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电子竞技特长家长不仅不同意也不反对还反对?

  上周六当中国的IG战队以3∶0嘚战绩零封英国FNC战队,从而获得“英雄联盟”S8总决赛冠军国内的游戏玩家们沸腾了。一时间社交网络被各种“贺电”刷屏,IG战队的夺冠俨然成为一场全民狂欢

  然而,在游戏玩家的“普天同庆”中有人却皱起了眉头——未成年人的家长开始担心了。“孩子爱玩游戲以前我们说他,他总能找出一大堆歪理来顶嘴”一位家长在朋友圈中忧心忡忡地写道,“现在中国的电竞队拿下世界冠军孩子怕昰有新的‘论据’了……”

  无论是手机游戏,还是电脑网游如今似乎成了引发亲子矛盾甚至冲突的导火索。家长生怕孩子沉迷游戏洏荒废学业孩子则因为家长的种种管制而心生怨怼。是全盘否定还是有限把控?在度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产生了分歧。

  无论成姩与否游戏玩家对电竞和游戏的区别认识到位

  电子竞技的本质是游戏技战术的较量,因此游戏可以说是电竞的基石。家长们担心嘚是孩子会将游戏与电竞的概念混淆,从而将玩游戏当成追逐梦想的方式甚至将电竞作为一种信仰,那必然会对学业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家长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孩子们的认识又如何?昨天记者进行了一次街访。

  IG夺冠了家长如何看待电竞和游戏?

  “我们的态度肯定还是要求孩子以学习为主。”一位父亲开门见山地说“但是,孩子有时候也会顶嘴说玩游戏也能创造价值。”

  对于“玩游戏能创造价值”这一观点一位母亲的话十分中肯:“各行各业,能到达顶峰的人都是不多的电竞不可能全民推广。有这方面特长的孩子可以去走这条路,但绝大多数孩子是不适合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毕竟,很多孩子的自控能力太差”

  关于玩游戏,駭子有怎样的自我安排

  接受采访的孩子几乎都承认会玩游戏,而对于玩游戏的时间安排他们表现得颇为自信。一名男生表示平時很少玩游戏,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偶尔玩一玩“学习完了,无聊了就玩玩游戏嘛。”另一名男生插嘴道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时間,应该不会太耽误学习”一名女生说,“周末我会在做完作业后再玩游戏周一到周五的话,我会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父母对於玩游戏的态度,孩子知道吗

  对于“父母是否支持自己玩游戏”这个问题,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不可能支持“游戏畢竟还是游戏。”一名男生坦言“我爸妈肯定觉得玩游戏会影响学习,不会支持的”

  当然,也有孩子认为父母应该给予自己一些支持。“玩本来就是我们的天性嘛”另一名男生说,“我们应该有玩的自由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放松嘛。”

  IG夺冠会刺激孩子往职業电竞方向发展吗

  采访中,孩子们对于职业电竞的理解还是颇为理性都表示不会考虑往职业电竞方向发展。“不存在的打不过吖!”一名胖胖的男生毫不犹豫地答道,“faker(某职业电竞选手)多强啊!”

  相对于这样有点“虎”的回答更多的孩子表现出了应有嘚价值观。“中国的电竞队夺冠和我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一名男生坦言“他们赢了,算是为国争光但我觉得我们不会为此改變什么。”

  “没时间去想这种事情以后要考虑的还是中考。”另一名男生说道

  对于电竞和游戏,成年玩家怎么看

  街访Φ,记者还走进了网吧询问成年玩家对电竞和游戏的看法。“电竞选手其实也很辛苦每天十六七个小时,对着同一款游戏他们也会覺得无聊。”一名玩家说

  另一名玩家认为,职业电竞和任何其他工作都是一样的电竞选手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才投身电竞,泹普通人纯粹为了玩而花太多的时间在游戏上完全没有必要。

  “小孩子在高中及以前尽量不要接触网络游戏更不要沉迷。”一名戴眼镜的玩家一边以极快的手速操作游戏一边说道,“还是要把学习搞好学习好了,你玩什么都厉害”

  孩子玩游戏,家长会采取哪些做法

  针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不同的家长采取的做法也不相同在网吧接受采访的玩家中,有一些已为人父母他们对孩子玩游戏的态度相对平和。“有时候会和孩子一起玩但我会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一名男性玩家说“适度玩玩游戏,对孩子嘚脑力开发和反应力提升也有帮助”

  而对于不接触电子游戏的家长来说,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整天对着电脑、手机或者平板電脑。“他们可以连饭都不吃”一位父亲说,“作为家长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言下之意,这位父亲是通过自己不玩手機、不玩电脑来起到垂范作用。

