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ppt怎么样社群的成员结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秋叶:懂人性才能运营恏社群

本期社群讲者:秋叶高人气职场导师,PPT专家《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系列图书作者。

首发|筆记侠 小菜花 编辑|笔记侠 Even 活动2015年12月26日 邻客商学院《新媒体口碑粉丝营销案例大课》 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及演讲者审阅授权发咘完整版笔记。

在邻客商学院来到上海交大徐汇校区的时候非常高兴和大家聊下社群话题。作为一个本职大学团委的干部我是怎么利鼡业余时间做社群的?我想站在实战派的角度不讲太多理论,和大家分享社群运营实战经验和认知我的判断也许都是错的,但都来自於一线运营体会

所有做网络营销的人都会发现:从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社群,一波一波在跑停不下来。或许社群概念只有一年半的生命周期了

为什么说“风口还是变局?”1998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在广东读研老板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我们的商品怎么卖到国外去?”我们用什么手段做营销呢发垃圾邮件,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垃圾邮件一直到今天,每当我邮箱收到一封垃圾邮件峩都会多看一眼:它太棒了,居然能够绕过所有的检查机制还能到我邮箱。从中能够得到很多很多关于如何做好文案的技巧

2002年我开始莋论坛,然后到了2004、05年开始知道博客2007、08年我开始做SEO(搜索引擎优化),到了2009、10年开始做微博2013年跑到了微信。现在我发现社群比较火峩已经开始做社群了。今天分享嘉宾大熊老师说“下一个风口是网红”所有做网络营销的人都会发现:一波一波地在跑。我内心的判断:社群概念还有一年半的生命周期99%的社群都会死,谁能成为1%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我从来不认为社群是一个解决方案

所有做网絡营销的人,最大的悲剧就是你刚刚以为你站在了风口然后全世界的人都告诉你它不对了,不是它了记得三年前,很多人期望微博可鉯改变世界然后是微信,现在又变成了社群到底社群概念是怎么来的?

用户对你的好奇关注很难保持三个月于是纷纷导到微信群,嘫而你只是拥有那些人而已,却很难使用这就是社群吗?没有参与感的社群都是耍流氓

2013年8月18号,出现了“微信公众账号”所有人茬想:要不要抓住这个风口?基本稍微脑袋瓜灵光一点的就提前开通了微信公众帐号2014年,所有讲新媒体营销的都在告诉你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有效精准地找到你的潜在用户。

之后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越来越多,但是打开率在下降有的人订阅了一两百个公众号,但是它們的状态都是小红点之打开一下,是因为强迫症发作要把所有小红点刷掉,根本没有看

告诉各位一个真实数据,当我的粉丝超过20万時微信文章阅读数量大概是8000。今天应该破46万文章打开率增加到1万到1.2万之间。我的粉丝增加多少整整26万。我的阅读量打开高吗打开率严重下滑,所以我提出了“三个月的粉丝周期”概念:一个新粉关注你的微信号他的好奇心很难保持三个月。

在大学里面三个月已經足以完成三次恋爱到分手了,你能比爱情更有保鲜期吗很多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盲目的狂妄自大以为有很多囚喜欢你,以为这份爱就是永远这跟当年谈恋爱犯的第一次错误是一样的。我很早就没有这样的幻觉因为我已经被人耍过一次:博客仩当年那些哭着喊着要看我写一辈子的人都不见了。一做微信我就很清楚,所有的人都只会爱我三到六个月已经很不错了,根本问题昰如何在三到六个月之内把钱赚回来。我这个人超现实的有些人的想法是长粉,先破五万再破十万、五十万、一百万,如果有一千萬粉丝就是电视台了。

但是为了提高打开率很多人开始建群了。一个群只能加500个微信扫码只能加100个人,后面的400个人要手工拉手工拉的好处就是让微信粉丝成为运营者的微信好友。首先干这件事情的是鬼脚七很早就放他的个人微信号。我一直都没有开放你们体验過一天有200个人加你的痛苦吗?晚上点手机点到手残这个工作量超级大的。

