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排斥电脑以至于强迫症严重影响生活活,怎么办

看看我的自传亚斯伯格吧

昨天夜里有没有睡好,入睡困难,睡着了就是做梦,还醒好几次,白天睡觉起来,感到头晕身上没劲,我知道睡觉睡不着容易急,这是焦虑,我还有强迫,我要睡觉睡着了,一个念头就出来了,叫我不要睡觉,这个是我的敌人,大脑里想到什么过去不好的事,马上就睡觉的感觉全没有了。我吃的阿普挫仑这个药也是作用不大。可能还是我的病严重吧。

,我五十岁了,我是1968年出生的,我小时候没有感到过什么是失眠?童年还是幸福的。

一直到14岁,我上初二,同学说我傻,我感到对前途的担忧,我要发疯学习,我半夜就起来学习了,我父亲还说我怎么不睡觉啊?可以说,一开始,失眠是我自己主动的,我要废寝忘食的学习,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15岁时初中毕业时发现高血压140/90mmgh;我的植物神经紊乱系统乱了。

我考上重点高中后,脑子得了妄想症,想一下就考上清华,还是半夜就起来学习,慢慢学习不好了。我白天觉得上学精神压力大,学习理解不了,和同学交流不了,日子不好过,我熬到夜里睡觉时,感到这个时候最幸福,睡觉睡着了就没有烦恼了。到十八岁高中毕业时,落榜在家,我焦虑的夜不能寐,吃安眠药都睡不着,我父亲对我也是生气,有时又打又骂,有时开导。我感到没脸见人,别人议论纷纷,睡不着。这时我的神经太紧张了,就像弓弦拉断了。我感到绝望,找不到前途。

1987年春天,我在高考复读班,我遇到刘广顺老师,他点拨我们差生爱大自然,心胸豁达,我才枯木逢春,又活过来了,我白天有事干了,到湖边、小树林,都睡眠就不太关注了。虽然还是有睡不着的,但是可以忍受了。

我记忆最深刻,20岁上技校学开车时,自己压力大,我夜里睡不着,冬天很冷,我全身出一身汗,我一大早起来了,我跑到小树林里,天还没有亮,等我回来,我母亲晒我的被子,我出的汗把被子都浸湿了,差一点这个学没有上下去。我的同学问我什么是失眠?人家都没有体验过。

后来到27岁自己生活所迫开出租车,开车压力大,下雪天,不好开,大脑兴奋,夜里睡不着,第二天又要出车挣钱,越想越睡不着,第二天头晕,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只能干几年不干了。

现在可能年纪大了,睡眠少了,我白天有时困,就迷瞪一会,那一天睡觉好了,心情自然很好。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生吃了不少睡眠问题的苦头。焦虑强迫和失眠相互交替,害的我46岁就失业了,我在家歇了三年多了。如果我结婚有孩子,这个日子我更睡不着了。不发愁吗?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我们常说:任何念头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不要对抗它,要学会接纳任何念头。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接纳念头也是正确的,但这还不是接纳的核心。

我如果控制不住自己拿起刀具伤害别人怎么办?

我如果变成精神病患者怎么办?

我如果变成同性恋怎么办?

我如果老是失眠,该如何去工作生活?

1+1为什么等于2?我是谁?人为什么要吃饭?

在这些强迫观念出现时,你可能会告诉自己:任何念头的出现都是正常的,要接纳它,顺其自然。

目前,关于强迫症的主流说法也是这样,这方面有很多文章大家应该看过。

念头的正常出现,这没有错,难道我们仅仅是接纳念头本身吗?

为什么对于这些念头,接纳却如此困难?

难道强迫性念头和“我晚上吃什么”、“明天是去旅游还是在家休息”等这样的念头一样吗?

