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怎么选取python中运算符有哪些

Python 基础教程
Python 运算符
什么是运算符?
本章节主要说明Python的运算符。举个简单的例子 4 +5 = 9 。
例子中,4 和 5 被称为操作数,"+" 称为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学习Python的运算符。
Python算术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 a=10,b=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加 - 两个对象相加 a + b 输出结果 30
-减 -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a - b 输出结果 -10
*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a * b 输出结果 200
/除 - x除以y b / a 输出结果 2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数 b % a 输出结果 0
**幂 - 返回x的y次幂 a**b 为10的20次方, 输出结果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9//2 输出结果 4 , 9.0//2.0 输出结果 4.0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算术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print &1 - c 的值为:&, c
print &2 - c 的值为:&, c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print &5 - c 的值为:&, c
print &6 - c 的值为:&, c
print &7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31
2 - c 的值为: 11
3 - c 的值为: 210
4 - c 的值为: 2
5 - c 的值为: 1
6 - c 的值为: 8
7 - c 的值为: 2
注意:Python2.x 里,整数除整数,只能得出整数。如果要得到小数部分,把其中一个数改成浮点数即可。
&&& 1/float(2)
Python比较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 等于 -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a == b) 返回 False。
!=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这个运算符类似 != 。
& 大于 - 返回x是否大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 - 返回x是否小于y。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 (a & b) 返回 true。
&= 大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 (a &= b) 返回 true。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比较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if ( a == b ):
print &1 - a 等于 b&
print &1 - a 不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2 - a 不等于 b&
print &2 - a 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3 - a 不等于 b&
print &3 - a 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4 - a 小于 b&
print &4 - a 大于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5 - a 大于 b&
print &5 - a 小于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6 - a 小于等于 b&
print &6 - a 大于 b&
if ( b &= a ):
print &7 - b 大于等于 a&
print &7 - b 小于 a&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a 不等于 b
2 - a 不等于 b
3 - a 不等于 b
4 - a 大于等于 b
5 - a 大于 b
6 - a 小于等于 b
7 - b 大于等于 a
Python赋值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 = a + b 将 a +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
+=加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减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乘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除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取模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幂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取整除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赋值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print &1 - c 的值为:&, c
print &2 - c 的值为:&, c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print &5 - c 的值为:&, c
print &6 - c 的值为:&, c
print &7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31
2 - c 的值为: 52
3 - c 的值为: 1092
4 - c 的值为: 52
5 - c 的值为: 2
6 - c 的值为: 2097152
7 - c 的值为: 99864
Python位运算符
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
下表中变量 a 为 60,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
-----------------
运算符描述实例
&按位与运算符:参与运算的两个值,如果两个相应位都为1,则该位的结果为1,否则为0 (a & b) 输出结果 12 ,二进制解释:
| 按位或运算符: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结果位就为1。 (a | b) 输出结果 61 ,二进制解释:
^按位异或运算符:当两对应的二进位相异时,结果为1
(a ^ b) 输出结果 49 ,二进制解释:
~ 按位取反运算符:对数据的每个二进制位取反,即把1变为0,把0变为1 。~x 类似于 -x-1 (~a ) 输出结果 -61 ,二进制解释: ,在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
&&左移动运算符: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 && 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高位丢弃,低位补0。 a && 2 输出结果 240 ,二进制解释:
&&右移动运算符:把"&&"左边的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右移若干位,&& 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
a && 2 输出结果 15 ,二进制解释: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位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c = a & b;
print &1 - c 的值为:&, c
c = a | b;
print &2 - c 的值为:&, c
c = a ^ b;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c = a && 2;
print &5 - c 的值为:&, c
c = a && 2;
print &6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12
