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网络魔女森林创始人白允人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知识付费是流量为王,还是产品为王?
摘要:过去,知识付费处在内容产品化阶段。今年,十点读书将会更加侧重于怎么把产品服务化。
1月20日,在《2018新榜大会·内容创业进化论》上,十点读书创始人兼CEO 林少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容付费这个市场大概会有300亿的规模,市场非常大。过去,内容付费是处在把内容产品化的阶段,而今年,十点读书会更加侧重于怎么把产品服务化。另外,他提到当课程品类越来越多时,十点读书将需要借助小程序或者App去完成更好的用户体验。以下为林少演讲实录,由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精编整理,有删减。去年谈内容付费的时候,市场上的玩家还不太多。但去年一年有非常多创业公司、工具和平台,已经陆续进场。比如说,平台有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微课;新媒体有罗辑思维的得到,十点读书的十点课堂,最近入场的咪蒙;工具有小鹅通、千聊;还有大的问答平台知乎、分答。我们觉得有人来做挺好的。因为做的人越多,知识付费未来的想象空间越大。据我所知,明年还有一些更大的巨头布局这个市场。去年,十点课堂平台上线了30个课程。我们从2100万用户里,积累了80万付费用户,即超级用户。也就是说,普通用户在十点读书阅读文章,超级用户在十点课堂里购买课程。在30个课程中有两个爆款,一个是刘轩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另一个是杨萃先老师的课程。用户越来越愿意为好的产品付费,也让我们对这个市场越来越看好。有很多人质疑,去年知识付费市场特别好,明年和后年还会这么好吗?现在,可能用户在为新鲜感付费,或者有些平台在割韭菜,也有很多的同行,包括用户都在质疑:内容付费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而已,是个伪需求。经过交流和思考,我们觉得内容付费一直存在。比如说,在学校为教育付费,去书店购买书籍为出版付费,今天来到新榜为线下的分享付费,去参加一些讲座培训付费。其实,内容付费这个形态一直以来都有。只不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付费的形态改变了。用户在手机里购买专栏,为产品付费。我们相信在未来,这种形式会一直存在。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伪需求,是一个真的需求。知识付费赛道突然火了,投资人开始看谁在做内容付费。我觉得有三点原因:第一点,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每天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刷微博、朋友圈。确实,现在用户的时间已经被碎片化切割得很厉害了。过去,我们可能会有时间去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读一本书。现在,基本上大多数人的时间都在手机上刷微信。第二点,随着知道的信息越来越多,手机里的公众号红点越来越多,看不完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开始分不清哪些好、哪些差。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所有人都在学习,都在学理财,身边人都非常积极向上。与此同时,焦虑感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通过买课程,缓解焦虑。第三点,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超过十亿,用户在手机里花200块发个红包完全不是问题了。过去几年,像我们80后和70后,用惯了一些免费的产品。但现在的年轻人,90后和00后,天然习惯用付费的产品。整个消费的习惯也变了,这些条件让内容付费的赛道突然爆发了。在座的都是内容创业者,我相信这三种商业模式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咪蒙是做广告特别好的;一条的徐沪生老师,电商流水特别高;十点我们自己也在做内容付费。从我们自身的平台来讲,做广告是天然的模式。但是,做广告可能会碰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相对比较低。而内容付费的产品边界比较大,这个赛道的天花板有可能是广告的十倍,甚至更多。过去,互联网的流量被三分天下,百度掌握了网页,阿里掌握了电商,腾讯掌握了社交。有流量可以投资很多的公司,做很多的事情。所以,内容付费是流量重要吗?据我们观察,流量当然很重要,这是一个底层设施。但是,可能产品在这个时代占的比重会更高一点。根据我们的对比来看,同样的流量推不同的课程,转化率差很多。有些课程可以卖到1700多万,有些课程可以卖到两三百万。从这点来看,产品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过去做公众号,或者做其他的创业,我们获取流量。但这个时代更加关注产品:产品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产品能不能激发用户的购买和使用的需求?即使用户购买了产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用户怎么使用这个产品,在这个平台怎么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才是更重要的。