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主机电源太小,加显卡如何单独供电?

对文中一些错误的更正:光刻和INTEL BROADWELL跳票那一段描述有误而且记忆混乱了,光刻只是一个步骤,多少纳米制程也不是电路之间的举例,INTEL跳票和台积电无关,INTEL自己有晶圆厂,跳票原因比较多,而且BROADWELL是14nm制程,不是16nm。最后一部分有朋友指出一些中端核心并非阉割,而是完整核心。说的对,楼主写的太快,不小心按照自己个人理解写过去了:在楼主眼里同一架构的产品,旗舰以下都算阉割...

一个月前的双十一,楼主写了一篇关于电脑主板的经验

一个月后的双十二,楼主挽起袖子,开始动笔第二弹:台式机非专业独立显卡经验系列。(呃,楼主好像总是在热火朝天剁手日静心写作,果然anti-social )

关于前一篇主板经验,参与评论互动后,楼主总结以下几点:

楼主写文章会尽量避免推荐某一个品牌、型号。原因很简单:DIY精髓在于按需选件。第一,码字的不了解读者的具体需求就贸然推荐既不负责也缺乏诚意——对DIYer来说,“标配”是敏感词(网上有些地方甚至写一套配置作为“年度标配”,各位自行逻辑判断)。第二,需求千千万,一篇文章怎能涵盖所有需求呢?更遑论一刀把需求砍成上中下/贵中穷几档。因此楼主只在评论里对具体的需求询问尽绵薄之力。

“按图索骥”——选购类经验文的终极目标就是这四个字。可矛盾在于:如果写的太细、着力点放在具体的产品线、代工关系、性能指标,根据板卡几个月到半年一升级的节奏,很快文章就过时了如果抛开具体的东西,仅从一些延续了许多年的指标入手,自然生命力强不易过时,对一些不甚了解来龙去脉的读者可能造成一定阅读障碍,减弱选购指导意义经过考虑,楼主选择了后者,在这篇文章里楼主也会如此,但是会调整结构,尽量让读者看了文章后直奔卖场/网店就能思路清晰的选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3、评论里有一些朋友提到上篇经验写的太复杂太麻烦太蛋疼,选个配件还调研那么多,人力不是成本?楼主双手赞成这些朋友的评论,因为这些评论正好反映了“够用就好”的需求,楼主正给女王大人配的机器也是“够用”类。可是,站在作者的立场是不能怕复杂麻烦蛋疼的,码字的麻烦是为了读者的方便就像SMZDM一样,编辑搜索整理发布促销信息不麻烦吗?但是显然用户获得了方便。楼主不小心自发地成为不领工资的编外码字员,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有所收获。

接下来进入正题——显卡。不久之前有值友写了两篇重点介绍品牌、代工、散热、滤波电容的文章,大家可参考

楼主这篇会尽量避免重复内容,以求给大家新的视角其中楼主有些观点和前人不一致甚至相左,不争吵不撕逼,见仁见智

还有一篇值友分享了显卡天梯图。特地补充下一家之言:天梯图应急时防忽悠很好用(比如人都在卖场了,不能让JS看出来自己心虚),但不可尽信。影响显卡性能的有GPU核心架构、核心和显存频率、显卡驱动、测试用硬件系统的变量控制、测试软件、具体游戏测试等等,甚至和运行状态有关——都知道显卡TDP墙吧,在温度或功耗达到厂商阈值后就会无差别强制降频运行,影响成绩。通常我们看到的天梯图是用跑分软件分数做出来的,非常局限;好一些的天梯图会用一套评分体系加权评分后用百分比天梯图,仍然比较笼统。游戏厂商通常会加入A或N的游戏计划,通过分享代码对阵营内显卡特别优化,而且对驱动升级特别敏感,甚至一个鸡血驱动发布后又能再战两年——不能脱离实际应用论英雄。相对简单、更符合需求的方法楼主会在后文提到。

在参考上篇主板文的评论后,楼主决定显卡以“散点”形式展开,每个点开头放两个主观判断指标,每个指标评分从一根黄瓜五根黄瓜 评级。计划写三篇连载经验:

《篇一:GPU、显存和供电介绍及市售主流核心一句话点评》 – 即本文,主体部分计划6000字,实际12000字

《篇二:视频接口、散热器、软件及附加值介绍》 –计划字内

《番外篇:几个值得讨论的主题》(主题待定)-计划字

(有精力的话可能还会写其他的大件如CPU及散热、硬盘、机电,怎么也得2015年去了,今年完成三篇显卡就够呛)

