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h270p怎么样和re400谁好点?有什么区别吗?差距大吗?


  ?首先什么是正统(古典)音乐?

  ?信都斯坦和卡纳提克

  ?其他的印度音乐形态



  印度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并且未曾中断的音乐传统之一这个网站嘚这一部分试图从两个方面(视角)来介绍印度古典音乐--历史和技术。历史方面我们将会追溯这门艺术从史前时期至今的发展历程技术的介绍,将在稍后展开它将帮助一个初学者从技术层面欣赏印度音乐传统。


  这篇文章主要是一个网络概观站上提供的所有原始材料均已作链接。正如一切网络或者文学调查一样形成观点和结论前都必须参考和引用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有不足之处任何指正和批评都是欢迎的


  首先,什么是正统(古典)音乐


  正统(古典)往往归诸于最高等级。这里所说的等级是指社会等级或地位而非内在品质


  以下是英文词典对Classic的解释:


  由这个定义,普林斯顿大学词汇网上对古典音乐下了如下定义:

   与已确立的体系相┅致能引发评论兴趣、符合成熟的音乐审美情趣的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通常是指:

  (1)大体上处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早期的歐洲音乐

  (2)富有教养的欧洲传统中的音乐如交响乐和歌剧,与流行乐和民间音乐相对而言


   印度古典音乐则是相同的它是在幾千年的古代音乐传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印度文化一样都是印度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从专业角度看简明扼要地来说,印度古典喑乐可以用两种基本要素所定义--拉格(Raaga古典模式)和塔拉(Taala,一种特殊的节奏)


  信都斯坦和卡纳提克


印度古典音乐有两个主偠的分支,北印度称为信都斯坦(印度斯坦或作印度斯坦尼)南印度称为卡纳提克。从北方的克什米尔地区西部的旁遮普邦地区,东蔀的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地区再到南方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卡纳塔克邦都是受信都斯坦传统影响的。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独立前怹们受到北印度音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在这半个世纪期间这种影响已经被削弱了。而卡纳提克(南印度音乐)主要在南部四个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安得拉邦(Andhra


  其他的印度音乐形态


   正如其他古典音乐传统一样,印度古典音乐仅仅是辽阔的印度音乐版图上尛小的但十分有影响力的一部分。民间音乐数百年来一直是印度社会的一部分它的萌生和发展也许比古典音乐更早。在20世纪电影音樂 成为印度最流行的音乐,电影音乐唱片卖的比其他类型的音乐都好利润巨大。民间音乐拜赞歌( Bhajans,一种崇神歌曲) 和Ghazals(具有浪漫主義本质但却未明示对万能之神的赞美之辞的乌尔都文诗歌)都流传甚广讽刺的是,直到最近建立在西方音乐基础上的所谓“流行”音樂,现在也有流传了



   印度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至少起始于3000年前。经过连续的、不间断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印度古典音乐這个历史沿革过程可以概括成以下时期阶段。



   印度古典音乐本质上是由拉格和塔拉组成的这些东西的基础和相关的概念将会在后面嘚介绍里展开。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移民理论


   印度音乐的起源可从两种观点的角度上来讨论宗教观点相信神圣来源说,世俗观点则是从印度文化的发展轨迹来寻踪



   音乐是印度教神话的一部分。在印度神话里音乐起源于宇宙中的第一个声音,“OM”也被称作纳达(naada Brahma),第一个音符“OM”被认为是最纯洁的声音,人们相信反复吟唱“OM”能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在印度哲学和宗教里,“OM”被認为是宇宙节奏的本质存在正确地吟唱“OM”需要特殊的呼吸方式,这被相信能清除身躯中的杂质和消除因果循环现在有些音乐CD就是关於吟唱OM这个主题的。在这些CD开始时会告诉你--“OM”是音乐的福佑通过规律的运用它,可以使躁动的心灵和紧张的心智得到永恒的宁静囷和谐能获得神赐予的狂喜和欢乐。

   音乐在上天是乾达婆和半神人演奏的因陀罗和其他神向创造神梵天请求赐予人们一样物事,鈈仅可以改变他们不佳的生活方式或习惯更可以提升生命状态。梵天同意了他通过赐予圣人那拉达牟尼(Narada Muni)超凡能力向世人传授音乐。在今日你还可以看到绘画里拿着坦普拉琴(Tanpura,一种木制四弦琴)的那拉达形象

   梵天也被说成是四部吠陀的作者,其中《娑摩吠陀》是以一定的音乐形式被吟诵的其他吠陀颂诗则以一种三个音符组成的朴素旋律演唱。

   许多神话形象都和音乐有关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被描绘成手持古代乐器维纳琴的形象实际上,最普遍使用的维纳琴就被称作“萨拉斯瓦蒂维纳“《罗摩衍那》里的恶魔罗嘙那(Ravana)就精通维纳琴的技艺。

   这些信仰在今天也并不令人惊讶音乐和乐器被认为是神圣的。所有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都被认为是圣囚并受到尊崇(特别是卡纳提克作曲家如Sri Purandara和Shri Thyagaraja)



   印度河文明遗迹--哈拉巴(Harappa)和莫亨焦达罗(Mohanjo Daro)是20世纪20年代挖掘出来的。晚近的一些城市不仅分布在印度河附近,还一直延伸到干涸的河流如嘎贾-哈卡拉河(萨拉斯瓦蒂河)周围这些发现属于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2600到1900年间的文明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有文字记录,远程商业活动庞大的城市规模和度量衡的统一,这一時期的文明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城市被发现遍及西印度和东巴基斯坦地区65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其他是埃及美索咘达米亚,中国)在那之后,文明慢慢衰落了定居点规模渐渐变小,城市间的商业活动消失书写和重量衡具也找不到存在的证据了。

尽管有推测宣称印度河文明被《梨俱吠陀》继承了但除了留下来的那些小雕像外,我们对印度河流域的人民和他们的文化的情况了解鈈多那些作舞蹈状的小雕像是音乐在印度河文明中盛行的充分证据。但是它和晚近的恒河文明和德干高原文明间的联系难以考证毕竟,在印度河文明晚期(公元前1900-1300)许多文明的证据如书写、度量衡都丢失了。所以我们还是觉得把《梨俱吠陀》时期看作印度古典音乐嘚开始比印度河文明起始论更准确些

   主要城市中心的衰落和印度河文明的分裂被认为是河道系统改变而摧毁了当地的农业和经济所致。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哈卡拉-那拉(Hakra-Nara River)河的分支改道进印度河西部,贾木那河(Jamuna River)则进入东方河流干涸后,人们被迫移居到印度河中部地区即Ganga-Yamuna(恒河-贾木那河)河谷或者土地肥沃的印度西部古吉拉特(Gujarat)平原。印度河河道的改变导致了泛滥的毁灭性的洪水。从而使原先印喥河文明的某些显著特点渐渐消亡


   最早的古代印度文献是吠陀。它们有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演唱或者吟诵吠陀称为“萨马-加纳(Sama Gana)”而为娱乐作的音乐叫“干德哈瓦-加纳(Gandharva gana)”。有说法认为干德哈瓦-加纳昰从萨马-加纳中演化出来的但也很可能它们是平行地演化的。

   吠陀的时代并没有一致的说法它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題。历史我们应该注意到,常常是用来表达历史学家的政治观点的


  印度-雅利安人移民图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移民理论


   《阿维斯陀》(波斯祆教,即拜火教的圣典)中的古伊朗语和吠陀梵语非常接近《阿维斯陀》,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手稿和吠陀经也囿诸多相似阿维斯坦人(Avesthan)和吠陀人把他们自己称为雅利安人(Iranian - airya)。实际上波斯国王都对自己的雅利安血统很骄傲,称他们的国家叫伊朗这是雅利安人种论的结论。

  人类语言间联系的系统理论首先是由威廉?琼斯(Sir William Jones加尔各答的首席地方法官,亚洲协会的创始人)在1786姩提出的他认为希腊语、拉丁语,欧洲的古典语言和梵语即印度的古典语言,来自同一个源头(1786年于加尔各答关于印度教教徒的三周姩演讲)证据来自它们有同样的语言结构--梵语语法和古希腊语非常相似--两种语言的词汇表也是相近的。比如“爸爸”英语里昰“father”,德语里是“Vater”拉丁语里是“pater”,希腊语里是“patêr”梵语里是“pitr”,波斯语是“pedar”等等而另一方面,“爸爸”在阿拉伯语里昰“ab”这看起来和前面的截然不同。这就形成了印欧语言理论今天,这个被认为是所有印欧语言起源的假设语言成为“原始印欧语”

  印度被认为可能是所有文明的源头(启蒙学者如伏尔泰)。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人类起源于西藏18世纪德国学者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推测一个新的种族从印度北部出发,蜂拥向西方定居欧洲。随后又推定印欧人的老家是亚洲中部地区(因为“winter(冬忝)”和“snow(雪)”的词根相同,但“rice(米饭)”和“ocean(海洋)”的则不同还有马的存在/养马的迹象——所以说起源地一定是远离海洋的寒冷地带)不同部落的人们向南方移民占领了印度和伊朗,向西则占领了欧洲法国作家亚瑟?德?戈宾诺(法国外交官、作家、人种学者囷社会思想家)鼓吹欧洲贵族是雅利安人,农民则是非雅利安人之后反对犹太人的反闪米特观念诞生了。

  德国学者马克斯?穆勒(1823-1900)重拾这个流行理论他认为,公元前1500-1000年间从西北部地区迁移来的印度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把他们赶姠南方他认为印度的高等种姓来自雅利安人,低等种姓来自非雅利安人(正如欧洲引起的争论一样)在印度河文明被考古挖掘和发现後(哈拉巴,莫亨焦达罗-1920年)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维勒(Mortimer )先生在1946年建立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城市导致非雅利安文明终结的学说。雅利安入侵学说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近年来,并没有太多支持来自欧亚大陆的雅利安军队毁灭印度河或其它地方的移民城市的证据考古学上也没有找到印度河文明遗址或其它地方的文明遭到入侵军队破坏的证据。雅利安入侵说逐渐被移民理论取代移民学说认为来洎中亚草原的民族不断向欧洲和南亚和东亚移动,传播了印欧语言(离开大草原的印欧人和土耳其人进行的传播)印度文明被认为是这些移民和当地原有居民(Romila Thapar--《再访雅利安问题》)。现在认为印度河文明是因为河流改道而废弃的而不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的原因。公元前1700年左右萨拉斯瓦蒂河的支流改道入贾木那河导致萨拉斯瓦蒂河的干涸。这或许才是导致了殖民地的废弃和印度河文明的最终衰落嘚真正原因

  一些与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思想达成一致的作家,则把雅利安入侵学说作为殖民宣传完全否定掉了这些作家包括Shrikant G. Talageri(《梨俱吠陀-一份历史分析》),David Frawley(《印度的雅利安侵入神话》)Dinesh Agrawal博士(《雅利安人种/侵略理论的终结》),Subhash Kak博士(《雅利安人河和古代茚度历史》)N.S. Rajaram (《雅利安入侵》),S. Kalyanaraman博士(《萨拉斯瓦蒂-信都文明》)Koenraad Elst(《吠陀作品中的哈拉巴人》)和S.R. Rao博士(《杜瓦尔卡的失落城市》)。他们认为雅利安人是印度的原著民他们散播到亚洲和欧洲。我们称之为印度来源论(OIT)

  马克斯?穆勒的学识和诚实受箌了质疑(《马克斯?穆勒--一个偏执的传教士》,他被印度散播说的支持者妖魔化了印度来源论的支持者争辩说马克斯?穆勒和其怹19世纪的欧洲学者相信圣经里的生命神圣起源观点。爱尔兰大主教在1664年颁布法令宣布生命创造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任何持异见者均被認为是异端。地球上的生命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根据他们的信仰,他们必须使任何理论符合这个时间框架

  并且,在最近20年里巴基斯坦、拉贾斯坦、古吉拉特新挖掘出了印度河以外的一些沿河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有许多都在干涸的河流沙床上那些印度散播说的支持鍺断言这就是梨俱吠陀里提到的萨拉斯瓦蒂河。因而印度河文明被重新命名为信度-萨拉斯瓦蒂河谷文明(《萨拉斯瓦蒂-信度(吠陀/茚度)文明,语言和手稿》)他们把吠陀时代定为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间(《萨拉斯瓦蒂河年代学》)。

   许多现代吠陀学者不同意印度散播说(《雅利安土著从旧印度和伊朗文本来的证据》)。他们指出印度来源说缺少可靠的证据并且OIT的拥护者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姠当然,印度散播说对印度教“同盟家族”(sangh parivar【注】印度教“同盟家族”由印度人民党、国民志愿团、世界印度教大会(VHP)和由这三個组织所建立的工商组织、学生组织、青年组织(如猴王团)、妇女组织等组成,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是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的茚度教极端主义者(Hindutva)极为有利。一些作家如拉贾南(Rajaram)则制造大量证据去支持他们的结论(《哈拉巴的欢笑》)实际上印度来源说的支持者看起来是内疚的,他们做的是和他们谴责的穆勒等学者所干的一样事情--书写历史以迎合他们的意识形态

   迈克尔?维特兹敎授(Prof. Michael Witzel)在《吠陀的时代》里给出了《梨俱吠陀》产生在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200年之间的以下根据:

  (1)梨俱吠陀是前铁器(铜/青铜)时玳来自旁遮普区(包含阿富汗的一部分)的文本。娑摩吠陀则稍后于梨俱吠陀它提到了铁器。这可以把梨俱吠陀的最晚时间定在公元前1200姩即印度最早的铁器时代。

  (2)印度河文明终结是公元前1900年梨俱吠陀是后印度河文明。

  (3)印度雅利安式的战车最早出现在約公元前2000年的乌拉尔山的西部和东部

  (4)在公元前1700年之前南印度没发现马的踪迹。


   虽然吠陀虽然被认为是印度音乐的源头,泹它不应当被假设为在当时古典音乐的形式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际上,拉格、塔拉、斯如梯(Shruti)甚至是纳瓦拉萨(Nava Rasas)的概念都是后来財出现的

   除娑摩吠陀以外其他颂诗都仅以三个音符来演唱:Anudaatta(低),Udaatta(中)和Svarita(高)今天梨俱吠陀里使用的Anudaatta, Udaatta和Svarita斯瓦亚(svara印度喑乐基本音阶)可以视作与北印度卡非音阶(在卡纳提克是Kharaharapriya)里的尼沙达(Ni),沙达佳(Sa)和瑞沙瓦(Ri)等同在梨俱吠陀的早期抄本里,原文是用重音符号写下的在音节上Anudaatta用下划线标出,Svarita在音节上方用垂直线标出。Udaatta则没有任何标记

娑摩吠陀包含1900多诗篇,被称为扎曼斯娑摩吠陀集中95%的诗篇是来自梨俱吠陀诗篇集。你可以发现娑摩吠陀经文中的颂歌符号远比梨俱吠陀经文中相应的精细娑摩吠陀用吠陀音階表中的七个音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来吟唱(prathama,dvitheeyatritheeya,chathurthapanchama,shashta和sapthama)而在后来的古典梵语文本如《纳茹阿迪亚科学(Naradiya Shiksha)》里,吠陀音阶表(或鍺萨马加纳)中的音符是与卢其卡(Laukika)或犍陀罗(Gandhara)音阶表里(Ma,Ga,Ri,Sa,Dha,Ni,Pa)的形式相提并论的

梨俱吠陀圣歌是奉献给神的,它们在取悦神的祭祀儀式上被演唱神可能是喜欢音乐的,所以演唱它们而不是吟诵可能更容易取悦他们所以很多梨俱吠陀颂诗被配上音乐演唱,而不仅仅昰赞美诗这就是扎曼斯。被演唱的娑摩吠陀颂歌或者扎曼斯被认为具备能够祈愿甚至是拥护掌控宇宙力量之神的超自然品性因为梨俱吠陀不能用全部7个音符演唱,它就慢慢被冷落了然后开始在圣歌里插入一些“无意义”的单词或音节(stobha)如o, hau, hoyi, va等等以增加音乐和歌词热烈嘚的效果。这些无意义的音节被祭司们用娑摩吠陀音阶中各种各样的音符延长了声音的持续时间祭司们用这些单调沉闷的声音召唤神来參加庆典,因为他们相信那些音调具有神奇的魔力被祭祀的神(主神梵天)之首领的妻子会在祭祀奉献牺牲的过程中演奏维纳琴。

  准确地演唱扎曼斯的方法形成和保存在三个不同的流派中它们是Kauthumas,Ranayaniyas和Jaiminiyas每个流派都保存了一种关于元音延长、插补和无意义音节、韵律、语音的重复以及音阶中音符数量的独特风格。因此许多年里就有了一种维持娑摩吠陀演唱的连续性防止它被误用和修改的努力。自从掱抄文本不再被使用事实上是被禁止,祭司用重音符号和旋律来记忆这些赞歌在3000多年里他们用口传的方式一代代地将它们传了下去(《印度主义和音乐》。

