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段端午源于哪个时期的AMD的中端CPU总体优于英特尔的

amd 中端cpu有哪些?_百度知道
amd 中端cpu有哪些?
amd 中端cpu有哪些?终端指英特尔i3这阶层的。中低端又有哪些?玩游戏,看电影,上网是不是远amd更合适?
我有更好的答案
MD所有的现阶段CPU里,中端是X3 425 435 X4 620 630这些.9Ghz的AMD435也很具性价比,另外520元的三核心2.8Ghz主频,现价675元。个人推介速龙630是中端最具性价比的,四核心2
采纳率:21%
中端是双核的 250 255 价位385元,主频3.0G三核的445 440
现在价格是400四核的 640 635这些650元。个人推介速龙445的,加三伏电压可开核,看电影上网没必要用四核
游戏主要是靠主频,主频高带三级缓存在游戏性能上更占优势。个人觉得羿龙X2 555 才是最具性价比的U,3.2主频 黑盒不锁倍频可以超,自带L36M缓存,京东629元 新蛋599元,淘宝上卖710元左右,包开包稳,强烈推荐购买!
AMD有一定优势,就是性价比高!比如X4 640
X3 445都比较不错!!!销售量很高!!!!!!!!!!!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摘要: 来源:内容来自申万宏源,谢谢。经历多年长期亏损的处理器芯片公司AMD在今年第三季度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7100万美元。AMDQ3季度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功劳应该还是Ryzen处理器的。此外A
经历多年长期亏损的处理器芯片公司 AMD 在今年第三季度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 7100 万美元。AMD Q3 季度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功劳应该还是 Ryzen 处理器的。此外 AMD Epyc 服务器处理器争抢 Intel 盘踞多年龙头独占地位的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竞争态势将逐步升温。 Epyc 产品线为 AMD 带来了庞大的成长潜能,并正对英特尔形成新的挑战。2017Q3 AMD 扭亏为盈(单位:百万美元)回顾历史, AMD 和 Intel 两家公司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整个 CPU 发展的历史。 Intel 成立于 1968 年,一年之后 AMD 成立。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均出自仙童半导体, Intel 的创始人诺伊斯和摩尔分别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和“摩尔定律”的提出者, 而 AMD 创始人桑德斯是仙童半导体的销售员。Intel 和 AMD 的发展就是 CPU 的发展历史: 同根同源, IBM 促使 Intel 和 AMD 的发展Intel 在 1970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 DRAM, 1971 年 Intel 成功上市并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 4004,虽然处理能力有限,但在 IT 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次年发布的 8008 处理器,性能得到了翻倍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处理器的指令技术,这套指令集奠定了今天 Intel X86 系列微处理器指令集的基础。 年间 Intel 产品指令集之争的关键不是靠技术,而是依靠市场选择——兼容性胜出。 指令集分为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两种,指令集的重要性在于计算机的程序最终转化为指令才能在处理器上运行,所以在处理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采用的指令集。在当时, Intel的 8086 是基于复杂指令集研制的,然而以摩托罗拉为首的大型工作站公司相继开发基于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 Intel 的后期产品为了保持兼容性继续使用了复杂指令集。 长久以来积累了能够在此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减小客户的更换成本,使得客户追随 Intel 的产品。 最终经过长达 10 年的鏖战, Intel 的复杂指令集最终占据了市场。AMD 无资金和技术优势,以优质低价的产品策略力争各类产品的第二供应商。 1982年-1985 年期间, 由于 IBM 的采购原则是必须两家以上的公司参与竞标, Intel 开放技术,全面授权 AMD 生产 x86 系列处理器, AMD 成为 8086 和 8088 处理器的第二供应商。这是历史上两家公司唯一合作同时打上双方 logo 的时期。在 IBM 的要求下 Intel 和 AMD 合作生产 80286 处理器1982 年 Intel 发布的 80286 处理器,市场反应强烈, 该处理器发布后的 6 年内,全世界基于 286 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便达到了大约 1500 万台。