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备案平台在即,小平台还能投吗

P2P备案即将来临!你投的平台能否拿到备案?
2017年可以说是行业的监管元年,而2018年P2P网贷将面对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备案。根据P2P风险专项整治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通知》,要求各地在4月底前完成辖区内主要网贷机构备案工作,6月底前全部完成。也就意味着P2P网贷平台最终生死存亡的时刻马上到来,备案没通过的平台将面临退出或者转型。下面一起来预测下你投的平台能通过备案吗?
备案要求十分严格
目前北、上、广、深、浙等地区已发布了备案细则意见稿,虽然各地备案细则会有所差别,但核心要求都差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银行存管
银行存管已成为P2P平台合规的一大标配,监管层也采用白名单制与属地化管理双管齐下。截止到12月底,已有46家商业银行对接了728家P2P平台。对于希望拿到首批备案的平台而言,除了要选满足属地化管理的银行外,还要考虑已接入银行能否顺利通过互金协会的评测。
2、债权转让
监管层对于债权转让限定的焦点在于期限错配,矛头则指向将不同期限的散标或债权转让标打包,以固定期限售卖的理财集合标。据不完全统计,百强榜排名前30的平台中有23家有定期理财产品,占比76.67%,可见这一模式的普遍性。如何改造产品将成为平台能否通过首批备案的一大挑战。
3、风险备付金
在《通知》中,监管层已经定调风险备付金,明确了P2P行业“去刚兑”的整体思路,提出应采取引入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对出借人进行保障。
仅有4成平台能过关?
随着P2P备案的临近,投资人最为关心的是,自己所投资的平台能否在明年6月前拿到首批备案。而近日,有一家名为农金宝互金的平台在官网披露其已经获取正式备案文件,此前在厦门金融办官网进行“拟备案公示”的三家平台京东旭航、易利贷和乾方位,在官网未有类似措辞。
近日,有消息传出上海地区最终备案机构数量或许不超过100家,虽未获上海市监管部门的公开证实,但从备案要求来看,目前满足本地银行资金存管平台最多90家左右,占比还不到四层。再加上其他要求,能拿到首批备案的平台更少。以此类推,在备案从严的情况下,全国能在6月底通过备案的平台不会太多。
总结:P2P备案无疑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业热点,备案不仅对平台意义重大,对投资人来说其资金也有了更高的保障,踩雷的概率也相对降低。但P2P平台备案只是监管部门颁发给网贷平台的合法经营牌照,并不能保证平台和用户资金的绝对安全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能首批通过备案的平台不会很多,P2P平台的合规进程任重而道远。
本文链接: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了解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关注联金所—“知名风投+上市公司+行业专家”联合入股运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联金所投资理财平台采用“大数据+信贷工厂+慧健系统”立体风控模式,一直将不良率控制在业界前列。同时秉承小额分散、规范透明的经营理念,坚持走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的普惠金融之路,倾力为广大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安全、诚信的投资理财渠道。更多活动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联金所(ID:lianjinsuo)。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干货:备案在即,投资者会受什么影响?我投的平台能备案成功吗?
