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扰了,我是今年武汉大学新生游戏的新生,我真的不是骗子,因为专业想问问题 ,现在内心比较痛苦

海归人才为什么选择了武大?《武汉大学海归现实记》告诉你海归人才为什么选择了武大?《武汉大学海归现实记》告诉你授予钓鱼百家号“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武汉大学的美是众人公认的,这种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也不仅在于建筑楼宇,更多的是一种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展望和人才项目的不断推进,武汉大学早已吹响了“人才强校”的号角,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迎接海内外人才到珞珈山上立业、安家、逐梦。近期,学校特地对近几年海归人才进行了专访,推出了《凤翔珞珈,乘风筑梦——武汉大学海归现实记》的访谈录,从事业发展到家长里短,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海归人才的现状和心声,发自肺腑,拒绝加工。希望借此能给学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还在犹豫不决的您,提供真实可信的借鉴。孙永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和电子科学技术系工学双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资讯系统系哲学博士。轻财重士,和乐且湛。回归内地,钟情武大记者:您从香港到回内地任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什么会选择武大?孙永强:我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后,开始在国内寻找合适的教职,先后联系了一些高校,其中对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校园访问,印象中在刚刚结束对武汉大学的校园访问、即将登上返回香港的飞机时,收到了南京大学提供的正式的Offer,我当时有些举棋不定,返回香港后与导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最终还是决定来武大,也终止了其他几个高校的申请流程。最终确定选择武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科平台非常好,校园环境也很美。记者:学校行政服务态度如何?是否遇到过很难解决的事情?孙永强:学校的行政效率挺高的,我觉得人才办尤其好。记者:您认为一个学校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就您看来,武大如何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孙永强:我来访武大时受到了时任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的陈传夫教授亲自会见,他对学校、学院的政策以及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令我非常感动。“士为知己者死”,受到他人的肯定、获取个人成就感估计是知识分子最为看重的方面吧。说要怎样吸引海外的学者来武大,那么我觉得要强调两点,一是对学校的人才的重视这方面,海外学者很看重学校对人才的重视,我觉得窦校长来了之后,学校这方面的力度是有很大的加强的,是越来越好的,所以我对武大将来对人才的重视这方面也是很有信心的。第二个是校园环境,因为武大是一个很好的校园、一个很美的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适合去做深入的研究,这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走进信管,潜心研究记者:您认为武大信息管理学院是一个怎样的学院?在其中研究学习有什么感受?孙永强:信息管理学院提供了高水平研究平台。一个学者的成长不仅仅在于个人能力,还在于与怎样的一批人在一起。武大信管作为信息管理领域排名第一的学院,拥有马费成教授等一批顶尖学者,可以展望到自己会获得怎样的成长。与这样一批师者、智者在一起,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追求。记者:您与学院同事相处如何,有没有跟院内或其他学院的老师进行合作?孙永强:我们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尤其是跟一些很风趣幽默的学者。我们之间私下的相处也是非常亲近的,跟其他学院的老师也有过一些交流。记者:您觉得您现在所处的环境还有什么不足吗?孙永强:我在香港时感觉香港学者非常注重交流合作,尤其是各部门之间各学科的老师之间会经常有一些学术合作,在国内这方面有一定欠缺。记者:在研究方面经费是否充足呢?孙永强:科研经费不是很急需,我们主要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对实验室这方面要求没有像自然科学的教授那么高,但可能在人员分配上会有更高的需求。而且人文社科的教授非常有奉献精神,我们更看重学校对人才的重视这方面,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不是那么高。记者:除了研究课题,您承担教学任务了吗?孙永强:教学压力比较重,但是我可能比较均衡教学与研究。我开的课程比较多,很注重教学这方面。记者:您跟学生打交道比较多了。学生招收情况如何?研究生指标够用吗?孙永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情况都挺好的,而且情况越来越好。我觉得研究生指标够用,今天我正在参加博士生见面会,院里给我两个博士生指标,应该是充足的。记者:综合您在学校的研究教学历程,现在您觉得当初的选择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正确的吗,在武大这些年您有怎样的收获?孙永强:入职5年,我的经历证实了当初的判断。武汉大学的“351人才计划”给予了青年教师充分的支持,学院各位前辈的帮助促使了我学术能力的迅速提升。