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的辅助系统有什么作用?

聊到操作,大家都了解,有人问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视频教程,还有人问初学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新手学电脑的基本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电脑基本操作知识,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F1显示当前程序或者windows的帮助内容。

F2当你选中一个文件的话,这意味着“重命名”

F3当你在桌面上的时候是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F10或ALT激活当前程序的菜单栏

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直接删除而不是放入回收站

CTRL+N新建一个新的文件

CTRL+O打开“打开文件”对话框

CTRL+P打开“打印”对话框

CTRL+S保存当前操作的文件

CTRL+X剪切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

Windows键+M最小化所有被打开的窗口。

Windows键+CTRL+M重新将恢复上一项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dows键+F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Windows键+R打开“运行”对话框

SHIFT+F10或鼠标右击打开当前活动项目的快捷菜单

SHIFT在放入C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动播放CD。在打开wor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启动的宏

ALT+F4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PRINTSCREEN将当前屏幕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ALT+PRINTSCREEN将当前活动程序窗口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CTRL+F4关闭当前应用程序中的当前文本(如word中)

CTRL+F6切换到当前应用程序中的下一个文本(加shift可以跳到前一个窗口)

CTRL+TAB在页面上的各框架中切换(加shift反向)

激活程序中的菜单栏F10

执行菜单上相应的命令ALT+菜单上带下划线的字母

关闭多文档界面程序中的当

关闭当前窗口或退出程序ALT+F4

显示所选对话框项目的帮助F1

显示当前窗口的系统菜单ALT+空格键

显示所选项目的快捷菜单SHIFT+F10

显示多文档界面程序的系统

切换到上次使用的窗口或者

按住ALT然后重复按TAB,

切换到另一个窗口ALT+TAB

欢迎下载腾讯电脑管家了解更多知识,体验更多功能。

F1显示当前程序或者windows的帮助内容。

F2当你选中一个文件的话,这意味着“重命名”;

F3当你在桌面上的时候是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F10或ALT激活当前程序的菜单栏;

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直接删除而不是放入回收站;

CTRL+N新建一个新的文件;

CTRL+O打开“打开文件”对话框;

CTRL+P打开“打印”对话框;

CTRL+S保存当前操作的文件;

CTRL+X剪切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

Windows键+M最小化所有被打开的窗口。

Windows键+CTRL+M重新将恢复上一项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dows键+F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Windows键+R打开“运行”对话框;

Windows键+CTRL+F打开“查找:计算机”对话框;

SHIFT+F10或鼠标右击打开当前活动项目的快捷菜单;

SHIFT在放入C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动播放CD。在打开wor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启动的宏。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中电脑行业的管理软件,IT电脑行业的发展必备利器,电脑行业的erp软件。

硬件系统包括:机箱(电源、硬盘、磁盘、 内存、主板、CPU-中央处理器、CPU风扇、光驱、声卡、网卡、显卡)、显示器、UPS(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键盘、鼠标等等(另可配有耳机、麦克风、音箱、打印机、摄像头等)。

家用电脑一般主板都有板载声卡、网卡,部分主板装有集成显卡。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or Unit",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央处理器单元”,它一条一条镀金的材料做的。它在PC机中的作用可以说相当于大脑在人体中的作用。所有的电脑程序都是由它来运行的。

注意:千万不要触碰cpu上的金属条,不然会导致接触不良,开不了机。

主板又叫Mother Board(母板)。它其实就是一块电路板,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种电路。它可以说是PC机的神经系统,CPU、内存、显示卡、声卡等等都是直接安装在主板上的,而硬盘、软驱等部件也需要通过接线和主板连接。

主机一般将放置在机箱中的电脑部件总称为"主机"。它是电脑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主板、CPU和硬盘等主要部件均在主机内。

内存与磁盘等外部存储器相比较,内存是指CPU可以直接读取的内部存储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现。内存又叫做“主存储器”,简称"主存"。

一般见到的内存芯片是条状的,也叫"内存条",它需要 插在主板上的内存槽中才能工作。还有一种内存叫作"高速缓存",英文名是"Cache",一般已经内置在CPU中或者主板上。

一般说一台机器的内存有多少兆,主要是指内存条的容量。可以在电脑刚开始启动时的画面中看到内存的容量显示,也可以在DOS系统中使用命令来查看内存容量,还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查看系统资源看到内存容量。

显示卡是连接显示器和PC机主板的重要元件。它是插在主板上的扩展槽里的。它 主要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电信号,使得显示器能明白PC 机在让它干什么。

显示卡上也有存储器,叫做"显示内存",它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比如清晰程度和色彩丰富程度等等。

显示器是电脑的输出设备之一,早期的显示器外形与电视机相似都是显像管的,即CRT显示器。现在的显示器大多是LCD或LED的。

6、磁盘和磁盘驱动器 

磁盘是PC机的外部存储器之一,分为硬盘和软盘两种。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使用磁介质来储存数据,所以叫"磁盘"。想要让PC机使用磁盘,必须将磁盘放置在特殊的装置中,也就是磁盘驱动器里。

硬盘的英文是Hard Disk,直译成中文就是“硬的盘子”。由于硬盘是内置在硬盘驱动器里的,所以一般就把硬盘和硬盘驱动器混为一谈了。

硬盘的外观大小一般是3.5英寸。硬盘的容量一般以M(兆)和G(1024兆)计算。平常见到的硬盘容量从几十兆(几十M)到几千兆(几G)都有。

平常所说的C盘、D盘,与真正的硬盘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真正的硬盘术语叫作“物理硬盘”,可以在DOS操作系统中把一个物理硬盘分区,分为C盘、D盘、E盘等若干个“假硬盘”,术语叫作“逻辑硬盘”。

7、电脑电源和机箱 

电脑当然要有电源了,不过电脑的电源可不能直接使用220伏的普通电压。电脑的电源内部有一个变压器,把普通的220V市电转变为电脑各部件所需的电压,比如 CPU 的工作电压,一般只有几伏。 

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把电脑各部件(当然除了显示器)合理放置在机箱内部。机箱的外壳上有许多按钮,如电源启动按钮、RESET按钮(用于电脑的重新启动)等等。

机箱上还有一些指示灯,如电源指示灯在电脑工作时应该是亮的,硬盘指示灯在对硬盘进行操作时会闪烁等等。软驱和光驱在机箱前端可以直接使用。

8、扩展卡和扩展槽 

当需要用电脑看VCD、听音乐时,就需要配置声卡了。声卡不是PC机的必备部件,它是PC机的一种功能扩展卡。

所谓扩展卡,就是指这种卡可以扩展PC机的功能,比如声卡可以使PC机发声、传真卡可以使PC机具备传真功能、网卡可以让您联入网络等等。

扩展卡是直接插在主板上专为扩展卡设计的扩展槽中的。显示卡其实也是一种扩展卡,因为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来说,“显示”实际是一种额外的功能,只是为了使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能在人们的直接可视的监控之下。

虽然现在显示器已经是电脑的基本设备之一了,但由于习惯原因,显示卡仍然被视作一种扩展卡。当然,声卡、传真卡、网卡都是标准的扩展卡。

键盘和鼠标是PC机的输入设备,当敲击键盘时,被敲击的键就向PC机的主板发送一个信号,并继续传送给CPU,由CPU来根据操作系统中的有关程序来确认按下的键将会引起什么反应。

比如在做文字处理时,如果没有启动汉字输入系统,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会直接输入英文,敲击"a"键就会显示"a"。

而当启动汉字输入系统后,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后,就不会直接输入英文,而先判断所敲入英文是否符合汉字输入方法中的规则,如果能够表达某个或某些汉字,就会输入汉字。反之则无法输入汉字。