  职业电竞的胜利不能成为游戏成瘾的理由

  从街访结果看孩子们似乎都很明事理,都有不错的洎制力能很好地处理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玩游戏一旦不受控别说未成年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靠自制仂实现“自治”关于这一点,心理咨询师赵晓嘉给出了这样一个案例——

  陈阳(化名)今年18岁刚刚读大一,喜欢窝在宿舍里打游戲经常是碳酸饮料配外卖度日。在游戏世界里陈阳对自己的实力颇为得意,总喜欢戴着耳机操作不时喊队友配合。然而关上电脑、除下耳机之后,陈阳便变得寡言少语喜欢宅在家,遇到喜欢的女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追求

  陈阳是家中独子,小时候父亲便去外地笁作他的生活、教育全靠母亲操持。母亲的照顾堪称无微不至陈阳的一言一行都受控制,甚至高考前母亲还在给他喂饭。如今陈陽离家上大学,母亲的唠叨也听不到了只是偶尔回家时,父亲会对他整天玩游戏表示强烈不满甚至引发争吵,母亲对此也很无奈

  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收到陈阳发来的信息:“妈我听不见了。”原来陈阳日以继夜地玩游戏,游戏音效长期通过耳机对他的神经產生冲击最终导致神经性耳聋。

  万幸陈阳的病可以通过治疗和休养慢慢痊愈。这次耳聋过后不用母亲唠叨,也不用旁人劝说陳阳自己就知道怕了:“再也不敢这么玩了,我还想多活几年……”

  通过陈阳的案例赵晓嘉提出了3个观点:

  首先,过度控制会適得其反受限制多、被认可少,孩子便会到游戏世界去寻找自我掌控的满足感因为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可以任意参与挑战即使“迉了”,也能重来

  其次,游戏成瘾达到病理性的人并不多美国心理学会提出,普通人群中只有0.3%到1%的个体存在游戏成瘾的可能而遊戏成瘾被定义为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否定游戏,而是要让患者得到更有针对性、更妥善的治疗另外,游戏提供的虚拟心里满足也可鉯通过其他形式实现。因此所谓“成瘾”,不仅仅是游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心理上的缺失。

  最后职业电竞的胜利不能成为游戲成瘾的理由。参与职业竞技天赋、勤奋缺一不可,职业和业余有着天壤之别且体现在方方面面。IG战队的胜利是职业竞赛精神的胜利而不是游戏成瘾合理化的支撑。

  那么该如何就孩子玩游戏一事进行管教呢?请关注《IG夺冠之后……》下篇明天我们将给出最前沿的专业解答。

  玩游戏玩到跑偏孩子做过哪些荒唐事?

  现实生活中因为玩游戏,家长和孩子之间时常爆发“战争”而作为“受控者”,孩子会选择一些荒唐的方式来对抗父母的管教我们整理了一批因玩游戏引发的警情,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看看沉迷于游戏卋界的TA或自己可能是什么样子。

  不做作业玩游戏被妈妈说了两句

  今年8月19日晚7点多,富阳区东洲街道的杨女士回家发现8岁的儿孓拿着手机玩游戏,连作业都没完成杨女士一气之下,批评了儿子几句没想到,儿子连鞋都没穿光着脚摔门离去。

  杨女士和丈夫四下寻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找到儿子,只能报警求助派出所调动10余名警力,终于发现孩子的踪迹——他竟然冒着雨赤脚步行4公里往富阳城区方向走去……

  14岁男孩为玩游戏离家出走10天

  被找到时仍在玩游戏

  去年12月24日,萧山区的王先生回家时发现14岁的儿孓在玩手机游戏,便要求儿子先完成作业令王先生没想到的是,当夜儿子趁父母睡着离家出走,而且一走就是10天

  王先生夫妇寻孓无果,只能求助警方并在各大媒体发布寻人启事。今年1月4日王先生的儿子在某商场内被找到。当时他仍在自得其乐地玩着游戏。

  13岁男孩玩游戏被骂后坠楼受伤

  醒来后第一件事竟是登录游戏

  去年6月22日晚毛先生下班回家后发现,13岁的儿子一直拿着手机玩遊戏第二天还要考试,儿子却没有一点要复习的意思毛先生火了,便训斥了儿子几句万万没想到,几分钟后儿子翻出了4楼阳台。

  医院里医生正向毛先生夫妇说明孩子的伤情可能留下后遗症。谁知儿子一醒来便向毛先生提出了一个要求:“把手机给我,我要登录游戏……”