楼主的台式机相关经验均在SMZDM首发,而且目前为止仅发布在SMZDM上,而且暂时也没什么想法自己搬去别的地方。所以欢迎随意转载,转载请勿冠以张三李四之名(写“佚名”都好哇,当码字员很累的!楼主也不是IT从业人员,写经验占用的是宝贵的游戏时间

所有所学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每到一个阶段,再仰望那些高人们,仍然看不到肩膀,活到老学到老,与大家共勉。

·价值取向:关于这个点对显卡价值的重要性评级,换而言之,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指标可作为评判“值不值这个钱”的参考。

·选购意义:偏实际需求的重要性评级,简而言之拿到一张显卡,建议先了解这部分高分的项目。

双高分=重点关注(如显卡核心决定显卡档次)。

价值高分选购低分=特定/小众需求的关注点(比如多路高端显卡SLI关注的超薄水冷散热器)。

价值低分选购高分=从整体到部分都值得关注的点(如尺寸)。

1、 架构/显示核心(GPU)和显存

*注:这个点理论信息较多,因为是显卡的核心价值所在,请见谅。理论部分已高亮深绿色,不想看可直接跳过。

毫无疑问,核心决定档次,一种架构及其对应的研发代号(如N记“曼哈顿计划”系列和A记“群岛”系列)体现一代显卡的整体水平。一切理论核心指标的直接对比必须在一个架构内才成立。A、N掐架多年,目前两家的架构已不像当年那样容易直观对比,但至少在一个阵营的一个架构内,我们能直接看到不同型号的档次。

注:关于当前主流架构的技术指标和评测可参考如下链接。

nVIDIA麦克斯韦官方页面(不好意思只找到英文版的)

对于一般消费者,显然不太可能跟随厂商技术的迅速发展,通常配完电脑就取关,等到下次再配时已然落伍。一个简单、迅速跟上队伍的方法是: 先了解当前最新两代显卡从高到低什么核心(有余力可大致浏览一下当前架构特色),然后用一般方法在同一架构内找到备选核心,接下来搜索相关评测,将A和N不同型号的档次大致对应起来,接下来才是具体产品的选购。

显存之于GPU,正如内存之于CPU。GPU负责各种渲染和运算,而显存就是起储存作用。涉及储存就涉及数据传输,进而容量、速度、延迟就是显存的主要指标。后文将对显存容量、类型、频率、位宽展开叙述。

先来看看在同一架构内各型号的重点参考指标,AMD和NVIDIA都有份,不偏不倚

AMD 当前从高到低分为R9、R7、R5系列,其中R9基本落在千元价位上方,R7是低端常见的500-900价位,比较适合搭配Intel入门平台以弥补I家核显性能(APU的核显就是R7马甲),而R5在楼主看来无需关注。 先看一个当前A卡核心数据的手录表:

·制程:和CPU一样,显示核心GPU也是光刻技术的产物,28nm即内部电路之间的距离,是光刻技术精度的体现(楼主读书那会儿GPU还是微米级),数字越低则精度越高,相同物理尺寸的GPU就能写入更多信息,性能就越强。半导体厂商如INTEL、AMD、NVIDIA占据世界光刻技术的领先地位,其设计交由下游厂商进行生产,良品率达标后即可发布新品、投放市场。P.S.INTEL下一代BROADWELL处理器本来今年要发布,但由于台积电16nm良品率问题,被迫跳票,才特挑了一批HASWELL官方超频,推出I7-4790K领衔的HASWELL REFRESH,再把8系芯片组小改动直接改名9系一起推出,用来填补跳票的尴尬。 通过制程可以直接判断一系列GPU是否是同一代产物(或者同制程下几代),上图可看到只有最低端的R5-230是40nm制程,显然和大哥们不是一代人。实际上R5-230是大哥们的前辈,真身是HD6450,也不是AMD目前主推的GCN架构,个人推断是用来填坑充数的玩意儿。

·流处理器数、纹理单元(TFU)、光栅单元(ROP):这些是核心运算和渲染的部分,好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运算效率(如GCN架构相对前辈的革新,如MAXWELL架构对KEPLER架构的优化),在这些部分的执行下获得显卡性能。不管A还是N,单核旗舰都是一个架构的完整形式,然后通过层级的阉割来完善整个产品线。根据上表不难发现这些什么单元什么单元的个数都是8、16、32、64的倍数,似乎符合某些数学规律。理论模式开启,请看AMD

