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满足一if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进行相应判断)满足另外一if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进行相应判断)

查看: 2610|回复: 4
先做判断,满足条件1做一个运算,满足条件2再做另一个运算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先做判断,满足条件1做一个运算,满足条件2再做另一个运算
初学函数,自己写了一个IF,但是不会联起来,
另外有没有其他函数,能把我这个优化下
10:4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71.41 KB, 下载次数: 44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TEXT(D12-C12,&[h]&)-24-24*(E12=&普通站&)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上的兄弟 判断是否普通和节点站是否超时如何套用IF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你普通和节点的计算只差24嘛
所以使用 24*(E12=&普通站&)
当E12为普通站时, 这段为24, 当E12为节点时这段为0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 & & & & & & &
=IF(TEXT(D13-C13,&[h]&)-24-24*(E13=&普通站&)&0,&是&,&否&)
玩命加载中,请稍候
玩命加载中,请稍候
Powered by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言论,本站将协助国家相关部门追究发言者责任! &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徐怀玉律师 李志群律师excel 指定单元格满足某一个条件时,另一个单元格显示特定文字_百度知道
excel 指定单元格满足某一个条件时,另一个单元格显示特定文字
excel 指定单元格满足某一个条件(此条件是时间,如:20:00:00&A1&8:00:00)时,另一个单元格显示(白班或夜班)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选用以下方法:1、若“条件与特定文字”较少,可用多层IF函数实现。假定A列输入条件,示例公式:=if(a2&0,&&,if(a2&20,&第一组&,if(a2&50,&第二组&,if(a2&80,&第三组&,if(a2&=100,&第四组&,&&)))))下拉填充。2、若“条件与特定文字”较多,可用LOOKUP函数实现。示例公式:=if(a2&&&&,lookup(a2,{0,20,50,80,100},{&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下拉填充。
采纳率:43%
来自团队:
=if(and(hour(A1)&=8,hour(A1)&=20),&白班&,&夜班&)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在B1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LOOKUP(HOUR(A1),{0,8,16},{&夜班&,&白班&,&晚班&})&详见附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excel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excel多条件判断。比如3个条件同时满足则输出A,否则输出B。_百度知道
excel多条件判断。比如3个条件同时满足则输出A,否则输出B。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设定ABC三列为判断条件,结果在D列显示,则在D1输入公式:=IF(AND(A1=条件1,B1=条件2,C1=条件3),&A&,&B&)向下复制
采纳率:80%
来自团队:
=IF(AND(条件1,条件2,条件3),&A&,&B&)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excel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excel,如何把第一个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找出来?_百度知道
excel,如何把第一个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找出来?
如图,再c1中返回a列中第一个大于b1的数所在的单元格的行数。本例中6就大于3,所以返回6所在的单元格的行数,即1,完毕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讲清楚!满足条件——是大于、还是等于、还是小于?1、大于:=&A&&MIN(IF(A1:A10&B1,ROW(1:10)))数组公式,输入后先不要回车,按Ctrl+Shift+Enter结束计算。2、等于:=&A&&MATCH(B1,A1:A10,)回车即可。3、小于:=&A&&MIN(IF(A1:A10&B1,ROW(1:10)))也是数组公式,操作同“1、”咦!怎么有补充条件?还有这么多网友回答??且已经采纳答案的。真是……!早知就不回答了。
采纳率:72%
来自团队:
用自定义函数行不行?alt+f11插入一个模块,将以下代码复制进去Function fanhui(a, b)For Each cell In bIf cell.Value & a Thenfanhui = cell.RowExit FunctionEnd IfNextEnd Function保存后,在c1中输入:=fanhui(b1,$a$2:$a$10)地址也可以输入a2:a10,不过在别的单元格拖动填充时会变化。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EXCEL单元格的引用包括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种。相对引用
公式中的相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A1)是基于包含公式和单元格引用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也随之改变。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引用会自动调整。默认情况下,新公式使用相对引用。例如,如果将单元格 B2 中的相对引用复制到单元格 B3,将自动从 =A1 调整到 =A2。 绝对引用
