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音量,功放阻抗4 音箱阻抗8低和功放阻抗4 音箱阻抗8高的音箱哪个声音大

音响阻抗 4欧姆 和8欧姆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音响阻抗 4欧姆 和8欧姆有什么区别,
我搜索看了,4欧姆50W与 8欧姆25W的响度都是一样的, 是吗?那 8欧50W,就等于4欧100W发出的声音, 是吗? 是这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求助知道网友
8欧的功放要接到8欧的音箱,否则功放不能最大功率传输信号,若8欧功放接在4欧音箱上,则音箱功率不足会因音量过大烧毁。反之,4接8会导致输出功率不足。音响标准是8欧,该阻抗下音质和失真都是最优的,所以基本都是8欧。4欧用于一些小型化的收录机等音响设备。1、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及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2、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3、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东西。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4、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欧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5、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6、最常见到的喇叭阻抗的标示值是八欧姆,也有很多是四欧姆,对喇叭在工厂测试规则时,当输入1KHz的正弦波信号,它呈现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欧姆;或是是在喇叭的工作频率响应范围内,一个平均的阻抗值。它可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着频率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可能会起伏得很可怕,可能在某频率高到十几廿几欧姆,也可能在某频率低到一欧姆或以下。
这个喇叭凹进去的面叫做纸盆首先,是起一个效果扩散,给人更大的震动,低沉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低音,你得懂得什么是高音和低音。音源通过信号线传输到你的有源音响里有0和8电阻两只喇叭 电流同步电压通过喇叭的时候数据信号都是一样的 而电阻大小取决于喇叭后面的磁铁材质和大小 磁铁的作用就是让电流不外流通过磁铁吸里面
跟音量无关,阻抗高吃功率,但是阻抗高控制力要好,前提是你的功放要有足够的功率储备。和性能良好的大功率管和多管并联推挽。
并不是那样。简单说,阻抗低的喇叭容易推,但需要能输出大电流的功放;阻抗高的相反,没那么易推但也不需那么大的推动电流。因此,在功放相同时,显然4欧的要比8欧的响,消耗的功率功率更大。
不是一样不一样的问题!这是一个阻抗匹配不匹配的问题!一般家庭的都是8欧的!4欧的应该属于汽车影响一类的!应为汽车的电源比较低!为了功率比较大!(声音大)所以设计机器和;喇叭的阻抗比叫小!如果家庭机用4欧就不匹配比较容易烧!也发不出应有的声音大小!
8欧姆与4欧姆,只对驱动电压,电流要求有区别,其他没什么区别。同等功率下,8欧姆需要较高的电压,较低的电流来驱动。4欧姆时需要较高的电流,较低的电压来驱动。响度是喇叭工作时声压的反应,功率越大,声压就越高,自然响度就越大。4欧姆50W与8欧姆25W,功率是不一样的,产生的声压也是不一样的,响度也就不会一样哦,4欧姆响度要大于8欧姆的(与阻值无关)。8欧姆50W不等于4欧姆100W发出的声音,原因如上,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哦。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阻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交易诚信度2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2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低阻抗低灵敏度的音箱为何难推?