前两次申请国家级人才项目失利,方卿院长的安慰与鼓励使我重新振作,并在年间顺利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和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学校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减轻了我生活上的负担,使我更好地集中精力在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我也坚信,未来我在武大这个大家庭里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融入武汉,快乐生活记者:您现在住在哪里?在武汉办理过户口、住房登记等手续吗,是否方便?考虑过小孩的教育问题吗?孙永强:现在和太太一起住在武汉周边,而且她也在我们本院(信息管理学院)工作。住房登记已经办理过了,挺方便的。孩子刚刚一个月,关于小孩的教育问题还没有考虑到,应该不是问题。记者:平时吃饭怎么解决?自己做还是食堂?对哪个食堂比较满意?孙永强:平时经常在家做饭吃。如果说对食堂的感觉的话,应该是最喜欢星湖园食堂,因为我住在信息学部,离得比较近。记者:武汉原来号称四大火炉之一,您能适应武汉的天气吗?感觉武汉的空气质量怎样,家人有没有不适应?孙永强:还挺适应的。我觉得武汉的天气挺好的,早也不是火炉了,因为我之前在香港觉得香港比武汉还要热。空气质量方面,现在武汉的天气越来越好了,经常可见到蓝天白云,家人也觉得挺好的。记者:工作繁忙之余,空闲时怎么放松下?孙永强:学校环山绿道很好,还参加过环山跑,但是这阵子比较忙就没有经常参与这种活动,希望之后可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记者:如果要给武汉的工作、生活环境打分,满分10分,您给多少分?孙永强:如果说给武汉工作生活环境打分的话我打九分,剩下的一分还需要继续努力。首先武汉市非常大、面积很广,然后他这几年的发展真的是非常迅速。因为我是2012年来的,当时据说是要一年建一条地铁,当时我是不太相信的,但到后来2015年,我们看到武汉真的做到了每年新建一条地铁线,所以我对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有信心的!蒋卫北京大学本科,北京大学博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后。从“一塔湖图”到“樱花城堡”——访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蒋卫教授2015年之前,蒋卫对武大的印象还栖息于“珞珈山下,樱花烂漫”的诗意想象。燕园求学十载,未名湖和博雅塔的浸润使得他格外珍重人文情怀。“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盛名让蒋卫对这所屹立于南方的著名高校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几经比较,他最终选择在珞珈山任教,用自己的选择续写“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这段佳话……武大是南方的北大记者:在武大任职之前您来过武大吗?蒋卫:我是15年参加任职面试时第一次来武大,之前并没有来过。记者:我们了解到,您从2011年开始就在美国做研究,当时有没有考虑过留在美国?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回国?又是怎样的原因让您选择了武大?蒋卫:我出国时明确的一点就是自己一定要回来,选择来武大任职的原因是我因为是湖南人,对武汉这边的气候、生活习惯等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熟悉。记者:您本科和博士阶段都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您的籍贯又是湖南,回国之后有没有考虑过去北京或者湖南的一些大学任教?蒋卫:我在北大呆了十年,回国后也曾考虑过一些北京的高校,北京虽然机会多,但我对环境方面等因素的考虑更多,所以经过综合比较之后我还是选择了武大。记者:您说的环境是指北京的雾霾吗?(笑)蒋卫:那倒不是,主要是指生活环境。我当时回来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是想离家近一点;第二是想找一个比较漂亮的地方,因为我是北大出来的嘛!(笑)回国之后我也考虑过其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综合比较之后我觉得武大还是非常不错的。中国有一种说法叫“北有北大,南有武大”,再加上当时武大医学研究院的舒红兵院长是我的榜样,他的学术能力非常强,综合以上因素,我最终选择了武大。记者:您曾在拥有“一塔湖图”的北大燕园求学十年,如今又在珞珈山下任教,在您看来,北大与武大在气质上有那些相同或者相异之处呢?蒋卫:坦白讲,我之前并没有来过武大,只是耳闻“武大是南方的北大”这种说法,这曾对我最终选择武大产生过很大影响。如今我在武大已经呆了快两年了,回头想想,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暂且不谈,但两校的人文氛围都非常浓重,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觉得文化氛围这点很重要,一些研究所的生活太单调了,其实在国外,科研并不是很单调的一项活动。我在寻找自己的科研‘标签’记者:说到环境和氛围,您觉得国内的科研环境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不足呢?蒋卫: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国外的服务意识要比国内好一些。国内高校的管理意识要高于服务意识,这算是一个很大的差别。还有一点,在国外做研究干扰因素比较少,美国很多学校是一座以科研教育为主体的town(城镇),但国内每个城市都很大,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学习和研究。虽然我不喜欢单调的研究环境,但过于复杂的环境肯定也会对科研产生干扰。记者:您对武大提供的科研经费和薪酬待遇还满意吗?蒋卫:还不错吧!