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玩手机放学后能不能玩手机

中学生带手机弊处 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
17:43帮帮忙提问者: 513mike - 一 级其他回答共 4 条希望能找到对你有用的 呵呵 不提倡应是主流 杨英琴 40 岁 教师 不提倡高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应该是规范的主流, 这并不能说我有多么落伍, 而是据实分析。 首先看看高中生的交友范围, 他们一般的交际就在班级和学校里, 他有必要带个手机来联系 这些同学吗?其次高中生不一定有很强的自制力, 在课堂上发短消息或打游戏都可以在老师 的眼皮底下隐蔽地做,这会影响学习。第三,担心手机会成为新型的攀比物,因为手机型号 在不断翻新,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攀比心自然会影响到学习或学生的心 态。有这些客观原因在,我是不赞成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我会这样对学生说:“如果你们 有事一定要打电话,老师的手机借给你们打。” 和家人保持联系 蒋勤 我们夫妻平时工作都很忙,女儿今年小学毕业,便到浦东的进才中学预备班住宿部。女儿第 一次住宿, 对她而言, 肯定有些生活上或学习上的事要与我们交流, 尽管宿舍外有公用电话, 但如果遇到急事或突发事件,手机还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我把我原来用过的手机给她用, 只是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或报个平安, 她从不把手机带进课 堂, 只是回宿舍用。 中学生最好不要常用手机, 它只是种通讯工具, 如果沉缅于款色的攀比、 短信的发送及手机游戏,一定会影响学习的。 规则以外下功夫 樊幸芳 55 岁 退休教师 制定规则来规范中学生使用手机,可以消除一些弊端,我是赞成的。这让我想到早些年对学 生上课用“文曲星”之类定规矩的做法。而且中学生不比成人,在学校里的交际圈有限,作一 些合理的限制不太会对他们的日常通讯有影响。 但是光定规矩是不够的, 还要让学生明白为 什么要有这些规矩,让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有必要的话,建议老师可以用召开家长会等方 式联系家长,让家长配合来做好学生的工作,这样更有效率了。 条例有矛盾之处 卫晟磊 18 岁 高中生 我觉得这个学校制定的条例有点矛盾,既然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怎么能要求“不应携带 移动通讯工具进入课堂”呢?如果不能带入课堂,住宿生把它放在寝室会觉得不安全,而走 读生根本就无计可施了。 而一般我们需要用手机就是在课堂里, 比如到了学校发现要交的作业忘带了, 那就可以趁下 课时打个电话回家,要爸妈送过来。而条例却是这样规定的“在教学场所不应使用手机”,那 我们即使带了手机也是白搭, 不能达到方便的功效, 真有急事要打电话也得趁下课几分钟时 间匆匆跑到宿舍区去打了吧。 纳入行为规范 秦德华 48 岁 教师 我所在的学校只是一所初级中学, 但学生中使用手机的也已经不占少数了。 有时候自己站在 上面讲课,正讲到兴头上呢,听到下面有铃声响起,要么就是看到有学生在用短消息传递信 息,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心里便会十分恼火。为了这,我和其他老 师也不止一次地商量过了,但都觉得没有什么“硬”措施去管理:批评他几句吧,转眼就忘; 想要没收,手机又不比小人书之类的,属贵重物品,很快就得归还;想要禁用,只要学生调 了振动档,小小的手机往课桌里一塞,还是防不胜防。 所以,现在看到了这些由学校出面制定的规定,我不由得拍手叫好,甚至希望以后能把手机 的使用纳入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让他们在强制的规定下逐渐习惯于有节制地使用、 甚至 不用,这样才能恢复学校往日的课堂秩序。 给我们些自主权 张延军 15 岁 学生 我觉得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的确不好,应该规范,但用不用手机也要班 主任批准,好像就有些过分了。像我这种成绩不大好的学生总是要吃点亏,班干部、学习成 绩好的则又有优势了。 我本来就对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标准十分不满, 因为自认在很多方面 并不比别人差,但是,老师就是这么“功利”,我也没什么办法,如今要是又添了不能用手机 的“阴影”,岂不是让我更“低人一等”,不行,我可咽不下这口气。况且,手机是属于私人物 品,拥有一只也是十分正常的。 所以我觉得,只要自己用手机的时候稍微自觉一点,尽量在上课的时候关机,下课的时候也 不要影响他人,那么,学校、老师就不应该干涉,多给我们一些自主权吧。 发短信息影响别人 李同学 16 岁 学生 我们班上有一大半同学都有手机, 我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象征性地要求我 们关掉手机,但管理却不大严格,很多人都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玩。很 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 把各式各样的短信息发来发去, 下课的时候还比较谁的短消息新鲜 好玩,还有同学特别喜欢自己编写各种短消息,抒情的、搞笑的都有,每天以发表“新作品” 为荣。 