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pc新浪pc网页版登录入口失败是什么意思

盘点婴儿配方奶粉的六大疑问和八大误解
家庭医生在线
[导读]如果直接从国外代购或购买奶粉,家长要掌握该奶粉的营养成分、奶粉品质、自家宝宝的适应性以及奶粉的真伪鉴别方式。如果在国内购买婴儿配方奶粉的话,也要对奶粉厂家生产工艺、质量信誉等有所信任。直接从国外代购或购买奶粉的话,家长要掌握该奶粉的营养成分、奶粉品质、自家宝宝的适应性以及奶粉的真伪鉴别方式。一、购买婴儿配方奶粉的六大疑问给宝宝使用配方奶粉要特别注意的超市上的婴儿奶粉可谓是琳琅满目,什么国产的、进口的、含DHA的、有益生元的………面对这么多的奶粉,妈妈们开始疑惑了:该给孩子吃哪种呢?问题1、配方奶粉与普通奶粉有何区别?目前市场上的奶粉主要以牛奶为主。母牛分泌的乳汁是为牛宝宝准备的,因此,其成分与人类母亲分泌的乳汁成分是有区别的。为了让不能喝到母乳的小宝宝吃到适合于自身生长发良的奶粉,故现在生产的婴儿奶粉都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儿的需要,对奶粉成分进行了改良。首先,剔除了不适合的部分,比如牛乳中酪蛋白含量高,不适合小宝宝的消化吸收,那么配方奶粉中就对此成分进行改良。其次,增加了人类小宝宝所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这种经过改良的奶粉就是配方乳。问题2、配方奶粉与母乳有何区别?多数的配方奶营养成分上均在向最优质的母乳靠近,但母乳具有的免疫能力是配方乳难以达到的。问题3、奶粉“混搭”是不是更好?由于每个奶粉品牌成分、口感均有一定的差异,在宝宝小的时候,如新生儿期,肠道功能不完善,对每个品牌的奶粉适应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不主张奶粉“混搭”。并且,“混搭”营养更全面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问题4、溶解快的奶粉就质量高?奶粉溶解快就质量高?答案是,不能以此来定。质量高的奶粉主要是营养成分全面,牛奶鲜度好、添加剂成分保鲜好、奶粉制作工艺好,使得奶粉各营养成分混匀性好以及卫生指标合格等。问题5、奶粉越香,宝宝越爱吃吗?所谓奶粉香是加入了香兰素。香兰素不是奶粉必须添加的成分,而且对于小婴儿(1岁以内),有专家认为最好是不加香兰素。只要乳品营养成分合理,适合小儿的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添加,保持乳品的自然与鲜度,是小宝宝最好的选择。当然对于一些大儿童,可能存在偏食或厌食等问题,他们可能需要加一些香料,来改善口感,增进食欲,那也是可取的。问题6、代购国外奶粉好吗?进口的奶粉有品质高的也有品质低的,国产奶粉也同样。因此,建议家长从奶粉营养是否适合宝宝需要、品质好等方面来选购奶粉。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常揉腹部有养生奇效 】常揉腹部有许多养生奇效,可增加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利于睡眠、利于减肥、防止肝炎发生、促进肠蠕动、解决手术后肠粘连 和便秘问题。无论你在公交上、地铁里或是办公室都可以揉腹哦!让肠道运动起来!
【橘子皮妙用】①防晕车,上车前后,取新鲜的橘子皮,对准鼻孔,用手指挤捏,预防晕车;②治咳嗽,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③橘皮粥,在粥烧滚前,放入几小块干净的橘子皮,芳香可口而且开胃;④做陈皮,可调中开胃。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嘿,别逗了!买奶粉有多难?看品牌,看段数,看产地,N秒内搞定!”很多父母初时是豪情万丈,觉得选购孩子口粮小case,可是真正买的时候,却因接收了七零八落的信息,对奶粉有各种误读。本期新妈必修课,揪出买奶粉常见误区。
别被愚了!网传の选奶粉招术
买奶粉对爸妈来说也是一门必修课,作为爸妈必须懂得如何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合适的奶粉。相信不少爸妈都有买奶粉的经验,而且网上也有很多爸妈们分享的买奶粉心得。
可是在选购宝宝奶粉时,你有没有被一些流行却并不准确的“招数”愚弄了?编辑收罗了4大不靠谱的选购“心得”,赶紧来自行核对,看看你中枪了没!
