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人渣偷偷把别人在教务系统上

在家进教务系统查成绩选课已亲测并有效。(北交大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先说明,本日志非官方。
貌似有些敬爱的辅导员会给各位家长发期末考试成绩的好消息~
所以请各位查询自己成绩并做好心理准备。。。
大家要注意23到24号的选课确定说明。
尤其是准备24号下午压哨返校的同学千万要注意。
(电脑为win7旗舰版系统。其他系统或版本没试过。)
①登陆https://vpn.bjtu.edu.cn忽略证书问题浏览网站,
②输入学校宽带账号密码登陆,会提示安装Java插件(或某某插件,我不知道会不会一样。。)
安装即可。下载安装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并且第一次可能不成功,重复安装插件步骤。(我的节奏)如果不行换个浏览器试试,我用的是Chrome.(要选课转用IE核心浏览器。)再不行请出门左转找大神或学长学姐。
③刷新重新登陆后页面不要关。
https://vpn.bjtu.edu.cn 新系统登陆界面如下。(需要IE核心浏览器)
https://sslvpn.bjtu.edu.cn/welcome_pop.php &&老系统登入及登陆后部分界面如下。
④建立新标签http://202.112.154.91/即可进入教务系统。&&&
⑤以后想再登陆VPN系统可以将https://vpn.bjtu.edu.cn存上标签点入登陆校园网账号密码,但是要IE核心的浏览器。最后进入④步骤教务系统页面。
或&以后想查成绩(对浏览器无要求,选课需要IE核心浏览器)将https://sslvpn.bjtu.edu.cn/welcome_pop.php存上标签,打开后输入校园网账号密码,登陆界面不要关,进入④步骤页面。(经过与学姐交流才知道这是老VPN系统的界面,但是还能用。)&&
第19周周五(日)至寒假第5周周五(日)选课系统关闭
寒假第5周周六
(日)9:00至
寒假第5周周日
(日)12:00
其他专业课程
1、此阶段可以查询已经选中的任选课(包含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2、查询、打印临时课表(最终课表在开学第2周以后打印)。
3、同学在此阶段查询有余量的任选课堂,做好选课准备。
寒假第5周周日
(日)13:00
下学期第1周周三
(日)9:00
补选、退选
时间优先即选即中
其他专业课程
1、此阶段只能补退选属性为任选的课程(包含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2、此阶段随时可能停开选课人数不足的课程,选此类课程同学请随时查看所选课程是否停开。
3、此阶段选课时间较短,请抓紧退掉不需要的课程,以免最后时刻忘记退课。
选课遗留问题处理
停开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按照《选课问题登记表》将选择了停开课堂的学生分配到其他课堂。
对于因不可抗力原因(转专业、专升本、休复学)而未选上必修课的,务必在此期间到学生所在学院填写《选课问题登记表》。(以任何原因申请退课均不受理)
下学期第1周周三(日)教务处将选课问题汇总后,进行审核并对确属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选课问题给予解决(对于因不按选课安排按时选课等个人原因造成的选课问题一律不予受理)。此阶段过后,不再解决任何选课的问题。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若只如初见
天若有情亦无情
缺乏安全感的我
新人第一播
你也不用牵强再说爱我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评价
已有 7740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科研,中国,官本位|
我们来看中国科研/职称评审的三大指标:经费;论文;各级奖励。不能说这三大指标完全不反映科研水平,但是导向完全不正确,且看下文。一 经费指标 &很多成果靠经费堆起来。 &那种成果或者教授有什么水平?那么多人财物堆到谁头上都能出那些成果,花钱买,拼凑,找下面人 &去做,这谁不会。[1,5] & 评价科技成果/职称,不应以花费资源和钱多鼓励方向, 而应以投入产出比为方向。 & 比如 Intel,FaceBook,Dell,Microsoft,Apple,爱因斯坦,爱迪生等起家基本是一穷二白。 & 比如现在黄金可以人工合成,但成本比天然黄金成本高,那么人工合成的黄金,人工合成黄金的科技, & 都是无推广价值的。 &
& & 高科技公司和科技史证明,成果和投资没有确定的关系。 & 集权体制科研效率低,还证明一定条件下成果和投资是负相关。二 论文指标 2.1 &论文量大无法鉴别 &论文那么多,任何上过大学的科技人员,重复科研的结果,抄袭,真假混合,正确而无用的创新, & 都可以写成论文,构成了中国论文的主体,看都看不完,谁有工夫鉴别?