内容付费的市场有多大?可能在去年,各家都有不错的成绩,那在未来会有多大的空间?我们和很多同行交流过,预计未来三年这个市场大概会有300亿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市场。内容付费是一个时代的机会。过去传承知识的方式是通过线下,通过书籍,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有了智能手机后,所有的知识在手机里被重新构成,或以专栏的形式,或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对于内容付费的选手来讲,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完成知识的重构。可能目前各家的分工不一样,但未来的分工会越来越专业化,就像现在的出版和电影一样,有人做产品,有人做工具,有人做分销,还有人做渠道。第一,为什么他能讲?以十点课堂的爆款老师刘轩老师为例,他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的毕业生,也是《演说家》的冠军。当他来讲的时候,用户特别愿意为他买单。第二,为什么你需要?十点课堂销售最好的课程是英语课,四个月卖了1700万,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料。我们总结了下原因:杨萃先老师虽然以前不是特别知名,但是选题特别好。英语付费是国民的痛点,所有人都认为英语是值得付费的。我们卖其他课的时候会写很长的文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为这个选题付费,但英语是不用设计的。因此,找到一个好选题非常重要。第三,为什么它能爆?这就涉及到产品设计了。我们会关注三个关键点:第一点,节约用户时间。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宝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因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帮助用户完成学习。第二点,课程团队要帮助老师,帮老师的知识生产成可以交付给市场的产品。第三点,可以增加一些情景剧和小动画,帮助用户解决疲劳感。过去是内容产品化的阶段。今年,我们会更加侧重于怎么把产品服务化。现在很多平台都出现了用户完成率在下降。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比如说技术,来解决问题。十点读书过去都是内容团队,不擅长技术,但现在必须关注技术。随着课程和用户越来越多,我们要通过技术和运营的力量,帮助用户在购买课程后,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和交付。还有一个问题,做内容付费要做小程序吗?要做App吗?前段时间跳一跳特别火,大家都在玩。现在,微信给小程序的入口越来越多了,包括小程序任务栏、搜索框、公众号。当课程品类越来越多时,我们需要小程序,或者App去完成更好的用户体验。说了这么多的内容付费,大家也许会好奇十点这家公司是怎么进化的。两年前的今天,我们大概有300万用户。今天,我们有2100万个用户。说老实话,用户增长已经开始有点放缓了,去年一天大概新增30万,现在新增两万。从最早的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的内容付费和电商,我们希望通过做不同的产品,比如说做十点视频,做电影,做课堂,触达更多的用户。我们希望整个十点矩阵的用户超过3000万。我们希望在三年之后,通过不同的产品线,服务中国超过1亿的用户,让十点这个品牌被更多的中国用户所认知。我们希望服务好更多老师,服务好更多出版社和机构。在过去一年,十点课堂的大多数课程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因此,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做课经验。我们还有80万付费用户,2100万订阅用户。在2018年,我们会把流量和开发能力开放出来。比如说,王牧笛老师也在做课程,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分发能力还不错。在新的一年,我们也希望在十点这个平台把我们的流量分享出来,和更多优秀的机构、更多老师合作,一起开发更多的知识付费产品。十点,以及我们这家公司所有员工和产品,都会坚持,不忘初心。希望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用文化给更多用户带来温暖、知识和力量。谢谢!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原创作品,作者: 任思,责编:任思。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品途记者)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06 【名家推荐】林少(十点读书创始人):阅读与写作都是生命最好的历程
36090次播放
林少大家好!“深夜十点,陪你读书”我是十点读书参创始人林少。 我们阅读感受他人的思想历程;我们写作,写出自己的生命历程,所以,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阅读与写作都是生命中最好的历程。 听了王至老师的《跟着西游记学作文》之后,我觉得非常惊奇和欢喜,西游记竟然可以改写得如此童心童趣,既保留故事精髓描述的绘声绘色,又有创新改编彰显文采飞扬!更奇妙的是竟然可以从西游记里提炼出那么多简单、神奇的写作文的真经,孩子们再也不用怕写作文啦!所以,我隆重推荐给十点读书的所有听友们,让阅读和写作成为孩子以及我们所有人飞翔...
