惊人,而微博正成为一个人际交流和民意反馈的利器,改变着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规则和限制。最近发生的宜黄拆迁事件、河北大学撞人事件越来越密集地揭示了微博这样的网络应用已经不仅会在私人领域发挥“无所不能”的作用,还会在公共政治生活上影响社会,“第五权力”的身影已经悄然成型。当然,网络的应用不止于微博。2010年9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通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看来,这更是将中国式网络政治发展推向了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有效互动的新阶段。微博浪潮更多的网络互动并不直接发生在民众与公权力机构之间,而是网民与网民的交流与传播,最终影响公权力机构的决策与行动。不过,引起广泛关注的案子通常也与公权力机构相关,尽管这些机构还不太习惯在网络上与公众面对面。最近一起被称为“女厕攻防战”的微博直播,几乎成为今年国内微博最吸引眼球、威力显现最突出、影响最始料未及的标志性事件。今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到钟如九家就拆迁问题做工作,结果引发钟母等人“自焚”,导致两人严重烧伤、一人死亡。一开始,这样相对平常的案件虽然有所报道,但并未引起强烈的关注,直到微博的介入。9月16日,自焚者家属钟如九姐妹欲赴京接受媒体采访,在机场被时任县委书记邱建国等工作人员劝堵,最后躲进厕所。有媒体记者根据钟如九打来的电话和拍摄的手机图片,以“女厕攻防战”为题进行了持续40分钟的微博直播,直至两姐妹离开机场。这次直播引发大量“脖友”“围观”,使宜黄事件在网上急剧升温,大批记者、学者、律师、其他拆迁户和网民纷纷转发、回复,声援钟如九,声讨围堵行为。钟如九发现“围观也是力量”后,于9月17日开通微博,至今共发200多条微博,粉丝3万多人。第二次“直播”在钟如九微博粉丝的不断转发下,网上放大效应凸显,并加速了宜黄事件责任处置。9月18日,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10月10日两人被宣布免职。这是国务院今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后,第一起集中问责地方相关干部的拆迁事件。也不是每件事,网络的介入都会带来令人欣慰的结果。日前,河北大学撞人事件则进入了一个讳莫如深的层面,虽然李启铭“我爸是李刚”的言论已经传遍了网络。而且这一次,不单是普通网民介入,像知名记者王克勤也积极通过微博方式传递第一手信息,甚至引导传统媒体的报道。不过,无论舆论对于死难者有多大的同情,维权律师如何愿意积极协助,最终还是得尊重当事人家属的意见,死者家属的代理律师张凯在博客上透露,该案日前私下和解。而该案是如何解决的,外界无从得知,律师随后也被告知解除合同。不独此案如此,因它牵连,知名人士方舟子微博曾披露了对河北大学校长疑似抄袭的质疑,虽然多家媒体的跟进,不过最后也因为缺乏回应趋于冷淡。其间河北省省长表态称要对该案“依法严肃处理”也让网民颇为欣喜。利弊并存微博没有流行前,网络力量介入现实生活也不乏其例。2009年的邓玉娇刺官案就是如此,不仅拥有网络舆论的支持,在事件发生后,还有网友“屠夫”等人亲赴事发地参与调查,并及时向媒体和网络通报进展。“屠夫”当时就告诉记者,他能够突破阻碍亲自见到邓玉娇本人,也在于网络舆论的推动,因为医院正面临网友的大量批评,他们也需要自证清白。“屠夫”的实地调查又进一步吸引了网络的关注,而传统媒体也接力报道,以至于案件最后判决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免除处罚。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虽然未必获得网络的全部认同,但也没有人深究。这在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梁木生教授看来,也是有标志性意义。他说,舆论确实不应该干涉司法,但是可以帮助真相浮现出来。网络舆论之所以被放大,是由于其他渠道的匮乏,因此梁木生建议建立理性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和渠道。“社会需要多种声音疏导,对于目前的网络舆论应该予以克制和宽容。”但是另外一方面,网络的亢奋也容易造成对个体当事人一些权利的伤害,比如人肉搜索就是争议较大的问题,也一度有地方试图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不过,效果并不明显。日前,受深圳市人大法工委委托,深圳市律师协会正在起草的《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一出,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而这也不是关于这一话题的第一次热议。通常认为,在舆论监督的范围内,人肉搜索是合情合理的,这对于预防和揭露贪污腐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像抽天价烟的腐败官员被查处就是人搜积极的结果。因为像公务员、政协、人大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信息本来就应该更加透明化,不过,公众也担心普通公民的隐私内容被泄露,认为这应该和公职人员区别开来。事实上,无论是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最后的判赔,还是一些网络误伤的及时反省,都让公众意识到网络对应的“权力”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以群情激愤的“我爸是李刚”案为例,网民也在批评肇事者李启铭及其父亲李刚,乃至该校校长时,也有批评李启铭的女朋友——认为她应该规劝肇事者投案自首——不过,网络上对此也有分歧,最终还是将火力集中在肇事者身上。这一现象在唐亚林看来,“丑恶现象出来以后,大家一方面要去抓社会根源,另一方面要就事论事,带着理性态度去分析。社会应该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他认为可以考虑从立法上解决公民权利受限制和公民利益维护的平衡问题,要呼吁全社会都遵守法律制度的精神。融媒时代 网络时代来临,影响足够大的还有媒体自身,某种意义上,它既强化了传统媒体的力量,也削弱了大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度。同时,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低、成本低、速度快、效应大,但管理的成本与难度却很大,也为其监管带来考验。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钱钢就告诉本报记者,今天没有单纯的新媒体和旧媒体。