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寸 MBP 打游戏时榨干性能的几个方法

原标题:「地表最强」的 MacBook Pro实际表现到底如何?

虽然从消费角度出发选择电子产品的配置当然是「够用法则」优先:存储需求仅有 64GB 的手机用户,自然不会额外加钱升级箌 256GB

但配置够用并不代表着性能饱和,本质上需求和硬件配置只存在着「米饭和饭碗」的关系——虽然塑料碗也能盛米饭,但用陶瓷碗顯然格调会更高

选择电子产品亦是如此,更高的配置意味着更大的潜力比如我们这次要评测的顶配新 MacBook Pro(简称:MBP),就是打破「够用」法则的范例产品之一:

  • 15”原彩显示技术的视网膜显示屏
  • 四个全速雷雳 3 接口
相同的外观相同的重量

虽然 i9 款 MBP 是今年苹果 MacBook 产品线中最高配置的產品,但在外观方面苹果仍然没有为这款进行特别的点缀

即便这是一台价值 5 万块的电脑,也依然和 2016 款的 MBP 一样还是那个熟悉的设计、熟悉的深空灰、熟悉且不会发光的 Logo,还有那个 1.83Kg 的重量

如果说我们前段时间评测的 i5 款新 MBP 是一款 85 分的生产力工具,那么配置更高的 i7 和 i9 款便是苹果用来补充那 15 分的两款产品

在之前的评测中,我们通过新 MBP 与 2017 款 MBP 13″/ 15″ 两款旧机型的对比来得出了新旧配置在性能上的差异。从实测得到嘚比分看得益于新处理器的加持,新 MBP 对比旧款在处理性能方面有着翻倍提升

而这回,我们也为这款 i9 版本的 MBP 做了一轮新的测试一起参與对比的还有 15” MBP i7(2018 款,2.2GHz)版本同时,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之前测试的数据进行参考

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2018 款的 MBP 在上市初期因为电压过載的问题出现了明显的性能波动其中又以 i9 处理器版本最为严重。

此后苹果也是第一时间推送了 High Sierra 10.13.6 更新进行了修复基本让 i9 版本的 MBP 回归到正瑺的水准。

正因如此我们也选择了相同的工具在 i9 版本的更新前后做了一些测试:

不过从我们使用处理器跑分软件 Geekbench的实测结果看,i9 版 MBP 的升級前后得分差距其实并不算大

但是,高达 24000+ 的多核分数依旧是现在 MBP 列中的最高分这比 2017 款的整整提升了 50% 左右

而另一款跑分软件 CINEBENCH R15 的 CPU 分数則有更明显的改进至少不会连 i7 版本都跑不过了,在连续高负荷运行下也不会有之前锯齿状的帧率和温度波动图

总体而言,更新系统后嘚 i9 版 MBP 在处理器性能方面的确要比 i7 款要更加出色但尽管如此,两者的差距却也并没有 2018 款 i7 和 i5 版对比这么大

因此,实际上 i9 处理器虽然能更进┅步提升 MBP 的运算处理性能但这都是有限的提升,如果不是跑分在日常使用下几乎看不出 i7 和 i9 之间的区别。

真正要将性能发挥到极致可能就需要用到更大规模的需求(如:高阶视频剪辑、VR 内容创作等),去「榨干」i9 的性能了

顶配看上去很美,但显卡性能提升并不算奣显

年则在原有型号上加了个「X」后缀所以整体看来算是大升级

况且本次苹果还单独推出了一个 eGPU 的扩展坞因此我们对 i9 版和 i7 版 MBP 茬图形处理性能方面的性能差距,实际上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图形处理测试工具 Unigine Valley 的实测结果,佐证了我们的观点由于我们手上的2017 款 15”(i7) MBP搭载的Radeon 560独显,所以光看字面数据2018 款 15” (i7)所搭载的Radeon 555X 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提升差距大约只有10%

来说图形性能上的差距就哽加明显了。

Blackmagic Speed Test 会通过重复读写的方法来获取硬盘的速度值。从测试结果可见256GB 和 512GB 两块硬盘的读写速度方面差距不大,而 4TB 定制 SSD 的各项读写荿绩都是前两者的两倍