备案可是2018年P2P行业的大事件了!相信大多数投友们都对备案喜忧参半:一方面喜的备案是P2P行业走向规范的新的一步,投资安全性可以提升;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投的平台能否通过备案,利率是不是会大幅降低。
最近跟投君的微信公众号平台(ID:P2Pgentou)也有很多朋友来咨询备案的问题。今天跟投君就特邀P2P专家喵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P2P合规备案”的相关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Hello大家好,我是跟投专家喵喵,今天我的分享分为下面两大部分:1.备案这件事究竟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2.什么样的平台能备案成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规”和“备案”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首先我先说一下“合规”和“备案”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在喵喵看来,“合规”应该是一个过程,而“备案”则是最后的结果,所有的P2P平台都在积极的进行合规过程,而最后是否能够通过备案,那就要看今年6月30日最后的结果了。
那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关于合规备案相关的政策文件,从号开始,特别是2017年,出台了大概有25份文件,形成了一个“1+3”的政策框架。
“1”当然就是指16年8月24日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3”分别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简称“备案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简称“存管指引”),以及《网贷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简称“信披指引”),综合来看,这一个“1+3”的政策框架,就是P2P合规备案的大方向。
在这个“1+3”的大方向下,又出台了类似《“57号文”》等这样的文件来补充和调整的小方向,同时,各地方政府金融办也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在配合大方向的前提下,把P2P平台的备案条件进行落地执行。
一.P2P合规备案对投资者投资带来什么影响
喵喵认为,P2P合规备案主要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提高准入门槛
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P2P行业处于无监管、无准入门槛、无行业规则的三无状态,而且时不时就有P2P平台老板拿着投资人的钱玩跑路、玩失联,还有各种不是P2P的公司跑路后也让“P2P”背黑锅,搞得P2P声名狼藉、怨声载道,不少投资人对P2P也是忐忑不安、担心会血本无归,因此,呼吁“监管”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多。
日之后,网贷合规备案的相关政策也是不断出台,这对于P2P投资而言,可以说,是已经明确了P2P平台的合法地位,更是从法律层面上,承认了P2P这种用互联网进行点对点借款的合法性。
P2P的合规监管相当于设立隐形的准入门槛,这样可以把那些实力不足,专业度不够的组织或团队,还有诈骗分子排除在外。
在2017年,共计有645家停业及问题平台,相比2016年有1713家问题平台,这的确是大幅减少,这也说明主动合规平台在不断增多。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P2P的合规备案监管,无疑是加强对P2P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帮助普通投资者把一些不合规,实力不足的平台踢出行业。
所以,P2P平台的合规备案,是和投资人投资的安全息息相关的。
2. 加速投资红利减少
P2P平台的投资收益在逐年下降,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例如:P2P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合规的成本,当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刚才我在上面也有提到过“P2P合规监管相当于设立隐形的准入门槛”,准确来说,就是因为合规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任何P2P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开设这家P2P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合规要付出的成本和金钱,最终都会转嫁到每一位借款人和投资人身上,所以合规备案后,P2P肯定还会有一波降息,这可以说是铁定的事实。
关于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P2P投资收益的办法和技巧,往后互金跟投会推出更多的专题来介绍,现在就不展开说太多了。
先来对第一个问题做个小结,P2P合规备案会对投资者的投资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安全性提高,因为P2P合规备案能够有效促进良币驱逐劣币;
第二.降息,投资红利减少,因为合规成本变高,最终合规成本会转嫁到投资人身上。
二.哪些平台能备案成功呢?
以前我们经常说一个P2P安全与否,可以看它的背景,以背景为王,但进入到P2P合规备案这个新的阶段,不能单纯再把背景作为唯一决定因素,喵喵认为最后能通过合规备案的平台应该有两种:
1.背景强大到无人能撼动
从2016年开始,我们判断一个平台是否能投/是否安全,首先要考虑的应该就是背景,关于背景论的优势,喵喵在这里也不展开多说了。
来到了P2P合规备案这样的新阶段,喵喵认为背景论仍然适用,特别是一些带有强国资背景的P2P。
例如开鑫金服这样的平台,背靠国家开发银行和江苏政府,连江苏省金融办都不一定敢派人去调查。
像这种强国资背景的P2P平台,备案成功应该不是难事,所以喵喵认为,第一批能过备案的平台应该还是这种拥有真实强背景的P2P平台。
而一些虚假背景或者弱背景的P2P平台,喵喵目前仍然维持着观察的状态。
2.历史包袱较小的P2P平台
什么叫做历史包袱呢?
喵喵认为,所谓的“历史包袱”是指,曾经有过违规行为的P2P平台,例如曾经有过超级债权人,涉嫌自融,现金贷,校园贷,大标,保理贷等等这些业务。
这些违规的业务,钱已经放出去,还没收回来,那这些待收资产应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借款人立即还款吧?
从目前的监管态度来看,已经确定了需要在2018年2月底前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工作,4月开始备案。
备案是否通过将不会以平台规模的大小而定,而是看平台的各项业务和运营管理能否达到银监会“1+3”管理制度和地方监管细则的监管标准。
这个对于一些体量较小的P2P平台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待收资产更小,历史包袱小,业务模式就算曾经违规,也更加容易快速处理掉。
再举一个反面案例,例如喵喵所知道的一个做现金贷的广州平台,它的现金贷,待收资产达到了几十个亿,那我问大家,这个几十个亿现金贷业务的待收资产该怎么处理?