虽然我上课的时候会关机, 但是身边的同学都在发短信, 而且一收到好玩的短消息还会叫我 看,同样会分散我的注意力,这就像是一种气氛,让人身不由己。 其实,我特别希望学校可以管得严点,制定一些惩罚措施,管管那些上课玩手机的同学,我 不愿意受他们的影响。 堵不如疏 对中学生的手机一族进行如此规范不妥。其一,这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既然有此规定,如何 落实?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必定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保证学生没有携带手机进入教学场所, 严格审核、仔细检查、一一把关是必不可少的,这无疑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其二,如此规 定只会给学生带来反感和逆反心理,实际效果并不好。手机已是普遍的通讯工具,加之中学 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越是得不到满足,越是要去尝试,一味压制并不是办法。 所以,堵不如疏。禁用不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注意场合和方式。君不见,教师在开会 时,也会“机声不断”吗。 京城名校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人大附中、4 中、首师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纷纷作出口头和书面要求, 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 北京名校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不安全。首师大校长石彦伦认为,手机 是贵重物品,孩子带手机上学很惹事。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容易丢失,给老师增加不必 要的麻烦。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意,专抢中学生手机,有的还伤了孩子。孩子之间因打手 机和发短信息不当,也引起了不少纠纷。 二是影响学习。 人大附中在给家长的通知中明确写上上学不许带手机的字样。 许多学校的任 课老师反映,有的学生上课接手机,影响自己也影响老师和同学。有的学生偷偷发短信,压 根儿不注意听讲。已经发现多名学生因迷恋发手机短信成绩下降。 三是引发攀比心理。 刚刚考上某名校的高一新生, 非让妈妈掏 4000 多元买了一个彩屏手机, 这已是他上中学以来换的第五个手机了。 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 总有许多中学生缠着父母买。 给孩子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 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京城名校校长和教师普遍认为,校园可用 IC 卡电话,同学有急事告诉家人还是很方便的。 目前中学生应该对手机说“不”,希望家长配合。等手机像笔那样普遍用起来时,再让手机进 中学校园不迟。 中学生带手机,好事?坏事? 不可否认, 手机在中学生族群中流行,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时代的 到来,但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腰别手机,身带大额钞票的现象中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机。 姑且不论中学生是否懂得合理消费,给他们过多的零花钱会不会使他们养成铺张浪费的习 惯, 也暂且不说过多地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是否照成不良影响, 单就身体薄弱的中学 生带着不少的财物和手机独自在大街小巷行走时可能遇到的危险而言, 就应该引起社会、 学 校和家长的重视。 近来有一伙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以中学生为作案对象,连连施以黑手。他们的作案手段 其实十分简单,就是在路上拦住一名中学生,说&我们在跑路(即指正在被公安机关追捕), 你去帮我叫一个人&,将学生骗到偏僻的小巷等场所,而后借学生的手机拨打电话,托辞去 找一个人,让学生等他,然后就带着手机溜走。这伙人再将手机变卖,所得赃款用于吸毒和 挥霍。如果学生反抗的,就施以暴力强行将手机和财物劫走。 遇到上述情况的中学生往往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不知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 其实一 些预防和补救的措施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如家长减少中学生身上携带的财物以及中学生遇到 上述事件后应及时报警等。 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 “您给孩子买手机了吗?”前两天,海淀区某中学召开的一次家长会上,中学生的手机问题再 次成为谈论焦点。据校方统计,全校 1700 多名学生中,有手机的已达到 1100 余人。因为 有些学生没有报,实际上恐怕远不止这个数字。如今,学生在校园里打电话的、发短信的随 处可见。