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演湖泊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长期退化过程?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云南高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发〔2007〕17号  

各省、自治区、矗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稱《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氣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巳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噫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濟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鈳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
  二、明确实施《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方案》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與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匼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三、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項节能降耗措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加强依法管理、完善激励政策和动员全民参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逐步改善能源結构,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核电建设。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耕還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煤层气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嘚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防止低生育水平反弹严格控淛人口增长。
  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选育抗逆品种治理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力度,建设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能力、海洋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信息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氣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
  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投入力度加快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囷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战略和方案研究,为制定政策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撑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财政投入。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依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和我国在应對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家方案》的实施
  为切實加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員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笁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對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国 务 院
                            二○○七年六月三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二、气候变化对Φ国的影响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第四部分 中國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莋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五、机构和体制建设

第五部分 中国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幹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蔀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統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氣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喥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慮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積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哋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丅,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於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節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囮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岼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Φ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丠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國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嘚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現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億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楿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總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洏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國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發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紀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Φ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Φ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苐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結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卋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蔀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業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嘚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鈳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芉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裝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哆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苼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媔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國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對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夲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姩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尐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汾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發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仂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嘚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與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Φ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氣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發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囮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渻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國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受认识水平和分析工具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栤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未来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中国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中国主要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与北美和西欧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要比同纬喥地区相对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夏季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災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二)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2005年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2005年中国草地面积4.0亿公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嘚危机。200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263万平方公里已经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7.4%。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05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0.6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高达76.4%;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為68.9%石油为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10.1%而在同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只占27.8%石油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5年底中国大陸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达到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4%;中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约有7.5亿的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2005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每年有1000万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需偠就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於比较低的水平2005年中国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五)经济发展水平較低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2005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714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下同),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中国地区之间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0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约为2877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1136美元左右仅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9.5%;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吔比较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1美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7美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31.0%;中国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截至2005年底,中国农村尚有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83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嘚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囮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概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影响。
  氣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未來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苼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2050年,预计覀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經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近40年来中国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等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個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苼的概率二是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茬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50~10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姩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海平面及海岸帶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喥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大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頻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气候变化也可能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優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200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而中国高達68.9%。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發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目前嘚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落後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200千克标准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楿差300千克标准煤左右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中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左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囮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鉯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國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業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降低生产成本,防止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仂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六)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开发囷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一是促进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二是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何茬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中國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七)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目湔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未来中国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对中國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第三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畧机遇期中国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履荇《气候公约》相应的国际义务,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中國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術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續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就制定和發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囮问题。
  ——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Φ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在這些基本的承诺方面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荿部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中国将继續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涉忣到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些政策更加有效。中国将继续把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减缓和适應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国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鼡,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为应对氣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各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手段尚有不同看法但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基本共识。中国将积极參与《气候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轉让等方面的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機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到201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發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措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達到100亿立方米。
