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微信公众号大号榜单质量?

&高质量文章是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我重点分析了10个快速崛起的公众号
高质量文章是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我重点分析了10个快速崛起的公众号
日10时32分来源:
来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
作者:张二狗
国内最好的新媒体学习平台,聚焦1000万新媒体人,提供专业课程、企业内训与解决方案等服务。
读者在阅读微信文章时,开头是“第一印象”,结尾是“最后印象”。它们和文章主体一起决定了文章的质量。那么,高质量的文章会使用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呢?
今年 9 月至今,浑水自媒体江湖、新榜和清博大数据报道了 10 个“短时间崛起”的公众号,笔者阅读了这 10 个公众号的 60 篇文章,分析了它们开头和结尾的写作规律:
我走路带风(ID:WsF109), 5个月,累计粉丝50万+;
有车以后(ID:iyourcar),2年,百万用户;
酒鬼一家(ID:jiugui1jia),10天,增长粉丝150+;
小小包麻麻(ID:xxbmm123),1年,196篇10w+文案;
黑马公社(ID:heimagongshe),4个月,增长粉丝41万+;
摄影日记(ID:jpg202020),1年,积累粉丝100万+;
物道(ID:wudaoone),2年,积累粉丝180万+;
末那识(ID:monashi7S),8个月,积累粉丝10万+;
陈大咖(ID:dakachan),1年,积累粉丝40万+;
请辩(ID:qingbian-cl),8个月,积累粉丝8万+
一、如何写好开头?
大部分人想到微信文章开头的作用,都会说“吸引读者”,而实际上,开头有多种作用。
作用决定形式。因此,开头的形式也不仅仅有“你们知道吗,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这种吓唬人的低级写法。
下面具体说开头可以有哪些丰富的作用和形式。
开头有以下 3 种作用:
1、服务题目:当题目已经引起读者好奇时,开头需要解释或延续这种好奇。
2、吸引读者:如果开头内容无聊晦涩,读者很可能选择关闭文章,所以,开头需要吸引读者。
3、帮助理解文章:在读者阅读文章时,如果背景知识很重要,在开头就要介绍背景知识,以便读者理解文章。
为了达到不同的作用,需要用不同的形式。
上文讲述了三种开头作用,每种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1、“服务题目”的开头
这类开头形式与题目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 2 种形式:
1)解释题目的原因
当题目是一个问题,或让人琢磨不透时,需要在开头解释题目。
例:“昨天的推送里,让我看完最难过的台词是:如果你在我十八岁的时候认识我就好了,那时我的头发又黑又长,也很漂亮。”
from.《如果你在十八岁时认识我就好了》
2)顺着题目往下说
当题目已经足够惹人好奇时,开头接着题目的话头往下说就好了。
例:“宇宙到底有多大?很多人会说,很大,或者说,很大很大。”
from.《【震撼】宇宙到底有多大》
2、“吸引读者”的开头
读者的类型千差万别,不同的读者,会被不同的开头所吸引,所以,“吸引读者”的开头,形式最为多样,有以下 9 种:
1)描绘利益
告诉读者看了这篇文章会获得什么好处,无利不起早,读者自然会看下去。
例:“手机拍照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有些人不一定了解手机拍照技巧。其实不需要用到高级拍摄装备,也能把手机相机发挥的淋漓尽致。”
from.《这才是手机的正确拍照方法,以前白玩了!》
2)制造悬念
故意不说透,提起读者兴趣,让读者想要读下去。
例:“这是一个套路与反套路的故事。一个凌驾于世间所有尴尬之上的故事。一个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恨不得咬舌自尽的故事。总之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from.《工作室日常之一个悲伤的故事》
