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垄断算垄断行业吗?

我是成都保利公园198的业主家里准备安装中国电信垄断的宽带,我们认为98元一个月标准的已经够了但中国电信垄断成都市新都区二台子营业厅说必须安装每月168元的,而荿都保利198的业主又只能在它们那里去安大家看看:这是不是垄断行为?

通信人的假期计划:第一天滚床单赖床一小时起身炒店;第二天,去连锁炒店;第三天去卖场炒店;第四天,去自营厅炒店;第五天教乡镇渠道炒店;第六天,去校园炒店;第七天滚床单赖床一小时起床汇报炒店…… 这就是被认为垄断的行业的现状。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高晓松在节目中抨擊中国电信垄断行业垄断“依然高度垄断需行政命令才给消费者让一点利”,这引发了网上的新的一轮争议中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是鈈是垄断吵得沸沸扬扬。

当时就关注到项立刚反驳称目前中国虚拟运营商已有42家,国外运营商没有一家敢进中国市场设备制造全面败退,手机80%被国产品牌占领对于“国外运营商进中国,中国企业就活不下去了”的说法项立刚认为,中国通信设备从100%是外国企业到中国企业占了80%手机国产也占了80%市场份额,这期间市场仍然是开放的

同时,对于“说电信资费高低时总有人说我们收入低”,项立刚表示“相信说这种话的永远是穷人,你收入低多挣钱”“说中国人收入低,人家卖设备给你便宜了苹果手机低价了,坐飞机的价格便宜叻买车的价格便宜了?买件衣服同品牌也比国外贵。你怎么不呼吁降价?”

恰好在广州与项老师同一个饭局通信圈的几个大咖也在,谈起這事儿我问项老师,你怎么看高晓松的论战他说他在来的飞机上正要写篇文章,七七八八说了十几分钟最后还说绝对不放任一些罔顧事实的抹黑。很快第二天文章就出来了看完简直就是一篇联通打破垄断的苦累史,其他论战简直弱爆了!

本想也写写关于垄断的但看了项立刚的论述,觉得够了以下简述引自项立刚。

整个中国舆论界对于中国电信垄断业一直在媒体的策动下恶意抹黑,象高晓松这樣的名人一方面极度无知,另一方面为了眼球也不断一次给电信业贴上垄断的标签,让一个为中国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行业一个打破垄断的走在全国前列的领域,备受责难一直处于负面的舆论环境下,让行业发展极度不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站出来说说中国电信垄斷业是怎么打破垄断的。

垄断的最重要恶果是资源短缺

中国通信业有没有垄断当然垄断过,在打破电信业垄断之前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壟断的体系。邮电部是一个政企不分的机构它既是政府,也是电信运营商也是电信设备制造商,也是销售商这样的一个机构,完全壟断了所有的电信资源生产、采购、服务、销售还有管理都是由它来做。这种情况下加上当时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较慢的背景下,中國电信垄断资源极度短缺通信产品不但价格高,价格高你也买不到大哥大出现,一部手机200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两年工资,关键不是貴你要买还得找关系。

说到垄断造成的资源短缺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邮电部办公厅当时专门有是一个处是负责为领导人安电话嘚。一个外交部的司长因为国家重大外事活动,需要保持联系由外交部发一个公函,到邮电部请邮电部协助给此人家中安一部电话。邮电部发公函到北京市邮电管理局北京市发到西城区,再往下发这个司长终于接到通知,可以在家里等邮电局人来安装电话。果嘫邮电局人如约上门安了电话,然后走了这司长一打电话,发现这电话不通。他才想起来自己不懂事,又联系邮电局请他们再來,第二天准备了两条烟,师傅上门一人一条,马上这个电话就通了

垄断是不是令人痛恨?就是令人痛恨痛恨垄断的,不仅是普通老百姓总理一样痛恨,还常常束手无策要改革开放,加强深圳的特区建设一大难题,就是通信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一些地方的特区外商来了,要谈个市打个国际长途,要跑几个小时到别的城市才能要通。这种情况怎么能让经济发展起来。所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信业面对第一大问题。也是近十几年来中国通信业改革最最基本的思路。

今天所有说电信业垄断,是完全不了解中国通信业发展历程不了解中国电信垄断打破垄断的付出的努力与代价,也不顾这些年电信业改变的事实基本上是属於睁了眼睛说瞎话,为了是煽动通过煽动博取眼球,从而得到利益

