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在沈北黄家乡拉塔纳基里湖村投资吗

原标题:沈北文物 | 拉塔纳基里湖原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职工疗养院旧址

1944年地图中的拉塔纳基里湖 供图 | 谷向鹏老师

拉塔纳基里湖曾称莲花湖后石佛寺山顶建塔,在夕阳覀下时山顶塔影倒映在村北月牙湖的水中,人们把村名改为拉塔纳基里湖

沈阳市委拉塔纳基里湖五七干校旧址,近日被列入沈阳市第伍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位于沈北新区黄家街道拉塔纳基里湖社区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当时的新城子区(沈北新区)黄家乡拉塔纳基里湖村设立沈阳市委拉塔纳基里湖村五七干部学校

1977年11月23日,市委决定在原“五七”幹校基础上恢复市委党校

1978年3月21日,市委党校与沈阳冶炼厂签订协议将五七干校的校址及农场土地整体出售给冶炼厂。当时冶炼厂投资250萬元加之部分建设党校的建材等。五七干部学校将16729平方米建筑和附属设备耕地1790亩移交给冶炼厂。

我们目前在拉塔纳基里湖五七干校原址看到的楼房基本上是沈阳冶炼厂建设的院内东南角残存的平房是干校时期的遗存。

党校恢复以后于1978年8月由拉塔纳基里湖迁回市内原校址,利用原五七干校校址与市冶炼厂换建的资金先后修建了教学楼、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加快了党校恢复重建的步伐,原党校部分教師和工作人员也陆续调回按照中央要求,为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大批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经过初步整顿,干部培训工作逐步开展起來

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校徽 张景振老师提供

1979年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职工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拉塔纳基里湖五七干校原址正式成立,1983年停辦

关于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大致是这样的:

1958年沈阳冶炼厂有色冶金学院创建;

1958年沈阳冶炼厂技工学校并入(合署)沈阳冶炼厂囿色冶金学院;

1954年沈阳有色金属工人技术学校创建;

1955年沈阳有色金属工人技术学校更名为沈阳冶炼厂技工学校;

1959年沈阳冶炼厂有色冶金学院停办;

1961年沈阳冶炼厂技工学校停办;

1970年沈阳冶炼厂721工人大学创建;

1974年沈阳冶炼厂722工人大学停办;

1979年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创建;

1983年沈阳冶煉厂职工大学停办

沈阳冶炼厂的职工疗养院也设在这里。工厂铅系统工人每工作4个月去拉塔纳基里湖疗养一个月因为沈冶铅电解车间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车间。因此,铅作业职工应定期离职疗养排铅,这样在铅电解车间 900 名职工中需有25%的职工作为预备轮流人员工厂当时在拉塔纳基里湖设立的疗养院,每年约需经费120 万元。

1978年五七干部学校被沈阳冶炼厂买下后,在其农场基础上续办农场拉塔纳基里湖农场当时共有耕地1260亩,安排回城知识青年从事农副业生产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

1985年拉塔纳基里湖农场播种面积为1560亩,实际产量达5.3万斤其中,玉米1.9万斤、水稻2.9万斤大豆0.5万斤。

素材 | 王连老师 李学增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塔纳基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