品牌不同,分段不同,2段未必是1段是延续。
不能从条形码中看奶粉产地。
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选购要分清。
买奶粉时可以遵循的5个要点。
奶粉分段各不同
为宝宝选购奶粉,首要做的就是找到适龄的配方奶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配方奶粉分段:1段(0-6个月)、2段(6-12个月)、3段(1-3岁)。这种分段形式并非绝对的,不同品牌、不同地区的分段有差异,如日本奶粉常见分段是1段(0-9个月)、2段(9-24个月);也有部分品牌以每3个月龄划分一段。
1分段并非越细越好
奶粉提供的分段营养是根据各阶段BB营养状况科学配制。既然如此,分段是不是越细越好呢?其实不然。BB成长过程中,营养需求在不断变化增加的同时,食量也在增加,合理的饮食可以满足BB成长中营养的细微变化;另外,分段太细,宝宝就要面临频频转奶的困扰,对于肠胃脆弱的小宝宝来说实在是折磨。
2同品牌不同版本,分段也不同
奶粉分段的差别并不仅仅是品牌间的差异,还存在版本上的差异。如Friso(美素),其中文版和荷兰版就有差异,两版美素2段对应的适合年龄分别是6-12个月、6-10个月。又如英国牛栏,英国原版牛栏1、2段都是为0-12个月婴儿设计的,2段奶粉调整了蛋白质含量来满足易饿型宝宝的喂养需求。
秘技不靠谱!条形码≠产地
被称为是“奶粉身份证”的条形码是传说中选奶粉的秘技之一:在条形码上面可以透露出很多的信息,如产品的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类别等等,通过条形码可以判断奶粉是不是原装进口。然而,通过条形码判断原产地并不严谨。
条码是由“企业注册地的国家或地区编号+厂商注册编号+厂商内部的项目编号+校验数字”组成。
GS1编码系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条码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AN/UPC。EAN是我国目前常用条码标准。
综合奶粉罐身上的标识进行判断,如奶粉的中文标签原产地是否与条形码相符,或采用可追溯系统。
PCbaby小贴士:4类常见的条件码
对于喜欢海淘的爸妈,可能已经注意海淘的产品条码跟国内通用的不同:数字的个数不一样。难道是淘到了假货?NONONO,欧美国家使用的条形码与我们有一定差异,看看海淘中常见的4类条形码。
别混淆!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
宝宝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的症状很相似,都会出现腹泻,很多人会将两者混为一谈。可是它们两个其实有很大不同,要选择的奶粉也不一样。乳糖不耐受问题是源于消化系统,而牛奶过敏源于免疫系统。
1两者问题根源不一样
乳糖不耐受是宝宝小肠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未经消化的乳糖抵达大肠,大肠内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而牛奶过敏更准确地说,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既免疫系统把正常摄入的牛奶蛋白质当成是“敌人”了,由此引发的免疫反应。
2选用的奶粉不一样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选择的是把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无乳糖配方婴儿奶粉;而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宝宝,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是选用已经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的防过敏配方。
选购奶粉小Tips
热销品推荐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淘宝上买奶粉可靠吗? 在淘宝上买奶粉安全吗? - 奶粉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会导致您不能正常的浏览网页。[&&]
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
淘宝上买奶粉可靠吗?
丫丫网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Q:在淘宝上买奶粉安全吗?