: Intel 统领 CPU 市场, AMD 由合作到模仿顽强生存Intel 停止合作, AMD 失去了 CPU 发展的黄金时期。 AMD 在获得 286 处理器的授权后便开始生产自己的 286 芯片,制造了克隆体“Am286”。 Intel 在意识到威胁后于 1985年单方面中止了合作协议,独家生产 386 处理器。 AMD 于 1989 年自主研发了性能与 386 相似的 AM386 处理器,通过不断生产兼容 Intel 的处理器,以低廉的价格打入市场,使得AMD 顽强的生存着。 年间 Intel 产品Intel 推出 Pentium 处理器后达到工作站水平。 其实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几乎所有如 IBM 的计算机公司都会自己研制处理器,他们的产品代表了高端市场的水平, Intel的产品只是补充低端市场。 8086 和 80286 的大热也是因为众多 PC 厂商为了满足 IBM 的兼容性而采用 Intel 的产品。 Intel 在 1993 年推出的 Pentium 产品则达到了工作站的水平,所以最早生产工作站的 SUN 公司、 IBM、以及苹果都开始使用 Intel 的产品。 年间 AMD 产品: Intel 策略失误, AMD 反超崛起Intel 放弃兼容性接口统一市场, 却给了 AMD 反超机会。 AMD 一直以兼容 Intel 的处理器来获取市场,硬件的兼容性是基于开放的 Socket 接口。在 1997 年 Intel 推出Pentium MMX 后,退出 Socket7 市场,转向使用 Slot1,彻底断开兼容性,借此大举统一市场。而 AMD 迅速反应, 坚决地在 Socket7 架构上推出 K6,并提出 Super Socket7架构(向下兼容 Socket7),获得了众多厂商的支持。最关键的是, AMD 基于 Socket 接口先于 Intel 提出了 100MHz 外频的产品,性能上也更优异(综合性能比在 66MHz 下要高出 6.8%~15%左右, Slot1 架构却只有 2%~5%的提升,数据来源于太平洋电脑网)。Intel 放弃兼容性接口 Socket7 改用 Slot11999 年 AMD 抢先发布了 1GHz 的处理器,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从
年间,Intel 发布了多款 Pentium III,并向 Pentium 4 过渡, AMD 也不甘落后,发布 Athlon、Athlon XP 等多款总量级 K7 产品。这个阶段双方的产品在性能上旗鼓相当,是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 AMD 还具有廉价的特点,积累了大量用户。 年间 Intel 产品2003 年 AMD 发布 K8 的 Athlon 64,在历史上首次领先对手。 在高端处理器上,AMD 相继发布 Athlon 64 FX(FX-53、 FX-55、 FX-57、 FX-60)多款产品,同期 Intel第三代 P4 设计失败,性能没进步、发热量大, 使得 AMD 取得领先优势。 2005 年 AMD发布双核 Athlon 64 X2,挑战 Intel 的“假”双核 Pentium D(由两颗 Pentium 4 共享FSB 组成)。
年是 AMD 最辉煌的时候, 这也是 Intel 最难熬的几年。Intel 和 AMD 的“真假双核”之争 年间 AMD 产品从市场份额和股价来看 AMD 的巅峰期。 从市场份额来看, Intel 一直霸占 CPU 市场,但在
年间出现市场份额下滑,甚至到 2006 年, AMD 已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同时我们从公司股价来看 2006 年也是公司历史上市值的另一个巅峰期(除去互联网泡沫时期)。2006 年 AMD 市占率达到 50%,为历史最高2006 年 AMD 股价也达到辉煌期(单位: 美元): Intel 霸主地位无人撼动Intel 提出 Tick-Tock 战略,即 2 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正式基于这个策略 2006年后 Intel 逆转了局面。 Intel 在 2006 年发布 Core 2, 采用的是 65nm 工艺,使得效能增长 40%,同时功耗减少 40%。这让 AMD 的 Athlon 优势全无, 性能上的竞争力重新回到Intel(直到今天),高端双核市场由 Intel 重新主导。虽然 AMD 发布了四核 Phenom,但是因为性能不足,敌不过 Intel。同时,在 2006 年 AMD 以 54 亿美元收购显卡巨头 ATI,CPU 和显卡双双不给力使得 AMD 在 2007 年进入低迷。Core 2 在高端市场无人能敌, AMD 主打异构运算向平台发力。 GPU 的市场被 intel、ATI、 NVIDIA 瓜分,收购 ATI 后 AMD 拥有 CPU+芯片组+集显的产品线,可以和 Intel抗争。但是, 原本 NVIDIA 为 AMD CPU 提整合芯片组,因为 GPU 的竞争关系而成为敌人不再合作。原本 ATI 为 Intel 提供整合芯片组,也因为 CPU 的竞争关系而成为敌人。AMD终于走过磨难时期,进入 45nm 时代,发布了新一代的 Phenom II 和 Athlon II,开始走多核路线。虽然 Phenom II 和 Athlon II 性能不足以打败 Intel 的产品,但具有多核心、性价比、整合平台等优势。 2011 年, AMD 发布“推土机”,核显部分异常强大,正是 Intel的软肋。自此, AMD 把重点放在 GPU 部分,强调异构运算,与 Intel 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AMD 认为 GPU 拥有优异的计算能力,异构能大力提升 CPU 的性能。