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泰寿挑选标准图解SSD 三个标准可以参考

小白如何选择固态硬盘?
小白如何选择固态硬盘?
来源:IT之家
NAND Flash的技术不断成长,从单一Cell存储1bit的SLC,发展到单一Cell存储2bit的MLC,再到目前主流的单一Cell存储3bit的TLC,以及即将普及的单一Cell存储4bit的QLC,可见NAND Flash的成本随着每一次技术革新成指数倍下降,带给用户的是越来越便宜的NAND Flash使用成本。让我们可喜的是,不论是用在个人电脑中的SSD固态硬盘还是用在手机中的EMMC/UFS今后的数年,即便的容量即便不断翻倍,而购买成本将会越来越便宜。
图1:全球NAND Flash存储密度增长趋势(来源:中国闪存市场)
对于手机来说,我们一般不会给手机换EMMC/UFS。相对手机,SSD我们更容易接触到,也更容易为PC和笔记本更换,而琳琅满目的SSD品牌,让一般消费者无从下手。我们用一般用户能抓取到的数据,窥探一个SSD的质量好与坏,让一般用户有机会根据这些表面数据,来选择合适自己的SSD。
▲京东上SSD品类有8000多个商品可供选择
一、SSD中所用颗粒数对固态硬盘质量的影响
前文我们提过,NAND FLASH技术从SLC发展到MLC再发展到TLC,目前NAND FLASH主力提供商包括三星、海力士、东芝、镁光、英特尔和闪迪(被西部数据收购),大批量提供的NAND为TLC(3D NAND制程),少量的MLC。每一家Flash供应商有自己的战略布局,例如三星的Flash在性能上表现优越,成为高性能手机EMMC和UFS中的主力供应者和首选(华为手机就曾因三星UFS供应问题而躺枪);而Intel的Flash几乎在手机里面难觅其踪,因为大量搭配其CPU用在了服务器领域,以稳定性和容量著称,而非性能。
所以我们在当前市面上非原厂品牌的SSD中,三星和海力士的用到的最少,主流较多的以东芝/闪迪和英特尔/镁光为主。
任何一个SSD需要两个部分的协作方可稳定运行,即主控+NAND Flash,如果NAND Flash在SSD市场出现较少,主控对相应的NAND Flash的支持也将有限,主控厂商只有对NAND的支持越好,他们的价值才越大,这是基本的商业逻辑。所以当前市场上虽然主控厂声称支持所有原厂NAND,但实际上对韩系支持一般般。
以2015年Intel推出的3D NAND为例,Intel的3D NAND代号是L06B/B0KB,L06B是MLC产品的代号,采用ONFI 4.0标准,Die Size 32GB,16k Page Size,使用4-plane设计,闪存寿命是3000 P/E。
B0KB则是TLC产品的代号,采用的是同一芯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采用MLC模式和TLC模式,Die Size 48GB,闪存寿命是1500 P/E,由于是TLC所以需要ECC标准是更高的LDPC(SMI主控对Intel提供的LDPC纠错来提升P/E)。将多个Die进行堆叠封装为颗粒,单颗颗粒在L06B模式下就能从32G到512G(16层堆叠)可选,而在B0KB模式下,单颗颗粒可以从48G到768G(16层堆叠)可选。
图3:Intel 3D NAND架构
通过多Die封装的方式,可以让单颗颗粒容量越做越大,这些颗粒在SSD的使用中,这里存在一个很基本的逻辑,即质量越高的Die,可封装的层数越多,容量越大;一个SSD采用的颗粒数越少,出问题的几率越低。故在挑选SSD的时候,颗粒越少同时容量越大,该SSD的质量越高。
图4:近期从某拆解网站上看到的120G采用了8颗TSOP封装颗粒
入门级120GB,240GB固态硬盘,若是两三年前TLC还未普及的时候的产品,有可能会采用多颗颗粒的方式,但是在目前TLC已经成为主流的情况下,用户在选择的时候还需要先掂量掂量。
图5:近期从某拆解网站上看到的640G SSD采用单颗BGA封装颗粒
这颗应该就是前面谈到Intel TLC单颗能做到的最大容量768GB,选择制作成SSD开卡为640GB,这个为TLC NAND主流应用的典型。
二、OP(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对质量的影响
OP预留空间,英文名称Over-Provisioning,是指固态硬盘内部存在的,由主控芯片控制的,用户不可操作的隐藏空间。这部分空间就是用于主控各种优化机制的操作,诸如GC回收,磨损均衡等。通俗来讲,预留的OP空间越多,越能提高固态主控机制,诸如GC回收,磨损均衡的性能,从而提升和保持固态硬盘长久的高速而不掉速。同样,固态硬盘就会越稳定,返修也越低,寿命更长。
图6:不同使用容量的OP占比
在MLC时代,128G/256G/512G容量较为常见,因为MLC的单一Cell存储两个bit相较于TLC的单一Cell存储3个Bit会更为稳定,在迈入TLC时代之后,120G/240G/480G更常见一些,Intel在服务器市场还会出现360G/800G,而Mircron针对消费类更是喜欢推出275G、525G这种奇葩容量。