林少大家好!“深夜十点,陪你读书”我是十点读书参创始人林少。 我们阅读感受他人的思想历程;我们写作,写出自己的生命历程,所以,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阅读与写作都是生命中最好的历程。 听了王至老师的《跟着西游记学作文》之后,我觉得非常惊奇和欢喜,西游记竟然可以改写得如此童心童趣,既保留故事精髓描述的绘声绘色,又有创新改编彰显文采飞扬!更奇妙的是竟然可以从西游记里提炼出那么多简单、神奇的写作文的真经,孩子们再也不用怕写作文啦!所以,我隆重推荐给十点读书的所有听友们,让阅读和写作成为孩子以及我们所有人飞翔的翅膀!
00:00/00:57
赞该声音的人(40)偶宝创始人林少台湾行偶宝创始人林少台湾行干货营销百家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古语道尽游子佳节思乡情,对于偶宝的创始人林少来说,这份佳节情怀更加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一切来源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也就是我们习惯称呼的老林总来自于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来到了大陆闯荡,那个年代恰逢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两岸的交往日渐频繁,老林总就这样偶然却注定地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钱塘杭城,邂逅了一位地地道道的杭州姑娘,也就是日后成为他妻子的王丽群女士。命运的齿轮交错在一起,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并最终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1992年作为他们爱情结晶的林少哇哇坠地,这样一个象征着两岸一家亲的家庭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终于安稳了下来,从此亲情的羁绊将他们紧紧交织在了一起。父亲的家族远在台湾,母亲的家族却在杭州,然而看似遥远的两地却不能疏离亲情的羁绊,从小到大林少就在杭州台北两地往返中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今年同样也是如此。前一天才马不停蹄的忙完偶宝的品牌上线首发会,第二天是农历中华民簇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的大年三十,维系这一份珍贵的亲情,将自己一年的成就和喜悦分享给亲人是每一个人恰逢春节时都想做的事,林少当然不例外,今年赶回台湾过年的他满怀着的是对偶宝未来信心满满的祝福和对亲人浓浓的眷恋。三个半小时的飞机终于在临近下午十分抵达台北,气候的改变一下从冬天跨越到了春天,着实让人有些不适应,不过无论如何,年三十儿的年夜饭总算是赶上了!在饭桌上看着叔伯前辈的笑意,林少仿佛觉得前一刻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暖暖的幸福,只是会颇为想念去美国留学不久而不能回家过年的弟弟,这一份牵挂维系的是一个家庭的亲情,吃下热腾腾的年夜饭,林少的心中平静了下来,默默祈愿,来年的偶宝大卖、父母安康、弟弟学业有成!过年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唯有祝福而已!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干货营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传播正能量,播报本地资讯吃喝玩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00万用户、日涨粉3万,对话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
NewMedia新媒体联盟(ID:newmediachina):中国第一网络名人联盟。新盟(ID:xinmengnm)是NewMedia联盟旗下公众号,专注提供优质自媒体/杰出创业者/投资达人专访、行业观察及品牌传播案例报道。在这里,解读新媒体密码。
【本期嘉宾】林少,原名林斌炜,十点读书创始人兼CEO。生于1985年,永定合溪人,机械专业毕业的工科男文青。据报道,目前十点读书粉丝量已经破千万,旗下十点电影、十点读书会在内超过10个自媒体账号粉丝量也逼近千万。“十点读书会”社群已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忠实度、活跃度非常高。
林少语录:
集中精力先把一个号做到100万粉丝再做自媒体矩阵。
广告也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的一种传播,是在输出优质内容。
大家说微信平台在恶化,但我们的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更快。