& &鉴别出论文是垃圾又能怎样? &写垃圾论文又不犯法。
& & &论文须作为科研实体的附属产物提交,不能本末倒置,凭论文或者数论文评价科研/职称。
&2.2 论文型教授 & 一批科研人员,写论文为了拿基金,拿了基金写论文交差,进入良性循环(恶性循环?), 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只能说他们对社会对科学的贡献目前不清楚,也不能否定。 应该分一类,叫做论文型(准)教授, 实事求是,比如陈景润就可归入论文型教授。
钱学森,袁隆平等中国实干科学家即使有SCI,相对于其实际科研,也不值得一提。 & & &高锟等诺奖获得者,也没有SCI。 &所以论文不能当重要的科研指标。三 各级奖励 & &我朝不仅会多,奖励更多。小学生就开始评三好生。科技人员就争科技奖。 &
评奖就要平衡各单位,成果到底算几流成果,指标模糊。 评奖通常是几名专家/领导定,这几名专家/领导水平多高本身难说,能不能过经得起各方游说也不一定。 & &而且潜规则是,没拿到基金的民间科研不能评奖。其实在自由无考核压力的环境, &有利于有深度思想的产生。 &奖就算评出来了,参与者排排坐,张三第一,李四第二,王五第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除了他们直接参加的人,不可能从那个坐次上看出到底谁做了实质科研。 & 全世界科教发达国家都没有这些科技奖/教学奖,全世界都不懂这些奖这些排名有什么可信度,[1] & &即使在在中国,各位问问体制外的科技人员,有的多少人相信过听说过体制内的科技/教学奖? & 其实这些奖本来就没什么可信度, 却成为评价职称或者工作的重要指标。四 Conclusion
&4.1 三大指标误导是科研和(准)教授质量差的直接原因 & & &如果中国科研这三大指挥棒都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科研虚假浮躁,也就不足为怪了[2]。 & & &三大指标应该降到次要地位,保留的奖要加强经济效益附件的审核。 & & &科研还受体制,国体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本文暂不谈。 & &
&4.2依靠权力搞科研不是公平竞争 &
& & 在官本位下,官员/学霸拥有制定评选规则,获得经费,评奖, & & &发表或者挂名论文的优势,是科研上的以权谋私。 & & 无考核压力的环境,就是国外的tenure,有利于自由思想。但在中国搞tenure,也会被当权者占据。 & & 在中国,任何政策都会被权力首先利用。 &4.3 科研成果须引入外部客观评价
&要像发达国家一样,科研成果要公开交给利益不相关的应用者,消费者和同行评价, & & &中国这样内部开个评审会,和实际消费者毫无关系,评选出来的成果和论文对生产和生活无用。 & & & &有用就有用,在工农业生产得到应用,就是最好褒奖。 & & &没有用的,像解决费尔马大定理,能得到同行公认,就是最好荣誉。 & &
&[1]中国科研体制下之资源型教授[2]创新,有多少伪科学假汝之名?[3]陈景润躲在小破屋里面,就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做出了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在我们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眼里,这样的科研成果显然不足以晋升正教授,因为陈景润没有花过国家的钱!没有国家级课题怎么能让陈景润晋升正教授呢?现在的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很大,《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也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估计到2015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不会低于1.5万亿元。”(来自载于《法治周末》)但是最近几年,浪费科研经费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今年<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color:#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英旭教授刚刚宣判,认定其贪污科研经费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诚然,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我们不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作为业内人士,我很同情现在体制下被拉出来示众的同行。因为我们的科研经费管理,处处体现出对科研人员劳动的不尊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认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创造的,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却不认为科研活动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科研人员的劳动。所以,中国的科研经费可以用于吃饭,可以用于交通,可以用于买器材,却很不可以用于科研人员的工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局长韩宇透露,在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劳务使用情况占23.6%,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则达45%。我国科研人员人均每年劳务成本约为日本的1/12,韩国的1/6。(来自《经济观察报》)与此相比照,在我念书的德国,社会学科的科研经费拿来作为博士生的工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发放下去的科研经费被科研人员滥用,尽管有各种理由,但毕竟是容易被媒体博取眼球的显性浪费,但还有一种科研经费的浪费却因为它的隐蔽性,往往被媒体忽视了:那就是,现在的高校科研单位逼着大家伙去拿国家级课题,拿不到经费你就不能晋升正高职称。