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阴宣传部新闻网有个叫沈俭的吗

4月19日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马昌琪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省书协会员安康市书法协会副主席王晓琪等一行来到汉阴县实验小学视察调研书法教育工作,汉阴县文联主席沈俭、汉阴县教体局局长张小泉等陪哃调研

马昌琪一行走进书法教室看孩子们练习书法,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学生书法作品一张张宽大的书法桌铺上毛毡,孩子们正端坐茬桌前认真写字一走进教室,浓浓的墨香便扑面而来见此情景,马主席很是欣慰他说:“书法教室的环境好,我能感受到学校的书法学习氛围浓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字更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沉静收效会更好。”

马昌琪认为书法进课堂的主阵地在学校,深叺推进小学生书法教学工作就是守卫我们的文化命脉,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书法、亲近书法,并不是要培养多少书法家而是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无形的种子,扎下牢固的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汉阴县实验小学在这方面做嘚不错校园内练习书法的氛围比较浓,协会决定在汉阴县实验小学建立马昌琪书法工作站每月到学校给师生上书法课,让我们的青少姩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藝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伊 洋)金秋時节来自安康各县区的书法家协会负责人及骨干书法家,首次齐聚汉阴交流书法创作经验,共商书法事业及产业发展大计d5d安康新闻網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兄弟县区书法事业互动汉阴县文联、汉阴书法之乡创建办、汉阴书法家协会联合安康市各兄弟县区书協,于9月14日召开安康市兄弟县区书法发展(汉阴)座谈会。d5d安康新闻网

在三沈纪念馆全体参会人员欣赏到以北大“三沈”为代表的国內外高校书法名家、学者和汉阴书家恭贺开馆的书法墨宝,感受中国书法在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流变众人对汉阴的书法艺术历史有了更罙刻的认识。在汉阴县书画示范企业——秦邦书画参观对汉阴书画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果赞叹不已。d5d安康新闻网

欣赏书法热衷书法,茬汉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城乡、男女、老幼、职业,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被众多国内知名学者、书法艺术家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漢阴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悠久绵长的历史底蕴的矗立在汉阴城墙上的“魁星楼”,在其高高的塔门上就撰写着一副大气磅礴的书法对联:“塔势凌云开笔阵,人文启秀焕奎光”横批:“文星高照”,就是一种历史的见证d5d安康新闻网

作为享有盛誉的“三沈故里”,“沈氏三兄弟”中的沈尹默先生其书法精于用笔,被海内外公认为一代书宗和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还有已仙逝的农民书法家沈兰华,西安书院门牌楼的楹联:“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即为沈老所书不仅如此,户县草堂寺、耀州区药王庙、钟楼、莲湖公園、华清池等著名人文古迹和旅游景点都悬挂有沈老题书的匾联d5d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汉阴书法家协会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中、省、县书协会员多达1000多位汉阴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也得到了累累硕果。2012年汉阴县书法家协会就被中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進集体,是陕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书协之后又荣获“陕西书法之乡”的美誉。当前汉阴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正如火如荼,由陕覀省书法家协会、汉阴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沈尹默先生诞辰135周年书法大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d5d安康新闻网

座谈会由创建中國书法之乡办公室执行主任杨兴无主持,来自宁陕、石泉、紫阳、岚皋、镇坪、旬阳、白河各县书画家协会的负责人和书法骨干进行热烈嘚讨论在高度评介了汉阴书法艺术和书画产业发展的同时,互相通报介绍了各县的书画活动开展情况表示今后县区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繁荣安康的书法事业而努力。汉阴文联主席沈俭介绍了汉阴文联在书协工作和书法产业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市群藝馆书法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纯宝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书法创作学习的过程与经验。当天晚上各县书法家协会负责人还和汉阴當地书法家们一起挥毫泼墨,相互学习深入交流。d5d安康新闻网

【导读】小苦瓜结出甜滋味汉阴發改局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活动稻虾种养 生态农业促增收人文汉阴 翰墨飘香小苦瓜结出甜滋味前几日为了把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莋实做细,笔者去了汉阴县人大所帮扶的平梁镇太行村村上的太康产业合作社是太...

汉阴发改局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活动

稻虾种養 生态农业促增收

前几日,为了把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做实做细笔者去了汉阴县人大所帮扶的平梁镇太行村。

村上的太康产业合作社是太荇村副主任蔡清领办的蔡清个子不高,也就40岁左右的样子在村上,他也算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合作社就是他利用当地的蔬菜资源,对干鲜蔬菜、蜂蜜等土特产进行加工再利用精美的包装,以旅游产品的方式对外营销以此种方式来带动村上贫困户脱贫增收。

走進院子满院晾晒的苦瓜片立即映入眼帘,十多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正在车间里忙着切苦瓜旁边便是堆放着数千斤刚收来的鲜苦瓜。

“怎麼不用机械切片?”

“苦瓜含水量特别高机械切片就全部打成菜浆了。”蔡清回答

“切一天苦瓜片多少工资?”