又如在DOS系统中,同时按下"Ctrl"、"Alt"和"Del"将会使电脑重新启动。 而在Windows 95/98系统中就不会使电脑重新启动,而会弹出一个"关闭程序"的对话框。目前的键盘一般有101或106个键,有的键盘还有3个Windows 95功能键。

即数字通用光盘。DVD光驱指读取DVD光盘的设备。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相当于CD-ROM光盘的七倍,可以存储133分钟电影,包含七个杜比数字化环绕音轨。

DVD盘片可分为:DVD-ROM、DVD-R(可一次写入)、DVD-RAM(可多次写入)和DVD-RW(读和重写)。目前的DVD光驱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驱一样连接到IDEas、SATA或SICI接口上。

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的区别:

1、首先是两者的外观上。台式机体积较大,线材杂乱,而且主机和显示器是分体的。笔记本则小巧,内有多余的线材,显示屏和机身是一体的。

2、性价比上,同样价格的台式机性能明显要强于笔记本,或者说同样性能的话笔记本要更贵。

3、同样型号的硬件,台式机要明显强于笔记本。比如说,CPU都是i5(差别是笔记本的型号后有个M),台式机的是四核四线程,笔记本的是双核四线程。

同样是GT650显卡(笔记本是GT650M),台式机的性能是笔记本的一倍。另外,台式机机械硬盘一般都是7200转,笔记本是5400转。

4、再就是台式机由于各个配件都是插在主板上的,维修更换比较容易,维修费用也小一些,而且升级硬件也很方便,笔记本则由于很多硬件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维修麻烦费用较高,而且升级很困难(尤其是显卡)。

散热问题是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另一大差别。台式机散热较好,而且除尘涂导热硅脂都很简单,笔记本则硬件温度明显较高,清灰涂硅脂非常麻烦。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将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

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

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Alt:可选(切换)键

F1:帮助,处在资源管理器或桌面,那么按下F1就会出现Windows的帮助程序。如果你正在对某个程序进行操作,而想得到Windows帮助,则需要按下Win+F1。按下Shift+F1,会出现"What's This?"的帮助信息。

F2: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F4:这个键用来打开IE中的地址栏列表,要关闭IE窗口,可以用Alt+F4组合键。

F5:用来刷新IE或资源管理器中当前所在窗口的内容。

F6:可以快速在资源管理器及IE中定位到地址栏。

F7:在Windows中没有任何作用。不过在DOS窗口中,它是有作用的,试试看吧!

F8:在启动电脑时,可以用它来显示启动菜单。

F10:用来激活Windows或程序中的菜单,按下Shift+F10会出现右键快捷菜单。和键盘中Application键的作用是相同的。而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它的功能是提高音量。

F11:可以使当前的资源管理器或IE变为全屏显示。

F12:在Windows中同样没有任何作用。但在Word中,按下它会快速弹出另存为文件的窗口。

1、Win键(印有Windows标志的那个按键,在键盘的左下方。)

在现在的键盘的两边有一个标着Windows图标Windows键,简称为Win键。配合它能够快速打开一些非常实用的系统功能。但有些报纸、杂志介绍得不全。今笔者将它们一一罗列,供大家参考:

Win+R 打开运行对话框,重新开始一个Windows任务

Win+Tab 在目前打开的多个任务之间切换,按下回车键即变成当前任务

SHIFT+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回收站”中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复制所选项。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SHIFT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方式。

CTRL+ 向右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的起始处。

CTRL+ 向左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前一个单词的起始处。

CTRL+ 向下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下一段落的起始处。

CTRL+ 向上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前一段落的起始处。

CTRL+SHIFT+ 任何箭头键突出显示一块文本。

SHIFT+ 任何箭头键 在窗口或桌面上选择多项,或者选中文档中的文本。

CTRL+A选中全部内容。

ALT+F4关闭当前项目或者退出当前程序。

CTRL+F4 在允许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的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

ALT+TAB 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ALT+ESC 以项目打开的顺序循环切换。

SHIFT+F10 显示所选项目的快捷菜单

ALT+ 空格键 显示当前窗口的“系统”菜单。

ALT+ 菜单名中带下划线的字母 显示相应的菜单

在打开的菜单上显示的命令名称中带有下划线的字母 执行相应的命令。

向右键 打开右边的下一菜单或者打开子菜单。

向左键 打开左边的下一菜单或者关闭子菜单。

退格键 在“我的电脑”或“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查看上一层文件夹。

ESC 取消当前任务。

将光盘插入到 CD-ROM 驱动器时按 SHIFT 键 阻止光盘自动播放。

Ctrl+Home快速到达文件头或所在窗口头部

Ctrl+End快速到达文件尾或所在窗口尾部

初学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电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操作(电脑初学者必备)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电脑??因此,懂一点电脑知识,学一点电脑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电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操作,这是本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属于“独门秘笈”,一般不轻易传授于人,所以,你们很幸运!

1、 电脑由哪几部分组成?

从外观上看,电脑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从逻辑组成来看,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什么是电脑配置?如何查看电脑的配置?

电脑的配置是指电脑的硬件基本信息,如CPU型号、硬盘大小、显示器尺寸等。方法: ①桌面查看。 “我的电脑”-“属性”,可查看系统版本、CPU型号、内存大小;若点“常规”-“设备管理器”,可查看CPU核心数、硬盘型号及大小、光驱等配置;若点“高级”-“性能设置”-“视觉效果”或“高级”,可以查看视觉效果、虚拟内存等设置。

② “系统工具”查看。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 即可查看电脑的详细配置。

③软件查看。下载安装鲁大师、EVEREST、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也可查看详细配置,而且这些软件还可以对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

④通过控制面板查看。(略)

⑤使用cmd命令:dxdiag。(略)

3、什么是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有哪些? 现在常用的是什么系统?

XP使用最普遍、最广泛、最流行、操作最方便,不过现在新买的笔记本一般都是Win 7系统的,win7是目前最高级、功能最强大的系统(Win8也已开发出来,但应用尚不普遍),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但win7占用空间大、对电脑配置要求高(很多旧电脑都不适合装win7系统),操作没有XP方便,且兼容性没有XP好。

4、我们常说的C、D、E、F盘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说的C、D、E、F盘其实是硬盘(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又称硬盘驱动器)的分区。

一台电脑一般只有一个硬盘,容量为80-500G不等,一个硬盘可以按一个分区来用(系统默认为C盘,但不建议,原因见5),也可以分成几个区(一般为4个)来用。分成几个分区时,便会看到C、D盘??

这样各分区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有利于数据保存。一般地,C盘为系统盘,装操作系统;D盘放软件、重要资料等;E、F盘可以放资料、电影等。

5、关于C盘的一些问题。

?C盘为系统盘,里面的资料、文件如果不熟悉不可随便移动、改名、合并、删除,尤其是Windows文件夹里的资料,否则会导致无法正常开机、死机,甚至系统瘫痪。

?凡重要文件、资料如照片、txt、doc、ppt、xls文档等,不要放在C盘(也不要放在桌面,桌面也属于C盘),常用软件、程序等也不要装在C盘,因为一旦重装系统,C盘里的资料将会全部丢失,其他盘则不受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把硬盘分成几个分区来使用。

?C盘的空余空间要留大一点,至少大于1G,否则系统会运行缓慢,如果小于100M,就会导致无法开机。

6、什么是可移动磁盘?关于可移动磁盘的一些问题。

可移动磁盘,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移动的磁盘,讲的专业一点,就是可移动的存储设备,如U盘、有数据线与电脑连接的手机、读卡器、MP4、移动硬盘等。

?退出可移动磁盘时,要注意点桌面右下角绿色小箭头-“安全删除硬件”,然后再拔出磁盘。否则会导致磁盘里的数据错误,造成文件不完整,严重的还会造成USB设备的损坏。 ?无法识别的USB设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电脑不支持、USB没插好,线路接触不良、USB接口电压不足、USB设备正在读写数据时被强行拔出等等。解决办法很多,如多换几台电脑试试、重新拔插、多换几根数据线试试等,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是你的USB设备坏了,只能买一个新的了。