3)提出问题,回答一半
提出让读者好奇的问题,但不完整回答,读者就会更好奇。
例:“咖宝宝今天又来唱反调了。其实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今天都中了套路。从购买习惯角度来说,有些促销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实惠。”
from.《SOS!我要离开这个全是折扣套路的城市》
开头只说了“没有真正的实惠”,但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真实惠”,读者自然会想知道。
4)自曝丑事
把自己的糗事说出来,表达坦诚的态度,拉近公众号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例:“大家好,又到了国民老尴尬老岳父语音跳票的环节。老安今天在临走前,跟小编说,帮我编一个理由,填充今天的语音环节。”
from.《工作室日常之台历讨论会议》
5)制造冲突场景
有了冲突,但结局未知,读者自然想一探究竟。
例:“粉丝七七愤怒的跟末那说:叔,最近有个男人追我。”
from.《我帮你,没有动机》
读者看完之后,会好奇“为什么被人追求会愤怒?”,自然会阅读下文。
6)制造临场感
描述读者可能经历过的场景,让读者在心里想“这就是在说我啊”。
例:“双十一买的东西到了,你后悔嘛?从目前双十一某宝退货率来看,剁手族纷纷表示后悔。”
from.《花一百块钱买的东西,却要操好几万的心》
7)聊自己的近况
在讲述正题之前,作者先写写自己的近况,让读者感觉“我和 TA(作者)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这样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之后,读者更容易认同作者写的东西。
例:“身在帝都的我,可算盼来了暖气。”
from.《雾霾天冷窝在家!这些游戏能让熊孩子乖乖玩上一整天》
用与读者生活相关的、但对比鲜明的例子,以便凸显文章主要内容的特点。
例:“中国人是富不过三代,而美国人却可以用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从特朗普的爸爸,到特朗普,再到她女儿,整整经历了三代!这个女孩子,的确值得我们抛开一切政治眼光和国际因素去欣赏。”
from.《特朗普女儿 100 张照片曝光:这就是美国三代培养的一个贵族!(惊艳到窒息)》
用中国的“富不过三代”和“美国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做对比,让读者好奇“美国如何培养贵族?”
当内容对读者太陌生,或广告痕迹太重时,可以讲述与内容类似的例子,便于读者理解。
例:“上杯盖的小狐狸,是你一辈子的陪伴。‘一旦你驯养了什么,你要就要对它负责,永远的负责’——《小王子》”
from.《一万句多喝水,不如一只狐狸杯》
这篇文章是销售小狐狸水杯的软文,但狐狸水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读者不熟悉,因此,先将熟读者熟悉的《小王子》中的狐狸,以此减少读者对狐狸水杯的陌生感。
3、“保证故事完整”的开头
完整的故事结构会帮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文章含义,为此,开头要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方式就是介绍背景。
例:“前段时间砖叔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两辆东莞牌照车辆擦碰,一辆捷达撞上一台劳斯莱斯。而事故的责任清晰,事发地为禁停路段,劳斯莱斯司机人还在车里,虽然是违章停车,但无责任。”
from.《 3 万块的捷达顶了一下 500 万的劳斯莱斯,要赔 60 万!咋整??》
题目中只说捷达撞了劳斯莱斯,但没有介绍事情经过,这容易让读者理解不清,所以在开头,就介绍了事件背景,方便读者理解。
二、如何写好结尾?