强迫性念头的出现是伴随着巨大焦虑的,而生活中的念头并不是这样。

所以,仅仅接纳念头本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接纳念头所带来的焦虑,这才是核心。

如果一个念头来了,它没有给你带来任何焦虑,你根本不需要告诉自己接纳,你已经在接纳了。

如果一个念头来了,它给你带了焦虑不安,这时候接纳念头本身就显的苍白无力,而是要去接纳焦虑不安的感受。

有一句话说过:任凭各种念头的存在,不去对抗它们,它们出现就出现,爱呆多久就呆多久,自己完全不去理会它们……

我认为,这句话这样说更为准确些:任凭念头所带来的焦虑存在,不去对抗焦虑,难受就难受了,爱焦虑多久就多久,自己完全不去理会……

焦虑接纳了,念头自然也就接纳了;

如果不接纳焦虑,接纳念头往往只是空谈,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

你去对抗的也不是念头,真正对抗的是念头所给你带来焦虑感受而已。

接纳的核心是感受,而非念头本身。

当症状袭来时,那种强大的能量相信每个强迫症患者都会深有体会。

强迫的能量所带来的是焦虑、不安甚至是恐惧,最后导致患者在强迫和反强迫的循环中越陷越深。

有的强迫症患者强迫观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天之中除睡眠外几乎都在受强迫观念的困扰,而这些念头有可能不变,也可能经常变化,但其核心都是指向一个“怕”字。

有的患者整天生活在不安中,不是害怕这个,就是害怕那个……

无论症状怎么变化,其本质无非是对安全感的苦苦追寻。

也可以说,在强迫症患者身上有太多不安全感的能量,它蕴藏在潜意识中,不时的向强迫症患者发出以“怕”为核心的强迫观念,这就是强迫的能量。

为什么强迫观念是无法控制的呢?

因为强迫观念是蕴藏在潜意识里能量的释放,而人是无法控制自己潜意识运作的。

为什么对抗会加重症状呢?

强迫的能量在释放的过程中,你如果去对抗、打压、否定、解决这股能量,就会让这个能量团越来越大。用强迫行为或思维缓解焦虑会不断加重症状,也是这个原因。

强迫的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天生的敏感素质、成长教育环境和精神交互作用。

长期以来,天生的敏感素质和成长教育环境在患者身上蕴藏了很多不安全感的能量,而精神交互作用又加大了这股能量。

能量既然已经形成,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它自然的释放。

接纳、顺其自然、无为等等其实都是让这股强迫的能量自然的释放,而对抗、打压、否定、解决,排斥……只会让能量越来越大。

就像气球一样,越是挤压,反作用就越大。

对强迫洗涤患者来说,清洗的时间由1分钟到5分钟、10分钟、1小时甚至更长……,不仅清洗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是最初的强迫能量受到压制后不断增强的结果。

对反复检查患者,检查的时间和次数不断增加,也是这个原因。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如果在刚开始体验到不安和焦虑时(这时候焦虑等级并不高,接纳并不困难),能够让能量自然的释放,症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严重,也可能早就康复了。

但自然释放的过程,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是不舒服的,甚至是难受的,因为释放的过程其实就是焦虑的过程。

森田疗法说过:习惯不安反而安,其实也是让大家不要干扰这个能量释放过程,等能量释放完了,焦虑也就自然缓解了。

而强迫症患者最难理解、也最难做到的就是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强迫症患者解决了一个问题,马上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永远也解决不完,而且问题不断在泛化、升级,为什么呢?

其实,对任何一个问题来说,强迫的能量都一样的,你不让它在这个点上释放,它就会去找另外一个点释放,能量是挡不住的,所以说症状只是表面现象。

而有的强迫症患者在解决了某个问题后,焦虑暂时没有了,自认为康复了,其实这是假象,时间不长,新的问题很快又出来了。

有一名患者,在找我咨询前,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康复了,复发了,反反复复很多次,自己非常痛苦。其实在我看来,他所说的康复只是假象,因为他认为问题解决了,焦虑没有了,就康复了,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后,他报告说有一种“朦胧感”,虽然也有点不舒服,但并没有通过强迫行为或思维去缓解焦虑,没有去找确定感、安全感,不再去解决“症状”了,这种“朦胧感”和深陷强迫痛苦相比来说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其实这才是真正走在正确的康复道路上。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这样的认知很重要。

否则,会走很多的弯路。

三、强迫症的发病原理图


四、把最坏的结果想出来然后接纳它??