上图是一个完整的Tahiti核心,也是GCN架构横空出世的第一炮,关键部位楼主已加中文注释。这个核心对应的显卡即HD7970,上代单核旗舰。之所以用上代旗舰举例,是因为它的马甲卡R9-280X还在发光发热。从图可以看到GPU的绝大部分都被2048个GCN流处理器占据——→每16个GCN流处理器组成1组SIMD向量单元——→每4组SIMD和1个标量单元联合4组TFU纹理单元组成一个GCN阵列,即计算单元(Compute Unit)——→32个GCN阵列和完整的32个ROP光栅单元提供显卡的主要渲染能力。虽然目前AMD被NVIDIA MAXWELL双雄打压,但GCN架构的潜力非常大,首先并行的堆栈结构可以做到很庞大核心、带来性能的倍增;其次提供高显存带宽,在多通道显示信号输出方面毫无压力,即便中低端的R7核心也能实现单卡6屏输出(这方面NVIDIA不能不跪)。GCN到目前为止从1.0到1.1到1.2已经三代,基本架构并未变化,而同架构的优化可以给老核心实现“第二春”,比如前段日子发布的纪念版R9-285显卡(TONGA核心)。

R9-285从核心参数上和R9-280极为相似。R9-280即HD7950的马甲,在上图完整版的基础上阉割了4个GCN阵列,因而流处理器数降为(32-4)x (16 x 4)=1792个,同时TFU纹理单元降为(32-4)x 4=112个,32个ROP光栅单元得以完整保留。R9-285则进一步阉割2组显存控制器,使显存位宽降为64 x (6 - 2)=256bit。表面上看,R9-285更缩了,而实测成绩显示R9-285整体性能不降反升,处于R9-280和R9-280X之间,满载功耗却比R9-280了60W(普大喜奔)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AMD在1.2版本中对GCN架构进行了优化,至于怎样的优化,抱歉楼主不知道。楼主知道的一点是,位宽下降直接导致带宽下降,这种阉割对于超高分辨率下的数据吞吐非常不利,AMD通过加入色彩压缩来压缩带宽占用,从而抵消带宽下降的负作用。比如3个RGB像素,A(255,0,0),B(255,1,1),C(255,1,2),而压缩后,这三个点以相关性储存,即A(255,0,0),B(0,1,1),C(0,0,1),同样的红色以0替代——这种色彩压缩技术叫“DELTA

用刚才讲的方法看制程,发现低端非主流区也乱入了个40nm的“爷爷辈”——代号为费米的GT730旧版。再对比GTX980和前代单芯旗舰GTX780TI,晶体管数降低、CUDA核心数(流处理器数)、纹理单元、显存位宽、带宽、功耗均低了一截(ROP光栅单元增加),是NVIDIA对开普勒架构的优化让让GTX980成为了“新一代的开山怪”纯理论模式开启,图解开普勒到麦克斯韦的核心设计优化(密集恐惧症警报

从对比图可以看到,最直观的差异在于GM204完整核心的GPC从5组缩减为4组,核心面积和晶体管数相应减少,功耗自然同步降低。仔细可以发现每组GPC内部结构也有差异,继续看图

相信通过上图的直观对比和总结,楼主已经讲清楚了GTX980/970相对GTX780TI/780在核心层面的主要优化(图片加注释太方便了,省字数)。除此之外,“NVIDIA还改进了H.264编码器NVENC,编码解码速度更快,且在系统轻载时能降低核心功耗”(广告语)。对理论部分有兴趣深入了解请参考 NVIDIA GEFORCE

大家可以发现,涉及GPU性能的名词几乎都是渲染相关的。的确,显卡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建模、渲染(严格的讲是程序完成,显卡计算,此处笼统全算显卡头上)。建模是三维图形的基本构造,经过材质渲染使其“充满质感”,再对一些可以妥协的部分(如海面、旗帜)辅以贴图,最后加上光影特效(如极品飞车系列),让玩家体验游戏大作。

小结:制程决定“第几代”,核心架构决定GPU运算能力,流处理器、纹理单元、光栅单元等执行渲染。同一架构下的不同级别显卡均为不同程度的层级阉割而来。厂家通过对原有架构的优化可以实现性能的大幅提升或功耗的大幅下降。

·核心频率: 频率对性能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AMD和NVIDIA显卡都拥有boost功能,即在基础频率下的自动超频。注意:由于TDP墙的存在,如果温度或功耗超过阈值,哪怕在FutureMark烧机,仍然会强制降频。

·显存容量:即将迈入2015年,广告领域仍然到处充斥着诸如“2GB超大显存”的言论,就像永远辟不完的谣,楼主也再提一下这个。显存容量主要供LD/ST交换数据使用,即加载和储存。通常需要大显存的环境有:高分辨率大型游戏(开高倍抗锯齿),多屏高分辨率输出。至于如何简单的看显卡型号和显存容量判断够不够用,抱歉楼主不知道 ,建议有具体游戏需求的朋友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评测。如果已有一个平台,可打开GPU-Z监控显存,然后跑游戏DEMO(或实际玩),找到一个参照值,再参考旧显卡选购新显卡。

