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课堂为什么看不见的光pptppt

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微信号和暗号可长摁复制)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课堂教学调艺术.ppt 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主要内容 一、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特征和要求
二、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原则和内容
三、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方法
四、课堂教学激励和整合艺术 一、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特征和要求 (一)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特征
1. 变异发现
2. 变异辨析
3. 机智应对
4. 从容应对
5. 应变方式 (二)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要求
1. 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2. 要适宜变动教学程序
3. 要合理地调控教学节奏
4. 要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5. 要巧妙地处理教学失误 1. 变异发现 指对教学中出现的未预料到的变化和异常情况能及早发现。有些变异很大很明显,如一位学生突然昏倒,两位学生突然追出教室。然而有些变异却很细微很隐藏,教师能及时发现这种变异本身就是智慧和水平的表现。例如,学生齐声回答“懂了”,但语气却比平时软;学生专注的眼神突然迷茫等。 2. 变异辨析
指对教学中出现的突然变化或异常情况的迅速分析,最需要的是对变异原因的分析和确认。实际上也就是在及时发现变异现象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发现变异原因及其内含本质。
3. 机智应对
指针对教学中的突然变异采取巧妙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变异的机智处理,不仅能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而且也显示出教师的智慧、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常常给人以惊喜和深刻的感觉。 4. 从容应对 指面对教学中的突然变异心不慌乱、神情镇定、态度自如,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稳操胜券”的风度。这与前三项指标及时发现变异、迅速而准确地解析原因、采取恰当策略进行机智应对等,有直接关系。 5. 应变方式 课堂应变的事件很多,因此课堂应变艺术的方式也很多,主要有矫正应变、问答应变、管理应变等。 二、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原则和内容 (一)课堂教学应变遵循的原则
(二)课堂教学应变的内容
三、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方法 1. 趁热加工法 2. 冷却处理法 3. 以静制动法 4. 幽默带过法 5. 巧妙暗示法 6. 虚心宽容法 3. 以静制动法 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一阵骚动。但是,他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了自己的讲课。
4. 幽默带过法 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干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露,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 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谈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了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6. 虚心宽容法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伯你呢?”落款是“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 这位教师不是马上要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我们的班主任》的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 8. 顺水推舟法 有位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上语文课,突然一只鸟飞进了教室,又飞不出去,在教室里乱飞乱撞。同学们以惊喜的目光,追逐着乌的行踪。接着上原来的课是上不下去了。于是这位老师笑着对同学们说:“这只鸟真漂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好!”满堂炸雷似的回答。一堂生动的观察课开始了。鸟飞累了,被一个同学捉住,交到这位老师的手上。老师引导大家观察,并提醒大家:应该把鸟放回大自然。第二节作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作文题“小鸟飞进了课堂”。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遇到了偶发事件,这位老师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来了个顺水推舟,上了一堂生动的观察作文课。 9. 将错就错法 一位数学教师讲授例题时,因板书有误导致最终答案不符。他意识到出了差错,于是,不谎不忙地问了一句:“同学们,这个答案合理吗?”一位同学回答:“不合理。”教师追问:“那么,错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接下来教师在黑板的另一侧写下“正解”二字,同学们还以为教师在进行错题分析呢! 这位老师将错就错,沉着应变,及时避免了因教师自身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64页31页33页380页60页19页41页112页63页12页&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b5c8e62ec_b.jpg& data-rawwidth=&1035&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b5c8e62ec_r.jpg&&&/figure&&p&&b&香港大学&/b&&/p&&p&&b&Master of Accounting&/b&&/p&&p&——新开设商科硕士项目,并与ACCA进行独家合作&/p&&p&&br&&/p&&p&&b&一、项目介绍&/b&&/p&&p&2018年秋首届招生&/p&&p&项目时长1-2年,学费HK$279,000/年&/p&&p&&b&项目亮点:&/b&&/p&&p&1、所有的研究生课程包括会计、金融、管理和业务分析&/p&&p& 2、理论解释会计在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p&&p&3、专业人士培训包括商业领导力和战略管理和报告,并&b&与ACCA(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b&提供先进的财务和绩效管理知识&/p&&p& 4、会计数据分析将信息转换成可执行的操作&/p&&p& 5、通过现实世界的商业项目将研究的各个要素联系在一起的课程&/p&&p& 6、为优秀的合格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财政援助&b&(优秀的学生提供全额学费减免,合格的学生有课程减免10%-50%不等的学费)&/b& &/p&&p&7、提供实习机会&/p&&p&&br&&/p&&p&&b&二、项目课程&/b&&/p&&p&需要完成12门课(72个学分),8门核心课程(48学分)+4门选修课(24学分),最多可选修两个选修课程,由学院提供的其他教学研究生课程。&/p&&p&&b&所有课程都用英语授课&/b&&/p&&p&具体课程如下:&/p&&p&&b&Core Courses&/b&&/p&&p&MACC6001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p&&p&MACC6002 Management Accounting&/p&&p&MACC6003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p&&p&MACC6004 Taxation Framework and Planning&/p&&p&MACC6005 Legal and Ethic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p&&p&MACC6006 Accounting Data and Analytics&/p&&p&MACC6007 Auditing and Corporate Services&/p&&p&MACC6008 Business Valuation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Capstone)&/p&&p&&br&&/p&&p&&b&Elective Courses&/b&&/p&&p&MACC6011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p&&p&MACC6012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p&MACC6013 International Tax and Corporate Strategies&/p&&p&MACC6014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trol&/p&&p&MACC6015 Independent Study in Accounting&/p&&p&MACC6016 Corporate Finance&/p&&p&&br&&/p&&p&&b&三、申请要求&/b&&/p&&p&学士学位(商科与非商科都可以申请)&/p&&p&商科相关专业背景,或非商科专业如修过会计课程,或拥有会计相关工作经历也可以申请&/p&&p&TOEFL不低于80,或IELTS总分6.0单项不低于5.5&/p&&p&不要求GMAT/GRE,但如有一个高分将会被优先考虑&/p&&p&有可能需要Skype面试&/p&&p&&br&&/p&&p&&b&四、申请截止日期&/b&&/p&&p&第一轮:January 31, 2018&/p&&p&第二轮:March 15, 2018&/p&&p&&br&&/p&&p&&b&如需了解更多留学资讯,可以联系飞彼留学哦!微信公众号【飞彼留学】&/b&&/p&&h2&&b&飞彼留学,专注世界名校申请&/b&&/h2&
香港大学Master of Accounting——新开设商科硕士项目,并与ACCA进行独家合作 一、项目介绍2018年秋首届招生项目时长1-2年,学费HK$279,000/年项目亮点:1、所有的研究生课程包括会计、金融、管理和业务分析 2、理论解释会计在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3、专业人…
first class确实是很不容易,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学习能力很好而且付出了努力。所以我觉得申请LSE没有什么不可以。其实本身申请大学,很多东西都是看学生的诚意,你的分数就很有诚意。&br&&br&除了成绩之外,你也可以展现给LSE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你在要申请方向的这个领域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获得过什么,具体到一件事情来说明选择LSE这个专业的原因,从这个部分,学校也能看出你的语言能力和你自己独特的想法。&br&&br&综上两点,我觉得真的可以一试!你会成功哒!