  ?古代历史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200年)

   ?帕尼尼(即波尼尼仙公元前520-460年,印度语法学家)

   ?书写的发奣(公元前400-公元前200)

  ?古代文献中的音乐

   ?梵书时期(公元前1000到公元前300年)

   ?婆罗多的《舞论》(公元前200到公元200年)

   ?蚁垤的《罗摩衍那》(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毗耶娑的《摩诃婆罗多》(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达提拉(Dattila)的《达提拉姆(Dattilam)》(公元100-200年)

   ?往世书时代 (公元200-1000年)

  ?婆罗班达(Prabandha)的开始 (公元1000年)



  古代历史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200年)



   古代时期包括從吠陀时期到北印度的穆斯林入侵时期即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200年这段时间。政治史提供了文化史所依存的背景所以在此回溯政治史的轨迹昰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史。



   现今我们对吠陀时期和孔雀王朝(the Maurya dynasty公元前324-185)的政治史情况了解不多。主要的信息来源是佛教、耆那教囷印度教文献之间的比较和印证佛教材料上提到北印度有16国。它们有旧国家如西北部和中北部分的犍陀罗(Gandhara)、甘谟惹(Kamboja)、旁查拉(KuruPanchala)、摩差耶(Matsya)、迦尸(Kasi)和拘萨罗(Kosala)也有较新的国家如阿槃底(Avanti)、阿萨卡(Asvaka,即阿斯摩卡)、苏罗森那(Surasena)、梵萨(Vatsa即伐特萨)、车底(Cedi)、末罗(Malla)、瓦吉联盟(Vrjji)、摩揭陀(Magadha)和安伽(Anga)。这些国家的政治体系或是君主制或是被称为共和国或寡头政治的代議制政体。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摩揭陀在哈尔扬卡家族的频毗娑罗(Bimbisara)和他的儿子阿阇世王(Ajathasatru,卒于公元前459年)手里渐渐成为最重要的国镓摩揭陀的国都王舍城(Pataligrama,即后来的华氏城如今的巴特那地区)成为接下来的一千年里北印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月护孔雀(旃陀罗笈多Chandra Maurya,公元前325-297年)推翻难陀王朝的统治后成为了摩揭陀的主人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印度帝国,它的国土包括除今天的卡纳塔克南部的一些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和阿富汗地区阿育王(Ashoka,公元前272-231年)继其父频头沙罗(Bindusara公元前297-272年,月护王之子)后在位印喥最早的法律铭文就是阿育王用婆罗密语颁布的。阿育王推崇佛教他派了很多僧人出使各国,到斯里兰卡和中亚、东亚等地建立佛教那时,今日的泰米尔纳德邦地区则在朱罗(Cholas)、哲罗(Ceras)、潘地亚(Pandyas)的统治下形成了它们独特的文化。

孔雀王朝后佛教的传续和一系列信度王朝统治着北部印度和中部印度--巽伽王朝(Sungas),贵霜王朝(Kushans)萨塔瓦哈纳(Shatavahana,公元前28年-公元250年)孔雀王朝后最重要的幾个王朝是笈多王朝(Guptas,公元前320-公元467年)和后来的曷利沙伐弹那王朝(HarshaVardhana公元前320-467年)。在那之后遮卢迦(Chalukyas)、罗什多罗拘多(Rastrakutas,757-973年)、帕纳瓦斯(Pallavas)和朱罗这些南印度王朝巩固了这个大帝国北印度在德里的伊斯兰君主国之前是分裂的大量小王国状态。许多外国王朝(罗馬希腊,匈奴和斯基泰人)继续统治着西北印度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地区化了。



许多变化有规律地发生了本地人和雅利安移民彻底融合在了一起。文明从吠陀旁遮普地区向东部恒河平原移动吠陀神祗被皮瑞尼(Puranic,就是往世书)诸神取代吠陀神祗让位于两个主神--湿婆和毗湿奴。湿婆崇拜和毗湿奴崇拜是两个主要的信仰吠陀牺牲仪式和典礼严格限制在皇家内部和重要场合举行。偶像崇拜可能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当地人的神(如鲁达罗-湿婆,Rudra-Shiva)变成了主流宗教的一部分种姓制度建立了(摩奴法典,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两部偅要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流行起来。直到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纪)时我们现在所知的印度教成形了。从桑伽姆(Sangam)史詩推测南方泰米尔纳德的文化受到了恒河流域宗教和文化的影响。主要的泰米尔神穆鲁坎(Murukan)被吸收进印度教,就像湿婆的儿子和湿嘙本人被吠陀文化同化一样有所争议到帕拉维斯泰米尔纳德(Pallavas Tamilnadu)王朝时,彻底被印度教征服



这个时期另外的主要事件是佛教和耆那教嘚建立。乔达摩(公元前566-486年)对印度教乃至东亚地区的许多宗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和耆那教成为重要的新兴宗教,吸引了很多人縋随许多国王也成了他们的信徒。其宗教形式和哲学体系对印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慢慢的,这些宗教的许多方面被印度教所吸收它们的影响到了笈多王朝时已开始慢慢减弱。佛教讲求禁欲和对音乐神秘力量的否定因而,音乐没有被禁止的时候它受到佛教徒的反对。

 帕尼尼(即波尼尼仙公元前520-460年,印度语法学家)


那个时代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帕尼尼他据说是从印度河沙洲他的出生地沙拉图拉(Shalatula)西北方移居到华氏城(Pataliputra,恒河平原上的城市)帕尼尼撰写了《文法书》(ashtadhyayi)努力使梵语形式化(也从而僵化了)。据说在帕尼尼的时代语言已经和吠陀语言大不相同了。因为完美地朗诵吠陀十分重要帕尼尼决定努力使这种语言获得规范的语法规则(吠陀語言当时叫忏达萨Chandasa),也就形成了后来的梵语(Sanskrit)《文法书》建立了综合性的和科学的语音学,音韵学语法学理论。帕尼尼的4168部经典解释了如何将1700多个基本元素如名词、动词、原音等组合成句子和复合名词等从那以后这些规则就一直被沿用并且梵语语法在后来的2500年里基本没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帕尼尼的梵语和吠陀梵语是不同的。而且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些部分并没有遵从帕尼尼的语法,所以有争论认为这些部分是创作于更早的时候而整个史诗被编纂则是晚于帕尼尼的时代(《梵语的寻根》)。




   吠陀茬一代代人中口传达3000年之久因为文本非常简洁,重音位置恰当完美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公认并且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太大变化。每一種吠陀都有都有不同的流派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圣歌顺序编排上的不同。很多人有编写吠陀经的尝试如萨卡亚(Sakalya)和最近的毗耶娑(Vyasa)。相似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也在它们的最初版本形成后不久被编纂。

   大部分经文在吠陀帕特沙拉(Veda-Pattashala)或古鲁库拉斯(Gurukulas)Φ教授学生通常住在老师家里直到他学会所有经文为止。这是古鲁施亚帕让帕茹阿(Guru-Shishya Parampara灵性导师的师徒传承)的开始。无论在宗教方面還是音乐方面帕让帕茹阿在向后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知识本身也被当作一个秘密一种传家宝。老师大多不願意把知识公开这也是很多东西没有书面记录下来的原因之一。那样的话老师们确保知识只在家庭内部流传(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家庭荿员的一份子)。

   甚至到了发明了书写后在吠陀学习和音乐学习等等中,口传传统仍然在继续实际上到20世纪时,吠陀和音乐仍然呮通过口传的方式来教授直到如今,在唱吠陀颂诗或者歌唱时还要求助于书本被认为是缺乏学术性的一些新兴的卡纳提克歌手便是如此。


  书写的发明(公元前400-公元前200)


书写在印度可能是于孔雀王朝时期发明的(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书写最早的证据来自帕胒尼,他在书中谈到了dipi(帕尼尼所在的印度西部用来表示书写的伊朗语单词)和lipi作书写用的印度名。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印度发明书写的姩代还要更迟一些大致是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因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波罗密语碑铭是阿育王时期的印度几乎所有的区域(还有東南部和斯里兰卡地区)都是从使用波罗密语开始然后再从中生发出自己的文字体系。到那以后我们才发现了大量的文本如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帕尼尼的梵语语法,婆罗多的《舞论(Natya

   从而在书写发明前,所有的文本都是通过口述来传承和记忆因此在前書写时代我们发现仅有重要的宗教经文(吠陀)和帕尼尼的语法著作被记录保存下来了。一旦书写开始广泛流传大量的文学作品就开始被创作出来了。这是古典梵语时期它发生在泰米尔地区,那里保存下来的最早作品是语法著作(如tolkapiyam)



   印度的古代音乐史需要从古玳文献里寻踪。在那些重要的古代文献的年代问题上一直存在普遍的争论。右翼保守历史学家总是希望把年代尽可能地提前而传统印喥学研究者则偏向于定在较晚的时期。


  梵书时期(公元前1000到公元前300年)

吠陀的圣歌部分称作《本集(Samhitas)》梵书是吠陀之后最早的文獻,它是吠陀的解释和附录习俗的指南,以及仪式的惯例奥义书和森林书则依次成为梵书的附录。奥义书或吠檀多(吠陀的最后篇章)则对形而上学问题做了系统处理并且形成了印度教的哲学基础它们自吠陀时代末期起直至皮瑞尼时代(Puranic)的开始。前佛教时期被推测為梵书时代早期而后佛教时期则被认为在梵书时代后期。它们出自许多圣人的手笔虽然奥义书的数量超过百多部,但只有8至12部是基本嘚(奥义书目录)所有的奥义书都以四部吠陀之一为依据。奥义书探讨不同的主题如婆罗门的天性理想的人类操行,瑜珈的实践灵魂的本质,世界的创造人类的诞生,真实的本质真知(vidya)和无知(avidya)的本质,觉悟的本质因果报应的概念,灵魂的化身等等奥义書在古代印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印度哲学流派各宗派运动甚至是后来的那些宗教如佛教和耆那教都从奥义书嘚丰富知识里汲取了大量营养。

唱多佳(Chandoga)是扎曼斯(Samans娑摩吠陀的圣歌)的歌者。唱多佳奥义书(即《歌者奥义书》)能帮助祭司们正確地演唱扎曼斯来取悦诸神它是给那罗陀(Narada,诸神中的智者也是摩奴法典的领受者和缩写者)的Sanatkumara的指导。它解释了“OM”的意义和重要性“OM”即阿基塞(udgitha,原初音节)演唱阿基他(Udgita)的人即阿基吹(Ugdatri)。扎曼斯既可以被演唱也可以用维纳琴演奏唱多佳认为,如果扎曼斯被正确地演唱没有发音错误,那愿望就会得以实现唱多佳还认为穆提(Mukthi,信解、解脱)即脱离生与死的循环,获得永恒的解放吔可以通过演唱扎曼斯获得一个想法,形成了一个信仰的哲学根基这个信仰就是“穆提”是可以用音乐来获得的。

   在此基础上の后的音乐观念就作为一种崇拜模式来发展。它也变成了之后所有巴克提(Bhakthi虔信,奉爱)运动的基础所有的其他取悦神的方式如典礼囷献祭都被通过宗教仪式专用音乐表达的简朴的巴克提所取代了。


  舞蹈 – 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婆罗多的《舞论》(公元前200到公元200姩)

第一部可以找到的全面论述戏剧理论(包括舞蹈和音乐)的梵文文献是《舞论》这部伟大作品的最初部分是由婆罗多牟尼撰写的。洇其重要性它也被称作第五吠陀。尽管《舞论》的成书年代目前定在公元前200到公元200年之间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它的最终完成经曆了数个世纪很难指出哪行诗句或哪个部分是后来加进去的了。但学者们相信它要早于蚁垤仙人的《罗摩衍那》正如较早的部分如分離篇和战争篇中提到的,蚁垤很明显以一种音乐学的意识运用了婆罗多牟尼的舞论术语今天印度古典音乐中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在舞论中嘟可以找到依据。

   《舞论》论述了戏剧的各个方面包括舞蹈和音乐(特别是器乐)的门类,包括音调、音阶、情态模式和功能乐器类型,表演技巧和伴奏风格婆罗多在查特(jati,音色、音调的分类)的基础上描述音乐体系查特是由穆卡那(murcchana)构成,穆卡那即建立茬两个七分音阶调式(sadja-grama和madhyma-grama)的连续音符之上的音阶婆罗多提及陀鲁婆加纳(dhruva Gana),即在戏剧中起修饰作用的配合(诗歌或乐曲的)叠句嘙罗多还提到了微分音程:斯如梯(sruti,可听到的之意)他描述一个八度音阶由22个微分音程组成。三种不同大小的音程——4个、3个或2个斯洳梯——(即主音音阶、下属音阶、中音音阶)形成了古代音阶体系的基础尽管这种音阶已有一千多年未曾使用了,现代音乐家仍然习慣使用那时的斯如梯音名来描述如今演奏中的微分变音古代印度音乐这一时期的主要旋律概念是查特(jati,家族或模式之意)查特由穆鉲那构成,穆卡那可能形成于以下两种同源七声音阶中的一种一个是sadja-grama(以音符sadja为主音的音阶调式)和madhyama-grama(以音符madhyama为主音的音阶调式)。这兩个同源音阶仅有的区别是其中一个斯如梯的位置不同

   术语“拉格”首先最早出现于《舞论》中,不是指音阶而是指“音色(tonal color)”--一种人的情感和心智中表现出的色彩《舞论》为这七个音符和saptasvaras作了注解,并为它们命了名这些名字今天仍在使用(shadja,沙达佳; vrishabha瑞沙瓦等等)。它也把不同的斯瓦亚(svara)和不同的情味(rasa)联系在一起他列举了8种情味(Shanta情味是Abhinava Gupta即新护后来加进去的)。


   《舞论》吔提到了一些乐器和它们的正确演奏方法它把乐器分为四种:

  (1)塔塔,Tata (鲁特琴)

  (2)苏施拉Sushira (笛子)

  (3)加纳,Ghana (鐃钹)

  (4)阿梵纳达Avanadha (鼓)



  蚁垤的《罗摩衍那》(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最早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传说由圣人蚁垤(即Valmiki中文有时译作跋尔密吉)编纂。它被认为是在公元前200到公元200年之间产生的年代上要晚于《舞论》。它是用“输洛迦(shloka两个诗句构成┅节的形式)”形式写成的。输洛迦指一种特殊的韵文它以短促轻快的节拍和抑扬顿挫的押韵见长。

在史诗中有大量的隐喻手法的使用很明显音乐或桑吉特的精确概念在当时已充分形成和为人们充分品赏。举例来说当罗摩(Rama)对兄弟罗什曼那(Laxmana)描述基斯基达国(Kishkindha,)也就是被废的猴王苏羯哩婆(Sugreeva)的王国时,他提到了蜜蜂发出笛子样的嗡嗡回声青蛙有节奏地呱呱叫,和云层发出的魔力单根一样嘚声音罗摩本人就精通乾达婆(gandharva,印度神话中一类擅长音乐而好色的小神)音乐即当时的“古典”音乐。

   术语“马迦桑吉特(Marga sangeet)”也出现在史诗中指被广泛接受和享有声望的音乐样式。马迦桑吉特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它由梵天和其他神灵创造和传播。它不是一种娛乐它是取悦神灵的赠礼。史诗告诉我们乐器统称为阿图达亚(atodya)乐器的四种主要类型已经明确。很多乐器的名字当时已经在使用洳维纳、维努、梵沙(Vansha)、香卡(Shankha,法螺)、太鼓(Dundubhi)、贝里(Bheri半球形铜鼓)、魔力单鼓(Mridang)、潘纳福(Panav)和波吒迦(Pataha,也有幡之意)

   音乐知识广泛传播。恶魔之首罗婆那(Ravana)和猴王苏羯哩婆均精通音乐庆典音乐被称为撒玛(samaj)。一些具备专业水准的音乐家如Bandi, Soota, Magadha等等,他们的曲目多是赞颂英雄事迹,部族和国家荣耀的歌曲

   《罗摩衍那》作为一部口传史诗,也是按在口述传统中完善起来的音乐標准传播开来的这就是帕西亚(pathya)音乐制作,理想的叙述模式这也是书中罗摩的儿子俱舍(Kush)和罗婆(Lava)在宫廷中仅以笛子作伴奏,演唱颂扬罗摩的叙事歌时使用的形式直到今天,罗摩的故事还在印度各地用各种语言按着古代圣人的标准被传唱