有一位报名参加内观班的朋友在来信中说到:我是一名老师,患有强迫症多年了,症状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十多年。我的症状在上课时特别严重,本来一堂很简单的课,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痛苦、非常艰难。我拿出了以前自我调整的老办法(说明以前用过,的确有“效果”):把最坏的结果想出来接受它(他还说,卡耐基也是这么说的,这是不会错的)。于是,我就这样安慰自己:课上不好,大不了不当重点班的老师,去当普通班的老师算了;当不了普通班的老师,还可以去做一名实验员;如果连实验员都做不了,那就辞职不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也能养家糊口;最坏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反正要饭也饿不死人…………

他的思维非常严谨,看上去也是如此合理,但是结果如何呢?

在两天之内,他的症状真的有所缓解,但是从第三天开始,症状就开始加重了,比最初还要严重,甚至连上课都很难进行下去了。他很迷惑,为什么我能接受最坏的结果,但症状还是如此严重呢?

他的问题可以从那张强迫症发病原理图中找到答案。

当症状到来时,他害怕症状影响自己的工作,害怕自己无法正常上课,因此体验到了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这是发病原理图分界线以上的部分),但是他用思维的方式反复思考,通过思维来解决、缓解焦虑,将最坏的结果想出来接受它,用思维对治思维,结果是暂时满足了心瘾,但是却阻挡了强迫能量的自然释放,所以到最后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症状却更加严重(这是强迫症发病原理图分界线以下的部分)。

正确的对待方式是:顺其自然、接纳、无为,让强迫能量自然的释放,让焦虑自然的缓解,不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

强迫症患者要接纳的是焦虑不安的感受,不安全感,不确定感,而不是最坏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些强迫症状所带来所谓的“后果”患者根本没有办法接纳。

例如有一位强迫症患者问我:我的症状是怕老是注意女性胸部和生殖器这些部位。我就会想:万一我一直注意呢?万一一和异性说话就注意呢?如果我一直注意,后果是人家会对我有看法,觉得我不正常、色狼、神经病。您说这样的后果怎么接纳?谁也接纳不了啊!我真的很痛苦很痛苦,每天除了睡觉外大脑里都在想这事,感觉无论怎么分析也接纳不了。难道正常人能接纳别人说自己不正常、色狼、神经病、眼神有问题这些?老师你说到底怎么样才能好呢?我太想摆脱了!是不是这辈子都摆脱不了?太可怕了!学都不想上了,每天都在挣扎!你帮我分析分析怎样才能说服自己不害怕。

其实他犯了一个错误,把接纳的核心搞错了,接纳并不是让你接纳“最坏的后果”,况且“最坏的后果”经过患者的强迫思维加工后,根本无法接纳。

接纳的核心是接纳焦虑不安的感受,这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也比较容易接纳。

这名患者的最后一句话“你帮我分析分析怎样才能说服自己不害怕”,当他问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掉进强迫的陷阱里了,他想要的答案还是想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症状,还是想用思维对治思维,这正中了强迫症的圈套。

“把最坏的结果想出来接受它”可能适合一般人,但不适合强迫症患者,因为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可以用一般人的思维去对待它,它的确有其不同一般的特殊性。

强迫症就是这样,很奇怪、很复杂的一种心理疾病,它设置了一个个陷阱,让你不得不跳进去,跳进去之后,越想爬出来却越陷越深,很难再跳出来,这就是强迫症的死循环。

希望大家多看那张强迫症发病原理图,你在强迫历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从这张图中找到答案,虽然这张图看起来很简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从发病原理图分界线以下的强迫死循环中跳出来,这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建议:强迫症患者不宜看成功励志类的书籍,有可能越看越强迫,这类书籍不适合强迫症患者。

很多强迫症患者都知道顺其自然,但是并没有理解顺其自然的核心,以至于在实践顺其自然理论的时候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虽然这个问题并不难,但如果操作不当,还会加重症状,所以有必要说一说。

顺其自然的核心是让焦虑自然的缓解,不通过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去缓解焦虑。

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核心,那么实践顺其自然就不会走入误区了。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这点,我举一些常见的强迫症状为例。

