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redis缓存类型为list为8M的有哪些类型的CPU

不同的cpu型号l1,l2缓存大小差别大吗?_百度知道
不同的cpu型号l1,l2缓存大小差别大吗?
而我从度娘找了一些好的cpu,速度有七八百甚至更多,我想问这个L1L2针对不同性能的cpu有区别吗,L1L2只有一二百,l2缓存大小差别大吗?我的是G4560不同的cpu型号l1
我有更好的答案
缓存的差别也可以看做是CPU型号的区别,可以分辨是低端还是高端。最直观就是看L3是多大的,3M还是4M或者是6M,性能越高L3容量越大。
采纳率:5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CPU缓存三级8M和二级12M哪个好_百度知道
CPU缓存三级8M和二级12M哪个好
一个是二缓1三缓的U另一个是只有二缓12的U哪个更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1、CPU的二级缓存是cpu第二层的高速缓存,第一个采用L2高速缓存的是奔腾Pro处理器,它的L2高速缓存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市场生命很短,所以其后奔腾II的L2高速缓存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接下来的Celeron处理器又使用了和CPU同速运行的L2高速缓存,现在流行的CPU,无论是AthlonXP和奔腾4,其L2高速缓存都是和CPU同速运行的。除了速度以外,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主流CPU容量最大的是3m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要高几倍。2、cpu的三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3、cpu的二级缓存作用更高于三级缓存,相对而言,二级缓存12M肯定比三级缓存8M好。
网站运营经理
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CPU缓存级数越靠前的CPU性能越好,二级缓存的数据读取速率要比三级缓存快很多,造价也比三级缓存高,撇开其他不谈肯定是二级缓存比三级缓存好。不过CPU的具体性能不光是由自身缓存大小决定的,所以你这没法对比哪个CPU好那个CPU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cpu缓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L2Cache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L2Cache,即CPU的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CPU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上有差异,由此可见二级缓存对于CPU的重要性。
L2Cache释义
L1和L2都是计算机中缓存(cache memory)的等级。如果计算机的处理器可以在缓存中找到他下个运算所需的数据,它将省去了到随机存储器()中寻找这个数据的时间。L1是一级缓存,通常内建于微处理芯片()中。比如,Intel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本身是带有一个有32Kb的一级缓存。    L2(就是二级)缓存是在独立芯片(有可能是在一个扩展上),它的访问速度能比大的主存要快得多。通常一个二级缓存的大小为1024Kb(1Mb)。
L2Cache关于CPU缓存
(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L2Cache缓存的工作原理
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后内存。
L2CacheCPU缓存的发展
最早先的CPU是个整体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尔公司从Pentium时代开始把缓存进行了分类。当时集成在CPU内核中的已不足以满足CPU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因此出现了集成在与CPU同一块电路板上或主板上的,此时就把 CPU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中还分(Data Cache,D-Cache)和(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者可以同时被CPU访问,减少了争用Cache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英特尔公司在推出Pentium 4处理器时,用新增的一种一级替代指令缓存,容量为12KμOps,表示能存储12K条。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也能轻易的集成在CPU内核中,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再用集成在CPU内部与否来定义一、二级缓存,已不确切。而且随着被集成入CPU内核中,以往二级缓存与CPU大差距分频的情况也被改变,此时其以相同于的速度工作,可以为CPU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
L2Cache二级缓存的重要性
CPU在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缓存中没有CPU所需的数据时(这时称为未命中),CPU才访问内存。从理论上讲,在一颗拥有二级缓存的CPU中,读取的命中率为80%。也就是说中找到的有用数据占数据总量的80%,剩下的20%从中读取。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将要执行的数据,读取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从二级缓存读到有用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6%)。那么还有的数据就不得不从内存调用,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较高端的CPU中,还会带有,它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为了保证CPU访问时有较高的命中率,中的内容应该按一定的算法替换。一种较常用的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算法),它是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过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LRU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计数器清零,其他各行计数器加1。当需要替换时淘汰行计数器计数值最大的数据行出局。这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算法,其计数器清零过程可以把一些频繁调用后再不需要的数据淘汰出,提高缓存的利用率。
CPU产品中,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间,二级缓存的容量则分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容量各产品之间相差不大,而则是提高CPU性能的关键。二级缓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所决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导致CPU内部晶体管数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积上集成更大的缓存,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
CPU的二级缓存比较特殊,和以前的单核心CPU相比,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内核的缓存所保存的数据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CPU使用了不同的办法:
L2CacheIntel双核心处理器的二级缓存
