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显示这个人在偷看你的微信我又没她微信这么会显示朋友仅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呢,应该是非朋友吧怎么会这样呢?

我在微信中看到一个发给她钱她会十倍返给你的与一个人我看他朋友圈很像是真的,所以我就试了一下,没想到还是被骗了

【IT时代周刊编者按】“我们就见过一面,没有打过任何交道。但是,一旦你可以进入我的微信,所有关于我的一切都毫不保留的被赤裸裸的展现给你。与之相伴的,是你的消息也进入了我的朋友圈。于是我的朋友圈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展示自己生活的地方。上午鸡汤鸡汤,中午盒饭盒饭,晚上晒娃晒娃。这凭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看这些东西?”


有个性格古怪的人宣称他永远也不会用微信,理由是怕朋友圈里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的绝决者有多少,只知道有些人会时不时清理微信里的好友。

才子大叔前些日子以“我不是你们的好友”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要“清理门户”,原则是“不认识的人不加,见过一面只是工作关系的不加……想不起来是谁的删掉,昵称搞一堆花花草草的删掉,对我屏蔽他(她)朋友圈的删掉。”

对照着迅速检验了一下,还好,我不在被删除之列,随及马上八卦地想起,当年的才子大叔如何搭讪小姑娘。不过人家对此类“秋后算账”早有准备,紧跟着就说:“如果我20岁,可能我希望认识全天下的人。30岁,可能希望不要错过任何可能有用的人。问题是我40多岁了,已经没有兴趣跟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扯来扯去,也已经好几年坐飞机没跟邻座搭讪过。”

“年龄到了,大叔要低调”恐怕只是一个说辞,真正的理由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可“选择的权利”果真能简单实现么?

你只是微信上的一个小红点

你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一旦创建微信号,就进入了这个令人纠结的圈子。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人有勇气和毅力拒不接受别人要求加为好友的邀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拒绝你所认识的人,总有些惴惴不安。

谁的朋友圈里都会有些半生不熟的面孔,有一些很少发言,甚至只围观不说话的群。当然,也有一些亲密的私信,几个趣味相投的群聊,以及必须时刻关注的工作群。

作为一种社交公具,微信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或多或少与他人有着关联。按照著名的人际交往理论,只要通过6个人,你就能找到任何一个你想找的人,那么,通过6个人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什么?

在朋友圈这个编织细密的关系网里,你是一个可以被忽视却又无法逃脱的小小红点,它以不断闪烁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你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一旦创建微信号,就进入了这个令人纠结的圈子。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人有勇气和毅力拒不接受别人要求加为好友的邀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拒绝你所认识的人,总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很少有人不去主动邀请别人,而当自己的邀请得不到回应时,心里不免猜想:他(她)为什么不理我?

你是我的“好友”,但你看不到,也进入不了我的朋友圈;我可以和你聊天,说我想说的话,但我以“设限”的方式,屏蔽了更多信息。相比于果断“拉黑”,这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客气拒绝,有些人并不知情,有些人心知肚明;有些人为此恼怒;有些人淡然接受。若说完全没有芥蒂,有些自欺,果真为此大动干戈,倒显得没有心胸。

据说,朋友圈里,遭遇屏蔽最多的是两类人:领导和父母。这实际上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两个层面:工作和亲友。既然有那么多的工作群,你的领导,哪怕只是小小的部门领导要求加你为好友,你多半不能拒绝。通过认证的同时,难免惴惴不安,除非你在朋友圈里只谈工作不谈生活,不然,偶尔的那些小牢骚,小心思,小动作,小谎言——比如逃班看电影之类,岂不都暴露在上司的眼前?想要保留一点儿隐私,只能将他们“请”出朋友圈。这种屏蔽,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互体谅和心照不宣,如若碰上某位不识趣的上司,问一句“怎么从来不见你在朋友圈里说话”,便足够考验你的应变力和智商。

父母就更不必多说了。上一代人藏日记、藏小纸条、藏情书的游戏,如今演变成朋友圈里的“躲猫猫”。父母被“拉黑”的感受肯定不好,你又很难去跟他们解释清楚,亲情面前,大道理往往不管用。其实,干涉越多,越关注子女朋友圈的父母,往往越容易遭遇屏蔽。貌似开放的朋友圈,频频上演着限制与反限制的家庭悲喜剧。

当然,每个群里都有毫无犹豫的“果敢”者,而每一起退群事件,也都或大或小成为群内的一个新话题,七嘴八舌分析议论一番之后,某个退群者的好友,将担负起把退群者重新拉回的重任。这种退出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心理游戏,以展示人缘乃至人品的好坏。

可能在任何“群”里,都有你不喜欢或者想回避的人,有志趣相异甚至意见不合者。尽管你或许并不与他们存在真实的交集,可当微信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你依然会认为“道不同不相与谋”。

最为激烈的表达不认同的方式,是退群。我不知道微信的设计者们出于怎样的考虑,总之,退群这事儿不可能“悄悄”完成,你一旦走人,系统会自动昭告天下。可能有些时候,你是被莫名其妙拉进了一个群,对群里讨论的话题也不感兴趣,但你要退出,依然需要勇气。

当然,每个群里都有毫无犹豫的“果敢”者,而每一起退群事件,也都或大或小成为群内的一个新话题,七嘴八舌分析议论一番之后,某个退群者的好友,将担负起把退群者重新拉回的重任。这种退出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心理游戏,以展示人缘乃至人品的好坏。你退群了,没人拉你回来,你的人缘是不是太差?别人不停地拉你回来,你一直拒绝,是不是人品有问题?