first class确实是很不容易,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学习能力很好而且付出了努力。所以我觉得申请LSE没有什么不可以。其实本身申请大学,很多东西都是看学生的诚意,你的分数就很有诚意。 除了成绩之外,你也可以展现给LSE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你在要申请方向…
&p&谢邀!&/p&&p&&br&&/p&&p&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作为英国的王牌学校,有着极其严格的申请要求,每年的通过率都是相当低的,可以说入选LSE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LSE有着自己独立严格的申请要求,&b&如果没有达到硬性规定的条件是不予录取的。&/b&&/p&&p&&br&&/p&&p&所以题主大学要是一般的话,均分要求会很高,如果你的均分高,又有不错的实习经历等,你可以尝试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8f2b7cad9d86c9d3f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78f2b7cad9d86c9d3ff_r.jpg&&&/figure&&p&&br&&/p&&p&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硕士申请条件:&/p&&p&开学时间:每年9月底&/p&&p&申请截至日:12月&/p&&p&留学费用:每年不定,根据offer为准(大致在25000磅左右)&/p&&p&雅思考试:7.00单项 阅读7.00 口语7.00 听力7.00 写作7.00&/p&&p&大学GPA:88.0&/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1a64d07b28a4fa4df450f9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1a64d07b28a4fa4df450f9_r.jpg&&&/figure&&p&&br&&/p&&p&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硕士录取要求:&/p&&p&&br&&/p&&p&1、中国大学排名前TOP30,85分以上;中国大学排名30以后,90分以上,雅思一般7.0-7.5分;&/p&&p&2、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需提供GMAT 720,gre 1350左右成绩;&/p&&p&3、无理工科硕士有双学位合办项目,需两所大学同时递交申请;&/p&&p&4、学校会根据学生的GMAT 或者IELTS成绩而决定均分要求;&/p&&p&5、HR,会计机构,经济历史,金融数学专业无需GMAT或GRE成绩;&/p&&p&6、会计金融有研究生文凭课程;&/p&&p&7、网申可选第2专业;系统注册推荐人邮箱,从邮件链接中上传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dc9e615cc9c49bb8ced8d3d0f3543f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dc9e615cc9c49bb8ced8d3d0f3543fc_r.jpg&&&/figure&&p&&br&&/p&&p&&b&最后详细介绍一下这所世界名校的硕士专业。&/b&&/p&&p&&br&&/p&&p&会计系&/p&&p&专业:会计与金融学、会计,组织与机构、法律和会计学、风险与金融&/p&&p&&br&&/p&&p&人类学系&/p&&p&专业:人类学与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管理、中国的比较发展观、当代世界宗教、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认知学&/p&&p&&br&&/p&&p&经济史系&/p&&p&专业:经济史学、全球历史学、全球研究:欧洲发展、欧洲经济后期开发、定量经济史学&/p&&p&&br&&/p&&p&经济系&/p&&p&专业:计量经济学与数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与哲学、金融和经济学、经济与管理学、公共与经济政策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国际发展公共管理、欧洲公共及经济政策公共管理、公共及社会政策公共管理、MPA 公共管理&/p&&p&&br&&/p&&p&欧洲研究所&/p&&p&专业:欧洲研究、欧洲政治经济、欧盟政治与政府、比较政治学、经济史学、经济史学(研究方向)、欧洲公共及经济政策公共管理、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社会政策(欧洲和比较社会政策)&/p&&p&&br&&/p&&p&金融系&/p&&p&专业:金融学、金融学与经济学、金融与私募、风险与金融学、会计与金融(与会计系联合学位)&/p&&p&&br&&/p&&p&性别研究所&/p&&p&专业:性别研究,性别、发展与全球化,性别、媒体与文化,性别、政策与不平等&/p&&p&&br&&/p&&p&地理与环境&/p&&p&专业:环境与发展、环境经济学与气候变化、环境政策与法规、人文地理学与城市研究、地方性经济发展、房地产经济学与金融、局部城镇规划研究、城市化与发展、城市政策&/p&&p&&br&&/p&&p&政府系&/p&&p&专业:比较政治学、冲突研究、欧洲公共经济政策、世界政治、国际移民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与行政、政治学与政治经济、政治学理论、欧盟政治与政府、公共管理与政府、法规学、公共经济政策、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社会政策&/p&&p&&br&&/p&&p&国际发展部&/p&&p&专业:发展管理 、发展研究、国际发展与人道主义突发事件、国际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硕士、环境与发展、晚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人口与发展、社会政策与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发展)、城市化发展&/p&&p&&br&&/p&&p&国际历史系&/p&&p&专业:帝国,殖民主义与全球一体化、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及历史、国际事务、国际世界史&/p&&p&&br&&/p&&p&国际关系系&/p&&p&专业:国际战略和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p&&p&&br&&/p&&p&法律系&/p&&p&专业:法律学、行政法学、刑事司法政策、人权、法律和会计、法学人类学与社会学&/p&&p&&br&&/p&&p&管理系&/p&&p&专业:经济与管理学、国际雇佣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管理学、管理学、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创新、管理,组织与政府学、管理科学、管理与战略、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与政府学、全球高级工商管理&/p&&p&&br&&/p&&p&媒体和通信系&/p&&p&专业:性别,媒体与文化,全球传媒学、传媒学、传媒学(传媒管理)、媒体,传播与发展、政治与沟通&/p&&p&&br&&/p&&p&方法系&/p&&p&专业:社会研究方法学&/p&&p&&br&&/p&&p&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p&&p&专业:哲学与公共政策、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 、经济学与哲学(与经济学部)&/p&&p&&br&&/p&&p&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p&&p&专业:城市设计与社会科学、城市政策、地方性经济发展、房地产经济学与金融、局部城镇规划研究、社会政策与发展、社会政策与规划、城市化与发展&/p&&p&&br&&/p&&p&社会政策系&/p&&p&专业:健康经济、政策与管理、健康政策、计划与融资、健康,人口与社会、国际健康政策、人口与开发、刑法政策、公共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政策与发展、社会政策与规划&/p&&p&&br&&/p&&p&社会学系&/p&&p&专业:城市设计与社会科学、文化与社会、经济,风险与社会,人权、国际移民与公共政策、政治社会学、社会学&/p&&p&&br&&/p&&p&社会心理学系&/p&&p&专业:健康,社区与发展、组织机构与社会心理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社会与公共沟通&/p&&p&&br&&/p&&p&数学系&/p&&p&专业:应用数学、金融数学&/p&&p&&br&&/p&&p&统计系&/p&&p&专业:风险与推断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金融统计)&/p&&p&&br&&/p&&p&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够帮助到题主。&/p&
谢邀!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作为英国的王牌学校,有着极其严格的申请要求,每年的通过率都是相当低的,可以说入选LSE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LSE有着自己独立严格的申请要求,如果没有达到硬性规定的条件是不予录取的。 所以题主大学要是一般的话,均分要…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2bf747c8ec58ecdbb9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2bf747c8ec58ecdbb9_r.jpg&&&/figure&&p& 文章字数:3302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p&&p&考研数学三是许多有志于报考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生所必考的科目,今天咱们就邀请几位前辈,来为大家推荐几本数学三的复习用书目。&/p&&p&首先,咱们还是得明确一下数学三的考试范围(考试大纲),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bb0dbc5e5ff3da3bef48b284b99e236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0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bb0dbc5e5ff3da3bef48b284b99e236_r.jpg&&&/figure&&p&&b&&u&参考教材有哪些推荐&/u&&/b&&/p&&p&1、高数同济版7版&/p&&p&第六版和第七版大部分内容是一致的,个人认为两版本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当然,如果你还没有买书,还是用第七版(最新版)比较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b7b4757dec7e1ba0117_b.jp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3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figure&&p&评价:&/p&&p&@ 讲的内容比较浅,和考研的难度还是有些差别,适合入门考试学习;&/p&&p&@ 知识点比较破碎,作者也不是一个人,所以学习起来思路不是特别连贯。这本书给人感觉想面面俱到,却不突出重点和思路;&/p&&p&@
考研的很多真题都从同济版本教材演化出来,所以同济教材在大学数学领域和考研数三领域,都有着显赫的地位。ps.也是我们本科时候上课的御用教程;&/p&&p&@
偏微分、曲面积分等一些难一些的知识,都没有给出比较详细的解释和论证,但是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绝对称得上细致,个人感觉已经足够了,毕竟咱还是要买拔高的参考书,不是吗? &/p&&p&@
