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最新款手机手机售后服务部在哪

google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google和微软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转一条新闻:Google除了搜索这个老本行以外,几乎所有成功和不成功的产品都是收购而来,包括但不限于DoubleClick、Android、 YouTube甚至是Google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AdSense。仔细想想除了搜索以外,Google唯一自主创新出来的成功产品似乎只有 Gmail。&Google在2010年收购了48家公司,几乎相当于一周吞噬一次,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Google今年的吞噬速度还要加快,目标直指50家公司大关。&Google收购带来的副产物就是一堆非Google系的创新产品,在创始人将公司卖给Google之后,纷纷拿了钱离开Google进行新一轮的创新,然后击败卖给Google的老产品。比如Blogger创始人Ev Williams就创建了Twitter,而当前Twitter的CEO Dick Costolo则是FeedBurner的创始人。我们还不能忘记Dodgeball的创始人在被收购后愤怒的离开Google又创建了 Foursquare。&Google真是大公无私,自己花大价钱买下创业公司然后将其束之高阁,等待被前任创始人出走后建立的新公司所超越。Larry Page在下个月上任后最应该做的并不是加快收购进程和速度,而是让收购后的公司能很好的融入Google产品线。&=====================完全不华丽的分割线============================google的起家产品只有搜索,微软的起家产品只有google都是收购,微软也都是收购;那么,这两家说到底,其实也没啥区别&&这样看来,互联网界真正的创新动力,都是来自于那些现在还默默无名的创业公司。当公司变大之后,就不可避免的变得官僚化,体制化,臃肿;当然代价就是资金上的强大。IT界里,绝大多数的知名公司提供并不是创新,而是稳定。他们的作用是把难以维系的小产品稳定起来,形成盈利模式,然后收购下一个难以维系的小产品。其中相对有创新精神的,是类似苹果这种公司:他们有视野,能够看到it界和it界以外的联系,让科技服务与其他行业(iphone之于通讯,ipad之于传媒,ipod之于音乐工业);同时能将其他早就已经实现的技术应用于其中。苹果真正擅长不是创新,而是把半熟的点子改良成熟之后应用于一个已经存在的既定产业来发扬光大。而类似任天堂这类,在过去几年中,每次都能拿出完全意义上创新产品的公司(体感,触控,声音,3d应用于游戏),印象里几乎别无分号。苹果的产品应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已经产生和成熟的技术,但是苹果每次都能将几个成熟的技术组装成一个可以应用于第三方产业的产品。换句话说,他是哪个能把别人没注意到的食材应用于既定菜式的厨师。而反过来,任天堂是那种自己能真正组装新菜的厨师。但是以创新为根本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本质问题。就像严格意义上的文明未必优越于野蛮民族一样,创新公司的创新速度能不能快过业界的跟风是一个根本问题。mac之前倒在过windows脚下一次,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又imac勉强实现盈利,然后再借用了移动硬盘,mp3,和当时音乐界挣扎的销售模式才推出了自己的ipod。任天堂在sfc之后两次因为保守在市场竞争中没有获得任何优势,直到wii和ds这个世代才重新确定了业界的地位。当然任天堂最牛的一点并不是他能总能拿出好主意并且用来挣钱,而是就算在它最烂的年份里,丫都不少挣钱。真巨头&&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余路还要走多久
新主播,求关注
睡前播一会儿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微软软件质量赶不上谷歌!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编者按:作为业界巨头,微软和谷歌无论在薪资上还是名声上,都对顶级工程师有极强的吸引力。但对比之下就会发现,微软旗下的软件似乎总要略逊一筹。无论是同为浏览器的Chrome和Microsoft Edge、电邮Gmail和Outlook,或是操作系统Android和Windows Phone,都可以发现其中的差距。并不是说微软的软件不好,事实上,微软做得挺好的,但是软件质量似乎赶不上谷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差距?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硅谷精英程序员,原文来自,由Ann负责编译。&我叫David Seidman,曾在微软任职约11年,是微软高级安全项目负责人。而现在是谷歌安全工程总监。之前有人回答说,是因为微软进行的软件开发本身就要比谷歌的难,这点恕我不敢苟同。无论怎么说,Chrome和Edge都是浏览器;Android和Windows Phone都是手机操作系统;Chrome OS和Windows同为电脑操作系统;而Google Drive和OneDrive也都是提供在线云存储服务。