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画?

苏轼第一个提出“士人画”术语,并以此来对抗专业画家。他在朋友宋迪的侄子宋子房的一幅画上题道: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chu)秣(mo),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士人画”这个提法,看起来正是董其昌“文人画”观点的先声。显然,苏轼的定义不适用于特定的艺术风格,而只是表达了画作的一般特征。因此他的观察基本上与郭若虚(北宋绘画理论家)相同,但郭若虚重视画家的人格;而苏轼更在意画家的社会身份——职业画家即是“画工”,只有以画自娱才能称为“真士人画”。

郭若虚曾撰写宋代画史著作《图画见闻志》

黄公望/倪瓒/恽寿平/八大山人

十六位画家经典画册解析

“士人画”的提法,在苏轼其他著作里再没有出现。他更常使用的话语模式是: 艺术家是诗人,而不是画匠。他在对比唐代诗 王维与专业画家 吴道子的画作时暗示了这一观点:

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he)谢笼樊。

此外,在士大夫 燕肃的一幅山水画上,苏轼 写道:

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粲然日新;

已离画工之度数, 而得诗人之清丽也。

他更这样赞扬 李公麟: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

“龙池霹雳”的典故来自杜甫的一首诗,据说, 曹霸画出唐明皇最喜爱 的骏马,于是龙池里响起霹雳,这是精湛画工的体现。事实上,苏轼是在称赞李公麟是个好画家——因为他是个好诗人。

在唐代, 阎立本被称为“画师”,这是一种轻蔑的称呼。 到了宋代,士大夫们依然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在苏轼与李公麟合作的《憩寂图》的题跋上,他们明显透露出这种带有社会地位的倾向。在诗中,苏轼开玩笑地称李公麟是“前世画师”,而把王维的意味给了自己:

东坡随时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题作辋川诗。

在苏轼看来,一个君子不能仅仅是个画家,他应该是个学者或者诗人, 至少也是个书法家。这成为文人们的基本态度,他们通过社会地位来划分画家,而不是艺术风格。

他们的绘画宗旨自然也不同于职业画家。例如苏轼曾记录 下好友 文同的事迹——当有人拿着缣素来求画时,文同反应激烈:“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此为袜。’”

这种不以画换取钱财的行为,也被苏轼用来赞扬山水画家 朱象先

松陵人朱君象先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曰: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在苏轼看来,君子不能为了盈利而作画,朱象先的行为虽然有些极端, 但依然受到人们的敬慕。郭若虚为这些隐士进行了特别的归类,称其为“ ‘高尚其事’以画自娱者二人”。

郭若虚不在苏轼的朋友圈子里,却与苏轼的陈述类似。因此可以说,他的主要观点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看法。

还应当注意的是苏轼关于绘画的其他两个方面的论述。一个是对于形似的态度;另一个是绘画技巧。

关于形式的论述是他最有名的一联诗: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因为苏轼强调艺术的表现功能,这些线索确实为后来文人画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然而,苏轼在这里主要着眼于创作的过程,而不是作品。只有到了后来的 董其昌,才把这联诗用于风格的表述: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东坡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 态。余曰:此宋画也。

根据董其昌的观点, 自然审美的效果不同于艺术。从元代开始,山水画并不是希图取得自然效果。到了明代,绘画更明显成为了一种风格模式,而不是寻求再现事物。 苏轼也并不完全否认艺术的再现方面,对他来说,一幅画仍然是自然世界的有效影像。

他的一些作品提示了这个观点,比如在他儿子 苏过()的竹石图上,他题诗: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写真”和“传神”都出现在诗里,这些是用于人物画的术语。 文同(字与可)是以画竹而闻名的文人画家,苏过的绘画是他父亲苏东坡传授的。 苏轼认为他们抓住了事物的形似,自然应该受到称赞。

黄公望/倪瓒/恽寿平/八大山人

十六位画家经典画册解析

他还在黄荃的画雀图上题道:

黄荃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 且不能,况其大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君子应当知晓世间各方面的学问,才能够摹写这个世界。这里的艺术问题仅仅为了说明这一点。 苏轼确实认为一个画家应该熟悉自然

苏轼对绘画的观点常常反映出生气勃勃的禀赋。他对于绘画和诗歌的标准是“ 天赋匠心”。他谈到自己的写作就像喷涌而出的泉水,自然而出,毫不费力: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对唐代的 张彦远来说,绘画的最高标准就是“自然”,他劝告画家要超越自我意识。苏轼则把创作的过程同酒联系起来,这能激发他的灵感:

枯肠得酒盲角出,肝肺槎枒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写向君家雪色壁。

苏轼看来比较赞同快速的、无意识的行为,比如,依照 孙知微的样子,他描写下一位给皇帝画肖像的画家: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这个术语“神授”,即“放任自己的手”,指出绘画是在无意 识中完成的: 艺术家能够忘记手中毛笔,因为他已经成为笔的一部分。对于绘画技巧,苏轼最为自信的陈述来自下面几句: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诗句最后一联来自《庄子·达生》的故事:一个渡船人“操 舟若神”,别人问他操舟是否能学,他回答善游者就能做到。这个寓言旨在说明, 对于善游者来说,进入水里就像回到家里那般自如,以至于忘记身在何处。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位高人理所当然能成为作家和书法家,无需学习也能自如运笔。理论上说,书法训练是绘画技艺的基础;这当然是文同画法的基础。然而, 明显矛盾的是,苏轼强调技术能力,在“道”(对生活与艺术的正确态度)与“艺”(艺术或者技巧、技艺)之间作明显区分。

黄公望/倪瓒/恽寿平/八大山人

十六位画家经典画册解析

苏轼天生地没有神秘主义倾向,对他来说,“道”可以简单 理解为正确靠近生活与艺术。在文同的一幅画的题诗中,他提到了艺术创作就是将自我与对象融合: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苏轼提到了《庄子》的作者庄周,他还用了“嗒然”和“凝神”描绘一种入定状态。这种对艺术创作的阐释,也出现在《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里。里面的短语“以天合天”就是说 木匠的天性已经融入木头的天性中,得以创造出完美的作品

在苏轼另一首关于画雁图的诗中,苏轼引用了与此观点有关的典故: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在入神状态里,人的身体如同槁木,诗中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领受。 野雁处于一种旁若无人的自然状态,而艺术家能够观察到。唐代张彦远便描述了这种绘画过程:

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为 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从这些诗可以看到,苏轼关于艺术创造的探索还是传统观点。要注意的是,苏轼并不常常使用这些术语。在另一方面,黄庭坚比较倾向于这种阐释。

关于艺术创造过程,苏轼有更为客观的看法,在他总结早期思想的一段话里体现出来:

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 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

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没有常形,也就是说,它们的形态不是一种定势,会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 艺术家必须要感知它们的存在方式,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

在绘画形式中,“理”是一种让人信服的正确观念。如果掌握这个理,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得心应手,并符合人们的期望。

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理”——即事物应有之道。因此, 当文同被认为掌握了竹石枯木的“理”时,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所有方面令人信服地呈现这 些事物。最终,文同所得之“理”将他与竹子融贯为一,就创造出了优秀之作。

理论上说,第一阶段的智力要求更高(掌握事物之理),但理与物合就说明,画家必须深入了解外在自然,不管这种了解是理性思考式的,还是神秘移情式的。 对艺术家来说,这两方面的卓越素质都是必需的。只有像文同这样的高人逸士才能将天性融贯到竹中,受到启发,寻找到事物本来之理。

黄公望/倪瓒/恽寿平/八大山人

十六位画家经典画册解析

—— 月雅好书推荐 ——

以下精选好书,点击图片选购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棕色的和谐》或者《鲁昂大教堂》作者是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
《棕色的和谐》这幅画显然是在一天下午画的;当时天气阴冷,气氛忧郁,光线晦暗而又沉闷,只见大教堂耸立于一片灰色的天空下,画面上用的是赭石色。
灰色的大钟,四周细细涂抹了一点既蓝而又带深灰的颜料,中央部分用的却是黄褐色。中央三扇大门如同三个黑沉沉的洞穴;那木门的深暗色今日仍可从画面上看出来。在以灰色为主的这种深暗色度的调和之中,我们仍可看到停留在各种雕塑上的光的符号,因为这些雕塑是用少量活跃的色彩绘出的。
彩绘玻璃窗上的蔷薇花饰,在正中大门小尖塔后面用的是沉浊的蓝色,因而清晰可见。
  相反,《鲁昂大教堂》这幅画是莫奈在一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改换窗口画出来的,存放于马尔莫当博物馆。如今仍保留着草图状态的这幅画,稍稍从侧面看去,其黄色和浅玫瑰色已随着侵入其基础部分的巨大蓝色暗影而看不出来了。
在正中的三角楣顶端,阳光和暗影却异常分明;珊瑚红的笔触在门框处呈曲折状,为突出每个空隙处而使用的鲜红色和橙色,使得整个建筑熠熠生辉。各处雕塑则因用的是淡蓝色而基本上难以看出,塔楼上的尖形拱肋、小尖塔以及高过淡紫色大圆花饰的长廊都用的是这种颜色……阳光及各种折射光的明灭不定似乎都在使得建筑物得以形成,而又将其化解……除正门的上方,颜料都用得很淡。
为恢复光的活力,莫奈发明了一种非常具体的“粗糙而又粘稠”的笔法。他的这些有关大教堂的画是在吉维尔尼的画室中完成的。

他不仅定义了波普艺术,还道破了传统艺术家们最不愿承认的事儿:艺术可以流行,还可以做得很商业。

他是谁: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好奇心:为什么汤罐头不能成为艺术创作的内容?画可口可乐瓶难道就不是艺术了吗?