我们可以推算出来,用于服务器的360GB,如果用512GB,OP预留值达42%;用于消费类的275G,如果用192G+96G(与Intel共厂生产的B0KB),则OP值为4.7%。可以看到,原厂在制作SSD的时候,根据不同市场设定不同的OP值来满足于市场。对于非原厂类的品牌,若是TLC产品,必然是OP值越大越好。
图7:组装机电商用320G做主力硬盘降低返修率
可以观察到,国内较大规模的组装机电商经常用到320GB,160GB这种容量来组装,原因是这类产品有较大OP预留,如果是192GB但是使用160GB,OP值为20%,通过降低返修率,可以降低其返修带来的往返运费。
图8:Intel针对服务器使用的S3520系列
S3520写采用的是MLC颗粒,入门级的150GB如果用256GB颗粒制作,预留的OP值达70%。通过大量的OP值预留,可以稳定的运行在服务器上,这也是印证了前文所提及的Intel的NAND Flash的企业战略--满足于服务器的需求。
三、不要被SSD速度&误导&了
一个SSD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层面,即主控的运作方式和所采用的NAND Flash。在NAND FLASH的速度层面,三星一直是Bug般的存在,其速度在同级别NAND Flash中确实不可匹敌;而在主控层面,不同的解决方案带来以不同的SSD表现。
当前所有的SSD的主控均有对SSD进行优化,在当前的TLC时代,主控给出廉价解决方案为:将TLC模拟SLC模式,先让SLC这部分当搬运工,数据写入SLC,这样效率最高;SLC写完之后,主控亲自上阵当搬运工,所以体现为TLC真实速度。
因为前面提到TLC是1个Cell存储3个bit,SLC是1个Cell存储1个bit,故TLC模拟SLC模式只能模拟到全盘的1/3容量,这部分写完后会体现TLC的本身速度。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靠卖主控吃饭的主控厂,还给出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即:在TLC模拟SLC的同时,增加一颗DDR缓存颗粒,让缓存颗粒协助搬运数据,一般是1G应对1M的匹配关系。
图9:不带缓存480G SLC模式下的测试(40G写入)
图10:不带缓存480G填充全盘1/3以上测试(40G写入)
图11:带缓存的500G填充全盘1/3以上测试(40G写入)
这个工具叫做HD Tune Pro,这款工具能让用户实打实的测试出SSD的真实效能,能不轻易被品牌工厂误导。之所以没有测试填充后的读取,是因为SSD的读取基本是不变的,一般我们用到SSD的时候,比如说玩游戏,也是读取操作,写入操作是仅在于大量拷贝的时候才会有,所以作这个比较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款SSD的写入性能。
通过上面三张图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结论:
1、不论是带DDR方案还是不带DDR方案,就写入比较而言,模拟SLC段的写入都是大同小异的
2、当1/3的SLC模式填充完之后,写入会出现变化。主控带DDR的解决方案的平均速度是不带DDR的平均速度的一倍以上。
3、不论是带DDR还是不带DDR方案,均会出现最低速度低于10M的情况,这是因为主控在搬运数据的时候的垃圾回收功能决定的。在看一个SSD的写入的时候,最好参考值是平均写入速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只能作参考。
大容量SSD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购买SSD不再是用于装个操作系统,SSD实现的功能是存储功能,用更为稳定的SSD取代HDD来实现存储,对于不同用户需求来说,对写入速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每天需要大量的拷贝,选择带DDR的解决方案或者三星的SSD会是最好的选择。
四、国产NAND Flash任重而道远。
最后,我们来看看国产NAND Flash的趋势和进度。
在CITE2018展会上开幕式上,长江存储宣布32层64Gb 3D NAND Flash存储器将会在2018年达成小规模量产的目标,8G 3DNAND Flash储器则将会进入规模研发的阶段。
单Die 64Gb即8GB容量,我们在前文谈到Intel上一代代号为B0KB的TLC为单Die 32GB,当前量产的代号为B17的TLC为单Die 64GB,即使国产NAND FLASH良率与国际大厂一致,当前成本差异也将达到8倍。若摩尔定律在NAND FLASH中继续生效,国产NAND Flash的成本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市场化竞争。当前中美贸易战争还在继续,面对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只能由衷的祝愿国产的NAND能够早日实现技术革新并规模化量产,这样我们也能早日能用上中国芯的SSD产品。