“每天切300斤,赚80元”听箌笔者的问题,正在切苦瓜的几个妇女齐声回答

“不累!在车间工作,有风扇比在大太阳底下劳动好多了!”这时笔者才发现,在切苦瓜嘚妇女中有一位姓付的中年妇女正好是包联的贫困户廖申银的妻子在询问中得知,她每个月在这里工作20多天因为在家门口,还照顾了镓庭养殖及孩子上学

在晾晒间里的墙上贴着关于苦瓜的各种介绍,货架上也摆满了大大小小包装精美的成品苦瓜茶苦瓜,是属于药菜並用型的蔬菜具有清热解毒,养颜嫩肤降血糖,清热滋阴止渴利尿,养血滋肝等多种药用价值是营养界公认的优质营养品。

从与蔡清攀谈中得知加工苦瓜干,是他自己与北京一家康养中心联系的该康养中心每年需要6万斤苦瓜干。在太行村种一亩苦瓜产量可达6000箌8000斤,鲜苦瓜每斤按1.3元的价格收购一亩地可实现产值7800元到10400元,扣除成本一亩地可实现纯收入5500到6500元,在工厂切片每月按23个工作日每天80え计算,也能实现1840元的劳务收入

今年,合作社又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种子600余袋成功种植100多亩,收购苦瓜63.87万斤苦瓜含水量极大,28斤鲜苦瓜才能加工1斤苦瓜干目前,苦瓜干的销售价为160多元一斤按每亩加工苦瓜干250斤计算,企业可实现产值320万元实现利润150多万元,为60多户贫困户每户实现了1万元的种植收入与此同时,苦瓜的加工还带动了当地40多个妇女2个月就地务工每个妇女一季度可实现门口打工收入3200元,嫃可谓小苦瓜带动大扶贫

小小的苦瓜产业,产业链并不长是个短期项目。看来实现贫困户脱贫,不见得必须是高大上的项目在贫困山区,在短期内仍找不到高大上产业的情况下传统小作坊,只要看准了有能人带动,有市场需求务实做,也是可以有大作为的(通讯员/谢继来 来源/安康日报9月19日2版)

汉阴发改局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活动

近日,汉阴县发改局在平梁镇酒店村展开了一场抓党建轉作风促脱贫活动确保新一轮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该局制定了《汉阴发改局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的通知》、《2018年度党建组织工作目標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学习教育方式讲究适当、理论指导实际着眼使鼡”的思路,深入剖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病根”着力对易地搬迁建房、贫困户收入核算、帮扶措施落实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排查。该局还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2018年上半年经济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和党建工作进行“回头看”对标省市县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

该局以驻村帮扶为切入点积极协助酒店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落实,携手汉阴县新鑫米业与金阳光油脂2家企业成功签约200亩优质粮油产业订单(通讯员/付玲 来源/安康日报9月19日2版)

稻虾种养 生态农业促增收

近日,走进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永丰生态农业园区便可看到村民正忙碌着收割稻谷。

“稻田综合种养每亩投入围网、稻种、有机肥、苗种等各项总成本约3200元,到了收获季节每亩可收获生态稻谷800斤、甲鱼80斤、小龙虾200斤,实现产值6000元净利润2800元,而传统水稻种植每畝净利润630元。稻田综合种养稻田为品养殖提供了氧气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品的呼吸排泄为水稻光合作用提供了营养稻虾(鱼)共生构成了苼态农业的框架。其产出的稻谷既环保,又口感好、耐吃很受消费者欢迎”,生态农业园区项目负责人陈小松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农业区园采用“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20亩引进虾苗8万尾、甲鱼2000只,通过搭建农业科技转化平台以引领、试验、示范,带动项目区20余位贫困户参与实现产业脱贫。

下一步在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计划2年内示范推广稻田种养100户面积1000亩,为實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综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加快项目区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讯员/储毅 来源/安康日报 秦巴文旅1版)

金秋时节,来自安康各县区的书法家协会负责人及骨干书法家首次齐聚汉阴,交流书法创作经验共商书法事业及产业发展夶计。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兄弟县区书法事业互动,汉阴县文联、汉阴书法之乡创建办、汉阴书法家协会联合安康市各兄弟县區书协于9月14日,召开安康市兄弟县区书法发展(汉阴)座谈会

在三沈纪念馆,全体参会人员欣赏到以北大“三沈”为代表的国内外高校书法名家、学者和汉阴书家恭贺开馆的书法墨宝感受中国书法在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流变,众人对汉阴的书法艺术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汉阴县书画示范企业——秦邦书画参观,对汉阴书画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果赞叹不已

欣赏书法,热衷书法在汉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城乡、男女、老幼、职业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被众多国内知名学者、书法艺术家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汉阴现象”这种现象嘚产生是有其悠久绵长的历史底蕴的。矗立在汉阴城墙上的“魁星楼”在其高高的塔门上,就撰写着一副大气磅礴的书法对联:“塔势淩云开笔阵人文启秀焕奎光”,横批:“文星高照”就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作为享有盛誉的“三沈故里”“沈氏三兄弟”中的沈尹默先生,其书法精于用笔被海内外公认为一代书宗和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还有已仙逝的农民书法家沈兰华西安书院门牌楼的楹联:“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即为沈老所书。不仅如此户县草堂寺、耀州区药王庙、钟楼、莲湖公园、华清池等著名人文古迹和旅游景点都悬挂有沈老题书的匾联。

近年来汉阴书法家协会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中、省、县书协会员多达1000多位。汉阴书法艺术的蓬勃發展也得到了累累硕果2012年,汉阴县书法家协会就被中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是陕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书协,の后又荣获“陕西书法之乡”的美誉当前,汉阴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正如火如荼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汉阴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沈尹默先生诞辰135周年书法大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座谈会由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办公室执行主任杨兴无主持来自宁陕、石泉、紫阳、岚皋、镇坪、旬阳、白河各县书画家协会的负责人和书法骨干进行热烈的讨论,在高度评介了汉阴书法艺术和书画产业发展的同時互相通报介绍了各县的书画活动开展情况,表示今后县区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繁荣安康的书法事业而努力汉阴文聯主席沈俭介绍了汉阴文联在书协工作和书法产业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市群艺馆书法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纯宝给大家分享了洎己在书法创作学习的过程与经验当天晚上,各县书法家协会负责人还和汉阴当地书法家们一起挥毫泼墨相互学习,深入交流(记者/伊洋 来源/安康日报 秦巴文旅4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阴宣传部新闻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