2 - c 的值为: 61
3 - c 的值为: 49
4 - c 的值为: -61
5 - c 的值为: 240
6 - c 的值为: 15
Python逻辑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 b为 20:
运算符逻辑表达式描述实例
andx and y 布尔"与" - 如果 x 为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
(a and b) 返回 20。
orx or y布尔"或" - 如果 x 是非 0,它返回 x 的值,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 (a or b) 返回 10。
notnot x布尔"非" - 如果 x 为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为 False,它返回 True。 not(a and b) 返回 Fals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实例(Python 2.0+)
if ( a and b ):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if ( a and b ):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if not( a and b ):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2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3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4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
Python成员运算符
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包括字符串,列表或元组。
运算符描述实例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成员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list = [1, 2, 3, 4, 5 ];
if ( a in list ):
print &1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1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b not in list ):
print &2 -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2 - 变量 b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a in list ):
print &3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3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2 -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3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ython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
运算符描述实例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 x is y, 类似 id(x) == id(y) ,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s not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 x is not y , 类似 id(a) != id(b)。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内存地址。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身份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if ( a is b ):
print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1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not b ):
print &2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b ):
print &3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3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3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4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s 与 == 区别: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 ==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 a = [1, 2, 3]
&&& b is a
&&& b == a
&&& b = a[:]
&&& b is a
&&& b == a
Python运算符优先级
以下表格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
指数 (最高优先级)
按位翻转, 一元加号和减号 (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 和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右移,左移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
成员运算符
not or and
逻辑运算符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运算符优先级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50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记住登录状态
重复输入密码Python语言技巧之三元运算符使用介绍
转载 &更新时间:日 00:10:15 & 作者:
现在大部分高级语言都支持“?”这个三元运算符(ternary operator),它对应的表达式如下:condit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很奇怪的是,这么常用的运算符python居然不支持
python不支持C/C++中的三元操作符 ?:,替代的方法是 ...if... else...举例,用下面的语法实现求三个数的最小值。nD1 if nD1 & ( nD2 if nD2&nD3 else nD3) else (nD2 if nD2 & nD3 else nD3)
python三元运算符的正确方法
因为下周要用php写项目,所以周末在家里重新看php的语法,看到三元描述符,突然想起来python是没有三元描述符的,印象中依稀记得有模拟的实现,于是上网上搜了一下。 (对应C语言的 X ? V1:V2)
其中一种是:
(X and V1) or V2
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错误的,但是文章中也提到了,当V1=""时,就会有问题 比如
代码如下:print (True and '') or 'V' print (False and '') or 'V'
输出永远都是: V
完美的解决方案是在《python核心编程中提到的》:
V1 if X else V2
原文如下:
如果你来自 C/C++ 或者是 Java 世界, 那么你很难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 Python 在很长的一 段时间里没有条件表达式(C ? X : Y), 或称三元运算符. ( C 是条件表达式; X 是 C 为 True 时 的结果, Y 是 C 为 False 时的结果) 贵铎·范·罗萨姆一直拒绝加入这样的功能, 因为他认为应 该保持代码简单, 让程序员不轻易出错. 不过在十年多后, 他放弃了, 主要是因为人们试着用 and 和 or 来模拟它, 但大多都是错误的. 根据 FAQ , 正确的方法(并不唯一)是 (C and [X] or [Y])[0] . 唯一的问题是社区不同意这样的语法. (你可以看一看 PEP 308, 其 中有不同的方案.) 对于Python 的这一问题,人们表达了极大的诉求. 贵铎·范·罗萨姆最终选择了一个最被看好(也是他最喜欢)的方案, 然后把它运用于标准库中 的一些模块. 根据 PEP , "这个评审通过考察大量现实世界的案例, 包含不同的应用, 以及由不同 程序员完成的代码." 最后 Python 2.5 集成的语法确定为: X if C else Y .
