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动态界面改回去变成这样还有救吗

关注我们: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卡奴]浦发出现这个界面卡还有救不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浦发手机银行打算用贷记卡(信用卡)积分兑换礼品的,结果出现这个界面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这是积分被冻结了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提醒: 作者被禁止也许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回复举报
dayuanrongdayuanrong当前离线阅读权限10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3058经验值11541精华白金卡
经验值11541主题304帖子3058信誉币8061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358 小时发消息6#楼主|发表于
07:56:13|只看该作者.pct a{text-decoration:}.relatedlink, .relatedlink:hover {color: #369 !border-bottom: 0}xu6108 发表于
16:43这是积分被冻结了吧?是啊,积分刷多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9 积分
怎么那么多没内容的空白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
查看:585&|&回复:5
大爆发!贵州松桃、四川安岳多政信项目逾期不良记录,全国各地集体爆雷!
黑可白。白可黑,这就是苹果期货期货
平常买的机怎么使用手机闪付?有知道的不?手机靠近鸡怎么没反应?是不是鸡不支持闪付
只要拿得住棉花期货肯定会涨,就是这货喜欢吓人
提醒: 作者被禁止也许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收藏1支持0反对0相关帖子• 为什么选择平
以前销卡过,现在都是这样提醒,光大银行提醒:尊敬的客户,你暂不符合我行已有卡客户
铅完全空方趋势,走势图月线下轨都破了,不空还等什么呢……
提醒: 作者被禁止也许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收藏0支持0反对0回复分享到:举报
qiqihoneyqi
升屁,多方主力都被限仓了,还敢做多?持续等着其他账户被限仓,冻结?
是不是都去罢工了
高位 减仓区间震荡 潜能比较大
又输了2k,不敢强制,没有办法了!
送外卖不错的选择,只要愿意吃苦,月入万元有可能饿了么、百度、美团每个地方都有吧低
021地区,前天申请,当天批的,早上刚刚收到卡,才批20K,也是醉了,额度也太少了吧!
提醒: 作者被禁止也许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收藏0支持0反对0回复分享到:举报
SnutzSnutz
因为本地无卜蜂莲花,没法网申和柜台申请,现在已有白麒麟,谁没下个卜蜂莲花的联名卡
不关它的事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电脑重装系统,没有选C盘,开机显示这个界面,还有救吗??????_百度知道
电脑重装系统,没有选C盘,开机显示这个界面,还有救吗??????
电脑重装系统,没有选C盘,开机显示这个界面,还有救吗???????...
电脑重装系统,没有选C盘,开机显示这个界面,还有救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249
获赞数:384
擅长:暂未定制
只有重装,装系统都目的就是还原c盘,你不选择c盘怎么可能装的起,除非你是装双系统,但是装双系统也要先还原c盘啊,
重装要怎么装呢
还是用u盘装啊,开机下插入u盘启动盘,再开机,同时按住启动热健,进入pe进行还原
关机下插入u盘,不是开机下
每个电脑都有启动热健
不需要进入bios设置的
有教程吗??我是用软件自动装的
启动热键是啥
你是什么主板?
一般品牌台式机按f12,f11的居多,还有的是按esc健
就是开机的时候连续按启动热健直到进入pe界面
U盘里要下什么
u盘要先制作成启动盘
怎么制作咯
网上有教程,百度搜索,u盘装系统,
来自电脑网络类芝麻团
采纳数:2457
获赞数:5600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如果你是多个主分区的话可以尝试引导修复,只有一个主分区的话估计还要重装一遍
怎么重装啊
首先需要启动盘或者系统镜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采纳数:321
获赞数:351
一个字,有
为你推荐: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女生一年不刮腿毛原来会变成这样|界面新闻 · 商业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拒绝刮毛
讲道理我之前一直以为女孩子不像男生一样毛发茂盛,直到我关注了健身博主Morgan Mikenas,这个强悍的妹子进行了一项实验,为了告诉大家自然状态就很美,她一年之内没有为身体除毛,并将一年后的照片PO在了Instagram上。
Morgan Mikenas表示:&我觉得强迫每个人依照同一种习俗生活是很不公平的,照你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就好了。&
这样自信的妹子难道不是最美的吗?