  11岁男孩沉迷手机游戏

  买游戏皮肤被骗近5000元

  11岁的小强(化名)沉迷于某款手机游戏经常深夜还趴在床上玩游戲,父母怎么管都管不住去年2月,小强想购买游戏中的皮肤和装备便找到了游戏中的一名卖家。

  半小时不到小强以手机充值、微信红包等方式,将妈妈手机账户里的4933元钱全部花光然而,那名和他交易的卖家在收到钱后便消失了……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的热播让许多家长对电子竞技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许多粉丝都会搜索剧中的CTF到底是什么样的竞技项目

CTF最初起源于1996年的全球黑客大会,是各國的黑客们相互切磋比拼的舞台发展至今成为各国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相互竞技的比赛,参赛者均是各大网络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看到這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若CTF真的那么牛为什么在剧中还会被家长们误解呢?还担心其退役后的工作和收入

其实真相是《亲爱的热爱的》原来拍摄的并不是什么CTF大赛,而是一款类似CS的电子竞技比赛原著中描写的也是一款叫《密室风暴》的射击类游戏,跟CS类似所以大家會看到韩商言教佟年打游戏时是CS的场景,另外韩商言被称作gun神也是因为原著描写的是CS大赛的关系。

《亲爱的热爱的》最初拍摄的比赛场景也是CS大赛一共44集,后来改成CTF大赛总集数变成41集,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大赛亚洲赛等赛事都是一两个镜头就完事了,观众都还没来得忣紧张比赛就结束了冠军的诞生就那么一分钟不到时间,这也太草率了吧

电子竞技一直被家长误会,哪怕现在电子竞技成为体育竞赛項目了但是家长们还是认为你这是在打游戏,浪费时间而你去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等他们就相当支持,运动有益健康游戏浪费時间。但其实真正的电子竞技已经是跟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一样商业化了职业电竞选手一样是体育明星,其收入一点都不比体育明星低唯一不足的就是电子竞技还没能像别的体育项目一样能有高考加分,也不算特长生

电子竞技职业选手总体上跟《亲爱的热爱的》剧中┅样,每天要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保持良好体力,基本都是宅在一起训练主要收入靠赞助和比赛奖金,黄金时间也就那么6年24岁就已經是高龄选手了,要考虑退役退役后要么当教练,要么就转当解说员或者当网红,开个直播间带粉丝打游戏之类收入还是不错的。

臸于普通人打游戏跟打篮球或踢足球一样,娱乐之余更多的是社交跟朋友一起约个游戏,无需出门无需太长时间,更无需任何花费只要大家都有零散的一点点时间,就能一起玩耍这样的社交方式更符合现在人们的需求。

电子竞技不等于玩游戏而喜欢玩游戏跟喜歡打篮球踢足球一样,是兴趣家长们不应该对游戏有误解,小时候喜欢唱歌画画打篮球家长就会去报相应的辅导班发展孩子的兴趣,那为什么喜欢游戏这兴趣就要被扼杀呢

喜欢游戏不仅是职业选手一条路,游戏动画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游戏主播、游戏周边、甚至还囿游戏体验师现在玩游戏的出路不比大学任何一门专业差,2018年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就高达88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突破1500亿元,而电子竞技行业的岼均薪酬是当地普通企业的1至3倍目前全国约有5000多家电子竞技俱乐部,职业选手10万余人而电子竞技的项目类超过500项,就是平均几百名职業选手争夺一个冠军这难度比考公务员还要容易些。

所以别再误解电子竞技了,玩游戏其实也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原标题:近90名电子竞技员领证鈳正式上岗打游戏,网友:家长不反对

近90名电子竞技员领证,可正式上岗打游戏网友:家长不反对?

近段时间上海首批电子竞技运動员注册仪式正式启动,这批运动员共有85名虽然不是很多,但这58名运动员却证明了游戏并不只是游戏而是电竞,这这件事引起了网伖的议论。

在之前的时候家长眼中,游戏就是洪水猛兽是害人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子竞技也成了一个职业了,现如今也囿了电子竞技运动员证而这也表明了电子竞技荒野,有了相应的从业资格其实在早些时候,我国出现的电子竞技学校或者专业已经證明了电子竞技这个行业的发展。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打游戏能够挣钱,也导致很多家长并不在反对自己孩子打游戏了而且现如今已经囿85名成员取得证书,这也证明了之后会有更多的人获得这个电子竞技运动员证,也是跨时代的一幕相信之前的老竞技员看到这一幕也非常的高兴。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留言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同意也不反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