用这样的“激励机制”去强迫老师花国家的钱,真的是有点儿匪夷所思。陈景润躲在小破屋里面,就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做出了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在我们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眼里,这样的科研成果显然不足以晋升正教授,因为陈景润没有花过国家的钱!没有国家级课题怎么能让陈景润晋升正教授呢?他应该写一个课题申请书,花里胡哨提出一个经费50万的预算请求。如果有幸得到这50万,才算是具备了申请正高的基本条件。科研经费本来是一个获得科研成果的非充分必要条件,结果就这样被学校的人事部门搞成了勒在教师脖子上的缰绳。你拿不拿得到钱,成了你能不能成为教授的必要条件。所以,现在的科研人员真的很无趣:你不要国家的钱自己单干,别人说你这不算科研,成不了教授;你申请到了钱,不知道该怎么花,随便乱花,被人揭发,你就会有可能入狱服刑若干年;最后你觉得唯一一条路,就是去申请经费,万一申请到了,在让这钱躺在账户上休息一两年,最后退回到国家的账上,才算是安全?不一定,因为那样的话,或许有人又会揭发你没有完成科研项目,不能顺利结题。那么为啥非得要全体教师都去浪费国家的科研经费呢?你搞化工的为了科研需要科研经费,你自己去申请好了,为啥非得逼着我搞经济学的也要去拿一个和你一样的项目来PK呢?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晋升考评不是同行来决定。一个经济学教授的学术水平如何最终要由搞化工的领导来决定,他自然而然只能够通过这种外在的“客观”指标来衡量了。于是纳税人的钱就这么白白的被这些官僚机构浪费了。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由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两个指标构成,两者缺一不可。是一个很匪夷所思的评价体系。首先,追本溯源,我们应该理解:项目只是一个管理学中的“过程”,而有过程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够达到“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出科研成果,一个体现科研成果的指标就是论文的发表,或者专利的取得。所以论文发表是科研项目的目的,而科研经费(项目),只是实现科研成果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举个例子来讲,两个小孩子成绩都很差都希望提高成绩,一个小孩要家长花几万元钱进入培训班补习,一个小孩不要家长花钱,自己在家里努力用功学习,最后两个人都考出了好成绩。到底是哪个小孩子值得表扬呢?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值得表扬的是既考出了好成绩,又没有让家长花钱的孩子。他的性价比难道还不如花了培训费同样考出好成绩的吗?所以,如果达到了目的,就不应该太在乎得到的过程,“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如果真的需要在乎过程,也应该从性价比出发,奖励那些成本小而成果大的。当然,这样说,并没有否定过程管理的重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过程考察呢?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两个孩子都没有考出好成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奖励或者处罚孩子呢?考不出好成绩,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用功,也或许是卷子太难了,或许是因为考试那天小孩子生病了。这个时候,那位上过培训班的孩子,可以拿出培训班里面的出勤记录来证明,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虽然没有考出好成绩,但是“过程”还是值得赞美的;那位没有花钱进培训班的孩子因为没有过程记录,至少没有值得赞美的证据。这个才是科研项目在晋升考核时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晋升指标,首先要看到的是成果,如果有了足够的成果,有没有项目是没有关系的。没有花国家的科研经费,但是出了科研成果,难道不更加值得鼓励嘛?只有当我们的科研没有出成果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看一下,是不是有科研项目,并认真完成了项目,仅仅是因为科研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没有好的成果,是值得原谅的。所以科研项目仅仅是一个对“缺乏科研成果,但是努力完成研究过程”的认定依据。但是现在我们的晋升考核把逻辑弄反了,没有科研项目虽然有论文发表也不能晋升,这不就是说“生出了孩子,还要去肚子上的检验刀疤,没有刀疤不算是亲生的!”这样子自然分娩的孕妇为了考核通过,反而要去在肚子上面多拉上一刀!?其次,现在的晋升考核对于科研项目有重复计算成果的弊端。如果一个科研人员申请到了一个科研项目,做出了成果,发表了论文,那么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间,这件事情会被计算两次,一次是项目本身,还有一次是项目的成果发表。但是事实上,这个论文发表本来就是拿到国家的科研经费之后应尽的工作义务,有必要再计算一次吗?而一个没有花国家的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同样做出了成果,发表了论文,却只能被计算一次。如果还是套用上面那个补习班的例子,就意味着我们的家长对两个孩子的好成绩给予了不同的奖励,替家长节约了培训费的孩子只能到了一块糖的奖励,而花费了家长培训费的反而得到了两块糖的表扬,这样的制度究竟鼓励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从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浪费这个结果上,如果我们能够追根溯源,找到引发这种浪费的机制根源,那么我们才能做根本性的变革。