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原片和精修对比替换错了修好的片子怎么找回修好的

&p&在网上看到的这个 有学生能写出这么6的rap说明学校也挺屌的 &/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68755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80/v2-b3e3d2cef09afcca95b8fe31e0d3fc89_b.jpg& data-lens-id=&687552&&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b3e3d2cef09afcca95b8fe31e0d3fc89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687552&/span&
&/a&&p&&/p&
在网上看到的这个 有学生能写出这么6的rap说明学校也挺屌的
&p&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的差别,觉得非常有意思,粘到这里,出处:@水木然。&/p&&p&先来看一下不同知识层次的论文结构:&/p&&p&&b&1、本科论文&/b&&/p&&p&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p&&p&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p&&p&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p&&p&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p&&p&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p&&p&&b&2、硕士论文&/b&&/p&&p&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p&&p&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p&&p&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p&&p&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p&&p&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p&&p&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p&&p&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p&&p&&b&3、博士论文&/b&&/p&&p&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p&&p&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p&&p&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p&&p&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p&&p&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p&&p&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p&&p&&br&&/p&&p&再画个圈圈告诉你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p&&p&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p&&p&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a30fc3ea068ca9c99cf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a30fc3ea068ca9c99cf9_r.jpg&&&/figure&&p&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70e2cabb53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70e2cabb53a_r.jpg&&&/figure&&p&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772f192a750c0dd4a1f73df003e495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772f192a750c0dd4a1f73df003e4951_r.jpg&&&/figure&&p&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fcf49b7de09a2f681315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3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figure&&p&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26cceb529f6b9cab4e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3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figure&&p&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77c9682afdaaba76d063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5&&&/figure&&p&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2a9bf9ba0ee9c4c0a2c580d36fce48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figure&&p&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84afaef8fd2e1b985bed3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84afaef8fd2e1b985bed3fc_r.jpg&&&/figure&&p&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5d277f974c684fde75746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5d277f974c684fde757462_r.jpg&&&/figure&&p&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d209eea0aa0ed80ba6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d209eea0aa0ed80ba65_r.jpg&&&/figure&&p&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495f501fea1bd84c90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1&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495f501fea1bd84c90ba_r.jpg&&&/figure&&p&&/p&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的差别,觉得非常有意思,粘到这里,出处:@水木然。先来看一下不同知识层次的论文结构:1、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
上大学时给了爸爸一个QQ号,他的好友只有我自己。&br&爸爸拼音不好,不能经常跟我聊QQ,语音吧,又怕我太忙。所以他把心思放在了他的QQ签名上。即便他不上线,我也能知道他最想表达给我的信息。&br&我上学期间,他的签名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r&后来我工作了,他的签名变成了简单两个字:想你。&br&&br&&br&&br&&br&爸爸去世五年多了。&br&我的QQ签名也变成了:想你。&br&&br&&br&&br&&br&&br&&br&&br&&br&-----------&br&&br&以下为新更:&br&爸爸走后一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他。&br&这两年再想起,心酸的成分淡了,更多的还是欣慰,甚至是满足。有了他,我如此幸福。而他现在,和自己的父母重聚,也一定在关注着我,为我高兴。&br&&br&---------&br&没想到引起这么多朋友的共鸣。&br&谢谢大家。&br&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偶像,我的老师。拥有过即是美好。我也在努力做一个像爸爸一样棒的爸爸。&br&--------------&br&2017年5月更&br&拥抱大家!谢谢你们!&br&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二女儿几天前出生了!&br&我会把我满满的爱,传递给我的两个女儿和我的整个家庭,像爸爸当年为这个家做的一样。
上大学时给了爸爸一个QQ号,他的好友只有我自己。 爸爸拼音不好,不能经常跟我聊QQ,语音吧,又怕我太忙。所以他把心思放在了他的QQ签名上。即便他不上线,我也能知道他最想表达给我的信息。 我上学期间,他的签名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后…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80b585f0b974ab264107ece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80b585f0b974ab264107ece_r.jpg&&&/figure&&p&&strong&1&/strong&&/p&&p&前些日子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叫做「玩弄网友智商/操纵舆论是种怎样的体验?」&/p&&p&其中一个高赞答主在豆瓣写了个段子,虚构了一个“撸猫师”的职业,被各路营销号和媒体转发,于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职业就这么被炒火了。&/p&&p&又举了那篇煽动群众的《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的例子,点出了金龙鱼被竞争对手鲁花雇枪手来黑,一篇毫无根据的抹黑文,让金龙鱼品牌形象严重受损。&/p&&p&吃瓜群众如同醍醐灌顶,“原来真相是这样啊!”于是纷纷点赞,该篇回答迅速上了热门。&/p&&p&因为该死的职业习惯,我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翻了翻答主的资料,果然,&strong&他是一家知名新媒体营销公司的合伙人,他公司旗下的营销号,吃相难看的要死。而金龙鱼,是他公司合作的客户。&/strong&&/p&&p&胆敢忽悠群众?立志成为正义的伙伴的我甩开膀子开撕,把他的背景翻了个底儿掉。虽然我的答案刚发布的时候被恶意点了很多反对,但后来还是获得了4K个赞,排到了该问题的第一位。(&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点我跳转&/a&)&/p&&p&这个故事到这里其实可以结束了,表面上看起来,应该是他装B成功,但忘了隐藏职业信息,导致被我打脸。&/p&&p&但你有没有想过,&strong&这会不会是我和他故意演了一出戏,他故意卖了个破绽给我,故意让我扒皮,由此炒红了他的公司,也给我吸了一波粉呢?&/strong&&/p&&p&&strong&2&/strong&&/p&&p&如今大多数人都一个问题,就是有着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小窃喜,这种自以为是会让人油然而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不知道这种优越感来自哪里,但你很笃定,从来不会怀疑,没有人会怀疑,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并不出众。&/p&&p&于是你就被利用了。&/p&&p&营销号说,在北上广打拼的你很优秀,比在老家混吃等死的公务员强多了。你体验的是最流行的生活方式,身边朋友是世界500强员工,有着随时能一步登天的优质资源,千万不要回到晚上八点以后街上就没人的十八线老家。&/p&&p&你信了,没有质疑房租为何越来越贵。&/p&&p&营销号说,女生就应该是被男生供养的小公主。好男人就应该像蚊子一样,动不动就给你一个包,520、1314是情人节标配,米其林三星至少一周一次,不送YSL全套更是可以分手了。&/p&&p&你信了,你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小公主,于是逼着那个穷B男朋友给你买了最新色号的口红。&/p&&p&营销号说,你的亲戚朋友都不是真正关心你,问你收入多少有没有对象都只是确认你没他们过得好,遇到这种情况就该直接怼回去。&/p&&p&你信了,你怼了回去,于是你更不合群了,愈发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周围人思想的高度,远不及懂你的营销号。&/p&&p&&br&&strong&营销号都是心理专家,他们的职责就是研究大众心理,只说你想听的话,分分钟get到你的G点,一次,两次,你便把他们营造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奉为真理。你一旦开始相信,就是商家和营销号割韭菜的时候。&/strong&&br&&br&&br&&/p&&p&法国群体心理研究者居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br&&br&你信仰自己的思想,&/p&&p&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监狱。&/p&
