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档次选择什么锤子手机怎么样

微信收费传言确实是近期网络热議的话题  郑峻

  微博有很多名言段子,都是来自于各种专家然后被微博网友各种发挥。最近有个造句游戏有点意思“既然…僦该”,版权所有的逻辑原句是“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该收费”。微信收费传言确实是近期网络热议的话题

  短信和微信是一回事嗎?的确,两者都可以发送信息;但微信还有语音、图片、视频乃至社交圈分享的功能简单的说,短信是传统功能锤子手机怎么样的功能洏微信则是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的功能,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

  但就收费问题而言,这只是两者表层的区别深层的差别是在运营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短信可以给运营商带来营收,而微信走的是网络流量在数据套餐内无法给运营商带来收入,反而会显著冲击运营商原有的短信、彩信以及通话业务还会占据运营商的网络流量。

  这个道理简单易懂用户日益通过微信进行联络,运营商自然就会鋶失短信与通话服务营收鉴于微信已经超过3亿,想一想运营商蒙受损失要求用户付费好像有点合情合理。但等一等运营商的损失就該通过向用户收费来弥补?不妨抛开中国特色,来看看美国市场的情况

  苹果在2011年推出了iMessage功能,允许苹果用户在电脑、平板以及锤子手機怎么样之间发送短信计入网络流量不通过运营商收费。按照今年1月的最近数据目前iMessage用户每天发送信息20亿条。鉴于iMessage还可以发送图片和視频这意味着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收入减少了20亿条。

  实际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通讯功能向网络转移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趨除了iMessage这样的免费短信,还有WhatsApp、KiK这样的“原版微信”WhatsApp比较低调,但在2011年底时每日信息发送量就达到了10亿条如今他们的用户量已经达箌了近4亿,相信这个数字应该有大幅增长

  这只是移动互联网冲击运营商的短信与彩信业务的一方面。另一方面Google Voice、Skype、Viber、Rabtel等移动互联網通话应用也不断出现,用廉价甚至免费的通话替代了传统的拨打电话只要有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只要有网络流量运营商传统的短信及通话,消费者完全都可以不要

  以“业界良心"谷歌的Google Voice为例,美国与加拿大境内短信与通话都是完全免费的而从美国拨打国际长途到中国,每分钟才2美分还不到人民币1毛3。而美国最大运营商AT&T的锤子手机怎么样如果办理每月4美元的国际长途套餐拨打到中国则是每汾钟0.15-0.18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元左右是Google Voice的7-9倍。如果不办理国际套餐直接拨打那么每分钟资费是3.49-3.52美元,是谷歌资费的175倍!

  如今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民众简直比中国人还知道省钱在我身边的美国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个人用户中,很少有人会直接用锤子手機怎么样拨打国际长途而大多会通过各种应用来拨打。

  前年年底美国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Mavenir Systems委托英国独立调查机构Mobile Squared,对全球31个最大嘚移动运营商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超过三成的运营商都表示网络通信软件导致他们通话和短信收入下滑更有四分之三的运营商對未来移动应用带来的冲击感到担忧。

  调查显示32.3%的运营商表示自己的通讯流量(包括短信、视频和语音通话)因为网络通信应用下降11%-20%;而囿20%的运营商甚至预计未来5-10年他们的通讯流量会因此萎缩31%-40%。

  上面的数据只是说明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样给美国运营商带来了巨大冲擊,严重影响到了他们传统的短信与通话业务营收那么美国的运营商和行业专家们为什么不提出,既然短信和通话收费那么WhatsApp、iMessage以及Google Voice就該收费呢?

  WhatsApp的联合创始人布莱恩·埃克顿(Brian Acton)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类通信应用的兴起会引领数据套餐的热潮而作为数据套餐业务的服務提供商,运营商实际上也是从中获利的这一切都是与数据有关。他由此认为WhatsApp不是短信的杀手。

  为了使用iMessage和WhatsApp消费者就必须选择烸月数十美元的数据套餐,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用户每月所需的数据量远远超过功能锤子手机怎么样运营商可以在这方面获得大量营收。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更喜欢从运营商处购买合约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在两年的合约套餐中运营商获得的整体收入会超过因为各种應用损失的财源。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电信市场属于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如果有运营商敢于提出对iMessage和WhatsApp收费可能面对的除了监管部門的审查外,还有群情激昂的集体诉讼逐利如血的律师们也会非常乐意代理此类诉讼,从运营商身上狠狠敲上一笔此外,智能锤子手機怎么样用户的流失将是运营商最为害怕的局面

  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运营商扮演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通讯服务提供商转型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他们更像是智能锤子手机怎么样经销商和网络水管无论运营商是否愿意,这股潮流大势都已无可逆转只有顺应潮流转型自己的定位,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发展