我现在也变了左手一个手机,右手一个手机原来我想装逼格,靠内容吸引你但是后来不行,学员必须加好友加了好友以后,把你拉到微信群里面有什么好处呢?当我发一篇微信文章之后訂阅号有一次展示,朋友圈有一次展示微信群有一次展示,提高文章曝光率为什么很在意文章的阅读量?没有阅读量你还有商业价徝吗?你根本没有一点商业价值如果你是做新媒体的,你告诉别人我的粉丝量100万,看一下阅读量800谁会投钱?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提高閱读量把文章发到群里,是提高阅读量的一个好手段

怎么样把粉丝变成群呢?现在最流行的方法就是请大咖来分享而且是免费的。峩今年受邀做了41场线上分享不包括我在线下的讲座。有的社群号称1000个群500个人一个群,覆盖50万人凭借这个概念,我至少知道三个社群巳经拿到了风险投资有的融资额还相当惊人。但是这些群马上进入到一个很痛苦的问题:到底做点什么让用户成为我产品的用户,让峩能挣更多的钱实际上,很多群现在已经死掉了已经没有活跃度了。你只是拥有那么多人而已

为了激活群,现在流行万人群分享茬群分享里面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拉了机器人的很多做社群的人为了显示自己很有能量,把社群联合起来每个群拉入机器人小助手,让分享者的语音同步扩散到100个群、200个群、300个群我最多试过是1500个群。1500个群机器人小助手可以做到什么效果呢

为了保证群分享的质量,叒不触犯规定每个嘉宾必须一口气讲到50秒以上,大概只能讲120条一口气发50-60条语音,每条语音都50-60秒你受得了吗?

我做群分享我会和主办方讲:“我可不可以只讲半个小时,然后我留下时间和大家做交流和互动”你们到群里面愿意和牛人做连接,本质上是想听他在那裏唠叨30分钟的那种60秒吗你们是想和他做交流。

现在很多社群是在做机器人我的判断是机器人小助手是社群的毒药。我今天讲的这句话鈳能会得罪很多开发的人他们会强烈地抨击我。但我认为所有的机器人小助手都是不值得投资的因为这来自简单的判断:每个人都希朢有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交流,找一个机器人同时跟一万个人交流你觉得我在尊重你?那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我认为这里面关键是没有參与感。

机器人背后的目的无非是让品牌更快地得到曝光,观点更快地得到传播微信号更多地长粉,但我什么都没有给你就是留下叻语音。真正起到作用的我反而觉得有一个号做得不错:笔记侠,我的普通话这么烂他们居然把我的话整理成文章,文章排版好分享出去。我觉得这些人包括今天画思维导图的,他们是非常伟大的:他们把我的观点很好地变成了可视化的东西这才是有价值的工作。他们能帮助很多人节约大量的时间很多人发现我不需要听嘉宾的语音分享了,完全可以等分享后把文章拿过来看一下

我们之所以做網络、做社群、做微信订阅号,都希望和订阅者之间建立的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最大的问题是,它只能让运营者和订阅者之间建立起一對一的互动能不能让订阅者之间建立互动?最近腾讯做了一点点工作:原创号可以加评论其他人可以在评论上点赞。为什么腾讯不把評论稍微放开一点让我们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踩,你们觉得这个活跃度会不会提高会。但你们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吗踩沙发、顶沙发,然后在沙发里面放广告在博客时代,这个事情没有玩过吗原创号最新有一个玩法是赞赏,你在你公司里面找五个人每个人做一个頭像,文章一发五个人就按顺序赞赏出现的字可能就是你的广告语。我自己也曾经试过在国内原创账号上,“和秋叶一起学ppt”六个尛伙伴六个图标,每个账号点一块钱的赞赏我就可以免费打广告,多便宜啊中国人的智慧全部都用在这些角落里了。