1前些日子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叫做「玩弄网友智商/操纵舆论是种怎样的体验?」其中一个高赞答主在豆瓣写了个段子,虚构了一个“撸猫师”的职业,被各路营销号和媒体转发,于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职业就这么被炒火了。又举了那篇煽动群众的《金龙鱼,…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676fc268e325ca4bf053aa2b92d878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676fc268e325ca4bf053aa2b92d878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b492aac0b6b8481b3d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b492aac0b6b8481b3d_r.jpg&&&/figure&&p&?2016年科学奖7位诺奖得主均为男性,2015年仅有&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yNDA2NTI4Mg%3D%3D%26mid%3Didx%3D1%26sn%3D197a220b%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屠呦呦&/a&一位女性。&/p&&p&图为屠呦呦和先生及家人在获奖现场。Alexander Mahmoud / 摄&/p&&br&&br&&p&&strong&编者按:&/strong&&/p&&p&
直到今天,性别歧视依旧是某些地区、某些领域的顽疾。诺贝尔奖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自然科学领域共评出581位诺奖得主,其中女性仅有17位。是女性天生在自然科学方面智商、能力不如男性?还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中歧视女性?本文从详尽的史实出发,抽丝剥茧,发现背后的真相并非那么简单。&/p&&br&&br&&p&&strong&撰文 | 陶思圣(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生)&/strong&&/p&&p&&strong&
周程(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strong&&/p&&p&&strong&责编&strong& | &/strong&程莉&/strong&&/p&&br&&br&&p&● ● ●&/p&&br&&br&&p&2016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共评出了7名获奖者,其中没有一名女性! &/p&&br&&p&实际上,自1901年开始评奖以来,一共有581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中仅有17名女性得主(居里夫人2度获奖,只计1人),女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只占获奖总人数的2.93%。&/p&&br&&p&因此,学界有不少人把诺贝尔奖(Nobel Prize)戏称为“No-Bell Prize”,也就是“没有贝尔的奖”。这源自于一次评奖争议。&/p&&br&&p&1974年,安东尼·休伊什与马丁·赖尔因发现脉冲星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在此过程中同样作出重要贡献的乔丝琳·贝尔-伯内尔(休伊什的女研究生)却未能一起获奖,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一些为贝尔-伯内尔打抱不平的人讥诮地称诺贝尔奖为“No-Bell Prize”。当然,这其中包含了暗讽诺贝尔奖评审歧视女性的意思。后来许多探讨女性在科学界地位的论文中都出现了这个称呼,尤其多见于女性主义者的著作。&/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c73a8bbd10_b.jp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p&?“贝尔”(Dame Jocelyn Bell Burnell),1967年6月&/p&&br&&br&&p&如果按获奖学科来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性别不平衡现象更加有趣(文中表格均可点击看大图):&/p&&br&&p&表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男女得主学科分布情况&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8e15a3b98f17cbf8f59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8e15a3b98f17cbf8f590_r.jpg&&&/figure&&br&&br&&p&在物理学领域中只有2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奖;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女性达12人。似乎越抽象的研究领域女性越难获奖;越具体的女性越易获奖。但是,即便是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女性获奖人数与男性获奖人数相比仍相差甚远,男女获奖人数比只有16.4:1。此种现象背后包含两个层次的疑问:&/p&&p&第一,女科学家的贡献真的没有达到诺贝尔奖评审标准吗?反过来说,诺贝尔奖评委会公平对待女科学家了吗?&/p&&p&第二,女科学家与男科学家的人数本来就相差极大,因此人丁单薄的女科学家群体根本不可能在得奖人数上与男科学家群体比肩,这是否只是因为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在排斥女性,并非诺贝尔评委会之过?&/p&&p&迄今有关这一现象的讨论也多出于解答这两个疑问的角度:一是从科学史实出发,考察女科学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二是着重探讨使女性远离科学共同体塔尖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因素。&/p&&p&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性别不均的现象其实是整个科研领域性别不均现象的集中体现。虽然可以从论述后者的文章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同时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轻易认为女性科学家鲜有获得诺贝尔奖是因评审不公造成的。&/p&&br&&p&科学共同体中性别不均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作为一个奖项自有其评审规则。因此,论述整个社会现象的证据即使言之有理,也不宜直接套用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问题上来。有鉴于此,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还是应该回到具体史实中来。&/p&&br&&p&为便于展开讨论,我们先概览一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女性获奖者的情况。&/p&&br&&br&&h2&&strong&1、诺贝尔奖女性得主情况概览&/strong&&/h2&&br&&p&17位女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基本信息见表2。&/p&&br&&br&&p&表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女性得主基本信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9bdda4f84c940f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9bdda4f84c940fe_r.jpg&&&/figure&&br&&p&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女性得主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之后,可得到以下几个图表。&/p&&br&&br&&p&表3 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国籍分布&/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f450508bbc7e17a805e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f450508bbc7e17a805e6_r.jpg&&&/figure&&br&&p&可以看出,美国籍的女性科学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其他得奖的女科学家也多来自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相对其他国家更高,教育理念更为先进,女性社会地位较高,她们受到的社会和家庭压力相对较小。&/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31afa06dccbf01fab76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31afa06dccbf01fab76c_r.jpg&&&/figure&&p&?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女性得主人数分布&/p&&br&&br&&p&以十年为一个时段进行统计后,不难发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得主的人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年期间共5人获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后,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进入扩张期,女科学家也得到了更多机会。此外,20世纪60年代还是女性主义思潮大发展时期,在思想上也使一部分妇女得到了解放。