使用者经常有个疑问:不知现有某厂牌的扬声器,的VT - 3S技术公司/ M - 3D模型是否能推得动其实针对一般效率大于85分贝的扬声器,应该都可以推动,但有些扬声器是超级难推的,这些扬声器有人称呼它们是“衰”扬声器,在这些衰扬声器中,有些是效率低的昂贵书架型扬声器(以难推闻名),它们对扩大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输出功率要足够大,还要求输出电流要足够大,并且阻尼特性好,否则其效果往往还不如一般的扬声器,这点是大家要有充分认识的,属于这类的扬声器品牌有丹拿声学(丹麦“丹拿” 。),羊肚菌,航管,PMC公司,林菲尔德及合奏等​​有时为了#123;?驭这些扬声器,花在扩大机上的钱,往往是该扬声器的好几倍,所以有些人干脆把扬声器换掉但。也有发烧友执着于它们独特的音色,花再多钱也要找到合适的扩大机,最典型的就是罗杰斯的LS3/5a。其实由于现在技术进步,所以还是有很多好推,音色也很不错的书架型扬声器,像我们的钕- 10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歹势喔!臭屁一下)
扬声器不好推的原因:
经常听到发烧友说:很多音质极佳的扬声器,使用一般的扩大机,推出来的音质不好听那就表示该扬声器很难驱动扬声器的驱动难易程度与1。。。阻抗曲线的走势。2。灵敏度。3。相位角的偏移情况。4。反电动势的强弱。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阻抗曲线:
在叙述扬声器的书中,我们经常看到扬声器阻抗8欧姆或4欧姆的记载。其实这个8或4欧姆的数字,只是概略性的数字而已,因为没有任何扬声器的阻抗曲线,能够从音频的20Hz的到20kHz的频率范围内,都能维持在8欧姆的位置上,它会随着频率的变动而改变阻抗数值。有时会高到几十欧姆,有时会低到1欧姆。
扬声器阻抗曲线的变化,与扩大机的后级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忘了,后级的功率输出要由扬声器的负载阻抗来决定,假若一部后级宣称在8欧姆时有100瓦输出,那么在16欧姆时可能只剩下50瓦输出,在32欧姆下更只有25瓦输出。反之,它在4欧姆时,输出可能会大到200瓦,2欧姆负载时,更可能大到400瓦。当扬声器阻抗变高时,后级输出只是变小而已。然而,当扬声器阻抗变低时,后级输出就不是变大那么简单了。当后级输出变大时,首先会遇上的问题就是,电源供应能够提供那么大的输出功率所需吗?如果不能,在4欧姆时就无法达到200瓦输出,更别提2欧姆时会有400瓦输出。若电源供应有那么大的余裕,可以充足供应400瓦的功率所需,那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功率晶体能够承受那么大的电压或电流吗?
4欧姆扬声器的需求电压虽然比8欧姆低,但需求电流却比较高,以4W的输出为例,8Ω扬声器是0.7A的,而4Ω扬声器则吃第1A电流,因此大家都说,低阻抗扬声器比较难推动。正由于低阻抗扬声器“吃”电流,故晶体后级逐渐形成大电流设计,只要负载电流够,晶体机的输出功率,会随着扬声器阻抗的降低而增加。
扬声器的阻抗变化曲线,是决定该扬声器是否能推得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丹拿扬声器的难推众所皆知,最大的因素在于它的铝线圈导致单体本身的阻抗变化范围过大(从3〜30欧姆),所以扩大机本身若无具备高电压,高电流的输出(这几乎就是要大功率的怪兽后级才有的东西)是很难推出全面的好声。观众系列虽然比较便宜,但对电流的索求无度,还是和丹拿有点像,若使用功率与输出电流不够的扩大机推它,最明显就是声音变瘦,低频的量感和延伸都变差,音场变窄,深度也出不来;若扩大机的推力足够,观众的低频和音场,在这个等级的价位中,都可算表现优异。
二,扬声器的灵敏度:
表面上来看,90dB的灵敏度的扬声器可能比八十六分贝灵敏度来得好推。问题是,灵敏度的测试,只对整支扬声器所能发出的音压做测试,而非对每支单体所能发出的音压做单独测试。所以,当100瓦的功率,同时输入到扬声器的高,中,低音单体时(假设扬声器为三音路),首先会遇上分音器,分音器在吃掉一些功率。之后,再把剩下的功率输送到三个单体上面此时,三个单体会因为本身效率的不同,阻抗曲线的不同,而对输入的功率产生不同的反应,换句话说,高,中,低音单体所发出的音量会不一样大。通常我们如果发现低频量感很少,就会说这对扬声器很难推,不管它在规格标示的效率有多高,它就是很难推得动。而这种难推的扬声器,往往又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高音单体很好推,在低音单体方面难推,高音单体好推的情况之下,您能想像会发生什么现象吗那就是很多人都曾经尝过的苦头:低频不够饱满,高频却刺耳。