这个时候如果放開评论平台有可能就变成营销者的平台,而不是真正做分享当然,微信做得比较好一点的是把放评论内容的权力交给了运营者,这昰非常棒的一种设计

通过公众号或社群做网上购买,所有的购买游戏规则是冲动消费、一见钟情式的他冲动的前三次,没有让他为你婲钱对不起,你很难再有机会了

目前的社群运营有两种思维,第一个是把规模做大50个群、500个群、1000个群。有的社群号称在全国有三百個城市都建立了分舵感觉力量好强大;第二个是先做产品,通过产品慢慢找到喜欢产品的人然后把他们拢在一起,慢慢地形成氛围圈子再扩大,不断地去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个人觉得两条路都有可能成功,我个人倾向于先做产品再圈地的道路

先做第一条路,最夶的风险在哪里它要求你社群的能量非常高,大家对你的爱可以保持得比较长久有一个微信号,2014年开始做大概在三个月的时间,就運营到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两到三万那时候我的粉丝数量是它的五倍,而我的阅读量只有一万现在那个号的阅读量只有两三千,我嘚可能是一万三但是我还活得很好。为什么呢我一开始就在卖产品。那个号在阅读量开始下滑的时候推出了他的产品、服务来得及嗎?你们一定要明白网上游戏规则是什么时候他会购买?网上购买是冲动消费如果你价格不贵的话,大概在100到300之间他所有的购买游戲规则是冲动消费。他冲动的前三次没有让他为你花钱对不起,你很难再有机会了

网上营销是一见钟情式的,不是日久生情式的日玖了,就不爱了——这才是真相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会觉得我为你付出这么多然后?然后你活该!谁叫你没有产品来吸引我社群的生命周期往往是三个月,三个月以内我把有可能吸引到的人变成客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走的路很多人对社群的理解昰错的。

首先你要有同好:共同的爱好昨天一个人在微信里,一上来就给我打了88块红包然后提了一个问题:“我做男性婚恋微信公众號,建了好多男性朋友群要想保持活跃度,能干吗”我想都不想:“还能干嘛,分享软妹子的微信号啊!”他来了一句:“我们除了妹子啥都有”我说:“你一个搞男性婚恋征友的,你没有妹子你把这些人拉在一起干吗?”他说:“你能不能讲一点其它的干货让這些男性朋友留下来?”你们说可能吗这些单身狗,你不找来妹子你就是耍流氓的。我说:“你全国各地找真正愿意交友的妹子让她们参加小游戏,每天晚上刷一个妹子谁答对妹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拿到妹子的微信号这样high不high?”

上课前一个志愿者问我:“我们聚集了一批小伙伴我们想在一起共同成长。”共同成长叫爱好吗谁都想共同成长的,这种爱好太空了所以它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共同嘚连接点。有人问:“你的社群在干嘛”我的社群很简单,我教你学office非常具体。我教你学office半年你学会了。有人说学会了不跟我一起混了,没关系你想跟我学一辈子,我还受不了

因此,第一要找到共同的爱好很多人根本没有想清楚,把一群人放在一起到底要干什么有的社群叫来嘉宾分享,大家除了为了嘉宾而在一个群还有更多共同的连接吗?没有这些群未来的结局,要么沦为放广告的天堂要么就慢慢死掉,不会再有更多的回报明白了吗?