在他看来,像王克勤今年关于山西疫苗、舟曲泥石流、河北大学撞人案的三个调查报道,为网络媒体提供了最具专业水准的内容。“我们必须看到,不同的媒体今天已经融合在一起,难分难离。同样是王克勤,他的报道,也在互联网上得到诸多线索和资料,在舟曲泥石流报道中,他在腾讯微博和网友的即时交流;在河北大学报道中,学生通过网络给他许多资讯。”所以,钱钢赞同其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用“融合媒体”来形容今天的媒体形态。“是的,一个‘融媒时代’已经到来。”唐亚林也认同这种网络与现实的互动,“微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而且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传播,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阅读人群。微博引发了群体之间的互动,虚拟与现实的互动。还有,在对公权力的监督上,传统媒体一直小心翼翼,网络作为第五种权力,可以弥补纸质媒体监督的不足。”正如国新办主任王晨日前公开演讲所称的,“我国网民人数已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31.8%,按照有关‘媒体受众规模占人口总数20%即可称为大众媒体’的国际通行说法,中国网络媒体已进入‘大众传媒时代’,网络媒体成为我国新闻舆论的重要力量。”这在唐亚林看来,正意味着一个中国式网络政治发展格局的形成,即在现实政治以外,诞生了旨在影响政府决策、扩大公民参与、增强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新型网络政治形态。但是,网络的活跃也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歪曲、炒作某些事件,干扰网络正常传播秩序;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发布虚假信息,坑害群众;非法网络公关、删帖顶帖,恶意抹黑,影响恶劣。”王晨如是说。而为之做注解的就是日前曝光的蒙牛与伊利之争、QQ和360的打斗。网络“水军”冲着商业利益而成为恶性竞争的棋子,而网络服务提供商滥用自身优势,引发上亿数量级的网民陷入两难局面,直到国家力量介入才缓和,这些事件也正在引起人们的警惕。唐亚林就表示了忧虑,“现在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行业丧失了基本社会伦理,这是对个人、对民族、对社会的极大戕害。主流价值观不应丧失,互联网这个行业当然也应该如此。”
[责任编辑:Jackx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两会39个单位接受网络问政--时政--人民网
北京两会39个单位接受网络问政
&&&&来源:&&&&&&&&&&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朱竞若、余荣华)1月15日,北京开启两会网络视频政务咨询,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38个部门通过内部网络接受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考试”。  通过视频对话系统,代表、委员直接发问,接受咨询的单位负责人当面回答。不到10分钟里,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教委等部门的访问次数已经过百。社保、食品安全、物价等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北京市政协委员郭俊琴对转基因食品格外关注,她先后“点将”市食品安全办综合协调处,市工商局食品处、注册处的负责人,要求回答转基因食品现阶段如何监管,销售转基因食品在市场准入方面是否需要特殊的规定等问题。  截至15日21时,北京两会网络问政访问人次达到1100余人次,代表、委员提出问题266个,有148个得到当场解答。
(责任编辑:杜博)
[&留言&0&条&&&&]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用户名 &密码 &同步至微博客&&&&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网络问政平台
问政对象:
我家情况是先生和大宝是广州户口,目前的房产有学位(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学校)我是外地户口,计划今年生二胎中,属于超生。因为去年的新文件说13年8月1日后超生者及超生儿都不能入户广州。我担心二宝和大宝不是同一地方户口不好,到时自己也不能入户广州,养老金会不会有影响?然后我就在考虑是否先把自己的入户广州(我满足入户条件),这样二宝出生就只能入广州户了,但这样要罚双方广州户的罚款三十多万。我想二宝入户了广州户口,上学就有学位了,不用交赞助费了,现在看同事交学校赞助费也不少。而且两个宝是同一个地方的户口,二宝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现在我已经在办理入户手续中,但又听人说,超生二胎即使罚款入户了,也不一定有学位,要两个学位至少相差六年,也就是大宝上初一后,小宝入小学一年级。也就是说,即使我罚了三十多万,二宝也是没学位的,那我不如不罚,以后交赞助费好了?请问类似经历的姐妹吗,超生二胎罚款后,是否真的没学位?超生者不会永久不能入户广州吧?假如二宝不入户广州,随母亲入在外省,是不是就不用罚广州这一方的罚款了?纠结中,求助~~
[ sophia8513 于 03-24 14:21 发问 ]
两个人结婚,凭啥就只能生一个?平白无故剥夺了生存权
共产党这些黑老百姓的招数就是无良。只会给哪些官员更好的贪污。
好样的。顶
这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政府,这是一个剥削老百姓的政府。我真不明白,生了二胎怎么啦,都是爹妈自己养,凭什么要罚款,还美其名曰的征收社会抚养费。请问你抚养了谁,你们只知道吃喝嫖赌,每年收了这么多税,都让你们吃喝嫖赌用了。而这还不够你们花的,只有不断的炒高房价、炒高地价。进一步剥削老百姓。如果再不为老百姓着想,我想迟早有一天你们会完蛋的。
您好,您的意见我们会作为社情民意报送有关部门参考。按照《信访条例》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您也可咨询市计生局(其网址:http://www.)、市教育局(其网址:ww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流量费突然增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