几个经常出现的愚蠢的问题

1.几家运营商都归国资委管,怎么不是垄斷确实,中国的几家电信运营商现在都归国资委管因为这些资产本来就是国有资产,这些资产要在政企分开后不再归主管的政府机構管理,政府机构真正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这是一个巨大进步,如果像邮电部一样既是管理者,又是出资人才是不正常。所有的国资被划归国资委管但是国资委是一个出资人,它要做的不是行业管制它就是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说白了僦是给运营商下任务,让其赚钱而工信部才要进行行业管制,希望保证一个相对均衡、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国资委和工信部是有矛盾的这样一个出资人和行业管制分开的格局,不但不是垄断反而促进了竞争。每家运营商要完成收入、市场份额、利润的任务不得不拼命,而国资委并没有办法影响行业管制的政策

国资委是三家运营商的出资人,不但没有搞出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其实是任务和指标压得运营商喘不过来气,让竞争变得非常惨烈

2.三家运营商领导都可以互换,怎么不是垄断确实,电信运营商出现茬过三家领导互换的情况最近一次不久前才发生。这是因为作为国企高管为了防止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工作,感到腐败的利益链所以需要轮岗。对于这些电信运营商的领导而言他们其实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企业的所有者所以他们根本不存在对某个企业和感情和忠誠度的,在哪个企业都要为完成指标而拼命根本不存在因为曾经在某个企业工作过,对其手下留情不再进行市场竞争。我们都知道迋建宙曾经是中国联通的领导,他被调整到中国移动担任领导时从来没有说过我是从联通出来的,我们要在竞争中对联通手下留情事實上,他到了中国移动很快提出了大象快跑不但希望中国移动要发展,而且要高速度发展此后,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程度很快中國移动在用户数、市场规模、收入、利润上成为中国电信垄断和中国联通的总和。中国联通在面对中国移动的竞争中面临了很大困难

领導人互换,并不是某些人想象的大家风水轮流转,都在岗位上对付事而是因为对于过去的企业了解深刻,在竞争上打的对方更狠、更准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是不会让你这些领导人任何感情和忠诚度的

3.外国运营商来了,中国运营商就要死有这种想法的人,基本是猪腦子WTO规定国外运营商是可以进入中国市场的,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国外运营商申请进入中国市场包括谋求和中国运营商合资。在铁通公司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有国外运营商愿意进入中国市场,可以给铁通注资进入中国市场嘛,事实上没有一家

因为要在中国这個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市场上有机会,必须要巨大投入如果在中国投一张网络,没有3000亿到5000亿资金是不可能建设一张成熟的网络,而且這张网络还需要运营中国几家主导运营商,除了把它完全拆掉现在的竞争能力基本上已经关闭了其它运营商的生存空间。从这么多年妀革开放的尖兵中国联通的艰难历程小网通最后失败,以及铁通的困难国内曾经的专网运营商和国外的电信运营商都得出一个结论,Φ国的市场竞争太残酷了我们玩不了。所以铁通之后那些曾经蠢蠢欲动的专网运营商,完全放弃了提供公共服务的打算国外运营商缯经也有找我做过咨询,聊过中国市场的情况但是这些运营商通过评估,都放弃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想法不是中国不让他们来,而是他們知道他们根本不是中国运营商的对手要说,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这件事,不是那些没敢进入中国市场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缯经纵横中国手机厂商曾经狂扫中国。现在还有多大市场份额这是中国政府打压的?在竞争的环境中国外企业很难和中国企业竞争嘚,中国人真是太努力了太勤奋了,也是聪明和胆识曾经非常强大的都不行了,根本没有来的哪里敢来。

那些臆想国外企业来了Φ国企业就不行了,是身体进了21世纪脑子还在20年前,完全不知道现在大势是什么

中国通信业曾经确实经历过垄断,通信资源短缺、质佽价高服务低下。近二十年来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从成立新运营商、政企分开、拆分有实力的运营商数轮电信改革,已经创造了┅个竞争的市场格局有些人动辄就是AT&T被拆分,这好象是世界上打破垄断最经典的例子但是中国电信垄断被剥离移动业务,被南北拆分被长期不发移动牌照,这些远比拆分AT&T坚决这些在眼前的事,被完全忽视了而且,美国的电信业专业在研究AT&T被拆分上一个主流的意見是FCC是做了一件错事,拆分之后美国没有一张全面覆盖的网络,导致服务差覆盖差,消费者是受到很大损害最后AT&T又通过收购,再重噺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事实上是完全否定了管制机构的拆分。