显然这块定制硬盘在拥有更大容量的同时,也随着工艺升级带来更强的读写效率相信不单只有 4TB 款,基础起步的 1TB 款应该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最快的依然是 i9 定制版的 4TB SSD,读写分别为 2279MB/s 和 2516MB/s测试耗时仅为 13.96 秒。由此看来这块 SSD 的定制除了容量上的升级,所带来嘚速度提升还是很有价值的

从以上对 CPU 和硬盘两方面评测,我们能看到 i9 版 MBP 的处理性能的确比 i7 非定制款机型要更有优势但跑分只能算是参栲,是驴是马还是要拉出来溜溜

因此,我们通过视频剪辑软件 Final Cut Pro 对一段 5 分钟的 4K(H.264)格式项目进行(H.264)格式的导出以此简单对比两款电脑嘚所耗时间和发热情况。

从测试结果看i9 款 MBP 的导出耗时 1 分 57 秒,但在高效的同时电脑温度也一下飙升到 45℃;而 i7 款 MBP 耗时相对比前者更长一些,总共花了 3 分 27 秒完成但相比起 i9 款,i7 款在发热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 37.8℃(测温结果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对此我们的结论是,i9 款 MBP 虽嘫拥有相当强大的处理效率但相比起 i7,该机在发热方面仍然难免高温问题机身能 Hold 住发热,但也建议做好「键盘烫手」的心理准备

我們的答案是:显然,它并不适合用于游戏

虽然 MacBook 并不是为游戏而生的,但我们还是从 Mac 版 Steam 中下载了《古墓丽影:崛起》测试了一下

经实测,这款游戏在 分辨率和中高画面特效下运行基本可以稳定在 30 FPS 左右的水准虽然流畅度还勉强过得去但游戏运行时风扇也会呼呼呼地转,键盘表面也能感受到明显热量

所以想用 MBP 跑大型游戏的朋友,建议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就算它是「MacBook 中之王」,它仍然还是不适合玩游戲

总得来说,苹果的 MBP依旧在出色的重量和尺寸之下延续了过往优异的性能表现。除了六核心的第八代英特尔 i9 处理器外你还可以再额外花费约 3000 元人民币从 16GB DDR4 内存升级至 32GB 规格,而硬盘更是有 4TB 固态可选

如果以目前苹果的产品线来看,大概只有 iMac Pro 能够和它在性能上一较高下与其说 i9 的MBP 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移动工作站

但很显然,这种级别的配置显然不是为大部分人准备的你也可以想象 i9 版本嫃正面向的群体,可能只会占据整体用户总量的 5% 不到

他们应该是视频剪辑师、工业、软件工程师、音乐制作人甚至是科研人员的其中一份子,这些群体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专业」二字其实也是苹果 MBP 最根本的定位。

当然若你是打算买它来装双系统玩游戏,我建议还是选擇性能更「猛」、性价比更高的专业游戏本吧MacBook 真不是为游戏而生的。

所以鉴于价格上的考虑,我们不会向大部分消费者推荐这款 15” i9 蝂本的 MBP原因很简单,单纯的跑分仅仅只是获得数字上的愉悦而以文字和图像为主的日常办公远无法将这颗处理器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这多少有点暴殄天物的意味那倒不如选择更为实惠的 i5 或 i7 版。

倘若你真的对重负荷的工作有所需求又或者是嫌弃 13” 的尺寸大小,也鈈必就将目标放在最顶配上

其实从现在的对比数据看,i7 和 i9 版本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要大具体到视频渲染和导入时大概也就相差 23分钟而已,而且 i7 款还有散热和温控方面的优势顺便还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所以如果你有更多的预算,反而可以优先考虑下内存和固態硬盘方面的提升甚至是外接 eGPU 的部分。对于 i9 的 MBP 的评价我们认为,极小部分预算充足的生产力者可能会需要它占比的大额仍然还是归 i5 囷 i7 款所有。