相比于开头,结尾的形式少了一些。
因为制约开头的因素较少,主要来自题目和内容,所以开头形式的发挥空间较大。相比之下,结尾受文章风格、主体内容、写作目的、写作节奏等因素影响,受到的制约较大,所以形式有限。
下面是结尾的具体作用和形式。
结尾有以下 2 种作用:
1、加深读者印象:正文得出结论或态度之后,结尾处再次强调,以便加深读者印象;
2、引导读者行动:正文的内容已完结,或正文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行动时,要在结尾加引导语,引导读者行动。
下面按照结尾的不同作用,分别介绍每种作用所对应的结尾形式:
1、“加深读者印象”的结尾
“加深影响”是结尾最常见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4种形式实现:
1)总结全文/总结感受
在通篇论证了观点或表达了感情之后,结尾再总结一次,会加深读者的印象。
例:“为你变得有趣,为你变得有生气;为你变得有爱,为你长长久久在一起。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真的喜欢你。”
from.《我那么有趣,还不是因为喜欢你》
整篇文章就讲了一个故事,目的是表达“在喜欢的人的面前,我才活泼有趣起来”,最后再强调一次“为你变得有趣……就是因为真的喜欢你”,以免读者只记得故事,不记得观点。
2)呼应题目
在读者阅读文章之前,通常是被题目吸引,结尾再呼应题目的观点,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例:“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养娃背后的不容易。”
from.《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养娃的不容易》
3)重申观点
文章的开头就提出观点,结尾再提一遍。
开头:“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卖得最好的国产轿车之一,奇瑞艾瑞泽 5 。”
结尾:“毕竟车无完车。六七万就能买到一部颜值高、空间大、配置高、底子好的车,其他方面也别太苛求了。所以艾瑞泽 5 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from.《【一起说】2016 年最火的国产轿车之一, 7、8 万的价格却有 10 几万的面子!》
常用于严肃说理文章的结尾,通过调侃,让读者轻松。
例:“所以我现在虽然穷着却甘之如饴,因为等到以后出了名,我也能像梁龙一样说一句“不要脸”的话:‘那些贫穷时体会到的道理,是我一生最可贵的东西。’当然,撇开以上这几点,我还是想做个有钱人的。”
from.《我爱钱,但我不怕穷》
2、“引导读者行动”的结尾
微信文章在表达观点之后,有时需要引导读者行动,具体分为以下 3 种:
1)引导关注或购买
常用于软文的结尾处,通过找到文章内容与软文对象的共同特点,以此引导读者关注或购买。
例:“ 2017 年,365 天的美好与感动,你值得拥有。倒计时的日子,美啊。干嘛,有钱任性!掌柜!包两本!”
from.《这本造价 300 万的日历,内含 380 张美到爆的原创手绘,是 2017 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章结尾强调“时间”,日历代表了时间,所以,由“拥有时间”过渡到“购买日历”。
2)引导评论
在正文结束之后,加一句话,引导评论,提高粉丝活跃度。
例:“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叫醒秘诀,你们又有什么绝招来叫醒自家男人呢?”
from.《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懒的老公/男友?》
3)呼吁行动
在讲述了观点之后,号召读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例:“所以为了更好地占他便宜,请珍惜他,就从请他吃饭开始吧。”
from.《“大方”的人都长这样》
3、其他结尾形式
下面 3 种结尾形式比较特殊:
1)为下一篇做准备
这是系列文章的常用结尾,以便吸引读者留意下一篇文章。
例:“好了,我要去收拾行李了。越南河粉,我来了!!请大家期待咖宝的邮轮体验吧!”
from.《不好意思,下周我要消失几天》
几天之后,作者写了另一篇文章,讲述邮轮体验。
2)固定结尾
无论文章内容是什么,结尾的内容及其排版都不变化,目的是通过长期重复,给读者留下独特的印象,增加公众号的可识别度。
例:“不得不说,这样的微创新还是很赞的哈~”
这句话摘自公众号“摄影日记”(微信号:jpg202020),其中介绍科技产品的软文,都以这句话结尾。
3)没有结尾
常见于介绍专业信息的文章。介绍完信息就结尾,干净利落,不拖沓。
例:《 10 月份,这 10 款轿车卖得最火!大众占 50%,国产仅 1 款》
作者介绍完这 10 款轿车的信息之后,直接结尾,没有结尾段。
三、写在最后
本文讲述了开头和结尾的常见形式。