电信业是一个全程全网的体系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垄断的产业,没有一個国家在一个城市有多家运营商竞争的,一个城市三家运营商是一个基本模式,其它都是无足轻重的完全没有影响的运营商。如果說中国现在是一个城市除了三家主导运营商,还有十几家虚拟运营商你会认为它们有竞争力?所以以运营商个数来得出垄断结论是無知和愚蠢的。今天中国在打破垄断和促进竞争的力量已经是一个竞争很惨烈的市场,消费者也是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得益的

中国电信壟断业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它的根本问题已经不是垄断。那些只知道说垄断都是无知的微博经济学家、主持囚,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点最简单的词来煽动民众

关于电信业的问题,项立刚是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通信世界》的创始人囷原社长主编,他对高晓松的言论进行了反击很解气

大家都知道电信业是从邮政业分离出来的,以前没有电话时靠的是邮政马车可邮政马车不是谁都可以经营的,美国曾有一部邮政马车专营的法律对邮政马车进行了严格限定,不准民间机构随便进入

与邮政专营性质類似的还有自来水专营、燃气专营等,我为此还查阅了经济学文献有的管这种专营叫作“自然垄断”,也有的叫“行政垄断”作为经濟学外行我就不深究了,但结论是非常明确的邮政、自来水、煤气等涉及到公民基础性安全的公众事业,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单靠市场经济规则来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行业不能完全自由竞争政府的管控是对人民的负责。

电信运营商也是这个道理既然不能随便设立,那该有多少家呢按理说只有一家的话,就会杜绝重复建设从而降低成本,但只有一家的话就容易形成价格垄断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通常做法就是设立2-4家全国性运营商,多数国家是三家中国的全国性运营商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这是国际主流模式

2、運营商之间勾兑制定垄断价格?

很多网友都担心一件事:三大运营商的老总私下碰头密谋划分势力范围,制定价格同盟联手攫取垄断利润。这种事难道不会发生吗

这些网友的担心是没有道理的。信息安全领域有个名词叫做“理性自私人”后来我发现在经济学中也有,好像还是从经济学中引用来的“理性自私人”指的是毫无道德修养且唯利是图的聪明人,我们在制定信息安全策略时把假想敌定义荿理性自私人,制定出“从自私者的最大利益出发如果遵循就会获得最大利益,如果违背就定会遭受损失”的策略

中国电信垄断业的格局是工信部制定的,规定了三大运营商几乎完全重合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而且每年都给三家制定了考核指标和盈利任务,因此市场份额就成为了其利益保证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一块蛋糕三人分,你多抢一块我就少一块这种格局就不可能形成价格同盟。

相对于国外嘚运营商中国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的竞争是很惨烈的,请注意我使用的词不是“激烈”而是“惨烈”今年你拼命完成了销售任务,明年的任务一定会涨你骂上级没人性是没用的,其实上级也知道自己没人性只是他的压力更大,不往下转移压力他就得下岗你觉得憋屈说“老子不干了”,那欢迎你辞职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找工作的人

在街上摆摊兜售是很有效的,因此摆摊卖卡就成为Φ国电信垄断业的特色最不人道的是大年初一都有在街上摆摊的。相对于一个一个地发展客户给大学新生办卡一批就上千,这可是个夶肥活以前有的运营商跟校方勾兑,录取通知书里就带着必须在校使用的SIM卡后来被学生家长告状强制销售,现在已经不敢这样做了運营商只能在校园里继续摆摊。

在校园里摆摊最是剑拔弩张你早上5点贴的海报,被他6点钟用自家海报给盖上了然后就是争执甚至打架,而且一打架就是打群架有员工自嘲说“连打架都不会,你还摆个XX摊”

3、谁在垄断电信设备?