中学生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 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 比如放学后 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位家长说,手机实际 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问题是孩子能 否正视您的厚爱和正确使用手机呢?刘先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 谁知, 每当 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 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记者在校园里见到一位正摆弄手机的女生,她对父母这片好心的理解是:“我妈动不动就给 我打电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特烦人。” 学生:同学有我也得有 王女士的儿子班上 50 名学生中,有 40 多人拥有手机,他磨着非要个手机不成,理由是手 机和自行车一样不能“落后”。 据一位班主任统计,从 9 月 1 日开学至今,她的班上又有 8 位同学新买了手机,而且都是 功能齐全的彩屏新款手机。有时,一到课间休息,就见学生们仨一群俩一伙,彼此“切磋”着 自己的新手机。 手机有了, 联络家长的主动权在孩子手里, 至于怎样联络和联络什么就要看他们出于什么目 的了。 9 月 20 日是个星期六。下午,笔者在八大处开往玉泉路的一辆公交车上,见七八位身着校 服的中学生聊得正欢, 言谈话语中流露他们刚刚从西山游览回来。 一位男生提出晚餐“聚聚”, 另一位男生马上提出要联络家长。只见他掏出手机拨通电话说:“妈,晚上我要加课,复习 得很晚,不回家吃饭了。”打完电话还得意地对同伴说,“有电话就是方便”。 事实上,有些家长也意识到孩子的话有水份,甚至也查实了孩子说谎的事件。但是,见其他 家长都给孩子买了手机,自己的孩子天天吵着要,扭不过就给买了。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 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 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艺、或是登录互联 网。 老师:短信干扰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许多校方的态度十分坚定:手机扰课堂,黄色信息害了孩子。 据海淀区某中学高校长介绍, 在校生使用手机大都用于玩游艺和接发短信息, 尤其是黄色信 息泛滥,这些黄信息又是从网上或其他渠道得来的。手机干扰课堂影响了正常教学。该校高 一某班班主任说,他上课时经常听到手机铃声,虽然一些学生将手机处于静音,但是手机的 短音提示功能还是影响了课堂秩序, 一些学生痴迷课堂发送短信息更令老师们头痛。 高校长 介绍,开学后校方就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组织过几次专门检查,当场收缴了部分手机,从查 收手机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悄悄发送信息,其中“黄段子”占七成以上。这些内 容无疑有害孩子身心健康。学生愿意用手机发短信是因为“一对一”手法较为隐蔽,写纸条容 易被人发现和被老师查收,一些在校生迷上短信后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为此,笔 者采访了朝阳区、海淀区教委中学部有关人士。据介绍,对学生能否带手机到校问题,目前 还没有统一规定。针对学生课间发短信、打手机等问题,一些学校正在制定相关制度,不允 许学生课间打电话、玩手机、或听随身听。他们认为,学生以学为主,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 要带入学校则是各校坚持的基本原则。 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则表示, 针对中学生带手机问 题的利弊,近期将分别听取学生家长和校方管理意见,以便订立相关规章。 日本初中生严禁带手机 ――手机给校园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女孩子 手机游戏功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手机短信更是被称作“第四媒体”。然而,中国校园和课堂 上频频响起的手机铃声, 也让老师和家长们感到忧虑。 中小学生是否需要手机?学校是否应 该拒绝手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些问题。 每月要花 3 万日元手机费 “假如生活中没手机,你觉得怎样?” 河原里佳睁大双眼,表情有点夸张,“那怎么行呢?” 这个 14 岁的东京女孩不能想象在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里生活。 里佳有 100 个必须拥有手机 的理由―――和朋友交换伊妹儿、与朋友交换照片、妈妈能找到我、迷路时可用手机确定所 在地点、上网找材料…… 她告诉记者,她一天要给三五个人发 20 至 30 条短信,要打十几次电话,“不过现在已经少 多了,”她说。 “你的短信朋友都是什么人呢?” 里佳笑笑说,他们多是男性,从十几岁到 30 多岁,有好几十人。 “你们谈什么?”记者不禁好奇地追问。 “谈的内容嘛,”她停顿一下,“有学校的事情,也有男女之间的事情,还谈些色情,”她表情有 些神秘。 “你有男朋友吗?” “有过,但我们分开了,”她做出曾经沧海的表情。 “短信朋友中没中意的吗?” “有,一个北海道的男孩儿,念高一。” “你们见过吗?” “没有,但我们感觉很好,”里佳十分自信。 “见过他的照片?” “没有,”她好像并不在意。 “你会发展他做男朋友吗?” “不,男朋友应在身边找。” 里佳是个爽快的女孩,她把手机给记者看,它是粉红色的,十分精巧,系着坠饰。她说这是 她的第三部手机了,最早那部是 3 年前妈妈给买的。她回忆道,“那次我报名参加一个秋季小 号吹奏培训班,要离家一个星期,妈妈便送我一部盼望已久的手机。” “每月要花很多钱吧?” “对,大约两三万日元吧(1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698.46 元),家里给付。”她还说,父母并未 限定她的手机费用上限。不过到了高中,父母便不再支付她的手机费了,因为按日本法律, 高中生可以打工赚钱了。 初中生严禁携带手机上学 面对汹涌澎湃的手机普及浪潮, 日本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呢?记者采访了筑波市立大穗中学的 教师小泉先生。 他告诉记者说, 日本多数高中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 但初中则是严禁的。 最近,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 2000 余名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 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 日本中学上课多在上午 8 时 40 分至下午 3 时 40 分,课后多数学生留校参加音乐、美术、 手工等课外活动,一般持续到下午 6 时左右结束。在这段时间里,初中生是绝对不可以使 用手机的。 记者问小泉先生,为什么初中与高中区别对待,他说最主要的是初中学生自制力低。他举出 很多可能导致的问题。如上课发短信,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另外,日本青少年犯罪,很 大一部分都是利用手机,手机往往是进行盗窃和暴力活动的联络工具。小泉告诉记者说,他 自己服务的学校也有手机带来犯罪的事例。 还有就是造成浪费, 有的孩子每月手机话费竟用 掉 10 万日元。 总之,手机的普及,给日本校园带来普遍的麻烦。与手机有关的麻烦事实在是不胜枚举,尤 其是女孩子。 日本报纸披露:一 16 岁高中女生,通过手机发短信,“想认识文艺界名人”,结果一条回信把 这个女生骗了。那是个公司职员,说要给这个女生介绍名人,在花言巧语、威逼利诱之下, 这个女孩被领到饭店遭到强暴。 还有一 16 岁女生想减肥,便用手机发一短信,“请告诉我减肥信息”,没承想,那个本应带来 信息的人竟说,“我得检查一下你的身体, 看是否符合用药标准”, 那个女生胡里胡涂地被欺负 了。 不要给陌生人回信 记者问小泉先生,如发现学生带手机入校,校方如何处置?小泉说,倒不是特别严厉,如果 发现会先没收,待放学时再交其带回,同时还要通知该生家长。 尽管校方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 但并未禁止学生在校外使用手机。 所以手机所造成的负面 影响是无法杜绝的。河原里佳就告诉记者,她们班 1/5 的人有手机,只要不在校园内用,老 师就无可奈何。而且,学生有时会将手机电源打开,转成振动模式来接收短信,这样即使携 机入校,校方也无法察觉。 最近,日本有的初中教师开始撰文,主张对手机开禁。他们认为,手机现在已成为个人生活 中的必需品。晚上孩子去夜校补习,如果带了手机,父母就放心。此外,参加学校活动外出 数日的孩子,有手机就能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再者, 从经济角度上看, 只要不是最新款式, 手机在价格上几乎就是白送, 而支付通讯费用, 只要家长严格把关,应该不会造成超支。尤其是不少电话公司都有特殊服务,会按照签约将 手机每月的费用限定在某一标准内,一旦超出,立即停机。 至于手机引起的犯罪问题,有的教师主张,只要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 码、不让对方识别自己的性别,一般不会出现麻烦。 总之,对“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这个问题,日本各界众说纷纭。有人称现代青年是“拇指的一 代”,意指十几岁的孩子以手机收发短信,拇指发达。记者认识的一位教授悲叹道,拇指文 化的发达,造成大脑的萎缩。
赞助商链接济南中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专家:不能简单禁止_山东微生活资讯_山东微生活
济南中学生基本人均1手机:男生手机被没收脚踹老师
大众网-齐鲁晚报评论
济南实验中学门口,放学后使用手机的学生。见习记者 魏新丽 摄
山师附中门口,一些学生走出校门就掏出手机。 实习生 冯靖敏 摄
  近日,江西某高中“一部手机引发血案”使公众将目光关注到“中学生手机使用”这一话题上。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过度使用手机,导致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但在普遍使用手机的大环境下,不给孩子配手机又不现实,为此很苦恼。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济南市几家中小学,发现中学生配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专家建议,学生配手机,宜疏不宜堵,需合理引导,正确教育。
  本报记者 杨凡 马云云 见习记者 魏新丽 实习生 冯靖敏 刘侠
  调查:手机几成中学生必备品