考虑到武汉本身的一些因素,在我看来,目前的待遇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记者:蒋老师,目前您在武大带着多少个研究生呢?蒋卫:16年我带了两个博士,今年又有三个硕士转成博士,目前总共带着5个博士生。记者:您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您在武大的科研计划和目前实验室的筹备和运作状况?蒋卫:我对武大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来武大两年多,已经带了三年研究生,有了10人左右的研究队伍,据我所知,这在国内其他地方是挺难得的。关于科研计划,因为刚开展工作不久,我还在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标签”。我们做科研的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标签”,这里的“标签”可以理解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别人可能不认识这个人,但却知道一些工作是这个人做的,这两年我还在寻找自己的“标签”。 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带的学生也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现在我还是自己在带学生,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日后能形成一个传帮带的体系,学生跟师兄师姐交流与跟老师交流肯定是不一样的。做好自己,活在当下记者:来到武大之后,学校给您分配住房了吗?蒋卫:刚来的时候我自己租房子住,后来学校给我在东门附近分配了一套住房。现在我住在校外,因为我太太在湖北大学工作,自己在医学部工作,住在东门就不太方便,所以我们现住在离湖北大学比较近的地方。记者:作为一名细胞生物学者,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节奏吗?蒋卫:我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送孩子去幼儿园,八点左右到学院工作,晚上十点左右回家。有时候会早一点回家,小孩儿睡了之后还可以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记者: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您在工作之余是如何放松和调节自己的状态的呢?蒋卫: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医学研究院,但在学术上跟生命科学院的交集比较多,生科院那边的老师会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如果不出差的话我就会去参加这些活动锻炼一下身体,感觉还挺好的。记者:您觉得学校在工作还有那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对此您有什么建议?蒋卫:我觉得武大确实非常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武大组织了很多学术论坛和晚会,而且确实在人才待遇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些都非常好。但是人才招进来之后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对人才抱有很高的期望,这当然无可非议,但青年人才的成长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完全靠自己摸索可能会走些弯路,作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我们的阅历和经验还有些欠缺,包括带研究生的方法方式都有待磨砺。 我这次去厦门参加的细胞生物学学会每年都会搞些培训,一些前辈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帮助年轻的学者们少走弯路,以及如何更好地发现和调动研究生的创造力,我觉得这些都还蛮好的,如果有人传帮带的话,我们的科研之路也许会顺畅许多。徐楠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瑞士光源博士后。内蒙汉子的武大情缘——访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徐楠教授回国缘起记者:了解到您之前的求学工作经历,回国之前是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最终选择回国?徐楠: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的“千人计划”,这个政策能够为我们这些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能够让我们在学术上非常活跃的年龄段内独立地运行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我身边的很多“海归”朋友也主要看重这一点。此外,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党员,我在2013年出国时候就想着最后还是要回国,做一点自己的贡献。我个人并没有想过以后留在瑞士。记者:您的母校哈工大以及中科院物理所都是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顶级平台,但是为什么选择来武大?徐楠:主要是这所学校自身的魅力。作为国内最好的几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这一点吸引了我。此外,通过与学校的接触,感觉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使得我们这些刚回来的年轻人能够迅速适应这个环境,能很快地开展工作与生活,因此我选择了武汉大学。记者:武大被称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您第一次来武大有什么特殊印象?与您之前呆过的地方有什么差异?