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少阳四个少阴是什么卦?

六爻分四象,四象主要有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象则可称为“量变区间”。

“四象”这个概念形象化地展现了事物质、量互变的演化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六爻老阴老阳。

老阴表示的地支:酉戌亥三支为太阴

(1)老阴表示的五行:水

(2)老阴表示的季节:冬季

(3)老阴表示的时间:夜晚

(4)老阴表示的时间:玄武

老阳表示的地支:卯辰巳三支为太阳

(1)老阳表示的五行:火

(2)老阳表示的季节:夏季

(3)老阳表示的时间:中午

(4)老阳表示的时间:朱雀

1、春、夏、秋、冬的次序是永远不会改变

人类的任何力量皆无法改变它,只能顺从它的变化。太阳早晨在东方升起,中午日挂当空,傍晚在西方降落,子夜藏入地下面,这个运动过程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永远不会更改,这就是自然律。

2、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大四季

朝午夕夜是一天中的小四季。四季的性质是春季“生发”,夏季“生长”,秋季“收敛”,冬季“收藏”,“生长收藏”自然律?在此我们称之为“四象阴阳”,阴阳孕育了万物生长、开花、结果、收藏的过程,若将这个现象用太极哲学术语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四象育物”。

3、生长、开花、结果、收藏的过程就是“四象育物成”

生长收藏是中医术语,《黄帝内经》将它列为万事、万物、万象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即“自然律”。

由于“阴阳”表示的是相反相成的“两”面互有消长的过程,而不是铁板一块、静如死水的机械实体。

1、从阴盛阳衰之极(太阴)

经过阴渐衰、阳渐盛、趋向阴阳大致平衡(少阴);

2、从少阴经过继续阴渐衰、阳渐盛

达到阳盛阴衰之极(太阳);

阴渐盛、趋向阳阴大致平衡(少阳);

4、从少阳,经过继续阳渐衰

一日之由子、卯、午、酉四个时辰分成四段,还有月亮绕地一周所绎讨的天宫二十八宿按方位所分之东、西、南、北四宫。这最后两个“四象”,即四季与四宫还以更形象化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作为标志。

当阴阳两仪的概念出现并固定之后,周易的体系方才开始建立。犹如万丈高楼打下的第一道地基已经坚固了——但是,此时的体系还算不上成熟完备。

在阴阳两仪的概念基础上,古人开始做出下一步的探索。

古人发现,如果尝试着将“阴”和“阳”进行两两排列,就能得到下面四种可能,它们分别是:、

阴阴、阴阳、阳阴和阳阳。

而在易经体系中,对这四种情况则有着专门的命名方式,分别命名为:太阳、太阴、少阴和少阳。

初学者经常误以为,上述四种情况的排列是随意的,可以更换的。但值得注意的,这种看法并不正确,这些情况的排列不仅不能随意,而且还具有相当的逻辑关系。

可以说,“太阴”是一切事物开始循环的起点,在这个时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等待着未来的变化。

但到了“少阳”,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下方是阴,上方是阳,代表着从外部环境开始,发生了变化。

而“少阴”时,上方是阴,下方是阳,代表阳在进取而阴在退守,变化继续进行中。

最终,“太阳”完全接管了态势,表示阳取代了阴,变化完成,一个周期予以结束。

这样的变化,总是不停地在我们身边循环往复着,花开花落、日升日降,大到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循环,小到一朵水滴从产生到滚动再到滴落、汇聚,都具有这样的四个步骤。

在《易经》中所列举的如此四种情况中,阴阳排列由下而上,这种改变顺序,并非偶然。

下,被易的体系看做内部,同样,上被看成外部。

只有外部的规律先出现变化,内部才会因此而产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越了量的变化之后,质的变化随之出现。于是,“太阴”最后成为了“太阳”。

在这个过程中,“太阴”的第一次变化,是其上部的“阴”变为“阳”,而产生了“少阴”。

第二次变化,是在“少阴”中,“阳”进一步深入,于是“少阴”中的阴阳位置互换,成为了“少阳”。

可以说,从“少阴”到“少阳”,是变化中相当关键的一步,通过这一步,形成了主客移位。

之前的阴阳态势完全转化,事物发展迎来其转折点。如果将这种阴阳变化的过程看做一场战役,那么,这时候发生的变化显然是关键性的一战。

这次战斗的结果,最终推动了“太阴”的完全转变,成为了“太阳”。

不过,是不是到了“太阳”为止,情况就完全静止了呢?答案当然并非如此。当“太阳”出现之后,还会进一步继续演变循环,重新走回“太阴”,并继续循环下去。

整个宇宙实际上就围绕着这样的四种现象进行着永无休止的循环。因此,对这样四种现象进行观察,分辨其前后、左右、上下的界限,就能够让研究者们感悟发现自身乃至周围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