灵敏度过低,需要足够的推动功率才能发出好声,如著名的LS3具/ 5A型扬声器。LS3具/ 5a中的阻抗会高至11〜15Ω,而它的效率低到82分贝,此高阻抗再加上低效率,就是造成LS3具/ 5A条很难伺候的一个主因。有人用大力量推它,但3/5a又吃不下大动力,功率太高就容易将它的低音推到触底,导致它的KEF的低音单体没啥动态。
三,相位角的偏移:
相位角的偏移,其实就是扬声器容抗,感抗,阻抗趋前或落后的复杂变化。由于扬声器不仅与电子反应相关(被动分音器),也与机械反应(单体结构)相关,更与空气容积相关,它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反应。这也就是说,后级无时无刻都在与复杂的扬声器容抗,阻抗,感抗搏斗,这也是扬声器难推的原因之一。
四,反电动势:
我们可以把扬声器单体的组成看成一个有线圈,有磁铁的发电机,当扩大机的电流输入,驱​​动振膜进行前后活塞运动时,扬声器单体会产生电流,这股电流会回输到后级扩大机里,我们称此现象为反电动势。反电动势越大,扬声器就越难推。晶体后级由于直接与扬声器耦合,比较容易受反电动势影响。
五,分音电路复杂致使能量消耗大:
有些扬声器为了使高,中,低音分得很详细,因此在分音电路上采用了很多大容量的电容,电阻及电感,虽然最后整体的高,中,低音分得很好,但是也把输入的能量消耗光了,所以您为了能驱动它,就必须输入更大的功率。
扬声器单体不好推的原因
扬声器单体的振膜支撑结构较软的,这类单元由于易产生不受推动电流控制的自由振动,而使音质劣化,其表现为低音嗡嗡乱响,难以控制,拖音严重。对此,应使用较大静态电流的纯甲类扩大机,该扩大机并且应具有较大的阻尼系数。有人形象的讲这类扬声器喜欢“吃”静态工作电流。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此类扬声器的自由振动有效的压制住。
扬声器单体的振膜支撑结构比较硬的,用普通小功率的高新技术 - Fi的扩大机推动时,感觉这类扬声器低频量很少,声音偏重于中,高音,显得较干硬这类扬声器需要。使用动态较大,峰值输出电流较大的扩大机来推动,才能推出低频的量感和高,中,低音的平衡感。我们称这种扬声器喜欢“吃”动态电流。
有的扬声器以上二种情况皆有,就更加难以控制了,支撑结构软而且灵敏度低,要推好它还真不容易。
交易诚信度2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2
低阻抗高灵敏度的音箱不多,只在耳机系统里有..............[s:6] [s:6]
交易诚信度2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2
音箱的阻抗(英文名:Impedance),它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电阻有所不同。在直流电中,我们把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而在交流电中,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所以,将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称之为阻抗,其单位为Ω。
  音箱常见的额定阻抗有4Ω、6Ω、8Ω、16Ω等。由于目前音箱使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驱动的占主导地位,而这类放大器一般都不用输出变压器。所以,连接喇叭的阻抗大都也就在4-16Ω的范围内。而在使用中,我们应按功放要求选择喇叭的阻抗。
音箱的灵敏度(英文名:Sensitivity),它是指每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音箱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其单位是dB。另外,它还意味着在同等音量下灵敏度高的音箱,能表现更多声音细节。
  由于这两项参数之间有很多关联,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阻抗和灵敏度结合在一起,来判定音箱是否容易被推动。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不错的文,学习了
我的店 http://romens.taobao.com/
今日推荐 /1
马兰士官方旗舰店全场裸价来袭,震撼低价错过不再有!AV8805新品上市旗舰归来抢楼活动!