我的阅读量也在下滑我在网上建过微信群吗?我好歹也有46万粉我为什么不建群?很多微信群最后的命运都是死掉很多做得好的微信运营者,也是不建的因为他们知道建社群,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我這个人对于免费是有警惕的,我认为免费得到的一般都是低质服务收费才能得到好的服务。如果一群人没有共同的爱好就不会买同样嘚服务或者产品,没有买同样的服务和产品在话题里面就聊不起来,聊不起来就没有所谓的从众效应

有了共同的爱好是不是够了呢?伱还必须要一个结构简单理解就是群规。在群里面要么是金字塔型的,有一个人高高在上做精神领袖,然后各位做他各个小群的分群主;要么是环形结构群里很多灵魂人物,经常给你一些有深度的东西但是在环形结构里面,大家的专业要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别人鈳能用得着的东西。

一个糟糕的群就是:群里面有5个人很厉害来了495个仰慕他的人,最後的结果是什么不对称,495人把这5个人骚扰到不行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加我,我不加他说“我想找你答疑”。你找我答疑你到哪里找我不可以,非要到我私人号里面来问你还紦我当人吗?你根本就是把我当一个答疑机器你利用完了就走,而且这个答疑还是免费的我一说收费,他马上说“这个世界不是讲乐於助人的嘛”那你去找那个乐于帮助人的人,我不做为什么?如果我的时间可以用来赚钱我一定去赚钱,赚了钱可以实现我的很多夢想这是比较合理的。

很多事情没有资源根本就办不到,而资源都是要拿钱换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赚钱,然后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不能把这个时间浪费在一对一的答疑上,因为成本太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企业家?所有的企业家建了一个马会、商会、俱乐部要想加入顶级俱乐部的话,光拿钱是不够的你得有一定的实力,有实力的人建一个圈子

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圈子,要么这个圈子有一個人在金字塔尖高高在上;要么大家各有各的能量,可以互补这就是社群的结构,所有社群的准入是非常有条件的

我建了两个群,┅个是我的学员群我的学员群很简单,一定要买我的课才可以进来不买我的课不可以进来。我的课也不贵129元,面向大学生的价位泹是不给钱不让进。一个人为了群花一点点钱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是好事情花了钱才珍惜,他服从你的管理我从来不实行无条件開放。第外二个群是谁都可以来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有才华有的小伙伴会画思维导图,有的小伙伴手绘有的小伙伴会自拍,在群裏面所有有才华的人都可以用才华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智能交换

如此,我建立了一个小的结构这个结构里面每个人都有才。我们囿群规:保证不能超过69个人超过69个人就踢、换,很残酷的要保证新陈代谢。你不能拉进来后所有人都在里面“呵呵呵”,我们不是搞一团和气你得给大家有一个有质量的输出。一个社群之所以做下来是一帮人在一起,不断地创造对自己和别人有价值的东西你可鉯写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你可以出一些有价值的课程你可以在一起写一本书,你也可以在线下策划一个讲座、搞一个活动统统嘟是输出,但是很多社群自己的人员没办法做输出很多做分享的社群,永远把外面的人拉进来做分享然后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章,自巳的成员有没有参与感没有。

我是搞在线教育的我让我所有的学员都干嘛?交作业做教育的良心就是让学员交作业,你改作业当峩的学员交作业的话,他至少可以交一份有质量的作业他至少参与到社群里边了。有的学员交了作业你看了之后,你都觉得“算了這个老师没法当了。”这就是高质量的输出那么我就可以转发、奖励、打赏,这时候他开心不开心他非常开心。

想要有输出你要想辦法做运营。按说听完分享,看了好书拿出笔记,过分吗不过分,这是学习里面的基本要求但是有几个人做得到?你要想让别人莋到得有人做管理,有人下任务有人发通知,有人做监督有人要示范。示范的诱导效应是很强的很多人交作业都有一个心理:我莋得好丑,如果交出来好丢脸如果发现别人做得不好看,也交了作业还得到了鼓励,慢慢看到别人的成长他会受到激励。

如果找不箌运营的人才社群规模就不能做大。我的活跃群现在就5个有的人说为什么不搞大一点?我搞得够大了我把学员装到QQ群里面来,一个群可以装2000人五个群容量是1万人。1万人管理起来已经很吃力了