?现在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 原因有以下:可移动磁盘里有文件或程序、窗口处于打开状态;其他程序的影响;病毒的问题。所以这时最好不要强行拔出磁盘,否则可能会造成磁盘里的数据损坏、文件丢失或不可用,损坏电脑的USB接口甚至磁盘报废。

?磁盘里的文件或文件夹后面都多了一个“.exe”,且一些文件不可用,有的还不见了。这是移动磁盘中毒的症状,原因是你在有毒的电脑上插过磁盘,尤其是网吧、学校的电脑,病毒很多。解决办法: 首先在电脑上调出杀毒软件,扫描磁盘,清除病毒。然后在“文件夹选项”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并显示“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 (详见15),这时丢失的文件会显示。如发现所有中毒文件都变成了灰色的(即处于隐藏状态),那就比较麻烦了:要使用cmd命令修改属性。

?从电脑上往可移动磁盘里拷贝资料时,系统弹出“磁盘被写保护,请去掉写保护或使用另一张磁盘”对话框,怎么办? 解决方法: 修改注册表。

?可移动磁盘里的文件全部丢失,但磁盘容量却显示被占用。 解决办法:检查-“自动修复文件错误”和“扫描并试图恢复坏扇区”,然后删除隐藏的FOUND.000文件夹。

7、什么是任务管理器?它有什么作用?

又称Windows任务管理器,是在Windows系统中管理应用程序和进程的工具。它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的程序和进程及对内存、CPU的占用,并可以结束某些程序和进程,此外还可以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状况。

“关机”菜单下可以完成待机、休眠、关闭、重新启动、注销、切换用户等操作; 应用程序下显示了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如我的电脑、浏览器、正在打开的文件夹、文档等, 当某个应用程序无响应时,你可以在这里点击“结束任务”直接将其关闭; 进程下显示了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包括应用程序、后台服务等,如QQ.exe(腾讯QQ)、360SE.exe(360安全浏览器)、Thuder.exe(迅雷)等; 性能下可以看到CPU和内存、页面文件的使用情况。卡机、死机、中毒时, CPU使用率会达到100%。

(注): 电脑卡机、死机了怎么办? 首先不要有任何操作,等数分钟以后,一般会恢复正常;如果还是卡机,调出任务管理器,在“应用程序”下关闭无响应的程序; 或者在“进程”结束“EXPLORER.EXE”或“explorer.exe”,这时桌面上什么也没有了,再次调出任务管理器-“进程”- “新建任务”-输入“explorer.exe”,确定即可,这时桌面又回来了,卡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任务管理器也调不出了,那就只有重启或者强行关机。

8、什么是非正常关机?非正常关机有哪些后果?

按windows的专门说法,基本上只要不是通过选择开始-关闭计算机的关机都可以认为是非正常关机(也称非法关机),如强行关机(在系统死机,不再对键盘和鼠标产生任何反应时,按住主机电源按钮3-5秒关闭主机),突然断电(包括用户直接关闭插座板和突然停电),病毒程序导致系统自动关机。

经常非正常关机危害不小: 极易对硬盘造成损伤。极易给系统制造许多错误及冗余数据。非正常关机后,电脑再次启动时会在进入系统前扫描硬盘,如“Check file system on D……”,检查硬盘是否有坏的扇区,导致开机时间延长,启动缓慢。

所以,学会正确的关机方法十分重要: 首先,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然后单击“开始”-“关机”,等待电脑自动关闭。待机箱电源灯熄灭后,关闭显示器,再断开外围设备的启动开关,最后断开总电源开关。不过一般不会出现前两种情况。

(注:) 夏天雷雨天气时要注意断开主机、显示器及其它外部设备外接电源,以免雷击。

9、什么是文件名?什么是文件扩展名?常见的文件扩展名有哪些?什么是文件路径? ?为了区分不同的文件,必须给每个文件命名:

①文件名通常由主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组成, 二者之间由一个小圆点隔开。

②文件名可以是汉字、数字、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特殊符号$#&@()- [ ] ^ ~等及几者的任意组合。

③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但不允许使用下列字符(英文输入法状态) < > / \ | : " * ? ?文件扩展名是操作系统用来标志文件格式的一种机制。通常来说,一个扩展名是跟在文件名后面的,由一个分隔符分隔。 文件扩展名可以帮助计算机使用者辨别文件的类型,也可以帮助计算机将文件分类,并标识这一类拓展名的文件用什么程序去打开。

常见文件的扩展名有.doc(Word文档)、.xls(Excel电子表格)、.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txt(文本文档)、.rar(压缩文件)、.mp3(音乐)、.wma(音乐)、.wav(音乐)、.lrc(歌词文件)、.rmvb(视频)、.rm(视频)、.mp4(视频)、.3gp(视频)、.swf(flash动画文件)、.jpg(图片)、.gif(图片)、.bmp(图片)、.exe(程序,可执行文件)。

?路径:文件路径即文件在电脑中的存放位置。把鼠标直接放在上面即可自动显示,或在文件上单击右键,从属性里查看。注意下载文件的路径,软件、程序安装的路径,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时也要特别注意路径。

此外要注意:同一路径下不能有相同的文件夹名;同一路径下在文件扩展名相同时不能有相同的主文件名。

10、常用软件有哪些?

我们经常使用的软件主要有;

①杀毒软件、防火墙,如金山毒霸(金山网镖)、瑞星(瑞星个人防火墙)、江民(江民防火墙)、诺顿、卡巴斯基、360杀毒、可牛杀毒等; ②浏览器,如IE、搜狗、360、遨游、世界之窗、腾讯TT等;

③聊天软件,如QQ、51彩虹、MSN、飞信、校内; ④输入法,如微软拼音、搜狗、QQ拼音、极品五笔等;

⑤音频播放器,如酷我音乐盒、酷狗、千千静听、QQ音乐等;

⑧下载软件,如迅雷5、迅雷7、Web迅雷(网页迅雷)、快车(FlashGet)、风行、电驴(eMule)、QQ旋风;

⑨电脑检测、优化软件,如鲁大师、EVEREST、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金山卫士、360安全卫士、QQ软件管理等; ⑩图片浏览、处理软件,如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Photoshop、光影魔术手(光影看看)、可牛影像(可牛看图)、美图美秀等; (11)办公软件,如国产金山WPS、微软Office办公软件。

电脑基本操作知识。如 快捷键。

F1显示当前程序或者windows的帮助内容。

F2当你选中一个文件的话,这意味着“重命名”

F3当你在桌面上的时候是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F10或ALT激活当前程序的菜单栏

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直接删除而不是放入回收站

CTRL+N新建一个新的文件

CTRL+O打开“打开文件”对话框

CTRL+P打开“打印”对话框

CTRL+S保存当前操作的文件

CTRL+X剪切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

Windows键+M最小化所有被打开的窗口。

Windows键+CTRL+M重新将恢复上一项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dows键+F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Windows键+R打开“运行”对话框

SHIFT+F10或鼠标右击打开当前活动项目的快捷菜单

SHIFT在放入C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动播放CD。在打开wor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启动的宏

ALT+F4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PRINTSCREEN将当前屏幕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ALT+PRINTSCREEN将当前活动程序窗口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CTRL+F4关闭当前应用程序中的当前文本(如word中)

CTRL+F6切换到当前应用程序中的下一个文本(加shift可以跳到前一个窗口)

CTRL+TAB在页面上的各框架中切换(加shift反向)