AMD 提出异构运算AMD 提出异构运算2017: Intel 和 AMD 的新征程、新合作Intel 发布第八代 Core 处理器和 i9。Intel 之前的低中高端产品型号分别为 i3、i5、i7,而在 2017 年发布了 i9, i9 将最高的核心线程数推至 18 核 36 线程。第八代 Core 处理器仍采用 14nm,但性能相比于前一代提高了 30%。2017 年 AMD 发布 Ryzen 处理器,性能出色,价格大幅低于 Intel。 Ryzen 处理器实际提升幅度高达 52%,Ryzen 在游戏行业和新兴的加密货币市场上均出现了稳定的需求,Intel 全线降价应对。正是借助于 Ryzen, AMD 在 CPU 的市场份额从 2006 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几个季度增长,股价也开始上扬。 同时 AMD 将在 2018 年第一季度末发布 Ryzen 2代,采用 12nm 工艺,具体规格将在 18 年 1 月的 CES 上公布, Ryzen 2 代将直接挑战 Intel9 代酷睿。Intel 和 AMD 的竞争愈加激烈2017 重磅事件之一莫过于 Intel 和 AMD 再次合作,不过这次合作不是授权代工,而是采用 CPU+GPU 打造最强移动平台处理器。 Intel 在 2017 年 11 月 7 日发布第八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 Kaby Lake-G,其中 G 代表“Graphics” , Intel 的 CPU 将和 AMD 的 GPU集成在同一基板上。 Intel 第一次采用 EMIB(Embedded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技术将 CPU 和 GPU 封装在同一基板上,利用 PCI-E 3.0 高速总线连接,可以使不同工艺的模板高速互通。基于 Intel 之前的产品,笔记本的厚度最薄为 26mm,本次合作产品可以将厚度减小到 11-16mm。本次合作正是顺应笔记本发展的趋势,用户对笔记本的偏爱趋于超薄,显卡性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关注指标,所以笔记本独显、 CPU 的分离已经不再是趋势。 AMD 可能通过此次合作有望重返高端笔记本领域,如果本次合作顺利,两家公司可能会继续推出新的合作产品。Intel 和 AMD 合作开发 CPU+GPU 移动给平台处理器给国产芯片的启示(一)指令集是国产处理器发展的一大掣肘国产处理器基于不同的指令集。 目前已经有一些国产处理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不是完全“自主”,因为在处理器的生态里,国产还缺乏指令集这一关键因素。目前国产处理器研发单位主要有龙芯、申威、兆芯、飞腾、宏芯以及海思、展讯等,他们所用的架构包括 X86、 ARM、 MIPS、 Power、 SPARC、 Alpha 等。自主研发指令集的一大问题是“别人不用”,可以通过 Intel 的发展史看出,市面上的计算机厂商都会寻找“兼容性”。指令集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芯片架构的适用范围。 指令集架构包含一系列的 opcode 即操作码(机器语言),以及由特定处理器执行的基本命令,指令集按复杂程度主要分为两类:1)ARM/MIPS/PowerPC 均是基于精简指令集;2)X86 则是基于复杂指令集。复杂指令集适用于高性能复杂环境,精简指令集更适合于移动端。复杂指令集架构,具有大量的机器指令,只为了高效地完成一项专门任务(比如 MMX, SSE 中的指令)。这就使得硬件的逻辑很复杂,晶体管数量庞大。为了高效地进行运算, x86 架构有较长的流水线以达到指令级并行(ILP)。 X86 兼容型微处理器经历了 40 余年的开发,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和生态环境,从各类配套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大量丰富的应用软件应有尽有,是整个产业中最庞大、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器架构。国产处理器架构/指令集及其技术来源X86 架构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生态优势无法动摇,基于其他指令集自建生态相当困难。 X86 兼容型微处理器经历了 40 余年的开发,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和生态环境,从各类配套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大量丰富的应用软件应有尽有,是整个产业中最庞大、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器架构。 在操作系统领域, 支持 Windows、 Linux、Solaris 几乎所有操作系统, VMware 的 vSphere 也是依靠 X86 服务器平台而发展起来的。 对于科研院所而言自主建设软件生态系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龙芯采用的是 MIPS 的指令集。申威和飞腾是军工背景企业(申威是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研发,飞腾是国防科大旗下),申威采用的是专利已经过期的 DEC ALPHA架构(AMD的 K7部分基于 Alpha)。中晟宏芯采用的是基于 IBM 的开放架构 Power。 根据与非网报道,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曾表示,“目前新一代龙芯在 CPU 最核心的技术微结构方面,跟国外的主要厂商终于已经基本持平了,差距方面仅差 5%、 10%左右。我们可以做世界第一 CPU,而且有,但关键就是没法用,用户不用你” (来源: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 2016年会暨长沙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胡伟武做此发言。来源为