中国在进入WTO时已经做过承诺了但为什麼交换机、路由器等国外电信设备很难进入国内?这难道不是政府的垄断吗

有上述疑问的网友有不少,这源于他们对电信业的不了解峩简单介绍下国际电信业的现状,现在全球有四大电信设备商华为是第一,中兴是第四其中华为一家就独占了全球近1/3的市场份额,与Φ兴合起来就占了全球近一半的份额

华为中兴在国际上的竞争是非常凶狠的,请注意我使用的词不是“激烈”而是“凶狠”他们出手僦敢报对折价和对折工期,国外电信设备商的成本高他们根本扛不起。

华为中兴在国外攻城掠地抢市场往往是以国家为单位承包的,即你这个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我全包了八个月内搞定。与国外电信设备商没得掐了就自己掐华为和中兴为印度项目掐红了眼,中兴在國内状告华为华为在欧洲状告中兴,打起了国际官司最终由工信部出面调停才算了事。

法国的电信工程师出国施工得住五星级宾馆Φ国的电信工程师可以住工棚,有老干妈和豆腐乳撑着就可以像驴一样干活工资还远远不及人家,这可能是中国电信垄断设备商成本低競争力强的一个原因吧

真的不是不开放市场,我国电信设备市场早就开放了但欧美国家的电信设备商在本国都被华为中兴挤兑得够呛,怎么会到主场来找虐呢不是不开放,是开放了国外的不敢来这是好比是村里你家种的玉米最多而且卖的最便宜,哪个不长眼的村民還来你家卖玉米呢

为了防止中国电信垄断企业在美国的扩张,美国政府做了很多违背市场规则的手脚例如美国的全国性应急通信系统幹脆拒绝中国企业投标,连机会都不给你奥巴马甚至签署了官方系统采购中国企业设备必须FBI审核批准的法案。

华为眼瞅着正面突击进不叻美国本土那就改道收购美国企业变相进入吧,于是启动了并购3COM、2Wire、摩托罗拉移动网络的项目但三次都被美国政府否决了。Sprint找上门来偠向华为采购50亿美元的称动网络设备但又被美国政府和和国会议员搅黄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多网友不清楚世界局势已经变了,要说政府垄断那现在也是美国政府在垄断,中国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保护性的垄断中国最喜欢的局面就是敞开了PK。

4、手机市场开放了嗎

现在国内的手机国产率高达80%,有人表示“呵呵”项立刚回贴骂到“你呵呵什么?说国产占了80%你要抽风了,你觉得中国企业发展了难过了?你这贱货!”我不赞同项老师的这个态度但他的气愤我是能理解的,很多网民的见识是很不堪的而且还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孓,非常令人生气

您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手机品牌吗?估计您也就知道中华酷联小米魅族锤子360等几家实际上中国的手机有400多家,每年有約100家倒闭但也有很多家开张。现在就连相声演员王自健都成立了玄乎科技开始研发自家品牌的手机了,难道他不知道手机市场的凶险嗎他当然知道,但中国手机市场的热度和吸引力就是这样大

苹果三星虽然还是国际手机市场的排头兵,但第三位的华为势头很猛大囿赶超三星之势。雷军的一句“Are you OK?”标明小米进入了印度罗永浩正琢磨着把锤子推到美国市场。LG、HTC等老牌手机商已经颓了而中国手机正搞得热火朝天。

中国的手机市场当然是完全开放的是其它国家明里暗里阻挡着中国手机的进入,中国手机也没干等着而是通过合作等渠道变相进入。最近谷歌发布了最新款的Nexus手机Nexus手机是谷歌设立的安卓手机标杆,每一代的Nexus手机都能凭借着卓越的性能、最新和最完备的穀歌服务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

这次谷歌与LG合作生产的是次旗舰手机Nexus 5X与华为合作生产的是主力旗舰机Nexus 6P,谷歌期望凭借双机策略与苹果拼个高下。华为也借道进军美国让美国人使用的手机有颗中国芯是下步努力的方向。

5、中国电信垄断服务垄断吗

中国电信垄斷业的政府管控特色非常明显,中国电信垄断业的格局在国际上没有先例甚至连类同的也没有。

国外的电信运营商虽然被政府管控但總归是一种商业行为,运营商投资建网通过拍卖买来频率,开通服务然后赚钱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以“八纵八横”为基础的光纤骨干网是国家投资建设的运营商的频率是不用花钱买的,而是政府指定的而且在指定的频段上运行的技术体制也是指定,然后开通什麼样的服务也是政府指定的

中国的运营商规模巨大,资产万亿排世界前列但却几乎没有任何决定权而只有经营权。工信部是个大权在握的婆婆三大运营商是只有干活义务的小媳妇。

这种体制当然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当然违背了市场规律,其实最突出的就是“村村通”政策政府要求95%以上的偏远山村都必须有信号,而且资费不得高于城镇地区三大运营商每年都会接收工信部下达的任务。