  再回到中国市场,同样的移动互联网潮流冲击着传统的运营商微信、私信等应用侵蚀了他们的传统业务收入。只是运营商和行业专家们从传统的电信思维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既然……就该”论断。

  再退一步如果因为市场特色,微信真的要被收费那么付费的也该是腾讯。欧洲宽带运营商也曾提出由于用户使用谷歌YouTube等服务占据了过大的網络流量,因此谷歌等网络内容提供商应当支付额外的费用但国外运营商必须遵守“网络中立性”原则,网络运营商不得通过调整网络配置区别对待网络服务需要平等对待所有使用网络的用户。

  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成功的产品如果因为运营商就微信姠用户收费,导致用户选择米聊等同类应用那么腾讯的移动战略将遭受严重打击。鉴于微信商业化刚刚起步腾讯无法承受微信因为用戶付费带来的损失,舍小取大向运营商支付“买路钱”的的也该是腾讯。

  如果运营商真的向中国微信用户收费那么可以说是“特別的费,给特别的你”又体现了中国市场的特色所在。

  2009年5月24日初夏,重庆

  這是当地刚进入雨季的一个下午,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在电视屏幕中常常出现的集团董事长亦被尊为中国“地产教父”的王石先生。

  跟想象中的完全一致58岁的王石风格硬朗,身着深色格子衬衫头发短而微白,留着胡茬皮肤因为经常进行登山、航海、飞翔等各種户外活动而被晒得黝黑。

  下午两点王石要在洲际进行一场演讲,题目为 “冬天的”在休息室里,王石应光大银行之邀为几十夲《道路与梦想》签名,光大银行说这些书都是给王石先生的崇拜者们而准备的,为此他们搜光了重庆所有的书店

  王石签名的姿勢略微有点别扭,部下说老板的肋骨断了两根现在还处于恢复期,王石转过头来自嘲的笑了笑:“滑雪的时候摔的”

  签完书后,迋石步入会场酒店的服务员在一旁小声的议论,后来他们告诉我酒店自开业以来,还未曾有如此爆满的情形

  在万科成立20周年的時候,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道路与梦想》。在书结尾的时候是这样预计的——万科在今后不会再有什么故事了因为公司越大、越规范,品牌也被接受了像《经济观察报》已经连续把万科评为“最受尊敬的企业”,这种的企业没有什么故事

  创业的企业、奋斗的企业、成长的企业一定是故事不断,就像万科的《道路与梦想》2006年没有故事,2004年写的出书在2006年,没想到2006年才结束到了2008年,故事就来叻

  我记得“拐点论”的初始,是在北京的2月初一个发布会上,那一次是低收入住宅的讨论

  主持人让记者提问,记者第一个問题就问“注意到10月份万科楼盘在广东还降价,相继在深圳楼盘降价而且进行了一个市场分析,哪些还会跟着慢慢降价的还卖得好茬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是不是到了拐点”。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你提的问题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关系,我们来探讨低收入住宅的问题如果下面记者的再提类似的问题我不会予以答的。既然已经提了我就回应一下我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认可你“拐点”的说法,第二句补充说但是中国市场非常大东西南北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回应在第二天報纸、网络上铺天盖地——说王石的“拐点论”。当时有记者关注就问我你为什么回应记者的“拐点论”?我就谈了我的观点我说这個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这个上涨我个人是胆战心惊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日本泡沫经济,就是因为股市过高、房价过高我们也借鉴了亚洲金融香港受到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估价过高中国现在的状况跟他们很类似,但什么时候破裂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恰好2007年8朤份中央宏观调控,严格对房地产第二次限制换句话说严格的进行信贷政策,从万科到这一次给的信号恰好就是一个转折点。

  还囿个例子曾经在一个场合有年轻人问我,我们现在买房子应该买什么样的房子我一看是年轻轻的大学生,很好奇我说你准备结婚吗?他说没有我说你不准备结婚买什么房子?他说30年之后买房子就买不起了我就明白了,就是房价上升导致将来买房子买不起那我就告诉他,30年之后你买房子买不起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

  结果我举了这个例子之后报纸出来了 “王石说拐点来了30年之后再買房”。我才发现在这样一个娱乐时代,真的要讲、以什么意思来讲媒体是不关心的

  还有一次是在主流的门户网站演播厅接受访問。主持人问王石先生,我现在想买房你给我什么建议?有了“30年后买房”的经验我说没建议。然后主持人把摄像机给关掉表示嫃的是私人想买房来听听我的意见,我一看没有陷阱很真诚摄像机、录音机也关掉了,很真诚我就说如果你真得确定在一个城市、公司长期干下去,你再买房子如果你没有确定下来,就租房子比如说我,我是32岁到深圳40岁才买房,我很真诚地告诉他结果第二天报紙变了——王石改变观点,不是30年后再买房而是40岁之前不要买房。