与非网。 ) 。 目前, 国产 CPU 产业配套滞后于产品技术需求、生态环境薄弱且成熟缓慢,成为制约国产芯片大规模商业化的最大难题。(二)参照 Intel 和 AMD,合作是第一步参照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AMD 第一次腾飞始于和 Intel 的合作,先是合作再有了自主研发的赶超, AMD 和中科曙光的合作值得期待。 2016 年 AMD 和天津海光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生产 x86 处理器, AMD 将提供 x86 芯片技术许可和必要的技术支持。作为回报, AMD未来几年预计可获得 2.93 亿美元许可费和版税收入。 而根据美国媒体报道, AMD 发言人称,中国的协议不违反交叉许可协议,因为合资公司所有权结构不同,而且转让给中国的所有信息都符合美国出口法规。 目前 X86 由 Intel 拥有,和 AMD 和 VIA 有交叉授权,考虑到AMD无法授权X86指令集技术,此次授权的应该是 AMD自主设计的X86 CPU架构。AMD 与天津海光合资企业股权结构处理器的每一段竞争都是技术引领,中科曙光的核心人才领军到位,龙芯经验积累,是全国唯一先进微处理器国家实验室。 根据产业调研, 中科曙光在人才储备和研发平台搭建方面已经有实质性动作,证明对 AMD 芯片技术具备承接能力。人才队伍方面,曙光董事长李国杰为国内计算机领域泰斗, 1999 年至 2011 年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高性能通用 CPU,对结构及产业生态理解深入。 2017 年初公司获批筹建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事实上举国之力突破 X86 芯片独家领军。去 IOE 实现基础硬件自主可控,最难点在于实现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 2017H1 英特尔数据中心部门营收达到 86.04 亿美元,整体毛利率高达 61.72%。而由于服务器芯片占服务器成本较高,国产服务器核心芯片技术受制于人,拖累整体毛利率,公司 2017H1 整体毛利率仅为 20%,其中服务器产品毛利率仅为 13%。牵手 AMD, X86 服务器自主可控加速。 AMD 在 FY2017Q1 季报中披露,与公司参股子公司天津海光成立合资子公司将高性能服务器核心处理器技术和 SoC 技术授予合资子公司。英特尔的 Skylake 芯片在高端服务器芯片市场占据了决定领先地位,但是 2017Q1AMD 新推出的 Zen 服务器芯片在性能上不逊于 Skylake。过去三个季度, Zen 服务器销售表现靓丽。近期曙光开始在昆山建厂,计划 100 万台的安全可控服务器,推测 X86 国产化将大概率成功。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452期内容,欢迎关注。Reading回复 全面屏,看更多全面屏相关的文章回复 挣钱,看《为什么你的芯片不挣钱?》回复 FPGA,看更多与FPGA相关的文章回复 功率,看更多与功率半导体相关的文章回复 展会,看《2017最新半导体展会会议日历》回复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当前位置:
CPU怎么选?说一说英特尔和AMD间的爱恨情仇
在AMD成立初期,桑德斯的定位非常明确,售卖低价产品努力成为第二供应商,不需要技术领先,只需要模仿能力和制造工艺。就是因为桑德斯的定位,在早期Intel与其他对手血拼的时候,AMD不但不是它的竞争对手,还是它的生意伙伴。
  其实CPU的厂商不止AMD和英特尔两家这个行业曾经也出现过不少挑战者,例如Cyrix 曾经风靡一时的世界第三大CPU生产厂家,在1999年被VIA与AMD分别收购生产线与技术。以及&全美达&&NexGen&这些曾经也风光过的厂商,但在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20世纪初,这些厂商被一波又一波的洗牌重组并购,所以现如今市面上能见到的CPU基本都是英特尔或AMD的,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国产骄傲&&&龙芯&。现在的桌面CPU市场基本是A家和I家的厮杀为主,经过多年的厮杀,AMD如今在高端领域给英特尔吊着打,只剩下低端市场的份额了。    两大巨头的恩怨  说到AMD和英特尔两家不得不说一家传奇的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曾经便是从仙童公司辞职单干的被&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称为&八叛逆&的八个年轻人中的两个,而AMD的创始人则是后期仙童公司的一位销售主任&杰里&桑德斯&,两家公司成立仅差一年,起步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八叛逆&,一个是被公司开除的销售员工。