这类强迫症状主要以怕脏、怕细菌、怕传染病等强迫观念而继发的一系列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清洗、回避行为、丢弃行为等。怕脏、怕细菌、怕传染病等强迫观念所带来的是焦虑,患者实施强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焦虑,暂时满足安全感,这就不是顺其自然了,顺其自然的核心是让焦虑自然的缓解,所以对反复清洗类强迫行为患者来说,停止强迫行为,不通过强迫行为去缓解焦虑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很多强迫清洗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想洗就洗,不要控制,洗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错误的,这样做只会让强迫行为越来越重,心瘾越来越大,而且症状还会一直泛化下去。

这类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反复检查门锁、电源、煤气、反复询问等。它是以怕出错或怕出现灾难性后果等强迫观念而继发一系列的反复检查等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所带来的是焦虑或恐惧,患者实施强迫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焦虑,暂时满足心瘾,这就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所以对反复检查强迫症患者来说,停止强迫行为,让焦虑自然的缓解,这才是正确的。

很多强迫检查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想检查就检查,不要控制,检查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错误的,这样做只会让强迫行为越来越重,心瘾越来越大,而且症状还会一直泛化下去。

患者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否则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如睡前要按照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桌上的物品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摆放,做完饭后按严格程序摆放炊具,病人出门前要先走两步再后退一步才敢出门等等。

这些强迫性仪式动作主要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暂时满足安全感,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停止强迫性仪式动作,让焦虑不安自然的缓解。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区别在于患者无法通过强迫行为去缓解焦虑(如果有实施强迫行为的可能,同样会发展成强迫行为),只有通过强迫思维去缓解焦虑,强迫思维缓解焦虑有两种方式:思维对抗和思维解决。

1、脑海中反复出现令人焦虑或恐惧的念头、画面等

比如:患者脑海中反复出现血腥或性伦理等方面的念头或画面,当出现这一类强迫观念时,患者会感到极度的焦虑或恐惧,但又无法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唯一能够缓解焦虑的方式是对抗,不让这些念头或画面出现,越对抗反而越出现,这就形成了精神交互作用。

顺其自然的意思是不要对抗、排斥这些强迫观念的出现,让它们自然的来,自然的去,接纳焦虑的感受,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有些强迫症患者会担心自己开车时否伤害到了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本人无法实施检查行为,只能在思维中反复思考、回忆自己在开车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车体震动、发出异常声响等现象来确认自己并没有伤害到别人,以证明自己是安全的。这个过程就是用思维解决、缓解焦虑的过程,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

顺其自然并不是想思考就思考、想回忆就回忆,而是不能通过思维去缓解焦虑,不去解决这个担心,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强迫性穷思竭虑主要是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有时候也会认为很有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1+1为什么等于 2”,“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这类问题本没有答案,但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非要找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否则就会感到焦虑、恐慌。反复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解决、缓解焦虑的过程,这就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

顺其自然的意思是让这强迫性穷思竭虑念头自然的来,自然的去,不要去参与它们,不要去解决它们,也不要去找答案,忍受焦虑,为所当为,不要通过思维去解决、缓解焦虑,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很多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想思考就思考,想到自己明白为止,想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错误的,这实际上是在加固强迫性思维模式。

强迫意向患者会体会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但实际上并不会直接转变为行动。并明知这样做是非理性的、荒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也并不是这样),努力控制住自己不去做,但内心的冲动无法摆脱。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患者站在高处有想跳下去的冲动,见到异性有拥抱、接吻的冲动,看见电源插座有想去触摸的冲动等。

强迫意向类强迫念头也是令人十分恐惧的,所以患者本能的就会想去缓解焦虑。

如果患者在高处有想跳下去的冲动,一般他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远离高处等场所)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样就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更有甚者,会故意站在高处看看自己是否会真的跳下去,以证明自己是安全的,来消除内心的恐惧,这同样也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

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不要采取回避或试验等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该去高处时就正常的去,不该去高处时也不要刻意去做试验,坚持为所当为,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其它强迫意向症状的原理与这个例子是一样的。