本科上课的时候,自己就是学渣,上课都睡过去了,挂过科,数学也一直就没学好过。后来考研用这本书,感觉如鱼得水,完全可以自学。&/p&&p&2、线代同济版&/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ddf95e62d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 线代内容比较全面,权威教材。书本整体也不是很厚,点到为止,当年记得用起来就很方便,讲的也很不错;&/p&&p&@ 当年就有一个前辈告诉我,同济的教材“虽然不是最好,却是最权威的”,后来学习后才发现确实如此,和历年考研真题的契合度比较高;&/p&&p&@
当年我是按照“同济的线代课本+答案+李永乐线代”的顺序来复习的,后来考上了,其他再多线代的教材也没用过;&/p&&p&@
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对里边的很多东西都不懂,后来读外文教材,才发现中文教材对于基本定理和推论都讲得太过浅显、生硬。如果不读外文教材,建议这本书至少看两边,不然感觉会有学习上的断层。 &/p&&p&@
其实教材知识基础,看哪个版本都差不多,关键还是得靠全书。 &/p&&p&3、概率论浙大第四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9bde073ece9aff16d13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p& @ 和同济版本的教材相比,感觉走到另一个极端——基础知识讲的太少,很多时候都看不懂书上的知识,比如说全排列部分。零基础考生不建议直接上手浙大版教材。优点就是解释比较详细,一题多解也是厉害。&/p&&p& @ 知识很全面,感觉是基本同类教材里最全面的教材,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的地方很难呀~分位数我现在还没弄懂。这本书有些拉低我的考研复习效率,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吧。&/p&&p& @ 严谨却不通俗。&/p&&p& 4、清华线代&/p&&p&个人认为前三本教材是普适性的教材,清华的用的人较少,但根据反馈来看也还不错。ps.小编当年本科上数学课就用的这本,所以考研的时候也用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152c1cffab5da5fd9fc0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3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figure&&p& @ 例题比较多,通过课后练习很快能把知识掌握了(ps.配套的学习指南也不错);&/p&&p& @ 用起来很好上手,适合自学;&/p&&p& @ 虽然用的人相比同济要少很多,但个人感觉不错,书不厚,但内容充实。 &/p&&p&&b&&u&参考课外数目有哪些&/u&&/b&&/p&&p& ①张宇36讲,有配套视频。虽然宇哥讲的和汤家凤的都挺好,个人偏好宇哥,因为简单明了。&/p&&p&②复习全书。全书之所以成为全书,不是说它把教材吃透了、把大小知识点都囊括了,而是说它把“考点”都包含进来了。复习全书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二李、李范和李王三个版本。三个版本很难比较孰优孰劣,其实基本上大同小异,无实质上的区别。我用李王版,个人感觉《李永乐,王式安复习全书》还不错,当时买的原因是因为李永乐的线代很好。 &/p&&p&③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大一大二的时候,不知道李老师还有视频课,所以当时就有接触辅导讲义,最直观的感觉——明晰。例题精简,解释扼要,比起好多复杂的书,要好上手的多。此外,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绝对可以称得上一绝,所以辅导讲义我从开始就用,帮助很大。&/p&&p&④考研真题。真题为王,无论何时,都不要迷信所谓的模拟题和压轴题,真题一定要吃懂吃透。高教版和李永乐的考试分析都还不错。&/p&&p&⑤ 《基础过关660题》。其中真题不少,难度也偏高,所以不要觉得真是基础题啦~&/p&&p&⑥单科不行的同学,还可以酌情考虑:曹显兵《概率辅导讲义》,姚孟臣《概率统计讲义提高篇》,张宇和汤家凤的高数等等。&/p&&p&⑦模拟题每年都很多,但同教材、参考书(尤其是全书)相比,并不过分推荐,毕竟模拟题都不是很完美。8套卷、5套卷、4套卷、400题都可以。&/p&&p& 上述推荐仅供参考。&br&&/p&&blockquote&重要提示:考研前辈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了!微信搜索【考研前辈】(或kaoyanqianbei)即可添加关注。公众号将同步更新知乎专栏文章,方便随时阅读,更有最新考研资料、信息、直播和课程上线。&/blockquote&&p&关于考研的更多问题,欢迎在值乎向我提问:&a href=&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039872?qrcode=1&utm_source=qrcode_zhihuwechat&utm_medium=qrcode_link&utm_campaign=qrcode_zhi_three& class=&internal&&黑桃K的值乎首页&/a&&/p&&p&欢迎使用打赏功能支持原创文章。获取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们的知乎专栏和微博。文章原创且版权被保护,严禁未授权转载,请联系:。&/p&
文章字数:3302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考研数学三是许多有志于报考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生所必考的科目,今天咱们就邀请几位前辈,来为大家推荐几本数学三的复习用书目。首先,咱们还是得明确一下数学三的考试范围(考试大纲),如下图:参考教材有哪些推荐1、…
&p&回答这个问题已经一年多了,这个回答的赞同数已经直逼20K,这是我起初没有料想到的,因为这个相对有些影响力,所以在此我要多叮嘱你们几句,要有选择性的复习,没有任何一份资料适合所有人,再者看视频的多少决定不了你考多少分。&/p&&hr&&p&在看此回答之前请跟着我大声将下述三句话朗读三遍!!!&/p&&p&&br&&/p&&blockquote&&b&第一:不论是听别人讲题还是看书上的例题,千万不光听懂光看懂,一定要亲自动笔把这道题完全地独立地算出来!&/b&&br&&br&&b&第二:千万不要一味地沉溺于听课看视频,一定要将听过的课看过的视频及时地去消化吸收总结。&/b&&br&&br&&b&第三:对待全书对待真题,对待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你懂没懂你掌握没掌握只有你自己知道,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单纯追求遍数,不要为了比较而赶进度,一定要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去复习。&/b&&/blockquote&&p&&br&&/p&&p&记住:脱离了这三句话,我的这个回答将毫无意义!!!&/p&&p&&br&&/p&&p&&br&&/p&&hr&&p&(大部分资料都已经提供在下面,需要的可以下载)&/p&&p&再说一声,考研数学想考高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及时地消化吸收!&/p&&p&不要以为看了视频就是自己的了!&/p&&p&不要以为看了视频就是自己的了!&/p&&p&不要以为看了视频就是自己的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p&你花了多少时间看视频,那么你必须要花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它,怎么消化?&/p&&p&(1)就是练题!就是多思考,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有什么不懂的记下来,思考!查资料!实在想不出来再去看视频,看看老师是怎么讲的!&/p&&p&(2)时常回顾笔记!把听过课做的笔记拿出来,把里面的知识点再看看,看看自己是否可以达到把这一章老师讲过知识的结构画出来(如李永乐线代讲义每章前的知识点结构图),里面的例题拿来多练一练!&/p&&p&所以,看 视频 和 做题并思考 的时间三七分较为合适!千万不要天天抱着视频看,看着很过瘾,不及时复习过两天基本就忘得差不多了。&/p&&p&还有私信向我要视频的同学,请仔细看看我所写的,视频只要我有的我都把链接发出来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去搜搜。&/p&&p&还有一些同学担心视频是前几年的会不会遗漏知识点,我觉得这无需担心,数学不像政治,它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我给你推荐的都是经典视频,所讲知识点一应俱全,当然如果你还不放心,你可以去下载或者去买最新的视频也可以。&/p&&p&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复习方式,不一定非要全盘照搬我的复习模式,可以选择其中对自己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学习,切记!&/p&&p&对于刚开始复习的同学,基础差的,希望你可以抓住机会,及早复习,尤其是数学!真的,相信我!那些喊着“战线不能拉太长”的人都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就是特么一年时间吗?咬咬牙就过去了!&/p&&p&对于马上考研的同学,我希望你能坚定信心,把该做的真题做了,把该做的模拟题模拟了,实在弄不懂的就放弃,别浪费太多时间了,抓住能抓住的,把政治和专业课好好看看,这是重点。还有,尽量别想着去二战,那样会使你自己懈怠,而且二战压力会很大,也很痛苦。提前祝你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p&&p&我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怕有所疏漏,误导你们,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更新一些,完善一些。我没有什么目的,因为曾经我也是考研人,考研人最懂考研人,我帮你们是因为曾经有人这么帮过我,我感激不已,说不定未来的哪天你也可以帮助我呢,哈哈。&/p&&p&&br&&/p&&p&正文如下:&/p&&hr&&p&&br&&/p&&p&这次不谈梦想,不灌鸡汤,只讲干货。&/p&&p&&br&&/p&&p&考研两年,数学零基础,考研数学一从40+到120(羞愧脸。。。&/p&&p&&br&&/p&&p&在我看来,考研数学上100+那叫复习到位,上130+那叫实力,上140+那叫运气。&/p&&p&咱不谈过多的实力和运气(我也讲不出来),就讲讲如何将考研数学复习到位,考个120左右的分数。&/p&&p&&br&&/p&&p&我的考研复习方法分为两大类:简单粗暴法和步步为营法&/p&&p&&br&&/p&&p&我以前自己总结过一篇很长的复习攻略,细节过多反而实行起来困难,所以我精简了一下,取其精华部分,总结出了我的第一种方法——简单粗暴法。&/p&&p&&br&&/p&&p&(附:简单粗暴并不简单,只是因为步骤明确,可以调控,效果良好,希望你可以每天都极尽所能地抽出至少四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因为数学分值大,知识庞杂,想考高分绝非一朝一夕。)&/p&&p&&br&&/p&&p&简单粗暴数学复习法——常规三阶段:&/p&&p&&br&&/p&&p&&b&1. 基础阶段&/b&(从零开始,夯实基础)(3月——6月,基础差的可以提前复习)&/p&&p&&br&&/p&&p&(1)视频&/p&&ul&&li&&b&杨超(或汤家凤)高数基础班(跟着做题,他写什么你写什么)&/b& &/li&&/ul&&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hrRdr5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hrRdr5&/span&&span class=&invisible&&U&/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dejs&br&&/b&&/p&&ul&&li&&b&张宇2012线性代数强化班(对线代宏观把握,对线代全新认识)&/b& &/li&&/ul&&p&&br&&/p&&p&(2)书籍&/p&&ul&&li&&b&高数课本(&/b&定积分、不定积分、多元函数、重积分这几章&b&课后习题