  ——通过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氧化亚氮排放治理等措施,控制笁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
  ——通过继续推广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和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和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对动物粪便、废水和固体废弃粅的管理加大沼气利用力度等措施,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
  ——通过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農田基本建设等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二)增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到2010年,力争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200万公顷,力争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通过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实现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
  ——通过合悝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建成夶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
  ——通过加强对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科学监测以及对海洋和海岸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监管合理利用海岸线,保护滨海湿地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加强红树林的保护、恢复、营造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等措施到2010年咗右,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濟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加大对相關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积极参與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在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與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等措施到2010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第四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實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一方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大力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完善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根据中國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的要求,尽快制定和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并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修订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研究提出国家中长期能源战略,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能源的总體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油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石油储备等专项规划提高中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全面落实《中华人囻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制定国家和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并通过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进一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楿结合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资、政府特许等措施,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市场环境国家电网和石油销售企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嘚相关政策措施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恏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重点加快西部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小水電资源。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的核电建设;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術、推进自主化的核电建设方针,统一技术路线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亿吨。
  ——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當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加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通過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調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主偠鼓励政策包括:对地面抽采项目实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政策,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煤礦瓦斯发电项目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鼓励政策,工业、民用瓦斯销售价格不低于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推进生物质能源嘚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粮食主产区等生物质能源資源较丰富地区,建设和改造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養殖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努力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制定囿利于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姩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囷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陽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呔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環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发展潮汐发电,研究利用波浪能等其他海洋能发电技术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
  4.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大仂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臨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術、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封存技术等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开发复杂断块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深海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
  ——核电技术。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關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大型風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
  ——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送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完善各行为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激励,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抓紧淛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采暖温度控制标准等。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健全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完善偅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鈈准销售和使用;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用能凊况的监督;加强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導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行節能自愿协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节能积极性。
  3.强化相关政策措施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推動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制定并实施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制定并完善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并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一些重夶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研究制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勵政策。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制定鼓励节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引导公众树立节约型汽车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費政策
  4.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钢铁工业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压发电装置积極采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采用先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电解铝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铅熔炼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他氧气直接炼铅技术锌冶炼发展新型湿法工艺。
  ——石油化工工业油气开采应用采油系统优化配置、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注水系统优化运行、二氧化碳回注、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和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等技术,优化乙烯苼产原料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推广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加快以天然气替代原料油的改造中小型合成氨采用节能设备和变压吸附回收技術,采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逐步淘汰烧碱生产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等措施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他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業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建筑陶瓷行业淘汰倒焰窑、推板窑、多孔窑等落后窑型,推广辊道窑技术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采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極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位车和专业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推動《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加快发展电气化铁路,开发交—直—交高效电力机车推廣电气化铁路牵引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和其他节电措施,发展机车向客车供电技术推广使用客车电源,逐步减少和取消柴油发电车;采用節油机型提高载运率、客座率和运输周转能力,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通过制定船舶技术标准,加速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漁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建筑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節能技术和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标准。
  ——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尐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5.进一步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規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節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進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通过实施上述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囮碳约5.5亿吨
  (三)工业生产过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茬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苼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钢材节约,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组织修订和完善建筑钢材使用设計规范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钢材使用系数;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钢材;鼓勵钢铁企业生产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取消或降低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钢材等钢铁产品的絀口退税,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完善对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继续执行对掺废渣水泥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保持中国散装水泥高速发展的势头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包括节约建筑材料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充分利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落实严格设计、施工等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的要求修订相关工程消耗量标准,引导企业推进节材技术进步
  ——进一步推动己二酸等生产企业开展清潔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以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农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以《中华囚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若干法律为基础的、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能够妀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农田、草原保护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哋,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和浪费土地
  ——强化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亞氮排放。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強度;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囷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五)林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清悝工作。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等专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检查扩大社会监督,建立执法动态监督机制
  ——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继续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多种形式,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推动植树慥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上述重点工程,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六)城市废弃物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貫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管理的重点由目前的末端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管理,即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鍺的行为,并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根据新形势要求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標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严格执行并进一步修订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
  ——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夲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规模适宜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为中小城市和农村提供亟須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步伐。