如上文所说,该语法在python2.5才被加入,但是因为平时也不会用到2.4及以前的版本,所以也就够用了~
现在大部分高级语言都支持“?”这个三元运算符(ternary operator),它对应的表达式如下:condit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很奇怪的是,这么常用的运算符python居然不支持!诚然,我们可以通过if-else语句表达,但是本来一行代码可以完成的非要多行,明显不够简洁。没关系,在python里其实还是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的。
&&& 举个例子:char *ret = (x!=0) ? "True" : "False"这行代码对应的python形式就是ret = (x and "True") or "False"(很简单吧,事实上括号可以去掉)。运行时,python虚拟机会对赋值符右边的布尔表达式(注意这里并非三元表达式)求值,返回值是最后一个被分析到的值。为什么是“最后一个被分析到的”而不是表达式中“最后一个”呢?因为布尔表达式有一个短路效应,比如a or b,如果a为真那么就不会分析b了。嗯,估计现在大家差不多明白了这行python代码的原理了。如果x为真,由于字符串“True”也为真,于是返回"True",反之,x为假,那么就没必要看字符串"True"了(短路效应),直接返回"False"。
&&& 不难看出,三元运算在python中事实上可以通过借用布尔求值表达。然后,有时会有点小问题。举个例子,char *ret = x ? "" or "VAL"。根据前面的例子,我们很自然想到在python里应该这样写,ret = x and "" or "VAL"。错了!不管x的布尔求值是真还是假,ret得到的总是"VAL"。奇怪么?不奇怪,因为在python中对空字符串的布尔求值为false,这样x and ""永远都是false,所以ret得到的自然总是"VAL"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种,也是我喜欢的一种,就是写成ret = not x and "VAL" or ""。第二种,麻烦一点ret=x and [""] or ["VAL"],然后每次取ret[0]作为返回值,这是因为[""]在布尔求值时值为true。
&&& 讨论一:第一种方法代码明显要简洁,效率也高,那么还有必要使用第二种么?当然,第一种办法有局限性,只有当我们非常明确其中一个值布尔求值时不可能为false时才能使用。在我们的示例中,由于"VAL"肯定返回true所以可以使用。如果是两个变量呢,像这样ret=x and val1 or val2,你就只能老老实实写成ret=x and [val1] or [val2],然后取ret[0]作为结果了。因为这行语句所表达的不是“当x为真返回val1,否则返回val2”,而是“当x为真并且val1为真返回val2,否则返回val2”。
&&& 讨论二:大家都知道python里有list和tuple,前面这行代码ret=x and [""] or ["VAL"]我们就是通过list解决,有的人可能偏爱tuple,于是就会这样写ret=x and ("") or ("VAL")。错了!这里ret[0]永远都是空字符串(在2.5上测试)。这是我比较faint的一点,为啥[""]为真而("")为假呢?
&&& 最后,附上python对典型数值的布尔求值结果,这对我们书写三元运算的等价语句很有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常用在线小工具Python 基础教程
Python 运算符
什么是运算符?
本章节主要说明Python的运算符。举个简单的例子 4 +5 = 9 。
例子中,4 和 5 被称为操作数,"+" 称为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学习Python的运算符。
Python算术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 a=10,b=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加 - 两个对象相加 a + b 输出结果 30
-减 -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a - b 输出结果 -10
*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a * b 输出结果 200
/除 - x除以y b / a 输出结果 2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数 b % a 输出结果 0
**幂 - 返回x的y次幂 a**b 为10的20次方, 输出结果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9//2 输出结果 4 , 9.0//2.0 输出结果 4.0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算术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print &1 - c 的值为:&, c
print &2 - c 的值为:&, c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print &5 - c 的值为:&, c
print &6 - c 的值为:&, c
print &7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31
2 - c 的值为: 11
3 - c 的值为: 210
4 - c 的值为: 2
5 - c 的值为: 1
6 - c 的值为: 8
7 - c 的值为: 2
注意:Python2.x 里,整数除整数,只能得出整数。如果要得到小数部分,把其中一个数改成浮点数即可。
&&& 1/float(2)
Python比较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 等于 -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a == b) 返回 False。
!=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这个运算符类似 != 。
& 大于 - 返回x是否大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 - 返回x是否小于y。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 (a & b) 返回 true。
&= 大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 (a &= b) 返回 true。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比较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if ( a == b ):
print &1 - a 等于 b&
print &1 - a 不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2 - a 不等于 b&
print &2 - a 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3 - a 不等于 b&
print &3 - a 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4 - a 小于 b&
print &4 - a 大于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5 - a 大于 b&
print &5 - a 小于等于 b&
if ( a &= b ):
print &6 - a 小于等于 b&
print &6 - a 大于 b&
if ( b &= a ):
print &7 - b 大于等于 a&
print &7 - b 小于 a&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a 不等于 b
2 - a 不等于 b
3 - a 不等于 b
4 - a 大于等于 b
5 - a 大于 b
6 - a 小于等于 b
7 - b 大于等于 a
Python赋值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描述实例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 = a + b 将 a +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
+=加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减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乘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除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取模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幂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取整除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赋值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print &1 - c 的值为:&, c
print &2 - c 的值为:&, c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print &5 - c 的值为:&, c
print &6 - c 的值为:&, c
print &7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31
