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测试仪下端球状闪电 刘慈欣物平时浸没在什么液体里啊,就是那个扣上去的盖里装什么

专业除甲醛的公司,除甲醛的原理是什么? - 知乎74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471分享邀请回答1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什么牌子的卫生巾最好?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89,858分享邀请回答1.5K2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01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doc 9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实验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 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复习普通台式显微镜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 基本原理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也常称为复式显微镜。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1)。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配制的几种物镜中 ,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研究最为重要。与其它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比较特殊,需要在载玻片与油镜之间滴加香柏油,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照明亮度和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图1-1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2.镜筒;3.镜臂;4.标本移动器;5.粗动限位器;6.粗调节器;
7.细调节器;8.底座;9.反光镜;10.聚光孔径光圈;12.镜台(载物台);13.物镜;14.物镜转换器
2.1 增加照明亮度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孔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损失,在使用油镜时必须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n=1.55)相仿的香柏油(n=1.52)。
2.2 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 :
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 λ/2NA
式中λ代表光波波长;NA代表物镜的数值孔径值。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不可能超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4~0.7μm ),而数值孔径则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和玻片与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A=n.sin α。
式中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它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一般来说,在实际应用中最大只能达到120度,而n为介质折射率。由于香柏油的折射率(1.52)比空气及水的折射率(分别为1.0和1.33)要高,因此,以香柏油作为镜头与载片之间介质的香柏油所能达到的数值孔径(NA一般在1.2~1.4)要高于低倍镜、高倍镜等干镜(NA都低于1.0)。若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0.55μm来计算,数值孔径通常在0.65左右的高倍镜只能分辨出距离不小于0.4μm 的物体,而油镜的分辨率却可达到0.2μm 左右。
3 实验材料
3.1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lococcushy aureus)、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纹膜醋酸杆菌(Acetobacter aceti)、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脆壁酵母菌(Saccharomyces fragilis)、鲁氏毛霉(Mucor rouxi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3.2 溶液和试剂 香柏油、二甲苯(或乙醚:乙醇=7:3的混合液)。
3.3 仪器或其它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 观察前的准备
(1)显微镜的安置 置显微镜于平整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3~4cm。镜检时姿势要端正。
(2)光源调节 安装在镜座内的光源灯可通过调节电压以获得适当的照明亮度,而使用反光镜采集自然光或灯光作为照明光源时,应根据光源的强度及所用物镜的放大倍数选用凹面或平面反光镜并调节其角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宜。
(3)根据使用者的个人情况,调节双筒显微镜的目镜 双筒显微镜的目镜间距可以适当调节,而左目镜上一般还配有曲光度调节环,可以适应瞳距不同或两眼视力有差异的不同观察者。
(4)聚光器数值孔径的调节 调节聚光器虹彩光圈值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相符或略低。有些显微镜的聚光器只标有最大数值孔径值,而没有具体的光圈数刻度。使用这种显微镜时可在样品聚焦后取下一目镜,从镜筒中一边看着视野,一边缩放光圈,调整光圈的边缘与物镜边缘黑圈相切或略小于其边缘。因为各物镜的数值孔径值不同,所以每转换一次物镜都应进行这种调节。
4.2 显微观察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显微镜观察时,应遵守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较大,容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1)低倍镜观察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染色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进器使观察对象处在物镜的正下方。下降10×物镜,使其接近标本,用粗调节器慢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知识点 &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2)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Ⅰ所示.(3)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表Ⅰ不同时间酸雨的pH测定时间/小时钟124pH4.734.624.564.55(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玫瑰花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是&.(2)生成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3)分析上述pH数据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二组,用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4)该组同学查资料得到的反应原理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K2SO4.该反应的现象是 &(5)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用是 &.(6)该实验中已经知道的数据有气体流速a&L/min、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b&L,其浓度为c&mol/L.若从气体通入到紫色恰好褪去,用时5分钟.则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 &g/L.&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酸雨中含有SO2,SO2具有漂白性.(2)由表数据可知,酸性增强,酸雨中的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酸性增强.(4)反应中KMnO4→MnSO4,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5)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可以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使气体充分被吸收.(6)通入空气体积5aL,反应的KMnO4物质的量为bcmol,根据KMnO4物质的量运用方程式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1)酸雨中含有SO2,SO2具有漂白性使玫瑰花红色变浅.故答案为:酸雨中SO2具有漂白作用.