我有信心,未来两三年微信平台依然空间巨大。
新媒体时代,人们读纸质书机会少了,但阅读机会却增加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不断切割,信息接收越来越碎片化,深阅读越来越少。娱乐至死的环境中,一板一眼的叙事鸡汤、励志美文也逐渐同质化,缺少特色和引人共鸣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类自媒体“十点读书”依然火了。自2012年至今悉心运营三年多后,十点读书及其子公众号矩阵综合发力,在自媒体圈中影响力巨大。
在清博大数据日发布的《中国微信1000强完整榜单》中,十点读书同时上榜阅读数Top10和点赞数Top10榜,阅读数达0.24亿,点赞数达583015次,在文化类自媒体中排名第一。事实上,十点读书在各类自媒体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已是常事,几乎是文化领域内毫无争议的第一自媒体。
与很多主打美文的公众号不同,十点读书提供了大量优质原创内容。目前,十点读书的运营团队有25人,14位负责编辑,3人负责电商,3人负责广告,4人负责在线课程。部分内容来自近500位约稿作者和几十家出版社供稿,在传统媒体如日中天的时代,这样庞大的作者团队,相当于一家报社和电视台的体量。从“读者”转化为“作者”的历程,就是从UGC转化为PGC的历程,这也不由得使人惊叹新媒体时代的威力。
日,十点读书发布第一篇文章;日,十点读书粉丝量达10万;日,粉丝达到100万;日,粉丝突破500万;日,粉丝突破1000万。
1000万之后,林少给未来2年订了若干个小目标:
用户总数:5000 万
平台作者:1000 位
出版图书:100 本
读书会:100 个城市
爆款产品:100 件
开发课程: 100 位达人
除了十点读书,十点团队自主运营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她读、十点电影、十点读书会。2016年9月,十点读书公众号粉丝达到1000万,目前仍以少则两三万、多则四五万的增量快速增长;十点自媒体矩阵下其他账号粉丝量也不断增加,据媒体报道总和也达千万。
并不局限于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还活跃在荔枝FM、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内容产品有文字、电台语音播报、视频等多种形式。还投资了小柚子童书、书单、疯狂鸟窝、旅物等公号和谷声图书、星文文化等传媒公司,试图打造一个涉足电影、音频、动漫等领域的媒体。
去年8月,十点读书拿到吴晓波等创立的狮享家基金的300万天使投资。吴晓波在谈到十点读书时,曾说过,书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共同的兴趣,由此可以共同建立一个以爱书为主的移动社群。吴晓波提及的这一方面,正是十点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他们在早期就建立了十点读书会,目前有3000多名会员,在全国30多个城市有线下读书会,每个城市每月组织2~3场读书会。在接受NewMedia新媒体联盟采访时,林少表示十点读书会未来的规划和希望是在全国100个城市落地。
14位编辑+500位作者的强大PGC团队,原创比例持续增长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十点读书已与近 500 位作者合作约稿,同时还有几十家出版社供稿,坚持独立原创。这么多的原创资源,是怎样点滴积累起来的?提供稿费吗?
林少:最开始我们的用户基数没这么大,找作者投稿确实很困难,很多人也没时间理我们。那时我们就从微博、豆瓣等平台寻找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作者,慢慢和他们聊,建立相互之前的信任与联系。后来我们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之后,很多优秀的作者渐渐主动找到我们,这样就轻松了许多。我觉得就是靠时间一点一点积累的吧。没有稿费,但我们会帮助作者宣传他们的微信、微博或者新书等。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原创文章比重在增加吗?
林少:我们正在快速增加原创文章的比例,比如公号“她读”和“十点电影”大部分都是原创。“十点读书”也是一样,比如我们做一些书籍推荐以及作者专访等。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您认为现在的内容生产机制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林少:现在每天能收到几十封作者投稿,优点是有大量文章可以筛选,选出的文章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不会缺优秀稿件。缺点就是十点自身的价值观输出较少。
NewMedia新媒体联盟:这么多文章都是由哪些主播来播音的?