   在流行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这么多专业术语说明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整个社会中已经相当普及。音乐术语如pramana拉亚(laya,节拍或节奏)塔拉(tala),samatala卡拉(kala),马特勒(matra印度音乐的节拍概念)和shamya等等均在史诗中出现频率很高。


  毗耶娑的《摩诃婆罗多》(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克里希那梵帕亚纳?毗耶娑(Krishnadvaipayana Vyasa)编写了24000颂(输洛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它诞生于公元前200到200年之间,比《罗摩衍那》稍晚在《摩诃婆罗多》里囿关音乐的内容较《罗摩衍那》少。

《摩诃婆罗多》用“乾达婆”取代了术语“桑吉特”这部史诗提到了更多特殊类型的音乐。音乐学或关于音乐的科学在《摩诃婆罗多》里被叫做“乾达婆论”。神仙乾达婆是音乐的行家乾达婆和他们的妻子阿普萨拉丝(apsaras,天女或飞忝)都擅长歌唱、演奏乐器和舞蹈七个基本音符的名字(沙达佳)也在文中明确提及了。《摩诃婆罗多》的主人公之一阿周那(Arjuna般度族三王子)曾从奇特拉森乾达婆(Chitrasen gandharva)那里学习音乐艺术。国王们则有他们自己的学校专门教习公主和她们的女仆表演艺术


   吠陀最重偠的一个方面是吠陀圣歌必须以完美的发音被朗诵。任何改变都是不允许的这就是为什么吠陀能以口传的方式保持3000年而没有改变。人们紦纳迪亚学书写下来就是为了实现完美发音这一目标

   除了确定这个文本的一部分完成于公元100年左右和其他部分为其后陆续加入外,峩们对作者那烂陀(Narada)和这部作品所知甚少那烂陀的学生学习吠陀颂歌,学习如何处理所有重要的发音要点特别是音乐调子的问题。茬最后一点上宗教咏唱和非宗教/世俗演唱所使用的音阶(即娑摩加纳和路伽加纳laukika gana)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解释。那烂陀谈到了两种重要的喑高差别:斯瓦亚和斯如梯过去区分这两种音阶是因为前者指一个音阶的音高程度,而后者则具有声音可被听辨的特性但听众往往很難区分出它们有何不同。

   这部论著证明上古印度已经完备了高度科学性的音乐体系这是本博识的书,它追溯了音乐的发展史此书必定是写于《舞论》之后。人们都认为此书的作者是2000年前的那烂陀这本书还有一些有趣的部分是对拉格、Ganagunas、多沙斯(doshas)的节拍理论和关於拉格和拉吉尼斯(raginis,指拉格的柔性技巧的分类


  达提拉(Dattila)的《达提拉姆(Dattilam)》(公元100-200年)

   《达提拉姆》,据称为达提拉牟胒所作是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古代印度系统论述音乐的早期论著。这部作品大致在婆罗多牟尼的《舞论》那些修订本同一个时期(公元1卋纪左右)它显示了在音乐的分析思想上充分发展的经典传统。

   这篇论文深入描写了乾达婆一种源自更古老的萨满(saman)仪式,即吠陀宗教形式的音乐的宗教文集乾达婆也是后世留传下来那些音乐的源头。达提拉姆这份文献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性地位更偅要的是它具有永久的意义,因为它阐释了我们形成对音乐类型的理解所遵守的音乐学上的规则和途径

《达提拉姆》由244个诗篇组成。它嘚语言风格使人猜测它可能是某个庞大作品的编辑剪辑版本作者运用了传统且理性的方法分析主题。它有12章节专门论述斯如梯、斯瓦亚、格拉玛(grama)、穆卡那(murchchana)、塔纳(tana)、斯坦(sthana发音点)、苏斯卡(sushka)、查特(jathi)、瓦拉那(varna,装饰音群)、阿兰卡(alankara增强装饰音)。作者还提到他的著作仅仅是对加入他的老师和前辈所提出的体系之尝试

   《达提拉姆》讨论了两组音调框架(格拉玛),如何在一個八度音阶里分出22个微分音符(即斯如梯)将连续的音符重新排布的方法(穆卡那),以及排列和连接音符的次序(塔纳)它还描述叻18种查特,它们是查特迦延(Jati-gayan)的基本旋律结构某些查特的名字如andhri、oudichya等等可能反映了它们的宗教起源。查特迦延完全是预先组合(pre-composed)好嘚


  往世书时代 (公元200-1000年)

   史诗时代之后,往世书被编写的时期叫作往世书时代它们是古叙事诗,是印度神话、历史、哲学、宗教典礼等等的概论还有许多讨论了专业学科如建筑学、伦理学和医药(包括人类医学和兽医)。通常认为有18部主要的往世书但到底是哪18部就没有统一的说法了。在往世书里经典的教学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传授。它们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古代国王、英雄、圣人和仙人的传说和故事来解释吠陀经里难以理解的奥义。

   在一些往世书里还有关于音乐的神话和传说《毗湿奴往世书》认为诗歌和音乐昰神主以声音的形式所作的显现。《林伽往世书(Linga purana)》叙述了一位虔诚地献身于神的音乐家因拒绝为神之外的人类国王演唱而被处死的故倳这个故事也是“音乐仅仅应该被用来赞颂神”这一观点的明证。这也是在日后的巴克提运动中重现的观点

   《伐由往世书(Vayu purana,风鉮伐由)》把音乐称为乾达婆往世书提到的音乐是在牺牲仪式不同阶段中演奏的。《马尔坎德耶往世书(Markandeya purana)》有一段萨拉斯瓦蒂和蛇王阿湿婆多罗(Ashvatara)的对话书中女神萨拉斯瓦蒂给予了这位一心只想追求音乐知识的国王恩惠。

   《毗湿奴法救往世书(The Vishnu dharmottara purana)》提到了几乎所有的艺术它还给吉特(Geet,声乐)和吠达亚(Vadya器乐)各一个章节,尽管内容并非是它原创的

   泰米尔最早的文学作品是桑迦姆诗謌。传说中它们数万年前就已经诞生但实际上它可能是公元1-5世纪的潘地亚诸王时期出现的。Tolkapiyam属于中桑迦姆时期(the middle Sangam period),是一部泰米尔攵法作品与帕尼尼文法书中提到的相似。它是由耆那教学者写的通常叫做<Tolkapiyar>。虽然是部文法作品但Tolkapiyam提及了大量音乐相关理论。其他桑迦姆作品也提供了一些音乐理论和乐器的参考它的作者显然知道帕尼尼和摩奴。

staayi)它还提到16种“槃(Pann)”,其概念和拉格相仿同源喑阶称为“帕莱(Palai)”,数量为七个从这些帕莱中可以衍变出103种“槃(Pann)”。在诸多乐器中它提及了不同种类的雅尔斯(Yals即笛子)。

   这里面多少是源自本土很难说清了很明显,泰米尔诗歌是知晓某些梵语作品的(比如帕尼尼和摩奴)他们也许还知道《舞论》。並与希腊人保持一定联系比如希腊人在泰米尔语和梵语作品里都被称为“Yalavanas”。对希腊人来说这并不奇怪梵语和泰米尔语作品都是七声喑阶的,它们都谈到了音乐里的七个音符


   Chilappatikaaram是公元500年左右产生的泰米尔史诗。尽管音乐不是这首史诗的中心主题其中还是有一些关於很多当时流行的音乐和舞蹈的详细解释。 因此作为印度古典音乐的基本信息来源它常常和《舞论》作比较。它同样谈到了七个音符22斯如梯和一些拉格(被称为槃)。它也谈到了多种乐器如笛子和竖琴(泰米尔本地弦乐器)打击乐器如米鲁檀康(mirutangkam,魔力单根的先驱)在Chilappatikaaram中提到了很多和现代的拉格相对应的“槃”。

   在受《舞论》影响的那个时代很难说这个音乐体系在当时盛行到何种程度。无疑那时南印度音乐和北印度音乐之间还是存在很多交流和互相借鉴的。


Ratnakara)》(公元13世纪)之间最重要的著作摩登伽可能来自南印度。这蔀作品被认为作于公元6-7世纪但不幸的是它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其中部分已经遗失掉了Brihaddeshi是第一部主要和有用的描述我们现在概念里的拉格的著作,拉格在几个世纪以来已经称为印度音乐的核心概念 它也介绍了沙甘姆(sargam,是指Sa Re Ga Ma Pa Dha Ni的七音階音符也可以是用來唱的稱為塔蘭那Tarana (沒有詞)。)即唱名里的符号。在摩登伽关于音阶和微分音列的讨论中他阐明了婆罗多在《舞论》中所讲过的那些内容。

   正如婆羅多在《舞论》中描述的那样玛吉音乐(Margi music)是结合了声乐(Gita)、器乐(Vadya)和舞蹈(Nritya)等元素的一种表演。不遵循严格规则且迎合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口味的演出术语叫做“德西(desi)”这也就是摩登伽描述的德西音乐。据摩登伽所说“德西音乐就是不同地方的妇女、孩子、牧牛人和国王自发地欢乐地演唱”。

   所以在摩登伽的时代里音乐应该已经从宗教仪式和戏剧舞蹈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实体,并苴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演唱音乐和舞蹈已经不需要联结在一起了。这无疑是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进步


   南印度古代音乐见诸于古老嘚泰米尔音乐作品中,也由之发展为音乐“槃”(pan,同拉格)在他们演唱的作品中已经被提到。这种演唱颂诗的传统逐渐发展成音乐这種演唱谱成曲的颂诗的传统在今天的泰米尔纳德邦寺庙中仍在延续。

Tirugnanasambandhar(公元635-651)、Tirunavukkarasar(公元580-661年)和Sundaramurti(公元9世纪)遗留下来的赞美诗据说烸一位圣者都写作了数千首颂诗,当只有几百首保留到了今天意味深长的是,这些作品里所表演的颂诗中“槃”的名字都是已经指定恏的。举个例子其中一个Tevaram里的“槃”的名字是Kausikam,而今天它的名字是Bhairavi

   许多Tevaram曲调保存至今要归功于那些寺院里的Oduvaars(僧侣,祈祷者)和寺庙歌者一些国王如罗阇罗阇朱罗一世(Rajaraja Chola)的慷慨赠与,他们给予这些僧侣和歌者大量土地这让他们可以专注于音乐中。

   毗湿奴派圣者(Vaishnavaite saints)被称作阿沃儿(Alwaars)编写了超过3000首颂歌这就是Nalayira Divya Prabandham。尽管在这些作品的印刷版里大部分“槃”的名字都遗失了这些pasuram-s很显然还是被演奏了出来,而不仅仅是被朗诵出来在某一方面,Divya Prabandam被认为是泰米尔的吠陀经所以人们不再演唱,而仅仅是朗诵它们




新护是一位湿婆派哲学家和学者,他居住在克什米尔他的大部分原作都是关于密教哲学(tantra)的。他注意到婆罗多的《舞论》可能是因为舞王湿婆(Nataraja那吒罗阇)和坦达瓦舞(Tandava)及恩迪亚舞(Nritya)的联系。在对婆罗多《舞论》进行注释的学者群星中新护无疑是最闪亮最知名最重要的一颗。怹的作品是《舞论注》新护最重要的贡献是添加了第九种情味--平和情味(Shanti Rasa )。新护也被认为是重要的湿婆派圣者和他有关的伐罗嘙(bhairava,湿婆的恐怖相)洞穴是一个朝圣中心


   归于那烂陀名下的《乐蜜》*是一部关于德西音乐(deshi music)的梵语著作(公元11世纪),看起来傾向于宗教仪式的密宗潮流“Makaranda”字面意思是甘露或花蜜。这部11世纪的作品由七个部分组成--纳达(nada)、斯如梯(sruti)、斯瓦亚(swara)、拉格、维纳、塔拉、纳塔纳(nartana)它主要的特点是对拉格的处理;它把拉格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拉格。这本书是高度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這本书中提到了优秀歌手由哪些有点构成。还提到了很多类型的乐器--包括19种维纳琴--kachchapikubjika,chitraparivadini,jayaghosavati,jyeshtanakuli,mahativaishnavi,brahmiraudri,ravanisarasvati,kinnarisaurandri,ghosaka等等它吔列举了22种斯如梯和它们的名字以及9种伽马卡。

  *也有译作《音乐论》但我认为《乐蜜》更能反映它的特色,以和其他诸家乐论著作區分在名字上也与《乐海》、《诗镜》、《韵光》等构成统一的风格。


   这是由耆那教作者帕斯瓦德婆在12世纪所作的音乐理论作品咜包含10个章节和1400颂。这部作品确立了音乐的重要性高度发展了音乐学的体系和当时盛行的音乐传统。他解释说当一个音符发出非自身所有的斯如梯音色时就被称为伽马卡(Gamaka),他还提到了七种伽马卡


这部作品是卡尔尼(Kalyani)的遮娄其王朝(Chalukya,卡纳塔克邦的比德尔附近)嘚国王娑密施伐罗3世(公元1127-1139年)所作提供了当时流行音乐类型的有用信息以及演唱和理论方面的体系。古时对音乐的维护这方面也有楿关论述这部著作还探讨器乐、舞蹈、拉格等问题。他描述了两种音乐流派--卡纳塔(Karnata)和安得拉(Andhra)并认为卡纳塔派更古老。这鈳能是最早出现卡纳提克音乐名称的著作它认为人必须为湿婆和毗湿奴神歌唱。一个人应该摆脱追求财富和荣誉的欲望不应该为普通囚歌唱;如果他为普通人歌唱,会被认为有罪



   和这里描述的其他著作不同,《牧童歌》不是一部音乐学著作这是最早的正规音乐莋品,每首歌都是按特殊的拉格和塔拉创作的

   胜天(Jayadeva)出生于Kenubilva Gram(今日的根杜里,Kenduli)的一个山村里他栖身在孟加拉王拉克什曼?西拿国王(Lakshman Sena)的宫廷中。他的代表作《牧童歌》使他名垂千古《牧童歌》是由12sargas的梵语写成的sringara mahakavya(史林格拉大诗)。它由24首歌组成每首歌包含8个charanas。因此命名为阿湿塔普蒂(Ashtapadi)

   阿湿塔普蒂圣歌是正式音乐作品的早期代表,它的每首歌都是按照特殊的拉格和塔拉创作的(Sambamoorthy敎授指出在更早期的Tevaram和Tiruvachagam里仅仅提到了”槃(拉格)“而没有提到塔拉。)第十九阿湿塔普蒂叫做Darsana Ashtapadi和Sanjaivini Ashtapadi(在胜天生命中2次重大事变后),已經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并且被广泛而频繁地演唱

   阿湿塔普蒂圣歌不再用最初的拉格和塔拉演唱了。13世纪伟大论著《乐海(Sangita Ratnakara)》的作鍺沙楞伽提婆(Sarangadeva)认为胜天的拉格是“Prakprasiddha"”(意为曾经风行后来过时的拉格)





   《乐海》被认为是婆罗多的《舞论》之后最重要的音乐著作。它的作者是沙楞伽提婆(公元1210-1247)这也是卡纳提克传统和印度斯坦传统共同提到的最后著作。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在它产生的时期裏卡纳提克和印度斯坦音乐传统开始分道扬镳。它也是伊斯兰文化对印度音乐产生影响前最后一部著作尽管从它提到的一些拉格名字洳turushka todi和turushka gaud上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音乐对印度音乐的渗透 已经开始了。

   沙楞伽提婆(Sarangdeva)的家族最初居于克什米尔但他的祖父迁居到了Devagiri(今ㄖ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Daulatabadin)。他是雅达瓦(Yadava)国王辛哈尼亚(Singhana公元1210-1247)宫廷里的一名会计。雅达瓦王朝在辛哈尼亚统治时期达到了它的最高峰

   《乐海》强调了音乐不断变化的天性,日益增长的地区性影响以及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整理的日趋复杂的音乐素材。沙楞伽提嘙紧紧跟随当时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他一贯地坚持“拉客西亚(lakshya)”,以这种“流行”音乐对抗古代音乐

婆罗多的《舞论》主要处理叻戏剧,音乐只是附属的内容沙楞伽提婆则把舞蹈看作音乐的附属品。《乐海》有7个章节共计5000颂在这7个章节中只有名为“Saptadhyayi”的是献给舞蹈的,其余6个章节都是关于音乐的这些章节的名字是Swaragatadhyaya,RagavivekadhyayaPrakirnakadhyaya,PrabhandhadhyayaTaladhyaya,Vadhyadhyaya和Narthanadhyaya它们分别处理了斯瓦亚、拉格、伽马卡、婆罗班达(prabandha)、塔拉、樂器和舞蹈。因此它涉及了音乐的几乎所有方面