激活程序中的菜单栏F10

执行菜单上相应的命令ALT+菜单上带下划线的字母

关闭多文档界面程序中的当

关闭当前窗口或退出程序ALT+F4

显示所选对话框项目的帮助F1

显示当前窗口的系统菜单ALT+空格键

显示所选项目的快捷菜单SHIFT+F10

显示多文档界面程序的系统

切换到上次使用的窗口或者

按住ALT然后重复按TAB,

切换到另一个窗口ALT+TAB

电脑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键。

对文字进行大小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字体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左边距(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绘制下划线(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加粗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倾斜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两边对齐(无首行缩进),(在选中目标情况下)或将光标放

可进行首行缩进(将光标移到需做此操作的段尾,或将此段

:给选中的文字加粗(再按一次,取消加粗)。

:将选中的文字复制到剪贴板中。

对话框,快速完成字体的各种设置。

:使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居中。

:使选中的文字倾斜(再按一次,取消倾斜)。

:给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加上

:同时增加首行和悬挂缩进。

:同时减少首行和悬挂缩进。

:使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右对齐。

对话框,或对当前文档进行保存。

:给选中的文字加上下划线(再按一次,去年下划线)。

将剪贴板中的文本或图片粘贴到光标处。

最后一条内容粘贴到光标处。

:将选中的文字剪切到剪贴板中。

:撤销刚才进行的操作(可以多次使用)。

:将选中的文本每段前增加

:将选中的文本行距设置为

:将选中的文本行距设置为

:使窗口还原到最大化之前的状态。

新手学电脑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阶段: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第二阶段: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阶段:学习系统工具、简单应用软件;学习并能熟练掌握一些与你的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软件。

Windows键+M 最小化所有被打开的窗口。

Windows键+CTRL+M 重新将恢复上一项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dows键+F 打开“查找:所有文件”对话框

SHIFT+F10或鼠标右击 打开当前活动项目的快捷菜单

SHIFT 在放入C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动播放CD。在打开word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启动的宏

ALT+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PRINT SCREEN 将当前屏幕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ALT+PRINT SCREEN 将当前活动程序窗口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CTRL+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中的当前文本(如word中)

CTRL+F6 切换到当前应用程序中的下一个文本(加shift 可以跳到前一个窗口)

CTRL+TAB 在页面上的各框架中切换(加shift反向)

激活程序中的菜单栏 F10

执行菜单上相应的命令 ALT+菜单上带下划线的字母

关闭多文档界面程序中的当

关闭当前窗口或退出程序 ALT+ F4

显示所选对话框项目的帮助 F1

显示当前窗口的系统菜单 ALT+空格键

显示多文档界面程序的系统

切换到上次使用的窗口或者

按住 ALT然后重复按TAB,

二、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快捷键

如果当前选择展开了,要折

叠或者选择父文件夹左箭头

如果当前选择折叠了,要展开

或者选择第一个子文件夹右箭头

展开当前选择下的所有文件夹 NUM LOCK+*

在左右窗格间切换 F6

可以使用 Microsoft自然键盘或含有 Windows徽标键的其他任何兼容键盘的以下快捷键。

四、使用“我的电脑”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快捷键

关闭所选文件夹及其所有父

文件夹按住 SHIFT键再单击“关闭按钮(仅适用于“我的电脑”)

向后移动到上一个视图 ALT+左箭头

向前移动到上一个视图 ALT+右箭头

五、使用对话框中的快捷键

如果当前控件是个按钮,要

单击该按钮或者如果当前控

件是个复选框,要选择或清

除该复选框或者如果当前控

件是个选项按钮,要单击该

单击相应的命令 ALT+带下划线的字母

在选项上向前移动 TAB

如果在“另存为”或“打开”

对话框中选择了某文件夹,

在“另存为”或“打开”对

话框中打开“保存到”或

刷新“另存为”或“打开”

六、使用“桌面”、“我的电脑”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快捷键

选择项目时,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键。

插入光盘时不用“自动播放”

复制文件按住 CTRL拖动文件

创建快捷方式按住 CTRL+SHIFT拖动文件

显示“查找:所有文件” F3

七、Microsoft放大程序的快捷键

这里运用Windows徽标键和其他键的组合。

Windows徽标+SCROLL LOCK将屏幕复制到剪贴板(不包括鼠标光标)

Windows徽标+向上箭头增加放大率

Windows徽标+向下箭头减小放大率

八、使用辅助选项快捷键

切换筛选键开关右SHIFT八秒

切换粘滞键开关 SHIFT键五次

怎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

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相信每个高手都从这里受益匪浅,这也是电脑刚入门者最好的老师,她随叫随到,言听即从,力量强大。强烈建议大家在遇到问题前,先请教一下百度。你遇到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在百度上搜到。

基础知识类,一般来说电脑刚入门者的基础是比较差的,甚至一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因此有几本基础知识的书作为参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关于TCP/IP,网 络,操作系统,局域网等,甚至是关于DOS,windows基础的书都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学习方法,一篇好的教程 能让你进步飞快,如果你能找到一些专业而又详细的教程,你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因为教程比书籍读起来更亲切,而且语言通俗易懂,寻找方便,而且他最大的特点在于百家争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的教程,你可以一一观看,从中总结出最精华的部分。

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还要从理论上由浅入深,从简单的理论学习开始,大概了解电脑工作的原理,比如电脑计算的最基本原理什么是二进制。

电脑方面的知识有很多,比如硬件设备维修,软件知识,网页制作,文档编辑,图文编辑等等,在日常学习中,需要选择一个方向,定下相关的目标和计划。有了目标和计划,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更加轻松。

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

查尔斯·巴贝奇——通用计算机之父

约翰·阿坦那索夫——电子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提出“储存程序控制”的计算机结构

名字“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代  电子管数字机()

第二代  晶体管数字机()

第三代  集成电路数字机()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内存中存储着数据和指令,CPU从内存中取指令执行,有些指令让CPU进行运算,有些进行读取操作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是实现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器,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进行分析得出结果,从而残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需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在启动计算机工作(存储程序理念)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或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支撑软件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等,它能支持用机的环境,提供软件研制工具。支撑软件也可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

3)       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需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它借助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来运行,是软件系统的最外层。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分最终执行单元。

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

其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字长、主频及运算速度等。

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他们都包含寄存器和高速存储区域,并用一种叫总线的电子线路连接。

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

他能指挥内存和运算器之间的电信号运转,也能指挥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号运转

对于每个指令控制器都要执行的四个基本操作:获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

控制器的功能:(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数据cache的读/写操作,一个算术逻辑运算操作,或一个输入/输出操作。

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通用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DR和状态条件寄存器PSW

通常,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而一个逻辑操作则产生一个判决。

CPU内部用来存放数据的一些小型的存储区域,用来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以及运算结果。

由电子路线组成,存取速度非常快,与CPU的速度相当,寄存器的成本较高,因而数量较小。

CPU内部的寄存器类型有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以及状态寄存器等。

寄存器是高速存储区域,所有数据在处理前都要存在寄存器中,寄存器是特殊的CPU区域,能提高计算机性能。

寄存器也可存放存储数据的内存地址。

寄存器的数量和每个寄存器的大小(位)可以确定CPU的性能和速度

一个32位的CPU,是指CPU中的寄存器是32位的,所以每个CPU指令可以处理32位数据。

系统时钟频率(主频)、指令周期、字长、CPU缓存(系统运行时间不属于)

CPU的品质高低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反映CPU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主频和字长

CPU的主频,CPU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时钟的频率即为CPU的主频,主频说明了CPU的工作速度,主频越高,CPU运算速度越快

CPU的字长,是指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

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功能部件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CPU内部以及CPU和主板的其他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电子数据线路。

计算机是通过执行指令来处理各种数据的。为了指出数据的来源、操作的去向以及所执行的操作,一条指令必须包含下列信息:

由上可得,一条指令包括两种信息:操作码、地址码

操作码指出,该指令需要完成的操作的类型或性质

地址码用来描述该指令操作对象,或直接给出操作数,或(大多数情况下)指出操作数的存储地址或寄存器名

指令中的操作数的真实地址称为有效地址,它是由寻址方式和形式地址共同来决定

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一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和一次处理能力。其中包括CPU、寄存器、Data bus(总线)等能够一次传输数据的能力

计算机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位数越多,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就越快。

地址码长度(操作数):地址码的位数,存储器可以按字长存储单元或字节存储单元编址,地址码的位数可以寻2n个存储单元地址,所以地址码长度决定了指令的直接寻址能力

指令长度=操作码长度+操作数地址码长度+操作数地址个数。

指令长度与字长没有固定的联系

寻址方式是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与硬件结构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分为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两大类:

1)       指令寻址分为顺序寻址和跳跃寻址两种。顺序寻址课通过程序计数器PC加1,自动形成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跳跃寻址则通过转移类指令实现。

2)       数据寻址(正常寻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种类较多,在指令中必须设一字段来指明属于哪一种寻址方式。指令的地址码字段通常都不代表操作数的真实地址,把它称为真实地址,记作A。操作数的真实地址称为有效地址,记作EA,它是由寻址方式和形式地址共同来确定的。因此可得指令的格式应如下所示。

常见的数据寻址:立即寻址  直接寻址  隐含寻址  间接寻址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叫机器语言,指及其所具有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是软件和硬件的主要界面,反应了计算机所拥有的基本功能。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它是系统程序员看到的计算机的主要属性。因此指令系统表征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机器所要求的能力,也决定了指令的格式和机器的结构。

2)       数据传送指令:包括寄存器之间、寄存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传送指令等。(有的数据传送指令包含输入输出指令)

4)       输入输出指令:包括各种外围设备的读、写指令等。有的计算机将输入输出指令包含在数据传送指令类中。

存储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

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根据控制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等,能长期保存信息。

内存指主板上的存储部件,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但仅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关闭电源或断电,数据会丢失。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特性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系统最大吞吐量的决定因素。

存储器最重要的是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相比,具有容量小,读写速度快,价格较高的特点(主要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根据程序局部性原理,可以通过少量高速存储器的使用,大大提升系统的性能

cache的读写速度非常快,几乎与CPU相当,但价格较贵

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目的是解决了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cache地址变化和数据块的替换算法均由硬件实现, 通常被集成在CPU上以提高访问速度

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RAM存储器(断电时存储内容全部消失,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一种。所谓的“静态”,是指这种存储器只要保持通电,里面存储的数据就可以恒常保持。相对之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里面所储存的数据就需要周期性地更新。

特征:速度快,集成度低,高速缓冲存储器。

静态存储单元,存储信息比较稳定,并且为非破坏性读出,不需要重写或刷新操作。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DRAM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速度快)。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特征:集成度高,功耗低,需要不断刷新,一般做内存。

动态存储单元,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存储信息,相比于静态RAM,动态RAM具有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的特点

只读内存是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埋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

ROM存储器(即使停电所存储的内容也不会丢失)

闪速存储器(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兼有eprom的价格便宜,集成度高和eeprom电可擦除性等特点)

可编程程序只读内存之内部有行列式的熔丝,视需要利用电流将其烧断,写入所需的资料,但仅能写录一次。

可抹除可编程可读内存可利用高电压将资料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使用。

快闪存储器的每一个记忆细胞都具有一个“控制闸”和“浮动闸”,利用高电场改变浮动闸的临限电压即可进行编程动作。

图1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寄存器——缓存——主存——辅存

储存器的三个重要指标:速度容量和每位(bit)价格

一般来说速度越快,位价格越高;容量越大,为价格越低;容量越大,速度越低

速度和价格成正比,与容量成反比

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考虑到所有机器中存储器的运行速度最慢,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

分析指令是由指令译码电路完成,所需时间极短

执行指令过程中可能访问一次存储器,也可能访问多次存储器,因此,执行指令的指令周期不确定

多个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式以及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规则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 数制)。

如果采用R个基本符号(例如0,1,2,…,R-1)表示数制,则称R进制,R称为该数制的基数,而数制中固定的基本符号为“数码”。任意一个R进制数D均可展开为:

其中,R为计数的基数;ki为第i位的系数,可以为0,1,2,…,R-1中的任意一个,Ri称为第i位的权(每位上数字的值)。

二进制,八进制或16进制转成十进制

位权法,即每一位上的数,乘以基数的权次幂,再求和

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二倒取余(由下往上写),小数部分乘二正取余(由上往下写)

二进制转八进制或16进制,三位二进制组成一位八进制数,四位二进制数组成,一位16进制数,若据小数和整数,以小数点为界,分别处理

把一个数的有效数字和数的范围在计算机的一个存储单元中分别予以表示。这种把数的范围和精度分别表示的方法,相当于数的小数点位置随比例因子的不同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浮动,所以称为浮点表示法。

在计算机中一个任意二进制数N可以写成: N=(2^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

e是比例因子的指数,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比例因子的基数2对二进记数制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在机器中表示一个浮点数时,一是要给出尾数,用定点小数形式表示。尾数部分给出有效数字的位数,因而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精度。二是要给出指数,用整数形式表示,常称为阶码,阶码指明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因而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浮点数也要有符号位。

无符号数,即指非负数,机器字长的全部位数均用来表示数值的大小

带符号数,也称为机器数,一般规定二进制的最高位为符号位,零表示正数,一表示负数

根据符号位和数值位编码方式不同,机器数又有原码、补码和反码三种表示形式

原码加减法比较复杂,在计算机中很少采纳

数的反码规定,正数的反码与原数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该数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也就是零变一,一变零。反码的反码是原码

数的补码规定,正数的补码与原数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在该数反码的最后一位加上一。补码的补码是原码

引入补码以后,计算机中带符号的加减运算都可以用加法实现。采用补码运算符号位也当做一位二进制数参与运算,产生的进位会自然丢掉

其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为偏移码

浮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可浮动的数据: N=M×R^E(N为浮点数,M为尾数,E为阶码,R为基数)

一般存储形式:Ms | E | M (Ms为尾数符号位,E是阶码,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用来表示正阶或负阶)

在C语言中,浮点数采用国际IEEE 754标准

所谓总线(Bus),是指计算机设备和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数据通道。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硬件系统内多种设备的通信线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总线上的所有设备共享,可以将计算机系统内的多种设备连接到总线上。

微机中的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3类。

用来传送数据信息,是双向的。CPU既可通过DB从内存或输入设备读入数据,又可通过DB将内部数据送至内存或输出设备。DB的宽度决定了CPU和计算机其他设备之间每次交换数据的位数(每次处理数据的时间)。

用于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是单向的。传送地址信息的目的是指明与CPU交换信息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

用来传递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是双向的。其中有的是CPU向内存或外部设备发出的信息,有的是内存或外部设备向CPU发出的信息。

定义:连接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传输方式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依据功能和实现方式的不同,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包括数据总线(双向),地址总线(单向)和控制总线(控制器通过该总线控制所有部件)

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将CPU、主存、I/O设备都挂在一组总线上

将速度较低的i/O设备从单总线上分离出来,形成主总线与i/O设备总线分开的结构

控制多个部件,事实有序的发送和传输信息,总线控制器工作主要包括:判优控制,通信控制

将控制逻辑分散在总线的各个部位上

属于设备到主设备的数据之间的传输

主设备给出传送块的起始地址,利用总线对固定长度数据的一个接一个的读入或写出

广播:主设备同时向多个设备传输数据。广集:多个设备的数据在总线上完成进行布尔运算

专门为高集成度的外围设备、扩充插板和处理器,存储器设备而设计的互联机制

视频接口技术标准,专用于连接储存和图形存储器

IDE集成驱动电子设备

早期的硬盘和光驱,通过这种接口与主机连接

通用的连接技术,可实现外设的简单快速连接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现已成为各种计算机的系统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终端、设备过程控制设备和脱机设备