2 - c 的值为: 52
3 - c 的值为: 1092
4 - c 的值为: 52
5 - c 的值为: 2
6 - c 的值为: 2097152
7 - c 的值为: 99864
Python位运算符
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
下表中变量 a 为 60,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
-----------------
运算符描述实例
&按位与运算符:参与运算的两个值,如果两个相应位都为1,则该位的结果为1,否则为0 (a & b) 输出结果 12 ,二进制解释:
| 按位或运算符: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结果位就为1。 (a | b) 输出结果 61 ,二进制解释:
^按位异或运算符:当两对应的二进位相异时,结果为1
(a ^ b) 输出结果 49 ,二进制解释:
~ 按位取反运算符:对数据的每个二进制位取反,即把1变为0,把0变为1 。~x 类似于 -x-1 (~a ) 输出结果 -61 ,二进制解释: ,在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
&&左移动运算符: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 && 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高位丢弃,低位补0。 a && 2 输出结果 240 ,二进制解释:
&&右移动运算符:把"&&"左边的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右移若干位,&& 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
a && 2 输出结果 15 ,二进制解释: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位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c = a & b;
print &1 - c 的值为:&, c
c = a | b;
print &2 - c 的值为:&, c
c = a ^ b;
print &3 - c 的值为:&, c
print &4 - c 的值为:&, c
c = a && 2;
print &5 - c 的值为:&, c
c = a && 2;
print &6 - c 的值为:&, c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c 的值为: 12
2 - c 的值为: 61
3 - c 的值为: 49
4 - c 的值为: -61
5 - c 的值为: 240
6 - c 的值为: 15
Python逻辑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 b为 20:
运算符逻辑表达式描述实例
andx and y 布尔"与" - 如果 x 为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
(a and b) 返回 20。
orx or y布尔"或" - 如果 x 是非 0,它返回 x 的值,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 (a or b) 返回 10。
notnot x布尔"非" - 如果 x 为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为 False,它返回 True。 not(a and b) 返回 Fals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实例(Python 2.0+)
if ( a and b ):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if ( a and b ):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if not( a and b ):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2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3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4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
Python成员运算符
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包括字符串,列表或元组。
运算符描述实例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成员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list = [1, 2, 3, 4, 5 ];
if ( a in list ):
print &1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1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b not in list ):
print &2 -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2 - 变量 b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a in list ):
print &3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rint &3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2 -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3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ython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
运算符描述实例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 x is y, 类似 id(x) == id(y) ,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s not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 x is not y , 类似 id(a) != id(b)。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内存地址。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身份运算符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if ( a is b ):
print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1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not b ):
print &2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b ):
print &3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3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3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4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s 与 == 区别: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 ==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 a = [1, 2, 3]
&&& b is a
&&& b == a
&&& b = a[:]
&&& b is a
&&& b == a
Python运算符优先级
以下表格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
指数 (最高优先级)
按位翻转, 一元加号和减号 (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 和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右移,左移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
成员运算符
not or and
逻辑运算符
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运算符优先级的操作:
实例(Python 2.0+)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e = a + (b * c) / d;
print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90
a + (b * c) / d 运算结果为: 50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记住登录状态
重复输入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ython中运算符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