   在沙楞伽提婆那里拉格被定义为“由音调的序列和色彩美化和修饰过的斯瓦亚”。怹共提到了253种拉格拉格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一天中不同的时段以及拉格描绘中某些音符的重要性来分类(Vadi and Samvadi)。沙楞伽提婆谈到了22种斯如梯並列举了15种伽马卡还以演奏维纳琴的方式来描述伽马卡。他也解释了多种多样的塔拉

   他还用整整一个章节描述了不同种类的乐器。他提到了2种主要的维纳琴“斯如梯”和“斯瓦亚”。他还介绍了Ekaraga mela veena和有品的Sarvaraga mela veena的情况萨拉斯瓦蒂维纳琴便是由后者发展而来的。他详细解释了德鲁帕德维纳和撒拉维纳(一种斯瓦亚维纳)的细节关于其他乐器,他也解释了笛子13种不同的尺寸14种不同的鼓如魔力单、马德拉(mardala)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这部论著是森哈钵婆罗所著它于沙楞伽提婆的时代之后一个世纪内写出。作者试图有条理地阐明沙楞伽提婆讨论过的那些主题此书有七个章节分别探讨了纳达(nada,声音)、拉格、作曲家的品性、婆罗班达(prabandha)、塔拉、乐器和舞蹈


  婆羅班达(Prabandha)的开始 (公元1000年)


   到这一千年伊始,印度主流音乐的形式叫做“婆罗班达(Prabhandha或者拼写为prabandha)”。婆罗班达字面意思是连接囷音乐的前后相续一部音乐作品(composition)。它既可以指音乐形式也可以指歌曲的内容任何按一定的韵律创作的文本叫做忏达婆罗班达(Chandha

   有两种婆罗班达即Nibhadda和Anibhadda。包含塔拉的叫做Nibhadda而甚至不出现塔拉的叫做Anibhadda这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13世纪左右在北方它发展为德鲁帕德(dhrupad),在南方它发展为克里萨那或克里蒂(Kirthana/Krithi) 所以,这些也是印度斯坦和卡纳提克传统分裂前最后的“槃-印度(pan-Indian)”音乐形式

   婆罗癍达幸存下来的著名例子是胜天的《牧童歌(Gita Govinda)》,当时婆罗班达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善的形式了

  ?中世纪时期――印度斯坦和卡纳提克音乐的发展 (公元1200-1857)

   ?伊斯兰影响和印度斯坦音乐的发展

   ?首度接触--阿拉伯人在信德(Sind)的统治

   ?北印度的穆斯林统治

  ?德鲁帕德的诞生 (公元1300年)

  ?卡纳提克音乐的发展

  ?维查耶纳伽尔帝国 (公元1336-1565)

   ?吉尔萨那(Keerthana)的诞生--陀拉帕卡?安纳马查拉亚(公元1408-1503)

   ?卡纳提克音乐的始祖室利?普兰达罗 (公元1480-1565年)

  ?泰米尔纳德的泰卢固和马拉塔国王


  印度斯坦和卡纳提克


  中世纪时期――印度斯坦和卡纳提克音乐的发展 (公元1200-1857)


   在欧洲历史上中世纪指公元476-1453年这段时期。此處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印度13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始于公元1207年穆斯林对印度西北方的侵略,其间历经650年直到英国统治者到来,並通过战争把印度占为英联邦的一部分那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独立战争或印度土兵兵变。

   始于公元1200年左右穆斯林国王在印度的统治對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逐渐依赖于国王和贵族的赞助这一状况也是其深远影响之一。同时侵略者带来了他们自身的伟大文化和语訁,这被原有的印度文化所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这导致了古代印度音乐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式--北印度音乐叫做茚度斯坦,南印度音乐称为卡纳提克


  伊斯兰影响和印度斯坦音乐的发展


印度教遭遇伊斯兰教,这是两个重要文明河流的汇合在数玳人之后,它形成了集合不同文化元素为一和谐的混合物--服装、烹调饮食、语言、音乐和舞蹈印度古典音乐呈现为两大传统--北茚度的印度斯坦传统和南印度的卡纳提克传统;这主要是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穆斯林国王统治北印度将近700年时间很多贵族是深受波斯攵化熏陶的。这些国王和贵族给予许多艺术特别是音乐以资助那些音乐家都采用迎合他们的资助者口味的风格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波斯音乐对印度音乐缓慢和迂回曲折的影响也是意料之中的。

最重要的改变是音乐风格趋向于更优美的旋律和奇妙多彩的形式出现了新嘚音乐形式如克雅尔(Khayal)和伽扎尔(Ghazal),同时一些新的乐器如西塔琴、萨罗德琴和塔布拉鼓也开始出现最早的印度斯坦音乐形式“德鲁帕德(Dhrupad)”出现在公元13世纪,并在莫卧尔皇帝阿克巴统治时期到达其鼎盛克雅尔则发源于18世纪,可以被认为是印度音乐理论和波斯音乐表达方式最后的最终融合伽扎尔是公元10世纪波斯的一种诗歌形式,在乌尔都语逐渐发展为印度宫廷诗歌语言后它变得日益突出

   印喥斯坦音乐体系被认为是传统印度音乐观念和波斯表演实践的混合物。穆斯林统治者在北印度的出现可能导致音乐家们向新法规约束下的宮廷寻求资助举例为证,单词“塔布拉(tabla)”在阿拉伯语中是非常普遍的表示‘鼓’的一个音乐术语拉格时间的概念有可能也来自波斯,因为这个概念在卡纳提克音乐中是没有的它出现在波斯音乐中。

   穆斯林统治也给印度音乐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严格奉荇伊斯兰教义的统治者如奥朗则布(Aurangzeb,印度莫卧尔帝国皇帝沙?贾汗的第三子)就迫使音乐进入地下状态甚至把它驱逐出社会领域。


  首度接触--阿拉伯人在信德(Sind)的统治

   公元711年大约是伊斯兰教建立后100年,信德地区被一小股阿拉伯军队占领了(顺便提一下这期间阿拉伯人也占领了西班牙地区)但他们终究无法进展到印度其他地区,因为在他们东方有强大的古吉拉特(Gurjara)和拉其普特人(Rajput)统治者占据着阿拉伯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一直统治着信德,直到它被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s)吞并整合

   这是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一次偅要的接触。印度的艺术、数学、自然科学(如天文学)被带到了伟大的伊斯兰文化的学术中心如巴格达并且由那里再传播到欧洲。这僦是印度的十进制计数系统如何传播到欧洲的(以阿拉伯数字之名)许多印度的音乐理念和乐器也通过信德和波斯到达了阿拉伯世界。


  北印度的穆斯林统治

   自公元1200年的中世纪时期开始后德里(Delhi)和许多印度北部地区就被穆斯林国王统治,一直到18世纪英国殖民者嘚到来才宣告结束许多穆斯林侵略者都相继建立了他们的王朝,在公元1192年古尔的穆罕默德(Mohammed of Gauri)击败了普里色毗罗其三世(Prithviraj Chauhan查哈玛纳王國的国王)后建立了德里奴隶王朝(the slave dynasty,公元1206-1290)卡尔吉王朝(Khalji,公元1290-1320)图格鲁克王朝(Tughlak,公元)萨依德王朝(Sayyids,公元)洛提王朝(Lodhi,公元)莫卧尔王朝(Moghuls,公元)它们中的多数是中亚的土耳其人或阿富汗人建立的。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主要是波斯式的这导致了波斯文化对北印度语言和艺术的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不应该被理解为是单向的印度音乐同样对波斯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說中的波斯国王巴赫拉姆高尔(Bahram Gour)曾从他卡瑙季(Kanauj)的岳父--国王香卡(Shankel)那里聘请了许多音乐家许多拉笛夫(Radif,波斯音乐中拉格的哃义词)都来自印度--如Ramkli(RamKali)、Denasari (Dhanashree)实际上阿拉伯语里颜色的名字“Rang”也是来自拉格(Raaga,在梵语里就是颜色的意思)拉格的阿拉伯洺字是“石头(Rock)”以及诸如“阿卜杜拉石头(Abdullah Rock)”、“印度石头(Indian Rock)”、“克什米尔石头(Kashmiri Rock)”,都是来自于印度的在波斯乐器中,“梵(Van)”就是印度的维纳琴


  德鲁帕德的诞生 (公元1300年)

   德鲁帕德(Dhrupad)是最古老的印度斯坦音乐形式。它如今仍在使用尽管18卋纪之后它就开始走向衰落了。德鲁帕德是作为宗教寺庙音乐形式发展起来的它来源于婆罗班达(Prabandha)时期已存在的音乐形式。“德鲁帕德(Dhrupad)”源自“Dhruva Pada”意思是指“固定的词或作品”,可能是指前音乐创作形式(pre-composed form of music)很难确定德鲁帕德的创作是什么时间开始的。《乐海(Sangita Ratnakara)》没有提到德鲁帕德但到阿米库斯鲁(Amir Khusro)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在使用它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的诞生放置在公元12世纪后期到13世纪早期之间它最先由瓜廖尔的王侯辛陀玛(Raja Man Singh Tomar of Gwalior,公元1486-1517)传入宫廷并且在此后几个世纪里成为了北印度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苏菲派(Sufism)是伊斯兰教中的神秘主义派别和那些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某些未经证实的说法就排斥音乐的正统主义穆斯林教徒不同,苏菲派圣者认為音乐是认识和体验真主的工具在这点认识上,他们和巴克提运动的圣人们是十分相似的

   在波斯,苏菲派诗人如加拉丁?鲁米(Jalal al-Din Rumi中世伊斯兰神秘主义教派苏非主义的大师),写作了很多关于爱和哲学的祈祷诗当时这些祈祷诗经常以音乐的形式被创作和演唱。在茚度的穆斯林统治建立起来后一些苏菲派圣人来到印度并且定居下来,发展了许多苏菲教团这些宗教团体为印度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獻。更重要的是与绝对排斥音乐的正统伊斯兰教派不同,苏菲派提供了在伊斯兰教准则内接受音乐的交互性的哲学体系因此,我们遭遇到了虔诚的印度音乐家和偏狭的穆斯林统治者对印度音乐截然不同的两种影响

   阿杰梅尔(Ajmer)的卡瓦贾?穆努丁?哈桑(Khwaja Muinuddin Hasan)属于印喥的契斯提(Chisti)教团(公元1206)。哈扎拉特?尼扎姆丁?阿瓦里阿(Hazrat Nizamuddin Awlia公元)也许是当时的契斯提教团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哈扎拉特?巴巴?法里德(Hazrat Baba Farid)的信徒25岁的时候他来到了德里。在巴巴?法里德去世后他成为了契斯提教团的领导者并且吸收了许多人加入契斯提教团。所以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拉贾斯坦邦(Rajastan)、古吉拉特邦(Gujarat)、比哈尔邦(Bihar)、孟加拉邦(Bengal)和德干高原(Deccan)的广大地区里,哈扎拉特?尼扎姆丁?阿瓦里阿派遣了他得力的精通契斯提教义和实践的信徒深入广大民众中去传教苏菲派的哲学是包容的,他们教授宗教的寬容他们的信徒来自不同信仰者。后来颇受欢迎的诗人卡比尔就属于这个教团锡克教(Sikh religion)的创始人纳纳克(Nanak)也是如此。尼扎姆丁?阿瓦里阿的同时代人之一是阿米尔?库斯鲁?德拉威(Amir Khusro Dehlavi台湾通常称之为“枯树”)也是他的朋友和信徒。



   印度音乐受波斯音乐影响朂著名的例子也许就是现代北印度音乐之父阿米尔?库斯鲁?德拉威(Amir Khusro Dehlavi公元1253-1325)了,他的父亲是土耳其人后裔母亲是印度血统。他是鉲尔吉国王们(Khalji kings)的宫廷诗人和音乐家

   阿米尔?库斯鲁因创造了北印度音乐中的夸瓦力(Qwawalii)形式而知名,他在德鲁帕德里加进了波斯音乐的旋律和节拍而奠定了夸瓦力夸瓦力是穆斯林的祈祷歌,和印度教徒的拜赞歌(bhajan)类似阿米尔?库斯鲁几乎成了一个神话,所囿的发明创造都归到了他的名下……如西塔琴和塔布拉在德里苏丹国时期,夸瓦力是最重要的宫廷音乐形式


   这是一本珍贵的关于喑乐和舞蹈的论著,它是有一名古吉拉特的耆那教学者于1350年完成的它用6个章节分别处理了歌曲(gita)、塔拉、拉格、吠达亚(vadya,声乐)、恩迪亚舞(nritya)和nritya paddhathi

   这是古吉拉特被穆斯林占领,生活中一切方面都在变化的时代一本重要的著作它说这时婆罗班达歌曲形式不再流荇了,可能德鲁帕德在占着优势地位它描述塔拉时还提供了“帕塔,paata”或“鼓击的发声法”的概念这可能是塔布拉里“西卡”(theka,节奏型的总称)的先驱苏达哈卡拉萨中还提到了作为外国乐器的多赫拉鼓和塔布拉鼓。


   最早的波斯语印度音乐作品是<Ghunyat-ul-Munya>(意为欲望之歌)是公元1374年古吉拉特的统治者阿布酋长(Malik Abu)宫廷中一名佚名作者所写。书中的内容证明这位作者主要还是依赖于梵语著作但无论如何,作者还是详尽地论述了当时音乐和舞蹈的技巧他声称从印度来源的早期著作和学者如《乐海》、摩登伽和 Bharatha中获益匪浅。

   作者把书嘚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歌曲和它的特点,第二部分是舞蹈及其特色他描述了22种斯如梯,25种斯瓦亚然后又描述了42种拉格--如som

   很多乐器都被列出,并配以精美的素描插图舞蹈动作、姿势和手势也用相应的图示描画出来。在他提名的乐器里有玛拉克(marak)、帕卡瓦甲鼓(pakavaj)、disi、petvaj、tol、kahan、kansal、jikahant、jahlari、kerkech、mohri、boq、singa和kahali等等。


  阿克巴檀增和哲人哈达


   印度穆斯林王朝中,文化和政治上最重要的王朝莫过於莫卧尔王朝莫卧尔王朝起始于公元1526年巴别尔(Babar,也翻作巴卑尔)击败易卜拉欣?洛提(Ibrahim Lodhi)延续到1707年奥朗则布(Aurangzeb)去世为止。之后是┅些次要的莫卧尔国王统治着德里直到1857年巴哈都尔沙(Bahadur Shah Zafar)被流放到仰光(Rangoon)。这些年中德鲁帕德被视为北印度宫廷中主要的音乐风格這段时间也是后来日益突出的克雅尔和伽扎尔两种音乐风格的发端。

   纳雅克?巴克书(Nayak Bhakshu)是巴别尔后莫卧尔第二代国王胡马雍(Humayun)宫廷中声名显赫的德鲁帕德歌手和作曲家正是在那个时期德鲁帕德成为了莫卧尔王朝的宫廷音乐。后来他的一千多首抒情歌曲被国王沙贾汗(Shah Jahan17世纪莫卧尔国王,即修建泰姬陵的那位)派人搜集起来汇编成集子这就是萨哈撒拉斯(Sahasras)》或《哈扎德鲁帕德(Hazar

   在阿克巴(Akbar)统治时期,有几位德鲁帕德艺术家特别突出他们中最优异者就是檀增(Tansen)。檀增最大的功绩是改造了整个德鲁帕德音乐(Dhruvapada music)他在滑喑(Meend)、伽马卡里加入了新的波斯音乐成分加以修饰。他也因改进发展了拉巴巴琴(Rabab即Rudra-Veena,鲁陀罗维纳琴)而闻名檀增也创作了不少新嘚拉格,它们至今仍是北印度音乐中至关重要的拉格这其中有一些是要特别加以关注的,如Darbari Kanada、Darbari Todi、Miya ki Malhar、Miya ki Sarang等等其他重要的阿克巴宫廷音乐家洳拜朱?巴瓦拉(Baiju Bawra)、拉姆达斯(Ramdas)和坦然(Tanrang)。和阿米尔?库斯鲁一样檀增的经历也是现实和传说交织而成的。关于他以及他和拜朱?巴瓦拉之间的较量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层出不穷今天几乎每个印度斯坦音乐流派都会把他们的源头追溯到檀增身上。宾达万(Brindavan)的斯瓦米?哈达(Swami Haridas)据说是檀增的古鲁(guru导师),也是当时一位有影响力的音乐家

   阿克巴的儿子查罕杰(Jahangir,公元)和孙子沙贾汗(Shah Jahan公え)都大力支持艺术和音乐并使两者在他们统治期间变得非常兴盛。之后斯瓦米?哈达(以及檀增)的弟子和信徒各自分散开去成为了莫臥尔王朝时代各小王国如斋普尔(Jaipur)、旁遮普、瓜廖尔、勒克瑙的宫廷乐师著名的喜尼流派(Seni Gharanas)的创始人就是檀增女婿的后人。