目前Intel的双核心CPU主要有Pentium D、Pentium EE、Core Duo三种,其中Pentium D、Pentium EE的二级方式完全相同。Pentium D和Pentium EE的二级缓存都是CPU内部两个内核具有互相独立的二级缓存,其中,8xx系列的Smithfield核心CPU为每核心1MB,而9xx系列的Presler核心CPU为每核心2MB。这种CPU内部的两个内核之间的是依靠位于主板北桥芯片上的仲裁单元通过在两个核心之间传输来实现的,所以其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
Core Duo使用的核心为Yonah,它的则是两个核心共享2MB的二级缓存,共享式的二级缓存配合Intel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缓存,大幅度降低了数据延迟,减少了对的占用,性能表现不错,是目前处理器上最先进的二级缓存架构。今后Intel的处理器的都会采用这种两个内核共享二级缓存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
L2CacheAMD双核心处理器的二级缓存
Athlon 64 X2 CPU的核心主要有Manchester和Toledo两种,他们的都是CPU内部两个内核具有互相独立的二级缓存,其中,Manchester核心为每核心512KB,而Toledo核心为每核心1MB。处理器内部的两个内核之间的缓存是依靠CPU内置的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统请求接口,SRI)控制,传输在CPU内部即可实现。这样一来,不但CPU资源占用很小,而且不必占用内存资源,数据延迟也比Intel的Smithfield核心和Presler核心大为减少,协作效率明显胜过这两种核心。不过,由于这种方式仍然是两个内核的相互独立,从架构上来看也明显不如以Yonah核心为代表的Intel的共享缓存技术Smart Cache。
.TechTarget信息化[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CPU的L2到底与CPU的性能有什么具体关系?_百度知道
CPU的L2到底与CPU的性能有什么具体关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1MB。当时集成在CPU内核中的缓存已不足以满足CPU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二级缓存,已不确切,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剩下的20%从二级缓存中读取。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将要执行的数据,读取二级缓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从二级缓存读到有用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6%)。那么还有的数据就不得不从内存调用,减少了争用Cache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此时其以相同于主频的速度工作,可以为CPU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 二级缓存是CPU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而且随着二级缓存被集成入CPU内核中,以往二级缓存与CPU大差距分频的情况也被改变。一种较常用的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算法),它是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过的行淘汰出局。这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算法,其计数器清零过程可以把一些频繁调用后再不需要的数据淘汰出缓存。因此出现了集成在与CPU同一块电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缓存,此时就把 CPU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一级缓存,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其他各行计数器加1,英特尔公司从Pentium时代开始把缓存进行了分类,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表示能存储12K条微指令。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也能轻易的集成在CPU内核中。一级缓存中还分数据缓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缓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由此可见二级缓存对于CPU的重要性。英特尔公司在推出Pentium 4处理器时,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较高端的CPU中,还会带有三级缓存、512KB,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级缓存上有差异;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 为了保证CPU访问时有较高的命中率,缓存中的内容应该按一定的算法替换、256KB,它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CPU才访问内存。从理论上讲,在一颗拥有二级缓存的CPU中,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 CPU在缓存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缓存中没有CPU所需的数据时(这时称为未命中),容量增大必然导致CPU内部晶体管数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积上集成更大的缓存。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 最早先的CPU缓存是个整体的,而且容量很低。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二者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者可以同时被CPU访问,提高缓存的利用率。 CPU产品中,一级缓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间,二级缓存的容量则分为128KB,用新增的一种一级追踪缓存替代指令缓存,容量为12KμOps、2MB等。一级缓存容量各产品之间相差不大,而二级缓存容量则是提高CPU性能的关键。二级缓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再用集成在CPU内部与否来定义一,读取一级缓存的命中率为80%。也就是说CPU一级缓存中找到的有用数据占数据总量的80%,增加二级缓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因此需要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LRU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计数器清零。当需要替换时淘汰行计数器计数值最大的数据行出局CPU缓存(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
采纳率:18%
二级缓存,对CPU很重要的,在处理数据前,要先把数据放在这里,速度很快,但是成本很高
不知道呢,我也想知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CPU究竟需要多大缓存?缓存的前世今生_硬件_科技时代_新浪网
CPU究竟需要多大缓存?缓存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日&作者:郭攀&编辑:郭攀
&&&&泡泡网CPU频道8月4日&由于超频的平民化,目前不少网友在选择处理器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看中处理器的默认主频了,“反正可以超上去的嘛”,而且由于睿频智能加速和Turbo Core技术的逐渐成熟,CPU的主频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
CPU究竟需要多大缓存?