徐楠:我15年6月来面试,那是第一次来。总体印象是校园很漂亮,环境很好。之后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也感受到了武大人的热情,学校的整体氛围比较好。 因为之前我一直是呆在理工类学校,风格较为单一。而武大是综合性的,感受到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也显得热情洋溢,总体来说很有活力。记者:您去过国内国外这么多地方,您对哪个地方,哪个时期最情有独钟?为什么?徐楠:我觉得其实每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难忘的时刻。每个时间段都在做着对应的事情,过着相应的生活。本科是比较无忧无虑,而硕博阶段比较忙,跟着搞科研过得很充实,博士后阶段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压力和动力都多些。回顾之前,总体还算满意吧。工作情况记者:您日常的工作状态怎样?很忙吗?是否有来自学校、学院的压力,比如科研教学指标上的压力?徐楠:我是今年9月1日正式入职,现在处在角色转化时期,比较忙。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责任、挑战。压力倒是谈不上。学院领导更多的给予帮助、建议为主,包括一些具体工作的指导。记者:您是今年武大高等研究院新进的博导,目前有承担教学任务吗?学生招收情况如何?质量怎么样?徐楠:因为我是这学期刚来,所以目前还没有安排教学任务。 虽然没有教学任务,但是我目前有带3个学生,1个博士,2个硕士。很快会再来一个推免的研究生。都来自国内一流学校,整体生源质量都不错。通过学院的老师们帮助,我在正式入职之前就和这些学生取得了联系,这方面我也比较满意,也觉得很幸运。记者:能简要谈一下您在武大的研究方向、科研计划包括和实验室筹备情况吗?实验室要多久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您对自己未来发展前景怎么看?徐楠: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凝聚态物理,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研究材料中电子的运作规律来找出性能更优化的光电子材料,为现今半导体工业、电路电子工业领域存在的材料问题提供新的可能。因为现在的电子器件体积越发小,“如何更好地散热”成为一个难题。我们的研究课题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就是研究一种特殊材料——拓扑绝缘体。这类材料的电子运动碰撞减少,材料发热也会减少很多,有希望应用于未来的新一代电脑芯片等元器件。我们的实验室目前还处在筹备状态,计划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可以正常运作。也就是我的学生第一年上完课,第二年就可以进实验室学习一些基本研究和操作。我的科研规划主要在于做出世界范围内有特色的研究,希望能够在特定领域与角度做出世界“顶尖水平”,争取在适合做、可以做的方面出些高水平成果,这也是我之前就一直在坚持的目标。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吗?您与现在的同相处如何?有什么合作?与瑞士的合作还会继续进行吗?徐楠:这个可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来看。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展过许多机构科研合作,比如德国马普所,洛桑高工,瑞士光源等,以后的科研还是会继续与他们进行合作。国内的合作架构主要是中科院物理所、湖北省的高校和相关实验室,最重要的还是与校内老师的合作。此外,我所处的高等研究院重点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所以我也会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开展合作,通过学术会议、日常探讨来相互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希望能够在交叉学科找到新发现和突破点。记者:学校在招聘时给您承诺的条件是否很到地予以兑现?科研项目经费、学生指标是否充足?对薪酬还满意吗?徐楠:学校所承诺的优惠政策,条件和个人薪酬都充分兑现了,整体我觉得很满意。科研经费方面学校给的也比较充分。目前我是住在学校附近,上下班也比较方便。记者:您的学习工作经历跨越了很多地方,能谈谈国内和国外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差异吗比如行政化、指标绩效为中心?就学术研究环境而言,国内与国外各自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徐楠:因为我也是刚刚回到国内,所以对于国内外的这种差异并没有很多的感受。我个人觉得科研工作者并没有去追求指标绩效,更多的还是求新知,就是在不断追求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得到同行的认可,这也是我所追求的。就我自己的学科专业而言,在国际上华人、中国人做这一块是非常出色的,他们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也有很多都与我有过合作。国外(瑞士)的优势主要的还是先进的设备,我所处的研究所是该国最大的研究所,有着世界驰名的大科学装置,所以说顶级的实验条件是其优势。我觉得国内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态度、科研精神是独一份的,研究勤奋认真,工作优先,这是我们的优势。记者:您认为学校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在组织管理、学风校风、教学科研、行政效率、部门服务方面,是否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徐楠:基本上我目前觉得都很满意,包括服务,教研,行政方面都是效率比较高,态度也比较令人满意。生活情况记者:您与爱人是学习工作中认识的吧?您爱人也是在武汉这边工作、生活?孩子入学了吗?