·显存位宽:看了前面核心理论部分的朋友应该容易理解,位宽即GPU和显存交换数据的通道的宽度。更高的位宽更不易成为瓶颈,但并非位宽无限叠加性能就蹭蹭的涨(好比普通7200转机械硬盘插SATA 6Gb/s也没有明显性能提升),位宽只是外部通道,最关键的还是核心要强。

·显存速度:即读取数据的速度,目前GDDR5时代的显存速度已经不再像GDDR2/GDDR3时代那样需要重点关注了,可忽略。

·显存类型:这是一个重要参数,比前面提到的容量、位宽、带宽、频率、速度都重要,但由于目前中高端卡清一色GDDR5显存,因此逐渐淡出视线。低端显卡里一个核心可以选择搭配GDDR5显存或DDR3显存(对,就是内存的DDR3)——这种问题更容易出现在笔记本上,所以简单提一下。请回顾NVIDIA显卡数据表的GT740,选用GDDR5的搭配带宽为80GB/s,选用DDR3的搭配带宽为28.8GB/s。倒算一下显存频率:GDDR5=80GB/s

·满载功耗:官方未指明此满载是“破解TDP墙后的烧机满载”还是“烧机满载”还是“游戏负载” ,也未说明仅指PCIE 6Pin/8Pin外接供电的 12V功耗还是包括PCIE 3.3V功耗 。考虑到一般选购电源都会留有余量,官方的满载功耗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注意,大量非公超频版显卡的满载功耗出厂就比官方参考值多十几瓦到几十瓦,如果选购这样的显卡或者有显卡超频需求,应在电源上额外预留余量。(关于“预留余量”,楼主打算以后专门写电源相关经验,先挖个坑)

·交火/SLI:不多说,壕专属 ,只是很多应用对多卡支持并不好,驱动优化也不甚给力,因此面对多个中端卡 V.S一个旗舰卡的选择,楼主还是推荐首先考虑单旗舰卡

·最大支持显示器数:即GPU的显示通道数,受限于GPU,哪怕接口再多,不添加第三方芯片也不能让单N卡支持超过4个显示器,这个环节AMD Eyefinity技术完胜。关于视频接口和多路输出详见后文。

*注:超频的话选购意义重要性大幅提高

显卡供电和主板CPU供电原理一致,在上篇主板经验里讲的比较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仅一图流举例,参考值友晒单

玩显卡超频远不如玩CPU超频复杂,而且调节选项也相对较少,一般都是通过厂商自带软件在系统里软拉频率,拉到刚好FUTUREMARK拷机黑屏为止,部分厂商(如七彩虹)在I/O挡板处增加一个超频按钮/开关,通过切换BIOS设定直接载入预设超频频率和电压,使显卡超频更简单。楼主自己是个不超频显卡的人,总的来说,虽然供电和用料对显卡价值影响蛮大,但一般使用不用纠结4相还是5相,等效10相还是纯电感数翻倍等等。真正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供电部分的散热,详见后文。

-关于电容/电感/MOSFET的判断:勿以品牌论英雄,只要品牌并非不靠谱,重点应看参数,超频需要多少电流,每相能过多少电流,都可以计算的。

-关于空焊:空焊≠偷工减料,有的厂商喜欢用一种板型设计向下兼容低一档的显卡,还会一种板型跨代使用,所以会出现整相整相供电的空焊——要想知道缩不缩,要么售前计算,要么靠日常使用攒经验。

喜大普奔的市售型号点评来了!

为了提供简明、直观的选购参考,楼主增加以下部分——当前A、N主流显示核心一句话(名不副实 )主观点评/马甲起底。

*注:此部分注定很快过期,切记!切记!参考前请注意本文撰写日期:2014年12月12日(纪念下西安事变)。

R9-295 X2:开发代号Vesuvius(维苏威火山),两个单芯旗舰R9-290X合体的双芯旗舰,性能、发热、功耗均恐怖,壕体验8核4路交火可选,单卡玩家可等特价入手(因为相对GTX980的性能差远低于价格差)。京东当前报价。

GTX980/970打压下价格跳水后重拾性价比,发热、功耗不俗,公版涡轮散热难以镇压导致核心强制降频,建议直接选购加强散热的非公版(由于核心表面略微内凹,选第三方散热器比较麻烦)。京东当前报价(迪兰DEVIL双芯290X价格逆天,排除在外)。