现在全社会都在讲全面深化改革,不知道科研领域能不能也深化改革一下子呢? [4]高校里的机关病:安心做学问的人缺乏话语权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当前,高校的行政化色彩体现在哪些地方?行政之手给高校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学术地位再高,没有行政地位,很多资源也和你无关”李文慧(化名)曾是北京某高校的知名教授,连续多年担任该校某系主任及教务处处长。2011年,因为年龄到限,她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此后几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围拢在李文慧身边的学生越来越少。“我还有行政职务的时候,每天都有不少学生来找我,有请教学问的、有谈工作的、有谈个人问题的,一天下来没有闲的时间。”她回忆道。“退休后,原来天天来办公室的学生很久不和我联系。人们很快围拢在新的系主任和处长身边。出于工作需要,我可以理解。但连学术研讨、研究活动都不再与我联系,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李文慧说。“不少年轻人都是我在位时一手培养起来的。”李文慧说,其中不少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我没想到职位的变化会带来这么直接的影响。因为丧失了行政资源,你对他未来的发展、进步没有直接帮助了,他就不愿在你身上花时间了。但有趣的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博士论文、项目要由你来评价时,很快又会出现。”李文慧说。这让她多少有些心寒。虽然不情愿,但她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行政力量和功利色彩左右着校园。”在工作的最后一段时间,李文慧甚至感到很孤独。“到最后,我连办公地点都没有了。办公室的位子让给了别人。我努力争取,才被允许在一个空闲房间办公,桌上才安了一部电话。”她回忆道。放下个人得失不谈,她的担忧是,行政色彩的渗透影响了很多方面。比如目前,如果学校的教学、科研项目在行政领导的名下申报,成功率更高。以教授的名义去申报,则难度很大。多种名师、优秀教师、国家津贴的评选,距离普通一线教师也越来越远。“大部分的决策权都在行政部门,甚至最终的奖项也会分给行政人员。所以,一些清高的教师甚至不屑于申报。遇上开明的、懂学术的领导还好;遇上糊涂的,真是困难重重。”她说,“知识分子,总该有点风骨的吧?当高校染上了‘机关病’,学术地位再高,没有行政地位,很多资源也和你无关。”她记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已近10年未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原本教师代表大会应对上一年工作作出总结,并制订新的计划。这其中,教师对新计划提意见是很重要的环节。但现在,很多教学、科研计划的制订并没有专家、教师咨询的程序,最多会说‘询问了校外专家’。新的计划其实就是主管领导决定的。”因此,对于一些冷门却必需的基础学科,教师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比如,原来一门基础课一学期的课件有十几个文件夹,学生要做大量的阅读。现在,最多讲一两篇文章、小说。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领导关注的或者更便于申报项目的领域。”她说。她记得,学校某领导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说:“请大家放心,我也是知识分子,也是教授、博士,和你们的身份一样。领导理论上是为教师服务的。”“但事实上,长期在行政岗位工作,必然会离科研、教书远一些。如果再没有渠道接触一线情况,作出的决策难免官气十足、与现实脱节。”她直言不讳,“一些高校领导并不爱校,没有把学校当事业来做,只是以此为晋升之阶。”对于当前国家层面提出的去行政化议题,李文慧非常关注。“据我了解,一些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章程。比如划定校领导的职责范围,确保行政不过度干预学术;校务会议、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都以教授为主体,校领导并不过多参与。”她说,“这项改革将会充满挑战,却是必须。学校应该是为了学术能头破血流的地方。教学和科研单位,应该是学术重于行政,最起码也要并重。不这样,教师何来积极性和责任心?”高校里的“机关工作者”刘莎莎(化名)是某高校行政部门的青年员工,属于高校里的“机关工作者”。“每天基本就是传达各类会议精神,组织评比、会议,要不就是坐在办公室接接电话。”她说。不过,刘莎莎并不享受行政化的工作氛围。“高校应该属于纯粹的学术研究机构,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也有类似机关里的行政领导,也有处长、科长、科员这样的行政级别。在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上,甚至与政府部门大同小异。”她说。这两年,学校内部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鼓励一线教师到行政部门任职。对于这些举措,刘莎莎认为,“鼓励人员流动,本意是想让教学和行政部门多些交流,但一些教师却沉迷于行政职务带来的光环。”但这并非教师的个人问题。她所看到的现状是:拥有行政职务,的确能获得更多资源。“首先和学术委员会的接触机会很多,对晋升的程序会很了解。其实,在学校内部,与晋升相关的学术评比、课题申请,都有很深的行政化烙印。行政领导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如果能够在高校内谋得一个处级职位,尤其是像教务处、研究生处这类比较重要的部门,确实会受益不少。”她说。