林少:只有一个全职主播BOBO,其他主播都是志愿者,很多人本身就是广播电台主播。
林少和太太玲子。玲子是林少最早在自媒体运营上的唯一助手。
单点突破+全面布局:先集中精力将一个号做到100万用户,再建立矩阵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十点读书一开始叫做“每日好书推荐”,当时粉丝增长很慢,您觉得是为什么?
林少:早期增长慢也是正常的,另外原来的名字长了一点,没有辨识度。“每日好书荐读”也限定了我们必须推荐书籍,文章类型上太过局限。我们会摘录一本书的精彩片段,当作一篇小文章推送给读者,文章附上书籍的简单介绍。荐书形式比较多样,不再是生硬的去推荐了。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十点读书有一个庞大的公众号矩阵,比如十点电影、她读等,据媒体报道,这些公众号矩阵的粉丝也达千万了。现在矩阵整体运营方面有哪些经验?
林少:我们从开始就坚持“T字原则”。很多人一开始就做大批量公众号,但我们早期坚持只做一个,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这上面,等这个号粉丝积累到100万左右粉丝之后,再开始做矩阵。当十点读书的主号获得用户认可,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流量时,才开始全面布局矩阵,从用户细分场景切入,打造垂直细分的泛文化新媒体。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以“十点读书”为核心泛文化新媒体矩阵,包括十点读书会、十点电影、十点电台、她读,并且投资和合作了一些公众号如书单、小柚子童书、疯狂鸟窝、旅物,这些矩阵的粉丝也达到千万了。我们未来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阅读、电影、动漫、出版、时尚、旅行等领域。
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我们始终坚持良性推送。良性推送有一个过程,不仅需要优质的内容,还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拥有持续生产的优质内容,粉丝就会去分享,从而带来更多的读者来关注你。优质内容和粉丝增加是互补关系。
拥有足够的用户积累后,我们希望能更好地做连接。一直以来,十点读书在作品、作者、出版社和读者之间扮演的是很好的连接者角色。我们希望能更好地深入渗透到这个行业中去,去帮助作者和读者,帮助整个行业。
NewMedia新媒体联盟:考虑过自建渠道或平台吗?
林少:一直在考虑,去年年初我们已经做过APP。但感觉这个产品用户并不是特别需要,也没怎么去推广。后来分析,其实用户在手机上经常打开的软件就那么几个,其他APP的打开率很低。做APP门槛特别高,获取用户也难。
十点读书会社群已覆盖30多个城市,未来目标是100个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很多自媒体在积累大量用户之后,都很重视社群的运营。那么,基于读书兴趣建立和运营社群是否相对更容易?运营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心得?
林少:读书会是一种相对天然的、成熟的社群,以前的时代就存在了。基于共同的兴趣基础,用户的聚合和社群运营都会更容易,想象空间也更大。做微博和公众号时,常有用户询问能不能建立社群,让他们线上交流和线下聚会,于是我们就做了“十点读书会”这样一个社群。每个月用户都可以在书店、咖啡厅线下见面,举办两三场读书会。也会邀请一些作者跟读者见面,大家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社群的发展可以增加十点读书的用户粘性。在社群维护方面,我们主要是和各个城市读书会的班委建立连接,通过他们的力量带动各个城市的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一周年志庆合影
NewMedia新媒体联盟:社群运营方面考虑变现模式吗?比如是否会效仿一些自媒体社群的付费模式?
林少:目前没有想过利用社群盈利,但是在尝试一些付费项目,比如我们的网络微课“十点课堂”(当然,十点课堂并不只是在社群中推广),但社群将会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品牌。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对十点社群的未来规划和期待是怎样的?