R9-290:开发代号Hawaii(夏威夷),单芯次旗舰,在大哥290X基础上阉割256 GCN流处理器、16个纹理单元、核心降频而来,发热和功耗同步小降。京东当前报价,性能比R9-290X和GTX970略低,和GTX780互有胜负,但2000元内买得到,性价比较高

R9-280X:开发代号Tahiti(塔希提),即前代单芯旗舰HD7970GHz的马甲,性能和功耗与GTX770差不多(后者也是枚马甲),其优势在于高位宽、大显存、多屏支持。京东当前报价。

R9-280:开发代号Tahiti(塔希提),即前代单芯次旗舰HD7950的官方超频版,相比大哥R9-280X阉割了256个GCN流处理器、16个纹理单元、核心降频,性能介于GTX760和GTX770之间,功耗和R9-280X差不多。京东当前报价也是冲着GTX760去的,某论坛最近刚搞了个999元限量xx片团购,着实性价比高。随着明年Rx-300系列的推出,这些Rx-200老将要么继续降价,要么换马甲再战,楼主认为应该还会有一波入手好时机出现。

R9-285:开发代号Tonga(汤加),在Tahiti基础上优化而来(详见前文)。在楼主看来,这是一个优秀的显卡,也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发布没几天就被MAXWELL双雄抢了头条。其性能介于R9-280和R9-280X之间,比GTX760强,部分游戏甚至超越GTX770,而且蓝宝石有一张后缀为IMPACT的ITX显卡,算A家目前最强钢炮。京东目前报价。楼主这里放一句话:小弟受欺负,大哥很快就来,明年R9-300系列一定有Tonga完整版核心的一席之地,如果说错了的话,楼主——楼主不会直播吃翔。

R9-270X/R9-270:开发代号Curacao(库拉索),小哥270X是前代HD7870GHz进一步提频马甲,小弟270是降频马甲。这对兄弟在R9-280基础上进一步阉割512个GCN流处理器、32个纹理单元——这一步阉割的比较厉害,因此性能和功耗大幅下降。270X当前京东报价,270当前京东报价。由于他俩官方满载功耗不过160W/150W,搭配INTEL I5/I7/E3四核处理器,合格400W-450W电源毫无压力,优秀的350W电源也能带,因此对性能党来说,这个价位他俩没有其他对手(不考虑更前代产品)。

R7-265:开发代号Pitcaim(皮特凯恩),天朝不销售,不过没关系,想买还是能买,因为它是前代HD7850提频版马甲,在Curacao基础上阉割256个GCN流处理器、16个纹理单元,性能仍然比GTX750TI强。本尊HD7850当前京东报价749-999,出现特价时(与R9-270价差拉开100元以上价差)可考虑

R9-260X:开发代号Bonaire(博奈尔),完全就是前代HD7790改名,频率都没变,在Pitcaim基础上阉割128个GCN流处理器、8个纹理单元、一半(16个)ROP光栅单元和一半(128bit)位宽(GCN和TFU阉割一层层阉割的太厉害,终于对ROP和位宽下手了 )——虽然名字只比师兄少了5,还带了个X(eXtreme?),可性能下降的可不止一点,已经弱于GTX750TI了,好在功耗也不离谱(120W,单6Pin供电),价格也比较便宜,京东当前报价679-849,性能还是比GTX750高一些

R7-260:开发代号Bonaire(博奈尔)。这是一个特别的显卡,并无任何HD7000系列卡与之对应,但它和HD7000同源,在R7-260X基础上轻度阉割而来,阉割了128组GCN流处理器和8个纹理单元,频率不变。市面无售,美亚99刀,换算过来还蛮便宜的。

GTX980:开发代号MASWELL(麦克斯韦),GM104完整版核心,借助核心优化(详见前文),以极低的功耗和更强的性能力压前代旗舰GTX780TI,是目前当之无愧的最具性价比旗舰。京东当前售价。

GTX970:开发代号MASWELL(麦克斯韦),GM104核心,在大哥GTX980的基础上阉割384个CUDA流处理器、24个纹理单元、核心降频,是目前最热门高端核心,也是2000价位最具性价比显卡,性能和R9-290X及同门GTX780TI互有胜负。目前已有ITX尺寸可选,如技嘉的970IXOC,算当前N卡最强小钢炮。京东当前售价,淘宝靠谱商家早打出的特价型号了。需要提醒的是,GTX970目前出现啸叫的比较多,基本各家都有,有的品牌已经开始搜集信息,但目前NVIDIA还无反应。啸叫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讲,只说两点:1、啸叫是元件震动引起的,有的器件有的时候听不到啸叫,是因为频率在人耳可辨认范围以外。2、基本存在至少一个附载点能让显卡、电源、主板等器件发出人耳能听到的啸叫,稍微改变一下负载(比如更改某项画面特效、分辨率可能就好了),如果遇到不分场合啸叫的坑货请果断售后。