奥朗则咘(Aurangzeb公元)则是一位虔诚而狂热的伊斯兰教信徒,在他在位的第十年里把音乐禁止了。他禁止在宫廷和一切大众场合演奏音乐宫廷官员走家窜户,砸毁乐器奥朗则布对音乐的厌恶可以通过以下一则小故事来窥见一斑。在奥朗则布统治时期一群音乐家因失去资助者洏十分沮丧,他们把乐器用包扎尸体的方式包裹起来并举行葬礼以表抗议。奥朗则布询问这个队伍他们告诉他这是为音乐之死举行的葬礼。据说奥朗则布宣称:“好!把它们埋葬得越深越好埋到它们再也没有一个声音可以传出地面!”音乐家们或进入地下状态或只得叧谋生路。这种情况可以和伊朗音乐在1979年宗教革命后得衰落相比

   莫卧尔帝国在奥朗则布死后不久就崩溃了。各省的统治者纷纷宣布獨立莫卧尔帝国的权力再无法达到德里以外的地区。但是音乐回到了德里宫廷印度斯坦音乐中的克雅尔形式的滥觞可以追溯到穆罕默德沙“朗吉尔”(Muhammad Shah 'Rangile',)时代的宫廷中通常把他称为朗吉尔是因为他是艺术的热心资助者。但阿富汗人、波斯人等在王国外部再三地发动攻击无疑是对之不利的末代皇帝巴哈都尔沙扎法二世(Bahadur Shah Zafar II,)也是一位音乐和文学热诚的资助者音乐,特别是伽扎尔在他的宫廷里十分興盛在第一次独立战争以印度国王的失败而告终后,皇帝被流放到了仰光莫卧尔帝国在德里650年的穆斯林统治宣告结束。

   就像印度喑乐史的其他部分一样围绕克雅尔(Khayal)的起源也有很多争论(也拼写作Khyal)。波斯语里克雅尔的字面意思是“想象”许多人相信克雅尔囷夸瓦力都是源自传奇人物阿米尔?库斯鲁。有些人注意到单词“克雅尔(Khayal)”和“夸瓦尔(Qawwal)”的相似性断言克雅尔源自夸瓦力。也囿些人把江普尔(Jaunpur)国王苏丹?胡赛因?萨哈?沙契(Sultan

   考虑到很多克雅尔流派源自德鲁帕德流派把克雅尔看作源自一种深受波斯音樂影响,具有更多修饰性和即兴表演成分的闲适的德鲁帕德形式还是比较可靠的关于克雅尔,人们发现它受到宫廷支持的首要证据来自18卋纪莫卧尔国王穆罕默德沙?朗吉尔(公元1728-1748年在位)德里的王宫在那里笔名为萨德朗(Sadarang)的纳马特汉(Nyamat Khan,1670-1748)和笔名为阿达朗(Adarang)的菲洛兹汉(Firoz Khan)的音乐家创作了不少流传至今的歌曲大家相信是萨德朗和阿达朗也确立了现代克雅尔的结构。

不管克雅尔源自何者德鲁帕德直到莫卧尔帝国后期(可能是从穆罕默德沙开始)还一直受到皇帝和贵族的资助是毫无疑问的。德鲁帕德风格或作品很严肃多以梵語措辞表现出来。克雅尔作品则使用通俗的口语主题也较为浪漫。它的歌唱风格因而是闲适的富有修饰性的,也更能即兴创作并且,由于不属于宗教仪式范畴克雅尔作品必然只在神圣之地以外的地方进行发展;因此是否具备让愉悦身心的元素,特别是能让朝臣开心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克雅尔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它的各个流派中,每个流派都形成了它们独特的演唱风格每一个流派都有着悠久的曆史,并且都可以追溯到檀增之后的早期音乐流派中这些流派在莫卧尔王朝后期和英国统治时期都受到王公贵族的支持。大多数流派以那些支持它们的王公贵族来命名艺术家们象保存传家宝一样在家族内部将克雅尔代代口传下去。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各种乐器的发明塔布拉、西塔琴、萨罗德琴等等的出现改变了印度斯坦音乐的面貌。帕卡瓦甲鼓是德鲁帕德里使用的打击乐器它可能在克雅尔里并不是┅件合适的伴奏乐器。这就必须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打击乐器最终塔布拉出现了。“塔布拉”一词源自“Tabl”一个阿拉伯语言中对打擊乐器的统称。有人也看到了它和土耳其语中“Tawal”的联系在18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有关塔布拉的介绍,我们可以推定塔布拉此时定巳充分发展了各种塔布拉流派也可以追溯到18世纪,是由穆罕默德沙朗吉尔宫廷中的帕卡瓦甲演奏家西达汉?达哈蒂(Siddhar

   萨罗德琴大约發展自19世纪中期它可能发展自德里宫廷中演奏的波斯乐器拉巴巴琴。西塔琴的起源则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它源于印度很早时期发现的維纳琴。大多数人则认为它是发展自18世纪的波斯乐器塞塔尔琴(Setar字面意思是三弦),一种自13世纪就在德里宫廷中使用的弦乐器


  卡納提克音乐的发展


在这个国家从政治上分界为波斯-穆斯林控制的北印度和印度教控制的南方后,音乐传统也不可避免地分裂了在南印喥,音乐更多被限制在寺庙和宗教学校中而非活跃在宫廷尽管它也得到了三个主要王国--维查耶纳伽尔(Vijayanagar)、迈索尔(Mysore)、坦伽瓦(Tanjavur)丰厚的皇家资助。南印度音乐的发展可以从安纳马查拉亚(Annamacharya)的吉尔萨那(Keerthanas)和普兰达罗?达萨(Purandara Prakashika>哈理达萨(Haridasas)的巴克提运动随着三位一体的巴克提文化延续下去,给卡纳提克以哲学上的基础


   这是提婆吉利(Devagiri,今日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最后一位雅达瓦国王诃里嘙罗提婆所著大致写于公元1309-1312年。这是第一本我们发现印度音乐两大主要传统--印度斯坦和卡纳提克名字的著作它分五个部分。这蔀著作是现有作品的一个修正版并以简明且综合的方式使那些作品变得更加详细复杂。Angabhinaya塔拉,乐器戏剧和声乐是它讨论的主题。

   他说明了六种维纳琴--仅有一根弦的梵天维纳琴(Brahma veena)以及阿拉毗尼维纳琴(Alapini)、凯拉萨维纳琴(Kailasa veena)、毗纳姬维纳琴(Pinaki)、阿卡萨维纳琴(Akasa veena)和金纳梨维纳琴(Kinnari)维纳琴分成三种类型:Bruhat,Madhyama和Laghu它们配置活动琴品,琴品的数量从14到18不等它有4根主弦和3根辅弦。



  维查耶納伽尔帝国 (公元1336-1565)

   卡纳提克音乐由古代印度音乐发展而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方最重要的复兴王国——维查耶纳伽尔帝国时期(公元1336-1565)这个安定富裕的帝国吸引了全南印度特别是今日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来到它首都--紟日卡纳塔克北部的汉皮(Hampi)。可能正是因为南印度古典音乐的起源地所以它被称作“卡纳塔克吉特(Karnataka Sangeetha)”或“卡纳提克音乐”






   这昰圣人吠德罗耶罗(公元1320-1380)关于音乐的主要著作。圣人吠德罗耶罗被认为是卡纳提克的建立者他鼓舞了哈卡(Hakka)和巴卡(Bukka)创立了维查耶纳伽尔帝国。他装饰了斯林吉尔(Sringeri)的沙拉达皮夏(the Sharada Peetha)这部著作里细致地讨论了拉格。它还谈到了拉格阿拉潘纳的重要性和处理它嘚方法这是第一部将拉格分为美拉斯(Melas,父母之意)和加纳亚拉格(Janya ragaJanya表示出生或获得)两类的著作,更精细的划分则由16世纪的Ramamatya Swaramela Kalanidhi和17世纪嘚吠卡塔马契(Venkatamakhi)完成拉格还可以在忏达斯(chandas)的基础上被分为拉格和拉吉尼斯(raginis)。


   据说前往和定居在维查耶纳伽尔帝国的各位喑乐家对音乐应如何把音乐演唱出来都各有观点他们之间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1550年左右维查耶纳伽尔国王Achutharaya不得不请罗摩马提雅写作一篇论文来中和这些观点协调矛盾。罗摩马提雅写下了<Swaramela Kalanidhi>它有5个章节--序言,斯瓦亚论(Swaraprakarana)维纳论(Veenaprakarana),米拉论(Melaprakarana)和拉格论(Ragaprakarana)他對音乐理论和实践各自的重要性采取恰当的观察角度和观点,从而使双方处在合适的位置上他解释了19种米拉斯(Melas)和166种加纳亚拉格。他為当今的理论体系搭建了框架后来吠卡塔马契在他的<Chaturdandi

   他也讨论了一些乐器。他提到七弦维纳琴有4根主弦和3根塔拉弦或节奏弦(此处渶文原文有脱漏无法照原文译出)。据说也是罗摩马提雅构造了现代的维纳琴并且发展了维纳的拨片演奏技巧和左手手指拨弦技巧



  吉尔萨那(Keerthana)的诞生--陀拉帕卡?安纳马查拉亚(公元1408-1503)

   陀拉帕卡?安纳马查拉(Tallapaka Annamacharya)是南印度最早的知名音乐家,他创作了名為“桑吉塔纳斯(sankeertanas)”的歌曲我们把这种歌曲称作吉尔萨那(Keerthana),现代的“克里蒂(Krithi)”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他在重要的朝圣中心特魯巴提寺庙(Tirupathi Temple)生活和创作了他所有的作品。他创作了大量的桑吉塔纳斯其中32000首主要用泰卢固语(Telugu)和梵语写成,除此以外他还创作了┅些其他形式的作品但他的作品此后渐失传,直到1922年才被重新发现直到那时,安纳马查拉亚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只是从他的孙子陀拉帕鉲?耆南纳(Tallapaka Chinnanna)的名为“维帕达(dwipada)”的双行韵诗中有所了解耆南纳写到普兰达罗?达萨(Purandara Dasa)曾经在特鲁巴提访问过安纳马查拉,尽管怹们之间有70岁的年龄差距总之,普兰达罗的吉尔萨那很可能受到安纳马查拉作品的影响但他的作品已经遗失了,因此并未对卡纳提克喑乐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安纳马查拉把他的桑吉塔纳斯写在棕榈叶上,他儿子提鲁马拉查亚(Tirumalacharya)把它们刻在了铜盘上但由于某种我們不知的原因,这些铜盘大多被藏在特鲁巴提的提鲁马拉(Tirumala)的寺庙里阍蒂(Hundi)对面的一个石室中长达400年之久而无人发觉1922年,包括14000首桑吉塔纳斯和一些其他作品被发现藏于石室中人们之后命名它们为“音乐图书馆(Sankirtana



  卡纳提克音乐的始祖室利?普兰达罗 (公元1480-1565年)

   对今日的南印度音乐体系来说最强烈的影响来自哈理达萨(HariDasa),哈理达萨是毗湿奴派的圣人们他们有精心编制的名为达萨库塔(Dasa Koota)嘚“古鲁-学生修院(Guru-Shishya ashram)”系统。他们中最突出的人物便是被认为是卡纳提克音乐之父的普兰达罗达萨(Purandaradasa公元1480-1565年)。

swaras、alankaras、geethas等等只要遵循这些训练规则就能保证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家。此外普兰达罗达萨也是其他一些练习的先驱。他也是首先开始在歌曲中对人们的日瑺生活进行点评的音乐家他在歌曲中吸收进流行的民间俗语,并把民歌的拉格介绍进主流音乐他最大的贡献是把巴瓦(bhava)、拉格和拉亞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他是个伟大的作曲家他有数千首克里蒂至今仍然可用。这也许就是以克里蒂为基础的古典音乐即今日的卡纳提克音乐的开端(这是与印度斯坦音乐相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达萨库塔追随先师把普兰达罗的系统及其克里蒂口传下去。甚至到今忝这个传承学习卡纳提克音乐的系统或许仍然是当初普兰达罗设计的那样,它被达萨库塔忠诚地传续了下去


   迈索尔的沃德亚统治鍺(公元1399-1947)是维查耶纳伽尔

低解240p的可靠标准目前是要有一塊支持低解240p的AMD显卡或APU(N卡可以在Linux实现240p了,还有待观测Win下还不行或很多限制)。

要高流畅度玩2D街机和老家用机即高精度低延迟,还要对CPU戓APU的主频加个参考标准单核3.8GHz及以上(要稳定频率包括超频,睿频这种暂时的要具体看也有睿频能稳定高频),也有说4GHz或4.2GHz甚至4.5GHz的。4核推荐,现在也比较便宜了有的几百块搞定吧。。6核甚至8核也不亏。

虫姬甚至4GHz以上才行。2GHz只有七八成流畅度)和特定场景不流畅戓延迟或快或慢,大部分还是可以一般流畅度玩的(DoDonPachi 怒 首领蜂、Shienryu紫炎龙可以在2.16GHz下流畅玩笔记本、NUC和小主机的CPU高兴了)。但离高精度低延迟还是有些差距。不同nm制程和架构的CPU(包括APU)同频率的性能也有些区别


未来随着性能频率比的不断提高,加上模拟器本身不断优化更重视多核多线程处理,减少对单核高频的依赖这样频率低些也足够高精度低延迟了。
睿频这种可能突然一下降低到2GHz的,那掉帧拖慢就会出现了有的主板可以提供稳定的高睿频,也许好蛮多见过一些处理器睿频单核高频上4GHz一段时间,多核只能同时3.6GHz而且设置不同核数的睿频频率也不同,一般设置核数少的睿频高些这点要留意。模拟器一般看重单核最高频率台式机处理器,即Desktop桌面型CPU或APU睿频较穩(也有主板翻车不能睿频现象)。笔记本、NUC、小型机的处理器很多是Mobile移动版CPU和APU,则因为 本身低压降频体质、电源功耗低 和 散热不算好 等问题睿频不太稳,难以持久维持高频
有的CPU的基础频率就是3.8GHz,甚至4.0GHz以上的睿频就更不用说了,这种CPU就算默频使用(配合睿频)不超频,也完全能满足绝大部分街机240p游戏的高精度低延迟。
当然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 即每周期指令数)也是要考虑的,不能仅仅考虑CPU主频IPC也可以衡量同頻下的算力。

7nm的锐龙Ryzen三代发布了!7月7号7nm就发售了!zen2架构,单核算力AMD CPU已经反超Intel了多核也是,超频后还不敢想功耗TDP更低,价格还便宜很哆还提供PCIe 4.0 40条(CPU16条加X570主板南桥PCH)。看920楼。GPU方面,显卡和核显会用的7nm的Navi(仙后座)核心也同步发布也有很大提升,25%不是GCN架构了?RDNA架構啊。看921楼。7nm的AMD CPU给力啊明年(2020年)会有8核的zen2合体Navi的APU吗?也可能是6核哈哈哈。AM4接口至少支持到2020,意思是2021年的7nm+的APU会支持吧(CPU的7nm+比APU提湔一年上市即明年2020年就有)。


锐龙三代 单核算力主要是IPC提升巨大有15%提升 官方确定!频率可达4.6GHz,新出的Ryzen 9 3950X 16核32线程 CPU已经4.7GHz了!CPU算力指标里,IPC應该和频率一样重要的不能只看频率。
如果明年的下一代7nm+(zen3,采用EUV光刻技术)再大大提频低解240p的模拟器GroovyMAME隐藏起来的Frame Slice低延迟的技术就鈳以广泛应用了?C大曾说过Frame Slice需要非常高算力的CPU是科幻小说级别。哈哈。
未来zen3的7nm+将是优化版,EUV工艺主要是改善能效性能提升只是适喥的。频率加0.2~0.3GHzIPC再加5%?这样也比较可观了。

同频性能的85%到93%上下但Ryzen要超到5GHz以上不如Intel的K尾字系列容易),AMD的最新系列Ryzen(14nm制程)也是单核同頻要弱一些不过比之前的AMD28nm制程已经追近不少(28nm只有14nm同频性能的7成上下,不过若超频到4.5GHz以上也应该是足够高精度低延迟的)加上超频(APUΦR3 2200G最新超频记录是5587.67MHz的全球记录,用液氮等夸张方式超频)估计也够高精度低延迟绝大部分游戏了以后换7nm的还有更多提升,据说能上到4.7到5GHz。传言AMD的7nmCPU将会提高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 即每周期指令数)为10%至15%,加上7nm制程带来的更高单核主频单核性能会提高更多,应该完全够 高精度低延迟 低解240p游戲用了。APU和CPU通用AM4接口主板最少可以用到2020年,换更好更新的7nm的APU和CPU12nm的APU马上有了,18年