在淘宝网上买奶粉是很多年轻妈妈的选择,但是淘宝网上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真品,但是也可能会有保质期或者瘪罐等等的问题,售后之类较难保证。确实有不少妈妈在网上买到过假奶粉,即使有的不确定真假,妈妈们也不敢给宝宝吃,吃了也不能放心。淘宝的奶粉价格确实会比实体店便宜,但是妈妈们却要经历心理上忐忑的一个过程。
对是否在淘宝网上购买奶粉的意见上,妈妈们大多表示,对于奶粉这一类的食品还是尽量从实体店购买会比较好,宝宝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妈妈们一定要从淘宝网上购买奶粉的话,可以尽量选择淘宝网上的品牌旗舰店或者母婴用品专卖店,查看该网店有没有网络授权书之类,并且注意多查看评论,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可信的。另外,提醒一下,购买到的奶粉最好先判断一下真假,再给宝宝食用。
海购奶粉的购买贴士:请你们要求进货人邮寄当天随奶粉附上一份当地当天的报纸(注:须英文报,中文报有些是免费的很多快递公司也在收集了)做核对。
国内有售的奶粉的购买贴士:很多国内售卖的奶粉会在淘宝商城设有官方旗舰店,丫友们可以在品牌指南奶粉大类中,点击具体品牌查看,网店网址均经丫丫网编辑反复验证。另外,丫友们可以在超市买一罐奶粉进行对比,更容易分辨真假。
你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本篇编辑:小七
本类热门指南这个是可以的恩
网上也可以参考的呢
可以的呀,可以在天猫上买的
群殴都是买这个牌子的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试一下的中国婴儿何时能吃上放心奶粉
中国婴儿何时能吃上放心奶粉
假奶粉再次出现,让婴幼儿家长如临大敌。虽然经过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几轮整治,相关官员也说“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但监管依旧效果不佳,打了官员的脸。
作者:黄滕晖
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回声》栏目出品,每周一至周五准时更新。
4月1日,最高检察院网站公开了一则消息,2015年9月上海市查处了一起制造销售仿冒婴儿品牌奶粉案件。犯罪嫌疑人仿制多种著名品牌奶粉罐,并将收购来的低档廉价奶粉灌入其中进行销售,共有1.7万罐假奶粉已经被销往郑州、徐州、长沙、兖州等地。日,涉案的六名嫌疑人已经被逮捕。
与此相似的毒奶粉、假奶粉事件一直源源不断,早已经让幼儿家长谈国产奶色变。例如2003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根据日《新华网》发布的国务院调查组对阜阳地区的调查结果,阜阳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儿中共有轻度、中度营养不良婴儿189例,阜阳市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事件中由于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不足,导致婴儿营养不良成为所谓的“大头娃娃”。截至2004年4月,除了重灾区阜阳之外,包括山东、成都、江西、广东等地都出现劣质奶粉案例。北京和广东甚至出现吃了劣质奶粉导致发育障碍的婴儿。
日,李小权(音译)的女儿饮用问题奶粉后因肾衰竭夭折。/AP
2008年河北三鹿奶粉掺杂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全国,该事件当时被定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共有将近30万儿童受到影响,其中6人死亡,几乎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都被卷入事件之中;2009年11月,陕西金桥乳业将曾被查出三聚氢胺的5.25吨毒奶粉经过重新包装,重新投入市场;2010年1月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将购入的10吨过期三聚氢胺奶粉和本公司生产的奶粉混合后销往广东。一系列事件之后,不少家长对国产奶粉避之不及,宁可掏高价、费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进口奶粉,也不愿意再冒任何风险。根据潇湘晨报记者2013年对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回访,十年前受害严重的阜南县朱寨镇村民们后来即使生活艰难,也不敢再给幼儿购买便宜的国产奶粉,纷纷选择更为可靠的进口奶粉。
民众寄希望于政府监管,但当地政府却试图掩盖三聚氰胺事件。