“还有一些行政色彩渗透至人员管理领域:比如,校长或者书记会越过管人事的副校长,越级指挥调配人员流动,甚至小到一个科员;也有一些业务很优秀的教师,因为和领导存在矛盾,被调去了边缘部门;还有些同事在续签聘任合同时,突然被告知岗位已满,不久,领导就会派来新人顶替他原来的工作。”刘莎莎说。“尤其是一些学术成就较高、脾气比较执拗的老教师,很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她说,“一个高校某个学科的代表人物非常重要,他的学术地位、社会声望,决定了这个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如果老教授被忽视,传递的信号就是权力对知识和教育的轻视。长远看,学校本身也会受到伤害。”在她印象里,“学校十几年都没开过教代会了,连摆设都算不上了。”很多政策,比如坚持了十几年的教学计划,会在未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的情况下大幅度调整。“领导说改就改了,也没有反馈和调查机制。”如果要列举行政色彩在高校的体现,她觉得数不胜数。“教授评比、科研项目选择、人员调动、论文评判……太多领域都存在类似问题。”她说,“教师原本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技术职称,但现在很多人选择‘双肩挑’,在担任教授的同时,再兼任一个处长。”目前,不少高校都鼓励年轻教师进入行政行列,本意是希望更多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介入这一领域,使得管理更加专业化,弱化行政色彩。“但效果并不理想。”她说。“一些教师确实了解了工作的运作流程,学校机关效率低、难办事、脸色不好看的情况也有所缓解。但另一方面,却助长了一些教师的官僚气息。”她说,“有无职务的区别很大。‘官儿迷’肯定没有精力去做教学和科研,行政化色彩过浓,就会使学术本位失位。这样的氛围不打破,行政之手总会凌驾于学术之上。”她曾看到一个鲜活的例子。学校某系曾有一位知名的老教授。“多年来他一直是系主任。近两年刚一退休,各种学术活动就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有一次碰面,他向我抱怨了一句:‘这么重要的学术会议,我是在结束后一个多星期才知道的。’”事实上,新上任的系主任仅为正科级。“但是小官却有大权力。”刘莎莎直言,“人们不以学术成就论英雄,而是以行政职务。”“一些新来的年轻人,本来挺有活力的,爱说爱笑,但是在机关待了没几天,变得官气十足,对一些来办事的老教师,也开始发号施令。”刘莎莎说。这样的感觉让她很不适。在这个岗位工作了近10年,刘莎莎坦言自己“上升空间并不大”。“高校的行政职务很有限,有的人在副处甚至科级岗位上一待就是几十年。教师是可以双向流动的,既可以教课也可以做行政,但行政人员不一样,因为学历和资历不够,很难转去教课。而且,行政岗位的待遇并不高。”她记得,这几年,身边已有4位同事选择离开。“因为收入较少,上升通道狭窄,很多行政人员都选择辞职,去外面打拼了。我原本看中的是高校单纯的氛围。当这种氛围被打破时,我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刘莎莎表示:“我支持校园回归更为单纯的氛围。完全取消行政级别,目前来说仍然有很多困难,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去行政化只是手段,最根本的还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回归教育本位。”“这项改革事关国家的未来”2014年年初,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忠信因预测“官员财产公示”进程失败,自愿受罚,爬行了1000米。作为一个敢说敢为之人,他对高校行政化色彩的感受是:“已经渗透至多方面,比较突出领域包括人事任免、经费审批、学术评级等领域。过多的行政干预,势必影响大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教师的处事方式。”比如,一些老师更愿意同官员来往,更看重个人的行政级别而非学术造诣,为人处事讲究官场规则……虽然颇有微词,但范忠信认为:“可以理解这样的选择。如果基层教师的权利、资源均来源于上级,必然更在乎同上级的关系,对下级、学生缺乏服务意识。”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谭泽中在一次讲话中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深圳一个处长职位,竟然有40个教授来争!”这个桥段曾令范忠信感触很深。“比如,在职称评选、文献著作发表、文章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上,起决策作用的往往是行政部门。”他说,“再比如在课堂上讲课,是由教务和行政系统来审查大纲。很多人从没上过课,或者之前在一线,后来做管理了,如何判断教师的观点、引用资料、背景是否准确?怎么去评价学术研究、教学内容的价值?”在他看来,“纯学术”的范畴狭小。“学术事务多少都会和行政、管理、学生工作、人事有关。各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原本应行使执行、参与、监督等作用,但事实上,现在主要负责逢年过节发米面油、组织郊游、联谊等活动。”行政色彩过浓,就会导致:一个很有名望的教授在一个处长面前没有发言权。习惯于服从行政权威,教师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必然慢慢衰退。“行政管理强调的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但教育和研究工作,肯定不是这种逻辑。”他认为。“现在高校教师最重视的三大指标,包括课题、论文及著作发表、获奖。以课题为例,从科研的角度看,课题的重要性应该以其对社会产生的价值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行政级别为标准。”他说。事实上,课题被无形地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一般学校都会鼓励老师争取最高级别课题,而课题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术价值却很少有人重视。为了一个高级别课题,教师之间可能打破脑袋竞争。”这3个等级均属于纵向课题。