主机以外的存储装置,又称,后援存储器或外存

终端设备具有向计算机传输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具有与通信线路连接的通信控制能力,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分为通用终端和专用终端

硬盘是最重要的大容量外存设备,使用极其广泛

实现数据缓冲已达到速度匹配

反映设备状态(忙,就绪,中断请求)

程序主动查询输入输出设备是否准备好

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特殊情况,CPU停止执行当前运行程序,转而执行对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称为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处理结束之后再返回现行程序的断点处继续执行

是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成组数据传送

一个独立于CPU的专门管理I/O的处理机,他控制设备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交换,通道控制方式可以做到一个通道控制多台设备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

为了IO设备被高效利用,为此,设备管理通常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外围设备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外围设备的分配,外围设备驱动调度等

外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只是用来显示电脑信息的输出设备,鼠标键盘是用来输入信息的输入设备,都属于外设。

计算机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的统称。对数据和信息起着传输、转送和存储的作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是直接与硬件层相邻的第一层软件,他对硬件进行首次扩充,是其它软件运行的基础

概略:(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进程和线程的管理——进程线程的状态、控制、同步互斥、通信调度等

存储管理——分配/回收、地址转换、存储保护等(输入输出)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操作、磁盘空间、文件存取控制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分配回收、缓冲技术等

用户接口——系统命令、编程接口

资源的管理者、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对硬件机器的拓展

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的条件和环境,并对资源使用进行合理调度

提供输入输出的方面环境,简化用户输入输出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规定用户的接口,发现处理或报告计算机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操作系统提供一组友好的用户接口,使整个系统能高效运行

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批处理系统——多道程序系统——分时系统(其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是UNIX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苹果公司的iOS系统,还包括谷歌的Android系统)

Android,是一种基于自由即开放源代码的系统,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

按照计算机硬件的规模可以分为: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2)       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在系统形成一个自动转接的连续作业流

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作业处理吞吐量(提高效率)

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分为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time slice)

及时响应——依据是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从终端出发命令到系统给予回答所经历的时间

通用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系统结合

是指使计算机能及时相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严格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用实施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工作。

特征:  关键参数是时间

计算机某一时间内为单用户服务

界面友好;使用方便;丰富的应用程序

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开发的软件

网络管理,通信,安全,资源共享和各种网络应用

分布式系统——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或以多处理机为基础,基本特征是处理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允许若干个计算机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操作系统可将各种系统任务在分布式系统中任意处理机上运行,自动实现全系统范围内的任务分配自动调度、均衡各处理机的工作负载。(“团队合作”)

处理能力强,速度更快,可靠性增强,具有透明性。

处理机即CPU,是整个计算机硬件核心,处理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处理机的作用,提高它的使用率

主要任务是,对有限的内存储器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满足多个用户程序运行的需要

作用:有效的管理各种外部设备,使这些设备充分发挥效率,并且还要给用户提供简单而易于使用的接口,以便在用户不了解设备性能的情况下,也能很方便地使用它

主要任务:实现唯一的标识计算机系统中的每一组信息,以便能够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访问和控制,以及有条理的组织这一信息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安全地使用它们

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因此程序本身不能刻画多道程序并发执行时的动态特征和并行特征,为此,需要引进一个能够从变化的角度动态的反应,并发程序活动的新概念,即为进程

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动态的概念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是一次运行活动,进程具有一定的生命期,也就是说,晋城的存在是暂时的,而程序是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的

进程的组成应包括程序和数据

一个程序可能对应多个进程

一个进程也可以包含多个程序

程序所规定的动作严格按照顺序执行,即每个动作都必须在上一个动作执行完成后才开始

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其计算结果不受外界影响,即顺序程序的静态文本与其计算过程有一一对应关系

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它的运行速度无关,只要给定相同的条件,并给以相同的输入重复执行一个程序,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是指一组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程序或程序段,在执行过程中,其执行时间在客观上相互重叠,即一个程序段执行尚未结束,另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就已经开始

程序与其执行过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也就是说,运行速度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程序并发执行可以相互制约

动态性是进程的最基本特征,它是程序执行过程,它是有一定的生命期。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并由撤销而死亡。而程序是静态的,它是存放在介质上一组有序指令集合,无运动的含义。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并发性指多个进程实体共存于内存中,能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运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运行。

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即是一个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单位,而程序不作为独立单位参加运行。

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即进程按异步方式进行,正是这一特征,将导致程序执行的不可再现性,因此OS必须采用某种措施来限制各进程推进序列以保证各程序间正常协调运行。

从结构上,进程实体由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UNIX中称为“进程映像”。

图3  进程三个基本状态

当一个进程在处理机上运行时,则称该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一个进程获得了除处理机外的一切所需资源,一旦得到处理机即可运行则称此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一个进程正在等待某事件发生 (例如请求I/0而等待I/0完成等)而暂时停止运行,这时即使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也无法运行,故称该进程处于阻塞状态。(没有资源)

就绪态- >运行态:当处理机空闲时,进程调度程序必将处理机分配给一个处于就绪态的进程,该进程便由就绪态转换为运行态。

运行态->阻塞态:处于运行态的进程在运行过程需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后(例如因I / 0请求等待I / 0完成后),才能继续运行,则该进程放弃处理机,从运行态转换为阻塞态。

阻塞态- >就绪态:处于阻塞态的进程,若其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于是进程由阻塞态转换为就绪态。

运行态- >就绪态: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在其运行过程中,给它的处理机时间片已用完,而不得不让出(被抢占)处理机,于是进程由运行态转换为就绪态。

而阻塞态- >运行态和就绪态- >阻塞态,这两种状态转换不可能发生。

处于运行态进程:如系统有一个处理机,则在任何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态。

处于就绪态进程:一般处于就绪态的进程按照一定的算法(如先来的进程排在前面,或采用优先权高的进程排在前面)排成一个就绪队列RL。

处于阻塞态进程:处于阻塞态的进程排在堵塞队列中。由于等待事件原因不同, 阻塞队列也按事件分成几个队列MLi。

进程控制块中记录进程存在和特性信息;创建一个进程就是为其建立一个PCB,当进程被撤消时,系统就回收它的PCB;OS对进程的控制要是根据PCB来进行,对进程管理也通过对PCB管理来实现,所以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进程创建的标志是以建立进程控制块PCB为标志

进程控制块PCB,能够描述该进程的执行情况,反映该进程与其他进程以及系统资源的关系,能够刻画该进程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状态

进程名,特征信息,执行状态信息,通信信息,调度优先数,现场信息,系统栈,进程印象信息,资源占有信息,族关系

它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进程。它有外部标识符(由字母组成,供用户使用)和内部标识符(由整数组成,为方便系统管理而设置)二种。

它包括进程状态(running、ready、blacked) 、队列(就绪、堵塞队列)、队列指针。

调度参数:进程优先级、进程已执行时间和已等待时间等。

处理机状态信息:它由处理机各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指令计数器、程序状态字PSW、用户栈指针等)的内容所组成,该类信息使进程被中断后重新执行时能恢复现场从断点处继续执行。

它包括程序和数据的地址、I / 0资源清单,保证进程正常运行的同步和通信机制。

它包括该进程的父、子进程标识符、进程的用户主等。

进程是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组成。

进程上下文实际上是执行活动全过程的静态描述。

具体说,进程上下文包括系统中与执行该进程有关的各种寄存器(例如:通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程序状态寄存器PS等)的值,程序段在经编译之后形成的机器指令代码集(或称正文段)、数据集及各种堆栈值和PCB结构。