造成民众如此恐慌的,除了毒奶粉对于儿童的伤害之外,还有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令人失望的表现。三鹿奶粉事件第一次被公众所知是在日,当天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儿童家长不要购买三鹿奶粉,因其可能含有三聚氰胺成分。但后来的证据表明,三鹿奶粉早在2007年就已经因为质量问题遭到消费者投诉,三鹿对投诉者进行换货,并要求他们在一两年内不要发出声音。2008年5月时,三鹿集团也已经开始自查,并将样品送往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处进行化验。作为国有企业的三鹿集团将奶粉受污染的情况报告给石家庄市政府之后,市政府决定不公开召回奶粉,而是从经销商手中换回被污染的奶粉,试图掩盖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毒奶粉事件没有被及时制止,反倒持续扩大。整个食品安全检查体系基本没有派上任何用场。最终毒奶粉事件东窗事发居然是因为三鹿的合作伙伴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公司发现了奶源被污染的情况,并通过新西兰政府将问题反应至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事件公开后,质检总局向全国派出5000名工作人员,对牛奶养殖企业和乳制品制造企业进行抽检,结果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等品牌奶粉均检查出三聚氰胺成分。30万患儿最终得到的是由22家企业共同成立的11.1亿赔偿基金。但根据齐鲁晚报2011年5月的报道,赔偿基金的出资情况和赔偿情况几乎都成了谜。曾为三聚氢胺患儿做过长期法律援助的北京律师林峥说:“当时只是说赔付了95%以上比例的确诊患儿,但是对于具体的赔付总金额没有公布。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不透明。”
2012年7月,被查出含有黄曲霉素的南山牛奶仍在娄底的一家超市出售。/东方IC
其实中国多数食品安全事件受害者都无法获得应有的补偿,只能自认倒霉。例如2003年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张林伟女儿并发症死亡之后,他最初只得到了12000元赔偿,其中2000元赔偿金至2013年记者回访时张林伟还没有收到。后来经过长期维权,失去了女儿的张伟林也只得到来自奶粉厂商的4.2万赔偿金。而阜阳问题奶粉事件的其他受害者普遍都只得到了不足3万元赔偿。
QS标志获得极其容易,不足以证明食品安全。
香港大学学者李静还在其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研究中提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极其上下游部门在工作中所采取的行动都属于一种暂时性、应对性的措施,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系统。例如作为上游部门的发改委为了调控2008年初快速上涨的物价,在当年1月15日发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其中对牛奶等食品价格进行了最高价限定。这一举措被认为导致了部分奶农在限价条件下无法获利,最终选择稀释牛奶,并在其中掺入三聚氰胺以蒙混过乳制品企业的蛋白质检测仪器。再例如在查处三鹿事件后各乳制品公司库存的2000余吨问题奶时,处理的方式只有“全部封存”四个字,但事实上处理问题牛奶并不能采取这样简单的方式。执行全部封存的结果是2009年渭南康乐乳业有限公司又把部分被污染奶粉重新投入市场。一句听起来铿锵有力的“全部封存”之后并没有有效的处理策略,运动式执法一过去,问题就又重新出现。
2011年3月,香港街头,民众在出售日本奶粉的商店前排队。/REUTERS
无论是此次多达1.7万罐的假冒奶粉还是2008年大量被污染的三聚氰胺毒奶能够顺利上市,中国不合理的检验检测制度都难辞其咎,根据2005年发布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目前对食品质量的把关主要依靠企业的出场检验和委托检验。出场检验由企业自己负责,对食品质量的保障无法发挥实际作用。至于现行的委托检验制度,中山大学刘亚平的研究中提到,目前实际检验中所谓合格报告并不是指抽查检验报告合格,而是指来样检验合格。简而言之,质监局委托检验报告的样品是由企业自己选择并提交,只表示企业有能力提供合格的样品,不代表当前批次产品符合安全要求。只要一份样品检验合格,企业就能获得由质监部门颁发的QS标识。
官方质检部门常不接受个人送检,消费者要追究商家责任有困难。
食品生产企业送检不可信,消费者自己如果想申请相关质监部门的检查也问题重重。根据2010年8月《检察日报》记者李政对圣元奶粉牵涉婴儿性早熟事件(女婴性早熟是否由奶粉引起存疑)的报道显示,当家长申请武汉当地质监部门对奶粉激素含量进行检测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不接受个人申请”。这样就导致消费者即使有疑惑也常常处于无法举证的境地,更无法对商家的问题产品进行追究。
由于委托检验和个人送检两条路都很难走通,普通消费者几乎无法在事前对类似于三聚氰胺这样专业门槛较高的不良添加物产生警惕,即使是家里的婴幼儿喝出了问题,也很难联想到可能是奶粉的错。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产品生产全流程、身份独立的行业协会本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行业协会的信息提示一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不良产品的伤害。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对同行业内的害群之马及时剔除,防止类似于三鹿案发后所有国内奶粉品牌都失去消费者信任的情况。