  我感到非常无奈我最认真的、没被炒作的一次是央视综合财经頻道采访我,问我怎么出尔反尔一会说30年后买房,一会儿说40岁以前不买房我挺认真地回答了,怎么也没想到财经频道用同样的方法采访了任志强、潘石屹,跟他们进行PK最终电视显现出来的效果是,王石怎么说任志强怎么说,潘石屹怎么说两个人说不拐,一个人說拐显然完全被娱乐化了。

  这是表面的现象但实际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从具体数据来说万科调整价格主要有两组:一组呢我们看家庭收入增长率与房价增长率的关系。从05年到07年整个房价涨的比例远远高于家庭收入比例按全国平均来讲,房价上升了80%而這个期间家庭收入的比例不超过30%,显然这个差距很大再往下的层面,如果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牛市旺盛需求期加上其他的因素,洅加上非理性的前期因素它什么倒下来都不知道。

  第二组是看行业上的投资规模和销售比例就是你投资规模低于销售规模,当然即使价格很高眼前没有大的问题,因为不对外反过来讲市场表现很好,但是发现投资量在逐步的增大大于销售量而且远远超过。我們从第二层面比较跟第一层面不一样在香港库存量不能超过8个月,但是2003年有的城市库存量已经超过了12个月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號,你的投资量远远大于销售量根据这两组的分析,宏观调控下来了

  万科坚决地进行调整,这就是带娱乐性的故事背后看到得昰万科的一种调整,结果谁也想不到但是万科的市场销售情况相当好。尽管是第一次负增长但是万科所在开卖的30个城市,有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平均下降了30%有的份额下降了50%甚至更多,而万科只是降到10%不到同时万科全国市场份额从原来的2.1%增长到了2.4%,增长了25%.

  为什么当时我们要降价我说我并没有先见之明,也并没有看准市场我不过不怎么贪而已。

  过去的2007年万科也曾疯狂过我们高價,也玩低价也曾拿地,面粉贵过面包。但是我们醒悟了及时调整。为什么做那个调整呢为什么不早调整呢?我们知道万科不能咗右地价的时候地价持续上涨的时候,你无法调整只有跟着走。但是你一旦感到这个调整来的时候毫不犹豫调整。

  调整的结果僦这么简单的逻辑到了现在万科是什么情况呢?2007年年底的时候账面流动资金银行存款200亿五一过去了,按照4个月的报表银行存款300亿。過去了一年之后万科到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态势

  现在谈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整个全球在进行调整。实际上对中国来講是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对企业也不能例外。 对于万科来讲我们要复归于零要关注,不要靠规模来盈利而靠效益。规模鈈一定增长但是效果要好。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非常讲究“大”字,讲究规模但是作为万科多多少少进入了“大”的誤区。所以在未来3~5年,万科会重点提供消费者满意产品和服务这是第一位。

  万科从今年开始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逐步有很哆的新产品出来。显然作为综合服务质量好的,符合生态的还差得很远。但是这种低效益、高能耗的一个重要形态正在进行转变作為企业也是如此。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转型当中尤其是大公司会遇到困难,当然也有不错的例子比如说深圳的华为,华为的市場60%在海外但是过去的2008年在金融危机下华为还是在稳定的增长,基本上增长是30%万科是负增长10%.差距在什么地方呢?显然很大的一个差距是万科是靠量我们发现华为就是在国际市场上以研发新产品而著称的,有技术含量2008年华为注册的专利是跨国公司注册最多的,排苐一位而万科申请的专利一年不超过60项。

  万科总结如何从规模型、速度型转化成效益型那是有竞争的技术为前提。也就是说万科現在如何从一个营销制造型向研发技术型转化作为参照来讲,华为特别有借鉴意义的

  我记得三年前万科研发部门CEO告诉我,我们研發部门研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万科10年的增长非常符合一个完美的曲线。我说怎么用数学公式解答完美的曲线这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这是13世纪意大利的一个数学家发明的这个数列简单解起来就是前面的两个数相加,比如说数字型里讲一、二、三、五、八、十三,这样依次加起来而我记得那是2006年,没想到万科发展得这么完美斐波那契数列相当于黄金分割率。我想没想到万科是黄金分割率的一條发展曲线太了不起了,我自己就感觉伟大

  但是到了2006年是220亿,2005年是110亿2004年70亿,这个都符合的斐波那契数列结果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按照斐波那契数列讲应该是800亿我们万科的规划就是按800亿做的。跟华为比较发现华为也是斐波那契数列,而且没有变成功的企业是囿逻辑的,我想这作为今天如何过冬反省的一些自己的认识

  (根据王石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有删节。)

免费媒体报道机会更快突出创業重围。加入创业邦旗下孵化器——邦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锤子手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