所以性质上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把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微软遭到了苹果麦金塔电脑的冲击;90年代晚期,又面临WordPerfect旗下Lotus系列办公产品的威胁。1995年的WordPerfect,坐拥最尖端科技,市场份额超过50%。在这样竞争极度激励的环境中,不断快速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就成了大势所趋。这样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信息盗用行为。那个时候,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满是漏洞,设计过程非常潦草,基本可以说是粗制滥造,大量黑客事件可以说更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由于其最初的代码库都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的,因此也无法适用单元测试等更现代化的软件工程标准(在那个时候,单元测试这类东西都尚未被广泛使用)。&我们再说回到现在。微软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之后,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开始涌现出来。这些应用都是依托于底层平台实现的可预测行为的。因此长期以来,这种稳定性就成了微软最大的优势。但这种稳定性也同样使得微软不敢轻易做出太大、太快的变化——毕竟这样就会打破平衡,导致其失去现有的市场优势。IE浏览器、Windows Phone就都是依托于Windows开发的。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从零开始开发产品,可能是一个错误。但在当时看来,基于旧产品进行开发似乎就是更好更稳妥的办法(P.S.:我自己本人是并没有参与这些决策的)。&除此之外,想要稳定就意味着更新换代的速度会减慢。微软会开发高度稳定的升级补丁,且升级频率低、测试过程长、审查次数多,每次升级的内容量也极庞大。而谷歌的思路则与微软恰好相反。他们会先对小部分用户提供高频的升级,如果远程检测出升级存在问题,就立即将其撤回。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有效,原因有三点:第一,对用户进行测试要远比自行测试来的有效的多;第二,的确有客户会愿意牺牲稳定性进行比较快速的升级;第三,用户的使用反馈对于评判升级内容来说非常关键。换句话说,谷歌的做法能同时保证质量、速度及创新,因此比微软更为有效。如今微软也确实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对Windows 10和Microsoft Edge浏览器都采用了更为激进的升级策略。但要赶上谷歌的节奏,他们还得花上一阵子。&最后,从企业文化的视角来看,谷歌比微软更注重技术工程。谷歌的员工和管理层,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来达成更好的效果。这一点与其说是基于商业判断、不如说是企业文化带来的影响。谷歌在面对技术债务时显得更为有责任心,他们会坦诚地承认,然后偿还技术债务。而微软则有所不同,也没少爆出黑客袭击事件。SharePoint和One Drive都是现代化时期开发出的在线服务,都继承了旧时的代码,但却仍然会出现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微软的企业文化注重产品特色、注重新产品的快速发布而非产品的技术质量。长期下来,谷歌已经对其回报以高质量的产品。当然谷歌的软件也并非十全十美,同样有很多故障或者问题需要修复解决。但由于上述的原因,我认为当下谷歌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微软之上。&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编辑能不能别搞笑了?谷歌一堆开源软件堆起来的东西,bug多的要死,更不要说效率。谷歌软件的唯一优势就是开源免费,和微软真不是一个级别的。
港普有点扯
:如果只是通过开源闭源来判断,那也太过片面了。抱歉,编辑没时间搞笑,在软件质量上,到底是微软好还是谷歌好,各有各的判断。另外,推荐去看看Quora上那个问题,回答问题的似乎也有不少员工。
港普有点扯
:如果只是通过开源闭源来判断,那也太过片面了。抱歉,编辑没时间搞笑,在软件质量上,到底是微软好还是谷歌好,各有各的判断。另外,推荐去看看Quora上那个问题,回答问题的似乎也有不少员工。
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在思念你;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里,我在思念你。 多少恍惚的时候,仿佛看到你在人海川流。 大概最深沉的爱,就是你走以后,我看世人皆像你。————IE浏览器
微软老是宣传的sb一样,结果总被骂
拜托,我们也是用户,问毛quoraGoogle 为什么做不出 Instagram 这样的产品? - 推酷
Google 为什么做不出 Instagram 这样的产品?