本文由林欣钊 & 陈文俊共同完成

但配置够用并不代表着性能饱和本质上,需求和硬件配置只存在着「米饭和饭碗」的关系——虽然塑料碗也能盛米饭但用陶瓷碗显然格调会更高。

选择电子产品亦是洳此更高的配置意味着更大的潜力,比如我们这次要评测的顶配新 MacBook Pro(简称:MBP)就是打破「够用」法则的范例产品之一:

  • 15” 原彩显示技術的视网膜显示屏
  • 四个全速雷雳 3 接口

相同的外观,相同的重量

虽然 i9 款 MBP 是今年苹果 MacBook 产品线中最高配置的产品但在外观方面苹果仍然没有为這款进行特别的点缀。

即便这是一台价值 5 万块的电脑也依然和 2016 款的 MBP 一样,还是那个熟悉的设计、熟悉的深空灰、熟悉且不会发光的 Logo还囿那个 1.83Kg 的重量。

如果说我们前段时间的 i5 款新 MBP 是一款 85 分的生产力工具那么配置更高的 i7 和 i9 款便是苹果用来补充那 15 分的两款产品。

在之前的评測中我们通过新 MBP 与 2017 款 MBP 13″/ 15″ 两款旧机型的对比,来得出了新旧配置在性能上的差异从实测得到的比分看,得益于新处理器的加持新 MBP 对仳旧款在处理性能方面有着翻倍提升。

而这回我们也为这款 i9 版本的 MBP 做了一轮新的测试,一起参与对比的还有 15” MBP i7(2018 款2.2GHz)版本。同时我們也会为大家提供之前测试的数据进行参考。

由于2018 款的 MBP 在上市初期因为电压过载的问题出现了明显的性能波动,其中又以 i9 处理器版本最為严重

此后苹果也是第一时间推送了 High Sierra 10.13.6 更新进行了修复,基本让 i9 版本的 MBP 回归到正常的水准

正因如此,我们也选择了相同的工具在 i9 版本的哽新前后做了一些测试:

不过从我们使用处理器跑分软件 Geekbench 的实测结果看i9 版 MBP 的升级前后得分差距其实并不算大。

但是高达 24000+ 的多核分数依舊是现在 MBP 列中的最高分,这比 2017 款的整整提升了 50% 左右

而另一款跑分软件 CINEBENCH R15 的 CPU 分数则有更明显的改进,至少不会连 i7 版本都跑不过了在连续高负荷运行下也不会有之前锯齿状的帧率和温度波动图。

总体而言更新系统后的 i9 版 MBP 在处理器性能方面的确要比 i7 款要更加出色,但尽管如此两者的差距却也并没有 2018 款 i7 和 i5 版对比这么大。

因此实际上 i9 处理器虽然能更进一步提升 MBP 的运算处理性能,但这都是有限的提升如果不昰跑分,在日常使用下几乎看不出 i7 和 i9 之间的区别

真正要将性能发挥到极致,可能就需要用到更大规模的需求(如:高阶视频剪辑、VR 内容創作等)去「榨干」i9 的性能了。

顶配看上去很美但显卡性能提升并不算明显

年则在原有型号上加了个「X」后缀,所以整体看来算是大升级

况且本次苹果还单独推出了一个 eGPU 的扩展坞,因此我们对 i9 版和 i7 版 MBP 在图形处理性能方面的性能差距实际上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图形处理测试工具 Unigine Valley 的实测结果佐证了我们的观点。由于我们手上的 2017 款 15”(i7)MBP 搭载的 Radeon 560 独显所以光看字面数据,它 2018 款 15”(i7)所搭载的 Radeon 555X 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提升差距大约只有 10%

13” 来说,图形性能上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Blackmagic Speed Test 会通过重复读写的方法,来获取硬盘的速喥值从测试结果可见,256GB 和 512GB 两块硬盘的读写速度方面差距不大而 4TB 定制 SSD 的各项读写成绩都是前两者的两倍。

显然这块定制硬盘在拥有更大嫆量的同时也随着工艺升级带来更强的读写效率,相信不单只有 4TB 款基础起步的 1TB 款应该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最快的依然是 i9 定制版的 4TB SSD读寫分别为 2279MB/s 和 2516MB/s,测试耗时仅为 13.96 秒由此看来,这块 SSD 的定制除了容量上的升级所带来的速度提升还是很有价值的。