徐楠:我和我爱人是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认识的。我爱人目前已经回到武汉来工作了,学校进行了安排。包括入户这些都在学校走程序进行办理了。小孩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记者:工作之余,您平常是如何调节压力和进行放松的?徐楠:工作之余我主要是作为父亲来照顾小孩,陪小孩子玩,也有很多乐趣。记者:您是内蒙人,之前也主要也呆在北方,基本上都是很靠北的地区(海拉尔比哈尔滨还靠北),武汉以前被称为火炉,在气候和饮食方面您能适应吗?徐楠:我经历过的地方也比较多,所以都还是能适应。我觉得武汉这边的饮食其实很好,学校的食堂、校外的餐馆都觉得不错,气候方面包括天气、温度也都能够适应。记者:如果以满分10分为标准,您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打几分?徐楠:8分。剩余的2分是我准备再进行提升和优化的。邓鹤翔复旦大学本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博士后。江城学子的家国情怀心怀家乡,回国效力记者:您是武汉人,在少年时期来过武大吗?最后回国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呢?邓鹤翔:曾经来武大参加过竞赛培训,当时觉得校园漂亮,有历史底蕴与学术气息,与其他理工科学校不同,作为一个综合性学校,在人文、古典等方面武大有它独特的魅力。最后选择武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小在这里长大,并且照顾父母更方便。记者:您先后在复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武大三所学校生活过,三所学校有没有共同点?邓鹤翔:历史底蕴,三所学校都是百年名校,在复旦参加过百年校庆,在武大参加过120周年校庆,感受到了学校浓浓的历史底蕴,这种历史底蕴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风景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师生的传承上,一所百年高校,数代学者教授的精神风采传承下来后,这所学校自然而然便会体现出不一样的风貌。记者:在学术方面的联合研究与对外开放方面,您觉得武大有没有它的显著之处?邓鹤翔:我觉得这方面是在逐渐地加强与改善的,这也是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比如今年年初成立的武大与伯克利的联合实验室,以及“青年千人计划”每年都会有一个化学化工方面的年会,交流非常紧密。我们也经常出去参加国内国外的学术会议。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交流已经非常频繁了。包括我很多的研究成果,都是和武大高等研究院的老师一起合作的,这个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优势,可以广泛的交流合作。我也去了解过,药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学院还有测绘学院,都和国外的学者有非常多的联系。这也是武大的非常国际化的一部分。以前我总是以为,像上海这种国际化都市才会比较开放,但其实现在在武汉,特别是在武大,对外交流也非常多了。每个星期,都会有国际知名的教授来武汉大学作报告,像珞珈讲坛已经做了一百多期。在对外交流这方面,武汉大学是非常前沿的。记者:您觉得从生活和学术研究来讲,武汉的大环境如何?邓鹤翔:很不错,我非常看好武汉,武汉是联系中部和西部的一个枢纽,随着武汉,武大的国际化程度加强,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吸引力,这座城市的承受力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的时候。治学严谨,教书育人记者:您在本科大一时期,当别人都在刷成绩时,您就选择了进实验室,是为什么?邓鹤翔:化学,最核心的是做实验。就像冲浪,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比较重要。当年也有前辈指导我,如果能更早的进实验室,也就能更早地了解到什么是科研。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将绿色能源存储领域作为您的主要研究方向?邓鹤翔:研究领域的选择其实应该是面向国家需求的,能源和环境以及生命健康是现在国家最关注的方向,所以我们做的很多研究都希望能尽量在这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响应社会需求。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在能源环境方面的研究应用是做的非常不错的,像天然气能源出租车,对于页岩气的开发与可燃冰开发。这都证明中国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那么顺应这个大的潮流,我们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正好,我们所做的一些材料,也能很好的契合这个方面,比如我们可以储存天然气,增加储量,也可以通过材料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降低含量,进行转换。很现实的一个方面,武汉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少,晴天越来越多,这也是国家在改善的一个好的方向。记者:您觉得对于您目前的成果来说,哪一部分特质是不可或缺的?邓鹤翔:这有三个层次:第一个,作为一个学者,很重要的是治学的态度。而治学一定是严谨的,如果不严谨的话,发的文章再多根本没有意义。这也是我从我的导师Omar Yaghi 教授处获取的非常基本的一个要求,这个要求现在我也传递给了我所有的学生。一定要非常严谨,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理论的支持。我们所做的研究,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的支撑材料都是非常丰富扎实的,都在80多页左右,这是远远多于普通的文章,我们会把研究做得非常细致,精益求精。