很多人会采取“沉默”的退出方式。不是真的退群,而是在一个群里,形同不存在。留有一点儿兴趣的,可以继续围观;完全没有兴趣的,看都不会看。只将微信群的“新消息通知”关闭,它的存在就只是你的微信上一个静默的小红点,至于别人说了什么,都无关紧要。

还有些人不甘沉默,习惯于微信上的喋喋不休,愿意争论辩驳,针锋相对。对他们而言,说什么,或者争什么,并没那么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表达的空间,至于“听众”是否在听,是否听得懂,并不重要。幸好微信有网页版,不然的话,长篇大论地在手机上输入或手写,不累死人才怪。

微信上的逃离方式——绝决退出还是沉默不语,微信上的言说方式——咄咄逼人还是点到为止,展示着一个人的个性,棱角分明,还是谦和温婉;性情急躁,还是淡定沉静;心直口快,还是世故圆通。相识的人,可以在微信上验证你对他(她)的了解;不相识的人,通过微信你也可以在心里勾勒出对方的大致轮廓。

“摇一摇”改变了相隔的时空

微信给我们提供了社交的无限可能,也带来了麻烦和侵扰。比如,聚会中并不熟悉的人,要求“扫一扫”加你为好友;你在朋友圈的表达让某个人产生了误解;以前可能擦肩而过相忘于江湖,却因为“摇一摇”而改变了相隔的时空。尽管在朋友圈里,我们都有所隐藏和遮掩,可一不小心,就将真性情暴露无遗。

朋友圈里,你可以直接拉黑一个人,也可以对一个人的存在视而不见。前者是直截了当地拒绝,后者是冷漠地忽视。有人绝不委屈自己,一旦话不投机,就转身而去;有人温和包容,以围观和沉默应对群里的是非纷争;有人以喋喋不休的方式,不断显示自己的存在;有人以不言不语,表达意见和态度。如果你真能够视一个人的存在于不见,他(她)对你而言,已经毫无意义。此时,早就没有了拒绝的必要。

微信给我们提供了社交的无限可能,也带来了麻烦和侵扰。比如,聚会中并不熟悉的人,要求“扫一扫”加你为好友;你在朋友圈的表达让某个人产生了误解;以前可能擦肩而过相忘于江湖,却因为“摇一摇”而改变了相隔的时空。尽管在朋友圈里,我们都有所隐藏和遮掩,可一不小心,就将真性情暴露无遗。

科技让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也让我们越来越不自由。固执者为了不被打扰坚定地拒绝了微信,才子大叔客气地说“我会继续拒绝莫名其妙的好友添加邀请,我不是你们的朋友,请原谅。”在不断被清理的朋友圈中,有时候,拒绝是一种美好,无视是最深刻的遗忘。

【IT时代周刊编后】“咳,哥们,加我一下微信吧!”这好像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恰恰偏离了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的定位。当我们的生活被彻底湮没在各种陌生信息的海洋中,试问一下,我们还有多少心情静下心来用心去社交。仔细想来,我们只希望拥有一个干净的朋友圈,仅此而已。【责任编辑/李响】

作者冯雪梅,《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原文载于《中国青年报》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微信,是非常注重隐私的,上面还有很多设置来保护隐私。微信朋友圈怎么设置只显示三天?是针对所有人吗?

微信朋友圈怎么设置只显示三天:

1、首先打开微信软件,然后切换到我,即个人信息页。然后点击我中的“设置”,然后在设置页面选择隐私选项,一般朋友圈权限问题都在这里设置。点开隐私项,往下翻可以看到,允许朋友看到朋友圈的范围,默认当然是全部。点击允许看到朋友圈范围这项,就很显然的看到:三天,半年,全部。如果需要选择只看3天就选择最近3天即可。选择退出生效,一般他们不会发现你设置了最近3天的朋友圈设置,当朋友点击进入你个人相册时,才能发现。

2、我认为朋友是两个人之间要交心的,就算是要限制一些情况,但是朋友圈权限只能看三天,没有什么意思,如果说半年之类的,还可以接受。虽然我是一个很少发朋友圈的人,但是,我是比较喜欢看朋友的朋友圈的,像有些朋友,里面是有一些比较有质量的文案的,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可以慢慢的查找到几天几个月前的,加工一下,给自己使用。如果限制之后,就没法再找了。

微信朋友圈设置三天是针对所有人吗:

仅显示最近三天朋友圈功能是针对所有人的,一旦开启,三天过后的朋友圈任何人都无法查看,除非你关闭这个功能。

好了,关于微信朋友圈的介绍就到这里,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显示这个人在偷看你的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