一定要做!打基础别偷懒!!)&/b& &/li&&li&&b&线代课本(只做一些证明除外的练习题)&/b& &/li&&li&&b&1800题(做前面的基础题,高数和线代)&/b& &/li&&/ul&&p&&br&&/p&&p&&br&&/p&&p&&b&2. 强化阶段&/b&(加强训练,深化理解)(7月——9月)&br&&/p&&p&(1)视频&/p&&ul&&li&——&b&张宇高数强化班(14跨考版)&/b&——&b&(记笔记、重在概念理解!)&/b& &/li&&/ul&&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c1Xrd3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c1Xrd3&/span&&span class=&invisible&&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f5ki&br&&/b&&/p&&ul&&li&&b&李永乐线代强化班——(重中之重,多听两遍都不为过)&/b& &/li&&/ul&&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eRZoSx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eRZoSx&/span&&span class=&invisible&&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xewb&br&&/b&&/p&&ul&&li&&b&张伟概率强化班13版——(概率重点)&/b& &/li&&/ul&&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qXV6JX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qXV6JX&/span&&span class=&invisible&&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a7db(重点)&br&&/b&&/p&&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hsgCvW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hsgCvW&/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txc5(补充)&br&&/b&&/p&&p&&br&&/p&&p&(2)书籍&/p&&ul&&li&高数:李王复习全书(红皮)&b&(主)&/b& +张宇高数18讲&b&(辅)&/b& &/li&&li&线代: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br&&/li&&li&概率:张伟概率强化班讲义&br&&/li&&li&1800题(&b&全科练手&/b&)&br&&/li&&li&有人买张宇线代9讲和概率书9讲----我个人不推荐!&/li&&/ul&&p&&br&&/p&&p&&br&&/p&&p&&b&3. 冲刺阶段&/b&(攻克难点,真题模拟)(10月——靠前)&/p&&p&(1)视频&/p&&ul&&li&高数 杨超高分题型精讲——&b&(看一遍,理解,自己做一遍)&/b& &/li&&/ul&&p&&b&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mii6bf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mii6bf&/span&&span class=&invisible&&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0a96&/b&&/p&&ul&&li&其他视频只看自己的薄弱点部分,对症下药,&b&自己总结下难点,逐
一攻克,具
体方法见&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了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 上弦
的回答&/a&,实在不懂的
看之前强化班或者基础班的视频,还不会问
同学,上贴吧找组织。&/b& &/li&&li&至于数学冲刺班,基本没有太多作用,可看可不看&br&&/li&&/ul&&p&&br&&/p&&p&(2)书籍&/p&&ul&&li&1800题+1000题(大量训练)&br&&/li&&li&&b&李永乐真题试卷版(红皮)(近十年真题做至少两遍)&/b& &/li&&li&合工大超越五套卷 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kVc23U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kVc23U&/span&&span class=&invisible&&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yg2m&br&&/li&&li&&b&A4纸重点难点集合本(详细用法请看我的其他答案)&/b& &/li&&/ul&&p&&br&&/p&&p&&br&&/p&&p&——在强化结束之余,如果复习感觉还不错的同学,希望你能将下列的内容予以掌握,这可以帮助你更深刻的理解考研数学,可以帮你极大提高你的计算速度,而且这些内容并不会花费你太多时间。学会这些实为锦上添花。但切勿本末倒置,基础为王,谨记。&/p&&p&&br&&/p&&p&&br&&/p&&p&4.&b&细节补充&/b&(&b&本文特色所在 ! ! ! ! !&/b&)&/p&&p&&br&&/p&&blockquote&微分方程——陈文灯微分算子法(解题速度极快!)—— 一天搞定&br&&br&无穷级数——毛纲源老师的数学复习全书无穷级数部分,很有用!—— 一个下午搞定&br&&br&不定积分——多项相乘用陈文灯老师的表格法!——不到两个小时掌握&br&&br&线性代数——张宇老师用一个向量将第一章到第六章所有内容穿针引线、一气呵成&br&&br&多维随机分布——方浩老师应用的卷积公式计算起来很方便—— 一个下午搞定&/blockquote&&p&&br&&/p&&p&这是我用两年走出来的总结最适合的考研数学复习方法,尤其是适合基础差的考研同胞们,其实考研数学考个100+甚至120+的分数都不难,只要你做到:&/p&&blockquote&
适合的方法 + 大量的练习 +
坚持&/blockquote&&p&那么你完全可以考到很不错的分数,数学不拉分对你考上理想院校会大有裨益。还有些细枝末节,完了再补充完善。我觉得每个人的复习情况不尽相同,可以适当舍取,希望我花了一晚上编排的这篇复习指南能够对你有用,如果能帮到你,请伸出你的小手,轻轻点个赞,完了我会把上述的大部分资料整理成一个链接附在这里,这个需要点时间。&/p&&p&&br&&/p&&p&如果你要是把我上述推荐的视频都看了十之八九,推荐的资料也能踏踏实实做完十之七八,数学还达不到120+,你就来找我 !&/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我陪你一起哭:)&/p&&p&( ̄▽ ̄)ノ&/p&&p&&br&&/p&&p&&br&&/p&&hr&&p&&br&&/p&&p&再补充几点!&/p&&p&第一,最近碰上开题,事情繁多,很难做到一一回复,望谅解&/p&&p&第二,去年我辅导了三个考研生的数学和专业课,两个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建大和交大,另外一个考湖大的数学临场发挥失常,最后调理到了安徽理工,他们基础都一般,辅导费是一小时70,如果当年如果有人指点我,只要他能给我应有的帮助,我给他远不只70,我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个意思,我又不要你钱(我暂时还没有能力用写这个东西和给人答疑来赚钱),但请你也别做伸手党!我觉得现在很多同学很有意思,东西拿走不赞这都无所谓,事后如果有帮助回头点个感谢总成吧,不赞不感谢甚至还有下载完了权当没事,后面出现问题了又希望我可以去帮忙解决,这个。。。我只能说,东西拿好,出门左拐不送!(情商堪忧啊。。孩子)&/p&&p&第三,还有一部分同学,喜欢收藏,应该是打算考研的同学,你们下载这份资料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你们,但是我敢保证它肯定有很多可取之处,不论你是学渣还是大神!你收藏了下载了,就去看!去做题!如果你报个考研班都值 2千,那我这份资料我觉得对我而言绝逼值 2万!它让我考上研究生,甚至改变了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你说值不值2万?但是如果你只是收藏亦或是下载了放那不看,那这份资料 一分钱都不值!!!&/p&&p&第四,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不用报辅导班!浪费时间浪费钱!&/p&&p&&br&&/p&&hr&&p&&br&&/p&&p&少看视频多思考多做题。&/p&&p&私信问题太多,没办法一一回答,在这里回答一下私信最常问的几个问题:&br&&/p&&p&1.课本是不是每道题都要做?&/p&&p&答案:不是。例题尽量做,习题选择做,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重积分记得认真做,那些计算题还是比较基础的,还有就是,课本也有考研不要求的知识点,数一数二数三要求的考点都不同,建议可以看看宇哥带你学前面知识点归类部分,还不错,但是宇哥带你学我估计并不是宇哥写的,而且宇哥的团队参考其他答案书编的,答案并不是很详细,所以也不建议买,之所以带上宇哥两个字也就是为了把销量提上去而已,论答案的详细程度还不如星火的高数参考书。&/p&&p&&br&&/p&&p&2.数学三数学二也可以用我的资料吗?&/p&&p&答:可以,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其实更多的是知识点考察的不同,这个刚才已经说了,建议先了解一下自己的数学需要考哪些知识点,只看需要考的,不需要考的不用看,而且在视频里,老师们会讲到,数学几到此为止,数学几不需要学。我们平时就算报班也是如此,都是听同一个老师讲课。&/p&&p&3.考研数学需要跟一个老师吗?跟不同的老师会不会思路对接不上或者不成系统?&/p&&p&答:这个我要说一点,考研数学不需要跟一个老师,2011年张宇线代班开始出现,2012张宇的高数班开始为大众所知,2013年张宇老师的概率视频课第一次出现,以前也没有一个老师讲所有的数学课程,一是精力不济,二是时间不济,同样,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攻,用做好的资料去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岂不是更好,当然我推荐的老师尽量一个班需要完整的听下来,至于复习的系统不系统和你复习的资料有关,资料之间其实是可以互补的,考研数学是有重心的,所有知名的考研老师都是紧紧围绕这个重心去讲,不会因为听了这个老师的基础课听那个老师的强化课就失去方向和复习重心。还有,系统不系统还在于你的复习程度和做题量。&/p&&hr&&p&不少同学给我反映群里有些视频过期了,由于时间久远,我这里也并没有找见,如果有同学需要的话建议网上搜搜,网盘淘宝应该都有。&/p&&p&至于视频年代久远,如果有最新的当然选择最新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影响不大,因为单纯地看视频并不能决定你考多少分。&/p&&p&&br&&/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一些经常被问到的考研问题的解答 - 知乎专栏&/a&&/b& &/p&&p&&b&关于这篇回答的一些重要的东西会补充到上述链接的文章里。&/b&&/p&&p&&b&补充一下杨超长线基础班讲义:&/b&&/p&&p&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kV7nPL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kV7nPL&/span&&span class=&invisible&&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p&&p&密码:5kav &/p&&p&&br&&/p&&p&&br&&/p&&p&===========我的相关回答===========&/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了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心得分享&/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a&&/p&&p&&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683520& class=&internal&&大家考研时都用了些什么书呢?【考研推荐用书分享】&/a&&/p&&p&&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数学汤加凤和张宇谁讲的更好? 【&/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名师比较&/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a&&/p&&p&&br&&/p&&p&(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点此回答赞者,考研数学更易得高分( ̄? ̄)