要让这1万人参加我的分享,我做得到吗我做不到。怎么解决的我把2000个囚放到一个群里面,只要有50个人参加分享他们就会聊天。一个群往往是当大家活的时候就会把其他的人带进来。这样的话2000人的群最哆带动三四百个人,还有1500个人到哪里去了有1000人已经把你屏蔽了。

为了不让这些人屏蔽你就只能在一段区间里,通过好的运营让他们参與我们QQ群里面有个特别好的地方,我们平时不让你说话一句话都不让你说,一进来就不让你说话只有每周五晚两个小时让你说话,參加分享到点就关掉。2000人的群一年的流失率大概只有50人,为什么不会走呢因为对所有的人,我们都承诺你可以小窗向老师询问答疑。大家知道QQ群的好处吗不需要关注就可以提问了。在这种情况下运营比较简单,你有问题就向我提问他为了将来有一天会向我提問,他愿意留下来更重要的是,他买了我的产品他认为是我的消费者,他想要随时随地找到我产品让我们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强。

我能不能运营到8个群意味着什么呢?我现在一年可以做400万销售额如果我运营到8个群的话,意味着我可以做1000万销售额企业生存力大大拓展。我现在没有办法找到像我和我小伙伴一样的人管理群你们知道管群的最大痛苦在哪里?我们做课程开发都找单身狗,做课程开发佷专注但是找社群运营人员,会优先选择那一些当妈的人她们才会接受生活就是琐碎重复的事情构成的,才能每次都带着好态度回答各种同样的问题

经常有学员问我:“Office2013在哪里下载?”我每年要答1000多次还是我做了防火墙的情况下。原来我是蛮温柔的人谁找我问问題我都答。现在谁找我问问题我都不答,我是被逼的我在思考我要把社群的能力复制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帮忙回答我现在怎么复制嘚呢?我做自媒体矩阵

你们有没有发现做自媒体矩阵是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我们现在已经有25个小伙伴开通了微信当然我要找有才华的尛伙伴。你们知道这些微信里面最让我得意的地方在哪儿?已经有9个微信号拿到了原创拿到原创非常重要,因为之后你就可以赞赏讓一个人坚持写微信最重要的力量,一开始是阅读量和涨粉数量很快就是赞赏。哪怕你的阅读量不高但是你写了好文章,我们会互相贊赏我们之间的爱就会延续下去,就更加容易坚持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小伙伴的微信打开,一个个看一遍谁写得好,马上打十块钱让小伙伴形成氛围,小额红包是让这个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的方法但是记住了,红包永远打给自己人不要打给那些网友。他凭什么拿你的红包他没有对你付出任何行动之前,他不配拿任何红包

因此,我自己的内部管理文化有一句话:“真爱就打钱”现在很多90后嘟很喜欢我。就是因为喜欢这句话我甚至最多打过一万块钱。没有问题啊我今天把这话放这儿:你要是能写出10万+的文章,2万块给你你搞定了我都搞不定的事儿,说明你值这个价我不停打红包,鼓励小伙伴坚持做原创然后努力帮他们涨粉,我现在好歹46万的粉了泹是我要选跟我气味相投的人,有些搞网络营销的人找我帮忙我不做,不是你不好而是我的方向不是这里。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題是很多人做出贡献,却没有拿到合理的回报

我说:你们每天在网上写出好东西,这会有品牌效应吗什么叫品牌?有人愿意为你这个品牌花钱那才叫品牌,如果没有人愿意为你花钱什么都不是。在中国建立品牌最有效、最快的方式是写一本好书或者某个电视把你曝了。上电视太难了但是写本书还是比较容易的地方。你要想办法把你做的东西出一本书让大家来买。在产品里面买书已经是最便宜的。一旦一个人为你花一次过钱他就可能为你花第二次钱、第三次钱。因此营销里面没有那么多新理论,老用户往往可以带给你更夶的回报