&/p&&br&&p&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还可以得到有关这些女性得主的家庭背景和配偶情况、合作关系等信息:&/p&&br&&br&&p&表4 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家庭背景与配偶状况&/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4ffdd8e178fc3d82da1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4ffdd8e178fc3d82da19_r.jpg&&&/figure&&br&&p&表5 与女性科学家共同获奖的合作者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9c43f96acaa2afd1324dbaaf912396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9c43f96acaa2afd1324dbaaf9123965_r.jpg&&&/figure&&br&&p&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17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女科学家们几乎清一色出身于条件良好的知识分子家庭。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非常明显,良好的家庭环境为这些女科学家们提供了至少比普通女性更好的启蒙教育,也许还让她们从小就拥有了女性自强的意识,这为她们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br&&p&再者,可以确定配偶情况的女性诺奖得主们都选择了在科学上与她们志同道合的伴侣。可以想象在家庭中,这些女科学家们可以与其配偶进行科学上的交流,其中三对更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她们的伴侣至少不会对她们追求科学的意向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这些女性诺奖得主们不必承受过多来自社会和家庭角色的压力。&/p&&br&&p&此外,17位女性诺奖得主中,有10人是与自己的合作者一起获奖,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让这些女科学家们在工作中能够发挥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她们的贡献能够被其合作者承认,这对她们赢得诺贝尔奖无疑大有裨益。&/p&&br&&p&不过,分析这些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女科学家的情况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是否歧视女性的争议焦点并没有集中在她们的身上,真正引人关注的是那些所作贡献不亚于她们、但并未得到诺贝尔奖评委会青睐的女科学家们。&/p&&br&&br&&h2&&strong&2 争议、流行的解释与反驳&/strong&&/h2&&br&&p&能够举出来的存有争议的例子有许多,这些未能获奖的女科学家们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争议的焦点。&/p&&br&&p&目前仍然健在的乔丝琳·贝尔-伯内尔曾几度为自己没能获奖的事作出解释。她的学生地位和女性身份可能对她获奖造成了阻碍。著名物理学家霍伊德就批评道,诺奖委员会没有把奖颁给伯内尔是极大的错误。他甚至说休伊什盗用了伯内尔的数据。&/p&&br&&p&1977年伯内尔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界定贡献究竟来自于她自己还是她的导师休伊什,这其实是件困难的事,而她本人也认为诺贝尔奖由导师获得是应该的。但到了2004年,她却在访谈中表示,当时,自己的学生地位和女性身份的确阻碍了她获得诺贝尔奖。伯内尔的说法在许多女性主义者看来,无疑为诺贝尔奖评审歧视女性又增加了一个佐证。&/p&&br&&p&但伯内尔的例子远不如另外几位女科学家的例子更受争议。物理学家高德哈伯曾经评价道,居里夫人最有原创性,吴健雄的实验精确性第一,迈特纳的工作则比较多样。在高德哈伯看来,她们三位应该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科学家。然而这三位最杰出的女科学家中,仅居里夫人一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余两位都遗憾无缘奖项。高德哈伯深受物理学界的敬重,他的看法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p&&br&&p&的确,在诺贝尔奖性别歧视问题研究中,吴健雄与迈特纳出镜率极高,研究者们纷纷称赞她们的贡献。既然如此,以奖励贡献最杰出的科学家为宗旨的诺贝尔奖却未给她们留出一席之地,这似乎只能让人联想到性别歧视。&/p&&br&&p&麦克格莱恩在她的著作《诺贝尔科学奖中的女性》一书中也记述了吴健雄等杰出女科学家的工作,认为她们“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些女性在大学寻求得到科学教育和从事她们心爱的科学研究与发现事业时,都受到了严酷的歧视”。麦克格莱恩在诺贝尔奖性别歧视问题研究领域中享有盛誉,她的评论无疑加深了“性别歧视说”的影响。&/p&&br&&p&然而,讨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必须回归本源。&/p&&br&&p&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流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步骤:提名、调查、评选;所看重的标准在于确定性(是否真有什么科学发现)、重要性、创造性、优先性、以及科学家是否在世。可以说,对于一位科学家,无论他(她)的贡献多么杰出,如果未能依次通过诺奖评选的这三个步骤、或未能满足任何一个标准,按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机制,都不能说是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想要站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角度来考察某个女性科学家是否应该获奖,就必须明确这些前提。&/p&&br&&p&接下来,就遵循这种思路,通过分析几个争议最大的案例,对流行一时的“性别歧视说”进行检证。&/p&&br&&br&&p&&strong&2.1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DNA研究的奠基人&/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109c9ab37b07fb_b.jp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p&?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br&&/p&&br&&br&&p&1951年,&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yNDA2NTI4Mg%3D%3D%26mid%3Didx%3D3%26sn%3D44d99ca9c4cdcf248f945a19b8f7dd62%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富兰克林&/a&来到伦敦的国王学院,进入威尔金斯的实验室,开始了对DNA的研究。富兰克林为此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并发表了五篇论文。从她的同事、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鲁格保存的资料来看,富兰克林改进了X射线照相机,她拍摄的DNA分子照片至今都在教科书上使用;作为一个杰出的结晶学家,富兰克林能够比其他科学家提纯出更好的DNA样品;后来,富兰克林首先发现了根据DNA分子吸收水分的多少会呈现出A、B两种不同形态,她甚至掌握了通过改变样品周围空气湿度而使DNA分子在两种形态间相互转换的方法;根据观察,富兰克林首先推断得出了DNA分子结构的一个特征。&/p&&br&&p&在富兰克林得出一些数据之后,与她同实验室的威尔金斯便开始使用这些数据,尽管富兰克林本人并不同意,但威尔金斯认为自己有使用权。而在1951年11月的一次讨论会上,富兰克林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发现,听众中就有沃森,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与克里克共同研究DNA。沃森承认他受到了启发,因为当时富兰克林的研究程度远胜于他和克里克。回去以后,沃森、克里克二人便据此做了一个模型,但富兰克林看过之后马上指出了其中的错误。&/p&&br&&p&直到1952年底,富兰克林的进度都比沃森和克里克更快。但整整一年的时间,富兰克林一直被困在数学计算中,并犯了一些错误,这使她浪费了大量的精力。1953年初,富兰克林的实验数据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沃森和克里克拿到,这让他们的研究得到很大进展。通过对富兰克林数据的仔细研读,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沃森和克里克终于发现了富兰克林尚未发现的DNA结构特征,并于日向《自然》杂志提交了论文。即便富兰克林在3月17日也提交了论文,但因为那时她还没有确定双链结构和碱基配对这两个概念,所以并未像沃森和克里克那样解决了全部问题。由于沃森和克里克率先提交了论文,富兰克林只得将自己的论文做了一些修改,变成对沃森二人的支持。至此,沃森和克里克后来居上,赢得了这场竞赛。&/p&&br&&p&时至今日,DNA的诺贝尔奖之争仍旧未能平息。许多人深深敬佩富兰克林在这一伟大发现当中所做的贡献,并为沃森等人在领奖时未曾向她表示感谢而愤慨。富兰克林的好友安妮·萨尔后来为她撰写了传记,称她在国王学院受到了性别歧视。这一记述与沃森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富兰克林抹黑式的描写相对比,似乎暗示富兰克林在她的研究生涯中的确受遭遇了性别歧视,而她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也可能是源于她的女性身份。&/p&&br&&p&看起来,性别歧视使富兰克林未能获奖已经板上钉钉了,但这种说法实际上存在极大的漏洞和事实不清的问题。富兰克林在1958年便因病去世,年仅38岁,而关于DNA分子结构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在1962年才被颁发给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此时富兰克林已经去世四年。一般来说,确定哪些成果可以获奖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距1953年DNA结构的论文提交,到1962年奖项颁发共有九年的时间,相比其他获奖成果等待的时间没有明显拖后。而诺贝尔奖只能颁发给当时还在世的科学家,所以富兰克林未能获奖一事从流程和规则上来说并无不妥,不能说明诺贝尔奖本身存在性别歧视的不公正情况。&/p&&br&&p&那么,澄清了这个事实之后的争议就变成,如果富兰克林还在世,是否能够得奖。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如上文提到的克鲁格,以及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布拉格,他们认为只要诺贝尔奖评委会认真研读富兰克林的论文,就会承认她的开创性贡献。不过也有人坚持认为,即便富兰克林仍然在世,也会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而不能得奖。&/p&&br&&p&对“性别歧视”说法的反驳一般立足于对类似安妮·萨尔所撰写的传记类书籍的批评,认为这些书中的许多记述太过偏激。一位名为迈多克斯的学者在日的《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当时国王学院的女同事们一般都认为工作的氛围良好,并未受到排斥。富兰克林本人在国王学院遇到的不愉快也不仅因为她是女性,毕竟她还是犹太人,宗教上的不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他们的传记,而传记中一些内容的真实性却是存疑的,因此由这些记述得出的结论也许不足以说明事实。&/p&&br&&p&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富兰克林的案例并不能成为论证诺贝尔奖存在性别歧视的证据。虽然争议一直存在,但“如果富兰克林还活着”的这一“如果”,也仅仅是假设而已。人们应该对富兰克林所作的贡献致以敬意,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含金量,是无可非议的。&/p&&br&&br&&p&&strong&2.2 吴健雄:宇称不守恒的实验检验者&/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744d44b73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744d44b73_r.jpg&&&/figure&&p&?