回答这个问题已经一年多了,这个回答的赞同数已经直逼20K,这是我起初没有料想到的,因为这个相对有些影响力,所以在此我要多叮嘱你们几句,要有选择性的复习,没有任何一份资料适合所有人,再者看视频的多少决定不了你考多少分。在看此回答之前请跟着我大…
&p&&b&给大家免费送国二考试题库了,见文末。&/b&&/p&&p&我曾根据吉林长春地区六所高校的两次Ms Office考试,简单推算出了Ms Office的通过率,如下:211学校每次通过率45%左右,普通二本院校则为30%。&/p&&p&&b&哪些人会过、哪些人会不过?&/b&&/p&&p&国二考试非常特殊,因为涉及上机考试,每次考试都有一个题库,而基本上都会出很大比例的原题,所以通过国二Ms Office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刷题!&/p&&p&简单统计下,这两类人会通过考试:第一类:刷了全部题,凭硬实力飘过或者高分通过;第二类人:刷了小部分题,凭运气飘过。&/p&&p&而至于不通过的人,则大体也有三类:第一类,自大,word谁不会?电子表格谁不会?幻灯片这多简单,然后直接走入考场然后接着直接懵逼;第二类,粗心,明明是做过的知识点刷过的题目却非得看混,设置保存文件名称错误更或者是考试文件未保存在考生文件夹,第三类,打酱油,“重要的是体验过程”。&/p&&p&&b&国二Ms Office通过秘籍&/b&&/p&&p&Ms Office考试想要在证书上显示优秀(90分以上)实属不易,但60飘过并无非常大的难度,以下是寻老师准备的必过秘籍,此次考试者,切记熟记:&/p&&p&1:选择题(20分)&/p&&p&选择题分为两部分,前10道题目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这一部分难度较大,包括基本数据结构算法3分、程序涉及基础2分、软件工程基础2分、数据库设计基础2分,这10分以10道选择题的题目出现,除非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否则这10题可以“猜”,因为掌握这10分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跟其他估计跟掌握80分的操作题差不多了。&/p&&p&选择题的第11-14道题目则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是分为4道选择题,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出一些计算机的基础常识,比如第一台计算机是哪个国家发明的,RAM和ROM的区别、CPU是什么、计算机病毒的区分等等。这一部分应该以8分为目标。一般通过教材第一章和。&/p&&p&选择题的第15-20套则为Office操作知识,word考2个选择题,2分,Excel和PPT也各是2个选择题,2分。这部分其实就是操作题的选择题考法。&/p&&p&如果要想通过国二考试,选择题应该至少要拿12分左右,其中,前10个可以拿4分,基本上猜也差不多,11-14题拿2分,15-20拿6分。&/p&&p&2:Word操作(30分)&/p&&p&Word操作和Excel操作是考试中难度最大的,Word操作务必掌握以下知识点:(1)文本、段落样式和页面布局的调整;(2)邮件合并技术批量制作邀请函和请柬;(3)图片、状形、表格、SmartArt智能图使用和美化;(4)封面、目录的使用;(5)长文档的分节、页码、页码处理,尤其是分节后页码的奇偶页不同,是很多学生感到痛苦的一个难点;(6)多级列表的应用、题注的引用。以上六点是Word操作中最常考察也是分值最大的考点,可以分别对应找到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p&&p&3:Excel操作(30分)&/p&&p&大多数情况下,Excel操作是考试中最难的部分,难点在于函数、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的使用。如需通过务必掌握以下考点:(1)Excel制作基础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数据格式的调整;(2)掌握至少20个函数,其中最常考的函数为Vlookup、sumifs、if(嵌套)、mid(嵌套)这几个;(3)图表尤其是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使用;(4)分类汇总;(5)数据透视表和透视图。&/p&&p&4:PowerPoint操作(20分)&/p&&p&PPT操作是考试中最为简单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PPT的创建、跟Word文档的联合、对象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主题和背景样式、音频的使用等,其中唯一的难点应该就是幻灯片母版的使用了,而这个难点相对于word中的长文档或者Excel的函数也是非常简单。&/p&&p&&b&考试的正确顺序:&/b&&/p&&p&1:带齐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证件,及时到达考场;&/p&&p&2在电脑生成你的考题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和考试须知,千万记得这些内容一定要看;&/p&&p&3进入正式的做题模式,寻老师建议先做操作题最后做选择题。&/p&&p&进入后先把Word、Excel、PPT这三个操作题浏览一遍,然后根据难度不同可以先做简单的部分。做题过程中,务必注意两点:第一点,所有文件必须在考生文件夹打开,所有生成的文件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考生文件夹位置一般在电脑题目的左上角位置显示;第二点,务必合理安排时间处理,一旦正式进入做题,120分钟开始自动倒计时并显示在电脑题目的右上角,做题过程中务必注意每部分的时间比例:Word一般需要30分钟,Excel也是30分钟,PPT20分钟,选择题最多20分钟。&/p&&p&合理安排各个操作题部分的使用时间,难度较高的操作题可以暂时放下,保存后接着做其他操作题,一般经过80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操作题,然后此时进入选择题,因为选择题只能进入一次,所以20个选择题务必一次性做完,前10个选择题能猜就猜,不必浪费时间,后10个选择题较为简单务必仔细。用20分钟左右完成20个选择题,再检查下选择题是否全部完成,然后退出选择题,此时无法再次进入选择题部分了,剩余的时间仔细检查下操作题或者继续完成操作题未完成的部分。&/p&&p&4提交试卷前;&/p&&p&如果题目完成非常顺利,可以提前点击交卷。交卷之前务必保证所有完成的文件都已经正确保存在考生文件夹里,否则会一分没有!如果题目有难度,一般考试最后五分钟电脑会提示还有五分钟,此时务必确定所有已经完成的操作题部分已经正确保存在考生文件夹。&/p&&p&5考试意外情况&/p&&p&如果考试过程中出现电脑死机或者需要使用耳麦等设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即可。电脑死机开机后一般可以继续死机前的试卷,但时间却肯定耽误了,所以考试过程中,尽量要温柔操作电脑,不要一次性打开所有文件,Word完成后关闭所有Word文件再进行Excel操作,不要让电脑运行负荷加重。&/p&&p&&b&微信公众号 寻老师&/b&&/p&&p&&b&一个很实用的公众号,不鸡汤、不矫情&/b&&/p&&p&&b&微信搜索寻老师公众号,回复“国二题库免费获取”8个字即可获取2017年9月国二考试题库&/b&&/p&
给大家免费送国二考试题库了,见文末。我曾根据吉林长春地区六所高校的两次Ms Office考试,简单推算出了Ms Office的通过率,如下:211学校每次通过率45%左右,普通二本院校则为30%。哪些人会过、哪些人会不过?国二考试非常特殊,因为涉及上机考试,每次考…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b126aa782cd1fe2662efd47fc3caa8e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b126aa782cd1fe2662efd47fc3caa8e_r.jpg&&&/figure&&p&&/p&&p&&b&文/垚烨&/b&&/p&&p&我正在用电脑聚精会神的工作,无意中看到右下角的QQ图标在闪烁。我下意识点了一下,发现有人加我,备注是谢老师的博士研究生。&/p&&p&谢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点击了同意添加好友,彼此寒暄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是谢老师今年刚刚招的博士研究生。谢老师跟她讲了我的一些情况,大概是说我的研究能力很好,让她多跟我交流。 &/p&&p&&b&听她这么一说,我还是很诧异的,我已经毕业两年了,谢老师依然记得我,而且还记得我的研究能力,真的非常感激。&/b&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大概是说我研究生期间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期刊论文,是如何做到的?&/p&&p&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点点发言权的。研究生三年,我分别在&b&《经济管理》、《管理学报》、《管理评论》、《科技进步与对策》、《研究与发展管理》&/b&等高水平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最终顺利拿到了2万元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p&&p&拿到奖学金后,我请了整个工作室的人去海底捞大吃了一顿,那个爽劲至今依然难忘。&/p&&p&&b&说到如何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现在回想起来,的确有几点心得可以分享给正在读研究生的学弟学妹。&/b&&/p&&p&&b&01 紧跟细分领域研究前沿,确定研究角度&/b&&/p&&p&对于刚刚入学的新手,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现有研究现状、研究前沿,该领域研究权威等。&/p&&p&&b&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一篇权威的综述类文章,可以是中文的,最好是英文的。根据综述中提到的作者、引用的文献,不断抽丝拨茧,去搜索下载原文进行研读,并且形成你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文献综述。&/b&&/p&&p&比如,当时我导师研究的领域是IT能力,我就下载了几乎所有关于IT能力相关的英文文献,尤其是最早提出IT能力概念的作者的研究成果。&/p&&p&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对这些成果进行认真研读,并且形成了IT能力研究综述,从而对这个领域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彻底知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和研究不足。这为我日后选择研究的角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p&所以说,如果你是刚刚入学的研究小白,还在为不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迷茫,那就放下迷茫,先大量阅读专业领域的论文吧。&/p&&p&&br&&/p&&p&&b&02 熟练掌握一套实证研究方法和工具&/b&&/p&&p&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工具往往是融为一体的,这套方法和工具跟统计学密切相关。统计学是研究生必上的一门课程,但大部分的学生上完课之后却并不会用统计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记得我们一个班大部分同学到毕业了,要写毕业论文了,还没搞懂统计软件的应用。