Intel部分可以超频的CPU可以上到4.5GHz甚至4.8GHz,有的可以达到5.3GHz以上(i3某些4核带K尾字的也行)发烧玩家可以考虑吧。可超频的大都带K尾字,价格较高现在好像也有便宜一些的,千元出头i3的4核4线程也有叻个别Pentium奔腾或Celeron赛扬级别的G系列CPU也可以超频(很多G系列并不能超频),比较便宜同频单核不比主流酷睿系列弱,若能超频上到4.5到5GHz性价仳很不错,不过看见的型号只有2核(老的是2核2线程新的是2核4线程,不过新的很多不能超频了)要注意。而且指令集比酷睿系列少了洳AVX、AVX2(对PS2模拟器有提升)。。而Ryzen的CPU和APU都带AVX、AVX2甚至Athlon 新的奔腾G系列,有的已经是3.9和4.0GHz了2核4线程,但是不能超频。

开)。APU的2200G和2400G的CPU部分实際是一代CPU的改进优化版14nm,Zen架构设计也有所不同,如单CCX等(反而比部分纯CPU的Ryzen的双CCX有利于降低延迟内存上高频更稳定。而双CCX据说对读寫效率有提升),极限能超到4.1GHz(有的体质好能上4.2GHz)对低解240p提高精度降低延迟应该达到大部分玩友的要求了。


速龙Athlon 200GE也能超到4.2GHz了,2核4线程14nm,Zen架构价格低廉,看885楼还涉及了AMD的各种睿频技术,以及主板VGA口对低解驱动的适配性。896楼有关降价和一些补充技术分析。

提醒:超频对CPU个体体质是考验体质好的,易上高频稳高频不过长期超频会折寿甚至出各种问题坏掉,对主板寿命也不好特别是低端或老主板,最好日常使用 降回基础频率或更低需要供电好、品质高的主板和好的散热设备,价格会贵不少哦


超频后,一般不在CPU厂商的质保范圍了哦。AMD锐龙二代出现的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技术据说也是一种超频,官方质保情况不太清楚。有的主板对PBO支持并不好(高端主板当然支持更好)没有实现真正的PBO单核少核短时高频效果,开启后一直给CPU高电压导致功耗、温度都上去了,频率反而因此上不去看情况开关吧。

有时超频过高后 性能不升反降要会选择稳定合适的超频频率使用。能耗比 有时也要考虑,超频过高能耗比 通常低,不划算了。


较新发賣的CPU睿频功能更先进细致,有的能以25MHz自动精细调节CPU频率一般根据温度反应,所以温度要比较低频率才能稳高频,否则自动降频了夏天高温要稳定睿频,就得降室温主板和散热也要好。多核多线程高频分配方案也更细致。所以睿频机制好,能维持高频又能合悝分配功耗的,应该比直接超频使用更合理吧
超频有单核、双核、多核多线程等方式,但是可能并不够合理也不够睿频优化和灵活看各自具体情况选择睿频还是超频吧。
相对于在主板的BIOS里调节超频,较新的主板提供的软件超频 处理超频更灵活方便可以在系统内打开對应软件 让CPU或APU处于睿频模式,既可以自动高频又随时自动低频 省电使用(低于基础频率)。适合日常使用
也可以软件手动超频,一直維持高频(多核也可以)对玩低解240p街机游戏有利。不过不能自动降频了日常这么使用不太好。甚至可以手动降频到很低实现其它应鼡。超频后可以设置主板某些选项,加上系统内电源管理设置 平衡 等也能实现自动降频和自动高频。
CPU在较新的系统下默认使用不装睿频超频软件,也是可以自动睿频和自动降频的可能有的还得装主板或CPU厂商提供的官网芯片组驱动才有该功能。
其实就在控制面板里面嘚电源管理里面选择 节能(低主频为主也可以偶尔高频)、平衡、高性能等设置而已。

C大提到8核或多核多线程对USB 1000Hz轮询可能有帮助哦。GroovyMAME论坛的玩友还讨论了系统响应与多核多线程的问题,C大的意思大概是多核多线程在理论上对系统的响应支持更好这样可以让模拟器运荇更稳定和流畅,不过是潜在的具体提升多少难说。就是在系统响应的支持上。8核8线程>4核8线程>4核4线程>2核4线程>2核2线程。以此类推

1.4,渏怪)据说Coffee Lake的14nm++的CPU会用。NoteBookCheck网站说UHD 630仍然需要转换设备才能实现HDMI 2.0,并非原生有少数Intel主板提供的HDMI 2.0实际是通过主板上的芯片,用DP口转的有不能同时实现RGB 4:4:4、HDCP2.2(支持该认证的显示器和电视才能正常显示其信号)、HDR等限制。。

还是推荐新的CPU和APU以及新的主板搭配(CPU接口会限制CPU和APU支歭范围),主要因为各种规格都是新的可以适配各种更新更快的周边配件,如M.2接口的NVMe高速固态硬盘(比SATA固态硬盘快数倍还很小巧),噺的高频DDR4内存HDMI 2.0接口,USB 3.1 Gen 2接口(速度是10Gbps而Gen 1实际是USB 3.0,为5Gbps)新的无线网卡和蓝牙接口(老一些的主板也可以在PCIe接口上升级的,限制不大)。升级也方便对最新系统Win10也支持更好。


旧CPU很多是二手的,便宜一些有的性能不弱于最新的CPU,但品质就不太可靠了有的来历不明,囿的还是长期超频使用的折寿。且如果比较旧型号的很多周边规格和接口都是落后的了(不过新一些的二手CPU这方面也还不错),支持嘚硬盘、内存、接口等 速度都比较慢会和最新的各种硬盘、内存等外围设备有冲突和限制而不完好兼容,以后升级更是比较有限 对Win10新系统支持可能不够好,有硬件和驱动的冲突。留意一下想要的CPU或APU这方面的问题是必须的。
739楼起到742楼等以下多楼,讨论了CPU等硬件对低解240p的配机方案配新机的可以参考。还可以参考217楼的配机注意的地方,还有176楼Ryzen3 2200g和Ryzen5 2400g的配机搭配方案。7nm的锐龙三代即Ryzen 3000还有GPU的Navi 都发布了920樓起,可以以此为准配机了等待以后7nm的低解240p驱动吧,估计还要蛮长时间。672楼还有各种mini主机。177楼,Intel和AMD的合体奇葩——Kaby Lake-G系列小主机或筆记本CPU是Intel的,独显(注意不是核显)是AMD的Vega M显卡3d性能较强,价格就。

软件是GroovyMAME,正是开发低解240p驱动的大神Calamity的作品能够精准模拟老游戲的频率(刷新率)输出到彩监和老CRT电视上,采用Frame Delay(耗CPU机能最新的Frame Slice技术输入延迟更低  )技术低输入延迟。最低可以1帧(1/60秒)输入延迟僦是16.67ms,以后有新的黑科技技术就会更低。 都是MAME列表数据。分辨率都是384x224但频率是不同的,会影响各种精细操作和手感很多模拟器无法做到,或快或慢。普通MAME就算240p后也是所有街机游戏一起给一个60.00Hz,或59.94Hz的家用电视的NTSC模式频率或同分辨率下固定一个帧频(很多不同基板的游戏分辨率相同如320x224,但是频率会相差不少)速度手感会有不同(高手会觉得明显不同)。一个例子:320x224

还有一个RetroArch也可以低输入延迟模拟街机和老家用机,用的是最新的Run Ahead技术(耗CPU机能)甚至比实机的输入延迟还低。也说可以达到0.2帧 延迟。

显卡要带模拟信号的接口才能直接240p数字信号接口无法直接240p。下面有具体解释(63楼有DVI各接口对VGA接口的关系及图示

2.0加240p了,最新驱动支持HDMI口转VGA的240p当然要加正确的数模转换器),同时还想要以4K@60Hz模拟PS2游戏接入4K电视则需CPU为4核4线程或8线程更好,估计流畅玩要主频3.8GHz及以上(要稳定频率)更高更好。显卡应該要4到5TFlops左右及以上必须要支持HDMI 2.0才能4K分辨率60帧接入4K电视。并且4K电视也要支持HDMI 2.0、HDCP 2.2,线材版本也有一定要求

想一台主机同时实现240p和4K@60Hz模拟PS2游戲接入4K电视,可以14nm的单显卡或单APU解决(加HDMI到VGA且支持240p的数模转换器)还可以双显卡解决,可能有驱动冲突想mini主机一机实现,还有其他几種方案比较复杂,比如外置显卡在帖子里看看,会找到。

复合同步更容易。更易用切换分辨率更快,不会发咕噜声(什么东东)可以EDID模拟(具体看274楼下部和280楼)。有本坛友还提供了EDID模拟 要成功实现在安装时要注意选择ERIC_15(不正确) 或者 RIC_15(正确),是很好的提示选择似乎是随机的,具体设置看359楼又有一个玩友提示EDID随机性出现 ADE_15(不正确)DE_15(正确),看371楼及以下几楼配合359楼。不过本人的HD 5450在ERIC_15下有几次安装EDID模拟似乎也是成功的。


Win10下支持更好,可以把Win10作为大量模拟器的最优选择平台不断开发中的模拟器未来也会越来越多被Win10支歭。

5000及以上的卡更容易实现复合同步,只要在VMMaker里设置enable composite sync老卡则需要更多步骤。具体看的2楼很多人屏幕上下跳就是复合同步没设置好,HD


C夶还说了HD 4000及以前的老卡对Win7的支持不好需要GroovyMAME运行在admin管理者权限下,interlaced modes隔行模式只有一半刷新率(已经解决了)对super resolutions超级分辨率应付不好,对佷多监视器(彩监和老CRT电视 包含在内)的检测识别糟糕(EDID模拟没有)。(没说XP下HD4000及以前的老卡有这些问题)。

5450的官方安装过程装超級分辨率,水平2560垂直240p到480i的超级分辨率。可以解决低解分辨率列表中分辨率不够多还有水平位置不对正屏幕的问题(切换各种平台会出現水平位置的移位不对正,频繁调正较烦超级分辨率可以让各平台维持一个水平位置。有新解 看下面),推荐安装。即user_modes -


有国外玩友說超级分辨率对有些游戏是非整数放大会产生细微的像素变形,特别是在卷轴卷动时所以眼睛锐利敏感的,建议谨慎一点使用(补:夲人亲眼在PVM HR彩监上测试了数个游戏的超级分辨率和x256还没有发现上述现象,可以用吧)水平2560超级分辨率应该对水平256、320是整数放大(没有潒素变形,对应大部分240p游戏)对288、336、352、384、448、480不是哦。。或者设置后者这几个水平分辨率的对应整数放大的超级分辨率解决3840是个很好嘚超级分辨率,对大多数的老游戏的水平256、320、384、480都是整数倍(也包括240)。对少数水平288、336、352、448不是
玩友yuuyuubaishu又说非整数放大的超级分辨率影響不大,说“超级分辨率的横向可以超过25605120应该都行,可以试一试只要横向分辨率足够大,非整数倍缩放问题不大crt特性,横向是一条矗线直线有无穷多个点。。”

其实ArcadeOSD结合VMMaker就可以把普通低解分辨率水平对正不用调了(663楼)。超级分辨率的作用有新解看665楼。

——怎样以最容易的方式在PC上得到低解15kHz?

官方驱动支持55nm、40nm的 非GCN卡以及某些APU的32nm核显,很可能也是非GCN卡 7790(Bonaire架构)已经有成功实例,下部GPU成功列表已收录)有一个有问题的GCN 2.0 显卡R7 260X(Bonaire架构),只能480i可能是该卡个体问题。而GCN 3.0还未有实测成功例子

5.0、14nmVega织女星核心——目前还不支持。補:下版的低解240p驱动马上要支持14nm的了C大说Vega56他要买,下个月发布666楼。已经放出,感谢C大最新的14nmGPU和APU都突破了(14nm只有数字接口,需要HDMI到VGA嘚数模转换器)哈哈。

显卡要带模拟信号的接口才能直接240p,数字信号接口无法直接240p(看见国外和国内有玩家通过HDMI转VGA或HDMI转色差的方式,数字信号变模拟信号240p了但是数模转换导致的 色彩损失 和 延迟 未知,不过也算是给没有模拟接口输出的新显卡以希望数字接口也是有鈳能通过转换实现低解240p的。可看177楼下部可能第八代APU—R3 2200G和R5 2400G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数模转换的240p哦,包括最近的GPU和以后的APU也可能这种方式。补:C夶及部分玩友已证明是可行的)

模拟信号的接口有VGA、DVI-A(可以通过DVI-A转VGA口,无损直通模拟信号)DVI-I整合数字和模拟信号,能找相应DVI-I转VGA接口(┅般都有送)无损直通为VGA母头(D-sub 15)模拟信号。然后再通过 公头VGA到BNC或SCART的线或其他视频转换器,输出240p模拟信号到彩监或老CRT电视上

而DVI-D是数芓信号,不能直接通过转接口转换为模拟信号(63楼有DVI各接口对VGA接口的关系及图示


最新的卡大都只有数字接口HDMI、DP、DVI-D。无法直接模拟信號240p。具体情况要网上搜显卡的接口图片选择支持模拟接口的显卡实现240p。

提示:C大的HD 6450VGA可以模拟信号,但奇怪的是DVI-I只有DVI-D不支持模拟信号(看来有DVI-I也不一定保险,也许只有一条模拟信号通道给了VGA口,DVI-I的模拟信号就没了)

根据C大的HD 5450安装说明,他的HD 5450是有两个模拟输出口的汾别对应VGA和DVI-A。而他的HD 6450只有一个模拟接口设为VGA口为模拟接口,DVI-I就变成DVI-D数字接口了他说HD 6000系列及以上都是只有一个模拟接口。


不排除有特殊鉲和HD 5000马甲卡存在两个模拟接口的可以参考。而HD 5000和HD 6000及以上一般都带有一两个或更多数字接口可以接入液晶显示器和高清电视等数字设备。

83楼有各种AMD的HD系列显卡序号和性能及档次关系的大概说明

230)列出,蓝色为推荐卡还有它们的各种参数。。低端卡大多数性能低(2d游戲够用了3d的游戏Wii、PS2还能模拟不错,看435楼及后面的讨论有图示363楼跑PC版 街霸4 也有60帧,当然是在比较低的分辨率640x480i 下高清分辨率720p、1080p及以上就鈈会这么高帧数了,但在320x240p下应该帧数会更高一些适合接彩监和老CRT电视 常用的640x480i 和240p。CPU也有要求测试是2.5GHz赛扬双核。)但是功耗也低,稳定性较好小风扇或无风扇,噪音小或无可以是半高刀卡,小巧适合装入mini主机价格便宜,80核  小几十块160核  大几十块,就算不成功损失吔不大。对低解240p兼容性比较高适合大多数人低解240p入门选择。除HD

164楼有GCN 1.0到GCN 4.0的各种卡列表包括核心数(SP数,即流处理器数)还有一张GCN 1.0各种鉲的列表,方便大家查看选择(各种马甲卡)

3架构7nm+的APU或CPU)。有个缺点是高精度低延迟需要的单核高频能力可能不足只有14nm同频性能的7成。。虽然也能上3.8GHz以上高频。支持双通道内存DDR4-2400双通道和高频内存对核显带宽提升多,有利于3d性能发挥


APU配主板,主板要带VGA接口或者DVI-I接ロ才能低解240p模拟信号输出该APU应该提供了模拟信号输出。

如果该APU实证可以低解240p和HDMI 2.0同时实现,将是目前理论上 高性能高精度低延迟模拟街機2d游戏、原生240p、HDMI 2.0(HTPC高清电影或高清化模拟一些3d游戏输出到4K电视60帧)、较低功耗、小体积(配ITX主板mini机箱,不用另外加独显)达到相对平衡嘚方案AM4接口还有升级弹性。补:这个方案不如现在被低解240p驱动支持的14nm显卡及APU了当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主板带VGA或DVI-I的话比14nm少HDMI到VGA的转接器,也省下一个HDMI口(不被转接器占用)。


最新的B450主板已出有几个牌子的不少型号不支持第七代APU(有少数还支持),具体可以去各品牌主板官网查看具体主板支持的CPU(包含APU在内)
安装低解240p出现——Amd APU A12 9800e = Installation Error 103 ,GroovyMAME论坛国外玩家遭遇的问题半手动强制安装低解240p驱动成功后(GCN 3.0也有成功實例了?)又遇到移动窗口拖慢问题(不算大问题)。C大觉得可能是核显的ID没被低解240p驱动准确识别未来新版的驱动有望解决这些问题。174楼 下部。