GTX780TI: 开发代号KEPLER(开普勒), GK110完整版核心,即GTX TITAN阉割双精度运算后的桌面级单芯旗舰。京东目前全部缺货,价格也没更新,看样子就快进入历史了。

GTX780:开发代号KEPLER(开普勒), GK110核心,在大哥GTX780TI基础上阉割了765个CUDA核心、48个纹理单元,性能和R9-290互有胜负。当前京东大部分无货,有货的价位2500 /-100元——相比性能更强、功耗更低、价格更低的GTX970,非常感人

GTX770:开发代号KEPLER(开普勒), GK104核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马甲,本尊是前代单芯旗舰GTX680——和AMD前代单芯旗舰HD7970GHz一直打,现在换了马甲继续打……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通路GTX770“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预设频率比公版低不少,性能打折扣。京东当前有货的报价,总的来说,和R9-280X相比,GTX770在2000的价位缺乏性价比,而且让人很有“加200买GTX970”的冲动 。

GK104核心,跨两代的中端主力,是不折不扣的(前?)明星卡。为什么?因为它接过了前任的枪、、补齐了KEPLER的产品线、还站好了两任岗。大哥GTX680(8组SMX,1536个CUDA)砍掉一组SMX(阉割192个CUDA变成1344个)成为GTX670,再把显存位宽从256bit砍成192bit成为GTX660TI(CUDA流处理器仍然1152个,7组SMX),再往下的GTX660却不是再砍SMX,而是直接换GK106核心(960个CUDA流处理器,5组SMX)——对比GTX660和GTX660TI,恰好少了个6组SMX、1152个CUDA流处理器的产品,而这个产品正是GTX760(256bit位宽得以保留)。看晕了么?下面有直观图 。GTX760也证明了自己,取代了GTX660TI,且性能接近GTX670,和同级别的R9-280比虽然性能差那么一点点,但功耗表现就好太多了,目前仍有选购价值,ITX用户也能买到中端小钢炮。京东目前报价,货源充足,在价格区间内每100元都有产品。

GTX750TI: 开发代号MASWELL(麦克斯韦),GM107核心,以入门级的功耗和高于入门级的性能成为低端需求的甜点级显卡。GM107的大体构造和GM204相仿(GM204完整核心分析详见前文),区别在于:只有1个GPC(GM204 4个),但塞进去5组SM单元(GM204 4组),形成640个CUDA、40纹理单元、16ROP的规格。和同价位的AMD显卡比性能无优势,但功耗控制着实恐怖建议功耗偏好的朋友选购楼主认为这是很好的ITX卡,性能也不渣,厂家不官方超频、不用夸张散热器、不带外接供电最好了。京东目前售价。

*注:以上仅是基于GPU的粗略评价,在实际游戏里影响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同一核心不同系列、型号的出厂频率不一,自然性能不一。NVIDIA有个'THE WAY'阵营,加入这个阵营的游戏对N卡优化更好,在某个游戏里N记一枚高端卡挑掉A记全家并不奇怪,反过来也是这样。在高分辨率和4X MSAA情况下大量吃显存,当显存爆掉后游戏就变幻灯片了,这时可能GTX770 2GB反不如GTX760 4GB——具体情况如何具体分析参见下一篇经验。

!特别注意:以上规格仅指零售版核心,厂商会根据大客户OEM需求订制一些同名的OEM型号,而据楼主不完全观察,OEM型号规格都比零售型号要低一截。比如刚提到的GTX760,零售版规格为256bit位宽,2GB/4GB显存,但OEM版本GTX760仅为192bit位宽,1.5GB显存。有良心厂商的会在型号后标注个“OEM”字样,没良心的JS直接说这是GTXaaa/Rx-bbb显卡,你能说他宣传的不对吗?选购品牌整机、网上装好的DIY整机、一体机、笔记本、准系统得格外注意这个点,一定要弄清楚,才不会变冤大头。

附录:A、N主流显卡跑分及部分主流游戏表格

本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前一篇主板文超过10000字,让大家看的太累,写这篇的时候心里想6000字就好,多放图,结果还是12000多字,比前篇还多,算上前言15000字了…… 当然可以进一步拆分,把核心显存作为第一篇,供电散热作为第二篇,接口和其他作为第三篇,软件第四篇,然后番外一个主题一篇…… 还是不要这样无耻骗分比较好,楼主觉得第一篇就这样挺好,多余的字数主要是文末的A、N当前主流核心主观评价——为了方便不喜欢看理论分析的值友快速定位符合需求的显卡型号