&/p&&p&这是因为课堂中统计学老师所教授的往往是基础的统计学理论,很少有老师会注重实证研究应用的教学,而作为文科类的学生,对于数据统计的基础本来较差,会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才是更为重要的。管理类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数据分析软件有SPSS,AMos,Lisrel等,如果是经济学,STATA或者EViews是不能或缺的。像R、matlab这些涉及到编程的工具,就是有富余的精力才去进修了。&/p&&p&&b&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想真正的懂得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最好的方式是边干边学。&/b&&/p&&p&做起来也很简单,找到研究的角度之后,直接动手开干,开始进行分析、写作。若是不会怎么办呢?也简单,在最好的期刊上找一篇相关的论文,模仿里面的数据分析,遇到看不懂的,可以请教导师或者百度。&/p&&p&&b&当你把第一篇论文磕磕碰碰的写出来,对实证研究方法和工具,你就把握得差不多了。&/b&&/p&&p&&b&03 不断模仿优秀的论文&/b&&/p&&p&&b&作为一个刚刚踏入研究的门外汉,要想写出优秀的论文,最快的方法一定是模仿优秀的论文。&/b&&/p&&p&如果你想在A类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那么你就必须要在《管理世界》《管理评论》等A类期刊上下载优秀论文,模仿他们的遣词用句,假设推导、假设检验、研究方法、结果探讨等等。&/p&&p&如果你想在国外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论文,那么你必须要在SMJ,MIS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下载优秀论文,同样模仿他们的用词造句、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理论推导等等。&/p&&p&比如,当时我想在《经济管理》上发表一篇论文,于是我下载了大量《经济管理》上刊登的管理类论文,打印出来,反复研读、琢磨。&b&切记一定要打印出来反复研读。相信我,看电子版的效果远远没有打印版的效果好&/b&。&/p&&p&我琢磨了几天后,就开始模仿他们如何拟标题,如何写中英文摘要,第一段怎么写,假设怎么推导,假设怎么论证,结语怎么写等等。我写的第一篇论文,投到《经济管理》,经过几轮修改后最终真的被录用了。 后来又用同样的方法在《管理学报》、《科技进步与对策》、《管理评论》等期刊上成功发表了论文。&/p&&p&&b&04 虚心请教&/b&&/p&&p&&b&永远记住:一切初稿都是狗屎,修改一篇文章远比写一篇新的文章付出的心血要多。&/b&&/p&&p&一篇文章写完后,千万不要急需发表,修改工作十分重要。首先,打印出来,自己逐句逐字认认真真通读一遍,把不通顺的语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全部改正,保证不出现低级错误。&/p&&p&然后就可以像导师和前辈师兄师姐寻求修改的意见。我们工作室有一个比较好的例会制度,不论刮风下雨,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一次学术例会。&/p&&p&例会就是最好的交流自己论文成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导师,前辈师兄师姐都在,我会把自己的论文介绍一下,然后倾听他们的修改意见。先逐条记录,事后再认真思考他们的意见。觉得确实好的就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不认可的,则可以暂时保留。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虚心倾听导师和前辈的意见,但对于他们的意见,不能盲目采纳,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p&&p&&b&要知道,当你在研究一个领域的时候,你自己也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b&&/p&&p&&b&05 保持足够的耐心&/b&&/p&&p&每一种期刊都有自己的格式要求和风格特色。当你通宵达旦写完一篇论文并且经过多轮修改后,千万不要以为大事告成了。&/p&&p&&b&对想在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你,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b&&/p&&p&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耐心去研究每个期刊的投稿要求。确定要投哪个期刊后,就要完全按照期刊的字数要求、格式要求、标题要求、中英文摘要等进行格式等形式的修改。&/p&&p&&b&切记不要以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好,期刊的编辑就不会顾及格式。事实上,如果一个作者连格式都没有排版好,期刊的编辑基本上会第一时间退稿,这个时候就要相信态度比能力更重要。&/b&&/p&&p&投稿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好的期刊收到稿件后,往往几个月才会有消息,如果直接退稿,则会比较快,一个月就有结果。但如果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那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了,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越好的期刊审稿的过程越复杂,时间也越久。&/p&&p&我自己有一篇论文投了《管理评论》,是在研三的时候投的,中间经历了一审,二审,三审,也经过了三次退修,到我毕业两年之后才被正式录用。&/p&&p&所以说,投稿的过程是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尤其是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专家的意见逐条修改,并进行详细的修改说明。 &/p&&p&&b&研究生三年,弹指一挥间。我就是用了以上的5个方法,3年发表了5篇高水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拿到了2万元国家奖学金。希望这些方法对于在读研究生的你写出高水平论文有所帮助。&/b&&/p&&p&&/p&
文/垚烨我正在用电脑聚精会神的工作,无意中看到右下角的QQ图标在闪烁。我下意识点了一下,发现有人加我,备注是谢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谢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点击了同意添加好友,彼此寒暄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是谢老师今年刚刚招的博士研究生。谢老…
&p&感谢大家厚爱,私信我看到了一定会给回复&/p&&p&刚解决完大四最后的选修课,挠头准备开题报告中&/p&&p&闲得无事挺愿意跟大家聊聊备考和申请~&/p&&p&————————————&/p&&p&考完G之后就一直想记录下来自己备考的这段心路历程,因为真的很难得,算是自己二十年来考过最难、最suffer的一场考试。我是20天,从640到740。740虽不是大牛分数,但这段备考历程还是收获不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tips,帮大家少走弯路。由于想写的尽量系统,所以本文会比较长,各部分标题会用【黑色大括号】标出,不想看的部分跳过就好,附上卤煮成绩单。&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0fee30f5df22be1a8d02f9beaf4ef51_b.png& data-rawheight=&305&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0fee30f5df22be1a8d02f9beaf4ef51_r.jpg&&&/figure&&/p&&p&分数右边那一列是全球排位,740对应的97%就是指,你考到了740分,超过了全球97%的GMAT考生。&/p&&p&先说一下【卤煮背景】:上海某211本大四,英语六级裸考666分,托福一战109也没花什么力气,最初盲目自信把GMAT当成一个英语考试来对待,一战零零散散备考2个月,每天3-4小时,期间生病了还动了手术休养10天——结果640(Q51V24)。看到分数的瞬间整个人彻底懵逼了,懵到什么地步,就是根本没看到接受成绩还是取消成绩那个页面,就一直呆住了一分多钟大脑空白,直到监考老师都进来对我吼说你点啊,你怎么不点。我都不知道她让我点什么东西因为我什么都没看见。。。电脑自动帮我把分数cancel了。上来先给大家【提个大醒】,英语好不等于逻辑好,GMAT是一门建立在英语基础上的逻辑考试,真的不好考,千万不要像我一样轻敌,要被GMAC出题老头教做人的。&/p&&p&&b&&u&二战备考的20天里,我每天复习时间为12-13小时左右&/u&&/b&,名义上一战备考了两个月,二战20天,但从小时数上看,一战的复习时间是没有二战多的。那种“20天/一个月分手GMAT的鸡汤贴”并非装逼,也不是人家基础一定好,只是背后付出的努力不能从区区标题就体现出来。备考是漫长、孤独、但又很充实的。&/p&&p&&b&【GMAT考试介绍】因为想让零基础小白也能看懂GMAT考试到底是怎么回事,先做一个简单的考试介绍,已经对机麦很熟悉的同学们可以跳过这一部分:&/b&&/p&&p&1、
GMAT是一门逻辑考试,总共分为四个部分:数学(Quantitative)、语文(Verbal)、写作(AWA)和综合推理(IR);其中语文Verbal部分又分为句子改错(SC)、批判性推理(CR)和阅读理解(RC),在Verbal41题中,SC是大头,平均会出现16-17题,RC14题,CR10题出头。【三者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排序:SC&CR=RC;考生备考的重要性排序:SC&CR&RC】考试满分800分,而这个800分总分由数学和语文构成,数学和语文官方宣称各自满分是60分,但实际上全球目前出现的最高得分为51分,所以我们一般默认这两部分的满分为51分,52+几乎不可能出现。不要问我为啥两个满分51分的part拼起来总分变成了800?这是GMAT有史以来最大的未解之谜,就是没人知道它是怎么算分的…给大家附上一张成绩换算表,可以参考一下,根据我和朋友考出来的分数都是准的,一般而言,700的标配是Q51+V32或者Q50+V33,Q51+V40就是750。&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ab8ae4df577a06e23ead2d5cc22992c_b.png& data-rawheight=&418& data-rawwidth=&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p&当然,V33和V40之间的gap是相当大的,记住我的血泪教训,不要轻敌。700经过努力刷题是个比较achievable的分数,750+没有技巧就不太可能达到了。而AWA和IR是不计入800分之内的。AWA最高为6分,IR最高为8分,是在成绩单上单独列出来的小分,这两个part一般申请学校都没有特殊要求,主要就是看800分里考了多少,一般AWA4分,IR5分就足够了。不用在AWA和IR上面花很多时间,考前两周开始刷就行。关于各部分怎么复习,之后会有详细分析。&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c8bdff96_b.png& data-rawheight=&207& data-rawwidth=&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c8bdff96_r.jpg&&&/figure&&/p&&p&(这张表格的题目类型歪了,大家都当成左对齐来看就好,各题目类型之间是并列关系。)&/p&&p&2、