第二点是要简洁高效的传达一个事件的核心。在一个快速阅读的年代,如何去快速表达核心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的论文所要体现的部分,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一幅图都是经过日日夜夜打磨锤炼而成的,而一张直观的图示则胜过千言万语。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在实践中真正的提高能力,写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不断更新对于科研成果的认识,将事物的重点展现出来。我们课题组发的文章的确不多,但我们不会用两篇或者三篇文章讲同一个问题,我们会用一篇文章完美的呈现。第三个层次是创造性,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的独特点就是在于创造性,之前所提到的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但是创造性不是花时间就可以达到的,要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这也是目前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要让学生做一些独特的东西,做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锤炼数据、深究问题。记者: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但是现在当下的确有很多学生投身于科研,但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希望短时间内有较多成果以便在社会竞争上更有实力,您是怎么看待这个方面的呢?邓鹤翔:这两种人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但是中国的发展更需要有创造力,稳扎稳打的人才,我们就在按照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培养这种人才,能够大量工作的人很多地方都可以培养,而既然学生来武大做研究,那么我们武大有这个责任去给予他们更好的引导。我一直认为培养一个学生比做一个项目更重要,而这个学生所做出来的项目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如果我们这种在国外受教育,归国想要建设国家的人都不去给学生这样的引导,去培养中国发展更需要的人才,那么可能更没有人去做这件事了。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既然有着国家经费的支持,领着学校的工资,就要为国家培养出卓越的人才。踏实努力,乘风破浪记者:您觉得您一路走来,有什么您会觉得很幸运的契机吗?邓鹤翔:我喜欢时刻做好准备,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至少有一些模糊的规划。只要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去走了,至于走快走慢一步,都不会对于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也会有许多很幸运的契机,像是通过竞赛进入复旦,像是我能在伯克利遇到Yaghi教授,与他交流。其实优秀的人在变得优秀时,自己是无意识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后来这许多的人生变化。但是,由一件件小事慢慢积累起来之后,就会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会发现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记者:作为青年千人计划回国的学者,学校对于薪酬、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您还满意吗?邓鹤翔:武大这一点是做得非常好的,薪酬上在全国一直是靠前的,包括教师孩子的上学问题都有解决。从一些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部分学生愿意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他们在读完硕士后也会有很不错的薪金待遇,我觉得按照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培养方式来,任何一个学生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可以胜任的,他们在面试的时候体现出的风貌就是武汉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风貌。通过面试交谈就能感受到,这是不一样的,脱颖而出。我们老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保证武汉大学学生的含金量。如果一个学生更愿意投身科研,那么就可以来读博士,如果更愿意建设社会,那么我们按照上面三个层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以到社会上需要的岗位去。记者:您平常在生活中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邓鹤翔:比较喜欢冲浪,但是玩的不多。有时候也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原来读书的时候都在海边,像是伯克利也在海边,在散步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冲浪的人,冲浪的技巧在于懂得乘浪的时机,控制不好就会逆流,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做研究其实也是一样的,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懂得进与退。