“还有一类是横向课题,大部分来源是社会企事业单位。但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下,横向课题缺乏优势。因为级别越高的纵向课题获得评价加分越高。而横向课题,即使在经济上贡献很大,也难以对教师的升迁、职称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这点,范忠信深有体会。“目前,我负责学校一项法制中国化的课题。我们在全国寻找了20余名优秀的年轻学者共同参与。这项课题就属于横向课题。”研究之初,学者们都很有积极性。然而,少了“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的头衔,意味着学者们无法在单位考评中获得加分。“于是,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课题就被烙上了‘淡而轻’的标记。”除了课题,学术论文及著作发表也遭遇类似命运。“在个人评比中,刊物也分等级,大体上分权威、核心和一般期刊。权威期刊再细化为一、二、三级。核心期刊也分重点和一般两类。学术问题再次被分为三六九等。”范忠信说。“很多学校、院系在开会、做报道时,不会花精力强调某项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会介绍‘多少老师在某某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哪些文章’。一些学校甚至直白地将刊物也分为国家、省部和地厅级。著作出版中,像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这类较高规格的,对教师的帮助更大。”他说。“似乎所有元素都转化为量化指标。发表一篇文章,考核表里就要求填写,你的研究和论文产生了什么经济效益?转载率、引用率是多少?如果这些数值很低,评分就会低。不少老师不得不千方百计要求学生引用自己的文章。”他说。更多弊端随之而来。一方面,教师被迫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更为“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各领域优秀课题、刊物有限,大量需求最终导致寻租空间的出现。“奖项的评选也大同小异。原本单纯的学术问题变为一场利益瓜分。热衷于行政指标的教师往往难以安心学术,安心做学问的人缺乏话语权。”他说。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学生身上。范忠信记得,不止一次,自己在课上被学生问及:“这门课考试怎么考?哪些是重点?这部分会不会考?”“我曾在课上问过学生:除了考试用书、教材之外,大学期间读书超过5本的请举手。班上连5人都没有。我又问,你们的精力都花在什么事情上了?答案五花八门,但大多用来解决更为现实的问题:比如考证。”他回忆道。以法学院学生为例,首先必考的是英语四六级、司法考试,其次,不少人还会参加驾照培训、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有的学生4年下来,能考几十个证,却读不了几本书。”看着这样的局面,范忠信不知“该为学生的上进而喝彩,还是为他们的现实而担忧”。“当校园充满功利色彩,教师无法纯粹做学术,学生也难免跟随现实。”他说,“在大学教了20多年书,我感到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在下降。”“更为尴尬的是,作为院系或高校的管理者,必须接受这些规则。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下属的利益不受影响,才能在工作中有发言权。抵触却遵从着,我想这是不少人的感受。”他说,“我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坚定支持者,这项改革事关国家的未来。”(原标题:《“安心做学问的人缺乏话语权”》)[5]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1693&do=blog&id=929419配角成果,换个国家只要给钱,大团队一作战不大可能搞不出来[6]美国的大学没有纵向横向项目 区别 【7】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109652.html文革时的实习生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后,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揭露当今中国科技界的黑幕。屠呦呦先生获得诺奖这一大事的主要意义不是诺奖,而是它所暴露出的中国问题误国误民,已经掐死了很多诺奖等巨大成果于灵感中 ,于萌芽中,于母腹中,于摇篮中,严重打压扼杀中国的创造力和大智慧乃至正能量,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中国规则问题”。 中国规则错误与荒唐说到底就是本末倒置,把过程当做目的来评判,严重打击扼杀了千千万万国人创造的热情、天赋和本能。 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 一、不看效果,就看文凭 ;
二、不看创造,就看国外等背景
; 三、不看埋头工作,就看江湖水平人际关系。四、不看创新,注重模仿“临摹”五、规则模糊不明确,任凭专家任性投票。六、对专家评委素质要求不严格,恶性循环。七、对评委没有制约责任机制,出现严重不公,无人承担责任,解决普通不公问题更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造成这些问题的 根本原因是:针对所谓专家权力缺失责任承担法规,专家想评谁就是谁,错了也是对的,其实就没有了对错。如果明显错误,如这次千载难逢的一次大暴露——因为诺奖暴露出的问题,也没有人负责任。 专家腐败独裁无原则以良知缺失比政府腐败更严重。 难道制定规则的官员专家没有能力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规则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本原因是这些人没有公共良知,素质太差,不懂得自己担当责任的时候就是考验自己人性的时候,不懂得自重,而是出于私心。 