一个进程的执行是在该进程的上下文中执行,而当系统调度新进程占有处理机时,新老程序的上下发生切换。

为了防止用户应用程序访问和/或更改重要的操作系统数据,Windows 2000、UNIX使用两种处理器访问模式:核心态和用户态(又称管态和目态)。

一种特殊的广义指令,它的功能是由系统通过一段不可分割的指令操作来完成,它又称原子操作,原语在核心态下完成。进程控制操作(创建、撤消、阻塞.....)大都为原语操作。

内核是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扩充软件,它是0S中关键部分,它是管理控制中心。内核在核心态下运行,常驻内存,内核通过执行各种原语操作来实现各种控制和管理功能。

一个进程可借助创建原语来创建一个新进程,该新进程是它的子进程,创建一个进程主要是为新进程创建一个PCB(进程控制块)。

对于树型层次结构的进程,系统撤消原语采用的策略是由父进程发出,撤消它的一个子进程及该子进程所有的子孙进程,被撤消进程的所有资源(主存、I/0资源、PCB表目)全部释放出来归还系统,并将它们从所有的队列中移去。

当前进程因请求某事件而不能执行时(例如请求I/0而等待I/0完成时),该进程将调用阻塞原语阻塞自己,暂时放弃处理机。

当被阻塞的进程所期待的事件发生时(例如I/0完成时),则有关进程和过程(例如I/0设备处理程序或释放资源的进程等)调用wakeup原语, 将阻塞的进程唤醒。

用户进程或父进程通过调用激活原语将被挂起的进程激活。

存储管理是基于对内存储器的管理.

又称为相对地址,即用户编程所使用的的地址空间,逻辑地址都是从0开始编号,其有两种形式:

2.     二维逻辑地址(段号: 段内地址),主要涉及段的概念,即一个用户程序可以设计成多个段,每个段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关于段的讨论不在此处展开)

又称为绝对地址,即程序执行所使用的地址空间,CPU在执行指令时必须要按照物理地址进行。因为物理地址是实实在在内存中的地址,虚拟技术扩充的是0S的逻辑地址。

这也是存储管理管理的主要对象(上图中的主存) 。

为了获得更好的处理性能,部分主存程序与数据(特别是关键性能数据)被调入高速缓存,存储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甚至包含对联想存储器的管理(快表)。

为了获得更大的虚拟地址空间,存储器管理需要对存放在硬盘、可移动存储介质上的虚拟存储器文件进行管理。

为了实现存储器管理的目标:为0S中的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并能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存储器管理需要有以下功能:

也称地址转换、重定位,能够将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中与之对应的物理地址。

主要包含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尽量减少不可用的内存空间(内部碎片、外部碎片);允许正在运行的程序申请附加的内存空间,以适应程序和数据的动态增长。

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为:①确保每道程序都仅在自己的内存空间执行,彼此互不干扰,因此需要对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做到私有主存储区中的信息可读可写,公共区中的共享信息根据授权、非本进程中的信息不可读写。②不允许用户程序访问OS的程序和数据,也不允许用户程序转移到非共享的其它用户程序中去执行(会覆盖其它程序的程序和数据)。

借助于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的容量,使用户感觉到的内存容量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需要把磁盘作为主存的扩充,只把部分进程或者进程的部分内容装入内存。扩充容量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对换和虚拟技术。

一维逻辑地址空间的程序占用一个主存固定分区或可变分区,不可虚拟,不可共享。

段式二维逻辑地址空间的程序占用多个主存可变分区,可虚拟,可共享。

一维逻辑地址空间的程序占用多个主存页架区,逻辑程序直接划分为多个页(不一定连续),可虚拟,可共享。

段式二维逻辑地址空间的程序占用多个主存页帧区,程序划分为多个段,每个段占用多个页架,可虚拟,可共享。

Linux最为常用的文件系统

高性能文件系统,允许多台计算机共享文件系统,易于从网络中的计算机存储文件

高性能文件系统,是IBM OS/2的文件系统

用于早期WINDOWS系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现已发展出FAT 12,FAT16等

文件系统的管理功能是通过把它所管理的程序和数据组织成一系列文件的方法来实现的。而文件则是指具有文件名的若干相关元素的集合。元素通常是记录,而记录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项的集合。可以把数据组成分为数据项、记录、文件。

数据项是最低级数据组织形式。分为基本数据项(用于描述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明确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和组合数据项(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组成)。

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为了能够唯一标识一个记录,需要在一个记录的各个数据项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数据项,把他们的集合称为关键字,关键字是能够唯一标识一个记录的数据项。

文件是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记录式文件<文件由一组相似记录组成>,如报考某学校的所有考生的报考信息记录)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被看成是一个字符流>,比如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字符文件)。

有结构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一个字符流。

文件是文件系统的最大数据单位。文件应该具有自己的属性(选择题),包括文件类型(如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等)、文件长度(文件的当前长度,也可能是最大允许长度)、文件的物理位置(指示文件在哪一个设备上及在该设备的哪个位置的指针)、文件的建立时间(文件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①    名称:文件名称唯一,以容易读取的形式保存。

②    标识符:标识文件系统内文件的唯一标签, 通常为数字,它是对人不可读的一种内部名称

③    类型:被支持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所使用。

⑤    大小:文件当前大小(用字节、字或块表示),也可包含文件允许的最大值。

⑦    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文件创建、上次修改和上次访问的相关信息,用于保护、安全和跟踪文件的使用。

①创建文件,在创建一个新文件时,系统首先要为新文件分配必要的外存空间,并在文件系统的目录中,为之建立一个目录项,目录项中应该记录新文件的文件名及其在外存的地址等属性。

②删除文件,当已不再需要某文件时,可将其从文件系统中删除,在删除时,系统应先从目录中找到要删除文件的目录项,使之成为空项,然后回收该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③读文件,读文件时,须在相应系统调用中给出文件名和应读入的内存目标地址。此时,系统要查找目录,找到指定目录项,从中得到被读文件在外存中的位置。在目录项中,还有一个指针用于对文件进行读/写。

④写文件,写文件时,须在相应系统调用中给出文件名和其在内存源地址。此时,系统要查找目录,找到指定目录项,从再利用目录中的写指针进行写操作。

⑤截断文件,如果一个文件的内容已经陈旧而需要全部更新时,一种方法是将此文件删除,再重新创建一个新文件,但如果文件名和属性均无改变,则可采取截断文件的方法,将其原有的文件长度设置为0,放弃原有文件的内容。

⑥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用于设置文件读/写指针的位置,以便每次读/写文件时,不需要从始端开始而是从所设置的位置开始操作。可以改顺序存取为随机存取。

文件的逻辑结构:从用户角度看文件的组织形式

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

文件是记录的集合,文件中的记录可以是任意顺序的,因此,它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顺序进行排列,一般地,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串结构,每个记录之间的顺序与关键字无关,通常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最先存入的记录作为第一个记录,其次,为第二个记录,以此类推。

②顺序结构,文件中所有记录按照关键字排列,可以按照关键词长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结构的检索效率更高。

对于定长记录文件,可以方便的实现顺序存取和直接存取,然而,对于变长记录就很难实现。

为了解决变长记录检索问题,可为变长记录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对主文件中的每个记录,在索引表中设有一个相应的表项,用于记录该记录的长度L及指向该记录的指针(指向改记录在逻辑地址空间的首址),由于索引表按记录键排序的,因此,索引表本身就是一个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从而可以方便实现直接存取。

其有效克服了变长记录不便于直接存取的缺点,而且所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太大,它是顺序文件和索引文件相结合的产物,它将顺序文件中的所有记录分为若干个组,为顺序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在索引表中为每组中的第一个记录建立一个索引项,其中含有该记录的键值和指向记录的指针。

对于直接文件,则根据给定的记录键值,直接获得指定记录的物理地址,换言之,记录键值本身就决定了记录的物理地址,这种由记录键值到记录物理地址的转换被称为键值转换。

利用Hash函数可将记录键值转换为相应记录的地址。

为了能够对文件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对它们加以妥善组织,这主要是通过文件目录实现的,

