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兵一月工资多少的情况啊,可以玩手机么,训练多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1.睡功  潜艇兵把潜艇戏称为“龙宫”。从外表看,这是个庞然大物,可里面的空间“寸地寸金”。潜艇兵分别住在不同舱室,处境不同,条件不一,有的像“窝”,有的像“笼屉”。  潜艇工作一般是三更制,一更工作,一更休息,一更随时待命。不过就是上床休息,也需要点硬功夫:一是定时功,潜艇内部空间狭小、机器轰鸣,休息时要上床能睡着,到点能醒来,确保准时换班上岗清醒不误事;二是定位功,上下床时头及身体不能抬得过高或过低,过低上不来床,过高头便会撞到床头;三是定稳功,睡觉要老实,少翻身或不翻身,否则极易从床铺上掉下来。”  2.空气  远航途中,新鲜空气对潜艇兵来说是一种奢望。由于长时间在水下航行,艇内的空气质量可想而知。但趁着夜色,潜艇可以找准时机上浮,艇长会下达“全艇通风”的命令。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上下升降口一定要倍加注意,一不留神便会掉入大海。而且不是谁都能登上舰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看一眼漆黑夜空的,因为潜艇要随时准备下潜,能领取瞭望牌上舰桥的同志也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在浩瀚的海洋中仰望星空,此等美景对于在水下的潜艇兵岂能错过,于是关于美景的种种描述被他们口口相传,这也成为他们别样军旅生涯中的别样记忆。  3.温度  由于结构原因,在潜艇上舱室温差极大,可谓一艇有“四季”。头尾两个舱温度最低,一般比隔壁舱低10度左右。电池舱由于蓄电池充电发热的原因,温度足有30多度,但这已经可以算“舒适”的温度了,相比而言,柴油机舱才是真正的“夏天”。柴油机一启动,温度近50度,轮机兵们都是穿着短裤背心工作。由于柴油舱噪音巨大,艇员值班时常常拿着棉塞塞住耳朵,相互之间说话听不清,只能靠指示灯、简单的手势、眼神和口型进行交流。  4.淡水  关于如何使用淡水,潜艇上也有一系列规定:刷牙洗脸一杯水,一周洗一次澡。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谁还舍得洗手擦脸?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躺着不动也是汗流浃背。所以远航训练,水兵们都会带相当数量的裤头、背心。而军医在远航中,也会准备大量的湿巾、酒精棉等用品,每天擦拭、定期消毒。  5.吃饭  由于潜艇空间有限,且在海上摇晃的厉害,出于安全考虑,潜艇的灶具由两个约60公分的圆形炒锅、一个烤箱,一个蒸锅组成,平时出海时,“一烤、一蒸、一凉拌,外加一锅大米饭”,是潜艇兵们对饭菜的幽默描写。  现在远航中大部分蔬菜储存期明显延长,蔬菜保鲜期由原来的15天延长至50天,个别品种达到了60天。同时,新型远航食品也让潜艇餐桌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的罐头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100余种通过先进技术处理的绿色、保鲜、营养的成品化集体食品,这种用锡箔袋包装的集体食品,只需放入蒸箱稍稍加热,就可以“出锅”了。  中国潜艇兵怎样炼成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潜艇兵因其工作岗位的特殊,一直中国军队中最神秘的兵种之一。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中国,青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受训的学兵正在列队。海军潜艇学院组建于1953年,是亚洲唯一一所专业潜艇学校。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受训学兵正在参观一枚退役的反舰导弹。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一名学兵正钻进高压氧舱准备接受氧过敏试验。舱内将被加压到相当于水下十几米深处的压力,受试者戴上氧气呼吸面罩保持静止。这是成为潜艇兵的先决条件之一:对高浓度氧气过敏者干不了这一行。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高压舱内,两名受试学兵正呼吸高浓度氧气。高压舱测试的另一个目的是检查受试者耳膜能否正常调节身体内外气压差。否则实际遇险时耳膜功能缺陷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对潜艇兵的生理、心理和文化测试综合淘汰率约在10%左右。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学兵们在用午饭。为补充体力,食堂为其配备了营养合理的伙食。然而将来到了海上,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潜艇兵们普遍胃口不佳,再好的伙食摆在面前,吃下去也是项“艰巨任务”。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模拟舱内,学兵们进行远航环境心理训练。执行任务时,潜艇兵们可能会几天乃至几十天憋在枯燥狭窄的舱室内。坐着的水兵头顶就是折叠状态的铺位。由于空间狭窄,出海时水兵们工作生活在一个舱里,而且是几人共用一个铺位。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远航环境心理训练,忍耐力是潜艇兵的必备心理素质。潜艇最前端的鱼雷舱还算环境较好的舱段,在老式柴油潜艇轮机舱里,即使有空调,温度也能升到50多度。即使新一代潜艇已经大有进步,潜艇兵的生活仍难与舒适挂钩。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学兵进行鱼雷发射操作训练。鱼雷体积庞大,从鱼雷装填入管到发射,一共需要装填手配合完成十余个动作,是真正的“百人同操一杆枪”。战斗时为让鱼雷以最快速度完成准备,操作手们需要不断训练磨合。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学兵们正进行损管训练。模拟器仿造真实潜艇的尺寸建造,会制造各种漏水情况。学兵须分工协作,快速利用堵漏器材、排水器材、消防器材等工具,对“破裂处”进行堵漏。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品。  5.“千疮百孔”的潜艇  孔军回忆,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远洋航行途遇台风。  “当潜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风破浪的潜艇有多威风,十二级的台风,潜艇是怎么过来的,难以想象。可当我走过舷梯,回望潜艇时,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袭遍全身,潜艇竟然已是"千疮百孔"。潜艇外壳上留下了许多坑坑凹凹,舰桥的尾部也被风浪撕开了一个口子。真是难以想象。”  即将返航的日子总是可以戳到每个潜艇兵的兴奋点。长时间不见阳光,皮肤发白水肿、出现溃疡的不在少数,腿脚也有些发软,但回家的期盼仍是如此幸福。  潜艇平安的驶入码头,孔军告诉记者,当潜艇的舱门一打开,站在码头上的你,远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潜艇味”—那是一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特殊味道。水兵们笑言:“这酸爽,简直了。”  接近40天的远航,艇上艰苦的环境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艇员们带着一身“潜艇味”走上舰桥,远眺着蓝天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此时心情的愉悦难以形容。  “每次我都不会提前告诉媳妇,”有过多次长航经历的孔军带着一脸的幸福告诉记者,“我喜欢突然出现在她的身边,"看,我又回来了"!”  随时准备战斗,下一次远航仍可能是说走就走。孔军知道,别人有机会扬名,而潜艇兵要做的,就是在深海大洋中默默潜伏,在寂静中辨析敌人的动静,在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堵漏训练后,学兵们正等待教官的评定。潜艇堵漏可能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但一旦碰上,平日的训练就可能起到救命的功效。去年中国海军372艇遭遇海流“断崖”时,艇员损管措施得力就是一例。  图集详情:  1.谁说潜艇上不晕船?  孔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声呐技师,一级军士长,当潜艇兵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随潜艇远航多次。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深海潜行的时间有多长,自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不过,用孔军爱人的话讲,“每次都不说再见,就和那个漆黑的庞然大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深海旅行。”  “在潜艇上也会晕船吗?”记者问道。  “潜艇并不是一离开码头就下潜,它离开码头后有一段路程是处在水上航渡状态的。艇上空间狭小、封闭,再加上晃动与颠簸,在水面航行时也很容易晕船。”  “不怕浪,就怕涌。”孔军说,“随潜艇远航过的兵都知道,大涌来了最可怕,上下落差有时高达7、8米,把水面航行的潜艇抛入空中、然后摔下谷底。眼前是一个旋转的世界,身子发飘、脑子发飘……”  “艇上有句话,说的就是晕船的滋味。一动不动;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这时候,后不后悔当潜艇兵?”  “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大家开玩笑,下辈子再也不干潜艇兵了。但下一次远航任务下达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孔军回答得十分平静。  2.耳朵是我的武器  “潜艇声呐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耳朵就是我们的武器。”孔军说,战斗在潜艇声呐战位,必须要用耳朵准确的分辨各型噪音。舰船和鱼群的噪音不一样,各型舰船的噪音也不相同。而随着海水温度和下潜深度的不同,音型又各有变化。  那是一天深夜,孔军所在潜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潜航。  突然,声呐兵报告:“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和舰艇主动声呐信号极其相像!”艇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叫孔军来!”指挥员命令。  孔军快步来到声呐室,拿起耳机一听,笑着说:“这是一群鱼在为我们护航呢!”  后经仔细辨别,原来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听来全是"噪音"的各种波段声音,却是我们声呐兵耳中的"交响曲"。”孔军说,要练就这样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潜艇”,三点一线的公式化生活是声呐兵们的常态。录有各种舰船噪声的小录音机,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听,细致地分辨。  现在,孔军能分辨出十几种类型的噪声,识别出数十种主要国家主战舰艇的音型,练就了一手的“绝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战斗,这些经验数据是教材教不来,金钱买不到的。”孔军说。  3.潜艇里的苍蝇最好抓  孔军告诉记者,如果说远航刚刚开始的七八天里,是兴奋,甚至有些期待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周,潜艇兵们就开始步入了烦躁期,通过适应性训练,这个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艇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了活动范围,空气也不流通。人在潜艇里特别容易累。孔军说,“刚离开港口起航时,飞进潜艇的苍蝇十分灵活,很难打到,但过不上一天,就一抓一个准了。”  很难说清潜艇兵在“龙宫”属于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需侧身往来。睡觉得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机械操作。睡在床铺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调整姿势。就连级别最高的艇长室,空间也不大,一张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开会用,必要时得当手术室。  在“龙宫”里,高个子最易受到“伤害”。孔军在这上可是吃了不少亏。刚上艇时,低矮的舱顶与密集的机械在他头上留下不少“纪念”,有时顾着了头,脚下一疏忽又差点踏空掉进底舱舱孔里。  潜艇兵的洗漱是个象征性的过程。一杯水,半杯用来刷牙,半杯则用来湿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够用来润几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这么紧张吗?” 记者问道。  “最主要的还不是淡水紧张,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排污,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潜航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区域才能排污,否则就容易暴露目标,让敌人顺藤摸瓜,给潜艇造成致命危险。”孔军说。  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一顿宵夜,四顿饭吃完,潜艇兵们知道,一天过去了。  4.上艇必须带蜂蜜  除非特殊情况,潜艇上的生活永远如此“规律”。而潜艇上的“方便”却很不方便。潜艇一般有3个厕所,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一个水上,两个水下,水上厕所在潜艇浮到水面状态下使用,水下厕所则相反。  由于潜艇大多处于潜航状态,因此,一艘潜艇六七十号人,大多情况下只能用水下的两个厕所,有时难免紧张。不过,官兵们也有办法,大家根据三更作息不同,自动调节生理周期,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方便”的问题。  “知道潜艇兵起航前都要带什么食品吗?”孔军笑着问记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蜂蜜。”孔军说,由于潜艇上的生活与陆地上完全不同,潜艇兵们,尤其是新兵不大适应,很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起航前人手一罐蜂蜜,这成了潜艇兵的必备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艇兵伙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