在实际写作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开头和结尾可能要发挥多种作用,所以在开头段和结尾段里,会混合使用多种形式。
所以,文中讲解的各种形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使用,才能写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
最新阅读推荐:
鸟哥笔记精编推广运营知识推荐:
最后鸟哥笔记
www.niaogebiji.com
鸟哥笔记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分享,成立以来累计分享上万篇干货知识、数十场线下活动,由于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操性,深受业内小伙伴的认可和推崇。加入鸟哥笔记▼
▼ “阅读原文”可直达更多干货,却很少人会点从KY中找到合适自己公众号的内容质量管理模式 轻松做到10W+
互联网 & 发布时间: 11:25:26 & 作者:佚名 &
KY是真正的因为质量而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典范,而这一点也正是未来内容争夺的核心。相信我们都可以从KY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真正合适我们自己公众号的内容质量管理模式及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最终做到轻松10W+的目标。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具体的分析吧
这是一个心理学垂类下一年内依靠自然流量做到粉丝过百万的公众号;也是目前原生广告在心理学领域试点的范例;90%的文章保证在十万+的阅读量。在公众号流量红利减弱的大环境下,为您分析Knowyourself 的独到运营策略;
心理学作为医疗大类下相对窄众的二级垂类,是一个相对较少被投资人和行内人士看好的线上方向,这主要源于心理学领域的特征:高专业性、强线下、个体化差异明显;同时更加源于国内对于心理学领域在认知方面的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精神类问题及疾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知识亟待普及,而一方面因为心理学领域的特征,导致纯线上的做法似乎显得隔靴搔痒,看起来似乎线上心理学公众号的运营成了死局
从优质内容入手的KY
面对以上的问题,KY的运营者从内容和定位上优先打破了这个局面。
KY的成立在早期面对的是18-25岁之间的 young adult,最早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因为现代社会变化,在早期成年阶段努力摸索社会规则,并尝试融入『大人』的社会的年轻群体,使得他们有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人格的修复。
从年龄段来说,这批用户可以算微信相对核心的用户群之一,对微信传播及内容获取的属性无需二次教育,有着良好的使用基础;从年龄层次来说,这批用户正处于大学、大学走入社会的年纪,不确定性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个时期出现人际、学业、早期职场、亲密关系方面的困惑急需解决和梳理。
KY的定位正好应正了这些急迫,隐秘且可能无法分享给他人,但需要倾诉的需求;
内容来说:
KY的早期宣传主打『在黑暗中一起游泳』的基调,切中了该年龄群体在不确定的状态下急需『浮木』的心理,吸引了大量对『亲密关系』、『选择』、『自我认知』、『家庭边界』等话题有探索欲望的种子用户。
可以发现,早期的选题更多的是基于认知方面的梳理和核心问题产生原因的论述,尚未扩展到『职场』、『疾病诊断』、『边缘性人格』、『婚姻』等相对专业且受众更加广泛的话题;利用选题的急迫性,使得种子用户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最终通过种子用户的转发、留言互动等快速吸引了打大批用户的关注;
而从内容质量的把控上,KY的主创做到了三点:
文章均是经过心理学专业训练,且有过实习经验,接受过督导的人士进行撰写(主要是KY的主创完成)文章的结构严格采用了:发生什么?为什么发生?可以怎么做的方式,将『现象』通过专业的分析和解析呈现出本质的原因,最终引导用户进行相关行为的付出,使得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知道可以怎么做;看到现在,唯一一个每篇文章严格列举引用文献的公众号,且全英文文献,可见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之高;
定位的精准、选题的策略、内容的严格把控使得KY在早期就得到了专业及非专业人士的关注,并成功的积累了来自目标用户群和来自学界的的关注,完成了早期种子用户的积累和快速的传播;