吴健雄&br&&/p&&br&&br&&p&在未能获诺贝尔奖这件事上,吴健雄引起的争议显然比富兰克林更大,毕竟她的科学研究水平看起来足以达到诺贝尔奖的水准,杨振宁、李政道获奖时她也还健在。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坦伯格的一段评价最能代表支持吴健雄获奖的人的想法:“1957年的诺贝尔奖没有同时颁给吴健雄,是诺贝尔委员会最大的失误。原因是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却是吴健雄做实验发现的。”&/p&&br&&p&这段话既能概括支持者们对吴健雄工作的态度,又指出了争议核心所在。“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究竟是吴健雄通过实验发现,还是检验?她的工作的确值得获诺贝尔奖吗?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应先来回顾一下吴健雄的工作历程。&/p&&br&&p&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在美国一次会议上提出在弱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但问题是,当时宇称守恒定律已经被人们视作真理,虽然杨、李的观点震撼性极大,但几乎没有一个物理学家愿意相信他们。要使这些物理学家相信这个观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实验来证明这个理论。当时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倒是有兴趣做这个实验,但由于这个实验的风险太大,就是投入大量精力、人力、财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失败的话还有可能搭上自己的声誉,因此他们并没有贸然进行实验。费曼和泡利甚至表示,为这种理论设计实验完全是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李政道想起了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吴健雄,拜托她为这个理论设计实验。吴健雄同意了,并在1956年6月初与另外四位物理学家组成团队,一起开始了检验β衰变中宇称是否守恒的实验。&/p&&br&&p&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探索,在1956年圣诞节后不久,吴健雄小组的实验结果终于显示出了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现象。小组成员们虽然惊喜,但这一现象毕竟与一直以来的认识太不一样,所以吴健雄只把结果告诉了李政道,她还想对实验进行再次检查,避免过程中发生错误。但李政道觉得吴健雄过分谨慎,在日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次例会上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当时一位叫莱德曼的实验物理学家听闻后,马上回去采取另一种实验思路对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进行了检验,四天后就得出了与吴健雄一样的结论。日,吴健雄实验组终于确定实验结果无误,1月15日他们宣布了这一结果,2月15日,报告论文正式在《物理评论》上刊登。&/p&&br&&p&吴健雄成功的消息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她也受到了高度的赞扬,因此1957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将物理学奖仅授予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吴健雄本人一直未对此发表看法,只强调自己做实验不是为了荣誉。直到1989年她写信恭贺斯坦伯格获奖,才隐约提到一点自己的心情。她说:“当时我的工作因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实际上深深伤害了我。”可以想象她的失望。&/p&&br&&p&究竟是何种原因,恐怕吴健雄自己也没有答案。但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她一定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经受过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并因此一直关注着女性在科学中的地位。1942年吴健雄不得不离开伯克利,到一所规模很小的女子学院教书,因为当时美国最好的20所研究型大学没有一所学校有教席留给女性,伯克利显然不想为她破例。女子学院的教书生活很安逸,但不可能为吴健雄提供科学研究的条件。幸好不久后由于制造原子弹研迫切需要人才,吴健雄才终于有机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直到1997年退休。然而1951年吴健雄已经名声在外时,也还是没有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副教授的职称,因为她是女性。后来吴健雄在演讲中经常提到,“教育事业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也许很需要女性视角,但在物理学和数学学科中女性也只能一直呼吁平等。”“我从不认为女性先天的智力水平低于男性,也不觉得社会和经济因素是阻碍女性参与科学的根本原因。我想真正的原因其实是难以打破的传统。”&/p&&br&&p&这就是诺贝尔奖性别问题的一个有趣之处。即便再客观的研究者也无法完全否认性别歧视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虽然回归史实的目的不是要将杰出的女性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归因于性别歧视,现在争论的主体也并非落脚于此,但很难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由人组成的评委会真的能够完全客观和公正。研究者们只能尽量不使自己被这种心理预设影响,因此不至于像一些略显偏激的女性主义者那样硬要将一切归因于性别歧视。&/p&&br&&p&目前,关于吴健雄未能得奖的原因有三个说法。第一是认为吴健雄的实验工作虽然出色,但原创性不强。有研究指出,吴健雄的实验设计思路其实是来源于杨、李论文的一种实验方案,并非完全原创,这一点可以从杨、李的方案中找到证据。第二,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现象是由吴健雄小组等三个不同的实验组几乎同时、独立发现的,因此吴健雄在优先权上不占优势。第三则是,即便在吴健雄小组内部,几位科学家也是各司其职,贡献相当,例如实验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低温技术就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提供,吴健雄虽然是发起人,但不能说贡献远在他人之上。&/p&&br&&p&然而,对于这三点说法,其他研究者则有着不同的看法。针对第一点,他们认为,杨、李在提出自己理论的时候也并不确定,他们承认强作用下宇称确实守恒,只是发现弱作用下是否守恒并未获得检验,建议以实验进行检验,而正是吴健雄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针对第二点,他们认为,虽然莱德曼与吴健雄的实验报告几乎同时提交,但的确是吴健雄首先开始实验,莱德曼从听来的报告中得到启发,至于为何莱德曼仅用四天就得出结论,那也是因为他在吴健雄工作成果的指引下少走了弯路。针对第三点,他们认为,虽然来自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们也作出了贡献,但如果没有吴健雄的慧眼和果决,第一个同意进行实验,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至少不会这么快就被证实,这些科学家也根本不会有机会出现在诺贝尔奖优先权之争中。&/p&&br&&p&不得不承认,这是让人难以决断的争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史料和价值判断进行选择,却总是无法彻底将对方的观点视作无稽之谈。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这样的争议不在少数,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不过在本文的主题中,我们仍然可以说,吴健雄在争议中更多是以一位纯粹科学家的面貌出现,性别歧视并不能充分解释为何她未能获奖。&/p&&br&&br&&p&&strong&2.3 迈特纳:发现原子核裂变&/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0bab3aab0dfcd182b13f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p&?迈特纳(Lise Meitner)&/p&&br&&br&&p&提起迈特纳的名字,国人也许不如熟悉吴健雄那样熟悉她,但这位女科学家的贡献恐怕不在吴健雄之下。同样,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也未能获得诺贝尔奖。错过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的确很多,也难怪性别歧视说看起来这样可信,毕竟女性想要在男性主导的科学界中达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极其困难的。女性科学家必须克服诸多困难,获得远超男性科学家的成绩才能被注意到,因此能够进入人们视线的女性科学家基本上都是极为杰出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她们也应该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资格。相反,如果有一位男性科学家与她们的情况一模一样,恐怕也引不起人们的多大兴趣。当然,实际上作出伟大贡献而未能获奖的男性科学家的数量远超这类女性科学家的数量。&/p&&br&&p&迈特纳可谓是一位有主见的才女。即便是家人强烈地希望她能修习音乐,她仍然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物理学专业,并于1905年成为维也纳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物理学女博士。但是毕业之后她却找不到工作,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连男博士都难以就职,更何况是女性。不过在19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迈特纳结识了普朗克,普朗克很欣赏她,因此在普朗克前往柏林大学任教后,迈特纳也随之前去。不过在两人初识的时候,普朗克也惊讶地表示:“你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想要什么呢?”那时在普朗克看来,迈特纳身为女性也想得到教职真是天方夜谭。也正是在柏林大学,迈特纳认识了她的终身好友与合作伙伴哈恩。哈恩邀请她到自己的实验室,但却遭到了自己的上司费歇尔的反对。虽然后来普朗克出面劝说使费歇尔作出让步,可迈特纳也只是被允许在地下室的一间木工房中工作。费歇尔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要知道当时德国甚至没有正式允许妇女进入大学学习,更别提接受女研究员。&/p&&br&&p&但是通过迈特纳的努力,她终于在1915年成为德国大学第一批女助教中的一个。她的工作很出色,名气越来越大,爱因斯坦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虽然迈特纳其实并非德国人。一战之后,迈特纳和哈恩回到了他们一起工作的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并很快发现了新元素“镤”。这段时间他们的研究进展很多,而真正让二人的声名震惊世界的,则是原子核裂变的发现。&/p&&br&&p&日,哈恩发现用中子轰击92号元素铀以后竟然产生了56号元素钡,也就是说,铀核被中子轰击成了两半。哈恩坚信自己在化学上的分析无误,但在物理上如何解释得通呢?原子核中本身就有强大的“核力”使核紧紧聚在一起,因为能量不够,从来没有人在实验中从原子核上敲击出比质子或氦核更大的颗粒。他就这个问题请教了迈特纳,迈特纳坚信哈恩的实验不会出错,于是她开始思索其中的原因。解决问题的灵感来源于玻尔的一个观点:原子量很大的核可能很像水滴,中间较细,颤动着随时想分开。因此中子能量虽小,但击中铀核会使原子核的颤动更加剧烈,最后从细处分开。令人震惊的事情在于,如果真像迈特纳设想的这样,那么一个铀核分裂时的能量大约有二亿电子伏,而最激烈的化学反应的能量也不过五电子伏。