书有钱赚吗?卖书没有钱赚的卖10万本都不可能让你改变命运的。但是你有了10万本书之后你就可以卖课程了,我说的是在线課程我发现有才华的小伙伴,就拉在一起做课程最近我拉着小伙伴做微课,才9.9元你在网上分享一个东西,有人给你打钱带来的成僦感远远超过文章阅读量的增加。

如果你写文章每次阅读量都一万、五万甚至十万,然后什么回报都没有你会深深地怀疑这个世界:咜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为什么我每天写很好的文章讨好你们,然后我还一分钱挣不到一旦你进入这个阶段,你才知道做网络最痛苦的地方是:流量根本不能变现你曾幻想一篇文章阅读达到10万+,就能带来很多后期回报那是谎言。前提是你要设计好你有什么产品能够把流量收过来?这才叫有运营的思维微博时代的红人在哪里?微信时代的红人马上就不行了现在是网红的时代。你觉得网红可鉯红三年吗除非做有自己品牌的产品。

我是70后很多人找我做培训,但是我老了体能跟不上了,我现在想怀二胎了我想把更多的时間留给二胎这个伟大工程。我就培养80后一个培训师在业内形成品牌,最佳的年龄是28岁90后也很快将占领这个市场。我今年培训了四位讲師很多课就交给他们上。培训来钱快一天可以讲好几万,相对来讲产值比较高

小伙伴跟我在一起,有稿费有课程分成,有培训费而所有这些都跟我们品牌有关。一个小伙伴能力强了翅膀硬了,为什么不自立门户而是一直跟我干?我做的事情很简单帮你打品牌,然后加入我的书做作者、分稿费、分在线课程费用然后做培训师。

成功人士不在高校做几场讲座那还叫成功人士吗?我们今年一囲在线下做了100场分享我自己做了80场,小伙伴们做了20场这些讲座我不要钱,成就感都来自于免费分享幸福来自于手上有钱。如果你有叻一些钱就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你会找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很多人做社群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输出没有系列化、没有结构化、沒有品牌化没有这“三化”,那你社群的分享在网上很容易变成过眼云烟。你自己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可持续留下来的产品到目前为圵最好的,要么出书要么出在线课程,要么线下能卖的培训课你们没有发现吗?所有的自媒体基本上都走这条路吴晓波老师是不是?大熊老师是不是我是不是?鬼脚七是不是我有媒体、有书、有课、有讲座、有培训。你看我们今年出了一门课《和秋叶一起学Word》,书马上出来了它是一个循环。

我们这些已经做到一定规模的人在思考什么呢?很多做社群的人没到这个水平和阶段,他不一定能進入到这个思考的层面他可能没有到这个阶段。

如何提高社群的生存质量建立节点之间的链接度、活跃度和势能差,让社群活跃起来

社群要生存下来,得解决质量的问题

如果两个人之间关系比较紧密,真相是:你跟他在生活中是交叉连接的因此,我并没有建大群我要求核心群里的每个小伙伴互相关注,要互相关注彼此的空间、微博知道彼此的电话、邮箱。你要知道为什么你的空间和朋友圈佷活跃呢?是因为你有位好朋友在下面黑了你然后被另外一个好友看见了,他就忍不住也来踩一脚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氛围high起来。

首先建立节点的链接度;

你看到你的小朋友刷的都是秋叶大叔的文章、PPT、活动,那么有没有影响力很多运营者,到今天为止还在不断地圈地没有把圈的这些人建立好交叉连接。六度空间理论说:世界上的两个人最多通过六次关系就可以连接,但是它没有告诉你这些囚90%是通过一个人连接到的。你要努力成为这些人交叉连接的那个节点每个人会记住你一辈子的。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维系感情维系最简单嘚就是:把一个他很想认识的人介绍给他他们之间碰出了火花,他们两个人都会记住你你可以用很小的成本管理一个很大的网。

第二通过活动提高活跃度;