通过线下反哺线上
如引文所说,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心理学是私密性高,个性化强、周期强的领域,线上内容普及和下线咨询打通一直是困扰各类心理学创业团队的问题,KY在这里采用了独有的线上普及+线下互助会+黄页中心开放模式,将真正有需要的人引入线下,切换至较重的线下服务模式,而KY在其中为需要解决问题的用户提供资源对接平台;为需要见习的咨询师提供相关机会;为已经注册的心理咨询师提供更为广泛的案例来源;而线下服务中所涉及的话题,也是同时包含在KY的线上选题中,同时强化了线上内容和线下服务的连通性,提供了较为流畅的服务体验。
大致的流程如下:
线上查看文章&&线下互助会进行深入认知&&黄页寻找咨询师(在必要的情况下)&&线上文章回顾
在线下活动的管理上,KY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两项:
非强迫性:无论是对于咨询师联系方式的公开,还是线下互助会的举办,KY均采用义务协助的模式,在经过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并严格保密信息的情况下,提供平台!并不对任何关注者下是否应该做某些事情的判定; 严格的管理及淘汰机制;互助会及心理咨询对参与者要求有绝对的尊重,对引导者要求有绝对的专业,由于互助会在国内相对较少,而心理咨询尚未完全普及,参与者在早期容易出现因言语、认知、期望不同导致的争执最后影响实际活动的效果,在这点上,KY首先保证了活动的小规模,并对每个种子用户提供了严格的签到流程及会前准备指南,对于无法尊重该项指南的用户一律采用了黑名单模式;而对于线下心理咨询,KY给出了严格的寻访流程,我猜想也建立了投诉或黑名单机制,以防止用户对于心理咨询师的骚扰,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移情导致的咨询效果问题。 小结:
从打法上来说
KY采用了如下模式:
核心用户群规划&&用户群常规问题抽象&&选题&&&质量管控&&&线下互助会&&&黄页中心&&&用户扩张及反馈&&&核心用户群重定位&&&用户常规问题抽象
既满足了早期内容快速传播的需求,又避免了科普文带来的用户问题堆积及过轻的服务模式导致的潜在的可替代性;
从质量管控上来说
KY坚持专业人士原创,使用通用的写作手法,使用高质量的文献引用及改写来保证每篇文章从专业角度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及从大众角度来说的可读性,极好的平衡了质量需求及传播需求;
从线下运营来说
使用了互助会这一中度参与模式,和黄页中心这一平台参与模式;对于最重的服务只采用平台模式,对接双方资源;对于互助会这一相对轻度的服务模式来说,采用小团队多话题模式+督导招募+志愿者招募+互助会空间招募+KY运营人员策划及管控的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并保证了互助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效果及可控性。
而对于参与者来说,KY构建了种子用户黑名单机制,确保种子用户的遴选少而精,并根据出勤及请假情况筛除实际无需求的酱油用户,严格管控线下活动的用户体验,用于口碑传播,反哺线上流量。
总体来说,KY能在相对窄众的领域内做到影响力不输很多泛娱乐类的大号,秉承的是对切入点的精准把控,对内容质量的不懈追求,对线上线下的贯通,和对线下活动体验的绝对保证。
相比大家都在谈论如何做10W+的热点文,营销文时,KY是真正的因为质量而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典范,而这一点也正是未来内容争夺的核心。相信我们都可以从KY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真正合适我们自己公众号的内容质量管理模式及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最终做到轻松10W+的目标。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想学公众号数据分析?看这一篇就够了
稿源:运营研究社
图文标题质量与公众号图文阅读量,另一项最为相关影响因素是标题质量,相信起标题也是目前很多公众号最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当然也包括我们运营研究社。于是我把过去 90 天的图文打开率的从低到高进行了排名,尝试分析那些用户认可的标题都有哪些特征。《战狼 2 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吴京懂运营》《吴京直播事件:当套路成为主流,运营也就完了》《我在腾讯面了上百人,有些潜规则必须告诉你》《我改了 2000 份简历,这些你必须知道!》《非名校进 BAT 有多难?我用悲惨的经历告诉你》《新媒体运营是怎么死的,哈哈哈哈》看到图文打开率的趋势图,我发现运营研究社过去标题真的起的太糟糕了,此刻我最想知道的是到底有哪些好文章被标题耽误了。