林少:希望我们的读书会规模能够更大,持续时间也能更长,三年、五年,大家一直玩下去。目前线下读书会覆盖了30多个城市,目标是以后进入100个城市。
四大盈利方式:广告+电商+出版+在线课堂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我们知道十点出版了《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等图书,十点公号上有“十点小店”,那么现在主要盈利方式中广告、电商、出版和在线课堂这四种模式各自的营收占比是多少?
林少:之前我们广告营收大致占八成,其他占两成,我们的目标是其他业务和广告营收比例可以打成5:5,现在要抓紧内容电商和内容付费这一块,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盈利模式,比如“十点小店”电商项目增长还是挺快的。虽然广告业务也在增长,但其他业务增长更快,这算是对趋势的预判,未来希望盈利模式更多样化,自主性更强一些,不过分依赖广告,把广告在营收中的比例降到1/3。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品牌广告的文案都是由你们控制吗?用户对品牌广告的接受程度怎么样?
林少:有广告主自己写的,也有我们自己写的,现在自己写的比例在增加。我们策划了很多广告形式,比如讲故事、聊情感、普及知识等。读者对广告接受程度也蛮高的,有很多人专门留言说今天的广告不错、我很喜欢之类的。不只是在做广告,也是基于我们价值观的一种传播,是在输出优质内容。
NewMedia新媒体联盟:《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两本书销量怎么样?
林少:第一本《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6月份的时候已经卖了8万册,第二本《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出版四个月卖到了4万册,现在还在持续增加,预估会超过10万册。出版图书将成为我们的常规机制,未来的目标是出版100本。
人们读纸质书机会少了,阅读机会却增加了,这是好事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有人说十点像网络版的《读者》,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林少:确实有一部分像,比如在文章的类型上。我觉得可能早期的时候我们更像《读者》,后来不断进行内容升级,寻找更多类型不同的文章,更多样化的产品形式。目前,每篇文章都会附带“十点电台”主播的语音播送,十点读书的电台在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上有上百万听众。也在尝试短视频,在腾讯视频等很多平台推出了“十点电影”,用户和播放量稳步增长,目前在腾讯视频平均每日播放量超过37万。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您曾说十点读书推送的更多的是治愈类的文章,读者对这类文章有很大的需求。您觉得是为什么?
林少:十点读书的传播方向是基于大众的,我认为大众对治愈类文章是一直有需求的。人总会碰到困难,无论是情感、工作还是其他。这些类型的文章多数人都看得懂、也喜欢看,一些深度的、垂直窄化的文章,很多大众用户是不买账的。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普遍的观点是,新媒体时代人们读书越来越少。您对这个时代的阅读环境有怎样的判断,对这样的趋势又如何评价?
林少:以前我们对读书的理解是,捧一本纸质书静静去读。但现在传播介质在变,人们看纸质书机会变少了,花了更多时间在移动媒体。以前大家没有那么多机会阅读,看到书的时候才阅读。现在手机不离身,随时随地有机会阅读,电子书也好,微信里的碎片化文章也好。读者没有时间一本一本看,但可以一篇一篇看。这说明每个人阅读的机会变多了,可能加深了更多人阅读的习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好的趋势。
相信未来三年微信公众平台依然空间巨大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很多人说微信公众号在恶化,感觉可能不妙了。你们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微信上,对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号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判断?
林少:我们觉得还好,虽然我们有1000万用户了,但用户每天增长的速度是比以前都快。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展了3年,从很多自媒体平台来讲,微信公众号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我有信心,未来两三年微信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短视频可能越来越火,用户有可能转移到一些其他平台。
十点读书团队
部分观点来自以下资料,在此感谢:
十点读书林少:拥粉千万,但招数不到10点(作者:笔记侠)
对互联网及传媒前沿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喻国明(id:yuguomingnm)袁国宝(id:yuanguobao1982)NewMedia联盟(id:newmediachina)新盟(id:xinmengnm)干货多多哦!