&&& 对处理器性能影响较大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处理器的架构。由于处理器的架构更新较多的依赖技术进步,并且处理器的架构更新意味着产品线的变更、生产线的变动,这些都增加了处理器厂商的成本,而且企业不像某些组织可以宣称自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厂商也要追求上代产品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即便是处理器架构更新较频繁的Intel也只是隔一年推出一个新架构,所以近期对处理器来说,一个关注的焦点开始落到了缓存容量上。
大缓存对于大会战作用很大
&&& 在对近期上市的《星际争霸Ⅱ》的相关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大容量缓存的CPU在面对大规模的会战的时候,更能保证游戏的流畅性,那么究竟CPU的缓存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
&&& CPU缓存(Cache Memory)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临时存储器,它通常由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组成。用来存放那些被CPU频繁使用的数据,以便使CPU不必依赖于速度较慢的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不过限于它的昂贵成本,一般容量比内存要小。
SRAM结构简图
&&& 缓存的设计思路是用少量的速度较快的SRAM作为CPU与DRAM存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起初是在芯片的外部,到了80486时期,这部分SRAM被集成到了芯片内,因此又叫片内Cache。
DRAM结构简图
&&& 片内Cache即是今天的一级缓存,这部分缓存的容量是很少的,486芯片内只有8KB,到了奔腾高档芯片就升级到了16KB,Power PC可达32KB。后来Pentium微处理器改进片内Cache,采用数据和双通道Cache技术非常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微处理器的性能。
&&& 可以说现在处理器厂商对产品的档次划分有着深入的研究,不只是可以按主频的高低划分,还可以按照缓存量的不同而区分开来,而且即使两款处理器的其他参数完全一致,只缓存量略有出入,那么这两款处理器的售价可以相差很多。
CPU的缓存量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 缓存的容量目前一般都以MB计量,不同的处理器型号缓存量差别不小,有的拥有1MB二级缓存,而有些则可以高达12MB,而售价却差了好几倍,最高可以差十几倍,那么缓存对处理器的售价影响可见一斑,同时也说明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
缓存存储着CPU需要的数据
&&&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会从缓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从速度相对慢得多的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有此可见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
&&& 一般AMD的处理器相比Intel拥有更少的缓存,比如速龙64 X2 5000+缓存量为2X128KB+2X512KB=1.256MB,而定位在同档次的Intel奔腾E5200的缓存量只二级缓存就达到了2MB,目前广为人知的Intel的处理器性能相对更依赖缓存,1MB二级缓存的处理器要比同样架构的、具有2MB二级缓存的处理器性能差很多。
Intel处理器比较依赖缓存
&&& 为什么Intel的处理器更依赖缓存呢?这主要在于Intel与AMD的缓存逻辑结构设计有关。一般CPU读取的数据(包括指令)中有80%来自一级缓存,对于AMD来说一、二、三级缓存都是用来存储CPU将要处理器的数据的,因此在一级缓存中未找到(命中)的数据可以去二级缓存,甚至三级缓存里去找,而Intel的结构不是这样的。
Intel一级缓存采用“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架构
&&& Intel的一级缓存采用“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架构,这种架构并不是直接存储CPU可以直接用的数据,而且存储该部分数据的地址(可以理解为目录),而这部分数据则被存储在二级缓存甚至三级缓存里,这样CPU可以根据一级缓存的“目录”来在缓存里面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因此理论上讲对于Intel处理器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容量越大越好。
&&& 一般CPU中的一级缓存容量都很少,即使是售价高昂的六核酷睿i7-980X,一级缓存也只有2X 6X32KB=384KB,还不到512KB,既然都是最高端的旗舰了,那么为什么CPU厂商不多给这些CPU多设计些一级缓存呢?
酷睿i7-980X具有384KB一级缓存
&&& 前面也提到了一级缓存是集成在芯片内部的,因此就要占用一定的晶体管,这对于核心面积有限的处理器来说更多的缓存意味着要提供更多的地方来添加这些晶体管,其次更重要的是一级缓存的速度极快(达几十GB/S,二级缓存一般为几GB/S,一级缓存比二级缓存要快一个数量级)所以售价很昂贵,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容量,最后缓存是处理器中的发热大户,设计太大容量所带来的发热量是很“可观”的。
CPU缓存分级类似于ADSP-BF561的结构
&&&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CPU厂商想出的一个办法就是给缓存分级,也就是引入二级缓存,通俗来讲,二级缓存即便是一级缓存的缓冲,主要用来存储那些CPU处理时用到的、一级缓存无法存储的数据(三级缓存相对二级缓存也类似),这样采用缓存分级可以很好的解决延时问题而且效果不亚于增加一级缓存容量,成本也比较低。
&&& 酷睿2系列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从1MB到2MB、3MB、4MB再到6MB、8MB、12MB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为何二级缓存到了12MB就没有再增加了呢?