Powered byAV音箱& && &正文
&&& 现今市面上日系的AV功放大多被认为功率不够,因此有此说。很多人就不明白,日本人也算是聪明的民族之一了,怎么净推出些“推不动”的功放来推人家的?另一方面:功放功率储备说,又怎么理解。 莫非日系低端功放正常推的时候是没什么问题的,一到大动态的时候就露怯---那些电声学家们一致忘记了该给自己设计的有一定的功率储备,来应付不时之需?所以,我们要用比这款功放力道大的来推?&& 这所谓“储备”又应该用什么来衡量哪?储备多少才够用?&&&& “推不动”!什么叫“推不动”!我要不要加后级这是我在论坛听到最多的问题。简单地说,“推不动“ 就是功率稍大的时候失真迅速增加,而且难以实现全频段的平衡。或者对于负载的阻抗变化容易产生很大的失真,从而难以实现全频段的平衡。作为天逸HD5250后级及WTS功放全国总代理的技术顾问一个从事技术的人士给大家谈论下,首先我要说音箱单元与后级之间阻抗关糸。&&& 阻抗是音响圈中最常看到的字眼了,但是它到底意所何指呢?许多人在看到喇叭标示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欧姆的时候,会直觉地三用电表往喇叭的二个接线端子一量,看看到底是不是正确,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失望了,因为用三用电表上的电阻档量出来的结果并没有和喇叭上面所标示的一致。原因呢?因为你误会了,你搞错了。&&& 阻抗与电阻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国中的物理课本上,我们第一次接触到有关电学方面的理论,其中提到了有关电压、电流、电阻以及电功率之间的原理和数学关系。绝大部分没有继续进修电学方面的课程或从事于电子专业的人士,其毕生的电学常识乃尽粹于斯,这还是当年上课没打瞌睡,经努力、认真、用功学习后才能拥有的辉煌成果,难怪你会把阻抗当成电阻了。&&& 阻抗从字面上看就与电阻不一样,其中只有一个阻字是相同的的,而另一个抗字呢?简单的说,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专业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及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礙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零的东西。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礙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礙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 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欧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是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一般音响器材常见被提到阻抗的地方有喇叭的阻抗,前后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前级的输出阻抗,(后级通常不称输出阻抗,而称输出内阻),信号导线的传输阻抗(或称特性阻抗)等。若说到器材& 内部电子线路及零件的各部分阻抗那就琳琅满目复杂多多了,非三言两语可说明清楚。在此我们专只约略介绍有关音响器材标示的阻抗具有什么样的实质意义。&&& 由于阻抗的单位仍是欧姆,也同样适用欧姆定律,因此一言以蔽之,在相同电压下,阻抗愈高将流过愈少的电流,阻抗愈低会流过愈多的电流。光是这么简单一句话,你可知道多少音响器材的搭配学问尽在其中吗? &&& 先从喇叭的阻抗谈起。最常见到的喇叭阻抗的标示值是八欧姆,也有很多是四欧姆,这代表了什么呢?这代表了这对喇叭在工厂测试的规则时,当输入1KHZ的正弦波信号,它呈现的阻抗是四或八欧姆;或是是在喇叭的工作频率响应范围内,一个平均的阻抗值。它可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着频率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可能会起伏得很可怕,可能在某频率高到十几二十几欧姆,也可能在某频率低到一欧姆或以下,这种喇叭通常被视为后级的杀手,当年以Apogee最为著名,D系喇叭也可达至二欧姆以下。&&& 让我们来动脑力想象一下;当后级输出一个固定电压给喇叭时,依照欧姆定律,四欧姆的喇叭会比八欧姆的喇叭多流过一倍的电流,因此如果你会计算功率的话,你就会明白为何一部八欧姆输出一百瓦的晶体后级,在接上四欧姆喇叭时会自动变为二百瓦的道理。&&& 可是你先别高兴,以为占到了便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当喇叭的阻抗值一路下降时,后级输出一个固定电压,它流过的电流就会愈来愈大,你确定你的后级能输出这么大的电流吗?