NAND技术还在继续发展,并仍然遵循摩尔定律,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SSD取代HDD将成为可能。在SSD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遵循基础的选购逻辑,这才能避免掉入别人的忽悠陷阱。
责任编辑:陈湘您需要通过验证再能继续浏览 3秒后开始验证
丨 粤ICP备号-10 丨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C) Joyslin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SSD怎么选?怎么看固态硬盘好坏 (全文)_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SSD怎么选?怎么看固态硬盘好坏 (全文)
www.pc841.com
任何产品都有好坏之分,我们常见的DIY硬件也不例外。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是怎么看固态硬盘好坏,这对广大小白电脑用户选购SSD固态硬盘,会带来一定的帮助。究竟SSD怎么选?在购买固态硬盘应该看哪些方面呢?围绕这些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SSD怎么选?怎么看固态硬盘好坏
固态硬盘相比普通机械硬盘,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快的多的读写速度,将系统安装在固态硬盘中,可以明显提升电脑开关机以及电脑程序载入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不过不是所有的固态硬盘都可以带来极佳体验,用户在选购的时候,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笔者为大家罗列一些固态硬盘选购的时候,应该要看的一些方面。
目前固态硬盘的容量普遍相对较小,大家最常见的有64GB、120GB、128GB、256GB以及512GB等等,相比机械硬盘普遍要小不少。而在选购固态硬盘的时候,笔者建议大家尽量选择120GB以上的固态硬盘,SSD容量太小,对其性能有一定影响,比如通过测试,我们会发现,64GB固态硬盘相比128GB硬盘,读写速度有一定的差距,而120GB以上固态硬盘性能相差不大。
因此笔者建议大家选购SSD固态硬盘,容量不要选的太小,因为SSD容量这不仅影响性能,对SSD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推荐选用120GB以上。
相关链接:?
二、读写速度
固态硬盘最大的卖点就是具备高速的读写速度,相比普通机械硬盘,速度要快很多。因此在选购SSD固态硬盘的时候,其读写速度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其关乎SSD固态硬盘性能。
怎么看固态硬盘好坏
通常在固态硬盘的参数中,会标注有SSD的读取与写入速度,有些标注的是平均,有些标注的是最大读写速度,大家可以通过平均与最大数值做综合参考,数值越大,SSD固态硬盘性能就越好。
三、固态硬盘颗粒
在固态硬盘参数中,还有颗粒一项,固态硬盘颗粒有三种类型,分别为SLC、MLC、TLC。其中SLC颗粒最好,具备10万次写入次数,具备高寿命等特点,广泛用于高端固态硬盘当中,MLC颗粒次之,写入次数在1万次左右,是目前主流固态硬盘颗粒类型,使用寿命适中,最差的为TLC颗粒,写入次数仅左右,广泛用户低端入门SSD固态硬盘当中。
MLC和TLC特性比较
因此大家在选购固态硬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SSD产品参数中的颗粒类型,一般目前主流的是中等适中的MLC颗粒固态硬盘,不建议选择过于入门的TLC固态硬盘。
四、品牌的选择
选择固态硬盘的时候,品牌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依据,由于固态硬盘最核心是芯片与主控部分,通常大品牌固态硬盘厂商都采用的是自家的主控与芯片技术,而一些小品牌固态硬盘厂商所采用的往往是一些厂商代工的产品,质量与性能上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固态硬盘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品牌固态硬盘。
2014十大固态硬盘品牌排行
目前市场的固态硬盘品牌众多,包含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掐指一数也至少超过20个品牌,如三星、浦科特、金士顿、影驰、闪迪、Intel、威刚、OCZ、金胜维、金泰克、镁光、东芝、创见、创久等品牌均有固态硬盘产品。