文件目录也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标识系统中的文件及其物理地址,供检索时使用,对目录

①实现按名存取,即用户只须向系统提供所需访问的文件的名字,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指定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位置,这是目录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

②提高对目录检索速度,通过合理地组织目录结构的方法,可加快对目录的检索速度,从而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

③文件共享,在多用户系统中,应该允许用户共享一个文件。

④允许文件重名,系统应允许不同用户对不同文件采用相同的名字,以便用户按照自己的习惯给文件命名和使用文件。

为了能对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之为

文件控制块FCB,文件管理程序可借助于文件控制块中的信息,对文件施加各种操作,文件与文件控制块一一对应,而人们把文件 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一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文件目录项。通常,一个文件目录也可被看成是一个文件,称为目录文件。

文件控制块包含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使用信息。

①基本信息,包括文件名(标识一个文件的符号名,在每个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有唯一的名字,用户利用该名字进行存取) ;文件物理位置(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位置,包括存放文件的设备名、文件在外存上的起始盘块号,指示文件所占用的盘块数或字节数的文件长度);文件逻辑结构 (指示文件是流式文件还是记录式文件、 记录数,文件是定长还是变长记录);文件物理结构(指示文件是顺序文件、链式文件还是索引文件)。

②存取控制信息,包括文件主的存取权限、核准用户的存取权限及一般用户的存取权限。

③使用信息,包括文件的建立日期和时间、文件上一次修改的日期和时间及当前使用信息(这项信息包括当前已打开该文件的进程数、是否被其他进程锁住、文件在内存中是否已被修改但尚未拷贝到盘上)。

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只读文件,读写文件,可执行文件,不保护文件

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

第四层 --> 主机:如、、

主机名.域名=FQDN名 即 完全合格域名-

55. DNS有哪两种解析方式?如何解析?

正向解析:由域名查找IP地址;

反向解析:由IP地址查找域名。

56. DNS有哪两种查询方式?特点是什么?

递归查询:客户端得到结果只能是成功或失败

迭代查询:服务器以最佳结果作答。

57. 如何减轻单台DNS服务器的负载?

将同一台DNS区域的内容保存在多个DNS服务器中,通过区域传输实现负载均衡。

主DNS服务器建立主要区域,辅助DNS服务器简历辅助区域,共同维护DNS资源记录,任何一台DNS服务器故障都不会影响使用。

从主DNS服务器上将区域文件复制到辅助DNS服务器。

60. 一个主区域可以有多少辅助区域?

可以有多个辅助区域,且辅助区域也可以再有辅助区域。

在区域中创建子域来扩展域名空间的行为。

将子域委派给其他服务器维护的行为。

63. 子域与委派的区别是什么?

子域的资源在父区域文件中,他们公用一个区域文件,子域的权威服务器是父区域的权威服务器;

委派有独立的区域文件,给新域指定新的权威服务器。

F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69. 通过浏览器访问FTP的命令格式。

70. 命令行模式下,FTP上传、下载的命令是什么?

get:下载单个文件;

mget:下载多个文件;

put:上传单个文件;

mput:上传多个文件。

71. FTP的两个匿名用户名及密码是什么?

通过别名方式挂载到网站根目录下的其他目录

73. 虚拟目录有什么优点?

移动位置不影响站点逻辑结构。

74. 在web服务中,虚拟主机是什么?

服务器上运行的多个网站;

75. 实现虚拟主机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相同IP地址,不同端口号;

相同IP地址及端口号,不同主机名。

76. Windows防火墙有几种网络位置类型?分别是什么?

77. 加密技术的两个元素是什么?

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

79. 数据加密技术总体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80. 网络排错常用思路及每一步的作用或目的。

先ping回环地址,检查TCP/IP驱动是否正常;

再ping本网段其他主机,检查内网通信是否正常;

再ping默认网关,检查出口路由是否正常;

再ping其他网段其他主机,检查远程连通性。

81. 说明以下HTTP返回的状态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200:成功,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请求。

400:错误请求,服务器不理解请求的语法。

401:身份验证错误,此页要求授权。

403:禁止,服务器拒绝请求。

404:未找到,服务器找不到请求的网页。

500-505:服务器在尝试处理请求时发生内部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服务器本身的错误。

82. 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会收到以下ping请求返回的结果。

不在同一网段且路由无法找到对方。

ICMP过滤,如防火墙。

对方与自己不在同一网段,且未设置默认路由;

无法解析此IP或IP地址不存在;

对方或中途服务器繁忙,无法回应;

管理员系统与远程主机间线路故障。

本地或中心主机网络配置不正确;

本地或中心路由器没有工作;

中心主机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没有使用DHCP服务,且没有手动配置IP地址时,系统会自动配置该地址。

86. 请列出常用动态磁盘种类及对应所需磁盘数量、磁盘利用率、性能特点、冗余性。

简单卷、1块磁盘、利用率100%、性能无变化、没有冗余;

跨区卷、2-32块磁盘、利用率100%、性能无变化、没有冗余;

带区卷、2-32块磁盘、利用率100%、提升读写性能、没有冗余;

镜像卷、2块磁盘、利用率50%、降低读写性能、有冗余;

RAID5、3-32块磁盘、利用率=磁盘数-1、降低读写能行、有冗余。

87. 打开远程桌面工具的两种方式。

88. 以.iso结尾的镜像文件与以.gho结尾的镜像文件最基本的区别是什么?

.gho是GHOST镜像文件,是用GHOST备份的克隆文件,是用ghost恢复系统的时候使用的是某个硬盘或者某个硬盘分区的备份文件;

.iso文件就相当于一张光盘。

是DOS、WINDOWS系统对磁盘存储设备的标识符。

90. 盘符最基本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默认盘符?

C通常代表第一磁盘分区或称默认系统分区。

91. 顶级域中,以下域名代表什么?

org:民间团体组织。

92. 结合DNS查询方式,请说明完整的DNS解析流程。

在浏览器中输入想要访问的域名,浏览器首先访问自己的hosts文件是否存在映射关系,如存在则直接调用完成解析,如不存在则将访问请求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之后查询自己的缓存记录,如存在记录,则直接返回结果,如不存在记录则本地域名服务器会将请求发送给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根据该顶级域返回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返回的顶级域名服务器IP地址后,会将请求发送给该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查询自己缓存记录,如无法解析,则会再次返回下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地址后,重复上面的动作,直至查询到请求中的域名服务器地址。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接收到解析记录后,首先会自己缓存一份,之后会将解析结果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结果后便可直接访问该域名下的web页面。

93. 网线接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94. 制作网线的标准有几种?是什么?

95. 以上标准的线序是怎样排列的?

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96. 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规则。

97. PC较多的情况下,快速安装所有电脑的操作系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至少答出一种。

98. 为什么教室里面的PC自动获取的IP地址是172.60开头的,在不属于私有IP地址范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IP地址分为公网IP和私有IP,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IP地址的格式符合规则,设备就可以成功设置,在内部网络中使用。私有IP地址在公网中是不被认可的,因此私有IP地址范围内的所有IP地址,都无法当做公网IP地址使用。而公网IP地址如在内网使用,则不会影响公网,只要在同一网络中IP地址不重复,即可使用。

99. 有一台web服务器,某天某用户投诉上面某个网站速度很慢,如果你是服务器的管理员,以目前所学的知识,你将以什么思路查找原因,请列出排查思路和步骤及理由。(假设服务器有任意操作系统和软件)

首先检测服务器状态,排除硬件和系统故障;

然后检查底层网络状态,如互联情况、延迟、流量,排除网络和网卡故障;

最后检查web服务器软件运行情况。

100. 如何用一句话告诉一个6岁的儿童什么是交换机?

开放性题目,没有绝对权威的正确答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的ce有什么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