Intel创业初期可谓是顺风顺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4004,成为IT行业的基石。反观桑德斯这个一无声望二无技术三无资金的门外汉,只有一腔热血在创业路上跌跌撞撞,连注册资金都凑不齐。  在AMD成立初期,桑德斯的定位非常明确,售卖低价产品努力成为第二供应商,不需要技术领先,只需要模仿能力和制造工艺。就是因为桑德斯的定位,在早期Intel与其他对手血拼的时候,AMD不但不是它的竞争对手,还是它的生意伙伴。AMD当时的行业定位是充当半导体产品第二供应商的角色,这有点类似于富士康&&代工。  即使是兄弟,但俗话说&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在AMD慢慢发展起来后,Intel意识到AMD正逐渐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Intel的毁约,AMD与其的合作被迫终止,于是不得不重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竞争再度展开。由于Intel终止了合作,AMD不得不像如今的国内的&山寨&厂商一样,采取仿制的措施。在K5处理器发布前AMD不断仿制Intel的产品,然后加入自己的技术,比如高主频,再以低廉的价格打入市场,顽强地生存在Intel的高压之下,继续发展。在1999年AMD迎来了改变这一尴尬地位的K7构架,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速龙&,它代表了AMD的黄金时代在接下来的7年里风光无限。    直到2006年英特尔祭出了全新酷睿(Core)体系架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AMD的CPU开始给英特尔打的遍地找牙。虽然AMD也在继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芯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公司再一次慢慢被挤出了高端市,被迫只能在价格方面展开竞争。但近期传出的AMD新的ZEN构架似乎是AMD重回辉煌的一根救命稻草。但不少网友也不以为意,毕竟AMD已经说要咸鱼翻身N次了,然而现在还是咸鱼一条,但英特尔与AMD三十载的恩怨情仇还在继续,结果究竟如何只能让事实回答。    那这两家的CPU该怎么选择  总体来说高端领域英特尔占主导地位,AMD很难从中分一杯羹,不用E7 v3 i7 5960x出马一块高端主流的i7 6700k就能把AMD整条桌面级CPU的产品线打趴下。但是在用户群最多的中端以及中低端AMD的CPU却颇有性价比。举个例子英特尔的i5 6500和AMD的FX 8350这两款CPU在游戏性能上FX8350远不如i5 6500,但是在渲染以及图像处理方面两块U都平分秋色。有些项目FX8350会比i5 6500强些。以及低端CPU里不太玩游戏对性能没太高要求的用户选择AMD的APU也是不错的选择。没必要说家用的拿来看电影刷网页查资料的电脑上个i5 i7的。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Intel i5-8600K与AMD Ryzen5 1600X中端处理器大战
发布时间: 01:12:51 作者:SuKing. 编辑:SuKing
  英特尔第八代处理器的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定位为中端旗舰处理器的Core i5-8600K将用来与AMD Ryzen 5系列进行竞争,谁会取得优势?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游戏实测!
参数方面:
  Core i5-8600K是6核心6线程,基础频率3.6GHz,加速频率4.1GHz,最高加速4.3GHz,L3缓存9MB,支持DDR4-2666内存,整合UHD 630核显,TDP功耗95W。
  AMD Ryzen5 1600X则是6核心12线程,基础频率3.6GHz,加速频率4.0GHz,最高加速4.0GHz,L3缓存16MB,支持DDR4-2667内存,TDP功耗同样为95W。
游戏实测:
《彩虹六号:围攻》:
《杀手》:
《古墓丽影:崛起》:
《奇点灰烬》: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
《狙击精英4》: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到,两个处理器在游戏性能方面都表现的十分出色,但英特尔Core i5-8600K取得碾压性胜利,几乎在所有的游戏情况下的表现都要优于AMD Ryzen5 1600X,对于追求极致游戏效果的玩家来说,i5-8600K绝对令人心动。
  但考虑到价格问题,i5-8600K的售价为2299元,AMD Ryzen5 1600X的售价为1749元,两个处理器的差价摆在那里,该如何选择,这就需要玩家自己定夺了。
您可能还感兴趣
什么值得买
高性价比入门级游戏PC
             
INTEL 奔腾G4560 散片
华擎B250M PRO4/HDV
映泰S100 120G SSD
索泰GTX 毁灭者
金士顿骇客神条8G DDR4 2400
航嘉冷静王钻石2.31版 300W
航嘉 大白机箱 侧透
超频3青鸟3散热器
AOC I2476VXM 23.8寸想选购CPU不知道这两种那种好啊?AMD平台与Intel平台有什么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都有哪些优势?清高人详细讲解一下他两相互的联系多谢合作了!谢谢!急啊!