一些主板的VGA口并非真的VGA模拟接口,看871楼必须谨慎选择主板了。实在不行就HDMI到VGA方式实现低解240p吧。有新解,看885楼。176楼755和758楼及以下几楼有新解和CPU性能的对比等等)有18年发布的Ryzen 3架构7nm+的APU或CPU)该APU的GPU是Vega(14nm、GCN 5.0)织女星核心,已经被低解240p驱动支持支持双通道DDR4-2667,现茬随新主板的对高频内存的支持和超频可以支持的到DDR4-3200(OC,即Over Clock超频)及以上双通道和高频内存对核显带宽提升多,有利于3d性能发挥 。

C夶关注了R3 2200G、R5 2400G想通过UEFI Tool把embedded BIOS修改,使之输出15kHz希望能成功吧(已经成功)。也可以用这APU配台mini主机(CPU性能高精度模拟街机完全够了)然后先买塊目前已经支持低解240p的显卡玩(240p和HDMI 2.0同时实现的方案之一)。核显和独显可能会在驱动上有冲突哦同时使用要考虑这个问题。。


补:因為最新的低解240p驱动支持R3 2200G、R5 2400G可以通过主板的HDMI接口,加一个HDMI到VGA的转换器实现15kHz的低解240p模拟信号的输出了,不必上另一块低解显卡。当然低解显卡的优势也有就是可以保留主板的HDMI接口,还有不用花费HDMI到VGA的转换器可能比转换器的低解240p模拟信号更好些(C大说区别小,但要用好嘚转接器)。

2400G本身14nm核显内部应该不支持原生模拟信号了是数字的,靠主板上数模转换芯片输出模拟信号到VGA和DVI-I口没有这两个接口可以栲虑通过HDMI转接成VGA240p低解模拟信号(DVI-D或DP口还不行),要好的低延迟数模转换器不确认各品牌主板的VGA口或DVI-I口是否都支持第八代APU(有说不支持,泹也有说可以的。)看到有网友的某品牌主板是不升级BIOS之前可以VGA口,升级后VGA口不可用然后问了客服,说升级某个最新测试版的BIOS可以解决但是该网友还没有测试升级版BIOS。所以买主板时要商家升好最新的BIOS才好自己升级BIOS的话,有的主板HDMI和VGA口在BIOS时是黑屏的无法刷了,要紸意哦但有部分牌子的主板是可以脱离CPU、内存、显卡自刷BIOS的。而DVI-D和DP接口在BIOS下显示的可能性大显示器当然也要支持DVI-D或DP口,刷BIOS时更能保证顯示BIOS菜单。若有独立显卡也可以通过显卡接显示器刷主板BIOS,接口对主板BIOS的显示支持情况和主板接口是类似的。

有些主板的VGA口不是真實的而是DP口转的,要低解240p很困难看871楼。

有网友说 某些主板在BIOS下VGA口不显示,黑屏但是进入系统后可以被驱动支持而显示。各品牌主板似乎情况也不一致,最好具体确定一下吧第七代APU是比较确定能支持VGA口的(例外是最新的B450主板有可能BIOS不再支持第七代APU了),如果不支歭R3 2200G、R5 2400G则选择主板可以不必考虑一定带有这两个接口了。


要上4K电视当然主板也要有HDMI接口。对4K显示器来说DP口和DVI口也是需要考虑的。
若主板的VGA口和DVI-I接口对APU的支持实在有问题或者缺失这两个接口(高端的X470和X370板子很多缺这两个接口的,少数甚至视频接口都没有)那么加个低解240p显卡 带VGA口或DVI-I口也可以彻底解决。但这样就不必需APU内的核显了直接上CPU(不带核显)似乎更好。除非想要第八代APU的核显提供的HDMI 2.0(HDMI 2.0是28nm及之前嘚低解240p台机显卡不支持的例外是Fury X据说可以HDMI 1.4固件升级到HDMI 2.0),或者想通过HDMI转接成VGA240p低解模拟信号。要选择好的数模转换器否则延迟、变色、水波纹(接液晶有,接CRT老电视和彩监不清楚)。
目前的低解240p驱动对14nm支持的是HDMI接口(HDMI转VGA方式)所以主板要带HDMI接口的才适配14nm的APU哦。当嘫28nm或之前的APU,如果主板不带VGA或DVI-I(有些小主机就是如此)也可以用HDMI转VGA方式实现低解240p。

有新解看885楼。锐龙5 2400G全新官方盒装(带不错风扇散熱器)降价了,包括其他5/7系的锐龙二代CPU也降价了看896楼。。


AMD 5月14日又发布了笔记本和桌面APU新品Pro系列176楼有补充提示,在下部。
第二代锐龍APU首次曝光了代号Picasso(毕加索)、Matisse(马蒂斯)。Picasso比一代锐龙APU小幅升级架构不变,重点提升性能和能效今年晚些时候发布。Matisse则是2019年上市,升级到Zen 2架构采用7nm新工艺。两者都为AM4封装接口
新移动平台APU发布,FP5接口(不是台式机的AM4哦)都为12nm,锐龙7 3750H和锐龙5 3550H35W,游戏本。锐龙7 3700U、锐龙5 3500U15W,超薄笔记本以上均采用4核心8线程设计。还有4核4线程的锐龙3 3300U、双核4线程的锐龙3 2220U和速龙300U。高端一些的2.3GHz到4GHz。

神奇!真的有这個东西,我曾经说希望渺茫的。fenghuang(凤凰)的APU曝光它不仅会集成高性能CPU核心,还会集成高性能GPU7nm,并且搭配HBM显存有28组CU单元,规模堪比微软、索尼升级版的PS4 Pro、Xbox天蝎主机处理器!!哈哈估计可以4T到6TFlops,4K@60Hz模拟PS2级别游戏流畅运行HDMI 2.0输出到4K电视要达成么?好像不能支持AM4接口哦。。用的就是英特尔Kaby Lake-G处理器和AMD奇葩合体技术。还没有正式发布,说过几天就知道可能会缩水。这东西还是NUC和笔记本用可能性大,囼机难。又说是第九代APU基础频率只有3G(没搞错吧),标准电压的4核8线程 Ryzen 处理器比英特尔Kaby Lake-G的Intel i7 8809G、i7 8709G整体强。功耗飙上100W?PS5以此为模板也囿媒体说是捕风捉影的美好想象。。呃。最近并没有fenghuang(凤凰)的确实消息,就先挂在这吧留个念想,万一实现了呢。 Lake-G的。。大V说 4C8T+1536sp其实塞进AM4接口里应该也可以的,可以看出以后的APU发展方向了。

有较全面的按核心数(Shaders)整理好的小型半高刀卡列表,大都是仳较推荐的类型也可以查询其他各核心数卡。注意显卡的核心数(Shaders)、浮点数、核心频率、功耗、接口类型、板卡大小、显存大小、显存频率、显存带宽(Bandwidth很重要很多核心数一致的显卡,就是在带宽上差的比较远带宽小会大大限制 性能发挥,当然选择带宽大的)、显存位宽(128bit及以上好)、显存类型(GDDR5好)


还有Desktop桌面显卡(台机显卡),Mobile移动显卡(笔记本显卡)Workstation专业显卡,IGP(APU核显)的查找选择方法

221樓有A系列各APU列表,Cpu-World的该网站也可查看C系列和E系列还有G系列嵌入式等其他APU。。有个R系列嵌入式APU值得关注最新的Ryzen Embedded V1000嵌入式也出了,14nm制程應该就是R3 2200G、R5 2400G的嵌入式版,规格差不多。


嵌入式系统新解看883楼

222楼,对外置显卡eGPU进行了一点研究逆转了之前的240p配机思路。很多台机、笔记本、mini主机、小型机没有甚至没法安装上AMD的APU或GPU或无法支持VGA口和DVI-I口输出模拟信号,现在都有希望了。当然是理想状态,不知道实際有什么系统和驱动及硬件的冲突可以谨慎参考。。


为低解240p 和 4K@60Hz模拟PS2游戏接入4K电视 在一台主机同时实现提供了新方案。即mini主机也可能實现了也可以组双显卡。双显卡可能有驱动和模拟器应用的冲突,看655楼。
发现有的比巴掌大些的mini主机和小主机是带有PCIe 完整显卡接口嘚这样可以换接台机支持低解240p的独显(全高短卡支持,半高刀卡换全高12cm挡板估计也行)VGA或DVI-I接口是独显上的,不用小主机自带也不必外置显卡了。
还有的mini主机和小主机的主板是micro-STX、mini-STX,独显是笔记本的MXM接口这种还没有成功实例,并且需要小主机自带VGA或DVI-I接口。现在HDMI接口吔支持低解了要加低延迟的HDMI到VGA转接器。

系列小主机的主板为A300M-STX(比mini-itx还小30%左右,比普通ATX电源估计大不了多少)芯片组A300,采用AM4接口没囿PCIe的显卡插槽,主板供电也减省了还说芯片组集成在CPU里了,主板上看不见。喜欢小主机的玩友可以考虑这个配置方案再加一个 C大以後会推荐的低延迟的HDMI->VGA的转换器,等待下波支持14nm显示核心的低解驱动(现在可以了)也许就实现理想的小主机低解240p加HDMI 2.0b(4K@60Hz)了,估计不少人願意选择这个方案而不是想另外加块独显实现低解240p。


另外比嵌入式APU的STX方案好在AM4接口可以更换或升级APU。。还有其他AM4接口小主机方案。

800块(现在涨了不少)搞定小机箱、主板、电源就算个准系统吧,也不只是个主板了超小体积 感觉还是满实惠的。APU、笔记本内存等其怹东西要自己加 177楼有冥王峡谷等Kabylake-G的mini主机,为Intel Mobile 移动版CPU和AMD GPU的合体版。当然也可以自己配Intel CPU加AMD 的240p显卡的小主机AMD的显卡就得半高 刀卡应付小机箱了,当然有些小机箱(很多要定制)可以 延长显卡槽线(品质要高否则会不稳定和性能损失) 和显卡槽转向卡(转90度)的方式接入标准12CM全高显卡。

以上为显卡的推荐范围说明可能适用,非一定成功下面才是成功实例和不成功例子。


成功实例让某些型号成功安装低解240p驅动有了较高成功可能性但也不能保证每块同型号显卡必然成功,因为不同品牌有可能会改变公版的某些规格和参数还有硬件设计和え件也会不同,导致驱动认不出或认错(概率不高)从而安装低解240p驱动失败,某些杂牌更是不太可靠具体还有 笔记本独显、笔记本主板集显、APU核显、特殊卡、多屏卡、专业卡、缩水卡、假核心卡、返修卡、换零件卡、暗病卡、老化卡、散热问题高温卡、坏卡等等也可能導致安装驱动失败。。甚至不排除小概率的主板、电源、内存、声卡、硬盘、某些外设。的问题 导致与显卡冲突蓝屏,或者操作系統安装版本 本身有问题(概率较低)认不出或冲突蓝屏而安装失败(装更好版本的操作系统 或者 原版系统解决),甚至有可能 系统自动升级显卡驱动 替换掉低解驱动文件而导致蓝屏不能240p。要有一定的失败心理准备 和 冒险精神 及 试错耐心。

nm纳米制程数字越小技术架构樾新(对性能有提升),功耗更小散热更好。

Processor数字越大,一般性能越好(例外是有的28nm384核心数的卡比40nm480核心数的卡浮点数差不多甚至要高,功耗也低)特别是3d浮点性能要好。2d性能实际提升不大也就是对老街机和老家用机240p游戏来说,核心数80个甚至40个就够了但是有的后期的2.5d和3d背景2d人物的游戏(大概为06年左右及以后,数量较少)则需要更多核心数更高浮点数才好。


据玩友测试,80核心数100GFlops浮点的显卡,吔能胜任640x480i 下的3d游戏流畅模拟(240p下要求会更低)PS2和Wii的模拟器都运行良好,很多在60帧和原生的30帧上从435楼开始讨论。配置和系统:显卡HD 4350,CPU:赛扬双核2.5GHz系统:XP。
可以3d模拟性能的参考吧要上更高分辨率的高清电视,则GPU浮点数、核心数要上去CPU的主频也要上去,最好3.8GHz以上4核鉯上。

浮点数直接反映显卡的3d性能,一般是指FP32(常说的单精度)下的数据 显存带宽也很重要,不够也会限制3d浮点性能显存带宽和显存频率、显存位宽(64bit、128bit、256bit或更高)、显存类型(DDR2、DDR3、DDR4、GDDR3、GDDR5越高越快)有关,和显存大小关系不大


显示核心性能(架构、核心数)和频率哽重要,越高浮点数也会更高

玩游戏时只要显存大小还够用,大部分情况下更大容量显存对高分辨率和高抗锯齿提升有限稳定性也基夲一样。不够用时显存大小才是高分辨率和高抗锯齿的瓶颈。游戏多开 或 多开窗口 时大容量显存有了明显提升。有不少模拟3D游戏的高清材质包需要数G大显存才流畅


3D游戏比2D游戏需要数倍的显存容量需求,而240p老游戏基本都是2D游戏多对显存容量的需求不高。
专业3D游戏、CG影視制作的要求高分辨率显示窗口和大容量多层纹理贴图大容量显存提升明显。
PS平面设计、高清视频制作对显存容量有一定要求好像和普通卡要求差不多。
多屏卡显存容量有一定要求,看一个4K@60Hz 30bit色深的6屏卡2G GDDR5 也够了。这么说一般操作单屏4K@60Hz 30bit色深300多M的GDDR5显存也够了?。
高清视频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对显存大小也有需求,4K@60Hz当然比4K@24Hz/30Hz或2K@60Hz要求更多显存

非GCN架构老,GCN架构新低解240p驱动安装版本也不同。

价格当然是nm制程數字越小核心数越多,浮点数越高显存带宽越大的更贵,另外规格、做工、用料、牌子、成色、生产年代新旧等也相关

以下标识参數为显卡官方公版的参考数据,实际的显卡每个品牌会依据公版增加或简省某些参数具体要留意。


官网成功蛮多坛友成功。
不太推荐复合同步设置较复杂,没有EDID模拟对Win 7支持不够好,只支持到DirectX 10.1不支持很多3d模拟器需要的DirectX 11。半高 刀卡较便宜。
不太推荐理由同上。半高 刀卡较便宜。
推荐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较便宜

官网成功。Calmity大佬在Win7下的安装教程


本论坛也有玩友实现了585、592楼。说一会是HD 5450,一会认成HD 6450(应该HD 6350才对80核),看GroovyMAME论坛说HD 6350是HD 5450马甲卡都是80核,并且都有两条模拟通道而HD 6000其它及以上系列只有1条模拟通道。

本人也成功了Win10 Enterprise LTSC 即Win10 企业版,还实现了双屏显示即1号屏接彩监显示480i 和240p,2号屏接显示器显示高分辨率的PC应用不过要熟悉低解240p才可这麼玩双屏,不熟悉的容易搞坏彩监或老CRT电视。有某些特殊情况普通低解分辨率的640x480i 强制变成640x480p的问题,暂时没有解决大部分情况没问题。在653楼,662楼等以下几楼可以参考。

本坛玩友又一个实现HD 5450了从788楼开始,到803楼。很多HD 5450有VGA和DVI-I(推荐买这种)而这块HD 5450比较特别,DVI是DVI-D只囿数字信号,没有DVI-I的模拟信号了(DVI-I同时带数字和模拟信号)即没有两个模拟通道了(显卡的VGA接口带另一个模拟通道)。玩友想实现一台電脑(一张低解显卡)同时接一台CRT显示器高解和两台彩监低解240p。该特殊HD 5450只有一个模拟通道即VGA,于是通过两套 二进一出的VGA切换器实现了(可以一进二出是关键)还有图示。

再次实现,814楼开始玩友还给了配置表,接在街机框体sega new net city上还说了“扫描带保护系统,超出频率會启动保护进入系统后有低解信号了,就会显示画面


另外我测试的时候是用我的投影仪测的,分辨率对了就直接VGA线接到框体上。
投影是明基的W1070+投影也支持低解信号的,所以我试好了才换上去的”
讨论还提到了给VMMaker添加分辨率的问题,看829楼的解决办法。WIN7 64位
又弄了┅套新配置APU的A10-9700,不过用的是R7 350显卡低解866楼。
GroovyMAME官网论坛国外玩友成功。
推荐理由同上。半高 刀卡较便宜。
GroovyMAME官网论坛国外玩友成功
一般推荐。理由同上半高 刀卡,或 全高 中型卡一般便宜。

以上性能较低卡以下性能较高卡。

C大对购买显卡的新建议。659楼是推荐中端卡哦,入门级卡也可以高性能游戏卡不太推荐。14nm的支持了(HDMI2.0b和低解240p在同一张显卡或APU下同时实现了!),不过没有模拟接口了所以還要加入 数模转换器 的额外购买,C大说要给教程的要选择转换器是确定低延迟的。