今年开始做了尝试,明年会在所有课程推出这个活动学员把作业交到朋友圈,集齐32个赞我送一本书给他。这個成本很高但我坚决要求寄书,收快递是二次连接行为当你收到一份快递,给你带来的感动超过京东、当当的20元免费购书券。而且我花时间为你寄快递,你花时间为我取快递我们两个之间的感情是两个维度的,而且会发微博和朋友圈这有四个维度。

因此在社群运营里面,你们要设计高维度的活动很多人仅仅找了一个嘉宾来分享,分享完了接下来的维度怎么增加?没法增加了因为你已经紦群建立起来了。这些人之间还有连接吗没有。群能量并没有真正地上升我不断告诉大家,你可以做作业、做分享你做完分享,是鈈是很多人愿意跟你加好友这是不是又增加群交叉连接的维度?

我今年发展了25000个学员一个学员差不多为我们花200块,我就跟我小伙伴算明年要搞定1000万销售额,我们就要达到五万个人问题是,我能搞定个五万个人的群吗

腾讯规定:一个超级会员只能建4个2000人的群。我要咹排4个人一个人养8000到10000个人。这对于我来说都是巨大的运营成本。这四个员工如果态度不好、沟通不到位、负能量,我们社群运营就變成负能量了我们自己有个小群,里面没有节操每天各种负能量,要发泄到我这里来发泄

我选择牺牲活跃度,我不会每周五都做分享每周多了。我想明年改成每个班凑足一定人比方说500人、1000人,我只做六次在分享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群成员一般能坚持六期不错叻大部分人三期就OK了,所以我给他六次六次里面他参两次,他感觉很好就已经认为值回票价了。前提是我只收100块我的课送福利:送2次分享。我已经让我的小伙伴打磨这六次分享要达到一定质量,对得起学员的付出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作业、做互动,形成交叉连接这样就够了。

你一定要理解人性人性是:告诉他,你只能买6个然后给他8个,他就很开心你告诉他,可以拿100个然后你给了高质量的50个,他会骂你骗子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可以更好地设计你的分享

第三,形成不同的势能;

一个群里如果只有我优秀,如果我忝天当教主我不累吗?我已经40岁了那好,我什么时候可以放下我发现优秀的小伙伴,让这些人成为不同圈子有能量的人如果在社群里面有不同的才华小伙伴,把他丢进去就会形成不同势能。

我主要面对的学员多数为大三、大四和职场初入者只要有参加职场三四姩水平的人,就有足够的落差去教育后面的人很多人相信网络是平等的、去中心化的,我今天告诉各位我从来不相信这句话。我相信嘚是有实力你就说话,没实力你就一边凉快去我要跟你连接,那是因为你在某个方面的才华我没有,我愿意用你我愿意花钱买你嘚服务,很正常啊对不对?

在这一方面我们用很多方式做强化连接:

A、“群殴PPT”栏目;

我让学员每周在微博上交作业,每人我都点评烸条私信、评论,我都回复所以这两年我的眼睛每年增加100度。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搞这么累,为什么不找个助手助手的回复跟我的质量能一样吗?我不是姚晨我也不是杨幂,我只是一个屌丝我要用屌丝的方式生活,千万不要一口气就跟大佬比还没有到那个档次。

呮要是我学员就可以让你加。但是有个要求不要一对一,一对一真的太累了我互动不起,在朋友圈里面互动

每个学员买了课,就想买教材这是所有人的惯性,那我就把教材写好

这样,每个人跟我的连接至少五个维度:群、微信、微博、书、课程还不包括线下嘚讲座。我今年在线下讲了80个讲座刷脸是很重要的。

如何让用户不会离社群而去继续打磨产品、打造亚文化、品牌化、线下化,总之:人性化

我把我的群维度不断地增加,增加到后面我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我担心三个月之后他们还会离我而走。怎么办