你知道喇叭阻抗一路下降的结果到后来就有点像是把喇叭线直接短路的意思,所以阻抗值有时会低至一欧姆的Apogee喇叭被称作后级杀手的原因,你明白了吧!所有的电晶体后级扩大机,其输出电流的能力均有其设计上的限制,超出此范围,机器就要烧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人常说的:后级的功率不用大,但输出电流要大的似是若非的道理。&&& 同理,如果有一对喇叭的阻抗很高,像早期15的RogersLS 3/5A,那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岂不自动减半?没错!如果这对喇叭的功率又很低的话,你要它发出高音压来,能不动用高功率扩大机吗?日本扩大机给人的是功率标示很高,但输出电流能力则令人颇有微词,君不见小小一套床头音箱组合动不动就是300W吗?可是KRELL的300W后级你想一个人扛是扛不动的。这种高电压低电流的日本扩大机一遇上现在满街都是的低阻抗喇叭,一下子就脚软了,但是如果碰上高阻抗喇叭,就没问题。&&& 接下来来看扩大机的输入阻抗。一般我们常耳闻的说法是:扩大机的输入阻抗是愈高愈好,而输出阻抗是愈低愈好。为什么呢?因为输入阻抗高了,从讯号源来的讯号功率强度就可以不必那么大。这么说也许还有读者不甚了解,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欧姆定律;假如讯源输出一个固定电压,传送往下一级,如果这一级的输入阻抗高,是不是由讯源所提供讯号电流就可以降低?如果输入阻抗非常非常的高,则几乎不会消耗讯号电流(当然还是会有)就可以驱动这一级电路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几乎只要有讯号电压,电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对于低输入阻抗的电路呢?就正好相反了,它必须要求讯号能源能提供较为大量的讯号电流,因为在同一个电压下,低输入阻抗会流进较大的讯号电流,如果讯源提供的电流强度不足以满足下一级电路的需求,它就不能完美地驱动下一级电路。而讯源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是讯源的功率了。 &&& 另外何谓低输出阻抗呢?它有什么好处呢?通常低输出阻抗被提到地方大半是指前级扩大机的输出阻抗,后级通常是称作输出内阻的。前级的低输出阻抗有几个好处:一般会强调低输出阻抗即表示了它有较大的电流输出能力,容易搭配一些低输入阻抗的器材(后级)。二·低输出阻抗可以驱动长的讯号线及电容量较大的负载,以音响用前级为例:前级的输出阻抗在与讯号线结合后,输出阻抗加上讯号线本身固有的电阻与电容会形成一个RC滤波的网路,当输出阻抗愈高时,则经过讯号线后的讯号,其高频端的滚降点就会越低,反之则愈高。你应该不会希望高频滚降点移进耳朵听得到的音频范围吧?所以遇上电容量大的讯号线,你还是选一部输出阻抗低一点的前级较为保险。这也是为什么每一种讯号线会有不同声音部分原因。&&& 有了以上大略的说明,你应该可以明白;所谓扩大机输入阻抗愈高愈好,其主要理由即在此一再与其它器材互相搭配时,其匹配性比较高。那么照此说来,我们就把每一部扩大机不论是前级或是后级的输入阻抗都设计得很高,输出阻抗都设计得很低,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吗?&&& 让我们再从输入阻抗看起,由于高输入阻抗所需的讯号电流较少,可知连接其上的讯号线中流动的电流比较小,因此对于讯号线品质的要求就可以不必那么高,因为少了一个电流的干扰因素在内,这也是高输入阻抗带来的另一个优点。&&& 但是高输入阻抗的优点既然这么多,为什么市面上找得到的高输入阻抗前级或后级寥寥可数呢?让我偷偷问你,你有没有用过收音机?你知道收音机的的讯号是从哪里来的吗?从空中来,你答对了。从空中来,你可知道空中存在有多少的电磁波?多到集合你全家老小的手指头加脚指头都数不完,这些可都不是你想要的音乐讯号哦!当空中的这些电磁波被作用有点像天线的讯号线拾取后,虽然只是一点点的杂讯电压,而一个高输入阻抗电路却能轻易放大(正是其优点),于是乎,当有人抓了一把沙子放进你热腾腾的大卤面时,你还以为是黑胡椒粉呢?这样带杂讯的声音会好听吗,声音清析度·分析力·空间感大扣。&&& 易感染杂讯,这就是音响器材在设计输入阻抗时,明知高输入阻抗的很多优点,但也不能任意设计得很高的主要原因,凡敢设计成高输入阻抗者,必有其对抗杂讯干扰的过人之处,Cello有一款前级名为Encore 1M,其标称输入阻抗即高达1M,为HI-END音响界最有名的高输入阻抗前级。但这个纪录最近被日本SONY公司所出品的一款输入阻抗高达2M的前级给突破了。虽然Cello的1M前级在音响界已是不得了的事情,但就电路的输入阻抗而言,还不算太高啦。&&& 常见的前级的输入阻抗,在早期真空管的时代,由于真空管本身的输入阻抗就比较高,因此大都设计成500K或250K,晶体前级则大多数是100K或50K。近来则输入阻抗有愈设计愈低的趋势,20K、10K也已经很常见了。