有的人此时可能没有感觉到责任重大,反而轻飘飘地地感觉自己终于“有权了”,得意之余 就想着如何投机取巧以权谋私而去制定规则;有的人可能留过洋,于是就把留学背景当成考核条件制订进去,抬高自己可怜的虚荣身价;有的人是博士,于是就把博士制订进去,以便限制他人方便自己。 他们不是不懂,无论什么条件都是为创造文明这一目标服务的。读书、留学,读博士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对社会做贡献这唯一目的服务的。离开了创造出成果这一目的,什么博士留样等等的东西都是笑话。 把过程当成目的来考察人的价值难道不是笑话!在基层,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没有一点成果的人凭着关系悄悄拿到中高级职称。 一位深山教师抽时间跋涉近百里到县教育局索要职称申报表,但是却寻找不到管理表格的小小科员,来来回回跑了很多冤枉路,花掉了不少住宾馆的钱,好不容易找到人,那善于玩权的科员却以没有表格为借口差点潜规则了这名教师。 身处高层的知识分子不知道,拿到申报表才是深入基层科技人员申报职称这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要花费多少,浪费多少时间,看多少冷脸,受多少气谁也不知道;能否申报成功,也只有天知道。 就有基层人员的申报表被一位当权的轮子分子偷偷非法压住没有上报职改部门。此人手下以科长问他为什么要压住不报,尤其是某某各种条件都没问题,社会影响很大不报说不过去,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人家名气大很有钱根本不稀罕这个职称”。此回答无耻至极,可谁又拿他奈何?有些基层科技人员甚至有了申报职称恐惧症。 反观一些领导评职称却很惬意:对秘书布置一下任务,签表,写论文,找人发表,跑路,作假,送礼,找关系等等问题都不用自己操心,想要什么职称,简直是百万大军中取一上将脑袋如囊中取物。 至于各类正常和不正常的费用问题,不但不用想那些科技人员必须自掏腰包(其实科技人员的差旅费等是应该报销的,但被人这是自己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报销),连办事人员也会借机多找一些发票来报销,发点小财。真乃皆大欢喜也。 在这人性的规则之下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真是令人发指: 也就是那位轮子分子甚至在当权的时候偷偷把国务院专家津贴占为己有。 更可悲的是,他怕众人知道自己评不上,竟然把其他指标偷偷作废。当社会知道这件丑闻后,并不知道谁能管这件事,于是只能让丑恶趾高气扬于社会,直到现在,这个人渣还享受着这一待遇与荣誉。 同时,一些影响巨大,无人不知,填补多项历史空白的人甚至没有职称,有的人因为全部精力用于工作,评职称的时候他们竟然不知道。 有的科技人员因痴迷于一个灵感的研究,甚至没时间参评。因为报评过程被官僚制定的非常浪费时间精力,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有大量时间为自己“跑职称”,而职称部门也认为这是“个人的事情”,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工作而担当责任。 尤其是基层科技人员报职称,要经过层层上报,不断求人签字盖章,环节异常繁琐,尤其是对没时间搞关系的真正科研人员真是难于上青天。有时候,因为一个职称的层层申报过程,让他们身心交瘁,导致短短的一年时间荒废,导致一个可能完成的创造大大延期甚至搁浅。 与庞大的基层科技人才所受到的折磨,浪费的时间和磨难的经历相比较,屠呦呦女士在中国已经是幸运得不能再幸运了,她的那个委屈真该忽略不计了。 尽管,世界为她鸣不平是很正确的良知发现,但是,当世界了解了基层万千科技人员的艰难,屠呦呦真的已经是幸运到家了,如此“幸运”的科学家,在庞大的知识分子人群中已经是凤毛麟角啦。尽管他受的委屈是很大的,是不能容忍的。 同样是土匪杀人,有到人是一刀毙命,也许还有被救活的奇迹,如狼牙山五壮士就有人生还的奇迹发生,而有的人却是活活的被凌迟。于是,对比之下,前者真的幸运啊! 当然,如果呦呦女士不是胸怀博大看轻名利能活到这么大年纪,中国这个荣誉将付诸东流。这是多么令中国遗憾的一件事啊!当然,有的人,包括一些院士肯定会很是高兴的。 显然, 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恶果是非常明显的,普遍的。震惊世界让群众愤怒的不公都根本无人过问,更不要说普遍的,已经被国人习以为常的不公正了。
最严重的是,受到伤害的科技人员还无处讲理,找不到承担责任人与单位,责任只能自负为“没有本事”,运气不好、后台不硬等等。 于是投机取巧成了真本事,埋头工作创造成绩就是书呆子没本事。 如此制度造成了扭曲的价值取向,造成不良社会风气,引导大量年轻人不愿好好工作,只愿意好好研究搞好人际关系,学会行贿受贿之“能力和真本事”。 这就是两会中有代表提出的“中国人求人”苦难现象的根本原因。 这种诱导的结果就是让中国人的创造力大量被抑制,让很多本来走正路的人去搞邪门歪道,去破坏社会健康机体,走向公平正义向上向好的反面。 中国人的精力、智力、生命几乎都浪费在人求人,人折磨人的该犬之中。如此,中国人能有现在的创造力已经是奇迹了。就像呦呦女士获得诺奖是一个奇迹,让很多花掉大量国家科研资金以外一样。【4】你是一个好的研究者,有几种评价方法。一是你的论文,能让全世界的学术界知道你在做什么,学校更关心的是“我们学校的某个教授”(你代表了学校!)在做什么,做的研究是不是最前沿的,要不然你们学校怎么能让其他人知道呢?这一点对研究型大学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如果你有很牛的技术,你能用它申请到专利吗?你的专利能转让给大公司吗?第三,如果你学术做得好,国家和国内主要学术大会会请你做主题报告吗?如果你的技术很牛,当地企业请你去指导和咨询吗?【5】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dc7cb30102vm0k.html欺骗中的中国科技是多么强大【8】【9】http://www.paperrater.net/3.html科技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日 & & & & & & & & & & & & & &| 作者: & & & & & & & & & & & & & &paperrater & & & & & & & & & & & & & &| 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直接评价法的质量构成因素理论及存在的问题从直接评价法的定义、研究结果的介绍和评价实践看,作者把直接评价法的理论依据归纳为质量构成因素理论,即科技论文的质量是由学术性和写作质量等论文本身的各种构成因素以及它们各自的子因素的质量高低来决定的。 