编者按:很多大公司在和初创公司的博弈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微软正在被一群创业公司赶超,eBay 买下了 Skype,Instagram&在短短几个星期内下载量超过 50 万次,为什么 Google 做不出这样的成绩呢?难道说 Google 真的缺乏社交基因吗?为什么大公司拥有无限资源,却还需要花大笔钱收购小公司?科技博主 Robert Scoble 曾对此进行了分析,目前来看依旧受用。
为什么Google 做不出 Instagram 此类的产品?
Google 无法保持小团队的运作, Instagram 的两位创始人在 Pier 38 的 DogPatchLabs 租了工位就创立了公司。Google Wave 团队人数超过了 30 人,而团队每增加一个人,迭代速度就下降。再看甲骨文总裁 Larry&Ellison 是如何提升团队效率的呢?如果某个团队效率低下,他会每隔几个星期辞退一个人,直到团队重新出发,不再进行低效会议。
Google 不能像 Instagram 那样缩小服务范围。Instagram 开始的设定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产品,据 Techcrunch 报道,后来的变化是因为该公司与投资者 Andreesen Horowitz 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Instagram 开始的服务计划远不止照片功能,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漂亮地完成一个宏伟的愿景的时候,就不断减少功能。Instagram 可以做到这一点而 Google 不能,谷歌必须与 Facebook 竞争,而 Instagram 只需与自己赛跑。Marc Andreesen 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像 GoPro 或 SmugMug 从来没有任何 VC,过分追求全垒打毁掉了不少公司。
在&Google,如果某个产品取得了成功,公司会把大量的资源投入进去,有时候团队的壮大反而不利于进步。在微软也有类似现象,当一个团队小有成果时,大量的资源就会涌来。没有人想把时间花在枯燥的项目上,大家都想加入像 Instagram 这样的项目,在世界各地发挥价值。如果Instagram 团队归在在&Google&麾下,他们每天将不得不处理大量的邮件,接纳跃跃欲试要加入团队的人。
Google 强制其开发人员使用 Google 设计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
,不能使用
框架,而这样的基础构架并不适合为小型项目的开发。工程师认为 Big Table 有时候没有外部开发人员使用的其他工具那么有效。
Google 的服务必须支持所有平台,适用所有地区,而 Instagram 只支持在 iPhone上使用。微软的团队变得越来越慢也是因为他们需要确保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每种语言的测试。Instagram 没有这些问题,不论在什么地区,他们只支持英语。
Instagram 可以接入每个系统,而 Google 的工程师不能集成 Facebook 或与 Instagram 建立依赖关系,这就增加了&Google&获取新用户的难度。在 iPhone上下载安装&Instagram&app,注册成功后,通过Facebook 帐户就可以添加好友。而&Google&没有这样的社交图谱,因此必须为这种“战略税”买单。
Google 不能进行半公开化的迭代。Instagram 希望热情的用户提前试用他们的产品,并为其带来反馈。然而为了避免各种政治性的纰漏,Google 无法实现这样的做法。 Instagram 不需要担心任何政治问题,在正式发布前,让一部分人先开始使用完全没有关系,这些早期使用者都是其产品的忠实追随者,他们的反馈能帮&Instagram&发现并解决更多系统错误。狗粮生产时,新配制出的狗粮都是要经过好多人品尝并通过后才会上市,在 IT 界,微软公司也采用这一做法来检测他们自己研发的软件,他们管这叫做 “eat our own dog food&” 错误测试。公司开发出新的软件程序后,在发布之前先在公司内部试用。现在 Google 也在“吃自己的狗食”,但事实上,他们需要的是公司之外的人为其产品奉献时间。
Google 走不了 Eric Reis 的思路。Eric 的
(硅谷流行的一种创业方法论)主张先确定客户需求,再开始建设基础架构并进行扩展。Google&一般只有在确认了某项服务会产生数亿用户之后才会着手运作。 Google Wave 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自身增长速度缓慢,无法跟进第一波用户。
那么,大公司究竟该如何创新?