&u&换库是啥?&/u&“库”,即题库,GMAC官方有一个巨大的题库,每一场考试的题目都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在2015年之前(包括2015),一般来说约连续30天之内的题都出自于同一个库,题库全球统一,不管在哪里考都是同一个库,约30天之后会换另一个新库,题目就全部大换血,新库和上一个库的题目是没有一道重复的。那么在同库的30天内,已经考好试的同学们就会在各大Gmat论坛上放狗(=回忆出考试题目放到论坛上),有具体的,也有大概的,看狗主具体能记住多少。那么之后考试的同学在不换库的前提下,就能复习一下狗主们recall出来的题目,我们叫做机经(敏感词汇,下文用鸡精代替),即已经考好的同学们的机考经验,考前要学习这些题目的思路(不是让你背答案。),可能会在考场上遇到原题或者【题目的变体】,提前熟悉过考场上很节约时间~但题干会变,选项也会变,答案当然跟着变,所以强调是学习思路,直接背答案一定会死的很难看。不幸的是,今年开始,老头们似乎发现了我大天朝有独门鸡精,为了杜绝我们歪(团)门(结)邪(友)道(爱),今年的换库规律极其不稳定,裤子忽长忽短,上个月出现了史上最短的8天小短裤,最长一般是35天左右吧,由于换库的不稳定性,你报名的考试日期一个运气不好就会撞在枪口上,比如换库第一天,那么你面对的每一道题都是全新的、没见过的,那么考试难度肯定是比有鸡精的考试难度要大,但只要有足够的实力,破釜沉舟,库头一样有高分。(听过一个说法,库头提分,库尾压分,虽未得到证明,但可以参考,也有助于稳定考试心态。)&/p&&p&3、
GMAT是一门&b&自适应考试&/b&,所谓“自适应”,就是考试中你做的题目难度会根据你的答题情况进行调整。难度共分为三级:高、中、低级。自适应考试和普通考试的区别在于:自适应考试让考生再也不能不挑难度和类型地去刷题,也就是我们中国考生特别喜欢用的题海战略。自适应考试的一般情况,是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只要你不是做的太差,否则系统会帮你调低难度的),有点类似于举重比赛,挑战性越来越大嘛,如果想要自己的全球百分位提升,从80%-90%,靠的是做对全球范围内准确率最低的题目,这些也就是老头认为最难的题目。如果这些题目做对,百分位一下子就冲上去了。&/p&&p&如何判断GMAT出题者认为何难何易?有以下两个参考点:&/p&&p&第一,
OG作为官方指导教材,就是出题组从easy到medium到hard排序的;&/p&&p&第二,
考点单一、显眼的高频考点就是比较简单的题,长难句,或者虽是短句、考基础结构但又非常隐蔽,且选项变化多端的题目则为难题。真正高难度的短句子是要比长难句难很多的。&/p&&p&前两年的难题还是那种四行左右长度的长难句,对句子结构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但今年下半年的考试似乎一句长难句也没有出现,全都是要靠语法点和走语义排除的短句子,老头的库和花头也是在年年翻新啊。当然,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b&千万不要在老头认为很简单的考点上出错,上来几道简单的连错,那么高分高难题库就打不开了。&/b&也就和700+拜拜了。&/p&&p&举个栗子:Verbal部分共41道题,一般分成4个10题来看,其中,&b&&u&前十题是最最最重要的&/u&&/b&。。。(加粗。标红。)因为前十题答的好坏与否会决定你之后的30题处于高分库还是低分库,前十题要是错了一半,后面30题做得再好也是不可能上700的,因为前十题决定了你这场考试处于低分库,给你的全是简单题,答对了也不能证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所以不可能有高分。也就是说,前十题答得不好,不要妄想靠后面翻身,老头已经不会再给你翻身的机会了。但是,只要前十题达到90%-100%的正确率,进入medium或者high level的库,pace稳住,就一只脚踏进了700+的门槛。当然了要强调一下,每一个十题都很重要,我们的目标是:能做对的每一道题都绝不失分,BUT。第一个十题相较而言是最最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了。这是我和好几个同学对比各场考试的ESR得出的结论,实践出真知。这种考试机制和我们从小一贯接触的有很大区别,大家一定要注意。&/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Uy1hcR_yr-nBJLdwltMww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发现GMAT算分“阴谋论”?特别针对600+的同学&/a&&/p&&p&这里直接搬运一个微信推送上来,想了解算分规则、以及在做题pace和正确率之间来回纠结的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这篇文章完美阐述了我的观点:“前十题超级重要,要不惜代价争取高的正确率,正确率达到90%-100%,其重要性大大高于保持pace的稳定度。”我在备考期间在CD见过许多考生的ESR,错误题数明明一样,做题pace也都不够稳定,Verbal相差之多居然可以相差十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份前十题正确率100%,最后四五题来不及是蒙的,最后十题正确率在45%-50%左右,verbal38。卤煮去搜了一下没有找到帖子,但看的时候太过震惊,基本保证记忆是对的。V38加上Q51就是740了。前十题真的远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宁愿做的稍慢一点,也要稳住,保住正确率,简直是决定你能否上700+的命门。&/p&&p&(PS:What’s &b&ESR&/b&? 是要花25美金在GMAT官网买的&b&加强版成绩报告单&/b&,上面不仅有成绩,还包括许多详细分析数据,比如:按照题目类型和特定标准区分的答题正确率百分比,按照题目类型和特定标准区分的平均答题时间等,能够有效帮助考生分析出自己的弱项何在、考试存在哪些问题,对症下药。)&/p&&p&因为这是一门自适应考试,所以【算分规则】极其复杂,程序猿有一套迷之算法,目前也没有任何计分规则说明,唯一能知道的是,GMAT成绩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回答的试题&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781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数量&/a&、回答是否正确、试题难度,做题速度以及每个试题的其他统计特性。比如:V的41题里就算错的题数一样,错在最后十题比错在前十题得分可能会高很多;比如:一道数学题做了八分钟做对和做错的得分是一样的;比如:连错跟分开错对分值的影响不一样,连错基本上可以说是要进到低分库了,但分开错可能只是分数上下小幅波动,甚至没有影响;比如:同样是Q51V38,有人730,有人740,原因未知。SO,不要妄想去搞懂算分规则了,Verbal按错的题数算分基本是算不出来的。我们的目标是能做对的每一道题都要做对。&/p&&br&&p&&b&在介绍我的复习规划之前,先来扫一遍用过的【复习资料】,方便后文的理解:&/b&&/p&&br&&p&&b&初期复习资料:&/b&&/p&&p&1、
背单词:扇贝单词app里面Gmat那本书背完+做题过程中遇到一些高频出现的单词(尤其是CR中的高频词)自己查字典记在小本本上,我觉得CR中有些高频词认识之后对读题非常有帮助,甚至我有些题目是不认识单词才做错的,积累了一定单词量正确率都可以上去。EG:toll——通行费。RC中不认识的单词就太多了,不可能背的完,考试现场也一定有不认识的词,(比如我二战一篇天文一篇物理,都有大量专有名词)所以平时训练就要培养自己这种猜词义的习惯,逼自己在有生词的情况下看文章、做题,考试才不会慌。否则你平时做阅读见一个生词查一个,考场上见到不认识的词心态肯定要受影响。【如果你连托福/雅思的词汇量都没有,请先把托福或雅思的词汇书背完再背Gmat,词汇量不够意味着看不懂题,连题目都看不懂,还谈什么逻辑分析?】&/p&&p&2、
OG官方指导:如果有17最新版OG当然是最好了,因为最新版会补充一些新的真题进去。但是没有17版也没有关系,因为各年OG的差别很小,做下来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手里有其他年份的OG书尽管放心做,比如13OG就是很经典的一本,现在17OG电子版很多地方都下载的到,拉到各个题型的最后,看看有哪些新补充进去的题,在电子版上再做一下就好。我是先问学姐借了一本15年的做,机智如我们并没有把答案写在书上,而是另外找一本本子,把答案写在本子上,以保持书本原样,方便之后二刷。否则把答案都写在书上,二刷起来太不方便了~思路很受影响的。刷完15,我下了17电子版,把新的题目做完了。一战、二战各完整地刷了一遍OG。OG各题型的题目排序都是由易到难,做到最后面真的是蛮难的了,和实战难题相当。&/p&&p&这里突然想起来有一点要&b&强调&/b&:引用一句某位老师的话:“大多数人思路都不对啊。不是某个学生刷了五遍OG所以考到了750;而是他刷了五遍OG,居然还让他考到了750”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笑了好久,也就是说,OG确实重要,要反复刷,但务必注意。是让你&b&反复刷题目然后搞懂每个选项到底为什么错,要有足够靠谱的理解,但是&/b&&b&OG&/b&&b&里很多题目的官方解答实在是不敢恭维,尤其是SC&/b&&b&,都以unclear/awkward&/b&&b&这种理由捣糨糊。如果你连刷五遍OG&/b&&b&看的都是这种解释,那么之后遇到其他不懂的题,你也给错误选项找理由叫做读起来awkward&/b&&b&太别扭,那你就完蛋了。老头可以任性编答案,你不可以的。&/b&这种理由完全就是心理安慰好吗?。不要被它的捣糨糊带走,要设法从各种渠道找到足够靠谱的解释,确定这个选项有科学的理由证明它就是错的。找解答的方法我会在之后的【答疑】部分中详述。(有个江湖传言说OG的出题人和写答案的人是两批,出题者的薪水是写答案的人的10倍)&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30ce8f1381_b.png& data-rawheight=&262& data-rawwidth=&2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3&&&/figure&&/p&&p&3、
2本OG分册。全称OG quantitative review和OG verbal
review,顾名思义,这两本是OG的补充和延伸,但是个人做下来的感觉是比OG要简单,时间紧的话这两本可以不做,优先做prep和GWD。但对于数学基础稍弱的同学,数学分册还是可以做的,巩固知识点,卤煮自己只做了verbal的,没做数学的。(我数学基础还不错,两次数学考试都是Q51)&/p&&br&&p&&b&后期数学备考资料:&/b&&/p&&p&1、
数学是我大天朝同学的强项,远超其他各国Gmat考生,一般而言OG足矣,对于基础稍差的同学推荐一本新东方的《GMAT数学高分快速突破》,作者陈向东。&/p&&p&2、
Prep里的数学~在所有的习题里最接近实战。【不要做曼哈顿的数学,太偏了,简直偏到西伯利亚。】&/p&&p&3、
数学鸡精。真的很有用。又提供做题思路又提升做题速度。考前来两遍。数学50/51妥妥的。&/p&&br&&p&&b&后期语法备考资料:&/b&&/p&&p&1、
曼哈顿SC。此真乃SC界神书,语法点概括的相当全面,读完这本书进步会很大,但遗憾的是因为老头这两年出SC题越来越变化多端,没有以前那么好用了,但它神书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c4de7e901_b.png& data-rawheight=&532& data-rawwidth=&3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figure&&/p&&p&2、
Prep07、Prep08刷题好伴侣。prep可以在刷题网站上做,也可以打印纸质版笔记~看个人习惯~2本笔记的电子版在CD论坛有下载。&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2834dba7aefa_b.png& data-rawheight=&333& data-rawwidth=&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2834dba7aefa_r.jpg&&&/figure&&/p&&p&3、
GWD和prep差不多,难度中等偏上,但是没有详细的笔记整理,大家可以去各个GMAT刷题网站上做。但GWD的语法还是有争议的,建议考前不要刷太多。&/p&&p&【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刷题材料】我是擅长做那种长难句,题目越长我越可以通过句子结构,平行以及标点符号直接排除选项,但考试的时候句子和划线都特别短,可能一道题就是考个别考点。这个时候和我有一样问题的同学,请回归OG。OG的SC前面题目虽然简单,但考点都有侧重性,刷一下OG和OG review可以找一下自己哪一块、也就是哪个知识点问题比较大,而prep和GWD中很多选项错误不止一个,题目比较综合,相对没那么容易看出自己的毛病。&/p&&p&4、还有一个我自己虽然没有用,但是墙裂推荐各位备考时间充足的同学使用,带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SC千行。&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df7e497babbd_b.png& data-rawheight=&173&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df7e497babbd_r.jpg&&&/figure&&/p&&p&这张EXCEL也是网友整理的模板,对SC分析的淋漓尽致,包括题目、考点、OG解答、解题过程和思路、OG和我看法不一致的地方、我对于OG解释的疑惑、江湖解释、曼哈顿相关考点补充和自己认为最最最靠谱的知识点记录等等。这份表格,时间不充裕是做不了的,能做完,基本上一整个年度的耐心都耗完了,但是只要能做完,你对SC就已经炼成了金刚不败之身。&/p&&p&5