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需要去确认下我的设想,是不是高质量的内容真的因为标题被拖了后腿。于是把过去 7 天的打开率、分享率、涨粉率拉了一个雷达图。当看到《你被哪些好友拉黑了》、《为什么你无法战胜晚睡,而我可以?》的分享率大于打开率,就知道在过去 7 天就有俩文章被标题耽误了。另外这 2 篇文章都是在晚上 20:00 被我们推送的,这再一次警醒我千万别晚上推文。通过对标题打开率的趋势与雷达图分析,我们定下以下 2 个起标题原则:1)标题最好要蹭热点和名人、标题不能太局限在运营,最好要覆盖到潜在目标人群。标题最好要直戳用户痛点,而且用疑问句式。2)每周对打开率低于分享率的标题进行独立复盘,以防下次再犯。图文传播质量阅读量的来源主要靠两大渠道:一个是公众号会话,一个是朋友圈。为了完成平均阅读量 5000 的目标,在用选题和标题提升公众号会话阅读量的同时,我需要让来自朋友圈的潜在用户阅读量也提升。来自朋友圈的阅读量 = 分享量 × 朋友圈打开率且分享量又同文章质量和公众号会话阅读量有关,朋友圈打开率又与标题质量有关。于是我初步判断,如果我想提升来自朋友圈的阅读量,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升公众号打开率、分享率、朋友圈打开比例。紧接着又有两个问题:① 这 3 个因素哪个对朋友圈阅读量影响最大?② 朋友圈打开比例是否直接受标题影响,如果是的话是否与公众号打开率成正成相关?为了找到答案,我做了两组的趋势对比。我把朋友圈阅读量、打开率、分享率、打开比例 4 个数据放在一起做趋势对比,又将图文打开率与朋友圈打开比例做趋势对比。通过数据量化分析发现:1)对朋友圈的阅读量影响最大的是朋友圈的打开比例,其次是分享率,最后是公众号打开率。其实《你被好友拉黑了嘛?别在傻乎乎的群发测试了》 公众号打开率低,但是分享率高,原因竟然是小编在图文底部留了一句“建议大家将文章推荐给身边每一个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2)朋友圈的打开比例与公众号打开率关系很复杂。一方面,朋友圈打开比例高的公众号打开率通常也比较高。这也跟之前在标题优化那边提到的一样,标题可以往更泛一点人群的需求上去靠,借热点、蹭名人、直戳人性痛点,比如《我打王者荣耀,全是为了工作》。另一方面,有趣的是,公众号打开率高的,朋友圈打开比例却不一定高,比如《我在腾讯面了上百人,这些潜规则你必须知道》《发现老板给我工资开低了,你呢》。对于运营研究社来说,如果想提升来自朋友圈的阅读量,就少提跳槽、老板等话题,因为你讲的再干货他们都不敢分享到朋友圈,大部分人应该都分享到群里边去了。图文涨粉效率做公众号不是做慈善,我们写公众号图文要么是可以变现要么是可以涨粉。就运营研究社目前的阶段来说,我们比较关心的是一篇图文能带来多少粉丝。对于涨粉效果好的图文选题就要投入精力多写,不太好的就要放弃。因此,我们建立了阅读量与涨粉量两个数据维度的气泡图,并去分析角标右上角的图文选题类型。右上角的气泡代表了活动类的《运营试卷出炉!2017 普通高等运营入学考试》、热点类的《战狼为什么会火?因为吴京懂运营!》、《让你懵逼的阿里双 11,凭什么做到 1500 亿》....等文章,这样也更加明确了我们的文章写作方向要同热点、影视、工具结合,毕竟它们不仅阅读量高,而且涨粉效果也好。用数据验证假设通过数据发现选题和标题的问题,并做出了选题与标题的优化假设之后,我们需要运营一段时间,用数据来验证假设。于是我们把公众号阅读量、朋友圈阅读量、涨粉率以周为单位做了对比。看到阅读量和涨粉效果提升明显,我喜出望外,这说明我们的选题和标题覆盖到了潜在目标用户。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的打开率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提升,看来我的小皮鞭需要继续挥起来了。最后,问题来了,运营研究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并且优化运营策略之后,到底把平台阅读量做到 5000 了嘛?数据在这里:是不是很有效?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7个方法,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公众号名字-管理资源吧_长理职培
当前位置:&>&
7个方法,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公众号名字
发布时间: 09:25:02
&很早以前,我看过这样一个段子,老师说:&丁一,你怎么又迟到了?再迟到罚写名字500遍!真是屡教不改,你看你同桌熊麟夔(ku&),罚了一次就记住了&&&从这个小小的笑话,就能看出一个好名字是多么重要。同样的,想做好新媒体运营,取一个好的公众号名字,也非常重要。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果想起一个好的公众号名字,需要怎么做?