单元格中的绝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A$1)总是在指定位置引用单元格。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绝对引用保持不变。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绝对引用将不作调整。默认情况下,新公式使用相对引用,需要将它们转换为绝对引用。例如,如果将单元格 B2 中的绝对引用复制到单元格 B3,则在两个单元格中一样,都是 $A$1。混合引用
混合引用具有绝对列和相对行,或是绝对行和相对列。绝对引用列采用 $A1、$B1 等形式。绝对引用行采用 A$1、B$1 等形式。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则相对引用改变,而绝对引用不变。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相对引用自动调整,而绝对引用不作调整。例如,如果将一个混合引用从 A2 复制到 B3,它将从 =A$1 调整到 =B$1。
在Excel中输入公式时,只要正确使用F4键,就能简单地对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进行切换。现举例说明。
对于某单元格所输入的公式为“=SUM(B4:B8)?”。
选中整个公式,按下F4键,该公式内容变为“=SUM($B$4:$B$8)”,表示对横、纵行单元格均进行绝对引用。
第二次按下F4键,公式内容又变为“=SUM(B$4:B$8)”,表示对横行进行绝对引用,纵行相对引用。
第三次按下F4键,公式则变为“=SUM($B4:$B8)”,表示对横行进行相对引用,对纵行进行绝对引用。
第四次按下F4键时,公式变回到初始状态“=SUM(B4:B8)”,即对横行纵行的单元格均进行相对引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F4键的切换功能只对所选中的公式段有作用。 Excel中对交叉内容进行报表合并 在学校的成绩统计中,有的老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手头有两份成绩报表,一份是语文成绩,另一份是数学成绩,现在需要将这两份成绩报表合并起来,并计算出总分。本来这在Excel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但这还不算,最大的困难在于这两份成绩报表中的学生情况并不一致,即有一部分学生只有单科成绩,这样一来,两份成绩报表中的学生名单就出现了交叉(既有相 同部分,又有不同部分)。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有的人可能会想到用VBA写一段代码来完成这样的工作,但毕竟这东东不是每个人都会的,单为了这么点小事情去专门学习VBA,又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况且这摆在眼前的工作,哪里来得及等你去学习VBA。(等你学好了,估计也要下岗了!)其实,会者不难,只要你能灵活运用Excel中的函数与公式,这个问题也是能被轻松解决的。
在介绍笔者的具体方案之前,请大家先耐心来进行一些有关此方案的Excel函数及公式知识的准备工作。(先别急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首先我们要来学习的是Excel中的COUNTIF函数。COUNTIF (range,criteria) 函数的功能是计算给定区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Range 参数是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而Criteria参数则用以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假设 A1:A5 中的内容分别为 “张三”、“李四”、“王五”、“张三”、“张三”,则COUNTIF (A1:A5,& 张三&) 等于3。
接下来上场的是笔者最钟情的VLOOKUP函数,它在笔者的工作中无数次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作用可能仅次于IF和SUM函数,所以笔者在此向大家吐血推荐!(作广告?)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函数的功能是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当前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Lookup_value参数为需要在数据表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Table_array 参数为需要在其中查找数据的数据表,可以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例如数据库或数据清单。Col_index_num 参数为 table_array 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Col_index_num 为 1 时,返回 table_array 第一列中的数值;col_index_num 为 2,返回 table_array 第二列中的数值,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参数Range_lookup为一逻辑值,指明函数 VLOOKUP 返回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当其值为0时,将返回精确值;当其值为1时,将返回近似匹配值。关于VLOOKUP函数,在Excel的帮助文件中有非常详细的解释,本文限于篇幅的原因不能在此讲得更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进行学习。
另外在下面的方案中还将用到一些别的函数,如IF、ISNA等,就不单独介绍了,笔者将在介绍方案时一并向大家讲解。最后我们要了解的是关于Excel公式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概念。相对引用是指公式中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仅仅是相对于包含公式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引用的源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会随着公式所在单元格的改变而改变。例如A1单元格包含公式 =B1,当我们把A1的公式复制到A2后,则A2单元格包含公式 =B2,B1自动被调整为B2了。这一点在大量复制公式时特别有用,因此也是Excel公式的默认引用方式。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恰恰相反,无论公式所在单元格怎么变动,引用的源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绝对引用的标识符是美元符号“$”。 好了,下面就来正式介绍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了:假设已有工作簿文件“成绩单”,其工作表“语文”和“数学”分别是前文所说的两份成绩报表。