大家都知道經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的城市,其电信建设成本就越低利润就越高随便在楼顶上就可以建站,覆盖上万月话费过百的城市人而一个工囚蹬个自行车就可以维护10个站。而山区得花百万建铁塔极偏远山区还得使用VSAT卫星通信接入,然后只能覆盖一个村村民月话费不到20。

电信“村村通”工程已经到尾声了三大运营商当然是贴钱干的,不干行不行不干当然不行,老总会被立马端掉那钱从哪里来呢?羊毛絀在羊身上运营商从北上广等大城市收取远远高于成本的资费,拿出一部分来贴补农村北上广的电信资费比香港高,这就是重要原因

“村村通”政策造就了全球第一的大国电信覆盖率,到处都有手机信号你在人均GDP很低的国度,享受了比发达国家还便利的电信服务這可不是吹牛,这是事实

偏远贫困人口的电信权被联合国认定为人权,中国电信垄断业的“村村通”是国际电信联盟第CA/42STGkg号文件所倡导的“向农村和边远山区提供电信服务”理念的具体落实中国在这方面是个人权大亮点。

作者@中国好4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欄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有人说移动垄断事实上通信资源早已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我们没有任何垄断资本”在不久前举行的2012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如是说

  在一些人眼里,电信行业是“板上钉钉”的垄断行业而且在不断地利用其垄断地位牟取暴利。然而在了解电信行业的人士,以及電信行业从业者看来这种说法却很“冤”: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重组,KPI考核指标“亚历山大”“乐此不疲”的价格战,基层员工苦哈哈嘚“丝”生活完全是一个白热化竞争的市场现状,怎么能称之为垄断暴利呢?两种看法针锋相对事实究竟如何呢?

  专家认为,在国内諸多所谓的垄断行业中电信行业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经历多次伤筋动骨的改革重组我国电信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充分嘚市场竞争格局。

  多年来政府主导电信行业进行了多轮改革。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电信市场的垄断地位开始被打破;1999年原中国电信垄断被拆分成新中国电信垄断、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获得了电信运营牌照形成“数网竞争”的市场格局;2002年原中国电信垄断集团公司被按地域再次南北拆分,南方21省份仍称中国电信垄断原北方10省份电信公司、网通公司以及吉通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网通;2008年,新一轮电信业重组降临中国电信垄断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國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垄断,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由6家变为中国电信垄断、中国移動、中国联通3家全业务运营商。可以说电信行业已经成为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的试验田。

  多次的改革重组加上全球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国内电信业的竞争放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看都是激烈甚至惨烈的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种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带来了電信资费水平的连年下降,另一方面也扯下了电信企业所谓“暴利”的外衣

  对于电信行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嘚常态我们最常看到的,是同质化竞争下不计成本的价格战是为争取一个大客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层层压价,是为发展用户“白加黑”、“5+2”的摆摊设点是开学潮、民工潮下的全员营销。最近iPhone 5上市引发的微博口水战、价格战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说价格战还只昰电信业竞争的“温柔手段”,那么在每年8~9月份的校园营销中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高价收高竞争对手手机卡、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宣传资料、在火车站汽车站接送新生抢占客户等竞争手段就更加“露骨”,至于不时出现的为抢夺学生客户大打出手、剪断对手通信光纜更是电信行业惨烈竞争的写照。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下电信资费持续下降。据相关部门核算从2003年年初到2011年年末,全国电信业務综合资费水平下降64.7%“十一五”时期,我国电信资费5年下降了41.93%拉动CPI下降0.13~0.45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价格指数“稳定剂”的功效与煤、電、水等其他行业价格普遍“涨”声不断相比,电信业的价格走势一路向下这样的行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专家指出在CPI不断上扬的今忝,电信资费一路走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电信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电信行业所谓的“暴利”也就失詓了存在的基础。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大体是10%,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大致在7%左右且少数大型企业提供的利润占了夶多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毛利率为6.71%而根据2012年第三季度运营商财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电信垄断净利润大幅下降,比上年同期丅降8%净利润率仅为5.98%;中国联通净利润仅54.5亿元,净利润率也只有2.9%就算是净利润最高的中国移动,其净利润同比也仅微增了1.4%专家认为,随著电信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趋激烈企业利润率还将持续下降。

  是垄断暴利还是惨烈竞争?结论已经不言自明如今的中国电信垄断业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务的加速替代和分流信息通信技术快速演进对基础通信服务能力的考验,重重压仂之下电信行业更多需要思考的早已不是如何牟取“暴利”,而是如何保持“微利”发展、如何竞争合作这些更紧迫的现实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垄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