Ron大神SC笔记。对于刚刚初学的小白,这些笔记也是神一般的存在啊。因为我自己是上了课的,老师在课上直接讲了全部的知识点,所以Ron大神的笔记我就没有看。只是Ron是美国人嘛,他的教学和笔记都是全英文的,可能看起来没有中文资料那么方便,但是讲的真心好。时间充裕的同学非常推荐大家看。&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bd062ff579ec4aed02393_b.png& data-rawheight=&389& data-rawwidth=&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figure&&/p&&br&&p&&b&后期逻辑备考资料:&/b&&/p&&p&1、
CR Bible。推荐初学者使用,有一些解题思路,但个人认为这本书被捧得虚高,小白可以看,已经刷题的话,作用真的不大。&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fa9acbef985dad6a9f2e28e36d2ffbe_b.png& data-rawheight=&440& data-rawwidth=&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figure&&br&&/p&&p&2、
Helr的逻辑思路。这个是许多自学CR同学的一本宝典,解题思路很官方,但有点难,不好消化。也很推荐大家看一看,CD上就有。&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dec0e0e7df0f199caa2cac2_b.png& data-rawheight=&385&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dec0e0e7df0f199caa2cac2_r.jpg&&&/figure&&/p&&p&3、
Prep逻辑其实也有笔记,而且是和Helr的逻辑思路相对应的,但是不是由老师本人整理,是由730+以上的CD论坛的热心同学们整理而成,解答都是根据Helr老师的逻辑思路来的~如果是完全按照毕出老师方法练习思路的同学推荐大家使用,但因为毕竟不是官方解答,大家刷题的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我本人使用这个失败了,因为我CR实在太差,这些方法对我而言用起来比较难比较慢,后来转向了其他做CR的思路。所以大家可以先试试,好不好用因人而异。&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9f185c473e99b3d257e5d6ee3305cac_b.png& data-rawheight=&273& data-rawwidth=&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9f185c473e99b3d257e5d6ee3305cac_r.jpg&&&/figure&&/p&&br&&br&&p&&b&后&/b&&b&期阅读备考资料:&/b&&/p&&p&1、
小安阅读法:这个很有用,主要是方法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教我们不要无脑读、也就是走马观花地去读阅读,一路看下来,边看边忘。如果想要做好阅读文章,尤其是GMAT的阅读文章,一定要&b&边看边记&/b&。小安阅读法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每段话看完,想三个问题,1内容是什么?2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3作者有无态度和评价?在每一段看完之后,其实脑子里过一过只要几秒钟,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想和不想,差别很大。&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24a514fb071e_b.png& data-rawheight=&177& data-rawwidth=&4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figure&&/p&&p&2、
《杨鹏长难句》,这个对于CR和RC都有帮助,以难句为突破口提升阅读速度,在紧接着的二战复习规划里和大家说~不一定要买书,电子版看也可以,我一边看一边直接在pdf里记笔记。&/p&&p&说来惭愧,我时间太赶,阅读资料看得很少,但确实是认为,阅读OG+分册+杨鹏+小安已经足够了。大家更多的精力我还是推荐放在SC和CR上,除非RC是弱项,那么还是要着重抓的。&/p&&p&再来看一下卤煮两次考试分别的【复习规划】:&/p&&p&一战:两个月,每天3-4小时。首先完整刷一遍OG,然后扫了曼哈顿SC和CR blble以及helr逻辑,接着在考满分上做做prep和GWD就去考了,所以没有任何系统性。最大的问题是我看了那些书,但我根本没有吃透,这也是二战之后才明白的道理,根本没看进去。一战渣渣,略过不详谈。&/p&&p&二战:20天,每天12-13小时高强度。&/p&&p&直接报名上课,SC+CR两门。4个全天上完SC课,听一遍全部回放,并且重新刷完了曼哈顿中文版笔记,自己又整理了一遍。3个全天上完了CR课程,听一遍全部回放,【因为一战之后发现CR是最弱的,于是二战准备期间60%的时间用在cr上面。】把老师上课讲的每一道题仔细想,直到每个选项都能分析的不能更清楚为止。然后按照老师教的思路和技巧,对应套路和思维陷阱又做了一遍OG、prep2012和OG verbal分册,每一题都吃的很透很透很透,每一个选项全都弄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些做完了以后其实再做考满分就顺多了,信心也有所提升。&/p&&p&同步进行的还有啃完杨鹏长难句的前2/3,因为CR还有个问题是读题好慢。。。读题费的时间多,做题就容易慌神。啃起来还挺慢,一上来GRE的句子比Gmat的难,我每一句都看到非常熟悉,几乎到背出来才会看下一句,因为对我来说这样才是真的吸收进去,于是一句句子也可能要看6-10分钟,我每天看40句,牺牲了做阅读题目的时间,阅读平均下来两天才2篇,一天隔一天做。这里说一句&b&无论看什么都是要自己做笔记的&/b&,不做笔记的话根本没进脑子里,啃完了以后对CR和RC都有帮助。CR要是换成中文谁做不出?其实CR的问题就是阅读的问题,是因为看不懂题或者看题目太慢后面一慌就选错了,所以觉得自己逻辑不差但cr正确率又不高的朋友们推荐大家去练阅读长难句。速度提上去了,加上大量刷题,感觉就来了~CR还是有套路的,有些题目做多了之后一眼就知道选什么,我一战低在CR,错了一半以上,二战做CR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一战是点了以后根本不知道对不对,因为读题太慢了慌神TAT想啊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就选它吧;二战一上来其实还是有点怕,但是前面三四题CR都觉得怎么这么简单,我一战搞什么鬼。。。起码确定自己十道里面至少对八道,比较有底气,所以大家还是系统整理好做题思路【不要忽略这个前提条件】之后多多刷题吧。量变引起质变,就是这样。&/p&&p&至于SC,上课的部分后面会有详述,我每天额外做60-80题,做题过程中错题全部认真订正,每隔一周温习一次错误,其实刷题过程中还是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点在曼哈顿范围之外,可以自己整理一个excel总结,还是那句话,&b&自己打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进了脑子的东西&/b&,刷完曼哈顿、上课整理自己的全套笔记,多多操练考满分,做题一般是85-95%的正确率。错的都是一些没见过的习语啊、很偏的争议题啊、很难的修饰之类的,等错的都是这些的时候说明已经上道了。错了那些问题也不大的。时间有限二战前还剩下几套prep没做完,但对于SC还是很有信心。&/p&&p&然后阅读吧…我没时间复习了,一个是我觉得sc和cr上来了rc自然会有进步的,因为SC是句子,CR是段落,RC是文章,这三个题型其实就是一个彼此进阶的过程,环环相扣。我主要抓前二者,不过还是推荐大家着重于自己的弱项,一战离自己目标距离有点远的推荐买买esr,才知道毛病在哪里,提高才有针对性。首推刚刚提到的小安阅读法,很科学,脑子里过一过整理文章内容、结构、作者态度,比走马观花通读一遍效率绝对要高。友情提醒大家不要对自己一遍读下来的文章太过自信,请一定要回去定位。请一定要回去定位。请一定要回去定位。。。二战V38估计是阅读不好,但阅读不高还是有740的所以同学们如果你们不是非要760+那种,还是要容错哈。毕竟上次考试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真的很大,插着考场的隔音耳塞的后果是,自己心跳太快,咚咚咚咚的节奏伴随了我整个4小时,但隔壁的兄弟要打嗝,我宁愿听自己心跳声,但这样就全程略紧张。。。即使到考完的时候第一次的心理阴影还在,我看到740以后生怕又错过看不到accept还是cancel score的页面,被电脑又自动取消成绩捉急啊,当然第二次证明了当你考出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是会一眼就看到“Yes,I accept my
score”并且迫不及待的点下去的QAQ虽然没有考到750的目标还是有点遗憾…但是懒啊= =真的好懒,看到740就不想再刷了。&/p&&p&【我个人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高度集中的复习更能让我吃透GMAT的知识点,对考试的掌握更为深入、透彻,而且复习效率明显要高。能够挤出长时间集中备考的同学,比如抽出寒暑假或者大四课少的时候,这样备考G是最高效的。】&/p&&p&【我的GMAT课程以及上课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p&&p&一般的心经里面都不包括这一部分,因为各位大牛基本都是靠自己刷的,一二战成功的相对少一些,三战、四战、五战从600左右一路爬到750的更多,靠的是长期的学习积累和积淀以及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一步步把知识点吃透、消化、再加以训练,最后到达750+真的真的非常了不起。但最大的缺点可能是这样摸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很难一战成功,基本都要考个两三次甚至更多,卤煮之前有一份实习耗了比较久,又想赶申请,二战只有20天的情况下不得已去报了课,不得不说,有老师教比自己找方法,学起来快很多。所以接下来我将复习方法分为【上课篇】和【自学篇】两个板块说吧,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p&&br&&br&&p&&b&【上课篇】&/b&&/p&&p&因为中介和我说Gmat比托福重要,而且一定要早考出来,越早越好。所以二战只给了自己20天,但说实话20天太紧,加上一战打击的我没信心上700,所以去报了两门小班课,分别是SC和CR。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考试要报课,心情很微妙。不过幸好是报了靠谱的机构,出分之后很多学弟学妹戳我要经验,我也给他们推荐了&b&趴趴GMAT&/b&。&/p&&br&&p&【SC课】相比自学的同学来说,SC课程的最大优点就是省时省力。我在自学的时候,OG做一道题对好答案,就在笔记本上整理出该道题对应的所有知识点,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整理了50题以后已经心很累…因为一道道整理,一个是慢,一个是知识点很零散,因为是靠做题在记忆知识点,零零碎碎不够系统,而且很难举一反三。上课的好处就是:&u&老师在课上会直接对GMAT所有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全覆盖,而且是系统整理,分成不同的大板块,诸如平行(形合/意合),比较,Opening Modifier等等,比自己整理清晰、高效地太多了。&/u&等自己完全吸收老师讲的所有知识点之后,做题再也不是找不到split,或看了半天只找到一个split,而是SC选项处处都是破绽让你挑,加上最后走语义,我上课+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打开看不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