“在 60 年代,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味盎然。在 70 年代,每一个人开始抛弃每一个人。60 年代吵吵嚷嚷,70 年代空空荡荡。”

说这话的人,正是那个在吵嚷的 1960 年代,引领起一场波普艺术革命的人。但他对 1970 年代的描述,似乎又不那么准确了。至少,就他自己而言,他从未被 1970 年代所抛弃。他从未被任何时代所抛弃。

在美国 1950 - 1960 年代的艺术家里,他是最早对艺术和商业的关系直言不讳的人,“商业艺术是艺术的下一个阶段。”

这句话,站在当时来看是预言;站在现在往回看,却更像是他的处心积虑。所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

在沃霍尔所活跃的 1960 年代初期,美国几乎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 18 岁以下——那是年轻人的时代。1950 年代摇滚乐和黑白电视剧带来的精神释放,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这些人一边反对保守、对固有文化保持质疑或不屑,一边享受着 1960 年代初彩色电视机带来的新鲜感,以及电影、广播、小说等流行文化衍生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胃口正变得越来越大。

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贾斯培·琼斯首先站了出来。他们反对达达主义所崇尚的“虚无主义”,想方设法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于是,人们在艺术作品里看到越来越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流行的快速消费品先是被拍成照片,然后通过丝网印刷技术跃上画布。

罗伯特·劳森伯格的 《床》, 画布上挂着睡袋和枕头,并布满了五颜六色的颜料

沃霍尔最先捕获了这个潮流,开始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大批量的绘画。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商业画家,专门绘制广告画。

1962 年,他创作的《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在洛杉矶展出,它包括 32 块帆布,每一块都画上了一个金宝汤罐头,使用半机械化的丝网印刷技术完成。这个现在被看作是沃霍尔代表作的作品,在当时的反响却很一般。反而是这场展览所引发的关于“沃霍尔到底是不是一个艺术家”、“《金宝汤罐头》是否有艺术价值” 的讨论,让当时还没什么影响力的沃霍尔成为了艺术圈里的谈资。

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

沃霍尔本人是不怎么在意这种讨论的。他相信属于他的艺术时代即将到来。他相信,商业社会加速了消费品的同质化,也把阶级给抹平。而流行文化正是商业社会里最具魔力的东西,无孔不入。

“有钱人和你喝一样的可乐、吃一样的热狗、穿一样由国际女装工人联合会生产的衣服、看一样的电视与一样的电影。” 沃霍尔说。

既然生活都已经不分阶级,又为什么要把艺术区别对待?

后来,他用一样的方法创造了以可口可乐、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为主题的作品,全都是关乎当下或流行的主题,要么就是生活当中最平常不过的东西。

他改变了艺术的内容,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为了加快创作的效率,他干脆雇佣了助手,让他们完成作品中的环节,自己只在最后签个名。整个过程就好像工业生产的流水线。

“沃霍尔画什么根本不重要,因为他的客户只看得见他的签名。” 艺术评论家。

1964 年,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单幅作品售价 1500 美金。这触动了他的艺术家同行,也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关于艺术价值的讨论。在一些人看来,沃霍尔的作品欠缺技巧,只是在卖弄概念,把“流行”当作自己的挡箭牌。

但这种“卖弄概念”的做法,沃霍尔之前就有人干过了——杜尚和他的那只马桶,曾让整个艺术圈吵得不可开交。但沃霍尔之所以空前绝后,是因为他不仅创造了概念,还是把这种概念普及给全世界的人:平常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流行?他定义了波普艺术,这定义本身又变成了更具价值的东西。后来者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或者村上隆,哪一个不是这个基础上的再发展?

他还不停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聚焦之下,为的是保持永久的曝光度。这种自我宣传在四五十年代的艺术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丝网印刷之后,他涉足电影、电视、雕塑、音乐,还创立了杂志《访谈》(Interview)。但他一点不满足。他说他非常嫉妒李维·斯特劳斯,因为他发明出了能大量生产的牛仔裤。

“我想我可能是全世界最善妒的人之一。如果我的左手画出美丽的图案,我的右手便满心嫉妒。如果我的左腿跳出优美的舞步,我的右脚就开始嫉妒。”他的嫉妒让他停不下来。

1987 年,他死于突发性术后心律不齐。今年六月,沃霍尔于 1962 年创作的《一块钱纸币》以 2000 万英镑的价格售出。时代什么时候抛弃过他?

这是 “50 个有好奇心的人” 系列,我们将介绍:,,艾萨克·阿西莫夫, ,亨利·卢斯,,约翰·亨德里克斯,,,,盛田昭夫,,诺兰·布什内尔,,乔治·伊士曼,,,冯·诺依曼,拉里·佩奇,,戈登·摩尔,安迪·沃霍尔,,“中本聪”,,,,保罗·史密斯,,萨奇兄弟,查理·芒格,,,林纳斯·托瓦兹,,马克·安德里森,埃德温·兰德,,,,哈利·厄尔,蒂姆·伯纳斯·李,,雷蒙德·达马迪安尼古拉·特斯拉,,,吉姆·克拉克,霍华德·休斯,。名单可能会继续扩充,如果我们发现了足够了不起的好奇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幅画是谁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