翁上昆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香港中文大学数学专业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漂洋过海,缘聚武大。顺势而上,慕名而来记者:您曾在香港求学,在美国、韩国也有过工作的经历,是什么促使您回到国内?翁上昆:首先,咱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上升空间大,作为一个青年人更多是选择顺着这个历史的潮流。同时在我研究的方向上说,有非常好的研究前景;第二,作为中国人,我始终想回到祖国来做出我的一些贡献;第三,我在国外时与国内学术界也有频繁的交流,想回国与他们在学术上有更多交流。记者:国内有这么多高校,为什么选择来到武汉大学?翁上昆:武汉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是武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汇聚了一大批杰出学者,有着科研及教学实力很强的师资队伍。我来到武汉大学,也是了解到包括我们学院的院长等一批杰出学者,他们之前就在我研究的领域有相关的建树,所以我回来是希望可以和他们深入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良好氛围,学术启航记者:您来到武汉大学,学校给了您哪些方面的支持?您认为武汉大学在硬件方面有什么亮点?翁上昆:学校在我工作期间提供了关键的经费和资源支持。我做数学方面的研究,对实验室是没有要求的,很多时候是纸笔的工作。比如我研究的是流体力学方向,这些都是应用在飞机、轮船的运动中的,我的工作虽然比较理论,但是能够给我们国家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一定的帮助。学校考虑到我们学科的特性,给我提供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让我能够更方便的与学生交流,特别是有时候邀请其他教授来探讨问题,这个环境非常不错。种种细节让我感受到学校对于我们的重视,这些都是考虑到了我们的实际需求的。记者:能否分享一下您的研究方向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学校给了您什么帮助吗?翁上昆:我主要研究流体力学的偏微分方程组理论。武大之前也有一些教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参考与交流。同时学校提供了博士招生指标,有研究基础良好的博士协助,我的研究能迅速开展。记者:您从国外归来之后有否去外地进行学术交流,武汉的出行交通方便吗?翁上昆:经常去外地交流,出国交流也很多。学院经常会提供一些去外地交流的机会。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去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很方便。出国虽然需要转机,但也十分便捷。记者:除了去外地交流,我们武汉大学校内交流活动也是比较丰富的,您感觉武汉大学的学术氛围怎么样?翁上昆:武汉大学的学术氛围挺不错的,尤其是年轻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平时也能常常交流讨论。由于武汉大学的办公条件十分好,我们也常常聚在办公室里一起研究课题,整个过程就十分顺畅,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这样和谐的氛围让我感到非常的舒适,会不断有新的思考。乐哉珞珈,期许满怀记者:您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多长时间?户口有迁过来吗?翁上昆:来武大工作已经一年有余,户口已经迁了,办理户口比较方便。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没有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虽然没和家人在一起,我之后仍打算定居在武汉,家人也非常支持。记者:您目前的婚姻状况如何?翁上昆:目前还未结婚,但是已经有了女朋友,她也是我们学校负责行政的一位年轻老师。这很感谢学校领导和身边的同事,他们很关心我的生活,通过他们的介绍和帮助,我遇到了我现在的女朋友,目前感情生活也很稳定。记者:武汉大学的学生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翁上昆:我刚来到武大,和学生交流不是很多,研究生这一块我接触到了几个同学都非常努力,素质很高,在10月我会招一两个自己的研究生。武大的本科生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听到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取得了自己的小成就,他们的思维也都非常灵活。记者:原先您是福建人,之后也在韩国、美国生活过,而在武汉,食物偏辣,这您能适应吗?武汉大学的食堂您觉得怎么样呢?翁上昆:食物偏辣我是能适应的。我也常去食堂吃饭,我觉得湖滨和桂园的食堂饭菜不错,新建的梅园食堂设施比较先进,但是感觉中午的菜品种类还可以更丰富些。记者:闲暇时,您选择什么方式去放松?翁上昆:环珞珈山散步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偏向安静的地方,而武汉大学环境幽静,很适合我,在宁静优美的树林间穿行,能够让我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散散步心里也更加敞亮了。我如果有时间了,也希望去附近的东湖绿道转转。记者:请问您对武汉大学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翁上昆:武汉大学很漂亮,特别是樱花城堡很壮观。春季给我的印象最好。我有时也会在这个季节邀请朋友和我一起欣赏游玩,他们觉得武汉很美丽。记者:如果给武汉大学打分,十分是满分,您会打几分呢?翁上昆:九分。武汉大学建筑古朴壮观,环境优美,给我的感觉很好。另外就是老师们的办事效率都很高,武大综合下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很满意。