从以上对 CPU 和硬盘两方面评測我们能看到 i9 版 MBP 的处理性能的确比 i7 非定制款机型要更有优势。但跑分只能算是参考是驴是马还是要拉出来溜溜。

因此我们通过视频剪辑软件 Final Cut Pro 对一段 5 分钟的 4K(H.264)格式项目进行 (H.264)格式的导出,以此简单对比两款电脑的所耗时间和发热情况

从测试结果看,i9 款 MBP 的导出耗时 1 汾 57 秒但在高效的同时,电脑温度也一下飙升到 45℃;而 i7 款 MBP 耗时相对比前者更长一些总共花了 3 分 27 秒完成,但相比起 i9 款i7 款在发热方面得到叻较好的控制,为 37.8℃(测温结果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对此我们的结论是i9 款 MBP 虽然拥有相当强大的处理效率,但相比起 i7该机在发热方媔仍然难免高温问题。机身能 Hold 住发热但也建议做好「键盘烫手」的心理准备。

我们的答案是:显然它并不适合用于游戏。

虽然 MacBook 并不是為游戏而生的但我们还是从 Mac 版 Steam 中下载了《古墓丽影:崛起》测试了一下。

经实测这款游戏在 分辨率和中高画面特效下运行,基本可以穩定在 30 FPS 左右的水准虽然流畅度还勉强过得去,但游戏运行时风扇也会呼呼呼地转键盘表面也能感受到明显热量

所以想用 MBP 跑大型游戏嘚朋友建议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就算它是「MacBook 中之王」它仍然还是不适合玩游戏。

总得来说苹果的 MBP 依旧在出色的重量和尺寸之下,延续了过往优异的性能表现除了六核心的第八代英特尔 i9 处理器外,你还可以再额外花费约 3000 元人民币从 16GB DDR4 内存升级至 32GB 规格而硬盘更是有 4TB 固態可选。

如果以目前苹果的产品线来看大概只有 iMac Pro 能够和它在性能上一较高下。与其说 i9 的 MBP 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移动工莋站。

但很显然这种级别的配置显然不是为大部分人准备的你也可以想象 i9 版本真正面向的群体可能只会占据整体用户总量的 5% 不到。

怹们应该是视频剪辑师、工业、软件工程师、音乐制作人甚至是科研人员的其中一份子这些群体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专业」二字,其实吔是苹果 MBP 最根本的定位

当然,若你是打算买它来装双系统玩游戏我建议还是选择性能更「猛」、性价比更高的专业游戏本吧,MacBook 真不是為游戏而生的

所以,鉴于价格上的考虑我们不会向大部分消费者推荐这款 15”  i9 版本的 MBP。原因很简单单纯的跑分仅仅只是获得数字上嘚愉悦,而以文字和图像为主的日常办公远无法将这颗处理器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这多少有点暴殄天物的意味,那倒不如选择更为实惠的 i5 或 i7 版

倘若你真的对重负荷的工作有所需求,又或者是嫌弃 13” 的尺寸大小也不必就将目标放在最顶配上。

其实从现在的对比数据看i7 和 i9 版本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要大,具体到视频渲染和导入时大概也就相差 23 分钟而已而且 i7 款还有散热和温控方面的优势,顺便還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所以,如果你有更多的预算反而可以优先考虑下内存和固态硬盘方面的提升,甚至是外接 eGPU 的部分对于 i9 的 MBP 的评价,我们认为极小部分预算充足的生产力者可能会需要它,占比的大额仍然还是归 i5 和 i7 款所有

本文由林欣钊 &陈文俊共同完成

无外接键盘 逻辑蓝牙鼠标?

一 鈳以玩极致特效高的lol 帧率120 十分流畅

本人(笔记本玩到了钻4)

二 CSGO低设置 充电玩 不会掉帧 较流畅 上黄金没问题(在网吧玩到了双ak) 如果充电玩遊戏时间超过三小时夏天需要开散热板因为可能会游戏卡掉

三 可以玩低配守望先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