后级的输入阻抗则大部分是47K,高的有100K,20OK,10OOK的也所在多有。最近德国著名的HI-END音响厂家MBL,所推出的旗舰后级MBL9010输入阻抗是多少呢?5K!没有少写一个零,就是5K。好像说了半天,高输入阻抗有多少多少的好处,就是有人不来这一套,至于好不好声呢?就请自行参阅相关的评论报道吧!&&& 那么低阻抗输入有什么优点呢?首先当然感染杂讯的问题会降低得很低,可以大幅提高信号杂音比,使得音乐的纯度提高,音质就比较好。另外低的,输入阻抗有较好的相位特性,这一点是比较少有人提出来讨论的,一般常见被提出来的是频宽特性,总谐波失真特性等,而相信失真则很少被提及(至少在所有公开的性能规格中), MBL的看法是高输入阻抗与讯号线的电容量所引起的相位失真较大,而这对声音的影响将很深。因此MBL 9010采用低的输入阻抗,以较低的相位失真來求得在音质上的完美,当然在这个时候,你必须采用一部拥有更低阻抗输出的前级來搭配了。&&& 前面提及了也有知名厂家采用低阻抗的输入,这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市场上出售的前级输出阻抗均已相当的低,因此在后级的输入阻抗部分就可以酌情降低。假如你前级的输出阻抗高于后级的输入阻抗,这是不能匹配的,切记!切记!至于说前级的输入阻抗呢?以目前大部分市售产品前级的设计师而言输入阻抗就由音量器给决定了。绝大多数的设计都是输入的讯号经过讯源选择后就经由音量控制的可变电阻作分压,再进入主放大线路,所以这个音量控制的可变电阻值就成了输入阻抗了。&&& 另外一些前级的设计时输入讯号先进入一个缓冲级,输入阻抗就由这个缓冲级的输入阻抗来决定,由于缓冲级电路的输入阻抗极高,因此,输入阻抗值极高的前级,其接受讯号的前端部分,可能就有输入缓冲级的设计。但是,输入缓冲级的阻抗也可以不必一定得设计得很高,例如MBL 6010前级的输入部分就设有输入缓冲级,而其设定的输入阻抗值47K。如前面所述,前级的输出阻抗如果能够低的话,则后级的输入阻抗就可以不必设计得那么高,那么同理,如果我们所使用的讯源的输出阻抗也够低的话,那么前级的输入阻抗有必要那么高吗?&&&&大功率后级亦然,在动态对比大的交响乐中,低吟之時要能悠长细腻,高亢之时则要慷慨激昂,如果后级放大器在音乐高潮來临时崩溃了,那可真是煞风景的事,而电影大片的大动态更是如此。在音箱系统中音箱和后级最保值,好音箱和后级相当于房子可一步到位用几十年;AV前级则不是,寿命比房子装修还短;3-5年就要换。7.1声道还没普及9.1声道 11.2声道以来,HDMI1.3A还没普及HDMI1.4A又来了(支持3D等),HD蓝光格式也就是强调无损传输的声音,传输带来的最大优点就是信息量增大,高低频延伸更高更深,失真进一步减小. 但是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还强调声音的演奏质感,音乐的感染力.鲜活感.动态等等,中低端日系AV机无论是还是听立体声,声音不通透,俗一点说,没吃饭,有气无力。说白了就是功率不够,而多几十瓦功率的更高型号价要贵很多,音响是一个系统要追求平衡,有一套好的音箱和后级等于有一套好基础的空房,至于前级就象房子装修自己看着办;如果家里有一台带7.1输出中高端AV机是不是有另外一种玩法。&&& 关于功放与音箱的匹配,说法有很多。生产功放厂商说,功放功率一定要大于音箱功率,这样功放有多余功率储备,声音会好听些;音箱厂商说,音箱功率最好要大点,这样音箱能有较大承受功率,万一系统"回受",这样不至于损坏音箱。作为消费者,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根据音频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的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1.在一些要求较低而投资有限的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2.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分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3.要求极高的场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配。&&& 4.功放的阻抗最好和扬声器的阻抗相一致,现在较为高级的功放都有不同的音箱阻抗输出。&&& 最后,在匹配完之后,要看看声压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敏度),“灵敏度”才是决定音箱的重要指标。
扩展阅读:上一篇:下一篇:
978人正在浏览
821人正在浏览
541人正在浏览
207人正在浏览
126人正在浏览
频道合作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测音箱的阻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