在下一篇里,楼主会重点介绍显卡的散热器设计、视频输出接口配备和组建多屏的要点(包括各种视频接口的转接问题)、显卡附加值(包装、背板、赠品等)、软件(如何看待理论跑分和游戏跑分、根据具体游戏需求选合适的显卡),应该说下一篇的理论部分会少很多,而且更倾向于产品的“外在价值体现”,因此能为选购具体产品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第三篇 番外篇 目前楼主酝酿的是几个专题的个人之见和讨论,还未酝酿好,也希望大家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是喊口号: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佳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你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这时你也许还可听到机内喇叭连续报警12声,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此外,有的主板上有AT/ATX双电源接口,其选择跳线设置不对也可引起这类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例如主板(及主板的BIOS),内存,显示卡等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如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试试,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佳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你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这时你也许还可听到机内喇叭连续报警12声,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此外,有的主板上有AT/ATX双电源接口,其选择跳线设置不对也可引起这类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例如主板(及主板的BIOS),内存,显示卡等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如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试试,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内存显卡等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这类故障,直至AT电源插接不正确更有甚者如你的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接反也有可能引发启动黑屏故障。

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进行超频不仅会造成黑屏故障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引起配件的损坏。还有就是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超频后散热不良或平常使用中散热风扇损坏、根本就不转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自我保护死机黑屏。

其它如主板CMOS设置不正确及主板清除BIOS跳线不正确都可引起黑屏故障,这时你可对照主板说明更改其设置。此外软件冲突如驱动程序有问题安装不当,DIY不当如BIOS刷新出错,电源管理设置不正确,恶性病毒引起硬件损坏(如CIH)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出现。大家在遇到这类故障时不妨多仔细想

想多考虑一下故障的成因,做到解决故障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根据笔者平常的经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外部电源功率不足,造成一些老显示器或一些耗电功率大的显示器不能正常启动,是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原因之一。或者外部电源电压不稳定,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显示器不工作。

显示器开关电路出现故障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简单的如电源开关损坏或者内部短路;常见的如开关管损坏或其外围电路元器件出现损坏等等。

行输出电路或显像管及其供电电路出现故障也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特别是高压包的损坏在一些使用多年或品质较劣的杂牌显示器中造成无显示黑屏故障更为常见。

对于显示器黑屏故障该如何维修,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思

首先,对于电脑主机故障造成的显示器黑屏故障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思路来进行解决——

当你在组装电脑或更换配件时发生黑屏故障,你应该首先检查你配件的安装质量。例如内存条安装是否正确是否与主板插槽接触良好、显示卡等插卡是否安装到位、BIOS中的相关设置与主板上的跳线选择是否正确,可仔细参看相关的板卡说明书进行设置,另外重点检查板卡自身的质量问题以及主板上的相关插槽及卡上的“金手指”部位是否有异物及被尘垢所污染也很必要。

此外 CPU 是否被超频使用或被“误”超频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软跳线的主板,系统的“自动”误设置更易造成这类故障),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是否被接反等等都需要你考虑。而且对于这类问题,最好优先采用“最小系统法”及“更换法”来进行诊断,将主机只留下主板,显卡,内存,CPU

来试试,特别是内存条的质量好坏引起的这类故障率相对较高,如没问题,则可重点检查其它配件的质量,如依然黑屏,可重点将这些配件再仔细安装连接后重启试试,如还不能解决问题,可用相关部件更换试试配件的好坏。

此外,很重要的是你还需要了解的是主机电源及电源开关的好坏及其连接正常与否,它们都可能造成整机黑屏,这些你都需要重点进行了解。如果电源有问题,那么你在打开电脑后可见主机机箱面板指示灯不亮,并且听不到主机内电源风扇的旋转声和硬盘自检声等等,它表明你的主机系统根本就没得到正常的电源供应。这类问题你首先应检查外部是否有交流电的到来,用测电笔看看电源插座上是否有电。接下来可测测电源线接向主机电源的一侧是否有电,必要时用万用表测试其电压是否够足,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主机电源发生过压或欠压电路的自动停机保护,如果以上都没问题,那么你该先将维修重点放在主机内部和电源开关及复位键,同样采用最小系统法和更换