拿去卖掉吗?谁愿意收?能卖多少钱呢?不卖掉?怎么合规?
说完了哪些平台能备案成功之后,就到了大家都很关注的下一话题:
三.6个月后,P2P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备案后,整个P2P行业会有什么不同,喵喵在这里做出5个可能性的预测。
1.短期理财减少,平均借款周期拉长
与行业整体收益走势相反,P2P的平均借款期限是稳步拉长的。去年以来,现金贷业务被严整,伴随着短期业务被禁,以及部分大体量平台为追求资产稳定、降低流动性风险而推出越来越多的长期项目,P2P网贷项目周期变长也是理所应当。
据喵喵了解,去年12月份,P2P平均借款期限高达10.02个月,相比16年12月份环比拉长了0.72个月。所以备案后还是只想投短期标的投资者就得斟酌一下咯,接下来的短标会很少,而中长标则会是趋势。
2.供应链金融或受追捧
2017年,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和落地,P2P网贷平台的资产端范围进一步收窄,诸如校园贷、金交所业务相继被禁,现金贷业务受到整顿,大额超标业务要清理,否则无法通过整改验收并取得备案。因而我们能看到,P2P未来资产端“小额分散”的定位愈加明晰。
而进入到2017年,传统热门:消费金融、车贷获得了稳定发展,三农资产、供应链金融等也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P2P网贷行业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至少有118家,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比例为5.89%。
随着金融服务实体,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动的政策逐步落地,喵喵预测,在2018年供应链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3.P2P+担保公司将会成为主流
在号上海发布的168条整改中有这么一条:禁止平台变相承诺保本保息(平台禁设风险准备金、备付金、客户质保款等各类客户风险保障机制),这也和监管之前提出的打破刚兑,取消风险准备金相吻合。
但以目前P2P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讲,P2P行业发展尚不成熟,投资者教育也仍待改善,所以这一要求的提出,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对投资者来说,都是一大考验。
不过,根据“57号文”,P2P公司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还是被允许的,可以预测的是,未来融资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担保机构对网贷行业的作用将会越加凸显。所以喵喵认为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会成为主流之一。
但是这种第三方担保机构,是否包括关联公司为P2P平台项目担保的情形,还有待监管规定的进一步明确。
4.平台数量持续下降,仍以良性退出为主
截止到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54家,相比2016年底减少494家,从2017年各月P2P网贷平台正常运营数量来看,P2P网贷平台呈逐级减少的趋势。
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和2018年网贷备案登记正式落地,预计截至2018年年底网贷平台数量会多于1000,但不会高于1300家。
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共计612家,其中问题平台有199家(跑路58家、提现困难138家、经侦介入3家),占比约为32.52%。而2016年同期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共计2003家,同比减少1391家。
可见2017年至今P2P网贷行业退出平台的数量相比2016年同期明显下降,并且更多的退出平台以停业、转型等良性退出为主。喵喵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停业、转型等良性退出将仍是平台主要退出方式。
5.P2P行业成绩量将会继续大涨
喵喵将2017年和2016年网贷行业的成交量进行了对比,虽然2017年在总体也有接近15%的增长,但和前几年比较,这个增长率算是近4年来最低的了,特别是2017年的下半年,每个月的成交量基本都没有增长,有些月份还反而有所下降。
喵喵认为这种成交量停滞的情况,还会一直持续到今年中旬,因为喵喵通过与一些从业人士的沟通中知道,确实有些投资者,特别是大额投资人,在撤离P2P行业,躲避这个监管合规期的风险,转投基金股票,或者港股美股。
喵喵认为,P2P行业目前体量相对还比较小,在今年网贷合规备案后,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回流和新人加入。
本文来自互金跟投微信公众平台(ID:P2Pgentou),互金跟投已更新310家平台库列表,投友们记得关注,一起学习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所有网贷人都在这里
新手专区,新人咨询交流入门区
P2P网贷整改验收、备案期间,怎样投资更安全?
大爷给个赏钱吧~~您的激励是楼主前进的动力!
TA最近的文章
相关推荐: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网贷之家官方App
投资人QQ群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抵押房子还能备案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