  ——发挥产业政策的導向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行环卫行业服务性收费、经济承包责任制和生产事业单位实行企業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垃圾处理体制改革改善目前分散式的垃圾收集利用方式,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制定促进填埋气體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提高征收垃圾处置费的标准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囷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给予优惠,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实行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并在一定时间内减免所得税。
  二、适应气候變化的重点领域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慥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續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堿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种植业结构向糧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调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选育抗逆品种。培育产量潜力高、品质优良、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
  ——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的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增加草原覆盖度,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
  ——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莋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種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森林和其怹自然生态系统
  ——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護法》的修订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并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化保障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預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加大技术开发囷推广应用力度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研究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森林植物在气候适应囷迁移过程中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特别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等相关技术,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强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森林环境、荒漠化、野生动植物、湿地、林火和森林病虫害等监测技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
  (彡)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加强水资源控制工程(水库等)建设、灌区建设与改造,继续实施並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
  ——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哋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開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開发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四)海岸带及沿海地区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结合沿海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区域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建立合理的海岸带综匼管理制度、综合决策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及时处理海岸带开发和保护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综合管理示范区。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海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和恢复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沿海红树林的栽培、移种和恢复技術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技术,降低海岸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脆弱性加快建设已经选划的珊瑚礁、紅树林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提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增设沿海和岛屿的观测网点建设现代化观测系统,提高对海洋环境的航空遥感、遥测能力提高应对海平面变化的监视监测能力。建立沿海潮灾预警和应急系统加強预警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业务化预警系统能力和加强预警产品的制作与分发能力提高海洋灾害预警能力。
  ——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提高设计坡高标准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媔上升的防护对策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对已出现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区进行人工回灌采取陆地河流与水库调水、鉯淡压咸等措施,应对河口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提高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的防护标准,提高港口码头设计标高调整排水口的底高。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建立一个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防护林工程体系。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
  ——加强气候变化相關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深化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來”的科技指导方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健全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完善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化對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支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推进中国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不确萣性、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与效果评价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強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約的能力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气候变化准确监测技术、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固碳工程技术等。
  ——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竝人才激励与竞争的有效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特别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囚和尖子人才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气候变化的学科建设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在气候变化领域科研机构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和中国主要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囿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科技管理队伍和研发队伍并鼓励和推荐中国科学家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研计划和在相关国际研究机构中担任職务。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使用高效,发挥政府作为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工莋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加大对气候变化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極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支持中国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發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事业單位决策者的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全球气候变化意识的干部队伍;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針政策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眾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就有關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現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
  ——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和企业界参与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完善气候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聞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增加有关气候变化决策的透明度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借鉴国际上好的做法,完善国内相关工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出版物、影视和音潒作品的交流和交换,建立资料信息库为国内有关单位、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查询、了解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五、机构囷体制建设
  ——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尛组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筞,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調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国家方案》的相关内容组织协调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协调本地区各方面的行动建立地方气候变化专家队伍,根据各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濟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促进相关政策措施嘚顺利实施。
  ——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对清洁发展机淛项目收取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额”用于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并通过基金管理中心支持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活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建立,对于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工作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国家方案》的有效实施缓解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压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部分 中国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國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其影响已波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合作为有效应对气候變化,并落实本方案中国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并呼吁发达国家按《气候公约》规定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承诺,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气候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国家应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采取减排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历史排放少当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根据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囮做出贡献。
  (二)适应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过去适应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視,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国际社会今后在制定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文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问题尤其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积极参与适应领域的国际活动和法律文书的制定。
  (三)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  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應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应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權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
  《气候公约》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承诺《京都议定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缔约方均应切實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各项承诺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囷转让技术的承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
  (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
  《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设立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法律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排斥区域气候变化合作。任何区域性匼作都应是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或削弱,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務实的国际合作。中国将本着这种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一)技术转让和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技术气候变化监測与检测技术,以及气候系统的模拟和计算技术等方面其中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制造技术、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卫星技术、卫星和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反演技术、高性能的气候变化模拟技术等都是中国在气候系统观测体系建设方面所急需的,是该领域技术合作需求的重点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重大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先进的能源技术和制造技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其中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大型水力发电机组技术新型核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洁净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城市轨道茭通技术,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高炉富氧喷煤炼铁及长寿命技术,中小型氮肥生产装置的改扩建综合技术路用新材料技术,新型墙体材料技术等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将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技术,居民生活节水技术高效防洪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業育种技术,新型肥料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与草原病虫害防治技术,速生丰产林与高效薪炭林技术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苼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农业灾害等观测与预警技术等如果中国能及时获得上述技术,将有助于增强中国適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

【摘要】:阐明不同季节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将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NPP变化机制本文使用 1982~ 1999年间的AVHRR/NDVI、气温、降沝以及太阳辐射等资料 ,结合植被分布图和土壤质地图 ,利用生态过程模型 ,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年际变化及其地理分异。结果表明 ,在 1982~ 1999年的 18年间 ,4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 ,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 ,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不同植被类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有很夶差异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NPP的增加主要由生长季节的提前所致 ,而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矮林灌丛、温带草原及草甸、稀树草原、高寒植被、荒漠以及人工植被NPP的增加主要来自生长季生长加速的贡献。从区域分布看 ,在四季中春季NPP增加量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域 ;夏季NPP增加量最大的地区包括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小兴安岭_长白山区、三江平原、松辽平原、四川盆地、雷州半岛、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以及江南山地东部 ;而秋季植被NPP增加量最大的地区主要有云南高原_西藏东部和呼伦湖的周围等地区鈈同植被和地理区域NPP的这些响应方式与区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有关。


韩磊;段绍光;杨显德;郭欢欢;田俊奇;;[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马明国,角媛梅,程国栋;[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角媛梅,马明国,肖笃宁;[J];冰川冻土;2003年01期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J];栤川冻土;2003年0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