一千克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三千吨煤燃烧的能量,十分惊人。迈特纳又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进行了计算,结果刚好相符。原子核裂变就这样在二战即将爆发的时候被哈恩和迈特纳发现。&/p&&br&&p&迈特纳之前的经历与吴健雄相似。1944年哈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迈特纳则无缘奖项。不必赘述,迈特纳的经历必定使争议的一方面倒向性别歧视。但历史的种种复杂之处又明确地指出,迈特纳没有获奖的确有更重要的原因。&/p&&br&&p&简而言之,这是时代造就的遗憾。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佩鲁茨在其著作《真该早些惹怒你》中的一段记述也许可以解释这个遗憾:&/p&&br&&p&“有关导致这一不公正评奖结果的文件在诺贝尔委员会卷宗中秘藏了五十年后才公之于世。这些文件披露,诺贝尔评奖团的审议之所以延长主要是因为对他们(迈特纳与哈恩)在该发现前所做的合作研究和迈特纳在离开柏林后所作的书面和口头贡献难以准确评估,但由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因为评奖团缺乏与外界交流的限制,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忽略了这些(建议哈恩和迈特纳共同获奖的)提名要求,而将注意力仅限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的两篇论文上,在论文中,他们纯粹用化学方法证明中子轰击铀会产生钡的同位素……”&/p&&br&&p&迈特纳实际上是出生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她的家庭信奉基督教。但在纳粹德国时期,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迫害,只得逃往瑞典。因此,在哈恩发表的关于原子核裂变的论文中,并未有迈特纳的署名,这是因为那时德国不会刊登犹太人的文章,这也造成了诺贝尔奖评委会手中没有能直接证明迈特纳贡献的证据。而二战中的混乱状态也使评委会没能注意到对迈特纳的提名。&/p&&br&&p&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麦克格莱恩在书中写到,即使后来仍有人提名迈特纳获物理学奖(她本来就是物理学家),但物理学委员会中的一位评审委员赛格巴恩却百般阻挠。出于对自己名誉和未来权威地位的维护,赛格巴恩想方设法地阻止了迈特纳获奖。这再一次强调了一件事实,虽然诺贝尔奖自有公正性,但评选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却无法避免自己的一些私心,从而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这只能说是一种无奈。&/p&&br&&br&&h2&&strong&3 结语&/strong&&/h2&&br&&p&那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过程中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吗?在进行总结之前,我们再引两个案例。&/p&&br&&p&第一件是关于我们刚刚讲过的迈特纳。日,迈特纳第一次公开讲课,题目是《宇宙的物理学问题》,但一家报纸在报道时却把演讲题目写成了《美容中的物理学问题》。在德语中,“宇宙”(Kosmische)和“美容” (Kosmetik)二词写法有些相像,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也许是因为编辑人员以为女性只可能讲授有关美容的问题。&/p&&br&&p&第二件则是居里夫人的案例。居里夫人的贡献不必赘述,她的成就也远超大多数男性科学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分别是1903年和1911年。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一直在提升,在居里夫人生活的年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定远不及现在,人们对女科学家的偏见也会更为深重,而居里夫人却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真是一件既值得敬佩,又让人困惑的事。&/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1f4d7d06e7aeead7965a5b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p&?玛丽·居里(Marie Curie),1903年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肖像&/p&&br&&br&&p&其实,居里夫人第一次获奖也受到了重重阻碍。一开始她并没有获得提名,当时的提名信中只说皮埃尔·居里和贝克勒尔应该一起获奖,甚至皮埃尔也只被随意称作贝克勒尔的助手。但实际上这两人并没有合作过,皮埃尔的合作者一直是他的妻子。皮埃尔得知此事后马上给瑞典科学院写信要求与夫人共同提名,科学院经过考虑后才使用另一位科学家对居里夫人的提名来顶替皮埃尔的信件,让居里夫人能够获奖。而在颁奖典礼上,也只有皮埃尔作了学术报告。居里夫人获奖后,社会舆论一直把她放在从属地位,说她是丈夫的好助手,把她描绘成一个配角。一家报社甚至伪称采访了居里夫人,她表示唯一的心愿就是帮助丈夫工作,完全是一个贤内助的形象。第二天居里夫人就予以否认,但当时社会对她的看法可见一斑。&/p&&br&&p&然而,即使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居里夫人也没能完全突破女性在科学界的“玻璃天花板”。居里夫人早年任教于女子师范学校,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丈夫去世后,居里夫人多方申请,索邦大学才将她丈夫生前的实验室交给居里夫人,但没有给她教席。她终身未能进入法国科学院,1910年倒是获得了提名,这件事却瞬间成为法国的争论焦点,而最后她以微弱差距败给另一位科学家,之后未再参选。社会并不关注她作出的贡献,而是对她的私生活更感兴趣,并对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极尽嘲讽和侮辱。&/p&&br&&p&回到诺贝尔奖本身,居里夫人生活在女性地位如此低下、社会舆论压力如此之大的年代,但一经提名,诺奖委员会还是本着评选规则对她的工作进行认定,让她两次赢得荣誉,甚至在第二次获奖时,居里夫人还作了报告。这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旁证,说明诺贝尔奖本身并没有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p&&br&&p&从几个最具争议、同时也是“性别歧视说”中似乎最有说服力的案例来看,女性科学家们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本身的评审机制不够灵活。这与朱克曼的许多“第四十一席者”(注:法国科学院总共有四十个席位,那些有资格进入但由于某种原因却未进入的人被称为“第四十一席者”)的经历并无差别,如此看来,“性别歧视说”至少缺乏具体评审事实的支撑。&/p&&br&&p&既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审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被严重夸大,那为什么女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如此之少?&/p&&br&&p&不管如何统计,全球从事科学研究的男女之比都不会大于97:3。如果研究贡献不存在性别差异,按照等比例获奖原则,女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占总获奖人数之比就应该大于3%。这意味着在诺奖评审过程中不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下,要么是在研究贡献上存在性别差异,要么是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要么兼而有之。 然而,这样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p&&br&&p&要而言之,从科学史实来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性别不平衡问题,并非是因评审存在性别歧视引起的,很有可能是由于位于科学共同体顶层的女性科学家原本就很少以及这些位于顶层的女性科学家很少能够获得推荐人的提名而造成的。这意味着指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在评审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之说不够公允。&/p&&br&&br&&p&&strong&主要参考文献:&/strong&&/p&&br&&ol&&li&&p&奥普赛尔. 获诺贝尔奖的女性[M] . 高继海译.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p&&/li&&li&&p&贝利, 苏珊·麦吉.教育男生和女生: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启示[J]. 周鸿燕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p&&/li&&li&&p&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4.&/p&&/li&&li&&p&弗里德曼,罗伯特·马克.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M].杨建军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p&&/li&&li&&p&江才健. 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p&&/li&&li&&p&梁国钊. 吴健雄未获诺贝尔奖原因新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4):96-100.&/p&&/li&&li&&p&聂馥玲,刘兵. 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然科学的基础[J]. 探索与争鸣,-49.&/p&&/li&&li&&p&肖明,陈静. 登上诺贝尔高峰的10位科学女性[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5.&/p&&/li&&li&&p&肖太陶. 吴健雄——诺贝尔奖亏待了的华人女性科学家[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3),98-106.&/p&&/li&&li&&p&杨建邺,彭红玲. 6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科学女性[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6.&/p&&/li&&li&&p&张正严,李侠.知识生产:性别、权力与条件[J]. 科技进步与对策,):141-145.&/p&&/li&&li&&p&章梅芳,刘兵. 性别与科学读本[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p&&/li&&li&&p&赵兴太,王国领. “科技与社会”视角下的诺贝尔科学奖研究[C].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4.&/p&&/li&&li&&p&朱克曼. 婚姻生育对女性科学家科研成果的影响[J]. 张纪昌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20.&/p&&/li&&li&&p&朱克曼. 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p&&/li&&li&&p&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IP:Women in Physics[R].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ip.org/statistics/faculty/wom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ata on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mong faculty&/a&&/p&&/li&&li&&p&Byers, Nina. Williams, Gary. Out of the Shadows——Contributions of Twentieth-Century Women to Physic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10.