其中前十大品牌分别为:三星、浦科特、金士顿、影驰、闪迪、Intel、威刚、OCZ、金胜维。
相关链接:。
最后,小编认为,在选购SSD固态硬盘的时候,还需要看固态硬盘接口,目前主流固态硬盘接口为SATA3.0(6Gb/s),该接口可以充分满足SSD高速传输需求,而SATA2.0接口对固态硬盘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选购SSD固态硬盘的时候,需要留意下是否为SATA3.0接口,并且还要查看电脑主板是否支持SATA3.0,只有两者均支持,才能发挥SSD最佳性能。
固态硬盘接口
通常来说,看固态硬盘好坏主要是由以上五点决定,希望本文对大家今后选购固态硬盘会有所帮助。本文为电脑百事网原创,转载请务必保留本站网址!
猜你还喜欢:。
&#-04-02 10:17&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硬盘中的后起之秀,看SSD的崛起之路-电子发烧友网触屏版
今天看来,SSD不过是硬盘中的后起之秀,SSD迅速占领市场也不过近几年的事。要不是2011年如日中天的机械硬盘遇上泰国罕见的大洪灾,重创机械硬盘市场,SSD说不定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崭露头角。就像大家经常提到的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此之前,SSD也已经沉淀了数十年,这个行业的前辈也为此奉献了数十年。
SSD从诞生到发展一直深受价格、容量、写入寿命的限制,难以有所突破。但在抓住了泰国洪灾的机遇后,SSD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洪灾发生后,机械硬盘供应短缺,各机械硬盘厂商大幅调高价格,1TB的HDD当时的市场价高达600元左右。HDD市场开始进入一种垄断状态,年度,希捷与西数出货量下降,利润却实现了大幅上涨,消费者却不得不为之买单。
HDD价格飙升引起消费者心中极大的不满,从那之后,硬盘市场开始向SSD方向偏移。消费需求的刺激使SSD在生产成本和市场成熟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SSD市场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之后,SSD出货量开始疯狂的增长,年间,SSD出货增长率接近700%,出货量从1460万片增长至1.02亿片,2017年出货量达1.57亿片。与此同时,HDD的出货量狂跌了24%,出货量从6.215亿片下降至4.689亿片,到2017年只剩下不到4亿片。毕竟HDD的价格和数量的优势都随那场洪灾流走了。近年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根据市场研究人员预测,到2021年,SSD出货量将会首次超过HDD。
不过在2011年,希捷CEO还曾自信满满的说:SSD永远不可能取代机械硬盘。也许当时,在硬盘厂商大佬们的眼里,SSD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不会有什么出路,更不可能阻挡HDD的发展。只是他们没想到一场自然灾害帮SSD打了一场翻身仗。
HDD之能迅速被取代,除了自然灾害的打击,其无法突破性能瓶颈才是最主要原因。传统的HDD机械硬盘,主要靠机械部件驱动,读写数据时需要靠物理旋转的磁盘,等待主轴电机、磁头和磁头臂在碟片上找到数据位置,整个过程相当繁琐,严重制约了整个PC的性能。而SSD没有任何机械部件,无需进行复杂的机械运动,依靠闪存芯片,可以快速准确地访问驱动器的任何位置。
机械硬盘,就像木桶理论中最短的木板,严重制约了PC性能提升。而SSD,凭借着革命性的随机访问速度、卓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杰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颠覆了用户的电脑体验。SSD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如支持全新NVMe协议,采用更快传输带宽的PCI-E通道,让SSD的性能不断突破瓶颈,最终能真正与CPU、内存协调,从而带来更加极速、极致的应用体验。想必,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人爱上它的原因。
不过SSD要想更进一步取代HDD,在硬盘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价格问题,最大程度上贴近用户需求。
文章来源专栏
加载更多评论
后参与评论小白如何挑选SSD 从两大核心部件说起
我的图书馆
小白如何挑选SSD 从两大核心部件说起