一、为什么起一个好名字很重要
一个好的名字,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比如大家第一次听到江疏影、刘亦菲、张曼玉这样的名字,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怀有好感。但是如果第一次听到杨翠花、张铁蛋等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点俗。可以看出,一个好名字,天然就会有吸引大家注意力的魔力。
在新媒体行业,一个好的公众号名字,不仅能吸引粉丝的注意力,还能涨粉。最近我在一次课程中,听坤龙老师讲到,他以前在运营&职场实用心理学&这个微信公众号时发现,每天搜索这个名字的新增关注数就有300。同样飞鱼船长也曾说过,即使他一段时间不发文,也有很多粉丝通过搜索&运营&等关键词,从而关注他运营的名为&运营控&的公众号。
通过这两个案例,大家就能发现,取了一个好的公众号名字,将会占有很大优势。甚至在没钱没资源推广的情况下,通过名字就能每稳定获取每日新增粉丝。这比那些一些作者每天辛苦写文章,结果最后阅读量不过百,一天都新增不了10个粉丝的做法轻松高效多了。
好的公众号名字,一般会具有什么特征呢?经过观察研究大量的账号名称,我发现了一些优质的公众号名称一般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
二、好名字的4个特点
01、好名字需要好记
好记的公众号名字,能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如果你看到一个公众号的名字,一下子就记住了。后续用户如果回忆起了他的内容,想要再去关注这个账号也会非常容易。比如&运营控&这个账号,之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他的某篇干货文章,后来我希望再次找到这篇文章,我直接就搜&运营控&这个名字就能找到了,特别方便。
02、好名字勾起好奇心
生活中,有些店铺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记住。甚至有些优秀的店名,还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比如名为最高人民发院的理发店,比如名为&联邦调茶局&的茶馆,有时候看到这样的名字,我们就好奇想进去看一眼。
同样的,一个有意思的公众号名字,也是能勾起大家去了解它的欲望的。比如坤龙老师运营的一个公众号&正好有空&,我觉得名字就特别有意思,我在朋友圈刷到这个账号的文章,并且那会儿我正好有空的话,我会非常好奇想去看看这个账号的内容。
03、好名字容易理解
好的名字应该很容易让用户理解,让用户第一眼看到名字后,就知道这个账号会写什么内容,从而降低了用户教育成本。有一个大号名叫&深夜发媸&,虽然目前已经做得很棒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账号的名字不太好,首先&媸&这个字特别生僻,有的人可能会不认识。其次,当大家第一眼看到&深夜发媸&这个名字时,可能不太知道账号是什么含义,因此也很难理解账号是写什么内容的,这无疑就增加了用户教育成本。
04、 好名字容易传播
好的名字应该比较容易传播,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大家口口相传。我有个朋友,她的公众号名字叫做&零珑心&,我最初打字时,就会经常打错,打成了&玲珑心&。即使我想跟别人推荐她的账号时,我还要特意强调一下&零&是大写数字的零。这样无疑增加了传播的成本,传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既然一个好的公众号名字如此重要,我们也知道了一个好名字可能有什么特点,那么怎么起一个好的公账号名字呢?这里有6个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三、起一个好名字的7个方法
1、分析受众特点取名
我们在新建一个账号时,肯定需要确定账号定位,思考我们写什么内容,内容给谁看。因此我们可以分析目标用户的属性,包括他们的年龄、文化背景、性别比例等信息,思考他们常见的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了解他们有哪些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去确定账号名字。
假如我们想创建一个汽车领域的账号,可以怎么取名呢?我们肯定想到,关注我们的用户,肯定是对汽车感兴趣,或者是已经买车的一些用户。针对这个特征,行业内有个账号的名字,就取得特别棒,他的名字叫&有车以后&。简简单单四个字,体现了账号的主体内容,也看出了其所覆盖的目标用户。甚至,有的人模仿这个命名方式,创建了一个名叫&有号以后&的公众号,专门为不了解怎么运营公众号的用户提供服务,目前做得也很不错。
2、突出关键词取名