&/p&&/li&&li&&p&Etzkowitz, Henry. Athena Unbound:Barriers to Women in Ac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3), 1992.&/p&&/li&&li&&p&Mcgrayne, S.B. Nobel Prize Women in Science: Their Lives, Struggles, and Momentous Discoveries[M]. Kensington Pub Corp (T); Rev Sub edition. 1998.&/p&&/li&&li&&p&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omen, Minorities, and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R]. 2015.&/p&&/li&&li&&p&Pearson, Willie. Advancing Women in Scienc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 Springer Cham Heidelberg New York Dordrecht London.2015.&/p&&/li&&li&&p&OECD Statistics.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ats.oecd.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tats.oecd.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7ba34ba1d60c2c96c5d03_b.jpg& data-rawwidth=&254& data-rawheight=&1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4&&&/figure&&p&更多涨姿势科学类文章,欢迎关注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zhishifenzi& class=&internal&&知识分子 - 知乎专栏&/a& 。&/p&
?2016年科学奖7位诺奖得主均为男性,2015年仅有一位女性。图为屠呦呦和先生及家人在获奖现场。Alexander Mahmoud / 摄 编者按: 直到今天,性别歧视依旧是某些地区、某些领域的顽疾。诺贝尔奖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自然科学领域共评出581位诺奖得主,…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1fa229d3e5fac0d3b169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1fa229d3e5fac0d3b169_r.jpg&&&/figure&号,我把手上的iPhone6Plus寄了出去。顺丰的小哥来得很快,便在门口等着我重置机器。我看他也挺忙的,于是赶紧给塞进包装盒里,请他帮忙过十来分钟彻底关闭电源就行。因为含电池不让空运,三天后这台iPhone才被远在珠海的朋友收到,他正创业得热乎,需要几台二手iPhone做测试机,我便随口作价卖了。&br&&br& 从iPhone1代开始用到6代,我已经完全习惯了iOS的各种操作体验,也习惯了从苹果商店里获取任何好玩的东西。因为有着3个以上的电话号码,所以手上一直保持着至少2台手机:用iPhone1代的时候我还用着多普达钻石1代(WindowsMobile),用iPhone 3G的时候还在用着第一台安卓手机Google G1。在2012年之前几年,我一直是一台iPhone一台安卓,在2012年到2015年间,一台iPhone同时一台WindowsPhone,2015年下半年同时用着2台iPhone 6,一大一小。后来因为我不再工作了,所以电话联系的需求变得少到几乎没有,手机越来越没有存在必要,于是先把小的iPhone 6给卖了。这个冬天,随着低头写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再加上之前长期使用智能手机,导致积累下来的毛病都发作了:我的颈椎废了,随后腰椎,最严重时在趴着的情况下几乎无法起床,手臂完全不能使力。为了身体健康,我打算过一段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而且如果万一真离不开iPhone,也是该换个7Plus的时候了。&br&&br&&br&&br&&b&第1天。&/b&我找出收藏着的索尼爱立信X1,看了看又盖上了,毕竟还是全新的机器,继续收着吧。随后我从抽屉里摸出诺基亚N73和索爱T628,后者还能充上电,我找了张SIM卡小转大的卡托,把卡装了进去,有信号。就酱,朴素的生活开始了。&br&&br&对了,这天我生日,新生活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1f770cad6169c1bcd36b37ea713973a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1f770cad6169c1bcd36b37ea713973a_r.jpg&&&/figure&&br&&br&&b&第2天。&/b&我只身来到颐堤港吃午饭,在煲仔皇点了个腊味煲仔饭,店员告知只能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不能刷卡。我身上就揣了一张信用卡,一张身份证,还有几张零钱,怎么都凑不够饭钱。当时特别尴尬,服务员在柜台里盯着我,非常纳闷这个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拿手机出来扫一扫码呢?没办法,换了一家店,点了个20块钱以下的吃的。&br&&br&10分钟吃完,掏出零钱付了停车费,回家宅着。&br&&br&&br&&b&第3天。&/b&我已经发现没有微信是不能活下去的,如今我妈都不会打我电话,只会微信语音。我在没有iPhone的第一天就在朋友圈发了通知,说我不用智能手机了,要找我的话请电话联系。这才3天我就觉悟了,没有微信没法活。还好,我还有一台闲置的黑莓手机,安卓系统的Passport,能装微信。测试微信能登录后,我把主号码换了过去。&br&&br&不过,这手机没有移动3G/4G,只有2.4G的Edge网,看着右上角的”e”图标,我知道这玩意只能室内用了,凑合吧。&br&&br&微信近2000条未读信息,这才过了3天。不过这3天,我看完了2本书,纸质书。&br&&br&&br&&b&第4天。&/b&去三里屯某咖啡馆参加Google中国开发者聚会,主办者是我老同事,协办方是朋友的公司。入场后正好赶上大家拍合影,我便在大家对面拿出黑莓手机拍照,画质实在太渣,也不太想发朋友圈。&br&&br&后来的日子里,因为缺少了iPhone的优质摄像头,我不再像从前那样随处拍照了;既然不拍照,也就没什么发朋友圈的想法了;既然不发朋友圈,我也就不太看朋友圈了。&br&&br&挺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dcaecc6e499dd53a5de28a38e5ad72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dcaecc6e499dd53a5de28a38e5ad722_r.jpg&&&/figure&&br&&br&&b&第5天。&/b&我时不时看看苹果官网,想知道亮黑色的128G iPhone7Plus什么时候可以预约去苹果店取货。没戏,其他颜色都有预约,惟独亮黑色一直没有。尽管众所周知亮黑色非常不耐磨并且最小128G起售,我还是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我就喜欢这颜色,不为别的。&br&&br&研究了一下,新MacBook Pro还是不错的,TouchBar我还蛮喜欢,可以入一台。&br&&br&&br&&b&第6天。&/b&顺手把手上的灰色MacBook卖了,拿出了2011年的MacBook Air用着,只有2G内存,我日常也就打字和浏览器,足够。&br&&br&&br&&b&第7天。&/b&我去了望京SOHO见朋友,朋友请吃午饭,所以无所谓用什么付款。我也始终没有把手机掏出来,实现了两人在饭桌上积极交流而不玩手机。吃完饭离开的时候去地库取车,突然想到望京SOHO地库使用ApplePay支付停车费的话是有5折优惠的!&br&&br&亏大了。&br&&br&&br&&b&第8天。&/b&发现了一个问题:黑莓上的微信在1年多前已经停止了更新,这也就意味着有些功能它是没有的。这天有朋友在群里面发红包,而我这看到的提示是“该版本不支持”的信息。&br&&br&感觉错过了几个亿。&br&&br&&br&&b&第9天。&/b&揣着黑莓手机出去吃饭,想着我现在有微信了,我可以付钱了!我又到了那天我没有吃成饭的煲仔皇,坦坦荡荡拿出微信付款。结果……黑莓版的微信,没有收付款功能,它可以扫别人的二维码,但是正儿八经的生成商家的收付款二维码是没有的!&br&&br&还好我装了个支付宝,留了一手。我点开支付宝,等待loading,弹窗提示:请升级支付宝客户端……。然后,然后它自动退出了。可我这已经是最新了,黑莓商店里能适配的最新的了。&br&&br&我掉头就走,无脸见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e18eb3f2fe344e4f620ac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e18eb3f2fe344e4f620ac0_r.jpg&&&/figure&&br&&br&&b&第10天。&/b&我不能藏着掖着,其实我还有个iPad Mini,4G+WiFi版,所以我有一张联通的SIM卡是常年搁在里头。以前这个iPad只用来看视频和豆瓣阅读,大部分时间它被插在音响底座上,这天我把微信给装上了,找出了以前闲置的罗技蓝牙键盘,毕竟这样回复消息比用黑莓的键盘打字选字快得多。&br&&br&因为不太发朋友圈了,微信上的消息倒也少了,除了群之外(群也统统屏蔽了),几乎没什么人找我。有时候整天整天没有消息。我打算,每天午饭后看一眼微信,睡觉前再看一眼,而且尽量不点朋友圈。&br&&br&iOS的超级马里奥上架了,这个可以有,买了个,明天高铁上玩。&br&&br&&br&&b&第11天。&/b&坐高铁去南京参加一个大会,得上台做演讲。前几天用那台老Air做PPT可折磨死我了,别看它打字写文章很顺,一打开Office或者Keynote就卡得半死,每一次操作都停顿半秒。&br&&br&在高铁上最后调整了一次PPT,然后开始玩马里奥,捧着iPad玩游戏在半空中玩游戏并不轻松,但是我颈椎疼,不能长时间低头。&br&&br&话说iOS的超级马里奥做得不错,可玩性很高,想要完美过关几乎变态。&br&&br&&br&&b&第12天。&/b&演讲完后,回酒店游了一会泳,全身舒畅。打开iPad上的易到用车,叫车去南京南站,回北京。我站在街头,左手捧着手机随时接司机电话,右手捧着iPad看地图看车到了哪里。路人看着这个人在寒风中捧着iPad,想来也是蛮费解的。&br&&br&在车上,举着iPad拍了几张南京的奇奇怪怪的新建筑,使劲加滤镜才能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79c64d3dda4bf858ccdec83cd8e78bd_b.jpg& data-rawwidth=&1909& data-rawheight=&19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79c64d3dda4bf858ccdec83cd8e78bd_r.jpg&&&/figure&&br&&br&&b&第13天。&/b&开车去位于光华路的朋友公司串门。以往我习惯出门之前先看看路况,然后决定走哪条路。如今没有iPhone,也没法看路况,开车上路就走。在朋友办公室待2小时后,我在下班前离开往家赶。没有路况的指导,我直接往前走,这一趟让我觉得异常轻松,因为我不需要去揣摩我到底该怎么选择,只是按照最常用的最直接的路线往前走就可以,至于它究竟是不是对的或者是不是走了最堵的路,天知道,反正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就不可能同时有另外的选择。&p&&br&不被百度和高德瞎指挥,随心所欲,不怨天尤人。&br&&br&&b&真的,我很久没有这么自在地开过车了。&/b&&br&&br&&br&&b&第14天。&/b&那台黑莓手机收到移动下发的短信通知:我本月还有10G流量没用。&br&&br&我哪里用得完,那就下月起改套餐吧。&br&&br&&br&&b&第15天。&/b&听说我最近的凄惨遭遇后,老同事看不下去了。他来找我吃午饭,顺便带了台戴尔显示器送给我,让我不要老低头用笔记本写作,另外还借了台手机给我,是一台诺基亚930,Windows 10。&br&&br&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br&&br&带回去插上充电,开机,提示更新系统,更新了半小时,我便忘了它的存在。