产品:铁甲战将系列(480GB)影驰固态硬盘1技巧一:核心部件/固件决定品质在DIY市场上,有数十个SSD品牌,对于用户来说,“SSD固态硬盘如何挑选”是一个头疼、直白的问题。诚然购买一线大牌子的SSD是有保障,但是用户掏的钱也比普通牌子多。其实挑选SSD还是有章可循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两大挑选固态硬盘的技巧。小白如何挑选SSD 从两大核心部件说起■技巧一:核心部件/固件决定品质对于固态硬盘来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有3个部分,一是主控,这是SSD最核心的部件;二是NAND Flash闪存芯片;三是固件的开发。其中主控和闪存对SSD性能的影响最大。1、主控芯片解析影驰新一代全系列SSD所采用的强力四核主控主控芯片实际是一个处理器,主要分为压缩性算法和非压缩性算法两种。它是固态硬盘的心脏和发动机。其中非压缩性算法的主控处于主流地位,涵盖高/中/低端三级产品线。比较有代表的有群联PS3110四核、Marvell 88SS9188双核主控、慧荣SMI2246EN单核主控。压缩算法的主控地位日下,主要是希捷收购LSI旗下的SandForce主控。典型代表为SF2281主控,经典产品如英特尔330系/520系、威刚SX900/SP900等等。2、闪存芯片解析影驰名人堂 HOF 1TB SSD的15nm级别闪存如果说主控芯片是心脏和发动机,那么闪存芯片则是血液和汽油。闪存芯片是整个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或者说整个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闪存。按照结构分为SLC(单层)、MLC(双层)、TLC(三层)三种。当前TLC闪存上升为主流地位,MLC闪存逐渐退居主流。闪存分为原厂和非原厂,原厂的品质固然好,但是采购成本高。非原厂的闪存采购成本低,品质基本保持在中上等。闪存分为于Toggle DDR和ONFI两种闪存架构,其中ONFI闪存按照运行模式区分,则分为同步和异步闪存两种类型,其中同步闪存是异步闪存的两倍性能。产品:铁甲战将系列(480GB)影驰固态硬盘2技巧二:透过性能指标分辨好坏核心硬件从根本上决定固态硬盘的品质和性能,那么有无量化指标让消费者直观分辨固态硬盘的性能高低,答案是肯定的。固态硬盘有两大量化指标,一是读写速度MB/秒,二则是接口读写次数,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以最近刚上市的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进行分析:● CrystalDiskMark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 CrystalDiskMark测试其中的Seq即为顺序读写,此速度接近SSD的最大读写速度,也就是理论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测试项目。比如上图,它的顺序读取速度为563.8MB/秒,顺序写入速度为524.1MB/秒。剩下的3项则为512K字节、4K字节、4K字节/QD32 队列深度等三种读写环境测试得出的读取/写入速度。● AS SSD Benchmark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它的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秒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本次测试主要使用这款软件的IOPS随机读写功能,测试4K-64Thrd多任务随机读写 IOPS值。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 读写IOPS值其中第一项为“16MB”数据块的测试IOPS,“512B”字节的测试项目,我们仅作一般考量。“4K”和“4K-64Thrd”则是重要测试项目,它们属于较为核心的IOPS指标。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在4K字节测试环境下,获得12871 IOPS,写入31437 IOPS;在4K-64Thrd测试环境下,获得读取100201 IOPS,写入80528 IOPS。点评:我们通过MB/秒为单位的读写速度,IOPS为单位的随机读写能力衡量一个固态硬盘的高低。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读写速度和IOPS是可以接受的呢?用户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双超500MB/秒,这个性能,旗舰级SSD也不过如此;“4K-64Thrd”的读取IOOPS高于9万,写入高于8万,那么恭喜,这是一款旗舰级SATA3.0 SSD的性能。