逐一拔去主机内插卡和其它设备电源线、信号线,再通电试机,如拔除某设备时主机电源恢复工作,则是刚拔除的设备损坏或安装不当导致短路,使电源中的短路保护电路启动,停止对机内设备供电,那么你可对其重点检查它的接触情况,必要时先更换再试;另外重点检查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的质量以及它们与主板上的连线的正确与否都很重要,因为许多劣质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经常发生使用几次后其内部金属接触片断裂而发生电源短路的情况,造成整机黑屏无任何显示。如以上检查都没能解决问题,那么请更换电源试试。

电脑出现黑屏故障更多的时候表现在开机后主机面板指示灯亮,机内风扇正常旋转,但出现PC喇叭的报警声;或机箱内部如硬盘等相关的设备正常自检,但显示器无显示。这时除了按上述方法检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辩别PC喇叭的报错规律来辩别故障,此外观察出现故障时主机或显示器的各种指示灯的明灭情况来判断故障也很好用。

例如,主机正常自检,但显示器出现“黑屏”故障,对于这种故障我们可将重点放在主板-显示卡-显示器连接线-显示器这条思路上来考虑。首先可检查一下显示器电源指示灯是否点亮,如正常,可重点调节一下亮度,对比度按钮,排除“常见”的这类假黑屏故障。如果无问题,那你可重点检查一下主机显示卡到显示器上的连接电缆是否有问题及电缆上的插头内指针是否存在歪斜断裂及其是否与显示卡连接紧密,另外还可以将这根电缆接头取下,看下显示器是否能正常显亮或将显示器连到其它主机上试试,以此来判断故障的部位是来自主机还是显示器自身所引起的。

再如,显示器黑屏且主机内喇叭发出一声长,二或三声短的蜂鸣声或连续蜂鸣声,表明显示卡与主板间的连接有问题或显示卡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有问题,你可重点检查其插槽接触是否良好槽内是否有异物并可更换显卡来试试,如无好转,可初步表明问题在主板上,可将显卡拿到其它主板上试试。再如,出现连续的长声鸣叫,则

多半表明内存条有问题,可重点检查内存和内存槽的安装接触情况。如果机内发出嘀嘀的连续短声,则表明机内有轻微短路现象,可用最小系统法和排除法解决问题,直至找到短路部位。此外,如果听到二声短的蜂鸣声,则表明主板或显示卡或显示器可能有问题,不连接显示器如果还是如此鸣叫,则显示卡部位存在问题,如变成一声短音,则表明显示器端有问题。

对于显示器自身引起的黑屏故障而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为你提供较具体的维修思路。

如果显示器开机后无任何显示,排除了主机的原因之后,可先检查是不是由于电压过高或过低引起显示器保护电路工作,可检查其加速极电压是否正常。另外,重点的是可检查以下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如看看保险丝是否熔断,整流桥开关管是否有被击穿,限流保护电阻是否烧断等,这些零件有时从外观上就可看见其被烧黑等故障现象。接着重点查验行输出管,变压器,低频整流管,高频整流管等重点部位是否

高频整流管等重点部位是否存在损坏或性能下降或虚焊等情况,一般的显示器黑屏故障你只要对此着手就能很快的手到病除。

行扫描电路出现故障是引起显示器加电后无光栅无屏幕显示的重要原因。对于这类故障,可将维修的重点放在行扫描电路,可首先检查行振荡电路是否有问题,在业余条件下除了检查行振荡芯片的外围元器件是否损坏外还可先更换行振荡芯片试试,另外行推动管损坏或其工作状态不正常,行输出管损坏或行输出负载有问题都可能引起上述故障,这时你可检修并更换这些部件试试。而行输出电路如有问题经此检修更换一般都很恢复正常。

显像管及其供电电路不正常也可引发显示器加电无光栅黑屏的故障。这时我们可先检查下显像管灯丝是否亮,用表测量其灯丝供电电路看其灯丝电压是否正常。此外如果发现其灯丝电阻断需更换上好的灯丝限流电阻既可,如果发现显像管灯丝断,则需更换显像管。如果以上正常,我们则可重点来检查显像管加速极电压是否正常,特别是加速极电压连线断是引起这类故障的主因,更换即可。如果有高压,我们则可重点考虑更换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试试,这零件的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因之一。此外在对以上进行检修的同时我们也可检查下阴极电压和视放电压是否正常,如果视放电压没加上或其电压根本就不正常也是引起显示器加电无光栅而黑屏的重要原因之一。

亲,您好以上就是详细的解决方法,您可以按照步骤排除障碍,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微笑][微笑][比心][比心]

好的,亲,记得给俺个赞,祝您生活愉快![微笑][微笑][微笑][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独立供电的显卡怎么供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