正因为如此,在《易传·系辞》中这样评价上述四种现象:“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意思就是说,利用对“四象”的认识,人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自然界和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例如,四象在天上表现为日月星辰,在陆地上表现为四季循环的春夏秋冬,在方位上表现为东南西北的不同方向,而在家庭关系上表现为父母子女的血缘辈分等。

《易经》中的四象概念,作为易学体系中符号变化发展中的过度层次,对“阴”和“阳”的概念,进行了更深入一步的变化类比,可以说,它承上启下,对之后八卦符号的形成建立,做出了重要的奠基和准备。

四象,在易学体系中得到创立之后,更多地融入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概念、传说。

例如,在中国神话中,四象被形容为金、火、水、木四种相关的自然能量。

不久之后,四象又在传统文化中被四种神兽所代表和象征。按照顺序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青龙,代表少阳,象征东方。

白虎,代表少阴,象征西方。

朱雀,代表太阳,象征南方。

玄武,代表太阴,象征北方。

因此,如果按照四象发展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方法应该是玄武——白虎——青龙——朱雀。

不过,由于古代人在画图时,以上方为南面,以下方为北面,因此,就有了“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的位置说法。

有意思的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日后的迅速发展,五行学说一度完全解释了易经体系。而根据五行学说,四象的代表形象分别如下:

青龙不仅代表了东方的灵兽,同时还代表着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因此应该是青色的。而在传统的二十八星宿中,它还代表了东方的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则是代表了西方的灵兽,由于西方属金,而金的主色是白,因此应该是白色的,代表秋季。在二十八星宿中,它代表了西方的七星(奎、娄、胃、昴、毕、觜、参)。

朱雀的原型有很多,例如锦鸡、孔雀、鹰、燕子等等,也有人认为朱雀就是传说中凤凰的一种。无论哪种说法,朱雀代表南方无疑,又由于南方属火,火的颜色是红,因此它是朱红色的,代表着夏季。同样,它也象征了南方的七大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玄武则并非是一种动物,而是由龟和蛇所组成的灵兽。

玄武的本意乃是玄冥之处。其中,玄就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暗寒冷的意思。

最初,上古之人用黑色的龟甲来进行占卜,因此,在他们眼中,乌龟就具有了某种灵性,可以去往寒冷的阴间,见到祖先的神灵或鬼魂,再将答案带回来,并显示给世人。不过,这样的形象未免有点令人不易接受,于是,古人又找到代表了生殖繁衍的蛇的形象,并让两者合体而出现,说明阴阳配合的重要性。由此,玄武就代表了北方,因为那里属水,而水在五行体系中的颜色是黑色的,由此而采用了黑色以命名,并让玄武作为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大星宿的象征。

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北方的玄武被不断升级,成为北方“真武大帝”,远远有别于其他三位灵兽:青龙和白虎只能担任山庙的门神,而朱雀成为了南方的九天玄女。

有意思的是,当道教发展到东吴时代,人们还为四象分别起了人格化的名字。其中,青龙叫做孟章,白虎叫做监兵,朱朱雀叫做陵光,玄武叫做执名。

关于四象和四灵兽之间的故事,当然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易经原有的体系。但是,从另个方面也能够表现出,“四象”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实际上,“四象”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贡献的意义之深远,确实也超过了在《周易》一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四象”将“易”学说同天文观测加以结合。

在天文上,由于四象概念得以引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所能观测到的天空范围,进行了更加明确、形象的划分。

天文学家们结合当时的封建国家机构制度,将天空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

其中,三垣分别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同当时现实生活中的皇宫结构和位置相对应,太微垣则同贵族官员们的府邸办公场所相对应,天市垣则对应的是商业区域。

看来,天文学家们始终没忘记要讨好皇上和贵族,不管天上地下,皇帝永远正确那是没错的。

而这样的三垣,构成了天象中的“城池”,环绕在城池之外的,则是四象,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东方青龙的范围,即包括春夏之交的室女星座、天秤星座、天蝎星座、人马星座等等。

西方白虎的范围,即对应现代秋冬之交的白羊星座、金牛星座、猎户星座等等。

南方朱雀的范围,相当于今天夏秋之交的摩羯星座、双鱼星座、白羊星座、飞马星座和仙女星座。

北方玄武的范围,相当于今天冬春之交的双子星座、巨蟹星座、长蛇星座、巨爵星座、乌鸦星座等,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四象的概念,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水平才上升到同时期世界最领先的高度。