寻求报道丨入盟丨加群丨商务
请联系微信:mengmeinm手机:
了解更多过往文章信息可以关注置顶新盟微信公号ID:xinmengnm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知识付费是流量为王 还是产品为王? _ 东方财富网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知识付费是流量为王 还是产品为王?
品途商业评论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1月20日,在《2018新榜大会·内容创业进化论》上,十点读书创始人兼CEO 林少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容付费这个市场大概会有300亿的规模,市场非常大。过去,内容付费是处在把内容产品化的阶段,而今年,十点读书会更加侧重于怎么把产品服务化。另外,他提到当课程品类越来越多时,十点读书将需要借助小程序或者App去完成更好的用户体验。
  以下为林少演讲实录,由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精编整理,有删减。
  去年谈内容付费的时候,市场上的玩家还不太多。但去年一年有非常多创业公司、工具和平台,已经陆续进场。
  比如说,平台有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微课;新媒体有罗辑思维的得到,十点读书的十点课堂,最近入场的咪蒙;工具有小鹅通、千聊;还有大的问答平台知乎、分答。  为什么进入知识付费赛道争抢蛋糕?
  我们觉得有人来做挺好的。因为做的人越多,知识付费未来的想象空间越大。据我所知,明年还有一些更大的巨头布局这个市场。
  去年,十点课堂平台上线了30个课程。我们从2100万用户里,积累了80万付费用户,即超级用户。也就是说,普通用户在十点读书阅读文章,超级用户在十点课堂里购买课程。
  在30个课程中有两个爆款,一个是刘轩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另一个是杨萃先老师的课程。用户越来越愿意为好的产品付费,也让我们对这个市场越来越看好。
  有很多人质疑,去年知识付费市场特别好,明年和后年还会这么好吗?
  现在,可能用户在为新鲜感付费,或者有些平台在割韭菜,也有很多的同行,包括用户都在质疑:内容付费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而已,是个伪需求。
  经过交流和思考,我们觉得内容付费一直存在。比如说,在学校为教育付费,去书店购买书籍为出版付费,今天来到新榜为线下的分享付费,去参加一些讲座培训付费。
  其实,内容付费这个形态一直以来都有。只不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付费的形态改变了。用户在手机里购买专栏,为产品付费。我们相信在未来,这种形式会一直存在。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伪需求,是一个真的需求。
  为什么内容付费会突然爆发?
  知识付费赛道突然火了,投资人开始看谁在做内容付费。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每天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刷、朋友圈。确实,现在用户的时间已经被碎片化切割得很厉害了。过去,我们可能会有时间去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读一本书。现在,基本上大多数人的时间都在手机上刷微信。
  第二点,随着知道的信息越来越多,手机里的公众号红点越来越多,看不完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开始分不清哪些好、哪些差。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所有人都在学习,都在学理财,身边人都非常积极向上。与此同时,焦虑感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通过买课程,缓解焦虑。
  第三点,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超过十亿,用户在手机里花200块发个红包完全不是问题了。过去几年,像我们80后和70后,用惯了一些免费的产品。但现在的年轻人,90后和00后,天然习惯用付费的产品。整个消费的习惯也变了,这些条件让内容付费的赛道突然爆发了。
  在座的都是内容创业者,我相信这三种商业模式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咪蒙是做广告特别好的;一条的徐沪生老师,电商流水特别高;十点我们自己也在做内容付费。从我们自身的平台来讲,做广告是天然的模式。但是,做广告可能会碰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相对比较低。而内容付费的产品边界比较大,这个赛道的天花板有可能是广告的十倍,甚至更多。
  内容付费是流量为王,还是产品为王?
  过去,互联网的流量被三分天下,掌握了网页,阿里掌握了电商,腾讯掌握了社交。有流量可以投资很多的公司,做很多的事情。
  所以,内容付费是流量重要吗?