2015年1月,消费者在一家跨境直购店内购买德国进口牛奶。/东方IC
但在中国,1982年成立的中国奶业协会和1994年成立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都由相关部委主管。三鹿事件发生之前,这些协会没有发布任何有效的警示信息。事件之后协会也只是下发了一个《关于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这样的发文和各级政府的文件雷同,基本没有有效信息。官办协会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身份,作为政府部门下属,很难拥有真正的公信力。
在三聚氰胺事件过去三年多以后,2012年,时任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说“中国乳业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但是,从这两年仍然时有发生的乳制品安全事件来看,理事长似乎是被打了脸。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仍然有婴儿受奶粉之害,这样的打脸其实没人想看到。
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痼疾及其纠治 对毒奶粉卷土重来的剖析,刘亚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困境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李静,《中国行政管理》,2009
食品质检能否由"选择性检测"变"全成分检测",李政,《检察日报》,2010
奶农无法盈利 三鹿悲剧再促发改委反思限价令,勾新雨 刘秀丽,《投资者报》,2008
问题奶粉销毁曾因技术搁浅 市场或余10万吨,东方早报,2010
题图:希腊海岛上的一个奶瓶(图文无关) /AP
(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日指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故暂未设定像农药残留那样的标准限制。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此次事件被视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启动了相应的一级预案,由国家质检总局直接进行协调调查,但事后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有效机制。
新西兰最大的公司,控制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乳品贸易。
根据新西兰政府的说法,恒天然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现问题后,马上向中资方和地方政府要求召回三鹿生产的所有奶粉。不过,中国地方官员置若罔闻,试图掩饰。恒天然只好向新西兰政府和总理海伦·克拉克报告。9月5日新西兰政府得知消息后绕过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了此次事件。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QS代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象征该产品获得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
根据新《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取而代之的是有“SC”标志的编码。
日中国卫生部发布,对来自中国的圣元国际公司的奶粉进行的化验没有发现该产品中的激素含量不正常。
日中国卫生部发布,对来自中国的圣元国际公司的奶粉进行的化验没有发现该产品中的激素含量不正常。武汉等地的多名荷尔蒙超标女婴无法证明性早熟与引用圣元奶粉之间的因果关系。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189名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死亡12人,一些婴儿落下终身残疾。
河北三鹿乳业三聚氰胺毒奶粉时间发生,事件共涉及全国超过20家乳制品企业,30万左右的婴幼儿受影响,6名婴儿死亡。
陕西金桥乳业将曾被查出三聚氢胺的5.25吨毒奶粉经过重新包装,重新投入市场。
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将购入的10吨过期三聚氢胺奶粉和本公司生产的奶粉混合后销往广东。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认为: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进口自新西兰的38吨奶粉被查出肉毒杆菌,中国停止从新西兰进口奶粉。
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上海查处一起制造销售假奶粉事件,供给1.7万罐假奶粉流入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浪pc网页版登录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