  24日下午,记者在济南实验中学门口发现,高中生持有手机的比例很高。放学后,有的学生低头看手机,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则戴着耳机听歌。记者随机采访的五个学生中,都表示手机在同学之间已经成了“必备品”。“没有不带手机的吧?”高一五班的小林说。他说虽然学校里不让用手机,但是全班同学基本都有手机。
  就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记者调查了山师附中、济南中学、山大附中、洪楼高中等中学,调查显示,中学生拥有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多名受调查学生表示,班里同学几乎是“人手一机”。
  初中生更多的是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以联系家长、同学。高中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则更加多元,除了发短信打电话,还用来查单词、拍照等等。“平时手机不离身的,如果回家后没有手机会感觉怪怪的”。“可以说,90%左右的学生都有手机,只有个别学生不带手机,少数自控能力强的,能够完全按照学校要求合理使用手机。”一高中学校负责人说。
  小空是济南八中初二六班的一名学生,他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配了手机。他说班上的同学都有手机,而且几乎全是智能机。手机价位大多为一两千元,学生间攀比现象并不严重。小空说平时使用手机的时候不多,只有晚上写完作业后用一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但是也有同学沉迷手机上网,有的一天能用好几个小时。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小学生配手机的很少见。在纬二路小学门口,不少接孩子的家长都表示,因为孩子年级很低,没有必要配手机。历下实验小学的李颖老师称,现在小学里是不让配手机的,但是从四五年级开始,渐渐就有学生开始持有手机了,到了高年级,持手机的比例开始上升,不过具体有多少人配,并没有统计过。
  原因:学生配手机,方便家长联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给孩子配手机,主要从安全角度出发。家长李女士在孩子五年级的时候为他配置了手机,“不给配不行啊,怕他自己回家出事。有了手机后联系起来方便,而且孩子的动向也能及时了解。”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很多家长不再接送,孩子们自己乘车回家,手机成为家长联系孩子的主要工具。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手机则成为一种必备的社交工具。采访中,大多数孩子都称QQ等社交工具使用频率非常高。QQ聊天、QQ空间、QQ说说等,是孩子们课下交流的重要手段,用以维持人际交往圈子。而因为现在很多家庭座机取消,放学后跟同学联系,都要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甚至有时候老师要找学生,也通过手机联系。
  另外,手机丰富的功能,也为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方便。用手机来查字典、查资料,方便快捷。而手机上丰富的游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娱乐手段。不过采访中家长们都表示会严格控制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
  “以往是父母工作较忙或与孩子疏于联系的,会给孩子配一部手机,现在中学生配手机基本上成了普遍现象。”济南中学高一年级张海龙老师当了6年班主任,在他印象里,每个班级50多个学生,总有五六个学生的手机是苹果、三星等最新款最高配置,“谁又买了个什么新手机”也会成为学生们日常交流的一个话题。
  管理:学生用手机,学校大都有限制
  虽然手机在中学生中普及率很高,记者调查中也了解到,学校对手机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有的学校明文禁止将手机带进校园,几乎所有受访学校均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一经发现将采取“劝说”或“代管”措施。
  济南历城二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该校是住宿高中,怕学生携带手机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同时学校安装了很多固定电话和插卡电话,方便家长与学生联系,学生一直能比较好地遵守这项规定。
  济南一中的王莉萍老师介绍,学校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如被发现,会将手机没收,并通知家长。
  “大部分学生在校还是能服从学校管理的。”济南中学教育处主任张骏介绍,两年前该校曾有过“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规定,但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买手机以方便联系,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在校园内尤其是课堂上若发现学生使用会提醒教育,屡教不改则会代为保管。