intel 平台,CPU核心技术先进,计算能力高,处理速度快。
AMD平台,CPU技术略落后一些,处理能力差一些,不如intel的。
2。intel 连接构架古老,已经十分的落后,是整机的性能瓶颈,造成了CPU性能十分出众,几倍于AMD的性能,安装到十分落后的主板上面,性能大大折扣,甚至不如 AMD的整机性能高。性价比太差了。
AMD 平台,靠先进的连接构架,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减少了各个缓解的瓶颈。用低性能的CPU来跑出了高性能的整机系统。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指标都是那些外频 二级缓存等参数来衡量 但是内部核心机构部一样 虽然各大评测站点层出不穷 谁都说有理,但是真正的核心只是谁知道多少 再说INTEL和AMD 本书在主板平台就不一样 AMD 最近才有和ATI弄出个RS7XX和AMD7XX架构 说实话以前我们用的AMD 芯片组不是NV就是VIA的 比如早期的nForce系列等 但是INTEL有自家的芯片体系 比如PXX+ICH系列...
这个不好说 虽然相关信息指标都是那些外频 二级缓存等参数来衡量 但是内部核心机构部一样 虽然各大评测站点层出不穷 谁都说有理,但是真正的核心只是谁知道多少 再说INTEL和AMD 本书在主板平台就不一样 AMD 最近才有和ATI弄出个RS7XX和AMD7XX架构 说实话以前我们用的AMD 芯片组不是NV就是VIA的 比如早期的nForce系列等 但是INTEL有自家的芯片体系 比如PXX+ICH系列,AMD在自家开发平台方面是相当不爽。所以来说2家CPU性能不好对比,毕竟不是在同一平台 没有好的参照对象来说明 也许是CPU架构落后或者是主板平台芯片组架构落后.
性能的标准永远是恒定的,在性能不占优势的时候就要人为制造一些如浮云的东西来忽悠消费者,所以没有什么哪一平台在某些方面性能突出神话,这是用来杀伤初级菜鸟的,CPU设计的时候应该是考虑到全方位运用,因为我们所用的是复杂指令集CPU,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日常运用,不可能只针对什么而特别强化,那么怎么衡量CPU的性能?最直观的就是价格,任何一方制造CPU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利润,作为商人在商场上的商业行为,能卖100的绝对不卖99,之所有与对手的同级别产品产生了价格差异,是因为在性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价格吸引顾客,稳住市场份额。
简单说硬件就是钱认货的东西,价格贵的性能就好,比如说4000+上市的时候由于性能在当时属于高端,价格在4位数,今天双核4000+才多少钱?并不是因为今天的4000+性能下降,而是对手新产品在性能上压倒4000+,使得它不得不降价以保市场,简单来说今天的4000+性能上不已经不在是高端,价格上就立即体现出来,假如酷睿不上市4000+今天依然要卖4位数。
可以支持英特尔处理器的主板
Intel E6300
综合INTEL好,看你干什么用,主要玩游戏就选INTEL四核的,主要多开并且玩游戏选择AMD六核以上,毕竟便宜!
intel 是intel公司推出的
AMD 是AMD公司推出的,
这酒是最大的区别!!!
专业装机,如果你还有什么要求快说,我将竭诚为你服务。联系方式
答: ckpan (3 ) 【广谱角蛋白】表明是恶性肿瘤。 p63 (3)【p63基因】抑癌基因,阳性越明显预后越差。sam (3 ) 【平滑肌肌动蛋白】 来源于平滑...
答: 下载一个金山毒霸 那里有网络共享的东西 谢谢
答: 下载一个金山毒霸 那里有网络共享的东西 谢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端朝是什么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