新建一工作表,将其命名为“索引”,在A1、B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索引”和“姓名”。选择“语文”工作表,将其中的学生姓名字段的所有内容全部复制到“索引”工作表中B列,接着再复制“数学”工作表的同样内容。复制完成后稍作检查,要保证“索引”工作表中B列的数据区域中不要有空单元格,否则会影响后面的公式。(当然,将公式设置得更为复杂的话,也可以忽略空单元格,但这个就请各位自己去摸索了)
假设最后一个学生姓名在单元格B24,下面我们来为这些包含重复内容的学生姓名数据建立索引,以过滤掉重复内容。先在A2单元格中输入数字“1”,然后再在A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COUNTIF(B3:$B$24,B3)&1,A2,1+A2)”。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如果在单元格区域B3:B24中,单元格B3中的学生姓名的出现次数大于1的话,就返回A2——也就是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上一个单元格的值,注意这里使用的是相对引用,此时即返回数值1;如果单元格B3中的学生姓名的出现次数不大于1的话,就返回另一个数值,该数值等于A2的值加上1。在表示单元格区域B3:B24时,笔者在标识该区域的结束单元格时用到了绝对引用,虽然实际上单元格B24后面已经没有任何数据了,但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强调在编辑公式时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来是为了与同一公式中的其它相对引用进行对比。绝对引用保证了COUNTIF函数不会超出指定范围,而相对引用又保证COUNTIF函数进行判断的条件每次都不同,且进行统计的范围每次都在缩小,如此才能避免对判断过的单元格进行重复统计。最后我们将单元格A3的公式向下进行拖曳到单元格A24,以进行公式的快速复制。这样,索引过程就完成了。结果如图一所示。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有没有搞错,索引值怎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实际上,这个索引值是专门配合后面的VLOOKUP函数来使用的,光靠这个数字是没有用的。不过我还是可以告诉你,相同的索引值中,第一次出现的为有效索引值。
再新建一工作表,将其命名为“汇总”。在A1、B1、C1、D1、E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索引”、“姓名”、“语文”、“数学”、“总分”。在A2单元格中输入数字1,然后向下拖曳到单元格A25,得到从1到24的序列数。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A2,索引!$A$2:$B$24,2,0)”,参照前文对VLOOKUP函数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此公式的功能在于根据A列相应单元格的数值,在“索引”工作表指定区域中找到对应的数值,返回给当前的单元格。Lookup_value参数和Table_array 参数分别运用了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都是为了复制公式的需要。在此,我们还利用了VLOOKUP函数的另一个特性,即如果Table_array 中有多个值与Lookup_value对应,则函数仅响应第一个出现的值。现在明白为什么“索引”工作表中有多个重复值也没关系了吧!
然后在C2和D2中分别输入公式“=IF(ISNA(VLOOKUP(B2,语文!$A$2:$B$13,2,0)),0,VLOOKUP(B2,语文!$A$2:$B$13,2,0))”、“=IF(ISNA(VLOOKUP(B2,数学!$A$2:$B$13,2,0)),0,VLOOKUP(B2,数学!$A$2:$B$13,2,0))”,用于根据B列中的学生姓名从“语文”和“数学”工作表中取得他们相应的成绩。ISNA()是用来判断VLOOKUP()的值是否有效的函数,即如果VLOOKUP()找不到相应的成绩时,ISNA()返回TRUE。再结合IF(),此公式的完整含义为如果相应的学生有对应的成绩,则返回他的成绩,否则为0。因为有许多学生只有单科成绩,所以这样的判断还是必要的,否则当VLOOKUP()找不到对应的成绩时,会返回值“#N/A”,不但难看,而且影响后面总分的计算。
在E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2+D2”就能得到总分,这个公式应该没什么好说的吧! 最后,同时选中C1、D1、E1单元格并往下进行拖曳以复制公式。怎么样,全都算好了吧!学生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刚刚好,而且他们的成绩也一分不差,是不是很容易!见图二所示。
好了,现在再回过头去理解一下方案中所有的公式,应该都是非常简单了的吧!按照本文的思路,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相信也难不倒你啦!
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是指公式的计算结果不随着存放结果的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引用:则是指公式的计算结果随着存放结果的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A3单元格有一个公式为=A1+A2,将此公式复制到B4单元格,因为是相对引用,它的公式变为=B2+B3,即存放结果的单元格由A3变为B4,行和列都加了1,那么公式的A1和A2的行和列也加1,变为了B2和B3。如果是在A3单元格有这样一个公式为=$A$1+$A$2,即绝对引用了,那么将此公式复制到B4单元格,因为是绝对引用,它的公式仍然是=$A$1+$A$2,不会变。
=MIN(IF(A1:A10&B1,ROW(1:10)))数组公式
用match函数,如果是Excel03,可能不支持a:a这样的引用,改成你的数据范围就可以了=MATCH(b1,A:A,-1)
这些问题去excelhome问,相信你可以得到非常满意的答案我不是在打广告啊,你可以自己去看下。。。。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excel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足条件返回相应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