吴志军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浙江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南洋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不忘初心,梦想花开在武大为科研初心,毅然回国记者:新加坡的环境如何?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吴志军:新加坡给我的印象很好,但是,很多和我一样的,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能否生活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而是自己科研项目的发展环境是否充满光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不断增多,国内的学术氛围也越来越好,很多科研工作者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回到养育自己的地方。把实现个人梦想和强大祖国科研力量紧紧联系在一起。记者:第一次到武大是什么时候,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吴志军:第一次来武汉大学,是2015年的三、四月份,正是樱花盛开地最烂漫的时节。浪漫的樱花、葱茏的树木、古朴的楼阁……“中国最美大学”的称号实至名归。除了景美,武大人也很美,最先接触到的是人才办的工作人员。“千人计划”答辩的时候我口腔溃疡到几乎没办法说话的时候,人才办的工作人员一直陪着我,还给我带了药,让我感觉到格外温暖亲切。记者:是什么契机让您离开母校,接受武汉大学抛出的橄榄枝?吴志军:回国的时候,因为母校情结选择了浙江大学,毕竟我对它更加熟悉,而且我的家也在浙江,家人都在浙江。但是既然因为科研而回国,相比浙江大学,我的研究方向和武汉大学的项目更为契合,而且我和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院长本就相熟,平时在学术上也有不少接触。当院长向我发出邀请时,考虑到自己的研究项目在武汉大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便选择了武汉大学。解后顾之忧,轻装追梦记者:您的家人现在和您一起在武汉吗?吴志军:学校给我提供了住房,我和妻子是高中同学,我们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四年级,小的还不到一岁。学校有帮助安排我妻子的工作,但是因为二胎的到来,所以妻子暂时没有工作。大孩子在杭州由爷爷奶奶照看,等二胎大一点的时候就会把家人都接到武汉来。记者:在用房、薪酬方面,武汉大学给您的待遇如何?吴志军:现在我们在武汉的住房是学校帮忙安排的,武汉大学的薪酬水平我也是很满意的。不过这一方面我没那么看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好的科研平台和合适的研究领域。记者:觉得武汉这个城市如何?对这儿的天气适应吗?平时在哪吃饭呢?吴志军:武汉的交通还挺便利的,不过说句实话,别的方面和杭州、新加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武汉的天气感觉和杭州差不多,所以还是比较习惯的。这里的空气质量也比较好,尤其是武大校内的环境。我一般都在小观园后面的教工食堂吃饭。食堂的环境虽然环境和种类不如国外,但饭菜都是家的味道。良好环境,催生梦想之花记者:来到武汉大学后,学校在科研方面给您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吴志军:首先,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学校给我安排的授课任务不算多,这样我就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此外,科研经费比较充足,出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很多。记者:您目前正在进行什么样的科研项目,进展如何?吴志军: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关于岩石破裂过程,现在做的项目校级的、国家级的都有。资源开采、西部开发、地铁建设,都与我们的研究高度相关。由于这一研究项目的实用性,现在它在国内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所以各方面也都得到了学校和国家的支持。记者:做科研工作,难免要和行政部门打交道,您觉得学校的行政效率怎样?吴志军:武汉大学的人才办让我感觉非常好,当然别的行政部门还有提升效率的空间,不过总体来讲还比较顺利。记者:您觉得同事们怎么样?吴志军:武汉大学的工作氛围很好,我们同事之间相处的很融洽,有时还会一起约着打球,而且即便是不同的院系之间也会有一些活动。记者:满分十分,您会给武汉大学打几分?吴志军:8.5分吧,毕竟武汉大学的科研平台好、学科的实力也强。扣掉1.5分,是因为我觉得学校的硬件设施、办事效率还可以提升。记者: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呢?吴志军:其实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能够在国内外研究领域中获得肯定。我想,这应该就是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初心。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教授10月赴美揽才,想和校长面对面谈一谈?详情请关注武汉大学官网与官方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来源:武汉大学人事部编辑:古思雨 林仁桐 黄靖芫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授予钓鱼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家长说什么不重要,孩子听到什么才重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新生宿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