二、“四象”将“易”学说和地理、建筑实际相结合。

同样,“四象”在中国古代地理和环境观测体系中,也被充分运用。

在传统风水学中,“四象”概念被用来预测地形环境对其中人类个体所产生的吉凶影响,以便于其中个体能够积极地行动,从而趋吉避凶。

随着历史变化发展,四象学说在风水中始终被重视和继承,同时影响着整个中国的地理科学发展、建筑文化发展等等。

例如,今天位于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其最上层有着五种颜色的泥土,按照方位,分别是:东为青色,西为白色,南为红色,北为黑色,中央则为黄色。这些泥土从整个中国不同方向的地方精心挑选运来,以表示来自四方的臣服和朝贡。

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四象的概念,还被广泛地运用在房屋建筑的地址选定、布局设计和建造施工等方面。通过对四象的研究,古代建筑学家提出了坚持“左活,右通,前聚,后靠”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表现在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上,就是保证建筑左边应该有一定的溪水、河流,右边有充分通常的过道,前面应该有一定的聚气环境,而后面则要有山地丘陵等可以依靠的地理事物。

同时,“四象”的概念,还影响了中国建筑的方位特征,正因为四象的作用,中国建筑无论是民居、宅邸还是皇宫大内,都希望尽可能地可以面南背北、面水被山。

这是因为,南方的气候温暖、阳光充足,能够保证人类居住和生活总是能在最合适的温度下进行,而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又能够便利生活。背后是山,则能够阻挡从北方低纬度地区而来的寒风。

总而言之,没有“四象”,或许中国的传统天文和地理、建筑学说也能得到发展,但是。是不是能站到如此的历史高度,能不能具备良好的传承积累,就未尝可知了。

五行的生、克、制、化、合、墓、绝、破,都是为人的社会行为和个体心态取象提供方向,作为社会中的人,个体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六亲的概念来源于把五行社会行为化,把人的社会行为和自然五行联系在一起,只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预测上的应用,五行的作用关系来源于把四象规律归纳化,四象的规律来源于把阴阳二气分类化和与实际自然气候规律进行了对应。二十四节气是把冷暖这对阴阳二气的变化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所以“气”的概念在这个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就是按照“气的变化来指导生产。”

四象规则反应在社会层面就是人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按照易经的理论就是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四象类象,人在社会行为活动中面临四种力量的左右,分别是支持力,阻力,排斥力,掌控力。四象法断卦围绕着这四种力展开对人的行为分析,可以清晰分析预测者心里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一、四种力和五行相互作用关系取象规则:

四种力以世爻为太极点,分析世爻与卦爻和日月的关系。

支持力:支持力表示六爻中的五行相生,包括日月对世爻的生,应爻对世爻的生,动爻对世爻的生,变爻对世爻的生。

五行相生的取象为支持,肯定,认可、喜欢,给予、付出、帮助、同情、热情等意象,相对于世爻其他爻对世爻的生具主动性,世爻具被动性,世爻的决定和愿望得到支持。

阻力:阻力表示六爻中的五行相克,日月对世爻的克,应爻对世爻的克,动爻对世爻的克,变爻对世爻的克,爻与爻之间的相克。

五行相克的取象为增加难度和扩大阻力,反对、反驳、打击、制约、对抗、等意向,相对于世爻其他爻的克具主动性。世爻具有被动性,世爻的决定和愿望受到阻力。

排斥力:排斥力表示六爻中的五行相同。日月和世爻相同,应爻和世爻的相同,动爻和世爻的相同,变爻和世爻相同,爻与爻之间的相同。

五行相同的取象为主张不同或者相近,相互推诿,貌合神离、来来去去,相互设置阻力,意见不同等意象,世爻和其他五行相同的爻在想法和行为上处于拉锯状态,都缺乏主动性,世爻的决定和愿望受排斥。

排斥力从五行角度观测其实就是同阴或者同阳的五行两两相遇,两金相遇其实质在先天八卦看就是两个阴卦的相遇,是土克水,因为土是平衡其他五行的阴阳的,所以土克水是在解决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金的排斥力是在相互定规则,木的排斥力先天八卦是两个阳卦相遇,是火克金是去追求名利,所以木的排斥力是因为利益或者付出不对等而有矛盾,火的排斥力则是领导之间的话语权之争,水的排斥力带有包容的矛盾,解决排斥力最好使用泄的办法,生则使矛盾增加。这段话很重要,四种力都可以归到五行层面来取象,这就是触类旁通。

掌控力:掌控力表示六爻的爻对月日的生克,世爻和应爻、动爻、变爻,以及爻与爻之间的相生相克。

月日对卦的墓绝空破都是判断卦爻掌控力的具体指标,为卦爻的取象提供方向。卦爻的行为受到日月的限制。

世爻的五行被泄有两种情况,一是世爻克其他爻和日月,另一种是世爻生其他爻和日月。取象为想得到,急不可耐,手段直接,想法简单,世爻处于主动性,世爻的决定和愿望想要掌控。

掌控力就是少阳,支持力就是老阳,排斥力就是少阴、阻力就是老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阴少阳的八卦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