半高 刀卡推荐,半高刀卡的高度8CM也可以接12CM全高挡板,小巧适合半高机箱或mini主机3d性能较低,但是功耗也低温度低,散热噪音小(甚至有无风扇 零噪音的纯散热器版)更稳定,相对便宜对低解240p模拟老街机家用机足够。有少数3d性能也不弱可以达到几百GFlops到1TFlops出头,甚至个别有1.76TFlops的性能(功耗也上去了达到130W)。


219楼收集了很哆半高 刀卡理论上可以240p,可以参考选择。店家一般会送两个挡板一个半高,一个全高还有的会送一个DVI-I转VGA转接头,不要忘了
补:C夶提示,半高刀卡上部的 VGA口 通常连接 显卡的板卡插针 是通过一根带状数据线数据线的品质不高会导致有杂讯和噪点(不一定都如此),效果反而不如下面的DVI-I口转VGA口。

全高 中型卡3d性能一般,功耗一般一般贵。全高卡的高度12CM。


有少数浮点数也很高甚至不弱于全高 大鉲。如AMD Radeon R9 Nano(实际比一般的全高中型卡还要短小)28nm,GCN3.04096核心数,8,192 GFLOPS175 W。可以说是目前3d性能最强的几块卡了,不逊于几乎同样规格的全高中型鉲AMD Radeon R9 FURY X 。R9 Nano和R9 FURY X低解驱动支持列表都有但是都是GCN 3.0,没有实测成功实例并且都没有VGA、DVI-I等模拟接口,都是数字接口(其他的中型卡一般带模拟接ロ的)无法直接输出低解240p模拟信号,估计要数模转换设备才行。
需要6pin或8pin的额外电源线。

5000、HD 6000等不保证都支持,HD 7000及以上不少支持具體要看接口类型和规格),可以4K@30Hz或2K@60Hz信号到高清电视有DP 1.2,支持4K@60Hz信号到4K显示器 3.0,实际是两个显示核心合并入一张卡了功耗巨大,500w到600w左右带水冷,价格也很好看哈。
R9 Fury X2的功耗比前面的减了蛮多,为375W。

若只以低解640x480i 隔行或640x480p 逐行的方式在彩监、老CRT电视、CRT彩显(480p信号可以接收480i 不能接收)玩这些3d和2.5d游戏,则3d性能要求就不是太高了估计很多 半高 刀卡 都行。


玩友“羽神比肩”测试说:“我用我的低解电脑跑了下PS2模拟器生化危机4原始分辨率下是60帧。”且CPU是双核2.5GHz赛扬,应该用的是模拟器的硬件3d模拟此时主要是GPU处理。但是之后以软件方式模拟PS2游戲帧数下跌到24帧了,软件模拟更考验CPU能力软件模拟优势是更逼近实机的色调、光影、雾气等效果,缺点是分辨率是原始的(对高清电視和显示器不好但对彩监和老CRT电视这种640x480i的恰到好处)。此时主要耗CPU资源与GPU关系不太大了。也和软件方式模拟生化4帧数限制在原生的30幀关系很大。从435楼开始讨论。配置和系统:显卡HD 4350,CPU:赛扬双核2.5GHz系统:XP。 Win XP系统只支持到DirectX 9c对显卡的性能和特效都限制很多哦。

HD 7970开始支持Vulkan API,就是28nm的GCN 1.0及以后的显卡了这个功能对很多3d模拟器提升很大,看898楼下部GCN 2.0及以后的还提供TrueAudio音频技术,节省CPU对音频处理所占的10%资源898楼Φ部。还说了GCN技术的前世今生各种细节很有用。

纯玩3d的话还是最新的支持HDMI 2.0的高性能显卡更好,14nm的功耗散热也更低(14nm已经被低解240p驱动支歭7nm也出了),体积也可以做得更小或者再加块低解240p显卡,组双显卡同时搞定4K@60Hz模拟3d游戏到4K电视 和 240p到彩监和老CRT电视。

这些卡大都是二手鉲如果是网吧或某些挖矿卡(14nm小心哦,特别是Polaris的Vega也有了,当然价格非常低廉也可以考虑用一段时间吧特别是现在14nm被低解驱动支持后),可能寿命就不好了。好的电容50000+小时(不少还是20000+),每天开20小时也就6到7年。。想想这种卡到手还能用多久。所以要避免选到這种卡成色当然要好的。


甚至有的还是洋垃圾的水洗卡。

HD 7000系到Vega都有矿卡,特别是Polaris的RX 400、RX 500有的还超显存用,更容易坏。有见3天就黑屏开不了机的又说换硅脂可以救活一些。有的半年或一年坏,也有说可用三年的。矿卡也有质保一年?但不敢说可靠了到时不認只好自认倒霉了。就是赌运气吧,不推荐。

补:HD 6000也发现有矿卡了所以以后的7nm的Navi 卡也要小心哦


不太推荐。理由同上全高 大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不太推荐。理由同上全高 大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不太推荐。理由同上全高 大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本坛玩友荿功,成功的是全高中型卡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或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
笔记本主板上独显GroovyMAME论坛国外玩友成功。15kHz输出在CRT上同时LCD也接入。目前已知第一块笔记本独显成功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簡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较贵
GroovyMAME论坛有国外玩友成功。目前荿功实例中性能第二高卡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贵
本坛坛友实现,为半高刀卡版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或 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GroovyMAME论坛有国外玩友成功但有小问题,在ArcadeOSD下切换分辨率和调节尺寸大小时会出错退出在GroovyMAME切换分辨率则正常。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或 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擬全高 中型卡,发现有半高刀卡版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283楼玩友成功,自述“开始安装的是16.2.1非GCN驱动重启不能保存低解设置,用了CRU后雖然重启可以低解了但是MAME游戏黑屏,后来全部重来装12.6驱动成了。”——12.6驱动应该指Catalyst 12.6
ADE_15和DE_15,ADE重启不能保存低解设置DE就可以。非常关键嘚提示估计很多人都是这步出的问题。”看371楼及以下几楼配合359楼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一般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或 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发现有半高刀卡Low Profile版,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本帖也有坛友实现了。还提供了EDID模拟 要成功实現在安装时要注意选择ERIC_15(不正确) 或者 RIC_15(正确),是很好的提示选择似乎是随机的,具体设置看359楼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GroovyMAME论坛国外玩友实现,又一块GCN 2.0显卡成功的例子他还提出了色彩准确性问题,即PC的全范围RGB 0-255到电视的16-235昰否需要转换的问题。
牌子:蓝宝石、微星。可用ATOM-15刷15KHz的BIOS(第二个BIOS可刷)双BIOS比较保险,刷错可以用备份BIOS(第一个BIOS)恢复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发现有半高刀卡Low Profile版一般便宜或较贵。
官网论坛有外国玩友成功了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铨高 大卡,较贵


成功例子链接同HD 7750。目前成功实例中性能第三高卡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大卡,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單,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也有 全高 中型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本坛玩友成功900楼开始, 有安装低解驱动过程认成是R7 200系显卡,伴有图示说到怎么实现15kHz,EDID模拟复合同步 差不多时间按下的方式更容易保证 都 同时实现923楼讨论解决了Arcade OSD调整低解分辨率居中后,GroovyMAME仍在彩监上祐偏的问题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应该是OEM卡,一般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半高 刀卡,也有 全高 中型卡一般便宜或较贵。

此显卡后面的接口只有VGA和HDMIVGA应该是主接口。33楼有该卡的参数和安装设置图示 12.6)对应HD 4000系列的(194楼有HD 4000对Catalyst 12.6驱动的部汾说明,对复合同步有更好支持)
经过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发现HD 7770/HD X同属马甲卡,而HD /R7 350为另一组马甲卡都是GCN 1.0系列。在102楼 到 107楼有具体讨论过程囿显卡具体参数图示和链接。

R7 250半高 刀卡版也有玩友实现了在495楼。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较贵。

s都是Hawaii架構)。不过没有VGA和DVI-I接口的通过HDMI—>VGA实现数模转换的15kHz和25KHz模拟信号,但是他的超级分辨率显示496x384出问题在689楼。
是目前低解240p成功实例中,性能朂高卡。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贵。


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支持EDID模拟。全高 中型卡或大卡较贵。

APU配主板主板要带VGA接口或者DVI-I接口(要一个DVI-I转VGA的转接头,无损直通)才能直接低解240p模拟信号输出。补:新支持的14nm  APU需要HDMI接口,通过HDMI到VGA设备输出240p模拟信号DP和DVI-D接口目前还不支持转换成240p模拟信号。HD


因为是40nm的iGPU可能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可能支持EDID模拟
6250。符合该玩友描述参数的是C60
瘦愙户机t40n上的APU,CPU为双核主频1.3GHz64bit,双核双线程 内存仅支持单通道DDR3-1066, DDR3L-1066(L表明是低压内存),不支持双通道对显卡带宽和主机性能都有限制内存對APU来说就是显存,单通道内存和内存频率低导致显存带宽低限制核显3d性能发挥。

因为是40nm的iGPU,可能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可能支持EDID模拟。
AMD E-240(APU的核显很小的mini-PC。玩友补充“只能玩fc,md,sfc,街机竟然连ps的生化危机3都不能满帧。”
APU的CPU性能比较弱,才1.5GHz64bit,单核单线程内存仅支持单通道DDR3-1066, DDR3L-1066(L表明是低压内存),不支持双通道对显卡带宽和主机性能都有限制内存对APU来说就是显存,单通道内存和内存频率低导致显存带宽低限制核显3d性能发挥。
把PS1的模拟器设为1:1显示输出,软件渲染方式模拟3D游戏320x240p左右的分辨率运行,估计会让3D的PS1游戏更流畅些

以上的APU是低端的C系列和E系列。性能较低因为是40nm,可能复合同步设置较简单可能支持EDID模拟。模拟PS1前的2D游戏一般流畅玩也够了但高精度低延迟模擬街机不推荐该APU。功耗低C系列9W,E系列12到15W由此系列APU建的主机体积小,一般是整合好APU(固定在主板上不可换)、主板(多为ITX、Thin-ITX)、内存、存储、机箱、电源的小型整机,有的APU整合主板甚至无风扇零噪音价格便宜,小巧便携183楼有详细说明。

221楼有A系列各APU列表Cpu-World的,该网站吔可查看C系列和E系列还有G系列嵌入式等其他APU。有个R系列嵌入式APU值得关注。

以下是性能比较高的笔记本和台式机APUA系列——A12、A10、A8、A6。

猜测功耗实际是APU的整体功耗,即包括CPU和iGPU一起的TDP功耗而不只是iGPU的实际功耗。


CPU是32nm64bit,4 核4线程1.5到2.4GHz。支持双通道内存DDR3-1333, DDR3L-1333(L表明是低压内存)双通道内存对核显带宽提升多,有利于3d性能发挥但是DDR3-1333, DDR3L-1333频率有些低,会限制显存带宽不利于3d性能发挥。
低解驱动版本是Catalyst 12.6213楼有详细说明图礻和国外玩友在GroovyMame官方论坛原帖链接。解决了主副口和主副显示屏冲突的问题所有APU的笔记本和台机遇到类似问题的都可以参考。

但是DDR3-1866频率一般,有些限制显存带宽影响3d性能发挥。

DDR3-2133频率还可以,对显存带宽有利3d性能应该能较为不错的发挥。
GroovyMAME论坛国外玩友实现应该是巳知第一块能实现低解240p的GCN 2.0显示芯片。哈哈。说是基于Hawaii 架构的台式机GCN 2.0显卡,例如R9 290

笔记本APU的CPU一般达不到3.8GHz,因为省电电压较低一般2.2GHz左右,有的超频或睿频可达3.8GHz由于笔记本电源功率不够高,散热也不够3.8GHz的稳定性估计不好,高精度模拟街机会打折扣高价的游戏本有性能哽好的,CPU有达4GHz显卡见过有HD 7970m接MXM口。


台式机APU的CPU频率一般比较高蛮多是3.8GHz左右,一些还可以超到4GHz以上功耗65w,超频满载可达125w以上。比较推荐囼式机APU
还有笔记本的核显(很多也用在小主机上)的频率也比较低,有的28nm核显基础频率是200MHz短暂睿频到700到900MHz。而对应的台式机 核显则基础頻率是700MHz睿频980MHz。
(理论上直接支持240p高性能APU中,A12-9800、A10-9700等第七代APU是最新的补:不是了。
R3 2200G、R5 2400G第八代APU的CPU、GPU都很强,但是目前低解240p没支持C大说想办法搞定,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补:R3 2200G、R5 2400G已经被支持)
台式机APU也可以配合m-ATX主板或ITX主板装入mini机箱里,可以不装额外的独显小巧便携。

不成功或有问题的例子


GroovyMAME论坛玩友说在Win7下隔行分辨率时,刷新率只有一半(已解决)切换分辨率时间很长,要10秒左右可能在Win XP下没這些问题。Calamtiy大 说超级分辨率可以减缓切换分辨率时间长问题。只支持到DirectX 10.1不支持很多3d模拟器需要的DirectX 11。
复合同步设置较复杂没有EDID模拟,對Win 7支持不够好全高 中型卡,较便宜
复合同步设置较复杂,没有EDID模拟对Win 7支持不够好。全高 大卡较便宜或一般便宜。
玩友自述“输出來玩(另买了个VGA转AV/S)WIN7安装2.0的CRTEMU死活都没有320X240的分辨率。”

玩友自述“是个坑至少我的那个显卡按照正常流程无法保存低解分辨率,每次开機连接lcd然后重新安装低解驱动手动切换到640x480,然后接crt”可能是EDID模拟 要实现需要一个随机选择过程,解决办法具体看359楼、371楼及以下几楼


GroovyMAME論坛国外玩友安装出问题。台式机的专业显卡出问题
该卡可以输出15kHz信号,用GroovyMAME打开运行游戏也是15kHz但是Win界面下是31kHz。用ATOM-15刷DVI-I口后可以在桌面模式下输出15kHz信号到老CRT电视正常显示了,但是装完低解驱动又出问题花屏然后3个桌面重复的错误显示。兔爷说3个桌面是45kHz信号说可能是弄錯了什么或该卡不能被低解驱动完好支持。。

半高 刀卡较便宜 或 一般便宜。


无论如何都没成功240P只有480I。GCN 2.0可能驱动目前对GCN 2.0 支持不好,吔可能是该卡个体的问题有个Hawaii架构的GCN 2.0核显成功了,上面APU成功列表有而R7 260X是Bonaire架构。
应该是HD 7790的马甲卡HD 7790同样是GCN 2.0,896核心数(Shaders)Bonaire架构。参考已經被低解驱动支持的HD 7790估计这块卡装新驱动也会支持。
全高 中型卡一般便宜。
驱动找不到卡失败。(Polaris北极星核心低解240p的官方驱动还沒支持。补:已经支持,但是要加HDMI到VGA转接器还没有测试实例)

APU或笔记本内显卡

X 200m。130 nm老显卡。笔记本的集显输出到彩监永远是480p。(铨名ATI Radeon Xpress 200M实际为桌面卡X 300的衍生品,可能是显卡少见较老而且是集显,当时驱动是针对桌面显卡且笔记本的输出端是第2口即副口的原因无法输出低解。)

显示芯片未知笔记本内显卡。玩友自述“戴尔的老本本XP系统直接S线输出接CRT电视玩模拟器用的9.3的版本。S端子即使用CRTEMU把分辨率调到320X240,也只对桌面有效,游戏全屏时还是480I显示的”(显卡的Tv-Out接口的S端子会强制480i,不能实现240p有玩友说可以通过VGA口实现240p后,再通过 某些视頻转换设备 把

GCN*三个版本驱动都认不出有该核显无法安装低解驱动。可能是系统原驱动没有在安全模式彻底删除干净从320楼开始。
357楼有修妀低解240p驱动中的.inf文件把HD 6290 变成 HD 7290的替换方法,但是没有看到该玩友回应不知效果如何。试了依然无果,只好等C大下一波低解240p驱动更新收录该核显吧。
APU 的总的TDP是9W,CPU是40nm64bit,2核2线程1.0到1.333GHz。只支持单通道内存DDR3-1066DDR3L-1066,内存对APU来说就是显存单通道内存和内存频率低导致显存带宽低,限制核显3d性能发挥。


是Mobile笔记本上的APU也可以用在小主机上。CPU是28nm64bit,4 核4线程2到2.4GHz,15 W只支持单通道内存,DDR3L-1866(L表明是低压内存)单通道內存导致显存带宽较低,限制核显3d性能发挥
本坛玩友说能低解但是重启框体就不显示了,可能是EDID模拟不成功。429楼到430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漫步者h270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