(2)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为:BaCl2+H2SO4═BaSO4↓+2HCl.(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亚硫酸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反应方程式2H2SO3+O2=2H2SO4.故答案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4)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KMnO4发生反应,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5)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可以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使气体充分被吸收.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使气体充分被吸收.(6)通入空气体积a&L/min&5min=5aL,KMnO4物质的量为bL&cmol/L=bcmol,&&& 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K2SO4&&&&&5&&&& 2& n(SO2)&bcmol&&& 所以 n(SO2)=bcmol,质量为bcmol&64g/mol=160bcg,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g/L.故答案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主要考察你对“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与“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相似的题目:
根据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普通陶瓷、玻璃、水泥是使用量最大的无机材料,其生产都采用含硅元素的原料同一温度下,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AgCl的KSP变大某酸雨样本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了较多的CO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没有相似之处的是&&&&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浓H2SO4、铜混合共热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2)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Ⅰ所示.(3)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表Ⅰ不同时间酸雨的pH测定时间/小时钟124pH4.734.624.564.55(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玫瑰花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是____.(2)生成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3)分析上述pH数据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第二组,用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4)该组同学查资料得到的反应原理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K2SO4.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5)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用是____.(6)该实验中已经知道的数据有气体流速aL/min、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bL,其浓度为cmol/L.若从气体通入到紫色恰好褪去,用时5分钟.则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____g/L.”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2)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Ⅰ所示.(3)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表Ⅰ不同时间酸雨的pH测定时间/小时钟124pH4.734.624.564.55(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玫瑰花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是____.(2)生成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3)分析上述pH数据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第二组,用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4)该组同学查资料得到的反应原理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K2SO4.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5)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用是____.(6)该实验中已经知道的数据有气体流速aL/min、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bL,其浓度为cmol/L.若从气体通入到紫色恰好褪去,用时5分钟.则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____g/L.”相似的习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物理化学参数测量实验.PDF 2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物理化学参数测量实验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一章 物理化学参数的测量
燃烧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氧弹量热计的原理及构造,掌握其操作技巧。
了解雷诺校正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质燃烧热测定的基本方法。
了解高压钢瓶安全使用常识。
了解精确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物质的燃烧热是指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广泛地用在各种热化学
计算中,文献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物质的燃烧热和反应热。物质的燃烧热通常用氧
弹量热计来测量。氧弹量热计是一种重要的热化学仪器(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详见本丛书第一分册仪器部分),在热化学、生物化学以及某些工业部门广泛使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质在定体积燃烧时,体系不对外作体积功,则燃烧
热等于体系内能的变化,即:
式中 QV 为恒容燃烧热,ΔU 为体系内能的变化值。
设体系的恒容热容为 C
,则若将n mol
被测物质置于充氧的氧弹中使其完
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 ΔT,即可根据下式计算实际放出的
则恒容摩尔燃烧热 QV,m
可用下式计算:
将实验中测得的恒容燃烧热代入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求得恒压燃烧热 Q
= ΔH = ΔU + Δ(pV) = QV
为反应的焓变,p
为反应压力,ΔV
为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由于凝
聚相与气相相比,其体积可忽略不计,则 ΔV
可近似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体
积变化。设反应前后气态的摩尔数变化为Δn ,并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p ΔV = Δn R T
反应热效应的数值与温度有关,燃烧热也如此。其与温度的关系为:
? ?(ΔH ) ?
为燃烧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恒压热容差,是温度的函数。通常,温度
对热效应影响不大。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可将反应的热效应看着与温度无关的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测量物质的燃烧热,关键是准确测量物质燃烧时引起的
温度升高值ΔT,然而ΔT
的准确度除了与测量温度计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
关,如热传导、蒸发、对流和辐射等引起的热交换,搅拌器搅拌时所产生的机械热。
的影响规律相当复杂,很难逐一加以校正并获得统一的校正公式。为此,
常采用雷诺图解法对ΔT
进行校正,具体校正方法如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温度测试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