第一,繼续把我的产品做好;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定义“让人有尖叫感的产品”我是做教育的,我的标准很简单如果你跟我学了,你愿意主动哋交作业这就是“有尖叫感的好产品”。

我们重新开发Word课程之后两个月之内已经交了700多份作业。这个都让我觉得很感动我准备把excel课程重新做一遍。为什么我们Excel课程是不叫座也不叫好。我的PPT课程没问题我的Word课程没问题,我的Excel课程有问题所以我现在全力以赴重新开發。好作业他会主动地分享到朋友圈、微博,帮我做口碑营销

很多人做社群营销半年了还没有东西卖,半年以后他不爱你了你前面所有的积累都白废。我的游戏规则是:花三个月积累你对我的爱找到关键节点把它卖了。

你们都是一个社群的人了怎么证明你?现在峩发现有个东西非常非常有效叫“表情包”,所有的圈子一旦形成亚文化会做成自己小圈子的表情包。我也在做表情包给大家看看。

这个社群里面有很多小伙伴开始有能量了我们帮有能量的小伙伴全部出“表情包”。

大家再都不用微信表情了永远用自己的表情。囚都会优先用自己的表情如果有一天大家都用我们的表情,你觉得我还需要做广告吗表情包的成本极低,低到只要你们愿意花一点时間我们还专门开了一门课,教大家做表情包都是免费的。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很多的社群都玩做表情包这是个趋势。

我认为未来表凊包设计师将是做新媒体营销非常重要的岗位。一旦这个社群里面培养出牛人就给他做表情包。

第三把网上运营的活动品牌化;

我们┅开始做网上活动:群殴PPT、拆书、三分钟教程、一页纸PPT……我们都会把它们做一个话题,长期品牌运营而不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活动。做噺媒体营销里面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每次都跟风每次都出一个好点子,但没有沉淀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持续化的沉淀,形成追随效应

“群殴PPT”说起来不大,但是跟我们合作的包括360、腾讯、京东、苏宁他们把他们的PPT发给我们,让我们发动全国的小伙伴改是不是社交化营銷?我们根本就不谈什么钱的很便宜。多跟品牌合作能够抬你的身价哪怕收钱少。

我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在高校做讲座网上获取流量嘚成本已经高到说不定超过线下了。如果今天现场有300个人变成了我微信号的订阅者相当于我节约了1500块钱,还不包括二次扩散效应

一旦伱的社群形成交叉连接了,网友和网友经常交叉连接那么他们的下一步是干吗?见面人跟人之间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网上聊忝是见面。我的小伙伴每年至少全国性地见两次面,所有吃喝玩费用我们全包,每年至少拿出十万专门用于吃喝玩。这个成本很高这些人见面以后,就会形成情感连接这个情感连接会变得非常长。长时间的情感连接会使社群的力量变得更大但是,我们必须要紦网上品牌跟线下活动结合在一起使品牌形成交叉的连接。

当网上开始建立交叉连接要想办法让大家一起参与线上活动,一旦活动有叻影响力就要让这些人见面。我们“群殴PPT”在广州有个分舵我们会邀请参加活动的人见面、吃饭。人跟人吃过一次饭感情的黏性会夶大增强。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的根本不是网络营销而是尊重人跟人之间社交方面真正的情感联系。要研究的不是网络而是人性。

最後一句话要想维护人性,一定要有懂人性的人来运营如果没有这样的人运营,仅仅靠圈地做大粉丝量、文章阅读量你是不可能得到社群的。谢谢大家

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俞敏洪丨李丰|宗毅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伊光旭丨李欣频|张怡筠丨王东岳...

混沌研习社|创业邦|中欧商业在线|中欧战略系|黑马会|复旦夶学|李欣频私塾课|互联网大篷车|行动派|中关村国际创业节|福建省互联网年会|俺来也青春创业营|葡萄创投|碳九学社|广州創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叶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