在评价实践中,不论评价者学术水平和学术素养的高低,对单篇科技论文的评价都是从论文的基本构成因素来分析的。 学术管理部门现在不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直接评价法工作量大,对评价者的学术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求高,主观性大; 另一方面,直接评价法的根本问题是对科技论文质量构成因素的指标选取不一致,目前的实践和研究中指标选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有的指标选择存在逻辑上的重叠现象,尚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指标选择体系。在定性指标尚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量化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就难以服众。2、间接评价法的理论基础及存在的问题2.1等级论及存在的问题等级是一个按社会地位高低来划分的政治概念。 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如今在人们的观念里等级思想还根深蒂固。 反映在科技论文质量评价上,就是从期刊的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作者的职称级别和基金项目的级别来判断科技论文质量的高低。 科技论文本身不存在社会上认为的级别之分,期刊的主管部门也多次声明用行政级别划分期刊质量的提法不够严格,但是,采用等级论来衡量科技论文质量的观念和作法还依然存在。作者的职称级别高,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对也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作者的职称级别高,其写作的科技论文就一定高则值得商搉。 如作者任职某一级别的职称以来,可能发表很多论文,但每篇论文受当时的学术基础、科研资金和精力投入、写作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见得篇篇都是代表其水平的精品力作。得到基金项目资助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 每种基金项目都要通过有关的评审程序。 虽然评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但绝大多数得到资助项目的作者水平是得到认可的,而且是项目审批单位的级别越高,其资助的研究学术水平就越高。 问题是代表一项研究基金项目的科技论文是否反映了预期目的,即使是论文反映了预期目的,其研究论文是否只有一篇。 从研究实践看,一项基金资助项目往往是一系列的研究论文,这系列论文中篇篇都是高质量不能一概而论。 更严重的是,作者为了易于发表,期刊为了提高基金论文比例,已导致了科技论文中基金项目挂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是建立在期刊学术质量基础上,期刊的学术质量又是其所刊载的论文平均质量的反映,决定于编辑和审稿者对单篇论文质量的直接评价。 因此,科技论文质量的间接评价法是以直接评价法为基础的。 直接评价法才是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的根本方法。间接评价法优点是借用现成的研究结果,评价用时少、易操作、对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要求低。 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引起的负面后果很严重。 间接评价法只重视了群体和个体间的一致关系,忽略了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和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这里所说的群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核心期刊、SCI 期刊、特定影响因子范围内的期刊等分别构成的期刊群体,二是各期刊所刊载的各篇论文构成的论文群体。 期刊群体内的各期刊因文献计量学指标数值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学术质量。 把同一期刊群体内而学术质量有差异的期刊所发表的论文笼统地认作同一质量档次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是间接评价法存在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每种期刊都是按照一定的办刊宗旨,在稿源多少、审稿者和编辑水平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论文群体。 间接评价法评价的是这些论文群体的平均质量,不是对其中某一篇论文的单独评价。 用群体的平均质量对待高于其平均值的论文质量,显然有失公允; 把群体质量等同于其平均值以下的论文质量也不恰当。 这种“以刊论文”是间接评价法存在的问题之二。间接评价法只关心科技论文发表在了哪里,不关心其中发表了什么,由此产生的奖励措施使某些科研人员产生浮澡心理,导致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广泛发生。 这是间接评价法存在的问题之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明昆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教务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