为何现在入门级SSD的性能也如此强劲,因为SATA3.0 SSD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产品:铁甲战将系列(480GB)影驰固态硬盘3实例剖析:入门级699元480GB SSD480GB SSD的零售价格最低杀至699元,它就是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比起三星850 EVO、浦科特M6V这样的大牌,它是不是值得购买?我们从这款SSD的两大核心部件说起: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PCB正/反面这款SSD共计512GB闪存容量,其中32GB用作OP冗余闪存,实际可用的闪存容量为480GB。群联PS3110-S10四核主控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采用UMC 55nm工艺制造的群联PS3110-S10四核主控,匹配和支持TLC以及3D闪存。它具备八通道NAND(32CE)、四核心、Smart ECC、Smart Flush等技术,以及256-bit AES、TCG Opal2.0安全加密技术。最新制造工艺的东芝15nm TLC闪存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采用东芝15nm TLC闪存芯片,其单颗芯片容量为64GB,编号为TT69G51ARA。它并非原厂闪存,而是台湾晶圆切割、分割工厂,从东芝购入整块晶圆,自主切割、对闪存芯片进行封装测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它的品质较之无名无姓的黑片/白片要高得多,低于原厂闪存,但是它的整体品质处于中上等。厂家给予这款SSD三年质保,也说明厂家对闪存的信心。读写速度对比随机读写能力对比从性能上看,这款入门级480GB SSD得益于强力四核主控以及性能较好的闪存,它的性能可以说媲美旗舰级SATA3.0,完胜其它品牌的中低端SATA3.0 SSD。产品:铁甲战将系列(480GB)影驰固态硬盘4高端SSD剖析:原厂闪存郝然在列在前页,我们剖析入门级SSD。此页,我们来剖析高端产品--影驰名人堂HOF1TB SSD。说起“名人堂HOF”,网友们很快联想起“影驰旗舰级显卡”。没错,我们剖析的SSD是高端中的高端,从外壳到PCB板都一水的白色。影驰名人堂HOF 1TB SSD影驰名人堂HOF 1TB SSD的PCB正/反面影驰名人堂HOF 1TB SSD采用的“主控、闪存、缓存”等三大核心部件均为原厂级别产品。其中闪存就占了至少85%的成本,影驰为这款旗舰级产品采用清一色东芝原厂15nm MLC闪存。群联PS3110-S10-X四核主控影驰名人堂 HOF 1TB SSD采用的主控,和前页的影驰铁甲战将480GB SSD一样。实际上,影驰新一代全系列SSDD,不分档次高低,全部采用群联PS3110-S10-X四核主控,甚至入门级和旗舰级SSD的性能不相上下。当然是有区别的,旗舰级SSD采用的闪存级别也是最高的。最新制造工艺的东芝15nm MLC闪存影驰名人堂 HOF 1TB SSD采用东芝15nm MLC闪存芯片,其单颗芯片容量为128GB,编号为TH58TFT0DDLBA8H。读写速度对比读写IOPS值对比影驰名人堂HOF 1TB SSD作为旗舰级产品,它和其他厂家的同档次产品,在性能可一较高下。其实在品质上,这款产品同样不输这几家的同类产品。一分钱一分货,这款1TB SSD的售价卖到2599元。比起1999元级别的入门级960GB-1TB SSD,影驰旗舰级SSD的性能、品质都明显超过前者,而价格不过贵600元。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它具有性价比。5影驰铁甲战将系列详细参数影驰铁甲战将系列(480GB)基本参数适用类型消费类存储容量480GB接口类型SATA Rev 3.0(6Gb/s),SATA Rev 2.0(3Gb/s) 硬盘尺寸2.5英寸主控芯片PS3110-S10性能参数读取速度520MB/s 写入速度480MB/s 4K随机读90000 IOPS 4K随机写70000 IOPS 平均无故障时间100万其它参数S.M.A.R.T.支持支持 TRIM功能支持TRIM 外形尺寸100×69.85×6.9mm 工作温度0-70℃ 质保期限3年*本信息来源于ZOL产品库小白如何挑选SSD从两大核心部件说起■技巧一:核心部件/固件决定品质对于固态硬盘来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有3个部分,一是主控,这是SSD最核心的部件;二是NANDFlash闪存芯片;三是固件的开发。其中主控和闪存对SSD性能的影响最大。其中非压缩性算法的主控处于主流地位,涵盖高/中/低端三级产品线。比较有代表的有群联PS3110四核、Marvell88SS9188双核主控、慧荣SMI2246EN单核主控。影驰名人堂HOF1TBSSD的15nm级别闪存闪存分为于ToggleDDR和ONFI两种闪存架构,其中ONFI闪存按照运行模式区分,则分为同步和异步闪存两种类型,其中同步闪存是异步闪存的两倍性能。