  据我们观察,流量当然很重要,这是一个底层设施。但是,可能产品在这个时代占的比重会更高一点。根据我们的对比来看,同样的流量推不同的课程,转化率差很多。有些课程可以卖到1700多万,有些课程可以卖到两三百万。从这点来看,产品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过去做公众号,或者做其他的创业,我们获取流量。但这个时代更加关注产品:产品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产品能不能激发用户的购买和使用的需求?即使用户购买了产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用户怎么使用这个产品,在这个平台怎么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才是更重要的。
  内容付费的市场有多大?可能在去年,各家都有不错的成绩,那在未来会有多大的空间?
  我们和很多同行交流过,预计未来三年这个市场大概会有300亿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市场。
  内容付费是一个时代的机会。过去传承知识的方式是通过线下,通过书籍,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有了智能手机后,所有的知识在手机里被重新构成,或以专栏的形式,或以音频、视频的形式。
  对于内容付费的选手来讲,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完成知识的重构。可能目前各家的分工不一样,但未来的分工会越来越专业化,就像现在的出版和电影一样,有人做产品,有人做工具,有人做分销,还有人做渠道。
  怎么打造爆款产品?  第一,为什么他能讲?
  以十点课堂的爆款老师刘轩老师为例,他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的毕业生,也是《演说家》的冠军。当他来讲的时候,用户特别愿意为他买单。
  第二,为什么你需要?
  十点课堂销售最好的课程是英语课,四个月卖了1700万,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料。我们总结了下原因:杨萃先老师虽然以前不是特别知名,但是选题特别好。
  英语付费是国民的痛点,所有人都认为英语是值得付费的。我们卖其他课的时候会写很长的文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为这个选题付费,但英语是不用设计的。因此,找到一个好选题非常重要。
  第三,为什么它能爆?
  这就涉及到产品设计了。我们会关注三个关键点:
  第一点,节约用户时间。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宝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因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帮助用户完成学习。
  第二点,课程团队要帮助老师,帮老师的知识生产成可以交付给市场的产品。
  第三点,可以增加一些情景剧和小动画,帮助用户解决疲劳感。
  2018年内容付费的些展望?
  过去是内容产品化的阶段。今年,我们会更加侧重于怎么把产品服务化。现在很多平台都出现了用户完成率在下降。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比如说技术,来解决问题。
  十点读书过去都是内容团队,不擅长技术,但现在必须关注技术。随着课程和用户越来越多,我们要通过技术和运营的力量,帮助用户在购买课程后,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和交付。
  还有一个问题,做内容付费要做小程序吗?要做App吗?
  前段时间跳一跳特别火,大家都在玩。现在,微信给小程序的入口越来越多了,包括小程序任务栏、搜索框、公众号。
  当课程品类越来越多时,我们需要小程序,或者App去完成更好的用户体验。
  说了这么多的内容付费,大家也许会好奇十点这家公司是怎么进化的。两年前的今天,我们大概有300万用户。今天,我们有2100万个用户。说老实话,用户增长已经开始有点放缓了,去年一天大概新增30万,现在新增两万。
  从最早的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的内容付费和电商,我们希望通过做不同的产品,比如说做十点视频,做电影,做课堂,触达更多的用户。我们希望整个十点矩阵的用户超过3000万。我们希望在三年之后,通过不同的产品线,服务中国超过1亿的用户,让十点这个品牌被更多的中国用户所认知。我们希望服务好更多老师,服务好更多出版社和机构。
  在过去一年,十点课堂的大多数课程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因此,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做课经验。我们还有80万付费用户,2100万订阅用户。在2018年,我们会把流量和开发能力开放出来。比如说,王牧笛老师也在做课程,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分发能力还不错。
  在新的一年,我们也希望在十点这个平台把我们的流量分享出来,和更多优秀的机构、更多老师合作,一起开发更多的知识付费产品。
  十点,以及我们这家公司所有员工和产品,都会坚持,不忘初心。希望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用文化给更多用户带来温暖、知识和力量。谢谢!
(责任编辑:DF207)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梵艺术创始人林上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