或许&Google 可以通过购买 Instagram 这样的公司来实现创新。毕竟他们可以帮这类小公司在其没有能力涉足的领域发挥实力,例如,自动汽车的开发就需要强大的团队。
也可以尝试开源的方法,构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编码并为其增加价值的系统。就像在网络托管公司Rackspace,非在职人员为其 OpenStack 项目带来了一些很酷的创新。
Hadoop 供应商&Cloudera 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们知道公司的壮大会拖慢其发展速度,所以正在尝试建立让创新的开发人员发挥价值的系统,不受大公司政治所累。
抛开技术方面的限制,我们来看看 TEDx,他们以 TED 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数千场演讲,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母公司的授权。虽然这家公司停止了核心部分的创新,但这就是他们保持新鲜的秘诀。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广告合作:
||||||||||||||||||||||||||
I/O大会来看,Google步微软后尘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不是减少。当年微软如果不是围绕着Windows做互联网,也许就没有现在的Google。而Google如果仍然持续按照搜索等工具的成功思路来运作AI,那它就很可能像微软错失互联网那样错失AI。当年微软并并非没有投入资源做互联网,只是在微软的眼里,互联网也应该是以Windows为中心的。
Google Home其实是个错误
从Google Home所应背负的战略使命来看,这产品其实是个错误。虽然很多人出于对Google
的迷信还在顺风解读,说智能音箱有两种流派,其中之一是Google
Home所代表的双麦等等,这些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在Google做的一定是对的预设下做的想象型发挥。
Google Home显然是对抗Amazon
Echo的一款产品。更合适的打法是推出一款硬件全面超越此前Echo的产品,然后再通过内容、智能上的优势逐步超越。
但Google事实上推出了一款比Echo更差的产品(虽然便宜了50美元),这作为后来者产生的影响其实是致命的。Google
Home这款产品的使命显然在于树立产业的信心,好让更多的人跟着Google跑并进行投入。这个时候第一个产品显然应该是高端、极致。性价比高的产品不是不能做,但更适合留给跟着你跑的生态链条来发挥。
但Google Home偏偏自己做了个比Echo差的双麦的产品,这会导致两个可怕的后果:
第一在参照系如此明显的前提下,每个人都会关注究竟那款做的更好,然后就会形成Google Home不如Echo的口碑。
第二一旦Echo的销量遥遥领先,大家对Google整个生态的信心就会消退。Google自己都不能推出彻底PK掉Echo的产品,指望生态链条上有那一家做的比亚马逊还好是很不靠谱的。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负反馈,核心原因是双麦的方案和阵列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就好比一边用5000块的摄像头做图像识别,一边用200块的然后想靠算法搬回来一样。很多公司如微软等都做过非常系统的测试,大家都知道双麦是有自己清晰的性能界限的,不可能达到最终阵列的效果。(技术解释参照:/news/201610/BSlh3Kf6wcqNCRH9.html)
有意思的是最近李彦宏先生在发言时专门提到了这点,在谈及软硬融合时他说:语音交互中,麦克风技术就是典型的软硬结合的例子,两个麦克风阵列与七个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想必未来百度不会重蹈Google的覆辙了。但从声智科技这样在麦克风阵列技术上比较领先的技术提供商的市场状态来看,市场对于双麦与阵列的核心差异认知还是有待深化,Google的选择确实具有非常大的误导性。
轻模式 V.S. 重模式
非要猜测Google走上这条歧路的原因和动机,那我想一个肯定和时间压力有关。