为公众号取名,有时候就像给文章起标题一样,最好能简单直接一些。我们要建立某个领域的账号,直接结合这个领取的关键词,再加一个名词和形容词组合一下就好了。比如财经领域的知名账号,有&功夫财经&、&面包财经&等,都是结合财经这个关键词。比如旅行领域的账号,&一起去旅行&、&Feekr旅行&、&环球旅行&等,都是突出了旅行这个关键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是一个非常实用和简单的取名方式,大家可以试试。
3、创意取名
一个充满创意的名字,通常都会引发用户的关注。常见的创意取名方式,主要是谐音式和内涵式。很多有趣的店名,也爱通过谐音来命名,据说桂林阳朔有两个小铺比较火,一个是卖包的店名叫&箱包佬&,另一个是卖布艺的店叫&布织道&。如果这两个店铺也做微信号,直接与店铺同名,相信也会很有创意。
另一种是内涵式,就是账号名字透露出某种内涵点,让用户会联想到一些其他含义。比如在北京有一个比较有名的餐饮品牌,叫做&叫个鸭子&。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叫鸭子& 的另一层含义,但是作者就是冲着大家的这个联想,取了&叫个鸭子&这个名字。正式因为这样一层内涵联想,这个名字就比较独一无二了。
4、突出需求取名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产品,包括网站、APP都可以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同样,不同的公众号作为一种产品,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我们可以结合账号可以满足什么需求来取名。
比如汽车领域有两个大号,都是直击大家的痛点需求来取名的。一个叫做&微信路况&,另一个叫做&查违章&。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些账号可以满足车主们查路况、查违章的需求。通过精准需求的定位,这些账号就比较容易对其目标受众进行推广和传播了。不过由于目前已有近千万个公众号,很多大众需求的名字可能已经被占有。大家如果想从这个方向去取名,更适合一些面向垂直领域的账号。
5、& 结合数字取名
有时候,公众号名字中带有一些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和时间数字,能起到强调的效果。比如目前非常火的&十点读书&,通过这个账号,我们几乎能判断出账号的发文时间,那就是每天深夜十点会发布读书音频。这样的名字,非常有辨识度,甚至还可以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
除此之外,利用数字来取名,也有很多不错的账号,比如&10分钟菜谱&、&30秒懂车&等,都是通过数字,强调比较短的时间就能让用户看到一些精彩知识,或者学习到一些技能。在这个碎片化时间的时代,这些账号取名方式,将会打中那些渴求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的人痛点。
6、通过人名取名
通过人名或艺名来命名公众号,会对一些比较有名的作者更有效。因为作者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招牌,直接利用人名来命名,能直接吸引更多人气。很多知名的个人类型公众号,都是通过这个方式命名的,比如一条广告价值60万的&咪蒙&,比如著名的财经类账号&吴晓波频道&,比如知识型网红&秋叶大叔&等,类似很多名人,他们的公众号都是通过自己的人名、艺名来命名。
7、通过热词组合命名
在开头,跟大家分享了一个&职场实用心理学&的例子,这个账号光靠搜索账号名称这个渠道,每天就有300个新增关注粉丝。这个账号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是结合词的搜索热度来命名。我们通过一些大数据网站,如站长工具、百度指数、新浪微指数、阿里指数等网站,来判断出网民对于某一领域的普遍需求是什么,从而组合相关热词,为公众号命名。
比如以心理为例,通过百度指数能看到,网友普遍对心理测试、犯罪心理学、幼儿心理等细分领域更感兴趣,那么我们命名账号的时候,就可以朝这些方向靠。
最后,我想继续跟大家强调一下,对于新媒体从业的小伙伴,取一个讨巧的公众号名字,会给运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名字,除了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方便记忆和传播之外,还是一个有效的涨粉方法。如果大家下次准备运营一个新媒体账号,在注册之前,一定记得好好琢磨一下账号名字哦!1、免责声明:本站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中所占立场,均不代表本网站所占立场,若该网页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QQ: 2.免费发布广告:本站日浏览量上百万,欢迎免费注册发布您的广告,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号大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