赛扬E3200具有1MB二级缓存
&&& 首先二级缓存属于SRAM(静态RAM),成本虽然相比一级缓存有所降低,但仍然意味着较大的成本,其次SRAM虽然有着相比DRAM更高的性能但是却有它的缺点即集成度不如后者高,换句话说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得体积较小,而SRAM就需要很大的体积,这对于空间“寸土寸金、房价高昂”的CPU来说,显然不能设计太大容量,最后前面已经提到了给缓存分级,采用多级组织可以有效降低延时,提高cache的命中率。
酷睿2 QX9650具有12MB二级缓存
&&& 二级缓存在达到了让网友惊讶的12MB后就没有再有增加,而且在增加L3缓存后容量有所降低,但是处理器的性能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更大的提升,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三级缓存可以看做是二级缓存的缓冲器,使用较快速的储存装置直接从较慢的内存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拷贝,这对于有效得降低内存的延迟大有好处。
粉红色部分即为三级缓存
&&&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
酷睿i7二级缓存核心独享
&&& 不过为什么酷睿i7的二级缓存反而随着三级缓存的采用而减少了呢?仔细观察酷睿i系列处理器的架构即可发现酷睿i7处理器的二级缓存不再是采用酷睿2处理器的共享设计,而是每颗核心具有自己独立的二级缓存,这样就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大容量的公用资源区了,而这一任务则交给了高达12MB的三级缓存,而且三级缓存和内存一样,容量越大,成本越低,这样将公用数据资源的任务交给L3缓存不仅同样解决了延时,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成本。
&&& 在Intel的酷睿i系列处理器中,三级缓存容量继续延续了酷睿2时代L2缓存容量“百花齐放”的局面。
酷睿i3处理器具有4MB L3缓存
&&& 酷睿i3-530具有4MB三级缓存,酷睿i5-750具备8MB三级缓存,酷睿i7-980X具有12MB三级缓存,三级缓存容量随核心数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简单理解为,越多的核心可以应对更大的数据量处理,因此更大的三级缓存就很有必要了。
酷睿i5-760具有8MB三级缓存
&&& 那么三级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实际上三级缓存的速度相比二级缓存要慢很多,但是三级缓存对于大数据量处理的贡献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一些较依赖缓存、运算量较大的游戏中如《英雄连》表现明显,而且三级缓存在服务器处理器中的作用也更为明显。
&&& 一般来讲,缓存容量越大对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越好,但是除了前面所说的成本、发热量限制等因素外,缓存容量并不能纯粹的保持越大越好。
未来会否有四级缓存?
&&& 在实际应用中,CPU处理的数据中大多数都是0KB~128KB大小的数据,128KB~256KB的数据约有10%,256KB~512KB的数据有5%,512KB~1MB的数据仅有3%左右。因此这对于CPU来说,二级缓存容量从0KB增加到256KB对CPU性能的提高几乎是直线性的;增加到512KB对CPU性能的提高就要小一些;而从512KB增加到1MB,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用户就很难体会到CPU性能有多大提高了。
AMD羿龙II X6 1090T具有6MB三级缓存
&&& 而且经过实际测试,桌面级处理器的三级缓存从2MB增加到6MB只带来大约5%的性能提升,再增加带来的性能提升就更不明显了,这从在多数测试中酷睿i3-530处理器都性能直追酷睿i5-750上可以看出来,而且相比羿龙II四核处理器,AMD羿龙II六核处理器似乎只是增加了1MB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容量仍然保持在了6MB,这样合理的控制缓存容量,不仅没有降低多少处理器的性能,还能更好的控制处理器的成本,这对于应对竞争激烈的最高形式――价格战是非常有利的。
&&& 处理器的制造工艺不断进步,处理器架构也不断更新,缓存在处理器中将会有何种形式的调整恐怕只有两大处理器巨头的技术工程师知道了,不过缓存作为CPU和内存间的缓冲器的作用在内存的速度赶上处理器速度之前是很难发生改变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型缓存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