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图中古人物名字有出处的 和出自哪里.出处

今日在贴吧看帖,一位吧友的“小尾巴”令我很感兴趣:


很显然,是一个宣传华夏文化的小尾巴,就是最后一句让我很感兴趣,因为以前没有看到过。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我随手把这段文字拿到百度上去搜,发现大约是从2014年开始在网上流行的,如果只搜“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这一段,则更早,数年前就有,但与前面的“《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这一句是脱节的。

这是怎麼回事,於是我翻起了明实录,查知“正德十六年”是明武宗的年号,西历1521年,由於正德十六年就是明武宗死的那年,明实录里面正德十六年的记述只有三卷,查起来很容易,但却没有找到这句话,别说有没有找到,就连“虞守随”这个人的名号都没有看到。

难道是假的?於是我把“虞守随”的名字去查证,历史上确有此人,不应该是后人造假,可为什麼正德十六年并没有这段文字呢?

我又把“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用贴吧搜索仔细地搜了一遍,按时间顺序排序,终於在

这篇帖子里,找到了2009年这段文字的出处:


根据上面写著的“正德十四年”,我又翻出明实录,查知正德十四年是从武宗实录170卷开始,结果在一月份的170卷,我就找到了这段内容,具体说来,标题是这样的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也就是说,“《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这段文字,并不是严谨考据出来的结果,从“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到“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这段都是真的,但在明实录里是断开的,前面“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这句虽然是引用明实录之原文,但却没有加上引号,这倒不算什麼,只是这个“《明实录》正德十六年”,考据的有些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后面那个“衣冠文物之美也”的“也”字还被省略了。

这确实是一件小事,小到不能再小,而且即便错了也无关紧要,大不了改成这样:

《明实录·武宗实录》正德十四年载:“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也。”

也许是我多想了,这个事情让我联想起了很多问题,宣传汉文化是好的,但往往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在网路上随意复制一个段子,不察本旨,不论出处的发了出来,把文字记载如同心灵鸡汤般的挥霍,不知14年年这段明实录的“记载”是从谁那里流行开来的,他又为什麼把年份搞错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为什麼那麼多人都不对其出处感兴趣,而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将这段文字不假思索的复制黏贴四处发放,在百度输入“正德十四年 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搜到的就只是贴吧里大家搞错了的那一段文字。


更加讽刺的是,这一段还被各种复制,各种粘贴,这种误导虽然并没有什麼很严重的后果,但这种习惯往往是致命的。

像前段时间,某19岁男子在本吧发布“举报陈朕冰”之类的言论,仅以一台打印机和几个短信截图就受到无数吧友追捧,该男子甚至放出“本吧吧务组是囧冰的同夥”,号召讨伐吧务,若不是吧务现身说法,这件事情还可能搞得更大。

当今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真假难辨,不明真相的吧友们不自觉得就会跟著“跑偏”,一个19岁的男子是怎麼耍得大夥团团转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还有一些无关紧要但我觉得蛮深刻的例子。

比如说起皇汉时,有些人会不自觉地抄起百度百科的这一段内容:

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霸楚实丧,皇汉凯入。”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此“汉”是河流的意思)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曩游东国,交接其士庶,见其习尚风俗,无一非我皇汉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习尚风俗也。”鲁迅《三闲集·“皇汉医学”》:“我们‘皇汉’人实在有些怪脾气的。”

我是个爱较真的人,这第一段,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后面的引号都没有,这让我很奇怪,於是查知这段文字并非是《西都赋》的内容,而是《后汉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班固》里面的内容,说班固写了《两都赋》,介绍《两都赋》的内容。


没错,“皇汉”一词不是出自《西都赋》,而是出自《后汉书》。

还有说繁体字是《大清钦定正体字》里面,清朝人发明的,所以必须抵制,结果《大清钦定正体字》这本书,到那里却都没有找到。

还有人说,《苗刀考证》里讲到,“明朝苗刀又名御林军刀”,至於怎麼得出的结论,这本《苗刀考证》没有见过,我也不好说,只是奇怪苗刀这个民国才有的刀名,怎麼可能在明朝就有。

可能这些误导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实情,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想,汉人应当是睿智的,复兴汉文化更应该是精英阶层深思熟虑的结果,可是我们辩证的能力到底哪里去了,为什麼我们只会对汉文化复制黏贴,复制“明实录”的没有读过明实录,复制“西都赋”的没有读过西都赋,说犬儒愚孝误国的往往连四书五经的书名都叫不出,嘲笑现代蓄发的往往连“剃发易服”都没有听说过,真是“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为了避免上述被误导、被煽动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能不能洁身自好,不要再被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煽动利用,能不能让中华重新复兴成一个睿智、明辨是非的国度。

我想,这需要每一个吧友、每一个同袍、每一个皇汉,乃至每一个华夏儿女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

求中国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的图片(类似下图,要有注明出处的,最好是文献里的图或者书籍中的图),我查了很多都没有查到,因要急用,希望有空的朋友帮帮忙哈!非常感谢!O(∩_∩)O~如... 求中国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的图片(类似下图,要有注明出处的,最好是文献里的图或者书籍中的图),我查了很多都没有查到,因要急用,希望有空的朋友帮帮忙哈!非常感谢!O(∩_∩)O~如果有帮助的话,追加财富100!!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中国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著名此处出足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物名字有出处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