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下,从小肥胖的孩子在童年时会受到无数残忍的攻击,公主之类的美好幻想更是与胖宝宝无缘,但是在佛罗里达的迪斯尼乐园里,却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这名名叫Daisy的小姑娘遇到了贝尔公主,两个公主的互动融化了无数网友的心。
啊?谁说我哭了?今天风沙太大而已。
我为什么这么困
我:我tm为什么总是这么困。
我半夜三点的时候: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可以吗 & 有办法的请联系我中兴终于有救了? | 界面新闻
我的图书馆
中兴终于有救了? | 界面新闻
作者 | 李赓
这是一次关系到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合作”。
上周,一则简短而“有力”的消息传来,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考虑到上个月国内因为某兴事件才全国沸腾了一番,此时开始正式运营,可谓一个“完美时机”。
那么究竟全球半导体“隐形巨头”ARM为什么会接受中资注入、成立合资公司?这件事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又意味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合资的6个实际情况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1、“中资”注入确有其事
ARM中国分公司,之前为ARM英国母公司独资,通过“中资注入”,已经变为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中方 51%、ARM 49%。
2、ARM中国和ARM母公司的新关系?
ARM最关键的相关专利,均集中在ARM母公司手上,被注资的ARM中国分公司没有直接拥有这些专利的所有权。据作者了解,ARM中国原有的高层都是华人,而且都服务很长时间,团队相对稳定,估计注资将不会影响ARM中国的实际运营。
但之后与中国相关的所有业务,将由ARM中国来开展,中国合资公司将“自负盈亏”。
另据虎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未来ARM中国方面研发的技术产权将留在合资公司。
3、新ARM中国的公司目标
只要打开ARM中国的新首页,你就会看到这样两段话: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依托ARM世界领先的生态系统资源与技术优势,立足本土创新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支持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作为ARM公司在中国IP业务的总部,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向总部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集成电路知识产权(IP)的授权与技术服务;并结合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基于ARM技术的IP与标准,赋能中国智能科技创新。
4、ARM中国已经正式开启招聘
ARM中国的新网站已经添加了官方的社会招聘入口,并且是应届、实习、社会三大渠道同时招聘。其中规格最高的社会招聘,一口气列出了37个职位,涵盖了CPU、GPU、IoT、软件等多个方向。
5、并非“ARM mini China”
在之前的诸多报道中,有一个“ARM mini China”的代号被经常提起,甚至有媒体称它为新公司的名称,但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虎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ARM mini China’(ARM独立的小中国分公司)肯定不对,只是曾经提过‘China mini ARM’(中国的小ARM)。”
6、无论合资是否成功,ARM都对中国市场“势在必得”
“中资注入”并非ARM进军中国的“起点”,ARM已经在中国做了一系列部署,合资只是顺水推舟的一件事。
说完6个必须了解的情况,我们再来详细说下ARM早已启动的“中国野心”,以及这一事件的意义。
ARM“中国布局”早已启动
虽然ARM在中国相当低调,但ARM在中国的很多“动作”,实际上都能在公开资料中找到。
以此次将被注资的ARM中国主体为例,其正式名称为“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安谋中国’)”,2017年9月更名之前叫“安谋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过目前其各种工商注册信息中,“中资注入”的事实暂时还没有体现,股东方面依旧是ARM母公司:ARM Limited。
除了名字加入“中国”之外,ARM在中国的“布局”还包括另外3个方向,包括孵化器、投资管理平台和产业基金。
ARM中国目前的孵化器生态相关企业信息,来自天眼查
孵化器方面,牵头的公司是“北京安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京安创’)”,北京安创通过投资的方式在上海、深圳、南京、重庆、合肥建立了另外5家“安创空间”子公司。而在北京安创中实际扮演大股东身份,同时还是另外5家“安创空间”实际控制人的杨宇欣,目前是中科创达的员工,再之前的职位实际上是ARM亚太区移动计算市场经理,负责亚太区相应的推广工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孵化器的覆盖动作从2015年下半年已经开始,随后在年被持续推进。相应的“安创孵化成长营”活动早在2016年中就开展过,出现在这个营当中的国内创业公司也包括了深鉴科技、Perception、西井科技等一批明星。
ARM中国现在的投资平台相关企业信息,来自天眼查
然后是投资平台,核心的公司是“深圳安创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同时是另外4家公司(深圳安创股权投资、宁波安创成长、宁波安创供应、宁波安谋投资)的法人代表,这4家公司中最早的成立于2016年中,有两家在2017年9月同时成立、最后一家在2018年3月成立。
去年厚安创新基金成立之后,深圳市委书记许勤曾会见日本软银社长孙正义
最后是基金,早在2017年初,科技部官网就官宣了一支名为“厚安创新”的基金的建立,其中投资方除了ARM,还有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另据媒体报道,该基金的规模为8亿美金。
鉴于这些动作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而且整体进展在此次合资之前已经趋于完善,可以看出ARM早就对中国市场“有所图谋”。