我们以最近刚上市的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进行分析:●CrystalDiskMark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CrystalDiskMark测试剩下的3项则为512K字节、4K字节、4K字节/QD32队列深度等三种读写环境测试得出的读取/写入速度。●ASSSDBenchmarkASSSD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它的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秒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本次测试主要使用这款软件的IOPS随机读写功能,测试4K-64Thrd多任务随机读写IOPS值。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读写IOPS值“4K”和“4K-64Thrd”则是重要测试项目,它们属于较为核心的IOPS指标。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在4K字节测试环境下,获得12871IOPS,写入31437IOPS;在4K-64Thrd测试环境下,获得读取100201IOPS,写入80528IOPS。用户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双超500MB/秒,这个性能,旗舰级SSD也不过如此;“4K-64Thrd”的读取IOOPS高于9万,写入高于8万,那么恭喜,这是一款旗舰级SATA3.0SSD的性能。为何现在入门级SSD的性能也如此强劲,因为SATA3.0SSD发展已经非常成熟。480GBSSD的零售价格最低杀至699元,它就是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比起三星850EVO、浦科特M6V这样的大牌,它是不是值得购买?我们从这款SSD的两大核心部件说起: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采用UMC55nm工艺制造的群联PS3110-S10四核主控,匹配和支持TLC以及3D闪存。它具备八通道NAND(32CE)、四核心、SmartECC、SmartFlush等技术,以及256-bitAES、TCGOpal2.0安全加密技术。最新制造工艺的东芝15nmTLC闪存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采用东芝15nmTLC闪存芯片,其单颗芯片容量为64GB,编号为TT69G51ARA。它并非原厂闪存,而是台湾晶圆切割、分割工厂,从东芝购入整块晶圆,自主切割、对闪存芯片进行封装测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从性能上看,这款入门级480GBSSD得益于强力四核主控以及性能较好的闪存,它的性能可以说媲美旗舰级SATA3.0,完胜其它品牌的中低端SATA3.0SSD。在前页,我们剖析入门级SSD。此页,我们来剖析高端产品--影驰名人堂HOF1TBSSD。说起“名人堂HOF”,网友们很快联想起“影驰旗舰级显卡”。没错,我们剖析的SSD是高端中的高端,从外壳到PCB板都一水的白色。影驰名人堂HOF1TBSSD影驰名人堂HOF1TBSSD的PCB正/反面影驰名人堂HOF1TBSSD采用的“主控、闪存、缓存”等三大核心部件均为原厂级别产品。其中闪存就占了至少85%的成本,影驰为这款旗舰级产品采用清一色东芝原厂15nmMLC闪存。群联PS3110-S10-X四核主控影驰名人堂HOF1TBSSD采用的主控,和前页的影驰铁甲战将480GBSSD一样。实际上,影驰新一代全系列SSDD,不分档次高低,全部采用群联PS3110-S10-X四核主控,甚至入门级和旗舰级SSD的性能不相上下。当然是有区别的,旗舰级SSD采用的闪存级别也是最高的。最新制造工艺的东芝15nmMLC闪存影驰名人堂HOF1TBSSD采用东芝15nmMLC闪存芯片,其单颗芯片容量为128GB,编号为TH58TFT0DDLBA8H。影驰名人堂HOF1TBSSD作为旗舰级产品,它和其他厂家的同档次产品,在性能可一较高下。其实在品质上,这款产品同样不输这几家的同类产品。一分钱一分货,这款1TBSSD的售价卖到2599元。比起1999元级别的入门级960GB-1TBSSD,影驰旗舰级SSD的性能、品质都明显超过前者,而价格不过贵600元。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它具有性价比。5影驰铁甲战将系列详细参数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绯写锦鲤的挑选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