5、 余光、口水、呼吸、眨眼等注意力强迫

注意力强迫是一类痛苦程度极高,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的强迫症状,因为注意力强迫会时刻存在着(严重者只有睡眠时没有症状),整天处在痛苦之中,给患者本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患者本人因害怕自己出现(注意到或想到)余光、口水、呼吸、眨眼等症状,所以会采取对抗的方式去解决焦虑,让它们不再出现,越对抗却越出现,这样就会形成恶性的强迫循环,症状也会越来越重。

顺其自然的意思是接纳余光、口水等症状出现的正常性,不要试图排斥、解决、对抗它们,让它们自然的来,自然的去,归顺自然之道。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本质是相同的,强迫观念是通过强迫思维缓解焦虑的过程,强迫行为是通过强迫行为缓解焦虑的过程,对强迫的过程产生强迫,就是反强迫。

还有些强迫症状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同时存在的,所以这类强迫症患者通常会通过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方式去缓解焦虑。

对强迫行为患者来说,顺其自然是必须要停止强迫行为的,但是停止强迫行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

对强迫观念患者来说,不要误认为顺其自然就是想想就想,想思考就思考,想到自己满意为止,什么时候不想想就不想了,这也是错误的。

治疗强迫症就是戒除“心瘾”的过程,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缓解焦虑而获取短暂的安全感是不断在满足“心瘾”,最后“心瘾”会变成“心魔”,让强迫症患者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

虽然知道了什么是顺其自然,但做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强迫症状的焦虑等级非常高,患者本能地或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缓解焦虑,这就是难以做到顺其自然的原因。

顺其自然就是让强迫能量自然的释放,让焦虑自然的缓解。

违反了顺其自然的原则,只会让强迫的能量越来越大,强迫的心瘾也会不断加重。

正确的实践顺其自然理论非常重要。

1、有些人认为强迫行为比强迫思维更严重,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能通过外在的表象来判定哪个更严重。如果从治疗的角度讲,治疗强迫观念的难度要比强迫行为大些,因为行为是具体的,思维是抽象的,“停止强迫行为”比起“停止强迫思维”要容易些。

2、在我所做的案例中,强迫行为患者会认为强迫观念患者无论怎么强迫,都在自己的大脑中,别人不太容易看出来异常,而强迫行为别人可以看到,无形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但强迫观念患者却认为强迫行为患者可以很容易通过强迫行为去缓解焦虑,而通过强迫思维缓解焦虑就很困难了。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不客观,因为自己只能体验到自己的痛苦,而无法体验到别人的痛苦。

3、安全感的需求是人性的本能,人在体验到焦虑或恐惧时,本能的就会想通过各种方式缓解、解决焦虑,来获取安全感,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强迫症患者的不安全感主要由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等因素而形成,这种安全感的缺失是“病态”的,所以会通过“病态”的方式(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获取安全感。顺其自然就是纠正这种“病态”获取安全感的模式。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不要误认为一般人有焦虑可以去解决,强迫的焦虑一样可以去解决,这是不正确的,这就是“病态”与“非病”的差别。

4、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是强迫症发病的重要根源,它会形成一股强迫的能量,这股能量促使强迫症患者去实施强迫行为或思维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恐惧,以获得短暂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是在阻挡强迫能量的自然释放,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让强迫的心瘾越来越大,症状也会不断加重。强迫症患者必须要认清这一点,才能走在正道上。

前几天,有个患者很痛苦地向我说:我复发了,我好痛苦啊,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如果我对患者说,强迫症的反复是很正常的,这是康复的必经之路,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症状的反复。这样回答效果肯定不好,因为这样就会给患者在心中树立一个康复的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旦症状严重患者就会认为是症状的复发,复发几次后,患者就会治疗失去了信心。

最后我还是向这名患者讲述什么是痊愈,效果很好,基本纠正患者错误的思想。

我先在这里讲述强迫症痊愈的三种定义。

1、痊愈就是症状的消失。

这是患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我在《强迫症的治疗目标》一文中说的很清楚:如果你将强迫症的治疗目标定义为症状的消失,你永远走不出强迫症。

2、痊愈就是当症状出现时,你不去管它,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这种定义也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对痊愈很好的定义,相对于第一种定义,对强迫症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提出痊愈的第三种定义。

3、痊愈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是一个努力的过程,是顺其自然的状态。

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要给自己设定任何目标,要认识到痊愈是一个方向、过程,如果你的方向走对了,你的过程是正确的,那么你就痊愈了。