当然,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到一些与此次合资相关的“蛛丝马迹”,假如我们用2018年画一条分界线,上文提到的这一堆公司中,只有2条公开信息更新:
安谋中国在今年1月份备案了一个全新的网址“armchina.com”。另,ARM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给国家设立专门网页的“传统”。(目前该网站已经开始向社会招聘)
ARM在国内的3家投资平台公司,深圳安创股权投资、宁波安创成长、宁波安创供应,今年3、4月都进行了注册资本变更,变更之后注册资本综合达到16.1亿元。大概率与中资注入相关。
从ARM中国的一系列中国化时间来看,这次合资时间并不是由某兴时间刺激所导致,而更应该是ARM和中国之间一个既定的计划。
依靠商业和生态驱动的ARM
目前ARM全球生态中的主要合作企业
ARM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影响巨大,这一定程度上与ARM属于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路线相关。RISC与英特尔主导的x86为代表的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路线相比,天生就比较高效。(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RISC路线的指令集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充,极限性能也有所提升)
另外一个ARM被很多人所熟知的是它的IP(知识产权)销售商业模式——ARM只做芯片设计,和设计授权这一件事。
一般来说,芯片行业拥有非常多细分的环节,这些环节又会对应非常多的公司。其中极少数公司(最好的例子还是英特尔)选择将尽可能多的环节掌握在手中,从芯片的设计、到芯片的制造、再到芯片的销售(但英特尔在芯片之外还是参与了非常多半导体的生态系统,甚至一手打造了PC的生态系统)。剩余大多数都倾向于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数个环节,争取在这些小环节中获得自己的优势和话语权。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而ARM瞄准的,就是处理器的设计环节,更准确地说,是ARM自家“Advanced RISC Machine(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架构的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工作最后转化为芯片源代码。ARM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能力向他们分别出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授权,或某个处理器IP的源代码和微架构设计的知识产权使用权。用户可以根据ARM架构授权规范自己设计处理器,也可以在ARM提供的处理器IP基础上添加其他外设IP以及自己设计的IP,再经过仿真综合布局布线等工作,最后送到晶圆厂将这些芯片生产出来。
这一套体系有几个关键的优点:
ARM不负责最终的产品制作和销售,风险较小;
ARM灵活的授权模式增加了厂商的灵活度,变相降低了厂商进入生态的门槛;
ARM只需要专心推进指令集、微架构相关的核心技术;
ARM的授权机制,保证了整体生态的秩序,维护了软硬件生态的良好兼容。
也正是上面这一系列优点,让ARM在一众RISC架构路线的指令集架构中脱颖而出,并且以一个极小的体量数次在细分市场中战胜了英特尔这样的巨人。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提一下,虽然2016年7月ARM已经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但事实上这并不是ARM第一次收到收购要约,早在2010年,苹果就曾表示要以85亿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只不过最终ARM董事会选择了拒绝,理由也很简单:苹果自己有生产ARM处理器,苹果收购的理由就是要消灭竞争对手,而ARM不希望这样子的事情发生。
正如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给虎嗅做出的说明:你就把ARM想成一次众筹,这些生产和使用处理器的厂商就是给钱的,而ARM筹到了这些钱就去研究下一代更强的技术和产品,然后再去收厂商们下一轮的钱。
在这种模式下,驱动整个ARM体系不断往前的,不再是一个厂家,也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整个生态,以及背后的商业价值。重视商业价值的力量,这也是ARM会推进这次合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现有的半导体生态状况
在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上,“独立自主”这4个字被强调过无数次,最终凭借中国人的勤奋,实际上还是拿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产品,其中有两个系列是既造了芯片,同时又在努力打造生态的:一个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一个是江南计算所的申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系列的芯片的指令集并非“无中生有”,其中龙芯采用的由MIPS指令集自我改进出来的LoongISA指令集、申威采用的是DEC Alpha指令集。前者最终还是向MIPS购买了指令集的授权,后者的指令集专利其实已经过期。
在整体半导体产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龙芯和申威还是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龙芯持续迭代,虽然没能进入消费市场,但也上了北斗卫星。申威最新的旗舰则被直接拿来打造成了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并且因为其架构和设计方面的优势,还在很多环节击败了国外英特尔等巨头构建的超级计算机。
可惜的是,这些“突破性”的产物并没有办法凭借一己之力打造生态系统。以龙芯为例,其最早曾和微软合作,提供过微软最精简的Windows CE的支持,而后又转向Linux的生态圈。在2016年底其最新的“龙芯3A3000”处理器发布之时,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曾在文章描述了这颗芯片的主要用途:“以政府办公为代表的事务处理”。