&br&&br&&br&&b&第16天。&/b&去手机的疗效不错,自我感觉无比好。似乎时间变多了,用上了外接显示器,脖子也不疼了。&br&&br&因为腰椎问题,不能长时间坐着,这些天我都站在客厅吧台写东西,几乎每天能保障5000字产出。&br&&br&&b&又看完了2本书。&/b&&br&&br&&br&&b&第17天。&/b&我已经慢慢习惯了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的生活。我把相机找了出来充电,索尼的黑卡相机有个优点,能WiFi direct传输照片。这两天我又偶尔发发朋友圈发发豆瓣了,完全是因为相机出图比手机好太多的缘故。先用相机拍照,然后用iPad连上相机的WiFi拷出原片,稍微修一下图,然后发出去。&br&&br&我亲爱的RX1rII,真是冷落你太久了,大价钱买你回来,结果还不如小小的手机摄像头用得多,人都是怎么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e074e1de7f_b.jpg& data-rawwidth=&3248& data-rawheight=&20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e074e1de7f_r.jpg&&&/figure&&br&&br&&b&第18天。&/b&周末,和白老师窝在沙发上看片。鬼吹灯电视剧的节奏太慢太慢,都赶得上韩剧了,于是换西部世界。面对那么多裸男裸女白老师似乎兴趣不大,总有事没事抱着手机聊天,被我呵斥了数次,到底还能不能一起好好地看片。白老师说,你以前抱着手机的时间比我还多!只是你自己不觉得而已!&br&&br&是吗?这可是相当不益于家庭幸福的,我以前居然那样。&br&&br&&br&&b&第19天。&/b&心血来潮又打开苹果官网看了看亮黑色7Plus的预约情况。咦!离我最近的三里屯店和朝阳大悦城店都有现货!想了想,好像我也不是那么需要iPhone,顺手点了浏览器的叉。&br&&br&清净了。&br&&br&&br&&b&第20天。&/b&看书,听歌,游泳,写字,逗狗。生活真是简单。&br&&br&我曾经习惯在iPhone上玩数独游戏,如今没得玩了,便又把魔方找了出来,重新温习公式。&br&&br&&br&&b&第21天。&/b&送狗去朋友家寄养,因为第二天我们去日本。一路上专心驾驶,等红灯时才拿起iPad通知朋友我快到了,旁边一起等灯的小哥表情很吃惊,见过开车用手机的,没见过开车玩iPad的,我都能想象他的内心os:你丫……心真大。&br&&br&&br&&b&第22天。&/b&出发去北海道,因为去日本要买当地SIM卡用,出门前拿出N年前闲置的SONY Z1Ultra(大菜刀)充上电,开机,卡卡卡卡卡……简直没法用。想到了那天老同事给我的诺基亚930,就它了,WindowsPhone必定比安卓流畅,放进箱子。&br&&br&&br&&b&第23天。&/b&日本的SIM卡插进诺基亚930没反应,无服务。我把中国移动的卡和中国联通的卡也都试了,也没反应。思考良久,突然凭着一丝丝当年的职业素养回忆起来,这台手机是TD-LTE!也就是国产4G标准,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使用。&br&&br&废柴。&br&&br&&br&&b&第24天。&/b&在暴雪中泡着户外温泉,肩膀以下浸在汤里,鹅毛大雪扑在脸上和肩膀上,甚是痛快。想着这会如果有个iPhone在手上,随手能拍几张照片,纪念也好显摆也好,都行。不过也就是想想,哪能带手机进来,还想拍照,太不合规矩。还是老老实实享受当下吧。&br&&br&人啊,在旅行中往往花了太多时间去拍照,去分享,&b&其实自己都没有认认真真看清楚风景,还没安安静静实实在在享受到,就忙着去分享给别人,图啥呢?&/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0ba63b9c6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0ba63b9c6e_r.jpg&&&/figure&&br&&br&&b&第25天。&/b&约了碰巧也在北海道的朋友在二世古滑雪场碰面一起晚餐,2016年的最后一天,即使全年一事无成,也应当热闹点过。我在iPad上的微信留言给朋友说晚上8点联系,然后把iPad锁在储物柜,上了雪道——我若是揣着iPad去滑雪它一定会摔断的。等到了8点雪场关闭,我打开iPad看到了他一连串的留言:5点半他们就下来休息了,一直联系不上我,就直接叫车回酒店吃饭休息了。&br&&br&没及时和人家说明如今微信不能正常联系到我,终究还是蛮误事的。&br&&br&&br&&b&第26天。&/b&2017年第1天,朋友圈各种新年好,谁谁发的并无区别,我没有发似乎也不缺少什么。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底有多少重复的内容在浪费着网络浪费着能量?多点一个赞少点一个赞,又有什么不同呢?&br&&br&我的一篇装修文章上了豆瓣首页新年头条,评论通知炸了,粉丝数也爆了,知乎也推荐了,好兆头。来不及看评论,又匆匆上了雪道。&br&&br&大雪纷飞,&b&总该干些该干的事情吧。&/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847e6fd4ba763218efa9_b.jpg&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847e6fd4ba763218efa9_r.jpg&&&/figure&&br&&br&&b&第27天。&/b&逛店,采购些日常用品回国。每每看到好玩的商品,我都把白老师拉过来,说,借你的iPhone,帮我拍一张这个,你帮我再拍一张那个。她嘲笑我说,想拍啊?自己买个iPhone啊,想戒手机,就别总想着拍照啊。&br&&br&我咬紧牙关,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含着泪也要活下去。&br&&br&&br&&b&第28天。&/b&降落北京,雾霾蔽日,什么都看不见。飞机还没停稳,大家都忙着开手机,各种开机音乐绵延不绝,我偏不开,我开了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看,我为什么要开,我开了也没人找我也不会有留言,我为什么要急着开。广播都在说飞机停稳前请不要打开手机,你们都没听到么?&br&&br&如果我iPhone在手,我也早打开了。不是我吹,飞机轮胎着地那一瞬间我就打开了。&br&&br&&br&&b&第29天。&/b&一边吃晚饭,一边开了一场冷清的知乎Live,连一台手机钱都没赚回来,不过这已经比“在行”上的约见划算很多了。&br&&br&&br&&b&第30天。&/b&看书,听歌,游泳,写字,逗狗。生活还是一样简单。&br&&br&睡觉前看了一眼微信,在苹果工作的朋友问我,他们内部员工代买iPhone7是有85折优惠的,特地留了个名额给我,现在可以买亮黑了,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亮黑色,问我要不要买。&br&&br&我回答他说,多谢,暂时不买了。我再想想。&br&&br&&br&&br&2017年已经过去了一周,告别iPhone的这一个月下来,我一共写下了近10万字内容(大部分因为出版合约暂时不能发布在网上),看完了近30集美剧,10多部电影,7本书。在国内的时间我几乎每天游泳,在日本的时间每天泡温泉,在北京几乎没产生吃饭停车之外的消费,在日本也只买了些厨房用品和一盒乐高,这趟日本只象征性地逛了10分钟电器店,以往至少逛1个小时。&br&&br&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还要不要买台iPhone?&/p&
号,我把手上的iPhone6Plus寄了出去。顺丰的小哥来得很快,便在门口等着我重置机器。我看他也挺忙的,于是赶紧给塞进包装盒里,请他帮忙过十来分钟彻底关闭电源就行。因为含电池不让空运,三天后这台iPhone才被远在珠海的朋友收到,他正创业得热…
&p&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一个伪命题,十四亿人,单从“婚配价值”来讲也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么,总有高素质身材好收入良好品质上佳又不直男癌的男同胞吧。不过我也能理解这个观点支持者们大概是什么意思,应该就是“同级别的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e03c1da5723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e03c1da5723_r.jpg&&&/figure&&p&男人分三六九等,女人也分三六九等,那么三等男人相比三等女人就要low一些,应该一等男人才配得上三等女人,可能这就是“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观点的出发点吧。所以说这种配得上、配不上是个伪命题,就像奶茶这样的找了刘强东她也不会觉得委屈自己啊。女性同胞觉得配得上自己男人不多倒是可以讨论讨论的。&/p&&br&&p&那么男女的价值应该如何评判呢?是不是能与女性同级别价值相匹配的男人就不够呢?大概一年前这个话题就引发过热议,那篇文章是这么说的“上海马路上,女比男明显高一个档次……现在的男的要么狗头狗脑,要么缩头缩脑,没一个看着舒服的,倒是女生都蛮有气质的……女性的外表已和国际接轨,而男的不健身,年纪轻轻就啤酒肚,仪态也差,好衣服都穿不出气质,还有谢顶的,满脸痘的……”&/p&&br&&p&不管男同胞们乐不乐意,这确实是反映了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女性相比于男性更愿意打扮自己。但是探讨这问题就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一个人的价值是要怎么衡量?如上面文章所说,一个人的长相、身材、衣着打扮,明显是属于人的自然价值,但是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在谈“匹配”问题的时候不考虑社会价值是不科学的。&/p&&br&&p&今天刚看到的新闻,苏格兰一个失业电工,冒充莱斯特城主帅拉捏利,一周睡了26个姑娘。同样一张脸,同样看似力不从心的年纪,换了一个莱斯特城主帅的身份就赢得平均一天3-4个姑娘投怀送抱,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吧。这还是个国外的例子,可不是高贵的白人姑娘一定都要六块腹肌的肌肉男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fcf5f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fcf5f_r.jpg&&&/figure&&p&这位大爷最后还很有理由:“我从来没骗她们,因为我没说过我是拉捏利,但她们却非要这么认为,我只是没有纠正她们的看法而已。”这就体现了,同样一副皮囊,社会价值的高低是多么具有决定性的。不过摆事实讲道理,这个老大爷身体素质也是很优秀的,一天三四个,一周七天天天不断,许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啊(当然也可能是真憋得太久了)。&/p&&br&&br&&p&要想更深入的了解男女配对中的价值问题,必须要提恩格斯那部经典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先从母系氏族公社谈起,为什么那时候女人占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原始社会男人打猎、女人采集果实,动物肯定比植物聪明,所以男人打猎的收成就难以保证而女人采集的食物是固定来源,你一个大男人天天在外面下光两手空空的回来,吃我们女人的用我们女人的,自然我们女人地位就高咯。但是人类从采集游猎文明进入到了农耕文明,男人的体力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农业文明重男轻女,从根上说就因为男人是壮劳力。男人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人类历史也慢慢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男人也就成为了社会的绝对主宰。&/p&&br&&p&不管现在男权女权怎么吵,至少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虽然现在妇女地位比封建时代大大提高,但我们依然是一个男权社会。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考量一个男人更多的是要考量其社会价值,而男人话语权下评判女人,自然就回去重视她的自然价值。普遍来看,在恋爱婚姻中,男人对女人的理想要求,大多是颜高、胸大、腿长。就算温柔贤惠这种也算其自然价值的考量。而女人对男人的评价,事业心、职业前途、未来发展、车、房……我们可以注意到现在一些对小鲜肉、腹肌男的需求量很高的女性群体,基本与经济自由的女白领群体重合,她们取得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就不在把男人的社会价值看的那么重要转而需求其自然属性。不过这种女性并不是主流,我妈我姥姥她们总是操心给我相亲,把这几个标签给我一贴“硕士”“家里几套房”“独生子”,介绍的姑娘已经排着队了,连我的照片都不用要,绝大多数都是郊区、县城的姑娘想在大城市落脚的,一回家就要给我安排我都不敢回去了。