  目前山师附中虽然没有规定不允许携带手机,但对手机使用时间和场合有严格规定,山师附中高二男生小孙说,手机带到学校主要是为了方便放学后跟父母联系,上课的时候都会把手机关机,至少也会把手机调静音。
  无奈:玩手机被没收,情急之下踹老师
  “手机使用管理是个很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而且随着手机智能化提高,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山师附中一位德育工作负责人表示。他坦言,学生使用手机不当,的确会带来一定问题。
  一些学生对手机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对老师的管理不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老师就表示,该校一名学生自习课期间玩手机被发现,老师要将手机没收,学生反抗,情急之下还踹了老师一脚。
  济南中学高一年级班主任张海龙认为,高中生用手机,除了基本的通讯之外,再就是娱乐和攀比。
  山师附中这位德育工作负责人说,手机功能越来越多,现在逐渐成了一部小电脑,很多考生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聊天,有的学生甚至上瘾、沉溺其中,离开手机后就无所适从。“有的在上课时间、自习课上,甚至在被窝里玩,耗费时间,影响视力”。一位教育工作者坦言,手机在学生手中,真正用来联络的时间大概只有10%。
  手机现在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攀比,“很多学生盲目追求高档手机,家庭条件好的还好说,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一定好,家长不给买,学生就哭闹,给家庭造成负担。”山师附中这位负责人说,很多新手机一上市,就有学生配上了,不少学生用的手机比老师的好得多。
  学生使用手机,这其中家长也有一定责任,一位中学老师透露,有些学生违规使用手机被没收后,很快家长就坐不住了,跑到学校来要手机,有的还会说些不好听的话,有的甚至质问老师“是不是看上了孩子的手机”等。
加新浪山东微信为好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综合实践活动课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初中生该不该带手机_百度知道
初中生该不该带手机
我今年刚上初一,班里面大部分同学都携带智能手机,我家有点穷,我只有一部键盘手机,不过它几乎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每天可以用它上网,玩游戏等等,感觉不错。可是我爸硬说什么影响学习,什么封闭自己,但我的成绩并没有大幅下滑,反而觉得手机使我开心了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毅力能控制住自己就无所谓,没有毅力什么东西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所有的东西都有双面性,有利也有弊
采纳率:30%
课间最好也不要拿出来玩,这样就少了被别人取笑的麻烦,作为工作这么久的我也乐此不彼5、上课时不能玩手机2?将手机带到学校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家长不放心你,那我为什么还要带手机呢,可以随时联系到你,所以手机也是必须要带的。4、放学后可以拿出来,你会有更多时间去玩啦,我相信你家不可能只有一部手机给你玩吧、那么既然课间不能拿出来,在这个社会上攀比心理不是可避免的,与其拿着一部比别人差很多的手机还不如没有,在回家的路上消遣消遣,坐公车很无聊,这会造成很多的麻烦,试着玩玩电脑吧!放心玩大胆玩!前提是作业做完,将老师今天教的东西全部吸收进你的知识库!6、周末在第五条的前提下,间接影响你的学习3、在家里当然可以拿来玩啦,按找你的情况我觉得你最好遵守如下几点1这要看你自己的控制能力,我认为有好的心情才能更好的去学习,还少了吸收知识
不该,有的小孩3 ,4岁开始玩电脑,成绩一样很好,只是要懂得节制,还有读书和娱乐是两回事,要分开不然成绩一定会下降!!!
我觉得初中虽然比小学难很多 但我觉得难度可以接受只要认真学就能考高分的 初一初二双休日可以玩玩 初三学业比较紧张就少玩一些吧 到了高中就周日稍微玩玩 高三时期估计你就没时间玩了 大学了你就有能力挣钱了 要想办法自己挣个手机
你不该这么想 你应该多和别的同学一起玩 多交流 多说话 但是千万不能装逼 你可能如愿以偿拿了个好手机 但可能别人会更看不起你了 你什么状况人家心里明白的很
你要想办法让人家接受你 尊重你 我大学寝室里就有个全班最穷的 (我从小是在一个 国企生活圈里 从托儿所到高中都是企业办学 都是一个院子里的从小长到大 没接触过穷人 也没见过有钱人)反正特看不起他 目光短浅 爱装逼
我相信会有那样不因家里条件而取得大家的尊重 和大家真心兄弟一样玩到一起的人 虽然我还没遇到过 大街上那些要饭的有的真的身体有问题无法工作 有零钱的话我都会给的 但是有些要钱的完全有能力工作 而且有的态度甚至有点嚣张
这样的我肯定不会给 我认为这样的人是不需要去怜悯的 半夜我坐车正常是6块 到地方了他要10快 而且还拼的车 那4块我死也不会给的 要么我给你6块 要么闹到警察来我也不会低这个头让人宰 朋友 你要记住 社会上不管什么阶层的都有让人无法怜悯的 也有让人尊重的
这不是酒肉朋友 考物质来争取的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初中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学后同学在玩的图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