而更加专用化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则要好上不少,毕竟能用到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场景,也就不怎么在乎再为这个应用开发、改进一款软件了。但反过来说,申威处理器也的确不怎么可能被应用到消费级市场当中去。
公允地说,不论是龙芯,还是申威,虽然硬件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在软件生态上,都存在不小的“坑”。这种结果其实也不难找原因,一边是做完硬件做软件的工程师,一边是全球性生态、到处都是程序猿。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回望处理器架构中“两大巨头”x86和ARM,他们的成功都相当“复杂”:要有‘Wintel’、“AA”这样亲密的软件端战友、要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要能够不断随时间提升硬件水平,最终这些因素会形成一个生态。生态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一款产品、甚至是一家公司的生死。
另外一个关键是时间,还是以x86和ARM为例,x86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不仅是计算机浪潮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同时也参与了最早的处理器生态建设。ARM的崛起也很“顺理成章”,当年CISC架构路线处理器不断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来能效比不高、无法小型化的问题,众多的移动端设备急需ARM来解渴。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半导体体系,甚至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很难遇到并且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中国ARM”的真实意义?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给出了一堆假设条件,ARM中国2021年将上市)
羡慕但是又不只是想跟随——这估计是中国半导体科研人对于外国“Wintel”、“AA”这种比较完善体系看法的最好概括,正如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自己写的那样:“当‘马仔’,是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说是不安全感也行,说是希望核心技术想要独立自主也行,这种情绪实际上对ARM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为ARM想要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更重要的是,ARM想要在中国成为主流半导体处理器架构,并让中国成为ARM全球的下一个生态支撑点。
事实上,2017年底的行业会议上,邻国印度就将RISC-V指令集定为了“国家指令集”。前者是一款开源的指令集,因为“不收知识产权费用”的优点也吸引了不少公司参与。
“国家指令集”这个做法也有深意:集中珍贵的半导体人才,集中攻壳一种指令集下的处理器研发,虽然不同项目容易构成直接竞争,但对于上层生态来说,吸引力就大了不少。不过截至目前,印度方面还没有太大的进展传出,一定程度上与RISC-V指令集开源但同时难度较高有关。
这个时候我们再反过来看目前中国的状况,不仅没有主导性的指令集架构,而且大家都想要发展“自主”的处理器技术。但限于半导体厂商的技术保密和软件生态的薄弱,中国一直无法进入生态良性循环。相反ARM所采用的是知识产权授权模式,所以国内客户跟国外用户一样,只要给钱就能拿到芯片的源代码,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拿架构授权自主开发处理器。
于是乎,中方给ARM中国注资就变成了一个最优的变通方案:ARM依旧拥有现有处理器知识产权的所有权,ARM中国合资公司排他性拥有ARM在中国的市场,同时合资公司将开发自主的ARM兼容处理器和其他IP,并拥有其产权。
不同于过去的一些合资只是卖现有甚至是过时的技术,或者在其他地方没有市场的产品,ARM中国合资公司开创了面向未来的合资新模式。
随之涌向ARM的,将会是一大批世界最勤奋的半导体工程师,以及全面、国家牵头的资金支持。当然,ARM最想看到的还是国内ARM应用遍地开花,甚至是国内贡献出更多有利于ARM发展的新核心技术。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方案的好处也非常明显——将中国半导体市场的红利,从全部流向国外,转为一部分留在国内。
这不仅仅是钱的事,还包括人才培养、半导体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例如,目前ARM中国的新网站已经添加了官方的社会招聘入口,并且是应届、实习、社会三大渠道同时招聘。其中规格最高的社会招聘,一口气列出了37个职位,涵盖了CPU、GPU、IoT、软件等。
“招聘并且使用本地人才”应该也是中资注入的一个附属条件,因为数量不算太多,这一批岗位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国内具体项目和客户的对接工作,当然也有可能进行一定的专利技术研发,他们将近距离观察到ARM的技术储备和经营方式,绝对算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有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的确应该暂时把民族情绪控制一下。
写在最后:谁都不能没有中国
在整体中美经贸、技术大对抗的大环境下,ARM能够和中国达成这样的合作,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
事实上,半导体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跑步冲刺”进中国,以前一阵子一众台湾半导体制造业公司进驻南京为例:台积电带来了16nm制程的12英寸晶圆厂、欣铨带来了成熟的半导体测试封装技术、ASML直接进驻南京提供光刻机全方位服务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都害怕错过中国。
在持续“超速发展”的半导体行业中,抢夺市场与技术一样重要,尤其还是在摩尔定律持续逼近、半导体巨头之间互相渗透、跨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
这也算是中兴事件之后,商业驱动的半导体业给出的一份答案——尽管先进技术有禁令,但是面对同时拥有市场和发展决心的中国,没有哪家科技公司能视而不见。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下载界面变成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