如果你接受我所提出的痊愈定义,那么在治疗强迫症过程中,你会少走很多弯路,会减少很多痛苦,很少会出现症状的反复。因为在你的心中,不会努力要求自己达到某个固定的目标和状态,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方向和过程上。

最后,我想对强迫症患者说:在治疗过程中,只有方向,没有目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八、强迫症的终极解决之道

强迫症的各种心理疗法都有其优点,汲各种疗法之所长应用于心理治疗也许能达到心理治疗的最佳效果。每种疗法都有一个侧重点,认知疗法侧重改变认知;行为疗法注重行为治疗;森田疗法是认知行为的有机结合(顺其自然是认知,为所当为是行为);精神分析重点探索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内观疗法注重身心灵成长,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脑锁》中的“四步疗法”包含了认知、行为、觉知等思想,也是比较科学的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通过什么途径方可治疗强迫症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强迫症的发病过程是焦虑→强迫→反强迫(循环)。从这个过程看,减少对抗主要针对反强迫。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带着症状去生活,其实就是减少对症状的对抗,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以便跳出强迫的死循环。如果能做到任焦虑顺其自然,不通过强迫来缓解焦虑,这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就可以解决强迫的问题。在这点上,森田疗法的贡献最大。强迫症恶化的原因就是患者通过强迫来缓解焦虑,带来短暂的安全感,“心瘾”越来越重,以致多年患病没有痊愈。

接纳在治疗强迫症中提到的最多,接纳其实也是减少对抗,无论是接纳焦虑、接纳症状、接纳真实的自我,都是减少对抗,将心理冲突的程度降到最低点。

觉知是主体作为一个客观的觉察者来看着发生的一切,不加任何评价,不带任何思考,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不参与,不褒贬,最终的目的也是减少对抗,让症状自生自灭,让焦虑自生自灭。

好多患者在实践接纳、顺其自然理论时感到很难,力不从心,原因在哪里?我认为是焦虑的程度太高了,远远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在你承受不了这种焦虑时,谈接纳、顺其自然意义并不大,很可能会演变成另外一种强迫。所以缓解焦虑在治疗强迫症中也很重要。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担心和恐惧,从这个定义上讲,缓解焦虑,只有将心安住在当下,当下是解决焦虑的根本之道。改变认知、行为治疗、EX/RP(暴露部分)、四步疗法(归因步骤)、觉知当下等对缓解焦虑都有一定的作用,当然缓解焦虑的方法并不止这些。

有人主张,无论焦虑到什么程度,都要顺其自然,做该做的事,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有些焦虑焦虑你可以接纳,但有些焦虑你根本接纳不了,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对抗高强度焦虑是不科学的,你能抵挡住一次、二次、三次,但N次高强度焦虑怎么办?硬撑下去你总会败下阵来,跌倒了也很难再爬起来。

小溪接纳不了大海,所以靠理智上接纳是没有用的,因为自己仅仅是条小溪而已。

强迫症患者大都有明显的强迫人格,主要表现在不安全感和完美主义,强迫症人格的形成和先天的疑病素质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人格的具体体现。治疗强迫症最终要重塑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要不断完善人格。一些强迫症患者康复后复发的重要原因就是强迫人格没有进一步完善,这也是治疗强迫症中最难突破的地方。

森田疗法讲到陶冶疑病素质,行动转变性格其实也是在完善人格。

强迫症患者即使康复了,如果不注意完善强迫人格,也很难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也许幸福仅存在与康复后那一段时间,那种极度悲观的思维方式和对自我的完美要求一样会让患者处在另外一种痛苦之中,当然这种痛苦和强迫症相比相差甚远。

所以强迫症患者要注重身心灵成长,将内心的安详和和谐持久保持下去,这样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幸福。

强迫症公式:人格(疑病素质+成长环境+应激事件)→焦虑→强迫→反强迫(循环)。

这样看治疗强迫症就明朗化了:减少对抗、缓解焦虑、完善人格,无论学习什么理论,无论使用什么疗法,不会偏离这三点,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根本之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迫症严重影响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