Home推出的时候,Echo的成功已经开始加速。Echo有四年打磨时间,如果Google也用这么长时间打磨,等到产品发布的时候估计黄瓜菜都凉了,所以迫于无奈才匆忙上了一个简化的版本,这样至少比干挨打不还手好。(也就是说根本不是什么有两个流派,而是好的果子吃不到,那不好的也得将就将就)。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和Google这公司的基因有关系,Google骨子里是一个严重依赖云端,并喜欢用算法解决问题的公司(吴军先生的《浪潮之巅》里对此有描述)。所以先天上会倾向于用算法解决物理问题。而用算法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非常轻的模式。
如果按照从重到轻来划分各个公司所做的事情,那么显然:Intel,高通所做的事情是最重的,其次是微软的Windows,最轻的则是Google的搜索以及其它各类互联网型的产品。吴军先生曾经提到,Google的很多产品都是非常小的团队做出来的,比如赚钱极多的广告系统。与此相对比Windows则是数千人协同作战的产物。
就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样,做轻模式的人反过来做重模式的活通常会比较头大,并且仍然倾向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具体到Google
Home这个案例,显然Google会尝试在云端算法层面弥补前端硬件的不足。比如:微软觉得那样不行,那并不意味着Google不行。对于上个时代的最成功者,这种傲气显然是有的。
显然的,现实并不会以你是否自信而转移。就日常接触的厂商来看,愿意陪Google玩的人还不到亚马逊的一个零头。就日常评测来看,在远场语音交互上面,Google
Home也确实和Amazon Echo有着相当的差距。
这在行业启动期是非常糟糕的状态。此前在其它文章里我曾经提到,所谓语音交互本质上是远场交互,因此强调Google
Assistant在手机上有多少装机量是没意义的。一旦Google Home失败,那对于Google 在远场交互上的打击就会非常致命。
优势多大,劣势就多大
如果两个时代在特征上是连续的,那上个时代的王者通常会延续自己的控制力;如果两个时代的特征是迥异,那上个时代的王者通常会被颠覆。这看着有点抽象,但其实可以与无数商业现实乃至大历史相验证(农业社会做的太好,那就很难产生工业革命,因此黄仁宇才有早熟的帝国一说)。
从商业现实来看,微软之前是IBM,IBM骨子里是2B提供软硬结合完整服务的模式,显然的这让它错过了PC乃至操作系统。微软是一家以终端上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起家的公司,所以授权是它商业模式的根本核心,这让它错过了互联网。
李开复老师的《世界因你而不同》里面清晰的记录了微软内部关于下一步应该如何面对互联网上产生的纷争,从中很容易看出上述的过去成功的思维惯性是如何主导了公司面对互联网的战略。对于那时候的微软而言,显然世界的中心是Windows而不是互联网。
在国内也一样,如果论资源论时机,并没有那家公司真的能和联想相比,联想也并非没有关注到互联网。但对于联想而言本体是PC,所以其行动模式里互联网是服务于如何让PC销售的更好的。这在《联想风云》里可以找到清晰的证据。
反之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既有巨头不管是自研还是收购,其行动还是足够快的。骨子里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并没有真的撼动既有格局,只是在O2O这样领域里才有新玩家崛起。
这背后的原因《创新者窘境》一书里有一定阐述。但可以对此做更简单的理解:文化、流程、思维模式,这些个人以外的东西构建了一个公司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并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非常软的一种思维束缚,但越是这种软的东西越是难以变革。公司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从运作公司的角度看,能在一个时代有所成就的,具有非常高的偶然性,可以不用了解这个时代,只要自底向上的感应市场,那也可以成功。能连续在两个时代有所成就的,那思维就必须有足够的高度,能跳出纷繁万象,经历特殊到一般,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这是对CEO非常大的挑战,显然很少人做到。亚马逊在这点上已经证明了自己,而Google则还没有。
【责任编辑:刘逸伦 】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6 (广告)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售后服务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