&/p&&br&&p&我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目前社会现状下,对于男人的社会价值评判要大于其自然价值的评判,所以许多男人并不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虽然说这种情况在大城市白领女性群体的强烈鄙视下有所改观,但依旧堪忧),而在男权社会话语权夏对于女性的要求则正好相反,青春靓丽的姑娘会得到舆论的肯定,而一个女学霸、职场女强人、女博士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歧视。所以我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一个伪命题,这里更多的是在考虑自然属性的匹配与否,而忽略了社会属性的价值。&/p&&br&&p&张艺谋再拍《山楂树之恋》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以前漂亮姑娘都嫁帅小伙,现在漂亮姑娘都嫁大自己二十岁的大老板,这个基因就这么被中和了,所以现在社会出美女越来越难了。这话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再以前那个大家都很穷、社会价值体现不出差距来的时候,自然价值成为了最重要的考量点。而为什么现在美女回家比自己大二十岁的“成功男人”,自然是把其社会价值与自己的自然价值做了一个匹配,就像买卖,明码标价公平交换市场行为,又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之说呢?&/p&&br&&p&要说明一点的是,我说明的是一个社会现象,不是我自己认可的一个观点,田园女权人士不要咬我。这个社会就是对女性的自然价值评判大于社会价值,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毕竟我们社会早已经走过了农业体力劳动时代和暴力战争年代——需要对男人的蛮力赋予极高评价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诸如污名化女博士、职场女强人、女司机等现象非常普遍,认为女人的价值就在于生育和相夫教子的观点同样非常普遍,这是对女性的不公平。我真得解释这一段不然极端女权人士早就把我挂路灯了,女权这个话题不敢碰,害怕。&/p&&br&&p&另一点就是,单纯的把“配得上”、“配不上”拎出来翻来覆去的说,忽略了“爱情”这一重要因素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而单纯的把男男女女们进行物化的考量。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恋爱拼图”的契合,文艺点说就是这把钥匙正好能打开你心里的那个锁。在这其中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并不占据决定性因素,而两个人的人格、性格,大脑中的多巴胺成为了伟大爱情最主要的造就者。&/p&&br&&p&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相当多 的男男女女直接跳过“爱情”这一环节就直奔“亲情”这一层面了,随说认为婚姻的普遍基础是爱情也确实理想化了一些,但是不容忽视爱情这一种伟大力量确实普遍存在并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至于“爱上”的那个人“配不配上”你,这个标准就更复杂了,这要考量你脑中的多巴胺和电流了。就比如幽默风趣在你的恋爱拼图里占多少比重,六块腹肌占多少比重,多喝热水占多少比重,因人而异。&/p&&br&&p&至于配得上、配不上,怎么衡量男女双方的价值,都可以谈,单就这个题目来说,我认为其论证方式是有问题的。节目里给出了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四点理由,中国男人没学会尊重女性;中国男人的婚姻观跟不上中国女性觉醒;中国男人的魅力不够;中国男人的性观念配不上。我认为每一条论证都不能称得上是严谨的论证。&/p&&br&&p&就比如说为证明“中国男人没学会尊重女性”的观点,举出了中国男人大男子主义的例子,又说外国人绅士风度如何如何,讲道理就是文章开头说的那个逻辑谬误,用中国差的跟外国好的比。中国没有尊重女性的绅士吗?当然有,相当多。就说西方发达国家,你非要举那些华尔街金领和欧洲老贵族们的例子,我带你去看看五大湖的钢铁工人、曼彻斯特的足球流氓、新西兰的伐木工、巴黎烧汽车的无业青年。讲道理哪个国家都有好的也有坏的,不尊重女性的现象确实有,那我是不是要举好多中国女性不尊重男性的例子证明配得上呢?这种胡搅蛮缠式的辩论是无意义的。还有性观念的问题,中国性教育现状就这样,我们就是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中国发展才多少年呢,男人性教育跟不上不见得女人观念就先进吧?就比如说节目里不带套这个问题,很多就是男女双方性知识普及度的问题,女孩子有男人不带套就不给上这种意识不过分吧?以点概面、以个体否定整体都是不可取的。&/p&&br&&p&微信公众号(knowledgewealth),欢迎关注&br&&/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mHUEHDvEVGYrrX9-9yC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mHUEHD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VGYrrX9-9yC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一个伪命题,十四亿人,单从“婚配价值”来讲也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么,总有高素质身材好收入良好品质上佳又不直男癌的男同胞吧。不过我也能理解这个观点支持者们大概是什么意思,应该就是“同级别的中国男人配不…
口语更新了!!&br&--------------------------------------------------------------------------------------------------------------------------------------------&br&已更新写作!&br&--------------------------------------------------------------------------------------------------------------------------------------------&br&最值得报的是写作班&br&&br&一战7分(阅读8.5 听力7.5 写作6.5 口语6)来强答 自学1学期+新东方10天25人大班 当时大一
&br&&b&参考资料:绿皮雅思词汇/剑桥雅思4-9&/b&&br&&br&如果题主的英语四级接近600,六级在500左右的水平,或者高考英语125+,有自制力和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都可以以自学为主。&br&&br&&b&报班一定会get的:老师的答疑和考试技巧、经验,一种备考氛围,有共同目标的同学,个别机构提供全真模考/作文批改&/b&&br&&br&&br&&b&报班不一定会get的:提分/保分&/b&&br&&br&题主在杭州,凤起路延安里的写字楼里有多少出国培训机构,它们的老师,很多,都是,&b&上午在A机构,下午去B机构,晚上再自己一对一&/b&。并不能期望多对你负责。&br&&br&题主也曾在一个新东方离职创业的老师(我的写作老师)开的雅思培训里,做了一年的助教(坐标也在凤起路啊哈哈)。见过无数学生,从高二到大四,很多人考四次五次,战线拉了一两年,甚至到最后无奈去买2000块的预测…&br&&br&费用是越来越贵了,名师也很难留在XDF这样的大教育机构里,碰上个上课天天往外蹦段子的一节课2小时分分钟就没了&br&&br&见过一个寒假花好几万,四门全部一对一的,最后也就提高0.5。正好这个小姑娘归我管,学习能力一眼就看出来了,定力太差,方法不对。&b&作完剑桥自己懒得订正,背单词不记中文意思,做阅读不计时&/b&……这样的学生只能花钱买个安心。&br&&br&雅思就是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一种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学英语无非是听说读写,我们考它本身就很功利,为了出国,为了申更好的学校。&br&题主就努力下给自己省出点吃喝玩乐的钱自学吧!要相信自学的力量哟!&br&&br&我的备考计划,希望帮到楼主&br&&br&&ul&&li&10月背单词(新东方绿皮乱序)扩大词汇(最后也只背了20个list)&br&&/li&&li&11-12月做剑4-8的听力、阅读。做完一遍之后,进行精读&br&&/li&&li&考试周,暂停半个月&br&&/li&&li& 1月15-25新东方上课,着重学习口语、写作同时根据每项老师教授的备考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为巩固。 听力背、听写了听力词汇,口语针对零零散散准备了几个话题。写作每天回家仔细整理笔记,练写作的&b&语料&/b&。阅读暂放。&br&&/li&&li&1月27-2月11 就是自己在家分项专攻的一段时间。&br&&/li&&li& 2月12、13、14每天上午按照正式考试时间进行模拟的阅读、听力。13号14号增加作文模拟。&br&&/li&&li& 我会把每天的计划写在电脑桌面的便签上,时不时提醒自己要做什么。&br&&/li&&/ul&&br&听力:&br&
第一次做听力错了14个,做到剑7的时候错误减少到7、8个,偶尔错的少一些,5个上下。做的过程中各种场景都潜移默化地熟悉了,S1会有题感,这时候感到最迷茫的就是选择题。&br&&br&开始上课后,就开始&b&精听&/b&(精听的基础是听力词汇)。&br&&b&我只精听S3,最笨的方法每一句都写下来,听4次不过就空着,保证是一句话一句话地听。&/b&&br&完之后校对,不仅仅校对错误、听不出来的,还要听哪些地方有吞音连读现象、哪些词语的发音比较“奇葩”,还有好的&b&语料&/b&,都要记下来。&br&精听完还有&b&跟读&/b&。&b&我选择剑6T4S3,语速很快的英音独白,每天半小时,完全模仿他的语音语调,不断地录音,自己听差异,不求量但求准确。&/b&&br&至于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把&b&题目读完&/b&,所以一拿到卷子,先利用念题干和S1读example的时间去看S3\S4的选择题题目,再回来做S1,可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br&&br&阅读:&br&
阅读词汇还是很重要,但是我词汇量很小,背了一个月单词书就崩溃了。&br&&b&直接做题&/b&,第一次做阅读,90分钟才做完,错了13个,做完后处于吐血边缘。单词不够会导致时间不够,&b&但是我自己摸索出了做题顺序:看完标题和导语(如果有),先看题目并划出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非题看两个以免漏掉,note、summary看看题干有没有给范围,heading看一遍基本排除有专有名词的项,倒heading例如配对人名,心里有数看的时候圈划就好了。&/b&往往看两段就能做出一些题目,再看题划关键词再往下看,很难决定的先空着至少做下来一遍知道它所在的范围。如果一次性看完题目,什么也记不住等于浪费时间。精读也很必要,查词,专业名词要混个脸熟,看到不会怕(感觉好多大词和做题是没关系的),名词替换要特别小心,自己归纳,再背高频替换,在做NB的时候很有用。&br&我&b&精读了剑5和剑8两本书&/b&,收获很大。顺利的时候做一份阅读只要45分钟,基本都在8分以上。还有,我从一开始练阅读就是三篇一口气做完,不松懈,并且是倒计时做题,手机倒计时放在旁边逼着自己写答案,有考试时的紧迫感,对提速很有帮助。&br&&br&&br&&b&-1.3.更新&/b&&br&我的写作准备,也就是从上课开始的。(从开始准备到考试一个月)&br&不得不说我的写作老师上课太棒了(不打广告啊然而他的微博是 @ 柏邱),以下内容很多是课堂所得。&br&嗯,雅思嘛,报班就报写作这一项。&br&&br&&p&大作文 250W 40mins(2/3)
小作文150W 20mis(1/3)&/p&
写作基本要求:准确、多样、速度&br&先解决&b&审题&/b&,再解决&b&思路&/b&和&b&结构&/b&。&br&减少语法错误的方式:&b&自己给自己批改&/b&&br&加大专有名词词汇量的方式:&b&语料&/b&练习&br&我前后练了4篇大作文,6篇小作文,写的时候我允许自己看上课的PPT,看同题型的范文,甚至谷歌,不断修改,写得自己看着舒服。&br&小作文我几乎把每个类型都写了一遍,流程图和地图各写了一次,写了就知道并不难,甚至不用像线、表格这样费脑子分析。&br&&br&最后一周我花了5天看看预测,2天模拟写作(考之前还是没能按时写完)但是我知道时间流失在不断地擦除和修改上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修图原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